妈妈格桑拉教案
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
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一、教学目标1.了解藏族妇女的传统生活及其文化背景,理解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歌词意义,体会其传统音乐特色。
2.学习咏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音乐素养,提高语言感受力。
3.能够用简单乐器结合歌曲《妈妈格桑拉》,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藏族文化与民族特色音乐2.体会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歌词意义3.学习唱歌难点:1.发音准确2.歌曲的情感表达三、教学准备1.《妈妈格桑拉》的CD或在线音频2.乐器:手鼓、竹笛等3.课件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藏族妇女的传统生活及其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藏族文化和音乐特色。
2. 学习歌词及发音(10分钟)1.教师朗读歌词,让学生跟读并掌握每个词语的发音。
2.学生跟着CD或音频反复听歌,理解歌曲的意义。
3. 学习歌曲的旋律(20分钟)1.通过音频教学,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曲的构成。
2.教师重复演唱歌曲,让学生跟着学唱。
4. 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40分钟)1.教师介绍藏族的传统乐器并演示如何使用手鼓、竹笛等乐器合奏。
2.学生分组合作,使用手鼓、竹笛等乐器,模仿教师的演示,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3.学生们用手鼓、竹笛等乐器伴奏唱出本课教的妈妈格桑拉这首民歌。
5. 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和乐器演奏成果,感受歌曲《妈妈格桑拉》所传达的情感,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发现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五、教学要求1.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创造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特点。
六、教学评价1.客观评价:听唱评价、乐器演奏评价、反应能力评价、合作评价等。
2.主观评价: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读唱能力、舞台表现力,班级创造力等。
3.教学记录评价:记录班级创造的民族特色音乐作品,音乐创意和表演的精彩瞬间,以此来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下一节课做出逐步的改进和优化。
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
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妈妈格桑拉这首藏族民歌,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通过合唱和伴奏的方式演绎妈妈格桑拉音乐。
教学准备:1. 妈妈格桑拉音乐的录音或视频。
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3. 歌词和曲谱的复印件。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录音或视频播放妈妈格桑拉音乐,让学生聆听。
2. 引导学生观察音乐中的乐器和歌词,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
歌词学习:1. 分发歌词的复印件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歌词。
2. 逐句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文化背景,确保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练习歌曲的不同部分。
4. 整合合唱:让各小组轮流演唱自己练习的部分,最后整合成完整的歌曲。
乐器伴奏:1. 引导学生了解妈妈格桑拉音乐中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2. 如果学校有相关乐器资源,可以邀请学生学习和演奏乐曲的伴奏部分。
3. 如果没有乐器资源,可以使用合成器或其他音乐软件模拟乐器的声音。
表演和展示:1. 组织学生进行妈妈格桑拉音乐的表演,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可以加入舞蹈或舞台布置等元素,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妈妈格桑拉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文化音乐的重要性和价值。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寻找其他藏族音乐或其他文化音乐进行欣赏和学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学到的音乐技能和才华。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合唱和伴奏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妈妈格桑拉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评估学生对文化音乐的态度和兴趣。
教案指导:1. 在教案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妈妈格桑拉教案设计
妈妈格桑拉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妈妈格桑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妈妈格桑拉的背景和故事。
2. 培养学生对妈妈格桑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妈妈格桑拉的身份和贡献。
2. 讲述妈妈格桑拉的事迹和成就。
3. 分享妈妈格桑拉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活动:1. 观看关于妈妈格桑拉的纪录片或短片。
2. 分组讨论妈妈格桑拉的故事和贡献。
3. 学生分享自己对妈妈格桑拉的感激之情。
第二章:感恩与尊重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对长辈和老师的尊重之情。
教学内容:1. 讨论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2. 探讨尊重长辈和老师的重要性。
3. 分享感恩和尊重的具体行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2. 分组讨论如何尊重长辈和老师。
3. 制定感恩和尊重的行动计划。
第三章:家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探讨家庭的功能和作用。
2. 分享家庭中的温暖和快乐时光。
3. 讨论家庭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家庭中的温暖和快乐时光。
2. 分组讨论家庭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3. 制作家庭重要性的海报或演示文稿。
第四章:亲子关系的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子关系的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亲子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亲子关系的发展阶段。
2. 探讨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方式。
3. 分享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方式。
2. 分组讨论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3. 观看亲子关系的案例视频并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家庭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讨论良好家庭习惯的种类和影响。
2. 分享培养良好家庭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3. 制定个人和家庭的良好习惯计划。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已有的良好家庭习惯。
2. 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新的良好家庭习惯。
3. 制定个人和家庭的良好习惯计划并进行分享。
妈妈格桑拉
《妈妈格桑拉》教案一、教材分析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深情优美的藏族儿歌。
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朴实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母子之情。
歌曲为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A乐段为叙述部分,四乐句,采用重复变化的手法在中低音区进行,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在母亲身边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B 乐段为抒情部分,四乐句,旋律采用高八度大跳,把歌曲推向高潮,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深情。
二、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妈妈格桑拉》,带着对母亲真挚的感情去演唱歌曲。
2、分声部演唱《妈妈格桑拉》,体会不同演唱形式带来的和声效果。
3、积极参与课堂音乐创编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四、教学准备: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那么除了汉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呢?(满蒙藏羌彝等)师:如果大家出去旅游过的话都应该感受过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而且他们都是很能歌善舞的。
那么在我们四川的西边有一只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雪域高原,在那里有酥油茶,有牦牛,有雪山。
有没有同学能够从我的描述里知道是哪个民族?生:藏族师:对啦,就是藏族。
藏族是一个非常热情的民族,那么西藏也被称为歌舞的海洋。
关于和藏族相关音乐你们知道哪些?生:《青藏高原》《天路》《卓玛》《北京有个金太阳》《森吉德玛》《北京的金山上》等师:很好,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首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二)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这首歌的情绪怎样的?生:优美,深情师:回答的很好。
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藏族歌曲里唱格桑花,大家知道格桑什么意思吗?“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拉”表示对妈妈的尊敬。
“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
这首藏族歌曲,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深情2、教师范唱,划分乐段。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歌曲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这首歌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
歌曲的难度适中,节奏简单,旋律重复,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感受藏族的民俗风情。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母亲的爱。
3、通过学习,能够为歌曲划分乐段。
教学重难点1、感受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3、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视唱下面的旋律,并说出这一旋律来自哪个地区的民歌。
(藏族民歌)2、课件出示图片藏族服饰。
3、藏族简介: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藏族民歌《妈妈格桑拉》。
三、新课学习1、初步聆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稍慢情绪:深情地2、你知道“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表示幸福,“拉”表示对人的尊敬,“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
)3、再次聆听:边听边跟着小声哼唱;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歌曲可以分为2个乐段)第一乐段讲述了母子情深。
第二乐段可以感受到对妈妈的爱在心头涌动。
4、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5、学唱歌曲。
①跟琴视唱旋律,注意唱好切分节奏。
②音乐小知识了解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唱法,学习从头反复记号记号。
《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和声的美妙,歌曲的意境;唤起情感的共鸣,体会母爱的伟大与亲情的珍贵,进而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内心听觉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竖笛分声部吹奏、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两种乐器的“听觉引领”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 、知识与技能以“和声”为主线,体验二声部作品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二、教材分析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
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三、教学重点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作品《妈妈格桑拉》。
四、教学难点音准训练及二声部旋律的准确合唱。
五、教具准备电子琴、竖笛、手风琴、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感受和声1、师生问好2、观看视频、感受和声播放藏族合唱作品的视频,启发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韵味及体会“和声”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的演唱视频,请同学们在欣赏之后,分辨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同时用一个词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3、发声练习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在欣赏这部作品时,美好的感受油然而生。
同学们回想一下:他们在演唱时,有效果很棒的伴奏音乐吗?(没有)他们做很漂亮的动作了吗?(没有)他们只是站在那儿静静地唱,就能带给我们这么美好的意境,这就是合唱的魅力!在音乐中,像这种多声部、多线条的旋律构成美妙的音响效果时,可以用一个词来定义:和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体验和声的美妙。
“3 6”音程训练:运用“科尔文”手势及“内心听觉”训练音高。
《妈妈格桑拉》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六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妈妈格桑拉》教案课题:妈妈格桑拉课时: 1课时教材分析: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演唱有一定了解,但对藏族风格音乐可能不太熟悉,需要老师引导。
学生年龄较小,对母亲的爱充满着真情实感,更容易理解歌曲的内涵。
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能感受歌曲《妈妈格桑拉》中浓浓的母爱和藏族音乐风格特点。
2. 艺术表现: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能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3. 创意实践: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用绘画、舞蹈等。
4. 文化理解:能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并对藏族文化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藏族音乐风格特点用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2.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并演唱出和谐的和声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视唱练耳法合作学习法四、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音频设备五、教学过程环节一: 导入新课:1. 师:同学们,你们最爱的人是谁?2. 生:妈妈!3. 师: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它来自美丽的西藏,叫《妈妈格桑拉》,你们想学吗?环节二: 讲授新课(一) 感知1.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演唱一遍歌曲《妈妈格桑拉》,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2. 师:歌曲中哪些词语表达了对妈妈的爱?3. 生:比如“妈妈格桑拉”、“妈妈我爱你”等等。
4.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特别,它带有浓浓的藏族音乐风格。
你们能听出来吗?5. 生:歌曲的节奏比较舒缓,旋律起伏不大,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二) 探究1. 师: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2. 生:第一乐段描写了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第2课《妈妈格桑拉》教案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掌握生字词“格桑、妈妈、草地、帐房、遥远、勤劳”等,要求学生能准确认读、书写,并理解其在课文中的含义。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妈妈格桑拉》通过描绘藏族妈妈与孩子的亲情,传达了勤劳、善良的美德。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其次,在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学生们对于课文情感的把握总体上做得不错,但有些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领悟还不够深入。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从而加深理解。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主动思考,敢于表达。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关注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妈妈格桑拉》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勤劳、善良的美德。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勤劳的美德。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母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回报妈妈的关爱等。
2.朗读指导: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我会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使朗读更具感染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
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柔和、亲昵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引导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母亲的深情,并用歌声传达出来。
2、教学难点(1)歌曲中装饰音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2)体会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在演唱中加以体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藏族音乐作品,加深对藏族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藏族音乐的视频,展示藏族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文化。
(2)提问学生对藏族的了解,引出歌曲《妈妈格桑拉》。
2、歌曲介绍(1)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是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祝福。
(2)简单介绍藏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自由等。
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3)重点练习歌曲中的装饰音和附点音符,让学生体会它们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如对母亲的感激、敬爱和依恋。
(2)指导学生在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和情感的投入,使歌曲更富有感染力。
5、拓展与延伸(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可以是诗歌、绘画或舞蹈等。
(2)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表演。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歌曲的演唱和藏族音乐的特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为母亲演唱这首歌曲,表达自己的爱。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
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001]
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妈妈格桑拉》的歌词和曲调。
2.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阶。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歌词和曲调。
2.歌曲的基本节奏和唱法。
3.合唱与合作听力训练。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歌曲《小兔子乖乖》的歌词和唱法。
2.引入新课《妈妈格桑拉》,与学生分享这首民歌的背景和意义。
步骤二: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1.向学生展示《妈妈格桑拉》的歌词,并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
2.唱跟读歌词,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曲调和节奏。
步骤三: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阶1.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基本节奏。
2.学习歌曲的基本音阶,将其与简单的乐器结合,如手拍、木鱼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韵律。
步骤四:合唱与合作听力训练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歌词部分。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唱,强调合作和听力训练的重要性。
3.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更加熟练自如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曲调。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通过合唱演练,评估学生对歌曲基本节奏和曲调的掌握程度。
3.进行学习反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比赛,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能力。
2.邀请音乐专家或老师来学校进行音乐分享和指导,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在学校音乐会或文艺汇演中,由学生表演《妈妈格桑拉》,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以上是关于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的简要内容介绍和教学步骤安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欣赏民歌《妈妈格桑拉》,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
如此,学生将能够在音乐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妈妈格桑拉教案(精选五篇)
妈妈格桑拉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妈妈格桑拉教案《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启发学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地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情,得到爱的教育。
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
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思想的感受和理解,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的情操的熏陶。
例如通过本堂课学习,主旨在于让学生关心父母,知道父母抚育自己长大很不容易。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从而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爱。
教学难点:通过情感的体验升华为感恩的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走进教室,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母爱。
2、师生问好。
2/4 × ×︳×—‖师:同学们好!×× × ︳×× × ︳×× × ︳×—‖生:老师好!老师好老师您好!【设计意图:让学生听着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的歌曲进教室,意在课前渲染母爱的氛围,使他们初步感受母子情。
根据音乐课的特点,用拍节奏的方式进行师生问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氛围。
】二、情景引入1、欣赏亲情图片《深深的母子情》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亲情图片《深深的母子情》导入新课,让学生体验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沉浸在浓烈的情感之中。
】2、板书课题——《妈妈格桑拉》三、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一)感受歌曲1、初听歌曲《妈妈格桑拉》(欣赏音乐音乐),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2、听范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带学生用“la”音轻声跟唱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渗透的浓浓的母爱,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001]
第二课悠扬民歌教案妈妈格桑拉教学目标1.歌曲:《妈妈格桑拉》–能正确唱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带着感情、正确的节奏唱出整首歌曲。
2.文化:了解和感受西藏民族的传统文化。
–了解西藏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了解《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热爱祖国的多民族和谐统一;–掌握团结友爱的思想和习惯;–培养和谐的家庭观念。
教学内容1.《妈妈格桑拉》的演唱–教师示范唱歌,并指导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把握歌曲的节奏;–引导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带着感情,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热爱;–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唱歌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2.西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介绍–利用课堂多媒体介绍西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等;–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在小组中寻找有关西藏民族的信息,并进行汇报。
3.《妈妈格桑拉》的文化内涵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将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方法1.听、说、唱相结合:通过听、说、唱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2.例举、归纳、分享:通过例举、归纳和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3.合作活动:通过合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加深对西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西藏的美景,让学生感受西藏绚丽的天空和壮美的自然景观;2.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妈妈格桑拉》;3.让学生学唱歌曲第一句,引导学生巩固节奏感。
第二步: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唱歌,让学生跟着唱;2.教师带领学生多次练习;3.放音乐,让学生自己唱。
第三步:学习西藏民族传统文化1.通过课堂多媒体展示西藏民族文化特点,并进行讲解;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调研西藏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等;3.小组进行汇报,展示自己调研的结果。
第四步:分析歌曲文化内涵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并将结果进行总结分享。
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教案一、教学内容:《妈妈格桑拉》二、教学目标:1.听懂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及内涵。
2.感受故事所传达的人性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品格品质。
3.了解雪域高原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文化素养。
三、教学准备:PPT、录音机、画笔、彩色笔等;教学材料:《妈妈格桑拉》录音、课件。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出示PPT,播放第一段录音,介绍藏族文化和雪域高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此次学习的背景。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让学生思考:你的妈妈有哪些特殊的地方?她为你做了什么?她有哪些特别的爱好?她和你一起讲过哪些故事?请写在作业本上。
Step 2. 感受1.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故事(故事内容可以在PPT中呈现),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2. 请学生讲述妈妈格桑拉为儿子做的事情,以及妈妈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3. 教师展示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故事情节,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色彩。
Step 3. 理解1. 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故事,发现故事中藏族人民的信仰和生活,以及故事中所传达的智慧。
2. 请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妈妈格桑拉为什么要在山上找识字的旅行商?她想给儿子传递什么信息?妈妈格桑拉教给儿子的知识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3.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讨论。
Step 4. 运用1. 分小组,每组准备一个故事,在故事中,讲述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以及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故事中可以体现一些智慧和蕴含的道理)。
2.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讲述,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现场展示。
Step 5. 评价1. 让学生完成心得体会(可以写在作业本上)。
2. 教师根据表现、发言和写作情况进行评价。
五、作业1. 完成心得体会。
2. 随意选择一幅画,用彩色笔为画中的孩子和妈妈捕捉一刻幸福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了藏族文化和雪域高原的特点、感受到“妈妈格桑拉”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
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妈妈格桑拉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和欣赏妈妈格桑拉音乐,并表达个人的音乐感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妈妈格桑拉音乐的喜爱和兴趣,增强对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妈妈格桑拉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妈妈格桑拉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妈妈格桑拉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的剖析。
2、如何理解和欣赏妈妈格桑拉音乐。
四、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格桑拉音乐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妈妈格桑拉音乐的好奇和兴趣。
教师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段音乐的第一印象。
2、知识传授(20分钟)①历史背景:简要介绍妈妈格桑拉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包括音乐所蕴含的西藏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②文化内涵:通过阅读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妈妈格桑拉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③艺术特点:解析妈妈格桑拉音乐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与西藏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何关联。
④表演形式:讲解妈妈格桑拉音乐的表演形式,包括声乐、舞蹈和乐器演奏等。
3、听觉欣赏(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妈妈格桑拉音乐,让学生用心聆听,在听音过程中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4、个人表达(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妈妈格桑拉音乐的喜爱或不喜爱,并简要阐述自己的理由。
5、展示与总结(15分钟)学生可以结合图片、视频或实际操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妈妈格桑拉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妈妈格桑拉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一步研究妈妈格桑拉音乐,挖掘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学生可以参观音乐会或演出,感受更多不同风格的妈妈格桑拉音乐。
3、学生可以尝试学习妈妈格桑拉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舞蹈动作,增加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教案妈妈格桑拉教案一、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妈妈格桑拉的事迹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妈妈格桑拉的事迹介绍。
2.妈妈格桑拉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3.学习泽仁堂格桑拉爱心故事。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讲解背诵法。
3.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妈妈格桑拉的照片,引出话题:“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们把她叫什么名字?”引导学生对妈妈格桑拉进行思考和猜测。
2.学习妈妈格桑拉的事迹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妈妈格桑拉的事迹:“妈妈格桑拉是一位藏族妇女,她在1997年的地震中失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用自己的爱心和勇气,帮助周围的孩子们重建他们的生活,给他们以温暖和希望。
妈妈格桑拉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上学,并提供住所和食物。
她的爱心和付出感动了很多人。
”3.学习妈妈格桑拉的教育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妈妈格桑拉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妈妈格桑拉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
她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教育他们要有信心和勇气。
她也教育孩子们要关心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并且带给他人幸福。
”4.学习泽仁堂格桑拉爱心故事教师向学生讲述泽仁堂格桑拉爱心故事。
“泽仁堂格桑拉是一个乡村小学的老师。
他在山区的艰苦条件下教书。
他深知许多学生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所以他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帮助一些贫困的学生。
他常常带着食物和衣物去看望学生们,给他们提供帮助。
他的爱心感动了许多人,并且启发了许多人去做善事。
”5.活动及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a.你们对妈妈格桑拉和泽仁堂格桑拉的故事有什么想法?b.你们觉得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c.你们是否能向他们学习?6.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并强调妈妈格桑拉和泽仁堂格桑拉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音乐妈妈格桑拉教案
音乐妈妈格桑拉教案音乐妈妈格桑拉教案一、教学内容:《格桑拉》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藏族文化中的舞蹈形式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掌握《格桑拉》的基本舞蹈动作和节奏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并掌握《格桑拉》的基本舞蹈动作2.在音乐中感受节奏感和情感表达四、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和音乐《格桑拉》2.教室内适合跳舞的空间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音乐《格桑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对藏族舞蹈有初步了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动作(25分钟)1)给学生展示《格桑拉》的舞蹈动作,并介绍舞蹈的基本特点和意义。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学生作为队长,带领其他成员学习舞蹈动作。
3)学生小组互相辅助练习舞蹈动作,教师逐个点评以及纠正动作不准确的学生。
3.整合舞蹈动作(15分钟)1)让学生学习指导的整体舞蹈动作,带领学生整合之前学习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整体协作,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4.欣赏表演(10分钟)让学生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学习过的舞蹈动作,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5.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帮助学生总结舞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尝试编排自己的舞蹈动作,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2.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舞蹈比赛或演出等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并进行适时的点评和指导。
2.观察学生在欣赏表演环节中的反应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生对舞蹈和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八、板书设计:《格桑拉》学习内容:1. 学习舞蹈动作2. 整合舞蹈动作3. 欣赏表演4. 反思总结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格桑拉》这首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基本的舞蹈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热情和积极参与度。
《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教案一、教师寄语《妈妈格桑拉》是一部描写珠穆朗玛峰雪山拥抱着的一个村庄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格桑拉是一个年轻的藏族妇女,她依靠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战胜了各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勇气和毅力的力量,并且让学生明白只要有梦想,就要为之努力奋斗,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朗诵、听故事、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故事中所传递出的力量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及寓意;2.能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情感和意义;3.发挥想象力,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及寓意;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妈妈格桑拉》;2.彩色图片或PPT幻灯片;3.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教师:同学们,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山峰,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珠穆朗玛峰。
教师:很好,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许多登山者梦想攀登的目标。
请大家悄悄地关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下,远远地仰望这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闭眼想象片刻后,教师让学生睁开眼睛)教师:请同学们将你们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依次发言,教师可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2.阅读故事(约2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妈妈格桑拉》,学生跟读)3.讨论(约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问题1:格桑拉为什么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问题2:格桑拉的家人一开始是支持她的决定吗?为什么?问题3:格桑拉在攀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问题4:格桑拉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们准备怎么做来实现它?4.总结(约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向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学到了勇气和毅力的力量,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2课《妈妈格桑拉》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2课《妈妈格桑拉》教案一. 教材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这首歌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
歌曲的难度适中,节奏简单,旋律重复,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藏族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感受藏族的民俗风情。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妈妈格桑拉》。
3.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藏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3.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唱出歌曲的韵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妈妈格桑拉》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的歌词、音乐图谱等。
3.准备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歌曲《妈妈格桑拉》,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教师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讲解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分组进行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妈妈格桑拉》教案
讲课人:王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尊敬、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能饱含深情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变形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花?(课件出示)
2、这种花的名字叫做“格桑花”。
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学名叫“金露梅”,花瓣是黄色的,在藏区素称格桑花,被藏族乡亲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
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
格桑花随着季节的变幻,颜色也会转变,到了秋天就成了红色,让高原的色彩一点都不会觉得单调。
它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
3、这节课我们来学校一首西藏地区歌颂母亲的歌——《妈妈格桑拉》
二、新课教学:
1、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录音,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歌曲,听完之后说自己的感受。
想学吗?
2、看歌词并有感情朗读,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出示切分节奏并练习。
4、用听唱法学唱第一段。
5、反复练唱,男女生对唱,两边接唱。
6、老师弹琴,学生自主填词唱第二乐段。
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纠正。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伴奏,学生多种形式练唱,可以领唱、小组接唱、师生合作等形式。
2、启发学生分析理解歌曲内涵,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出对妈妈无限热爱的情绪?这首歌曲把妈妈比作格桑花,象征着母亲朴实无华、勤劳善良的性格,要唱出也对母亲的敬意。
3、让学生充满深情地演唱这首歌曲,老师伴奏。
4、学习简单的舞步,师生一起载歌载舞。
四、小结:
同学们,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希望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对你的爱。
五、布置作业
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用歌声来感谢妈妈对自己的关怀体贴,以及自己对妈妈的依恋与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