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妈妈格桑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妈妈格桑拉》,能用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表达母子间的深情,得到爱的教育。

2、通过学习,能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之美,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3、通过对比聆听能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能分辨不同民族的创作歌曲。

4、初步认识“同头异尾”的旋律创作手法,初步认识民族五声调式,了解民歌包括原生态、改编、创作的歌曲。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进行简单

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

合唱部分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材分析:

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深情优美、具有藏族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朴实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母子之情。歌曲为羽调式,二段体。第一乐段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在母亲身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第二乐段采用八度大跳把歌曲推向高潮,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深情祝福。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孩子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等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歌唱中声音过于“白”、“扁”,口腔打不开,还需在学习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歌唱状态。二声部合唱能力较弱,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全体,关注个别,同时还要深入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保证班级合唱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课前音乐《妈妈格桑拉》)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听老师演唱歌曲片段,说出歌曲名字及民族。

《唱山歌》、《阿里山的姑娘》、《赶圩归来阿里里》、《北京的金山上》师演唱《妈妈格桑拉》歌谱,找出与它风格相似的歌曲。

2.演唱这两个藏族歌曲片段,感受一下他们的共同点。

找出共同的骨干音,讲解五声调式。

3 模唱五声音阶,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教师强调歌唱状态笑起来坐正惊讶的表情)

二、歌曲新授,演唱表现

1、聆听体验《妈妈格桑拉》感受一下其速度、情绪、节拍及表达的情感?

2、师引导学生了解格桑拉的含义。

3、师范唱,学生划分乐段,再一次体验歌曲情绪的变化

4、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教师带领学生发现分析“同头异尾”的写作手法。

5学习第二乐段旋律

(注意切分节奏,前短后长前弱后强,圆滑线)

6填词演唱

第一乐段柔和暗淡,深情,第二乐段稍稍明亮,激动

(力度要发生变化,高音处不要喊,用轻声加上气息,

一音多字的地方要长得连贯)

7二声部教学

老师领一声部,同学们接二声部,交换声部,分组练习。

9 随伴奏完整演唱(二声部的同学加入,注意声音及情感)

三、拓展升华

1、播放蒙古族歌曲《梦中的额吉》感受不同风格的此类歌曲

2、介绍民歌中原生态、创编、创作歌曲并举例。

四、总结

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我们本单元都是以民歌音调为素材的作品,让我们能近距离接触民歌。

希望大家能在生活学习中更多关注我们中国的民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