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政策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美籍加拿大裔学者戴维•伊斯顿在《政治学系统》一书中确定了政治学系统的概念,即丘个对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系统,它由整个政治活动组成,并以人机互劫为基本单位。
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社会的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政治现象)他对政策的解释侧重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即决定什么人取得什么和取得多少。
3、【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与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说水平。
4、【名词解释】俱乐部理论:它是由布坎南提出,他认为俱乐部形式的存在能够通过一种收取费用的机制排除部分公共成员的参与。
这种理论的出现代表了公私问题争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那些所谓具有价值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将会当场排除部分社会成员,这即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参与分配的资格和条件。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经常仅有利于社会中某些团体和个人,有时还需要通过付费的形式或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定额定量地分配。
5、【名词解释】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6、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X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C.公共职能一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东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4
公共政策导论23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是指一种可以通过实证加以认识的情况。
[选项.A]客观条件
[选项.B]主观条件#主管定义
[选项.C]客观存在
[正确选择]:A
【题目】,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选项.A]利益表达
[选项.B]利益综合
[选项.C]政策制定
[选项.D]政策执行
[正确选择]:C
【题目】,政治系统中的公众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应持态度的过程是() [选项.A]系统议程
[选项.B]政府议程
[选项.C]正式议程
[选项.D]规划议程
[正确选择]:A
【题目】,()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
[选项.A]立法机关
[选项.B]行政决策机关
[选项.C]行政执行机关
[选项.D]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选择]:A
【题目】,政策评估依据的标准是(#)
[选项.A]测定
[选项.B]分析
[选项.C]建议
[选项.D]指标
[正确选择]:D。
公共政策导论讲义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公共性与层次性 •公共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 题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公众利 益,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因此,公 共政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从全社会绝大多 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制定和实施各种行为准则,这就 是它的公共性。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二)合法性与权威性 •合法性: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主 要是指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公共政策要具 有合法性就必须经过一个合法化的过程,这个过程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系统的合法化, 第二部分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二)合法性与权威性 •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指政治系统的输出 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他人愿意 服从或者不得不服从。政策的权威性又是和强制性 并存的,权威性的政策要求所有社会公众都要遵守, 一视同仁,违背它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4.公共问题 · 公共问题(Public Problem)是指具有广泛影响, 且影响程度较大,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 是包含于社会问题之中、与私人问题相对应的特殊 范畴。 · 政府要管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而尽量不要去干 涉私人性质的问题。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政策导论 The Public Policy
•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位一体”。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 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谢明_第1章 绪论
公共治理 经济自由主义
“看不见的手”原理
国家干预主义
罗斯福新政
明确公共政策的基本含义 理解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概念
掌握政治行动的基本理论 了解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基本观点
1.1.1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科学 专业 政治政治
角度
医疗卫生? 教育?
计划生育? 限购?
1.1.2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具有排他性(私人物品) 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
1.2.2 公共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
1.2.3公共问题 逃离行为的私人问题
道德伦理大批判的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要管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
1.2.4 公共利益
一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 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 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理查德·罗斯:公共政策是一个活动过程或一种活动方式,
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的决定。
斯图亚特·内格尔: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所
做出的决定。
叶海卡·德罗尔:政策就是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案之间
进行选择的结果。
查尔斯·柯克兰和埃洛伊丝·马龙:公共政策概念源于
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其实就是研究政府的决定及其旨在处理公 共问题行动
本书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 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 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 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 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1.3 公共政策的概念梳理
公共政策导论
离线作业考核《公共政策导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 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2. 政策环境:指政策生成、运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一切条件的总和。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怎样区分公共问题和私人问题?答:公共问题是指具有广泛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是包含于社会问题之中、与私人问题相对应的特殊范畴。
其特性是:1)影响的广泛性:集中表现在,它不仅仅影响单个的个人或团体,而且将对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人或团队产生普遍的影响。
同时,公共问题可能超越地域的限制,而且对一国内部的公共生活产生相似的影响;它也可能超越国界的限制,而对人类的共同生活造成潜在或现实的影响。
2)影响的不可分性:公共问题对所有的个体或团体产生的影响都是相同的,没有一个个体或团体可以转身于这些问题之外,它超越了人为的地理界限。
私人问题是指涉及个人的私人性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2. 为什么要进行政策评估?答: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
(1)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政策评估人们得以判断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措施的预期效果,政策执行的实际障碍,政策过程的经验教训等。
因此,政策评估能够决定政策的基本走向。
(2)一项政策到底应该继续执行还是需要修订,到底应该大修大改还是需要局部微调,到底应该完全废止还是部分替代,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政策评估加以解决。
三、综合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政策评估障碍何在?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答:政策评估障碍: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影响的广泛性,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
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前言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有幸研究与撰写了《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这本知识丰富的书籍。
在这份总结文稿中,我将带您了解这本书的关键知识点和重要观点,为您的学习提供一个指南。
正文
以下是《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征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具有目标导向性、决策性、监督性、控制性、评估性等特征。
2. 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
•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形成过程中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政策窗口期的把握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决策等因素。
3. 公共政策的实施与评估
•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资源配置、执行力度和协调机制等因素。
•公共政策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方法,旨在了解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4. 公共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
•国际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公共政策设计和实施经验。
•当前的公共政策发展趋势包括更强调创新性和协同性、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更重视民主参与和社会公正等方面。
结尾
本文简要总结了《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的主要知识点,内
容涵盖了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征、形成过程、实施与评估以及国际比
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为您的学习提供一些指引,
并激发您对公共政策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一章绪论
政策学
第一章 绪 论
政策学
第一节 • • • •
公共政策的涵义
一、为什么要关注政策? 二、政策无处不在 三、什么是公共政策 四、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控 制、交易与博弈 • 五、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政策学
• 为什么要关注政策? 政策无处不在,或多或少关系 着你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过其所 具有的特定的强制性的规范,具有对社 会公众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 • B、调节功能。即指公共政策对包含于 社会公共问题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具有调 节和控制的作用。 • C、分配功能。即指公共政策能将社会 的公共利益按一定的标准对一定的对象 进行分割,这是公共政策本质最集中而 典型的表现。
•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控制、 交易与博弈 1、权力与控制 2、讨价还价 • 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往往就是各种 利益集团政治交易的结果。 3、博弈 • 博奕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 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
政策学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1、经济自由主义: • 经济危机 2、国家干预主义: •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 美国罗斯福新政
政策学
• 如何确认?到底什么是政策?
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 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 则。
公共政策的主体――社会公共权威。 公共政策的目的性――公共政策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活动。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或指南。 公共政策的动态性、阶段性――特定情境。
政策学
政策学
• 政策无处不在 到目前为止,你经历了20多年 的人生岁月,你是否知道你经历过 许多政策法规? 请把你所经历过的,认为是政 策写出来。
政策学
• 出生:计划生育政策 • 求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 就近入学;小学考初中,中考、高 考政策;素质教育政策;大学毕业 包分配到不包分配的政策转变;推 广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参军政策; 就业政策 • 成长生活阶段:交规;禁止燃放烟 花爆竹;农村费改税;婚姻政策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
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因可能包括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政府治理需求等 。
特点
公共政策创新具有前瞻性、实验性、动态性等特点,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
案例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公共政策创新,旨在推动国 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与方式
途径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主要包括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总结词
确定方案的实施方式和资源需求
政策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总结词
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
04
总结词
选择最优方案并作出决策
01 03
总结词
比较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 收益
02
总结词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 建议
政策的合法化与实施
总结词
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 性
总结词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 间表
总结词
分配资源和责任,建立监 督机制
案例 例如,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就是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广, 通过制定法规、加强宣传等方式 推动实施。
方式 自上而下包括政策制定、发布、 推广和实施等环节;自下而上则 包括问题识别、利益诉求、政策 形成和执行等环节。
影响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扩散的因素包括政 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 平等。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与对策
障碍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僵化、社会文化差异 、资源限制等。
对策
针对这些障碍,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优化资 源配置等措施。
案例
例如,针对中国的高考改革政策,需要克服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社会 公平问题的挑战,通过加强宣传和试点推广等方式逐步推进。
0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笔记:___《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公共政策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从科学角度来看,分析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增加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专业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帮助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社会公共权威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职能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公共问题需要了解。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合理性体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正当性体现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和公平性体现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这些主体对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导论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针对公共问题,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它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2.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指从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实施,到政策效果的评价和调整的整个过程。
3.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是政府在执行政策时所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包括强制性工具、自愿性工具和混合性工具三类。
4.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或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5.政策绩效:政策绩效是指政策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是评价政策是否达成预定目标的重要标准。
6.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指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关心的问题的人们组成的团体,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7.政府间关系:政府间关系是指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协调与合作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等。
8.决策规则:决策规则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和原则,如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等。
9.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共同生活、阻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等。
10.政策创新与扩散:政策创新是指政府在解决特定问题时所采取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而政策扩散则是指一种成功的政策在其它地区
或国家被模仿或采纳的现象。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试题(1)()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
正确答案:C(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们提高认识,消除不满进行的政策终结的措施是()正确答案:C(3)政策评估的核心是()正确答案:A(4)评估的价值标准主要考虑的是()正确答案:A(5)影响政策执行协调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正确答案:D(6)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正确答案:C(7)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也必须同时得到的______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正确答案:C(8)政策评估依据的标准是(#)正确答案:D()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正确答案:A(10)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正确答案:B考前练兵-试题详解多选题(5)(1)哪些对政策环境的构成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ABCD(2)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正确答案:ABCD(3)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的公共决策体制是()正确答案:AD(4)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正确答案:ABCD(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ACD考前练兵-试题详解判断题(16)(1)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范围、时间、强度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正确答案:B(2)现代大众传媒主要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信息网等人们借以表达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具。
正确答案:B(3)非官方参与者相对于官方决策者而言,尽管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同样是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
正确答案:B(4)对政策接受的情况可分为服从、认同、修正。
正确答案:A(5)政策终结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正确答案:A(6)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公共政策导论》讲义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政策导论》讲义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第一章绪论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政策可以说无所不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我们到医院去看病,会受制于医疗卫生政策;孩子能进入学校读书,受益于国家的教育政策;出门旅行,开车上路,需要遵守交通管理规定;结婚生子不能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似乎与我们大家形影不离。
的确,我们非常需要政策。
没有政策的必要干预,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国,政策一词经常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
如“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旧的住房政策”,“改革公费医疗政策”,等等,我们在说这些话或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如何理解政策一词的含义呢?2000年,辽宁省沈阳市率先实施新的交通管理办法,规定在五种交通事故中行人需负全责,说得直白和通俗一点,这就是所谓“行人违章,撞了白撞”。
继沈阳之后,国内其它一些城市如上海、济南等迅速跟进,相继出台了一些类似的地方交通法规。
1993年10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规定”。
1993年12月1日,该法规正式生效。
在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在1995年5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关于严格限制养犬的规定”。
1999年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政策:不论是买新车还是检验1998年1月1日以后上车牌的旧车,都要事先办理一个停车泊位证明,俗称“占地证”。
办“占地证”就意味着每年要交1500元~2000元的占地费用。
当时交管局声明:办“占地证”是为了规范停车秩序,逐步实行一车一位。
这些都是公共政策吗?如果让我们去认识形象、具体的政策,可能每个人都能举出很多的例子,但要把多种具体抽象为一个概念,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有些事物我们很好定义,比如医生、小说家、老师等。
还有些事物我们就很难定义,比如,政治、制度、政策等。
即使容易定义的概念也会发生看法上的分歧,更不用说那些不容易定义的概念了。
学习《公共政策导论》谢明心得体会
学习《公共政策导论》谢明心得体会
学习《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我能从中收获很多关于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1. 系统性思考:在学习公共政策导论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对公共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了解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等。
通过系统性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内涵和特点。
2. 政策分析方法:课程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政策分析方法,如SWOT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对公共政策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如环境政策、教育政策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公共政策存在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案例分析也培养了我对于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习《公共政策导论》让我对公共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政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对于我未来从事相关工作非常有帮助。
公共政策导论
2、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机制不健全
3、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缺陷
三、解决公共政策失控的主要对策 1、加强理性与法律权威,使公共政 策执行合法化、民主化、公平化
2、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 政策执行机制 3、强化政治社会化,大力提高公共 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4:公共政策分析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涵义
4、改革和完善财政政策Fra bibliotek2:关于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
一、西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10种理 论模型
(一)组织体制模型 (三)精英决策模型 (五)理性决策模型 (七)理想决策模型 (二)利益集团模型 (四)意识形态模 (六)渐进决策模 (八)博弈论模型
(九)系统决策模型 (十)公共选择模型
二、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结构分析 分析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结构, 撷取四个最有意义的变量:
需要强调五点:
1.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3.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
4.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对利 益的追求 5.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有时间与 空间限制的
二、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 重 新 定 位
二、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类型或形式
1、未来的分析(Prospective analysis),也称 事前(Pre hoc)分析或期待(anticipatory)分析。
2、回溯的分析(Retrospective analysis),又 称事后(Post bloc)分析或描述的(descriptive) 分析。
1、Stuart S. Nagel(奈格尔): 2、Thomas R. Dye(戴伊) 3、Edward S. Quade(库德) 4、William N. Dunn(邓恩): 5、Ducan Macrae, Jr.(小麦克雷):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是指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可行性政策选择和实施程序,是研究如何通过政府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研究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公共政策导论,尤其是其制定过程、实施程序以及其社会和经济影响。
首先,说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决策者必须清楚地理解当前可行性政策的导航路径,并评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公共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唯一的目的是达到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收益。
这就是所谓的政策评估,在这项工作中,行业专家必须评估各个政策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益处和风险。
其次,谈到政策实施程序,实施程序也有其特定的路径和过程。
政策实施程序必须符合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并以有效的方式将公共政策落实到可行性政策中。
在实施过程中,公共政策还必须综合评估技术、资源和经济的现实状况,以确保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和真实性。
最后,说明公共政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公共政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而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公共政策可以使社会变得更加安全、公平和正常;另一方面,在实现经济发展时,公共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经济增长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导论是一种以制定可行性政策和实施程序为目的的研究方式,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施程序和其社会和经济影响均不可或缺。
因此,有必要加强公共政策研究与教育,以便更好地构建科学的公共政策,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创造更多机会。
【2024版】大学考试试卷《公共政策导论》及参考答案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美国著名学者威廉•邓恩称公共政策学为()。
A. 应用伦理学B. 理论伦理学C. 科学伦理学D. 社会伦理学2.“土政策”就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 象征性政策执行B. 附加式政策执行C. 选择性政策执行D. 替代性政策执行3.毛泽东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中共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我们的根本()A. 政策制定原则B. 政策评估原则C. 政策决策原则D. 政策执行原则4.劳伦斯·林恩在()一书中提出了公共政策学与公共管理学融合的思想。
A. 政策组织B. 管理公共政策C. 公共管理政策D. 自由社会的法学5.公众意志的表达,除了定期选举之外,更经常的方式是()。
A. 反抗B. 呼吁C. 起义D. 罢工6.政策执行最终要依靠()。
A. 政策制定者B. 执行机关C. 政策客体D. 利益集团7.一项公共政策形成的一个周期是()A.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B. 制定—评估—执行—终结C. 制定—评估—终结—执行D. 制定—执行—总结—评估8. 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的规范作用,体现在() A. 控制经济慢速发展或不发展 B. 对排污企业的限制作用 C. 环境第一,经济可以不发展 D. GDP发展上去才是硬道理9.“KT法”的中心思想是()A. 问题诊断B. 分析问题时急于求成C. 分析问题时随意猜测D. 强调条理化的、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10.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是以()为核心A. 政策研究B. 政策制定C. 政策评估D. 政策设计11.公共政策具有动态性、稳定性和()。
A. 激进型B. 渐进性C. 不稳定性12. 政策调整就其性质而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需要遵循() A. 决策严格的程序 B. 再决策严格的准则 C. 再决策严格的程序 D. 决策严格的准则13.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准备首要的任务是() A. 确定公共政策执行机构 B. 选人用人 C. 物质准备 D. 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14. ()标准是指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 A. 政策效益 B.政策效率 C. 政策投入 D. 公平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一国两制”政策属于()A. 总政策B. 基本政策C. 具体政策D. 政治政策16.()是财团和知识界的主要纽带A. 学术团体B. 专业学会C. 慈善会D. 基金会17. 我国的公费医疗政策的改革,属于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 A. 政策废止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合并 D. 政策分解18.北京零点调查集团是()的。
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章:绪论掌握要点:一、西方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界定:(1)、公共政策的创始人哈罗德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2)、政治学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共意志‘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性理论和公益选择,是规范、引导社会公众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是由特定的机构制定由社会实施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三、公共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政治学的关系:(关系是最密切的)联系;第一、从起源上看,公共政策学是从政治学中分化出来的,是政治学发展到行为阶段的产物。
第二、从内容上看,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第一、两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是政策周期的各个环节;政治学研究重点是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和政治系统的发展内容。
第二、两者使用的主要概念不同(2)、一般性公共政策同法律科学之间的关系。
法律属于高层次严肃的公共政策。
联系:两者的功能类似,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都是对公共利益进行调节。
区别:第一、制定主体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制定的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
第二,二者的稳定性不一样,法律是具有刚性的,不允许经常更改;公共政策是短期的、暂时的、有弹性的,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或修正。
四、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导向功能:行为上的引导,观念上的引导。
从功能的结果上来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告诉公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观众功能:目标是进行管理制止,为了避免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事物。
管制的主要对象有敌对阶级、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从形式上看有积极管制和消极管制。
(告诉公众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3)、调整和控制功能(调节利益冲突)告诉公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此来调控群众行为和个体行为的趋向。
(4)、分配功能五、公共政策的类型:改造型公共政策,翻天覆地的全局革新(一)、性质类型1、调整型公共政策,局部改造局部调整创新型,探索创造2、重申型,重复类似(二)、层次类型:1、原政策:原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导论》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博弈论中的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
(对)
2.渐进模型认为政策制定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对)
3.马尔柯夫链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长远概率只与一阶段移变概率有关,而与目前状态无关。
(对)
4.政策目标群体的成员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对政策执行过程做出具有针
对性的评价。
(错)
5.评估是否准确取决于过程的有效性。
(错)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有限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
2.过失性社会问题:是指产生于部分人群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政策模型有效性的条件(如何衡量模型的有效性)?
答:(1)排列并简化现实。
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它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
(2)认定重要层面。
好的模型应该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那些不相干的因素转移到真正重要的因素上,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共政策的真实起因和重要结果。
(3)符合社会现实。
政策模型应该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概念在沟通过程中应该具有实质性含义并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
(5)指导调查与研究。
一个概念或一系列概念所解释的内容应该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和证实。
(6)提出一定的解释。
对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提出一定的假设,而不是仅仅盯住客观存在的经验数据。
2.简述有限理性模型的具体步骤。
答:(1)确定有限的决策目标(2)提出尽量多的备选方案(3)搜索方案、分析方案(4)选择满
意方案(顺序、效益)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答:(1)公民个人的作用;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
(2)利益团体的作用;任何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它们会通过各种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实现。
(3)政治领袖的作用;政治领袖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2、论述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
答:(一)二者含义不同。
1.事实前提是指决策活动中所依据的客观事实;
2.价值前提是指决策者的个人好恶。
(二)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
1.事实前提从能不能和可不可以的角度提出问题,侧重于客观实际的条件;
2.价值前提从需不需要和值不值得做出决策的角度提出问题,侧重于决策主体的要求。
(三)认识的表现形式不同。
1.事实前提的判断依赖于明显的客观标准,所以往往容易达成共识;
2.价值前提的判断则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的价值体系,所以经常引起冲突和矛盾。
(四)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1.事实前提对决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行动方案的选择上。
2.价值前提对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目标的确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