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笔记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笔记(完整版)

生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

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1.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2.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

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规律。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二、内环境的稳态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作用迅速、精确和短暂,起主导作用;而体液调节则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reflex)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生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为我们揭示了人体内部精妙的运作机制。

通过对生理学的学习,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生命奥秘的大门,每一次的探索都让我对自身和周围的生物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生理学的领域中,细胞生理学是基础的一环。

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和功能协同作用,维持着生命的正常运转。

细胞膜就像是细胞的“城墙”,它不仅能够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如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内质网则如同细胞内的“物流中心”,负责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与运输;而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指挥中心”,掌控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神经生理学则为我们展现了神经系统的神奇之处。

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当我们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感觉神经元会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和整合后,再由运动神经元指挥肌肉做出相应的反应。

反射弧就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之一,比如当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物体时,会迅速缩回,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反射活动。

而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其功能更是令人惊叹,它不仅负责感知、思考、记忆等高级认知活动,还能调节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心血管生理学让我们了解到心脏和血管的协同工作。

心脏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泵,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而血管则像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动脉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组织器官,静脉则将代谢后的血液带回心脏。

血压的调节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受到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我们运动时,心脏会跳动得更快更有力,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而当我们休息时,心脏则会适当减慢节奏,以节省能量。

呼吸生理学则讲述了我们如何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腔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实现气体的交换。

生理学笔记(自总结,好)

生理学笔记(自总结,好)

▲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3)自身调节(组织、细胞本身的适应性反应)一,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脑干下部与脊髓相连)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1,神经系统组成单元:1)神经细胞(neuron,又称神经元)2)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又称神经胶质)2,神经元的结构:1)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突起:树突(多个、较短、分支多、有棘突(刺)spine);轴突(1个、又称神经纤维、突触小体)3,神经元的分类:1)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2)中间神经元(又叫联合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经过脊髓,不经过大脑的简单反射——脊髓反射(spinal reflex):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knee jerk reflex)、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脑干(组成:延髓、脑桥、中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强,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迟缓,表情呆板和静止性震颤,是由于大脑有关脑区兴奋和抑制的反馈调节失衡造成。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形式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数目有限,比较恒定);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数目无限,极大易变性和灵活性)★巴甫洛夫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第一信号:客观事物的具体信号,如光、声、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刺激;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等条件刺激。

二,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类型:Ⅰ:1)表面感受器(外感受器);2)深感受器(本体感受器):位于体表之下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处;3)内感受器(内脏感受器):位于机体的黏膜、血管等处。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曾经觉得生理学是一门高深莫测、充满神秘的学科,仿佛是隐藏在身体深处的密码等待着被解读。

当我真正翻开那一本本厚重的生理学教材,才发现这其实是一场奇妙而有趣的探索之旅。

还记得刚开始接触生理学的时候,光是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就已经让我头晕目眩。

什么“细胞的跨膜转运”“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光是记住这些名词就已经让我绞尽脑汁。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生理学并不是一堆枯燥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解开身体奥秘的一把钥匙。

就拿我们的呼吸系统来说吧,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每一次简单的呼吸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精妙的机制。

当我们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胸腔扩大,肺内压力降低,外界的空气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迫不及待地涌入肺部。

而当我们呼气时,情况则正好相反,肌肉放松,胸腔缩小,肺内压力升高,气体就被“挤”了出去。

这看似平常的一呼一吸,实际上是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的结果。

有一次,我感冒了,鼻塞得厉害,呼吸变得异常困难。

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性。

每一次试图用鼻子吸气,都只能感觉到微弱的气流,仿佛空气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怎么也进不来。

无奈之下,我只能用嘴巴呼吸,可没过多久,嘴巴就变得干燥无比,喉咙也开始疼痛。

那几天,我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

我一边忍受着感冒的折磨,一边翻看着生理学的教材,试图从中学到一些能够缓解症状的方法。

我了解到,鼻塞是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呼吸道变窄。

为了减轻这种症状,我试着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希望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充血。

还按照书上说的,多喝水,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经过几天的努力,鼻塞的症状终于慢慢减轻了,我又能够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了。

那一刻,我对呼吸系统的感激之情简直无法言表。

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这些看似平凡的功能,只有当它们出现问题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各个层面。

以下是一些生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各司其职,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选。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

单纯扩散适用于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易化扩散则借助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使物质更高效地转运。

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能量,实现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

细胞的信号转导是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重要环节。

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等。

二、血液生理学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包含各种溶质,如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血液的携氧能力至关重要。

白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凝血因子的激活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三、循环生理学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

心脏的电活动可以通过心电图来检测和分析。

心动周期是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房和心室的压力、容积和瓣膜的开闭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其管壁较厚,弹性较大。

静脉则将血液回流到心脏,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等因素有关。

四、呼吸生理学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生理学,这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机体功能的科学,如同探索人体这座神秘大厦的蓝图。

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仿佛逐渐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对生命的奇妙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细胞膜就像一座精巧的城门,严格把控着什么可以进入,什么需要排出。

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进行主动转运,维持了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平衡,从而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的新陈代谢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换与利用。

细胞内的线粒体如同能量工厂,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够直接利用的 ATP ,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接着说说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泵,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动脉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出去,而静脉则将经过组织代谢后的血液带回心脏。

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则是身体的卫士,抵御着病原体的入侵。

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

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供血量,以满足肌肉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

呼吸系统的工作同样精妙无比。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动,将外界的新鲜空气吸入,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被排出体外。

呼吸的调节机制也十分复杂,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以及化学感受器的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从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消化系统在维持生命活动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口腔的咀嚼、吞咽,到胃的消化、小肠的吸收,再到大肠的排泄,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吸收利用。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现象、探讨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以及解释生命现象的本质。

1.2 生命活动的特征生命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新陈代谢: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外界物质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2)兴奋性: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

兴奋性是生物体进行信息传递和调节的基础。

(3)生殖:生物体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保证物种的延续。

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是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4)适应性:生物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适应性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基本条件。

1.3 机体内环境和稳态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稳定性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快速、精确地调节生理功能;体液调节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进行调节;自身调节是组织、细胞自身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5 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内环境的变化,通过感受器、控制中心和效应器组成的闭合回路进行调节;前馈控制系统是提前预测内环境的变化,通过开环调节,使生理功能更加稳定。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转运方式单纯扩散主动转运载体运输通道转运出胞入胞转运物质小分子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大分子团块大分子团块转运特点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利用生物泵耗能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①化学门控通道②电压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耗能耗能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生理学重点总结笔记知识点

生理学重点总结笔记知识点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生理学重点必考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生理学可以说是学护理的基础,说是基础并不代表它简单,而是说它重要,解剖生理这两门基础课学不好,就相当于是盖高楼地基没打稳,迟早得塌。

给大家整理了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生理学复习要点,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

生理学重点 笔记

生理学重点 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一,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兴奋性的相关概念:(一)【兴奋性】:组织接受此即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1、【兴奋】:是指刺激使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

2、【抑制】:是指机体由活动状态庄伟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减弱3、【刺激】:引起组织反应的内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个条件(基本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4、【反应】:组织接收刺激后,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各种变化。

基本形式:兴奋和控制(二)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1、【阈值】:在一定时间前提下,刚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该组织的阈强度,即阈值2、【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3、阈强度与组织兴奋性呈反比。

阈值越小,组织兴奋性越高。

第二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1反射活动、电讯号。

基本形式是反射。

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加图2特点:迅速、短暂、准确。

3.举例: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

如望梅止渴。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

如金鸡报晓)二、体液调节:(又称神经体液调节)1特点:缓慢、持续、广泛。

2举例:(主要是激素分泌:○1甲状腺分泌。

○2胰岛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三、自身调节1、特点:迅速、准确、调节范围小。

2、举例:脑血流量的调节、血压四、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反馈:1【负反馈】:当输出变量(生理效应)发生偏差(如血压偏高或偏高)时,反馈信息是控制系统的作用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转化,称为负反馈。

◇1总结:A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B、反馈信息使原先活动减弱C具有双向性调节的特点。

◇2生理意义: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举例:人体功能调节绝大多数的调节形式属于负反馈EX:降压反射调节血压水平。

(除了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射精、分娩等属于正反馈调节)◇5血糖升降图(补)2.【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原效应的作用不断加强,直至反应动作完全停止。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目录•血液•循环系统•呼吸•消化和吸收01绪论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任务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及其调节,阐明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而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生理学与医学密切相关。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推动医学的发展。

010203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动物实验人体观察与实验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过程。

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理活动及其调节机制。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生理活动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02细胞的基本功能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方式,包括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两种类型。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1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质膜上的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的第二信使通过激活细胞内相应的靶酶,引起级联反应,放大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2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的酶联型受体结合,导致受体构象改变,激活受体的酶活性,进一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反应。

(完整版)生理学笔记

(完整版)生理学笔记

生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Internal environment:指细胞在机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Homeostasis:指机体内环境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Positive feedback:指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和原先活动方向相同的活动。

Negative feedback:指反馈调节是受控部分活动向和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特点?负反馈和正反馈的生理意义?神经调节:快速、准确、短暂体液调节:缓慢、广泛、持续自身调节: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灵敏度较低负反馈:维持机体内环境和各项生理活动的稳态。

正反馈:使受控部分更加加强,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某个生理活动更快到达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指借助载体蛋白将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指借助通道蛋白将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直接应用代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间接应用代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Resting potential:指细胞在不受刺激的情况下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Action potential: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如果收到一个合适的刺激,膜两侧电位迅速发生一次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反复的波动。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指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1.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简单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

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为被动转运。

生理学笔记pdf

生理学笔记pdf

生理学笔记pdf一、绪论1.生理学的定义: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物体,尤其是人体。

3.生理学的任务: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4.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a.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的物质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不需要消耗能量。

b.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的转运方式之一。

i.经载体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具有高特异性、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的特点。

ii.经通道扩散:离子等物质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进行快速、选择性通透。

c.膜泡运输:大分子物质通过膜泡的形式进出细胞。

d.溶酶体:细胞内的一种膜结构,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各种物质。

2.细胞受体及跨膜信号传递a.受体: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信号分子。

b.跨膜信号传递: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膜上的信号传导途径,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

3.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a.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b.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减小,产生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导和传播:通过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作用,使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传播。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a.液体成分: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0%~60%。

b.有形成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液的理化特性:pH值、渗透压、凝固和纤溶系统等。

2.血细胞及其机能a.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b.白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和防御功能。

c.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

3.血液的凝固与止血a.凝血过程:血液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等。

生理学笔记

生理学笔记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通透。
⑵形成机制:钾离子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⑶特征: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
⑴形成条件: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1、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①绝对不应期:动作电位从0期到3期,膜电位达到-55毫伏这一时间钠通道完全失活,给以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会发生去极化;
②局部反应期:膜电位由-55毫伏恢复到-60毫伏,这一期间内,钠通道刚开始复活,如果给以足够强度刺激,肌膜可以产生局部兴奋,但并不引起动作电位。
59、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一个接一个,逐级放大效果,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60、生殖: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61、月经:女性自青春期起,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除妊娠外,每月一次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这种周期性经阴道流血的现象称为月经。
2、相对不应期:膜电位从-60毫伏恢复到-80毫伏,这段时间内,给予阈刺激,心肌仍不能引起兴奋反应,但用阈上刺激则可引起扩布性兴奋。在此期内,快钠通道处于逐步回复到正常备用状态的过程中,快钾通道也未完全激活,钾离子流仍很大,所以此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值小而复极化快,动作电位时程短。
3、超常期:膜电位由-80毫伏恢复到-90毫伏这一段时期内,用阈下刺激心肌即能引起兴奋,此期兴奋性高于正常。此期钠通道已完全复活,膜内电位绝对值低于静息电位,距阈电位水平差距较小,易于兴奋。但快钠通道未完全回复到正常备用状态,故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值较小,最大去极化速率较慢,传导速率慢于正常,动作电位时程也短于正常。

【权威版】整理生理学笔记

【权威版】整理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1.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长、生殖2.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2)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3.反馈:是信息沿着一个封闭环路的流动,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者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的现象。

正反馈:如果生理过程中的终产物或结果加速或加强某一反应的进程,使其到达反应过程的极端或结束这一进程,这种现象称为正反馈。

负反馈:如果反馈信息(终产物或结果)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使输出量(效应器)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返回预定的值,则称为负反馈。

4.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并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即为稳态。

稳态的含义: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一)被动转运: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不耗能(转运动力依赖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所贮存的势能)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分类:①单纯扩散②易化扩散(二)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分类:①原发性主动转运②继发性主动转运③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三)入胞和出胞式转运: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出细胞,是通过细胞本身的吞吐活动进行的,亦可属于主动转运。

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过程:如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生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涵盖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各个层面。

它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生命奥秘的大门。

在学习生理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丰富的内容和精妙的机制所吸引。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让我了解到细胞如何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如何利用能量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比如,细胞的主动运输机制,通过消耗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确保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的生理学部分让我惊叹不已。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来实现。

从感觉神经元接收外界刺激,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再到运动神经元指挥肌肉的运动,整个过程犹如一部精密的机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知识也十分重要。

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中的血压调节,以及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路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身体的正常运转。

当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泵入动脉,动脉的弹性回缩又推动血液继续流动。

而毛细血管则是物质交换的场所,为细胞提供养分并带走代谢废物。

内分泌系统在调节身体机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各种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机制复杂而精妙。

例如,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则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有着广泛的影响。

呼吸系统让我们明白人体是如何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

肺的通气和换气过程,以及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都需要各个部分的协同工作。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让我了解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到胃的搅拌和胃酸的作用,再到小肠的吸收和大肠的排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泌尿系统则负责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和排出代谢废物。

肾脏的过滤、重吸收和分泌功能,使得有用的物质被重新吸收回体内,而废物则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在学习生理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神奇和脆弱。

每一个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都依赖于无数细胞和分子的协同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3.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器官、组织和细胞。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过受体、酶联型和通道型等机制实现。

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三、骨骼肌的功能1.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包括肌丝滑行理论和肌丝滑行-横桥循环理论。

2.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包括缩短、伸长和等长收缩。

3. 骨骼肌的疲劳与恢复: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恢复的方式。

四、循环系统的功能1. 心脏的功能:包括泵血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2. 血管的功能:包括运输、调节和防御功能。

3.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五、呼吸系统的功能1.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3.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滤过-弥散和物理溶解等。

六、消化系统的功能1. 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2.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小肠和大肠的吸收功能。

七、泌尿系统的功能1.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

3. 尿的排出过程: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 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功能: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2. 激素的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3. 内分泌调节网络: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神经-内分泌网络等调节机制。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对生命体系的组织和功能的科学研究。

它关注生命现象的各个层面,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到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

下面是生理学的一些重点笔记:1.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隔细胞内外环境、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运动等。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包括离子通道、转运蛋白和受体等。

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调节体内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内稳态的重要系统。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其中包括大脑、脊髓、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等。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包括感觉信息、运动信息和自主神经信息等。

3.肌肉系统:肌肉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由肌纤维(肌肉细胞)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肉的收缩是由钙离子的释放和肌原纤维的滑动相互作用驱动的。

肌肉收缩后,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废物和代谢产物带走,以维持健康。

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

心脏是一种中空的肌肉器官,通过不断的跳动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血液是一种复杂的液体,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具有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清除废物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内,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6.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消化成小分子物质,以供能量和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

消化过程是由消化酶和胃酸等物质催化的,它们将食物分解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小分子物质,然后通过肠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7.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通过体液分泌调节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系统。

它的主要部分是内分泌腺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读书笔记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各个层面,对于理解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相关的生理学教材和资料后,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性通透的特性,它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进行主动转运,保持了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这对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肌肉细胞的收缩至关重要。

细胞内的细胞器也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 ATP,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前者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后者则与脂质的合成等有关。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染色体承载着遗传信息,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二、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在调节和控制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连接部位,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来传递信息,神经递质的种类繁多,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它们的释放和作用受到严格的调控。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固定的反射,如膝跳反射;条件反射则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反射,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实验。

三、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系统负责运输血液和营养物质,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其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YPM生理学笔记(打印版)

YPM生理学笔记(打印版)

第一章 绪论一、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体急性实验研究方法 离体慢性实验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水平 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二、稳 态(Homeostasis)细胞内液40%体液 血浆5%占体重的60% 细胞外液20%组织液、脑脊液、淋巴液 15%细胞直接的生存环境,成机体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反射(Reflex):①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有适应性意义反应的过程。

② 结构基础:反射弧③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四、机体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本文档为本人学习整理归纳,请勿传播!★负反馈:反馈信息减弱或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使机体的机能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的反馈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活动的反馈调节方式。

五、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相互调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体内广泛分布,既有各自独立的作用,又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保证机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进行。

小结(summary)①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②机体功能的调节有三种形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③机体功能的调节有三种理论: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④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在机体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内、外:厚约各为2.5nm的致密带中:约2.5nm电子密度小的疏松带(透明带)组成: 脂类、蛋白质、糖类结构:“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1)脂质双分子层:磷脂、胆固醇2)细胞膜蛋白质:①细胞骨架蛋白②识别蛋白③酶④受体蛋白⑤跨膜转运物质蛋白:载体、通道蛋白、离子泵3)细胞膜糖类:1.作为抗原决定簇,表达免疫信息2.作为膜受体的特定识别结合部分起作用(红细胞细胞膜决定血型)★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直接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笔记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细胞或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4、内环境的定义:生理学中把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门控离子通道分三类: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配体门控信道)、机械门控信道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3.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11.12.13.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16.17.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26.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主动转运。

所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33.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抵达神经-肌接头部位时,轴突末梢释放Ach,使终板膜产34.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肌浆中何种离子的浓度升高35.细胞外液高浓度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是属于36.37.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3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40.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4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 2+44.神经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Na + 内流和K +45.细胞代谢所需的O 2 和所生产的CO 2 是通过什么渠道跨膜转运答: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个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

形成机制:1细胞内高浓度K+.2静息时细胞膜只对K+有通透性,则K+受到浓度差的驱使动力向膜外扩散,3.扩散后形成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成为对抗浓度差的作用力,当达到平衡状态时,K+不再有跨膜的静移动,此时的跨膜电位称为答: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所发生的迅速、一过性的极性倒转和复原,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于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①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

钠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大量内流。

②细胞兴奋时,膜对Na+有选择性通透,当达到-70mv时,Na+顺浓度梯度内流,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③K+外流增加形成了兴奋传递:运动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入神经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泡,镶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入接头间隙→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受体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板电位(EPP)→EPP引起肌膜AP(动作电位)3.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化和长度缩短完全融合或叠加起来二、血液1.9.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0.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11.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块收缩而析出的液体。

2.血浆与组织液各种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是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组织液增多7.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8.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9.血浆的pH值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个缓冲对10.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11.中性粒13.14.18.血液凝固的内源性与外源性途径的最主要差别在于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21.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22.血清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纤维蛋白原 23.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 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2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25.某人的血浆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则该人的血型不可能是 26.A型标准血清与B 型血液混和时可引起27.输血时主要考虑 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28.O 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的抗原是30.某患者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1.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则其血沉速度将 正常 33.甲状腺或肺手术后易发生渗血,主要是由于这些组织 纤溶酶原组织激活物含量多 34.关于输血的原则,错误的是 紧急情况下O 型血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 35.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 36.某人的红细胞与B 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B 47.A 型血人的红细胞与B 型血人的血清相遇时,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凝集 8.比较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4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 4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43. 44 中性粒细胞 45.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 嗜碱粒细胞 46.参与生理止血多个环节的细胞是 血小板血液循环心脏的泵血功能102.左冠脉血流量急剧减少是在等容收缩期103.左冠脉血流量达最高峰是在舒张早期104.左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是在等容收缩期105.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快速射血期106.左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是在等容舒张期15.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等容收缩期延长4.房室瓣关闭主要是由于室内压高于房内压5.主动脉瓣关闭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压高于心室内压6.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心动周期中左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房缩期末8.9.一个心动周期中,由房室瓣关闭至下次房室瓣开启的时程相当于室缩期和等容舒张期1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5.泵血指标①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一次心跳一侧心室(一般为左心室。

安静时70ml,运动时150ml)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即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压强能和动能来表示。

每搏功=搏出量*(平均主动脉压—平均左心房压)。

每搏功乘以心率即为每分功。

动脉压升高,做功增大。

10.心指数为12.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是心肌收缩能力增强①前负荷:是指心室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它决定着心肌的初长度。

在一定限度内,前负荷越大,心肌的初长度越长,心肌收缩力就越强,从而使搏出量增多。

这种不需要神经和②后负荷:指心室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即为大动脉内的血压(左心室:主A;右心室:肺A③心肌收缩能力:指心肌本身的一种内在特性,与前后负荷无关。

这种特性的基础主要是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活化的横桥数量和ATP酶的活性。

④心率的影响:心率也是决定心输出量的基本因素之一。

40—150次/min:心率↑→每分心输出量↑。

>180次/min: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充盈量↓→每搏出量↓→每分心输出量↓<40次/min: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每分心输出量↓13.心肌收缩能力16.粗细肌丝重叠数目17.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快速充盈期18.体力劳动时,心搏出量和作功持久明显地增高,其主要调节机制是等长调节19.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心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肺动脉平均压低20.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21.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22.下列哪种心音的强弱可反映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高低第三节血管生理2.在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也称容积速度。

Q=△P/R Q:心输出量△P:主动脉压和右心房压的差 R:血流阻力3.血流速度是指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各类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与同类血管的总截面积成反比4.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①血液内部的摩擦力②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

R=8ηL/πr^4 R为血流阻力,η为血液黏滞度,L为血管长度,r为血管半径5.广义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6.血管有: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毛细血管压。

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

7.充盈压:是指血管内不流动的充盈在血管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9.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①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舒张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ABP 的平均值,称为平均ABP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搏压 ②正常值与测量 收缩压(SP ):室缩时,ABP 升高到最大值(90—140mmHg ) 舒张压(DP ):室舒压,SP —DP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DP+脉压/3③④形成机制Ⅰ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闭合的血流环路Ⅱ决定因素: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 外周血管口径变化对血流产生阻力 Ⅲ 心室收缩→射血入主A+外周阻力→推血(1/3)流动【动能消耗】+大A 扩张(2/3)【势能贮存+缓冲力】→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上升到最大值=收缩压Ⅳ心室舒张→大A 回弹【势能释放】→推血继续流动→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降低到最小值=舒张压动脉血压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每搏量{{ 心率 血液粘度 小A 口径 :神经、体液因素 :RBC 数、温度、血流切率 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 {前负荷:循环血量、体位、心泵、呼吸泵、肌泵后负荷:动脉血压心缩力动脉血压 {物质基础 决定因素 缓冲作用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循环血量血管容积{动力—心输出量 阻力—外周阻力 { { 每搏输出量心率小动脉、微动脉口径血液粘滞度 {心室肌收缩力 大动脉管壁弹性{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10.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①外周静脉压:通常将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特点:Ⅰ血压低,到心房时已接近于零Ⅱ重力和体位对静脉血压影响大Ⅲ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大②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通常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中心静脉压:5—12cmH2O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Ⅰ心脏射血能力:良好的心脏、中心静脉压降低Ⅱ静脉回流速度:回流速度慢、中心静脉压降低③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Ⅰ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Ⅱ心肌收缩力Ⅲ体位改变Ⅳ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Ⅴ呼吸运动11.微循环①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包括直捷通路(意义在于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以满足体循环有足够的静脉回心血量)、迂回通路特点:①通透性好②血流缓慢③与组织细胞接触面积大。

对于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十分有利,故又称营养通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动-静脉短路(基本无物质交换作用,但具有体温调节作用)②毛细血管的物质运输Ⅰ除蛋白质分子难以通过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