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
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 1936年获哲学博士。
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
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
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2、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繁衍.(2)囊.(3)胚.胎(4)鳞.片
(5)脊.椎(6)两栖.(7)蟾蜍
..(8)濒.临2.解释词语。
(1)繁衍:(2)相安无事:
(3)濒临:(4)两栖: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繁衍()胚胎()濒临()
蟾蜍()免疫()细胞()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濒临:神通广大:
拍案叫绝:相安无事:难能可贵:
3.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
三、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供小组讨论。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学法指导】:课文内容比较长,要学会默读的技巧。
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内合作探究,然后班上交流。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明确:
1、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3、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5、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研读第一部分:
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C、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D、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A、(1)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
B、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C、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
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
D、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归纳小结】: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危害着人类。
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而裹足不前,应在发展中注意避免或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堂测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
开辟.()脊椎.()率.先()频率.()潜.在()
濒.临()挽.救()繁.殖()渗.透()免疫.()
2.辨字组词。
(18分)
()
赡
瞻
()
班
斑
()
核
该
123
⎧
⎨
⎩
⎧
⎨
⎩
⎧
⎨
⎩
()
替
潜
()
滤
虑
虏
()
陪
培
赔
456
⎧
⎨
⎩
⎧
⎨
⎪
⎩
⎪
⎧
⎨
⎪
⎩
⎪
布置作业:
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克隆的含义。
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克隆技术当然也有发展,今天一起来继续往下了解,想想看克隆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研读第二部分
1、分组自学
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克隆的成果展示:
(1)、中国科学院克隆试验:1979年春,克隆鲫鱼(举例子、列数字)(鱼类)
(2)、英国克隆试验:1960-1962年,克隆爪蟾(两栖类)
中国童第周:1978年,黑斑蛙
中国科学家异种鱼研究:人工克隆新鱼种——鲤鲫鱼(作比较)
(3)、美国和瑞士试验:克隆鼠(哺乳类)
3、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
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
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体现“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二)、研读第三、四部分:
1、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温馨提示】
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2、“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3、克隆技术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从几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你是如何理解的?
科学进步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人类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可以是某个器官坏死的人因替换了新的器官而免受许多痛苦,这就是给人类带来的“喜”。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如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就违背了人类生命的伦理,以此大多数人就对此持反对意见,这就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悲”的一面。
三、推敲语言:
思考: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出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现这些的语句。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
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3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过几百次黑灰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经过247次失败以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吸出核。
……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
……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我们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要汲取营养。
四、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辩论的要求:(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
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当堂测评】: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草(méi) 枝(nèn) 繁 (yǎn) 片(lín)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蟾蜍( )( ) 鄞县( ) 濒临( ) 脊柱( ) 两栖( )
3、解释下列词语
(1)神通广大:
(2)拍案叫绝:
(3)繁衍:
(4)相安无事:
阅读与品味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ɑ—I 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 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4、选文部分是紧扣哪一句话来进行说明的?
5、文中阐述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6、“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趑句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7、从作者引用J.D.沃森的话能看出本文的作者对克隆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克隆技术
①“克隆”一词是英语词clone或clning远的音译我国以前曾将其译为“无性生殖”或“无性繁殖”什么意思呢?“无性”,当然就是没有阴阳结合的过程,而是由同一个“祖先细胞”通过分裂方式繁殖而形成纯细胞系这个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由于基因(遗传信息)彼此是相同的,从而决定了每个细胞由基因控制的形状(例如细胞的个头、性状)是彼此相同的由于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遗传信息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克隆是生命的全息复制
②在动物方面一直采用卵细胞、受精卵细胞以及胚胎细胞来进行克隆,直至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博士采用羊的体细胞克隆成功他培育成功的绵羊的细胞核来自一只成年绵羊身上的乳腺细胞,这比胚胎细胞克隆更近了一步因为乳腺细胞作为一种体细胞已失去全能性,克隆羊的科学意义正在于此
③克隆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它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中选育遗传性质稳定的优质品种的理想手段
④其次,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目前.美国、瑞士等国已经能够利用克隆技术培植的人体皮肤进行植皮手术不久前,有一位美国妇女在一次煤气炉意外爆炸中受伤75%的身体被严重烧伤医生从她的身上取下一小块未损坏的皮肤,送到一家生化科技公司一个月后,该公司利用先进的克隆技术培植出了一大块健康的皮肤,使患者迅速地痊愈了这一新成就避免了异体植皮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给病人带来了福音科学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将借助克隆技术“制造”出人的乳房、耳朵、肋骨、肝脏,甚至心脏、动脉等组织和器官,供医院临床使用
⑤再次,克隆技术还可以用来大量繁殖许多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科学家们为了让细菌等微生物“生产”出名贵的药品(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希望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扰素等),分别将一些相应的人体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再设法使这些微生物细胞大量繁殖与此同时,人体基因数目也随着微生物的繁殖而增加在人体基因被大量“克隆”时,微生物大量地“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名贵药品
8、为什么说“克隆是生命的全息复制”?
9、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博士克隆出的羊名叫,它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原因是
10、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1、第④、⑤段中加点的“制造”和“生产”可用文中的哪个词代替?第⑤段中加点的“克隆”一词可用文中哪个词代替?
12、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归纳小结】: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
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启发。
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
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布置作业:
1、将课外收集的克隆知识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2、练笔:“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植物界的克隆:
动物界的克隆:
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一“多利”的诞生
利与弊: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