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奇妙的克隆教案奇妙的克隆导学案15篇(精选)

2023年奇妙的克隆教案奇妙的克隆导学案15篇(精选)

奇妙的克隆教案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篇一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阅读讨论探究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明确: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

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d。

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

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姆乐巍⑹倜难映ぞ哂兄匾庖濉w髡卟⒚挥谐两诿つ康睦止鄣敝校诮嵛泊μ岢隽斯赜凇翱寺鼻i娴降赖侣桌砦侍獾睦渚伎肌1、明确什么是克隆?(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初中课内阅读】《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解答

【初中课内阅读】《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解答

【初中课内阅读】《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解答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奇妙的克隆学习指导案例【学习目标】一、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习困难]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知识链接]1一、话题解读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克隆”,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克隆”起源于希腊文“科隆”,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二、走近作者谭家珍先生是国际着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谭家珍先生于一千九百零九出生于浙江宁波,一千九百三十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一千九百三十二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一千九百三十六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一千九百三十七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一千九百五十二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一千九百六十一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一千九百八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四、相关链接一千九百九十七2月份,绵羊“多莉”这意味着英国的动物出生与世界上的动物出生不同。

这意味着世界上的动物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同一个体,这意味着英国的动物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世界上的动物。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应该说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被克隆。

这不是很好吗?5一、课前准备(一)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与克隆有关的数据、图片和其他材料,如数据收集。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使用时间:【课题】《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培养严谨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

【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

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1936年获哲学博士。

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

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

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2、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学习方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分钟)(导语:《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

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

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二、课文预习:(15分钟)(导语:请大家独立阅读课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课文预习,并完成下面预习问题。

)1、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蝌.蚪()..期()蟾蜍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2、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导学案 17《奇妙的克隆》

导学案   17《奇妙的克隆》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1.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

2.整体感知文意,概括内容要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导学重点:1.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导学难点:克隆技术导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83课时)导学要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

一、导入。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

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

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

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2.欣赏克隆产品组图。

二、解读课文(一)作家简介: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从事遗传学导学和研究逾60年,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复旦大学教授。

(二)字词识记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繁衍(yăn)囊胚期(náng pēi)蟾蜍(chán chú)蝌蚪(kē dǒu)鄞县(yín)性腺(xiàn)胰蛋白酶(yí mãi)分泌(mì)濒临(bīn)孵化(fū)2、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zuŏ一撮qiâ切实chù牲畜cuō撮合qiâ 切割xù 畜牧3、名词术语•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初期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展而成。

•两栖(qī):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

•脊椎(jǐzhuī):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骨。

•哺乳(bǔ)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秘乳汁哺育初生婴儿。

•乳腺细胞:人和哺乳动物乳房内分秘乳汁的细胞。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导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猪八戒背媳妇上天》这部电影,里面的猪八戒就被妖精克隆了很多份,导致观众看得十分烦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克隆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科学研究。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会:•了解克隆的定义与分类•掌握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原理•知道克隆的利与弊新知预习1. 克隆的定义与分类克隆指的是在无性繁殖过程中,产生出的后代与母体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根据生物体的不同,克隆分为两种类型:•细胞克隆:通过一组成熟的体细胞,得以生成与母体基因一模一样有着相同DNA序列的生命体,这种克隆不需要通过受精过程,也不需要与另一个生命体交配,最终结果大多是生命体的繁殖•生殖克隆:生殖克隆也叫繁殖性克隆,是指自然界中某些生物如多头蛇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只能产生具有相同基因的后代这种情况2.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原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克隆技术。

下面是其典型的工作流程:1.采集多个体细胞2.体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到一定数量并进入等分期)3.核移植(将优良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已去除配子的卵细胞结合,然后将结合后的卵细胞转移到母体中让其着床发育)4.奶妈代理(将胚胎植入代孕奶妈体内)5.分娩(产下和原细胞基因相同的克隆体)3. 克隆的利与弊克隆技术具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改良生物体、生产新药、产生质量稳定、标准统一的商品等。

同时,克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变异、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拓展探究1.请你找出在你身边最常见的克隆技术应用,并谈谈其利弊。

2.请你思考,在人类身上使用克隆技术的风险和利弊。

总结克隆技术是一项各大国家高度关注的科学研究领域,它有非常多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我们也可以通过认识其中的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利弊分析来更好的了解克隆的奥妙。

奇妙的克隆学生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学生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思妙想:
同学们,西游记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里面的孙悟空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你都知道他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假如你
也可以学会其中一个本领,那么你最希望学会什么本领?为什么?
学习目标:
1、养成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科学习惯。

2、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
3、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检查预习
1、根据词语填入正确的音或字
脊椎.()濒.临()胰.蛋白酶.()囊.胚()
繁yǎn()两 qī()chán蜍()Lín片()
2、这篇说明文与以往的文章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有啥作用呢?整体感知
一、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2、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二、默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2、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3、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4、在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部分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
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请同学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想象训练:
1、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2、内容: 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
要求:
1 想法要奇妙;
2 想法要有益于人类;
3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2篇)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2篇)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2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篇1中学导学单年级:初二班级:小组:姓名:创建人:使用时间:XX12课题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学习重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方法指导练习,概括流程一、自主学习自读文章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思考下列问题:1.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2.在文中直接画出(用)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3.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分析其作用。

(书上批注)二、自我检测1、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2.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三、合作探究1、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2、研读课文、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四、课堂检测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2、[中考巡礼](资阳)(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身处顺境,不能因为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让赞美声冲昏头脑,更不能以自己优越条件而玩世不恭。

《神奇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4篇)

《神奇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4篇)

《神奇的克隆》导学案(精选14篇)《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异。

教学重难点:感受克隆的奇异。

我的学习过程预习板块:1、自读《奇异的克隆》,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2、沟通有关克隆的资料。

3、通过查字典读准下面生字新词4、文中有哪些词语很难理解呢?画出来查查字典,在小组里争论争论。

5、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

6、边读边思索: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根据怎样的挨次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7、同学认真观看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描红、临写。

赏析板块:1、毕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1-4小节的有关介绍,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

默读第一自然段:联系孙悟空说说什么是克隆?默读其次自然段,说说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什么区分?小组沟通,汇报。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依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低等生物的克隆。

2. 读读第五自然段:争论高等动物可不行以克隆呢?3、克隆技术得到进展,它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呢?优良品种生态方面医药方面4、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迷人的前景呢?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争论。

拓展板块:1938年,汉斯斯皮曼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入卵子的方法进行哺乳动物克隆(提出设想)1962年,约翰格登宣布他用一个成年细胞克隆出一只蝌蚪(爪蟾),从而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轮辩论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只羊。

这是第一例得到证明的克隆哺乳动物1995年,第一个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的个体----克隆羊多利出世了2000年,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胜利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2023年,美、意科学家联手绽开克隆人的工作运用板块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好像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绽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克隆人的禁区。

17《奇妙的克隆》优质导学案

17《奇妙的克隆》优质导学案

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课文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2、深刻理解本文说明内容和事理、顺序和方法3、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熟读课文,认真理解本文的说明结构、内容、顺序、方法、语言2、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课前准备(自主学习)1、预习课文,掌握课文重点生字词2、查阅资料明确克隆知识,初步熟悉课文说明内容●知识衔接1、作者简介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解放后兼任理学院院长。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2、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组名:姓名:学习评价:一、自主预习:1、【字词积累】(1) 给下面画线字词注音。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三)、德育目标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三、教学难点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五、课时安排两节(第一节自主讨论,老师加以引导。

第二节课堂展示。

)六、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生物学术语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展而成。

囊胚:胚胎的初期。

两栖: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

(爪蟾蜍、黑斑蛙)脊椎: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骨。

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婴儿。

(鼠、多利羊)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两栖()4、.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相安无事:七、教学过程(一)、漫话克隆1、克隆你了解吗?(学生畅所欲言)2、老师讲知道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导学案教学设计:《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克隆的概念,了解分子克隆、细胞克隆和生殖克隆的区别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克隆的概念及克隆的不同类型2.理解分子克隆、细胞克隆和生殖克隆的原理和应用3.分析和解决与克隆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克隆的话题,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吗?你们听说过克隆羊多利吗?它是怎么诞生的?探索(20分钟):2.学生小组合作:给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其中一个学生担任组长,对克隆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什么是克隆,克隆有哪些类型,分子克隆、细胞克隆和生殖克隆的原理和应用等。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组长向全班展示他们调研的内容,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提问。

讲解(15分钟):4.教师进行简要讲解:根据学生的调研内容,对克隆的概念、分类和原理进行简要概述。

讲解过程中,通过举例子、使用实物模型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讨论(20分钟):5.小组讨论: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克隆有哪些潜在的应用?有哪些伦理道德问题?b.分子克隆、细胞克隆和生殖克隆的应用和风险有哪些?c.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选择进行哪种类型的克隆研究?为什么?6.汇报和总结: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班级共同总结克隆的应用和伦理道德问题。

展示(15分钟):7.学生小组合作:老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该应用的过程和结果。

8.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应用展示,并回答其他小组和全班的提问。

归纳(10分钟):9.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整个课堂内容,总结克隆的概念和分类、克隆的应用和风险。

四、导学案:探索:1.了解克隆的概念,学习克隆的类型。

2.调查了解分子克隆、细胞克隆和生殖克隆的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 奇妙的克隆【导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了解克隆的科学知识。

2.掌握有关说明文的知识,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3.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课时计划】1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说明文中谈理解、感受、启示类答题方法】1.结合文章相关内容。

2.精练清晰地表达。

3.采用总分结构回答。

答题格式:我认为……,理由是……注意事项:切忌绕开阅读材料,不切实际地陈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囊.(náng) 克隆.(lóng) 繁衍.(yǎn) 胚.胎(pēi)鳞.片(lín) 脊.椎(jǐ) 两栖.(qī) 蟾蜍..(chán chú)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时间:5月20审核人:公唯美 主备人冯成平 序号:1一、探究目标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一、预习案1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繁衍 (2)囊 (3)胚胎(4)鳞片(5)脊椎 (6)两栖 (7)蟾蜍 (8)濒临2.解释词语。

(1)繁衍: (2)相安无事:(3)濒临: (4)两栖:二学习案合作探究1.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

(限35字以内)2.①我国的克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山东曹县诞生的“克隆牛”受到世界生物科学界的好评。

②意大利有一位妇科医生声称已成功克隆出一名女婴。

受到各国科学家的批评。

请针对上述两则消息,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4.课文那些例子说明克隆技术的?三展开辩论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

(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0分)开辟( )脊椎( )率先( )频率( )潜在( )濒临( )挽救( )繁殖( )渗透( )免疫( )2.辨字组词。

(18分)()赡瞻()班斑()核该123⎧⎨⎩⎧⎨⎩⎧⎨⎩()替潜()滤虑虏()陪培赔456⎧⎨⎩⎧⎨⎪⎩⎪⎧⎨⎪⎩⎪时间:5月20审核人:公唯美 主备人冯成平 序号:2一学习案1.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

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 1936年获哲学博士。

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

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

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2、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繁衍.(2)囊.(3)胚.胎(4)鳞.片(5)脊.椎(6)两栖.(7)蟾蜍..(8)濒.临2.解释词语。

(1)繁衍:(2)相安无事:(3)濒临:(4)两栖: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繁衍()胚胎()濒临()蟾蜍()免疫()细胞()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繁衍:濒临:神通广大:拍案叫绝:相安无事:难能可贵:3.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三、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供小组讨论。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学法指导】:课文内容比较长,要学会默读的技巧。

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内合作探究,然后班上交流。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明确:1、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3、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5、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研读第一部分: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出示问题组: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C、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D、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明确:A、(1)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B、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C、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

D、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归纳小结】: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危害着人类。

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而裹足不前,应在发展中注意避免或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堂测评】: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开辟.()脊椎.()率.先()频率.()潜.在()濒.临()挽.救()繁.殖()渗.透()免疫.()2.辨字组词。

(18分)()赡瞻()班斑()核该123⎧⎨⎩⎧⎨⎩⎧⎨⎩()替潜()滤虑虏()陪培赔456⎧⎨⎩⎧⎨⎪⎩⎪⎧⎨⎪⎩⎪布置作业: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学习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克隆的含义。

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克隆技术当然也有发展,今天一起来继续往下了解,想想看克隆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一)研读第二部分1、分组自学自学要求:(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部分;(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克隆的成果展示:(1)、中国科学院克隆试验:1979年春,克隆鲫鱼(举例子、列数字)(鱼类)(2)、英国克隆试验:1960-1962年,克隆爪蟾(两栖类)中国童第周:1978年,黑斑蛙中国科学家异种鱼研究:人工克隆新鱼种——鲤鲫鱼(作比较)(3)、美国和瑞士试验:克隆鼠(哺乳类)3、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

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

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体现“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二)、研读第三、四部分:1、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温馨提示】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2、“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3、克隆技术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从几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你是如何理解的?科学进步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人类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可以是某个器官坏死的人因替换了新的器官而免受许多痛苦,这就是给人类带来的“喜”。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如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就违背了人类生命的伦理,以此大多数人就对此持反对意见,这就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悲”的一面。

三、推敲语言:思考: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出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现这些的语句。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3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过几百次黑灰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经过247次失败以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吸出核。

……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

……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我们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要汲取营养。

四、拓展延伸: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辩论的要求:(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