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自动化监测方案(1)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地质变化等原因,房屋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及时监测和预防房屋的动态变化,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方案的制定目的。
1. 保障房屋结构安全,通过监测房屋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房屋结构的异常情况,保障房屋的安全性。
2. 预防自然灾害,通过监测地质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提前预警,减少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
3. 提高城市建设质量,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标准。
三、监测方案的实施内容。
1. 确定监测指标,包括房屋结构变形、地基沉降、周边环境变化等指标,以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2. 选择监测手段,包括传感器监测、遥感监测、地质勘测等技术手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3.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指标和监测手段,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内容。
4.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监测设备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风险评估与预警,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四、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范围和对象,根据城市规划和房屋分布情况,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
2. 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根据监测指标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3.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时间、数据采集方式等内容。
4. 实施监测方案,按照监测计划,安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工作。
5. 数据分析和预警,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六、总结。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房屋结构安全、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可以及时发现房屋动态变化的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方案

房屋安全管理动态监测实施方案杭州蛟驰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2月6日目录一、项目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1.1 房屋倒塌事故频发 (4)1.1.2 房屋倒塌事故原因 (4)1.2 既有建筑物房屋倒塌事故预防措施 (5)二、房屋变形动态监测安全管理系统简介 (6)2.1 系统模式 (6)2。
2 房屋安全前期调查 (7)2.3 房屋变形移动巡检、实时监测实施方案设计 (7)2.3.1 移动巡检方案设计 (7)2。
3。
2 实时监测方案设计 (7)2.4 专家移动巡检系统 (7)2.5 房屋变形监测及巡检数据分析预警 (7)2.6 房屋安全管理平台 (7)三、房屋变形移动巡检设计 (8)3。
1 设计依据 (8)3.2 设计方案 (8)3.3 平台功能 (9)3。
3。
1 任务管理 (9)3.3。
2 人员管理 (10)3。
3.3 综合管理 (10)3.4 移动端功能 (11)3.5 移动巡查内容 (13)3.5.1 房屋户外检查 (13)3.5.2 房屋入户检查 (13)3。
5。
3 房屋上部结构倾斜变形观测 (14)3。
5。
4 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观测 (15)3。
5.5 房屋主要结构裂缝开展观测 (15)3.6 移动巡查频率 (15)四、房屋变形动态监测设计 (15)4.1 设计依据 (15)4.2 设备选型 (16)4。
3 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17)4。
4 仪器设备部署原则 (18)五、房屋变形动态监测预警 (19)六、监测报告 (19)一、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
1 房屋倒塌事故频发房屋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历史原因,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房子结构设计水准和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房屋本身的老化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暴力拆改、违规加建以及台风、腐蚀等情况,使房屋安全性逐年降低。
近年来多个城市出现了构建筑物裂缝、倾斜、倒塌事故,且日趋严重,仅2015年1月至7月,楼房坍塌事故有80多起(数据来源于《2015年家居安全事件汇总报告》)。
2024年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方案(方案标准与实施步骤)

《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项目旨在为某住宅小区安装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以提高小区的安全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环境的实时监测,包括火灾、煤气泄漏、入侵等情况。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 等方式,让用户随时随地了解家庭的安全状况。
二、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在施工前,需要对小区的环境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小区的布局、建筑物结构、电力供应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与小区物业和业主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2.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设计出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系统的组成、布局、设备选型、安装方式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和可靠性。
3. 设备采购根据施工方案,采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采购过程中,应选择正规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确保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时间。
4. 布线施工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系统需要进行布线施工,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
布线施工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在布线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强电线路交叉,以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设备安装在布线施工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安装。
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确保安装正确、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防水、防潮、防尘等问题,以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6. 系统调试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
调试过程中,应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火灾报警、煤气泄漏报警、入侵报警等。
同时,还应检查系统的通讯功能是否正常,如手机 APP 是否能够正常接收报警信息等。
7. 系统验收在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验收。
住房安全监测工作方案

住房安全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住房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为了落实居民住房安全的监测工作,制定本方案,旨在加强住房安全监测工作,提高住房安全水平,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工作内容与步骤2.1 监测范围本次住房安全监测涵盖所有城市和农村住房,包括公共住房、商品房、廉租房以及个人住宅等。
2.2 监测指标住房安全监测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1. 结构稳定性:住房建筑的整体结构是否稳定,是否存在严重裂缝、倾斜或崩塌等现象;2. 功能完备性:住房的各项功能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力、供水、排水等;3. 火灾安全性:住房内部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存在火灾隐患;4. 卫生安全性:住房的卫生条件是否健康,是否存在霉菌、虫害等;5. 环境污染性:住房周边环境是否存在严重污染,包括噪音、有毒气体等。
2.3 监测步骤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范围与目标,制定住房安全监测计划,并确定监测的时间节点与区域范围。
2. 选派监测人员:从相关部门中选派专业人员组成监测小组,包括工程师、环境专家、健康专家等。
3. 数据收集与整理:监测人员对住房安全进行实地检查,收集各项指标数据,并整理形成监测报告。
4. 数据分析与评估:由专业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确保监测结果客观准确。
5.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数据分析与评估的结果,编制全面的住房安全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指标的得分与修改意见等。
6. 提出整改建议:根据监测报告的结果,对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工作。
三、监测资源与保障3.1 人力资源为了保证住房安全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充分调动相关专业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监测人员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
3.2 技术资源住房安全监测工作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无人机、遥感技术、数据分析等。
要建立并完善监测技术平台,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工程房屋安全监测方案怎么写

工程房屋安全监测方案怎么写一、前言工程建筑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工程房屋的安全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工程房屋的安全性,必须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房屋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二、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在工程建筑中,脆弱的土壤和建筑结构受到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如地震、风雨、地基沉降等。
这些因素会对工程房屋造成损害,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破坏,从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工程房屋进行定期、全面的安全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三、安全监测方案的制定1. 监测项目确定安全监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房屋的结构特点,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而确定。
一般包括地基沉降、建筑物倾斜、结构位移、裂缝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项目。
2. 监测点位确定确定监测点位是最基本的工作,监测点位的设置要从结构特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技术可行性出发,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参数确定监测参数包括位移、变形、应力、水位等各项参数。
在监测参数的确定上,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监测到位的参数。
4. 监测方法选择安全监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测量方法和无损检测方法等。
在选择监测方法时,要根据监测项目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5. 监测设备选用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保证监测效果的关键,监测设备的选用要根据监测项目的性质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保监测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
6. 监测频次确定监测频次是保证监测效果的重要保障,监测频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监测项目的性质、可能发生的问题、监测方法和监测设备的精度等因素。
7.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保证监测效果的重要环节,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充分考虑监测项目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监测报告编制和呈报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呈报是保证监测效果的重要环节,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呈报要充分总结监测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并及时呈报给相关管理人员。
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

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引言:建筑房屋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建筑房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管理等方面阐述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1. 提前发现建筑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对已发生事故的建筑房屋进行监测,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3. 收集建筑房屋的监测数据,为建筑房屋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1. 建筑房屋的结构监测:包括建筑结构的变形、裂缝以及结构安全性等指标的监测。
2. 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监测:对建筑物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
3. 土壤的变形和沉降监测:对建筑物周围的土壤进行监测,防止土壤的下沉导致建筑物的不稳定。
4. 建筑物的渗水监测:对建筑物的渗水情况进行监测,预防渗水引发的安全事故。
5. 建筑物的环境监测:包括建筑物周围的大气污染、噪音以及辐射等指标的监测。
三、监测方法:1. 实地勘察:通过勘察建筑物的外观和周围环境来初步判断其安全性。
2. 传感器监测:利用传感器对建筑物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判断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3. 定期巡检: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对建筑物进行全面巡检,检查建筑物的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和变形情况。
4.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和算法来预测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四、监测管理:1. 建立监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储存,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
2.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和事故处置的效率。
3. 定期维护: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方案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方案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犯罪率也不断攀升,人们的房屋安全面临着严重挑战。
为此,提出了一种以摄像头和感应器为基础的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方案,它涵盖了环境检测、报警系统、视频监控以及网络控制等一系列相关功能,使得房屋安全得以有效监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摄像头;感应器;环境检测;报警系统
1. Introduc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落后地区发展的不断提升,犯罪率也不断攀升,人们的房屋安全面临着严重挑战。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可以有效地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财物。
本文针对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技术需求、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为人们提供可靠、经济、实用的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解决方案。
2.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2.1环境检测功能
要通过测量和监测中心来实时记录环境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烟雾浓度、气体浓度等,以判断室内状况,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保证房屋安全。
2.2报警系统功能
当环境检测发现异常时,报警系统要及时向主机发出警报。
楼宇监测方案

4.安全防范:加强楼宇安全防控,降低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三、系统设计
1.结构安全监测
-监测内容:应力、应变、位移、倾斜等指标。
-设备配置:部署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无线传输设备。
-技术手段: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远程传输。
2.系统运行监测
(3)监测方法: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安全防范的统一监控与管理。
四、实施方案
1.系统部署:根据监测目标和楼宇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监测设备,线传输方式,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
3.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依据。
3.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1)监测内容:空气质量、温湿度、噪声等。
(2)监测设备: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噪声监测仪等。
(3)监测方法:采用有线/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
4.安全防范监测系统
(1)监测内容:人员出入、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
(2)监测设备: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
楼宇监测方案
第1篇
楼宇监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楼宇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楼宇安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楼宇管理水平,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楼宇监测系统,对楼宇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二、监测目标
1.结构安全:监测楼宇主体结构、承重构件的应力、应变、位移等指标,评估结构安全状况。
4.预警与报警:根据预设阈值,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预警和报警,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5.信息发布与反馈:通过移动端、PC端等多渠道发布监测信息,实现与居民的互动,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云南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

云南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云南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一、引言为了确保云南地区的建筑房屋安全,提高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是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综合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对云南地区的建筑房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人身安全。
二、监测目标1. 综合考虑云南区域的气候和地震等自然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实施对建筑房屋安全的全方位监测和评估。
2. 对地震和风灾等自然灾害时的建筑物震动、倾斜、沉陷等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对建筑结构、地基、土体等关键部位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三、监测内容1. 建筑物震动监测:利用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等设备,对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震动参数,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警,以确保人员安全。
2. 建筑物倾斜监测:设置倾斜传感器或水平仪等设备,对建筑物的倾斜程度进行实时监测,判断是否超过安全范围,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建筑物沉陷监测:利用沉降仪等设备,对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进行连续监测,一旦发现沉陷超过允许范围,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
4. 建筑结构监测: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承重墙、梁柱等进行定期检测,包括裂缝、变形、腐朽等问题。
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应变计等设备,进行连续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四、监测方法1. 无损检测方法:利用超声波、红外线、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探测,发现隐患并进行修复。
2. 传感器监测方法:通过布置传感器,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 遥感监测方法:利用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遥感技术,对大范围建筑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以指导维修工作。
五、监测系统建设1. 建立监测中心:在云南地区建立建筑房屋安全监测中心,负责监测设备的布置、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维修工作。
建筑自动监测方案

建筑自动监测方案建筑自动监测方案自动监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风险,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建筑自动监测方案,包括设备和系统的选择、监测方法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
设备和系统的选择是建筑自动监测方案的关键。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如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对建筑物的位移、应力、温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其次,应选择稳定可靠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快速准确采集和传输。
同时,数据存储系统也需要选择容量大、稳定性好的设备,以确保数据能够持久保存和方便后期处理。
监测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方式。
实时监测是通过传感器设备对建筑物的各项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
这种监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的特点,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定期监测是每隔一段时间对建筑物进行一次检查和测试,检查项目包括结构和材料的完好性、设备运行状态等。
这种监测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建筑物的状况,并进行及时维护和修复。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建筑自动监测方案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和校准,去除异常数据和噪声干扰,使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然后,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还可以建立预警模型,通过与历史数据比对,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需要将监测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用户进行查看和分析。
总之,建筑自动监测方案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性,为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及时解决方案。
通过选择适合的设备和系统,采用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的方式,以及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希望本文介绍的建筑自动监测方案能够对相关人员和机构具有参考意义。
房屋建筑安全自动化监测解决方案

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岩土地基、岩土边坡、岩土围岩三种主要形式与结构物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物整体。
岩土工程的安全监测的划分:大坝安全监测;边坡安全监测;地下建筑物安全监测;工业民用建筑安全监测等四大部分。
建筑物建造在地质构造复杂、岩土特性不均匀的地基上,有着各种力的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工作形态和安全状况随时都在变化。
所以需要我们采取监测的方式来及时掌握这种变化的情况,不能任其险情发展,否则其后果不堪设想。
2房屋安全监测系统房屋安全监测一般分为:沉降监测和倾斜监测,房屋沉降监测是通过设置基准点、在房屋上设置观测点、对房屋沉降进行定期观测。
房屋沉降采用静力水准仪测量,测量等级、精度要求、数据处理、相对沉降的计算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按现行行业标准执行。
裂缝监测内容包括裂缝形态、长度、宽度、描述,裂缝监测宜采用直接量测、摄影量测以及测缝传感器等方法进行。
在裂缝两侧粘贴带量测孔的金属板,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观测量测孔变化,裂缝宽度测量值精度为土0.1mm ,裂缝长度测量值精度为士1mm。
对于缝纹清晰的裂缝,现场设置量测基准线,观测时沿量测基准线放置比照尺,与裂缝共同摄像后,在计算机中参照比照尺的比例计算;应尽盘采用畸变影响较小的图像中部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房屋附件地面荷载突然增减、房屋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当房屋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时,应立即逐日或三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VWD-J型振弦式测缝计(智能)RT-1Q型气温计(智能)GN-1B型固定式测斜仪(智能)ELT-15X型斜坡倾斜仪(智能)ELT-30B埋入式倾斜仪JL-1型静力水准仪南京葛南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专业从事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高科技型企业。
公司智能振弦式传感器及自动化采集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产品出口16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在2000多个水电站、大型桥梁及军事工程。
房屋安全自动化监测方案(1)

房屋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1.房屋安全监测及其必要性2. 常见房屋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1温度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温度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者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混凝土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普通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再也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2地基不均匀沉降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展,以及地下水等较为复杂地质结构,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房屋表现在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斜裂缝。
建造中部压力相互影响高于边缘处,且边缘处非荷载区地基对荷载区下沉有剪切阻力作用,故地基受到上部传递的压力时,地基反力在边缘区较高,引起地基的沉降变形呈凹形。
这种沉降使建造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弯曲.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当端部的剪应力较大时,墙体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应力破裂,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向沉降较小的方向倾斜.垮塌的梁带动周围预制板一起下落,预制板的下落导致其相邻的梁失去侧向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向掉落预制板一侧发生偏移;发生侧移的梁又导致其上下的墙体损毁、崩塌、墙体垮塌后,导致其他墙体压力增大,引起结构连续崩塌后,浮现大面积垮塌,此外,崩塌梁下部和门窗角部开裂较严重。
梁下部开裂是由于梁在水平力作用下有发生转动的趋势,会导致周围砖墙开裂;而门窗角部开裂是由于角部应力集中导致.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水平裂缝.由于墙体中上部受压并形成“拱”作用,墙体裂缝越挨近地基和门窗越严重,且中下部开裂区上侧的墙体有自重下坠作用,造成垂直方向拉应力。
房屋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房屋监测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
房屋监测是指对建筑物结构、地基、建筑材料等进行定期的、系统的、科学的监测和分析,以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老旧建筑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更需要加强房屋监测工作。
二、监测对象。
1. 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主体结构、地基、建筑物周边环境等。
2. 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各类建筑物。
三、监测内容。
1. 结构监测,包括建筑物的变形、裂缝情况、结构稳定性等。
2. 地基监测,包括地基沉降、地基侧向位移等。
3. 环境监测,包括周边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等。
四、监测方法。
1. 传感器监测,利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对建筑物的变形、位移等进行实时监测。
2. 定点观测,定期对监测对象进行目视观测,记录裂缝情况、地基沉降情况等。
3. 环境监测,利用气象站、水文站等设备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次。
1. 常规监测,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监测,一般为每季度一次。
2. 特殊监测,对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建筑物老旧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六、监测报告。
1. 报告内容,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安全评估、隐患排查等内容。
2. 报告形式,监测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呈现,同时可以配合图表、照片等形式进行说明。
七、监测责任。
1. 监测单位,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工作。
2. 监测人员,监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完成监测工作。
八、监测结果应用。
1. 结果分析,监测结果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结果应用,监测结果应当作为建筑物维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九、监测记录。
1. 监测记录,监测过程中应当对监测数据、观测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
2. 存档管理,监测记录应当进行存档管理,便于日后查询和分析。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方案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技术方案一、背景房屋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房屋的质量、结构、以及使用时间等众多因素都影响着房屋的安全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和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房屋的安全,比如房屋的动态监测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房屋动态监测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设备,可以对房屋的结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诊断出结构安全性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技术方案1 .技术原理房屋动态监测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设备的应用。
传感器设备主要通过采集房屋结构的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信息,然后传输到后台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分析。
接下来,根据预设的安全性能标准,对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出房屋结构存在的安全问题。
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案,指导维修和改进。
2 .传感器设备安装传感器设备的安装是保证房屋动态监测技术高效性的关键之一。
在安装前,需要考虑到监测设置的覆盖面积以及传感器的响应速度等因素。
传感器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根据结构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下,可以选择在混凝土柱子上安装传感器,通过测量混凝土的应力变化情况来进行监测。
3 .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流程是指从传感器设备到后台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
数据管理与分析是指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诊断的过程。
在数据管理与分析环节中,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如数据的精准度、准确性等方面。
此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处理模型和算法,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进行实时报告生成。
4 .安全预警及处理当监测结果提示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时,需要进行安全预警及处理。
这一步包括对改进方案、维修方案和拆卸等的考虑。
同时,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并及时调度维修团队进行安全处置。
三、应用效果通过房屋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房屋的安全性能,有效避免因房屋结构的安全隐患而带来的潜在风险。
此外,在日常维护中,监测系统可持续提供数据和信号,供建筑和维护管理人员分析和处理。
房屋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房屋监测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
房屋监测是指对建筑物结构、地基、地下管线等进行定期检测,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房屋监测实施方案是为了规范监测工作的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房屋监测实施方案模板,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和使用。
二、监测目的。
1. 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筑物结构、地基、地下管线等方面的问题;3. 为建筑物维护和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
1. 建筑物结构监测,包括建筑物的墙体、楼板、柱、梁等结构的变形、裂缝情况的监测;2. 地基监测,包括地基沉降、倾斜、变形等情况的监测;3. 地下管线监测,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地下管线的变形、漏水等情况的监测;4. 其他相关监测内容。
四、监测方法。
1. 使用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如全站仪、测斜仪、倾斜仪等,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2.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如定点监测、动态监测等;3. 严格按照监测标准和规范进行监测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监测频次。
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结构类型等因素,确定监测的频次;2. 一般情况下,对于新建建筑物,初始监测频次可以适当增加,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3. 对于老旧建筑物,监测频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六、监测报告。
1. 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2.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的具体内容、监测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3. 监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并妥善保存备案。
七、监测责任。
1. 建立健全监测责任制度,明确监测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操作;3. 监测单位应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八、监测保障。
1. 提供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和工具,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3. 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自行监测方案

工程自行监测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房屋建筑、桥梁、道路、隧道等各种工程。
为了实时监测工程的运行状态,以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工程自行监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方案旨在制定工程自行监测方案,以确保各项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监测对象1. 房屋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建筑等,主要监测建筑的结构变化、裂缝情况、地基沉降等。
2. 桥梁:主要监测桥梁的变形、振动情况、裂缝情况等。
3. 道路和隧道:主要监测道路和隧道的变形、沉降情况、水位变化等。
三、监测内容1. 结构变化:监测建筑、桥梁等各个部位的结构变化情况,包括变形、裂缝、倾斜等。
2. 振动情况:监测建筑、桥梁等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情况,包括自然振动、人工振动等。
3. 沉降情况:监测建筑、道路等地基的沉降情况,包括整体沉降、局部沉降等。
4. 环境变化:监测工程周围的环境变化情况,包括气候变化、水位变化等。
5. 安全监测:监测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包括结构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等。
四、监测方法1. 结构变化监测:采用倾斜仪、位移传感器、变形测量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激光测量技术,对建筑、桥梁等进行全面监测。
2. 振动监测: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振动分析技术,对工程的振动情况进行分析。
3. 沉降监测:采用测量标记点、GPS定位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地质勘测技术,对地基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
4. 环境变化监测:采用气象站、水位计、地下水位监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环境监测技术,对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5. 安全监测:采用视频监控、智能安防设备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安全监控技术,对工程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五、监测频率1. 结构变化监测:每日监测一次,重点监测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化。
2. 振动监测:每小时监测一次,重点监测施工、交通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振动。
辽宁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

辽宁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辽宁省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建筑房屋安全监测对于维护辽宁省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规模的扩大,建筑物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制定和实施辽宁省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方案,成为确保建筑物质量安全和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举措。
二、目标1. 健全辽宁省建筑房屋安全监测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建设、安全使用、安全管理的目标。
2. 建立全面、科学、控制性强的建筑房屋安全监测体系,提高对辽宁省建筑物质量的监控和治理水平。
三、内容1. 建筑房屋安全评估1.1 定期对辽宁省现有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编制建筑物安全评估报告。
1.2 对新建建筑物在设计、施工、验收阶段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设计满足国家建筑标准和相关建筑规范。
1.3 针对某类建筑物或某一地区,开展专项建筑房屋安全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建筑房屋结构监测2.1 对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等进行实时监测,设置传感器、摄像机等设备,收集建筑物结构数据,及时发现结构变形和偏移,并采取控制措施。
2.2 建立建筑物结构监测数据库,用于存储、分析和共享监测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筑物设备监测3.1 对重要设备(如电梯、供水设备、消防设备等)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预防设备故障导致事故。
3.2 针对某一设备或某一类设备,开展专项检测,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尽早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 人员安全培训4.1 对从事建筑施工、监理、设计、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4.2 加强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管理,提高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5. 建筑房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1 制定建筑房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实施。
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

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物安全监控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办公楼、住宅小区还是商业中心,建筑物的安全都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
因此,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
一、安全需求分析与定位在制定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安全需求分析与定位。
这意味着确定建筑物的安全监控目标、监控区域和监控需求。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建筑物的安全风险,从而选择合适的安全监控设备和技术。
二、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设计1. 监控器材选择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控器材。
安装高清摄像头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影响监控的效果。
同时,选择具有夜视功能的摄像头,可以全天候监控建筑物。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云台摄像头,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智能追踪。
2. 建筑物布线规划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的设计还要考虑布线规划。
布线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布置,以确保监控设备的布置合理且有效。
优化的布线规划可以提高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和监控效果。
3. 数据存储和处理在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中,大量的监控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
因此,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处理器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硬盘存储器和云存储技术可以用来存储监控数据。
同时,现代的处理器可以快速处理和分析监控数据,实现更高效的安全监控。
4. 智能化监控技术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的设计还可以应用一些智能化监控技术。
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人员的自动识别和记录。
通过运动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
这些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系统集成与测试设计好建筑物智能化安全监控方案后,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这意味着安装和配置监控设备,同时测试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集成和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预先设定的安全监控需求。
池州房屋安全监测方案

池州房屋安全监测方案1. 引言池州市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快速发展,房地产业蓬勃发展。
为了确保池州市房屋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房屋安全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和处理房屋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池州房屋安全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和监测流程,供相关部门和机构参考。
2. 监测方法池州房屋安全监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2.1 视觉检查视觉检查是最常用的房屋安全监测方法之一,通过人眼观察房屋结构、墙面、屋顶等部分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视觉检查可以直接在房屋上进行,也可以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远程监测。
2.2 结构检测结构检测是利用专业仪器对房屋的结构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判断房屋的结构是否牢固。
常用的结构检测方法包括结构动力测试、非破坏检测等。
2.3 数据监测数据监测是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房屋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如地震、风力、温度、湿度等。
通过实时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
3. 监测设备为了实施房屋安全监测方案,需要配备以下监测设备:3.1 摄像头摄像头用于视觉检查,可以通过监控控制中心进行远程监测。
摄像头需要具备高清画质、夜视功能和远程控制等特点。
3.2 结构监测仪器结构监测仪器用于结构检测,包括结构动力测试仪、非破坏检测仪等。
这些仪器需要具备高精度、快速测试和数据分析功能。
3.3 数据监测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监测仪、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4. 监测流程池州房屋安全监测的流程如下:4.1 视觉检查流程•安排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定期视觉检查。
•检查范围包括房屋的外墙、屋面、门窗等部分。
•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记录并进行评估。
•如有必要,派遣维修人员对问题进行修复和处理。
4.2 结构检测流程•按照一定周期,进行房屋的结构动力测试和非破坏检测。
•测试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估。
住房安全监测工作计划范文

住房安全监测工作计划范文一、总体目标建立住房领域的安全监测体系,提高住房的安全性和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内容1. 建立住房安全监测的基础框架(1)制定住房安全监测的基本标准和规范,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2)建立住房维修和改造的数据库,记录住房的基本情况和维修改造的历史;(3)完善住房安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现场检测、无损检测等。
2. 开展住房安全监测工作(1)组织住房安全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任务的完成;(2)对住房进行常规的安全监测,包括结构、设备、电气、卫生等方面的检测;(3)对住房安全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
3. 加强住房安全监测能力(1)培训住房安全监测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2)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住房安全监测工作;(3)引进新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住房安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加强监测结果的应用和监督(1)将监测结果纳入住房维修改造的评估指标,对住房的维修改造进行指导和监督;(2)建立住房安全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增强监测的透明度;(3)加强对住房安全监测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醒和纠正。
三、工作步骤1. 前期准备(1)研究制定住房安全监测的基本标准和规范;(2)搜集住房维修改造的历史数据;(3)购置和安装住房安全监测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2. 组织实施(1)招募和培训住房安全监测人员;(2)制定具体的监测计划,并分配任务;(3)组织监测人员进行住房安全监测工作,并记录监测结果。
3. 数据收集与整理(1)收集监测数据,包括住房的基本情况和监测结果;(2)整理监测数据,建立住房维修和改造的数据库。
4. 分析与报告(1)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2)编写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3)将监测报告上报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
四、工作重点1. 加强住房安全监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1.房屋安全监测及其必要性2. 常见房屋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1温度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最常见的温度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
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混凝土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
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2地基不均匀沉降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展,以及地下水等较为复杂地质结构,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房屋表现在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斜裂缝。
建筑中部压力相互影响高于边缘处,且边缘处非荷载区地基对荷载区下沉有剪切阻力作用,故地基受到上部传递的压力时,地基反力在边缘区较高,引起地基的沉降变形呈凹形。
这种沉降使建筑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弯曲.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当端部的剪应力较大时,墙体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应力破裂,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向沉降较小的方向倾斜。
垮塌的梁带动周围预制板一起下落,预制板的下落导致其相邻的梁失去侧向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向掉落预制板一侧发生偏移;发生侧移的梁又导致其上下的墙体损毁、倒塌、墙体垮塌后,导致其他墙体压力增大,引发结构连续倒塌后,出现大面积垮塌,另外,倒塌梁下部和门窗角部开裂较严重。
梁下部开裂是由于梁在水平力作用下有发生转动的趋势,会导致周围砖墙开裂;而门窗角部开裂是由于角部应力集中导致。
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水平裂缝。
由于墙体中上部受压并形成“拱”作用,墙体裂缝越靠近地基和门窗越严重,且中下部开裂区上侧的墙体有自重下坠作用,造成垂直方向拉应力。
当垂直方向拉应力超过块材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时,就形成了水平裂缝。
2.3结构物应力变化早期房屋结构因其建筑年代久远,建筑材料经过长期老化性能衰减,不合理使用、拆改承重结构等因素,导致整体性差,结构松散,一旦受外力如震动、地基沉降影响,将对安全使用造成巨大隐患,因此对于鉴定为C\D 级的危房。
2.4沿海城市风荷载的破坏风是紊乱的随机现象,对建筑物的作用十分复杂,是结构设计中必然考虑的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层建筑尤其是体型复杂的超高层建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物占地面积少,建筑面积大,造型独特,相对集中。
这一特点使得高层建筑物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迅速发展。
但是高层建筑物上风荷载也越来越大,导致水平荷载不断增大。
因此,高层建筑物需要较大的承载力和刚度来解决水平荷载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沿海城市房屋建筑,长期受风荷载作用,一方面引起建筑物表面风化,海风、海水中携带的盐分加速了钢结构和结构钢筋的腐蚀;另一方面,风荷载是一种非周期性的动荷载,对建筑物特别是古旧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作用会降低结构承载力,加速建筑裂缝的发展,降低结构寿命。
2.5附近工地施工的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旧城区改造推进新建房屋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物相邻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常常会出现新建房屋施工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建造时间久、建筑标准低民房的影响尤为严重。
主要有:桩基的影响,各类挤土桩的施工对周围房屋地基产生扰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果没有采用刚度较大的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变形大,会使周边房屋产生倾斜、开裂;施工过程中降水会使周边房屋地基沉降;施工中的振动可能导致附近地基土液化;新建房屋的荷载导致地基沉降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或倾斜。
3.监测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4.分项监测方案及其原理4.1建筑物不均匀沉降4.1.1传统人工监测手段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这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长期有效的实时监测,设置必要的安全预警值。
常见的方法是用水准仪进行观测监测,水准仪监测步骤如下:①、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即基准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要求:(1)在建筑物周围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即工作基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布设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②、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尽量沿统一路线。
③、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开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用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取平均值。
观测周期按照前述观测时间的要求进行。
④、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⑤、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3)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单位或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4.4.2自动化监测手段传统方法在运用上有很多局限性。
比如周边事物的遮挡,天气影响,人为误差,报告编写繁琐等。
然而恶劣天气的往往是危险最大的时候,利用自动化的采集方案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先介绍下最新式液压式静力水准仪。
液压式静力水准仪依据连通管原理的方法,用液压静力水准仪内的压敏传感器测量每个测点相对与端头液位罐相对高差,再设定某个相对稳定的测点为基准点,再通过计算求得各点相对于基点的相对沉陷量。
沉降计算方式:测点:初始测量值—当前测量值=沉降变化值基点:初始测量值—当前测量值=基点变化值沉降变化量计算:沉降变化值--基点变化值X-1=最终沉降值该产品采用镁铝合金外壳设计,外观尺寸高111.3*90.8*52产品采用比较人性化的预留透明观察孔,可随时查看当前的液体的位置以及有无液态气泡,同时设计有弹压自锁排液装置,当有气泡时可随时进行排气处置,操作简单快捷人性化设计,接线口采用航空插头,具有非常高的防水特性整体防护等级IP67,联通管接口采用标准的启动连接件连接,抗压等级达到2MPa,整个传感器设计防水防震、具备特种条件下使用。
使用寿命高达5年以上,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一致性高,内置嵌入式式航空高精度硅压传感芯片。
量程可达0.2~2000mm,精度±0.2mm,分辨率0.001mm,绝对满足现场实际工程的测量要求。
组成部分也很简单,如下:储液罐,连通管,静力水准仪,采集主机,GPRS上传模块(DTU)测点分布情况数据采集流程情况精力水准仪安装前注意事项要求:1、安装前对基点选择的要求,要求基点原理测点距离尽可能的>15m相对稳定无振源干扰。
落差不大于2m。
测点之间的间距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2.安装前对传感器进行ID地址确认,并且记录在PC机软件内,将所所有要安装的传感器联机测试10分钟,安装时按照ID编号的顺序和测点位置确定传感器。
传感器示意图连通管连接方式3、测点传感器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并且要求固定牢固,然后将液体连通管串联至每个测点传感器,基点、储液罐相连接闭合,液体接口处螺丝锁死固定要求无漏液。
4、气压平衡管采用液体联通管同样连接方式串联,然后和基点、储液罐联通。
传感器的信号线连接方式:5、通信电缆的连接,线缆采用双绞屏蔽PU4*0.4防滑电缆,颜色分白色信号- 黄色信号+ 黑色12v-红色12v+ 采用接线盒按照线缆的颜色对应连接至接线盒,连接方式采用穿蓝测点基地串联方式通信、然后与采集仪相连。
6、液体的添加不同的监测环境所对液体的要求也不一样,推荐两种液体,第一种为自来水,蒸馏水、一般采用该类液体首先要确定环境温度变换不大于10度,液体的膨胀系数子啊控制范围之内不会结冰上冻。
7、防冻液+自来水、比例1:1 该液体一般用在北方寒冷地区温度范围-20°-30°使用。
主要目的防止液体结冰上冻。
8、液体的添加有储液罐一处添加,添加液体时后端测点传感器气门打开保证能够有空气排出液体添加时应保证连通管、传感器内尽可能的没有气泡。
气泡的最大直径不大于2mm。
这样传感器的稳定相更有保障。
气泡的排出方法,采用气门下压即可排出。
4.2建筑物倾斜监测4.2.1建筑物倾斜传统监测方案传统人工的观测方法很多,利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铅直仪等。
常用方法有:1 投点法。
观测时,应在底部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数尺等量测设施。
在每测站安置经纬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2 测水平角法。
对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每测站的观测应以定向点作为零方向,测出各观测点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离,计算顶部中心相对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
对矩形建筑,可在每测站直接观测顶部观测点与底部观测点之间的夹角或上层观测点与下层观测点之间的夹角,以所测角值与距离值计算整体的或分层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3 前方交会法。
所选基线应与观测点组成最佳构形,交会角宜在60°~120°之间。
水平位移计算,可采用直接由两周期观测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标变化量的方向差交会法,亦可采用按每周期计算观测点坐标值,再以坐标差计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4 激光铅直仪观测法。
应在顶部适当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线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铅直仪或激光经纬仪,按一定周期观测,在接收靶上直接读取或量出顶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作业中仪器应严格置平、对中,应旋转180°观测两次取其中数。
对超高层建筑,当仪器设在楼体内部时,应考虑大气湍流影响;5 测定基础沉降差法。
在基础上选设观测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以所测各周期基础的沉降差换算求得建筑整体倾斜度及倾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