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看待朝鲜战争与中国

合集下载

一场战争,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

一场战争,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

一场战争,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1949年10月1日那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但是这句话有人相信吗?当时日本人说:我们周边没有一个人相信,你看看你们那个糟糕的历史,竟然说自己站起来了!美国人肯定不相信。

因为新中国刚成立半年多的时间, 1950年6月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当时中国人警告美国,美国不能过了38线,如果过了三八线,中国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对于中国的一再警告,美国人觉得是一个笑话。

当时有个侦察兵告诉麦克阿瑟说:中国军队有在边境集结的倾向。

麦克阿瑟说:中国人一向夸张惯了,你看看整个中国近代的这部历史,一次都没有打胜过,都是被打败。

他问那人:中国人敢出击吗?那人说,不好说。

他问:中国人有飞机吗?中国有人坦克吗?中国人有大炮吗?那人说没有。

麦克阿瑟说那不就得了,没有这些他门怎么出兵,他怎么跟我们打,我们美国士兵是武装到牙齿的。

后来麦克阿瑟回忆说,不光是我,杜鲁门也没有判断中国会出兵,结果是我们中国真的出兵了,而且一战把美国打出二百多公里,最后逼着美国与我们签订了朝鲜停战协议。

现在有些人认为中国和美国是在朝鲜战争打了个平手,我从来不认同这种说法。

美国当年在朝鲜发动战争,他的目的是:要消灭北朝鲜的红色政权,他要把朝鲜半岛当做东北亚限制中国乃至苏联的桥头堡,这是美国当年发动战争的目的。

中国出兵就一个目的,把联合国军打回38线以南,为新中国的发展保留出一个安全的战略空间。

所以从我们两国出兵的战略目的来看,谁达到了?明显是中国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你能说中国没有打胜美国吗?今天美国自己的报纸都惊叹,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怎样屹立起来的!最主要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1950年6月初开始到1953年才结束。

其实,在1951年就开始谈判,谈了两年。

我们现在也谈判,包括跟美国贸易谈判,我们别的不看,要看,就看朝鲜谈判。

朝鲜战争谈出多少项世界吉尼斯纪录来。

读《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有感

读《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有感

读《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的读后感朝鲜战争在中国人眼中是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开始到1953年结束,这场战争是中国人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以中国的战胜为结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用身体赌敌人机枪射口的黄继光和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等等最可爱的人、、、、、、这是在中国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历史总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风景,也会有不同感受和认知。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大卫.哈博士塔姆著的《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了朝鲜战争的情况。

我的感想颇多。

从美国人眼中看美国失败的原因是:一、美国的从总统到官兵根本没有看起这场战争。

如书上说的一段话不难看出,美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战争,没有重视这次战争,如总统为了偿还二战留下的债务开始严格控制预算大幅度降低军费开支,国会力图削减一切预算而那位战区司令麦克阿瑟甚至鼓吹不需要从美国调来所有军对就能大获全胜。

二战使沉睡的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在自身领土不受别国威胁的情况下成为世界民主国家的兵工厂,而且能以惊人的速度造出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而在朝鲜战争中却节节失利。

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报告:在朝鲜军队的进攻下美军节节败退,之所以这样是麦克阿瑟将军作为美国在这次朝鲜战争中的第一个总指挥,同样犯了致命的错误,他狂妄自大,完 1全不把朝鲜问题放在眼中,曾吹嘘说:“只要华盛顿不限制我行动,我用一只胳膊就可以解决朝鲜问题。

”美国高级将领认为无论美国军队存在什么问题,只要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美军就会给予迎头痛击,轻而易举的打败敌人,从而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不仅是麦克阿瑟本人,就连其他高级军官以及政府官员也一致认为,美军可以以少胜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朝鲜军队一举击溃。

可见,美国根本没有重视这场战争,没有看得起朝鲜的实力,轻敌,没有做好准备是它失去这场战争的原因。

二、美国的上层领导意见常常不和。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由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所写,这本书主要从美国人的视角,通过朝鲜战争中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大规模战争来评论整个朝鲜战争的。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开始,到结束一共是三年零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有5万多人死亡,南朝鲜伤亡约59000人,中国和北朝鲜约有50万士兵伤亡,整个战争给各参战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最后以协议的签订而结束。

朝鲜战争是“被美国人遗忘的战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首先了解到了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从1910年日本把朝鲜彻底变为它的附属过后,在此后的35年里,日本政府一直统治着朝鲜,但朝鲜人民从来都没有丧失能重新获得独立的决心,李承晚寻求到了美国的帮助,力图建立一个由他领导的独立的朝鲜国。

但是无论是南朝鲜的李承晚,还是北朝鲜的金日成,都拒绝承认对方政府的合法性,双方处于不断地内战中。

但是在战争初期,北朝鲜的攻势势如破竹,很快就突破南朝鲜的防线,直逼南朝鲜首都汉城,朝鲜战争由此拉开序幕,美国也在这时介入了战争。

首先谈一下美国“史密斯先遣队”的失败。

“史密斯先遣队”是由美军第二十四步兵师第二十一步兵团第一营的两个连组成,指挥者是中校查尔斯·史密斯。

这支标志性队伍满怀自信的来到了朝鲜战场,他们始终相信:一旦他们到达前线,就能扭转战争的结局。

但是他们却遭遇到了惨败,要么撤退,要么全军覆灭。

我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的自大导致了这次首战的失败,同时,这只队伍也是傲慢的美军指挥者们错误决策的受害者之一,美军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完全没有重视北朝鲜。

历史在这里又一次证明: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麦克阿瑟将军作为美国在这次朝鲜战争中的第一个总指挥,同样犯了致命的错误,他狂妄自大,完全不把朝鲜问题放在眼中,曾吹嘘说:“只要华盛顿不限制我行动,我用一只胳膊就可以解决朝鲜问题。

”并且麦克阿瑟和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意见不合,导致后来杜鲁门曾多次要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麦克阿瑟也过于追求虚荣,在李奇微接管了指挥权后,麦克阿瑟嫉妒李奇微将军所取得的胜利,出现在朝鲜去与其争功。

美国如何评价朝鲜战 争

美国如何评价朝鲜战 争

美国如何评价朝鲜战争美国对于朝鲜战争的评价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中存在着多种观点和声音。

在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的那段时间,美国国内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较为复杂。

一方面,战争的结局没有达到美国最初的战略目标,这使得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场“未竟的战争”,是一次战略上的挫折。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强调美国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军事力量和对盟友的承诺。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部分军事专家和将领认为朝鲜战争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战争。

朝鲜半岛的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给作战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更是出乎美国的意料,志愿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运用,使得美军在战场上遭遇了重大挑战。

在政治层面,一些美国政客认为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格局下的一个局部冲突,是共产主义阵营扩张的表现。

他们将战争的爆发归咎于苏联和中国的影响,认为这是对美国及其盟友在亚洲利益的威胁。

然而,也有一些较为客观的声音指出,美国对朝鲜半岛局势的误判以及过度干涉,是导致战争爆发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于朝鲜战争的评价也在发生变化。

在历史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视角来审视这场战争。

他们研究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试图从中吸取教训。

一些研究指出,朝鲜战争使得美国重新审视其在亚洲的战略布局,加大了对军事力量的投入和对盟友的支持。

同时,这场战争也让美国意识到,在与拥有强大民族意志和战略智慧的对手作战时,单纯依靠军事力量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然而,在大众文化领域,朝鲜战争在美国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相比,关于朝鲜战争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对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这场战争的复杂情感和相对较低的关注度。

在国际政治的视角下,朝鲜战争被视为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节点。

它加剧了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局势,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经历也促使其在后续的国际事务中更加谨慎地评估军事干预的风险和代价。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

美国人评朝鲜战争美国前退役将军迪拉堪贝宁中将,在他的后期论述:面对很多人的无休止的争论,把我们说成是那场战争中的获胜者。

这是错误的但是同时也是包含了正确因素。

把中国说成最大的失败者,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同时也带有正确含义。

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他的2个角度出发来思考的胜负关系。

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

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

在这里我们先要来驳斥一下所谓“伤亡胜负论断”韩战中,我们拥有的先进武器,是中国军队当时情况下不可能想象的。

但是在实际作战中,我们并没有那么超前的歼灭与俘获他们很多。

而他们的内部自身矛盾造成了高达45%非作战减员情况。

则在后期中国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

我们与他们的伤亡比例按照数字统计,公平说只有1:3-1:4左右。

而我们自己的军事报告声称高达1:10。

这是很不切合实际。

战后撤退回国的中国军队约有38-41万。

而当时分拨次参战的中国军队总数约有100万。

而我们大约俘获他们约有12-18万战俘。

因此他们的伤亡总数约在26-23万人。

总计约占53%部队损失。

而我军确切伤亡总数应该小于8万人。

因此可以推断1:3到1:4是可以成立的。

但是,这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因此成为胜利者。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

全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与人民伤亡总数约有1.2亿。

而法西斯轴心国以及服从国军民伤亡总数2300万。

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当时损失平民与军队总和为960万。

而同盟国是3210万。

如果按照伤亡大小判断胜负。

那么失败的绝对不是希特勒。

战争要区分来看待。

首先是战略上。

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

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

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

而在后阶段,由于麦克将军的神勇的,我们的军队作战效果取得了飞跃。

我们已经占领了平壤。

而且在仁川以北地区合围并且歼灭了55万朝鲜军队。

因此,战略目标我们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维持现状的原定部署。

改为消灭金日成的北朝鲜政权。

在靠近中国边境鸭绿江附近的地区。

三位美国老兵点评朝鲜战争

三位美国老兵点评朝鲜战争

三位美国老兵点评朝鲜战争:不应该去侵略别国2006-06-05 14:39:08来源: 论坛网友评论36 条本文共2页第1页第2页前国会众议员麦克洛斯基:美国不应该去侵略别国皮特·麦克洛斯基现在是美国加州一个县的律师。

1951年,他曾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少尉排长到朝鲜作战过9个月。

在三八线以南、北汉江沿岸的春川至水三里一带打过几场恶仗,终身难忘。

他清楚地记得,在一个零下几十度的严冬之夜,他布置士兵两人一组在前沿阵地的单兵掩体内布防,间隔三四米。

每隔一个掩体有一人放哨。

他每隔15分钟用步话机呼一下各个掩体放哨的士兵。

半夜12时的一次呼叫,五号坑没有回应。

派人过去一看,在上面放哨的美国兵已被志愿军侦察兵抓走了,下面的士兵仍在呼呼大睡。

两边掩体内放哨的士兵仅几米之遥,居然没有发现。

志愿军侦察兵的神出鬼没令美国海军陆战队称奇。

还有一次,他在一名牺牲的朝鲜战士身上找到一张照片。

这名战士只有十七八岁,照片里有20余人,像是一张三代人的全家福。

看着这张照片和已经死去的朝鲜士兵,他忽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法:像自己这样一个牛高马大的美国兵,从万里之外到这里来杀死这个可怜的孩子,为了什么呢?这个朝鲜青年可能就居住在距战场百里之内的地方,照片里他的祖父母、父母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不该遭遇自己的孩子被打死的悲剧。

麦克洛斯基说,从朝鲜战场回来的人有好多年都不愿意向家人谈起战场上的情况。

一直到年届退休,当年野战排的老伙伴们在一起聚会时,大家才爱回忆一下往事。

麦克洛斯基后来也在战斗中受过两次伤。

但他仍然非常佩服中国的军人。

中国军队的装备这么差,但打仗十分勇敢,一往直前,不怕死。

他说:“我尊敬他们超过尊敬我们自己的将军。

”从朝鲜战场回美国后,他从事法律工作,并在后备役部队里留到1960年。

他从1966年至1982年连任八届美国联邦众议员。

1972年他在八个州里与尼克松竞逐共和党总统提名。

他对记者说:“我知道我不可能获得党内提名,但我要借竞选的机会宣传反对越战的主张。

美国士兵眼中的中国志愿军

美国士兵眼中的中国志愿军

龙源期刊网
美国士兵眼中的中国志愿军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高年级版)》2008年第13期
有一个美国黑人士兵叫霍尔,是美25师黑人工兵连的上等兵。

在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时,黑人工兵连向中国志愿军第39军集体投降。

这个过程是非常惊心动魄的,当时,他们举起了白旗,志愿军就向前移动,准备接受武器,不料这时,一个美国兵由于过度紧张竟开了一枪,把一个志愿军战士给打倒了。

所有的黑人士兵立刻意识到会有全体毁灭的危险。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其他志愿军战士不仅没有开枪,反而想法稳定黑人士兵的情绪,上前同他们握手,向他们讲解了俘虏政策,从而顺利完成了受降。

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就因为志愿军战士高度的冷静、理智以及严明的纪律而挽救了。

当时感动得整个黑人工兵连的弟兄有的发狂地叫喊,有的哭泣,有的跪下拼命地祈祷……
这个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统治阶级对所有的黑人部队都不放心了。

从此,朝鲜战场的美军再没有了单独编制的黑人部队,所有黑人部队都被拆散,和白人混编。

下面就是这位美国黑人士兵发自内心的声音:中国志愿军一直对我们俘虏很客气,称呼我们先生,但在我的内心里,却不仅仅把他们看作热情的朋友,而且看作战斗的同志。

我觉得,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他们才是最理解我们黑人痛苦的人。

也正是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作为人来看待,被作为同志来看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动物来看待!……。

范弗里特评价志愿军 美军回忆志愿军战斗力太可怕

范弗里特评价志愿军 美军回忆志愿军战斗力太可怕

西安兵马俑在线5月19日讯中国人民志愿军究竟有多强悍?三位美国高级将领告诉你一切!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开国之战,也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与联合国军长达三年的浴血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同时也为新中国换回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而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作为志愿军主要对手的美军给出了很多非常高的评价。

尤其是美军的一些中高级将领,他们的评价里面几乎都包含了赞扬的成分在里面。

原美军第八集团军军长范弗里特曾经这样评价志愿军:“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

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

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

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

他们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几天。

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

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有时甚至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军第八集团军军长范弗里特而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马修·李奇微曾在他的关于朝鲜战争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志愿军:“中国人是坚强而又凶狠的斗士,他们会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

而他们也是最值得尊重的敌人,他们从不杀死受伤或者被遗弃的伤员,他们会把伤员放在美军车队的必经道路上,之后离开。

他们从不像医疗车队开火,也从未进攻过任何医疗站。

” 而李奇微在回忆录中还这样说过:“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着沙袋,设置着铁丝网,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对付敌人的攻击)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

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最寒冷的冬天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朝鲜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朝鲜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朝鲜战争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王祖宁刘寅龙来源:《中国报道》2011年第02期看不到的结束砥平里之战标志着一场新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多,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却都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面对惨痛的现实,两支军队的指挥官早就失去幻想,或许他们的顶头上司还有所指望。

于是这场战争慢慢地变得血腥和残忍起来。

当时,李奇微曾对一名陆战队军官说,你的任务就是“让红色中国的血流干”。

1951年春,中国军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势,他们在前线投入30万大军,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激烈的战斗之一,结果是人员大量伤亡,战果却微不足道。

然而,它提醒了西方国家的指挥官们,中国军队有多么能征善战,有多少人能投入战斗。

这彻底击碎了联合国军再次跨越三八线、直奔鸭绿江的幻想。

但是,很多前线指挥官似乎还不愿意放弃这个美梦。

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一度对上级的限制感到不可理解,他一直以为,在击退中国军队1951年5月发动的攻势后,该轮到他们北上报复中国人了。

但华盛顿一开始就看透了这一点。

他们知道那样做的结果将非常可怕,因此,他们不想拿美国人或其他人的性命再去冒险。

不过,没人知道应该怎样结束这场战争。

战争已经陷入到不可忍受的拉锯战之中,谁也赢不了谁,它已经变成一场没有胜利者、只有死亡的游戏。

双方都想脱身,但又都缺乏做到这一点的政治技巧;对两个潜在对手陷入这样一场痛苦无比的战争,斯大林肯定会很高兴,而且会想方设法减少让双方全身而退的机会。

而美国和中国互不承认的政策也进一步削弱了双方退出这场战争的决心和减慢了退出速度——双方唯一认可对方的地方就是在战场上,在枪口下。

这样,直到1951年7月,双方才开始在位于三八线以南的朝鲜古都开城进行和谈,或者说,叫停火谈判,但谈判进程却如蜗牛一般缓慢。

之后,谈判地点又转移到三八线附近的一个无人区——板门店。

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敌意,彼此间的强烈不信任,再加上朝鲜和韩国都不愿意互相承认,导致零星战斗从未停止,谈判进展异常艰难和缓慢。

奥巴马在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时表示

奥巴马在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时表示

奥巴马在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时表示:“韩国战争并非是打平手,而是韩国的胜利。

”奥巴马是在任的美国总统首次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并且是战后首次提出“胜利观”的美国总统。

奥巴马的“胜利观”肯定不只是官样文章,肯定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那么奥巴马突然抛出了一个获胜观,到底是什么用意呢?要解析奥巴马“胜利观”的意图,不能只从字面来分析,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国家也自然就有不同的理解。

一、站在美国人的立场。

美国曾经为朝鲜战争付出巨大的牺牲,强大的美国付出了这么多,却落得个“平局或失败”的结论,这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抛出“胜利观”肯定会赢得多数美国人的参同。

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当然更乐于接受战争胜利的观点,强大的美国轻易是不会接受失败的结论。

特别是美国开始呈现衰退迹象的时候;特别是当美国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不能自拨的时候;特别是当中俄等国不断的崛起的进修;特别是当美国人的自信心受到冲击的时候;胜利观总是能鼓舞士气。

朝鲜战争曾经被美国称之为“被遗忘的战争”,美国也从未承认朝战的失败,但也从未有过胜利的观点。

如今奥巴马突然提出“胜利观”,如果说这不是阿Q精神,那就是在忽悠美国人自己。

奥巴不承认“平局与失败”,就像其不承认美国已经开始衰退一样,这是一种心态不良的表现。

奥巴马是在表达一种理念,即强大的美国是无所不能的。

一方面是给美国人自己打气;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盟友做保证;再有就是对外界发出威胁。

这一点他在讲话中表达的很明确:“我们的盟友和对手一定要知道,美国将维持世界所知的最强大军队——总是毫无例外。

这是我们所做的。

”奥巴马是怕盟友对其有所动摇,怕其霸权受到冲击和挑战。

这实际上更证明了美国的衰退和不自信。

二、站在韩国人的立场。

奥巴马称韩国的是胜利者,并赞美了韩国的发展成就。

站在韩国人的立场当然是很受用的,韩国人肯定乐于接受这样的观点。

韩国人会觉得,有美国这个盟友值,可以取得胜利,也只有在美国的帮助下才能胜利。

与朝鲜做对比,韩国人当然应当感到自豪。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来源:《爱你·心灵读本》2016年第11期1950年10月15日,在上任五年半之后,杜鲁门终于见到了麦克阿瑟。

此时,麦克阿瑟的军队正向鸭绿江挺进,而中国军队则在四天之后要跨过鸭绿江。

自担任美国总统以来,杜鲁门一直想见见麦克阿瑟,但高傲的麦克阿瑟将军两次拒绝了总统的邀请。

现在白宫方面认为,仁川登陆之后也许是两个人会面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次会面有足够的政治动机:国会中期选举将于11月初开始。

在朝鲜战争初期饱受指责之后,杜鲁门和他身边的人都认为有必要分享一点围绕在麦克阿瑟周围的光环和荣耀。

杜鲁门是一个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他一直认为,只要坐下来谈一谈,他就能和别人打得火热,但麦克阿瑟除外。

在各军参谋长中,只有布莱德雷一同前往。

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拒绝前往,部分原因是他与麦克阿瑟的关系很紧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直反对把政治和国家安全混为一谈。

但这次会面还是在10月15日如期实现了。

关于这次会面有很多传闻,有一种不实的说法是,麦克阿瑟故意让自己的飞机推迟到达,这样,杜鲁门的飞机先着陆,他就要等待将军的到来。

将军对总统的有意失礼行为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毫无疑问,会谈是在互不信任的气氛中展开的。

他们的会谈日程上有一个非常严肃的议题——中国的意图。

北京方面发出的即将参战的声音,这些声音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呢?杜鲁门总统和他周围的人都在揣测。

在第二次会议时,资深秘书弗尼斯·安德森就坐在会议室外面。

由于会议室的门是敞开的,所以她凭借出色的速记能力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谈话内容。

几个月之后,随着战事变得异常艰难,而麦克阿瑟又拒绝对错判中国出兵一事承担责任,这些记录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证据。

会上,麦克阿瑟向杜鲁门保证:“我们将在朝鲜获得全面胜利。

”杜鲁门问:“中国和苏联出兵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麦克阿瑟不加思考地回答:“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他们在头一两个月进行干涉的话,那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惜他们错过了这一时机,现在用不着再担心他们会参加了。

美军总司令如何评价当年志愿军

美军总司令如何评价当年志愿军

美军总司令如何评价当年志愿军盘古至今,对任何一场战争包括对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恐怕只有对手评价对手最为客观,最有权威。

因为,只有对手才能揣摩清楚对手,只有对手才能最后真正理解和尊重对手。

朝鲜战争中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在二战以后的中外战争史上少见。

劣势决战优势,落后面对先进,取得胜利的根本是军队的气势和精神,最后打出来的是威风。

战争塑造了部队的品格,也塑造出了民族素质和自信。

所以,得到了对手的由衷佩服和称赞!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当年我们新生政权下的国家和人民发自内心地高歌点赞。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可爱的意义尤其深远,直达现在。

朝鲜战争结束后,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国军队是他见过最坚强而最凶残的敌人,他们经常不顾伤亡的发动无数次进攻。

而他们也是最值得尊重的敌人,他们从不杀死受伤或者被遗弃的伤员,他们会把伤员放在美军车队必经的道路上,之后离开,他们从不向医疗车队开火,也从未进攻过任何医疗站。

麦克阿瑟说:他们是很危险的敌人。

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

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

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

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

一名被俘的美军回忆说,中国军队已经突破阵地,他躲在一个防空洞里,之后一名志愿军把头探进来观察,当时他们紧张连开数枪打光了所有子弹,当时那名志愿军本可以扔进来一颗手榴弹结果他,但是那名志愿军爬进来居然和他握手,就这样他就成了俘虏。

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克拉克回忆说,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是亚洲人,但是他们完全不同,日本人往往发起毫无希望的进攻,而中国军队从来不发起毫无价值的进攻,而且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彭德怀能把军事和政治结合在一起,让一群从没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在战场上战胜了训练有素,有强大武器支援的联合国军。

美军陆战一师的一名上尉说,他们在和德军精锐战斗后,认为没有什么能比德国士兵更强的军队,但是他们在朝鲜遇到了志愿军后认为,志愿军可以说要比德军更顽强,如果志愿军武器能与德军相当,那么战争会在几个月内结束。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历史——政治的历史由于最近朝鲜局势错综复杂,朝韩双方都叫嚷着要统一祖国,朝鲜更是单方面宣称要终止停战协定等一系列强硬态势,让我对朝鲜这个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不怕超级大国威胁的中国邻国产生了浓厚兴趣,打算读一下有关朝鲜的书籍。

无疑,朝鲜战争是我首先想到的。

中国人写的朝鲜战争以前读过一些,感觉都是千篇一律。

所以这次打算读一下朝鲜的老对手——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从不同的视角去感受那个漫长的战斗。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先生的著作。

作者以“世界公民”的角度,透过一位普通士兵的视角去描述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

其中对一些事情的披露,是在中国教科书中无法找到的。

在我的印象中,朝鲜战争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开始的。

但是,本书从金日成军队越过三八线写起。

另外,书中还写了志愿军与美军战俘的状况。

我们的书中写志愿军善待美军俘虏,在自己给养成问题的时候仍然最终美国人的习俗给战俘在圣诞节的时候发放糖果吃。

而在本书中,作者写到一些志愿军忍受不了吃不饱饭的问题而主动投靠美国,并说中国人给美军战俘“洗脑”。

还有对于行军问题,一些中国的著作只说保护朝鲜人民。

而在美国人看来,朝鲜人还是热情的迎接美国大兵,而且中国人的转移更是一场“死亡之旅”。

朝鲜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讲,是一场未知战争,是投入了大量兵力不惜与苏联撕破脸皮操纵联合国而没有收效的“被遗忘的战争”。

对中国来说,是在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对外投入的军事行动,从而耽误了解放台湾的进程。

而对于朝韩来讲,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导致国土仍处于分离状态,影响了如今半岛的紧张局势。

然而就是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为何描述的会有如此多的不同甚至矛盾的地方?这就是政治原因。

因为各国政府都希望借自己的教科书来宣传自己的意思形态,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

因此,特别是对立的国家的教材内容都有对立之面。

历史不是政治的服务品。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每个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构建相互沟通的桥梁,还原历史的真像。

外国人评价的朝鲜战争

外国人评价的朝鲜战争

外国人评价的朝鲜战争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中国出兵主要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是不得已的选择。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是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

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领域很有影响的美国学者艾伦〃怀廷(《中国跨过鸭绿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认为,中国领导人在朝鲜战争前夕正专注于解决压倒一切的国内问题,而中国的介入是由于中国安全受到现实威胁的结果。

他的结论得到拉塞尔〃斯珀尔(《龙的参与:1950~1951年中国在朝鲜对美国不宣而战》)和安东尼〃法勒-霍克利(《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回忆》)的支持。

美国学者乔纳森〃波拉克通过对披露的新材料的研究认为,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支配的。

他说,关于是否介入战争的争论在1950年10月份甚至在周恩来与印度大使潘尼迦著名的深夜会见后还在继续进行。

只是到了10月13日,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再次权衡了中国介入的风险和代价之后,才重新确定有必要在朝鲜部署军队,因为如果中国军队不介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会受到明显的威胁。

当美国决定越过‚三八线‛、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认为,中国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一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

他说:‚麦克阿瑟想拿下整个朝鲜,而且或许向更北的地方推进,迫使毛介入一场他几个月来一直试图避免的战争。

‛他在一次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会上强调说:‚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

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评论说:‚刚在国共内战中获胜的毛泽东,把杜鲁门的宣告视为反映出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阴谋,色厉内荏;他把它解读为,美国开始想采取行动,扭转共产主义在中国内战得胜的局面。

杜鲁门保护台湾,等于是支持美国仍然承认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10社工 9号帅哥峰朝鲜战争,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场保家卫国,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战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留在世界历史的辉煌一笔。

这场战争为中国打出了60年的和平环境,打出了新中国的威信。

然而,在美国人眼中,朝鲜战争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一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和错误对手进行的为平局而战的战争。

他们在被认为“与美国安全无关紧要”的韩国度过了20世纪“最寒冷的冬天”。

本书的作者通过收集朝鲜战争的资料与对老兵进行访谈取得了一手的信息,通过自己细腻的笔法,真实还原了在那场战争中被我们所遗忘的事件,并用尖锐的笔锋揭露了其中的深层的原因。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既有描写战场上前线将士的事迹,发掘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揭露丑恶,也深层地分析了这场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在冷战格局下大国博弈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个人认为应先从时代背景去分析:随着日本的投降,二战的结束,日本结束了对朝鲜的统治。

出于冷战需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朝鲜划地为界。

朝鲜半岛以38线为南北分界线,在美苏的扶持下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超级大国将一个统一的民族,统一的国家一分为二。

在美苏争霸的博弈中,朝鲜半岛,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注定会成为冷战战场当中的“热战场”。

分析完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1、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由于日本在朝鲜进行了多年的残酷统治,朝鲜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在二战结束后的日子了,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都希望能在冷战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然而在朝鲜半岛分裂的格局下,其内部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直接上升到南北军事对抗的层面上。

2、两国人民不希望分裂。

朝鲜虽面积不大,而且夹在中国、苏联、日本这三个更强大的国家之间,在更强大的民族面前谋生存,但他们却是充满自豪感的民族。

而且经历过日本侵略,经受过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统治的朝鲜人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强大起来,不受列强所欺辱。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读后感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读后感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读后感,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关于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最寒冷的冬天》。

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

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

“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

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

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

我为总统先生精彩的修辞感到无比钦佩,我知道这就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战争策略的需要,然而这一暗示之后,那些将生命和青春都悉数交付给这些需要的美国士兵们有口难言的困厄与痛彻又有哪位总统先生会记得或知道。

因为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战争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仅仅局限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的理解和揣摩,而对“战争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交战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0903 刘畅。

朝鲜战争对各方的影响

朝鲜战争对各方的影响

朝鲜战争给各方带来的影响:朝鲜朝鲜战争虽然没有达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统一朝鲜半岛的目的,甚至差点使其亡国,但在中国的帮助下还是保住了政权。

但朝鲜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1950年和平建设时期所积累的社会财富消失殆尽。

但这次战争也使朝鲜巩固了和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并为随后20多年朝鲜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韩国韩国经济在战后也遭到严重破坏,李承晚在战后仍然以统一为目标,不重视经济发展,不断计划随时再和朝鲜方面开战。

4.16运动后,李承晚下台,局势依然并没有缓和。

此后朴正熙执政期间更出现“实尾岛事件”,双方敌对的气氛并没有因领导人转换而改变。

美国美国在朝鲜半岛有数万人阵亡,而且几乎就要与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爆发全面战争。

但是在经过了越南战争后的美国人,几乎已经遗忘了这场战争。

因此朝鲜战争又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

朝鲜战争也令美国人首次意识到,战争的威胁随时存在。

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人员数量增加了两倍,军费开支大幅度上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里论述这场朝鲜战争:“鉴于这个新共和国令人尊敬的军事强国的地位正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卓越战绩确立,因而有必要对这一地位的如何取得作一简单回顾。

官修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这样写道:虽然中国红军只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但从它自身具备的战略战术水平来看,仍不失为一支第一流的军队......。

”同时这场战争也让中国人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此后长达20年时间,中国被联合国拒之门外;同时,也不得不无限期推迟解放台湾的计划。

这是战争改变的历史走向,但将这场战争置于更宽广的背景里,它的价值与意义自有另种面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被动而失败的各种屈辱的战争经历,经此一战,面貌大变——《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论及:“这个胜利,是在对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条件下取得的,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人是这样讲述朝鲜战争的

美国人是这样讲述朝鲜战争的

美国人是这样讲述朝鲜战争的张放进入6月,让人不禁想到50年前朝鲜发生的那场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

“美帝”成了中国人痛恨的“侵略者”,跨过鸭绿江的军人们,成了“最可爱的人”。

彭德怀成了“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

一晃,50年,也就是,半个世纪,“嗖”家伙过去了。

一切情绪化的东西,似乎随时间老人的坚定走过,都已经变为某种沉淀,像经济泡沫一样,被挤压出去。

那首当年唱遍大江南北的“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也已被各种稀奇古怪的流行音乐而取代,变而为某些志愿军老战士们心中一抹怎么涂抹也涂抹不掉的一片温柔。

近来,看了不少美国人写的关于朝鲜战争方面的文章与书籍。

其中有篇文章因写作方式十分洗练,受到我的关注。

这文章我是在圣地亚哥大学历史系网站上搜到的。

可以说,它代表了很多美国人对朝鲜战争的基本看法。

不过,要指出的是,有很多重要地方,与我们被告之的历史“史实”有十分尖锐的冲突之处。

也正因此,读来才十分有趣。

在读了很多这样的有趣的文章与书籍之后,不禁要发问的是,历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历史到底有没有一个客观的角度存在?历史中被忽悠的人们在觉醒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想哭还是想笑?还是在原有的“被宣传”的历史“史实”中沉湎不醒?当然,我也读到过被美国人美化过的历史,打扮过的历史。

不过,50年之后,美国人还会着意美化与打扮那段朝鲜战争的历史吗?有用吗?关键问题是,为这样一场过去50年的战争而撒谎有必要吗?撒谎对于今天的美国统治者们来说,能为其统治的时间长短起到某种积极的作用吗?答案如脑门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文章并不很长,所以,花点时间,把意思给译出来,放在此处,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细心读者赏读。

后面还附加一个“民意投票”。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玩玩。

朝鲜战争1950-1953Korean War 1950-1953张放译1945 - Korea divided at 38th parallel1945 –朝鲜从38线被一分为二。

1947 - elections in south created Republic of Korea (ROK), president Syngman Rhee - north becam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Korea, president Kim Il Sung1947 –朝鲜半岛南部举行选举,产生了“大韩民国”,总统为李承晚。

美国对朝鲜战 争的评价

美国对朝鲜战 争的评价

美国对朝鲜战争的评价朝鲜战争是一场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战争,对于美国而言,其对这场战争的评价是复杂且多面的。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在朝鲜战争初期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存在一定的误判。

他们低估了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认为能够迅速取得胜利。

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美军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战争陷入僵持。

这使得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军事策略,并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

在政治层面,朝鲜战争被视为美国冷战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美国将其视为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一部分,认为必须通过军事手段来阻止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

但战争的长期化和胶着状态,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对于政府决策的质疑和批评,加剧了国内的政治分歧。

经济上,朝鲜战争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巨大的军费开支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发展计划。

然而,战争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某些产业的发展,例如军工产业。

在社会层面,朝鲜战争导致了大量美军士兵的伤亡,这在美国家庭和社会中引起了悲痛和不满。

许多士兵经历了残酷的战斗,身心受到极大创伤,回国后需要面对社会的重新适应和心理康复问题。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同反应。

一些盟友支持美国的行动,认为这是对抗共产主义的必要手段;而另一些国家则对美国的军事干预表示担忧和反对,认为这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和冲突。

对于美国军队自身来说,朝鲜战争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美军意识到在现代战争中,仅仅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并不一定能够确保胜利,还需要充分了解对手的战略战术、文化背景和作战意志。

这也促使美国在后来的军事改革和训练中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美国政府和一些学者在战后对朝鲜战争进行了反思。

一些观点认为,美国在战争中的目标不够明确,战略规划不够完善,导致战争陷入长期的消耗战。

另一些观点则认为,美国在面对新兴的共产主义力量时,反应过度,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如何看待朝鲜战争与中国
班级:08级历史系1班姓名:左雨学号:10080170112
对于朝鲜战争,我们还是较为熟悉的,毕竟作为刚刚成立的一个新政府,竟然敢出兵和美国对抗,并且使得对方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对于中国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但当我们反思这场战争的时候,还是要说:朝鲜战争是一场我们不愿意打,但又不得不打的战争。

参加朝鲜战争,我们自己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无数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士兵的生命,台湾收复问题的搁浅,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问题,这些都是因为这场战争。

不过总的来说,我们现今大多数人认为参加朝鲜战争并且取得这样的结果还是对当时的新中国有着积极的作用,鼓舞了中国乃至世界受欺侮人民的斗志,还使得一些亲美、恐美的人认识到美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呢?朝鲜战争到底是怎样的一次战争?鉴于双方意识形态的差异,所持观点的不同,美国人自己对这场付出了惨痛代价却仍没能获得胜利的战争又是怎样看的呢?下面我就主要谈谈美国人自己对朝鲜战争,对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及中国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

亲历的朝鲜战争的美国人贝文·亚历山大在自己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里提到:“这场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当时朝鲜被迫分裂为两个对抗性的敌对国家,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朝鲜人向往的局面,但却被苏联和美国的战后地缘政治学的压力强加到了朝鲜人的头上。

”由于两大势力的较量,原本统一的国家被迫分裂,这不能不说为之后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而且美国对苏联有着很大的不满,对于二战,美国认为自己“被俄国人愚弄了,尤其是被俄国人那种跟西方团结一致的说法蒙蔽了。

”美国觉得自己“在战争中打垮了作恶者,给国与国之间带来友谊”,但是却在同时帮助俄国人消灭了对抗苏联势力的德国和日本,而且促进并帮助了苏联这个“极权主义国家”,苏联的“领土扩张、控制邻国的倾向跟第三帝国所表现出的情形不相上下”。

于是当北朝鲜的炮火打破夏天的平静之时,美国人很自然的认为“战争是由俄国煽动的,北朝鲜和红色中国都是共谋者”,但是这只是人们根据表面现象所
做出的先入为主的判断。

对于这场在战争里中国到底持着怎样的一种态度,贝文认为:“红色中国出兵的动因跟挽救北朝鲜领导人的生命无关,而是要保护中国免遭美国的可能侵略。

”中国共产党人介入进攻的情况很多人还停留在赫鲁晓夫的说法上,他说在进攻之前,斯大林曾经征询过毛泽东的意见。

但事实上是斯大林先就和金日成有过谈话,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战争的发动,只是觉得需要告诉毛泽东,不能贸然发动,毕竟中国离朝鲜最近而且还是共产主义阵营里很重要的一员。

于是贝文提到:“事实上,红色中国人在征服台湾之前,不可能有任何理由鼓励他们在远东冒险,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的干扰,共产党人也许在1950年夏天就对台湾岛发动了进攻。

因此,如果问及中国人的意见,十有八九将会是否定的。


对此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参与到朝鲜战争中,美国还是有人对此觉得中国是不得已而为之。

并对中国当时的形式作出了估计,看到了中国出兵朝鲜所舍弃的一些东西,列如台湾问题的解决。

二、中国是如何最终被拉入到了朝鲜战争,美国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美国使台湾“中立”的决定,是与出兵朝鲜进行军事干预同时采取的步骤。

对于北朝鲜迅速攻占南韩,并占领汉城。

杜鲁门这样说道:“对韩国的进攻使人们一眼看出,共产主义已经不再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用武装入侵和战争手段了。

它蔑视联合国安理会发出的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指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共产党占领‘福摩萨’(台湾),就会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何在这一地区履行必要而合法职责的美国部队构成直接威胁。

”杜鲁门将台湾描绘成了对美国安全的威胁,迎合了美国大多数民众的心理。

因为在当时美国公众看来,中国的政府还是应该由国名党来组建,于是“无视远东的现实,分不清北朝鲜和共产党中国在概念上的千差万别。

他们觉得如果美国要反对其中一个,那就应该同时反对另一个。


在杜鲁门发表声明后,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发出了信号,提醒美国政府注意中国政府的立场。

几天以后毛泽东再次发出了信号。

对于美国作出要干预中国台湾的决定,“中国政府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他们所视的重大民族利益将要采取的立场”,周恩来谴责杜鲁门的行动是“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完全违反联合国宪章的”。

而毛泽东则说美国自食其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诺言,并号召中国人民“挫败美帝国主义的一切挑衅”。

美国不但不考虑如何消除杜鲁门的声明对红色中国
的恶劣影响,反而将周恩来的声明解释为宣战。

并且“企图摧毁北朝鲜,创立一个由李承晚统治的统一的朝鲜。

这就不得不把美国军队部署在鸭绿江。

‘中立台湾’之后,再加上这一行动,共产党中国人便深信美国是要一心直接侵略中国大陆。


而在195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线决议。

“发起人害怕坦率的说明他们想要做的事,该决议与此担心相一致:措辞含糊,歧义百出。

”决议建议“采取一切适当的步骤,以确保整个朝鲜的稳定形势”,“欢迎朝鲜各界人士和有代表性的机构,无论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与联合国机构密切合作,恢复和平,建立统一的政府”。

面对这样的行为,贝文这样写道:“可悲的是,美国不承认自己入侵的含义,而是以措辞隐晦的决议掩饰自己的骑墙态度,以便在联大获得更多的赞同票。

其结果是,红色中国怀疑美国所掩饰的远不是试图用武力把朝鲜合二为一这样的情况。

他们担心美国的侵略。

”艾伦·S·怀庭在对中国出兵朝鲜进行的研究中写道:“最高层否认侵略的意图,在中国则被理解为赤裸裸地掩饰美帝国主义的真实目的,而高层军方人士则不经意‘说漏了嘴’。


中国向美国发出了一次次严厉的警告,但美国置若罔闻,麦克阿瑟也是同样相信北京对挑衅不是做出反应,因为随着釜山环形防御圈之战的结束,干预朝鲜战争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麦克阿瑟可能打算的更加长远:在鸭绿江畔驻扎强大的美国军队及美国把军事基地设在台湾,并和蒋介石结成联盟。

麦克阿瑟表现得很清楚,他想在实力上和红色中国展开较量,如果不能逼中国就范,他就很可能对中国大陆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但是中国方面则认为,只要不让美国占领北朝鲜,美国人就奈何不了中国。

于是,“有些类似于《第22条军规》的怪圈就产生了:美国坚持统一朝鲜,以便为这个国家带来和平,反倒把中国人拖进了战争,这和要把中国拖进战争的阴谋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果却没有什么两样。


三、战争结束,及其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
“美国未能打赢朝鲜战争,这使美国领导人深感不安。

因此,他们在战后2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总想方设法地伤害阻挠美国取胜的红色中国。

”在贝文看来“中国对美国并不构成威胁,不仅如此,它在东亚追求的国际目标实际上也和美国一样,即和平、贸易,并与苏联保持距离。

然而,由于美国领导人心怀强烈的报复欲望,所以针对中国还是投入了过多的精力。


由于美国领导人的报复心态,所以绝不可能承认中国所追求的和平与贸易,甚至坚持认为中国意欲征服整个东亚。

美国领导人大多愿意相信过去对于中国的指控,当中国一开始干预朝鲜战争,就被扣上了“侵略”的帽子。

“因为美国领导人被中国人的行为激的怒不可遏,他们需要一个有‘侵略成性的中国’的存在,这样才能证明他们要摧毁中国政权的迫切愿望是正当的——而这个政权曾经彻底挫败过美国。


当朝鲜战争最后停火的时候,美国最高军政领导人给美国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乐观的信息,他们带给人的印象是:美国实际上取得了胜利,因为它遏制了共产主义的发展势头。

但是在美国公众看来,朝鲜战争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他影响了战后经济的繁荣,让很多美国战士在遥远的国度枕戈待旦,甚至付出了生命。

但是,美国人民还是对于停止流血,战争没有升级成为世界性冲突而感到欣慰。

不过在美国高层领导人的心灵深处却留下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他们曾经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

1950年美国仁川登陆之后又入侵北朝鲜,其目的就在于此。

但是美国的计划因为中国的干预而使得其在仁川登陆之后的战争显得毫无意义。

特别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于是美国高层对中国的极端不满和敌对心理也就这样根深蒂固了,不得不说对中美两国之后很长时间的外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人自己对于朝鲜战争也是有着较为客观的评价,而在这其中,不得不说,朝鲜战争给中美两国战后发展以及两国的外交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对中国,台湾问题的解决,战后经济的持续增长都因为朝鲜战争而受到了很大影响。

而对美国,这是一场对他们来说的第一次没有胜利的战争,并且为此而使高层领导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复仇情绪,阻碍两国的正常交往。

于双方来说,这场战争双方都没有获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