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摄影作品中种族歧视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利策奖摄影作品中种族歧视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
矛盾、斗争是无时无处不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种族歧视是社会生活诸多矛盾之一,也是文明社会亟待解决却又不能短时间内解决的矛盾之一。一些普利策获奖作品由于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调动了受众的积极联想和思考,扩大了图片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含量,使受众在体验象征性激烈矛盾的同时更自觉地关注所生活的现实环境,更自觉地思考和反省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也可以说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摄影作品获奖的重要原因所在。
标签:普利策奖;种族歧视;象征[一、天然的象征手法,是普利策获奖图片打动受众的原因之一
普利策新聞奖是美国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最高奖项,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其经典之作至今让观者叹为观止.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甚至不同职业和性别的读者,翻开一张张普利策奖新闻图片,几乎都会为它动容,撼动,感染,并有所思考。为什么普利策奖新闻图片具有如此之大的穿透力呢? 对于这个“斯芬克斯之谜”,不同的学术领域给予了不同的解答。
其中之一是目光敏锐的新闻摄影记者抓住了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重大题材,引发受众的关注和思考。另外,记者的精湛技术、巧妙的表现手法、饱含平实感的镜头和抓拍住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也是轰动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闻和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新闻则要如实地记录真相。但新闻是从艺术、文艺中分支出来的,在真实的内容打动人心方面外,有些手法仍具有艺术的特色。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中,艺术手法的运用,则是天然形成的,那一瞬间,正是艺术界所追求的。其中之一就是象征手法成功、自然的运用。
黑格尔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关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可知象征是一种外在的符号,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可以直接感知的现成外在事物,但这种外在的符号却暗示某种普遍性的寓意。象征,“只是理性能思索它而无任何感性的直观和它相应。”〔1〕象征是以可感的符号蕴含某一理性的内容。而要从这种符号中解读出所暗示的普遍意义,则要借助于人们的联想和思考能力了。
康德说:“联想的法则是,经常接踵而来的感性观念在心灵中造成一种习惯:如果一个观念被产生,另一个观念也会产生。”〔2〕可知,联想是一种想像力,有着时间连续性。“观念的这种相联系关系经常是走得很远的,并且想像力常常从一百到一千跳得飞快,以至于好像在观念的链条中完全跳过了某些中间环节,
虽然人们只是没有意识到它们。”这种时间性又是非连续的,具有极大的跳跃性。而普利策奖新闻摄影照片正是以瞬间的经典动作或情节,以暗示的手法,去展开事件,让受众在对瞬间的观赏中,思维进行飞跃。莱辛也认为:“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大一顷刻了。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3〕意欲问鼎美国新闻界“诺贝尔奖”的摄影者,以犀利、敏锐的眼光洞察生活,不失时机地抓拍具有天然象征手法的瞬间,以其深度和广度引发读者思考,让观者在生动而深刻的感性图片和共同的情感下思考生活、观察世界、理解多元文化。这些具有艺术气息的凝固瞬间深深铭刻在观者心底,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美的天然独创的艺术作品。而这种天然的艺术典范,不论在文体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原创性、示范性,都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它自身不是有模仿产生,而它对于别人却能成为评判或法则的准绳。”〔4〕“作品不达到这一点会因缺乏关系而陷于单调,超过这一点又会因关系过多而显得累赘。”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中的某些作品正具有了这种特点,成为了天然的艺术作品,履行了艺术的使命,“使我们在这种鉴别美的领域里得到提高,减轻我们对于自己的注意力的控制。我们在自然中从一个事物或一系列不同的事物,按照时间或空间,运用自己的思想加以鉴别或者试图鉴别出来的一切,它都如实地鉴别出来,并使我们对这个事物或一系列不同的事物得到真实而确切的理解,如同它所引起的感情历来作到的那样。”〔5〕
二、《欢迎到密西西比来》——象征种族歧视悲剧的典范
天然的象征手法的体现,是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作品打动读者,历经时间考验,成为经典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无时无处不在的矛盾、斗争的象征,对悲剧的象征又是普利策奖摄影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摄影大师布莱因·坎贝尔(Bryn Campbell)曾指出:“美学与人道关怀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两项素质。”“美学与人道关怀必须并存,除了满足视觉之外,还要改变世人生活,而不只是拍出“漂亮”的照片而已.....”不言而喻,“摄影”是表达、展现人类内心世界的经历与体验、关注与见解、奋斗与批判,诉说历史岁月的痕迹、沧桑与喜悦,是记录具有思考的生活点滴的,是在“人道关怀”原则下的。
毋庸讳言,一幅发人深省的感性摄影作品,是来自摄影者对自然、社会的深刻感知及对经典瞬间快速按下相机的果断。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真实与虚假,美丽与丑恶,善良与罪恶是交织、纠缠在一起的。我们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乐园,也是一个遍布悲剧、布满冲突斗争的荆棘丛生之地——已逝月岁的悲剧,现实进行的悲剧,个人独担的悲剧。而伟大、惊天动地的悲剧,能爆发出一种牵动亿万受众心弦的魄力,散发无与伦比的美感。它不仅使读者为之扼腕叹服、倾倒,更会引发观者对另一个世界的关照和深思。
悲剧往往展现的是人与现实的敌对与否定.“只有人本身具有他的生存目的,他凭借理性规定着自己的目的”“或他必须从外界知觉里取得目的的场合,他仍然能比较一下本质的合普遍的目的的,并且直感地(审美地)判定这两者的符合,所
以只有人才独具有美的理想,像人类尽在他的人格里面那样;他作为睿智,能在世界一切事物中独具完满性的理想。”这种完美理想和现实的不符就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悲剧明显地展现在种族歧视中,悲剧人物也大批的由此诞生.普利策奖中,相当一部分是反映辉煌美国国内的负面题材的,其中,种族歧视首当其冲。而在这组冲突中,摄影者又往往抓住了现实这位艺术大师的象征瞬间,进而更加打动观者。
奴隶制在美洲确立的那一天,就预示了黑人反抗奴役斗争的开始。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持续200多年的奴隶制,黑人获得了人身解放。然而,奴隶制的解体并没有使黑人真正自由和解放,他们依然饱受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某物之所以有生命,只是因为他自身包含矛盾,并且诚然是把矛盾在自身中把握和保持住的力量。”〔6〕生活在所谓第一强国中的黑人们为争取平等、自由,反对歧视和不平等,在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中一直进行着长期不懈的英勇斗争。
人们忘不了1966年6月6日,詹姆斯·梅雷迪斯——这位密西西比大学第一位黑人大学毕业生,为唤醒同胞们行使黑人的投票权利,消除黑人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担忧,从孟菲斯启程,解除任何装备,开始返回家乡——密西西比的杰克逊。这次长途跋涉必经两个最偏僻、种族歧视最恶劣的乡村小镇。在赤日炎炎的一个午后,头戴太阳帽、手执非洲部落酋长亲送的象牙手杖的詹姆斯·梅雷迪斯行走在51号公路上。突然,茂密的路边丛林中有人喊道:“我只要詹姆斯·梅雷迪斯。”詹姆斯·梅雷迪斯闻声转身。随之“嘭”的一声枪响,同行人马立刻匍匐在地。随车采访的美联社记者杰克·索内尔听到枪响后立即跃身下车拍照。接连不断的枪声响彻在寂静的小路上。身中60枚子弹的詹姆斯·梅雷迪斯跌倒在沥青路上……
“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在各部分的观念性的统一和在实在界的互相外在的部分之间建立矛盾而又解决矛盾,这就形成了不断的生命过程,而生命就只是过程。”〔7〕詹姆斯·梅雷迪斯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久的站立起来了。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沿着足迹继续前进,并最终完成这次行军。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呢?荣获1967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殊荣的这组名为《欢迎到密西西比来》,记录梅雷迪斯被袭击的照片给了我们启示:“悲剧就像死亡的阴影一样,把人的生存最苦痛,最残酷的一面凸现出来。悲剧就是让人们正视死亡,正视人生痛苦,但是悲剧又不是让人沉沦,它‘把不能复活的个人的死亡看成整个世界不可挽回的毁灭,同时,又坚信宇宙是坚固的、永恒的、无止境的’,在人的有限的生命存在中感受到生命的永恒。”悲剧的矛盾是对明知不能把握的事物的抗争,而这种顽强的抗争具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明显的敌对性,抗争的对象又带有明显的邪恶性质。这些都充分体现在了这组照片中。第一幅照片是中弹后的梅雷迪斯跌倒在茂密丛林旁的公路上,忍受着剧痛的他双手撑地挣扎着想重新站立起来。这里,我们看到了尖锐的悲剧冲突——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抗争。而照片的背景是绿的近乎发黑的密林,并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