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百草枯中毒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后, 着重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方法进行 了综述 , 以期帮助 降低百草枯 中毒 的致死率 。
【 关键 词 】 百草枯 ; 中毒 ; 治疗方法
百草 枯 ( P Q) 在水 中较 易溶解 , 而在碱性环境 中则极易发生 制过氧化物产生 , 减少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 的细胞 因子 , 进一步减 。激素 具有稳 固细胞膜 、 抗炎、 免疫抑制 等作用 , 应 氧化 , 其毒 性极强 ; 患者 中毒后会导 致其肺部 、 肾脏器官 的功 能 轻肺损伤 】 迅速 衰竭 ] 。而 目前 临床对 百草枯中毒状况 尚且缺乏效果极佳 用于 P Q中毒后人 体 , 可将人体 的肺 间质水肿 进行全 面彻底 的 的解毒药 , 因此 探索研究 百草枯 中毒的优 良治疗 方式极 为重要 。 清除 , 预 防肺 部产生纤 维化 。但是 常规 剂量的 肾上 腺皮质激 素
P Q时对喷 洒人员 的人体 健康影 响不 大 。但 P Q经 由消 化道 和 采用 的治疗方 法为应用 胃部黏膜保 护剂 、 保 肝药、 心肌营养药 , 黏膜 吸收时 , 会 对人体产 生较大 的毒性 。而大部分 的中毒患者 调 节 酸碱 、 水 平衡 等 。但 是单纯 的对 症治疗 无法 有效 提升 P Q
2 . 1抗 自 由基 治 疗
可应用一 些抗 氧化药物 , 如维 生素 C 、 维生 素 E , 预 防早期肺 部 治疗方式 , 能够延迟急性 P Q中毒后 的脏器 受损 , 并 能有效减轻 损 伤 】 。依 达拉奉属 于一种 自由基 清除剂 , 研究发现 其能 够对 脏器的受损度 , 为后期 的治疗 争取更多 的时间。通 常情况下, 在 过氧化 的脂质产 生较强 的抑 制作 用 , 可用此药来抵 抗 自由基伤 患者 中毒后 6 h内, 血液 灌流治疗 方式联合 甲泼尼 龙能够对 急

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8 !H 9
实用医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结果发现: 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 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存活率最高 ( H$G - , 肺系数及伊文思蓝含量也显著降 提示控制性 低 ( ! " $B $& 或 ! " $B $! - , 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脉注射 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治疗有显著效果。 张 随玉 8 %$ 9 将确诊的 C$ 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 机分为 % 组 ( 各 ’$ 例 - ,对照组行血液灌 流及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础上加用口服思密达、 大黄。结果发现治 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IMN 的发生率及其 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 ( ! " $B $& 或 ! " 表明思密达、 大黄对百草枯中毒后 $B $! - , LIMN 的 发 生 有 明 显 的防 治 作 用 。 最 近 N5>O5<5 等 8 %! 9 经口给 AAP 小鼠百草枯染毒 ( !F& =? @ 4? - ,实验组 立即给予 ’Q 甲基 Q!Q 苯基 Q 吡嗪 Q&Q 酮 ( LJRQ!HC - 治疗, C A 后实验组存活率为 "%G ,!" A 后存活率 为 ’HG , 而 对 照 组 C A 后 存 活 率 仅 为 HG 。实验还发现当中毒 ’$ =>3 后给予 LJRQ!HC 治 疗 , 存 活 率 急 剧 下 降 , 提 示 LJRQ!HC 可用于临床百草枯中毒的解救, 且 救 治 越 早 越 好 。 实 验 者 还 称 LJRQ!HC 使用方便,可直接在救护车中第一时间 静脉给药, 且副作用小, 临床应用前景较 好。 !
C% D
都应尽能在中毒 & > $! 9 论 NA 或是 N0, 内进行, 且越早越好。陈兴祥等 C & D 应用血 NA 并 N0 治疗百草枯中毒病人 $! 例,结 果 $" 例 于口 服中 毒 $! 9 内给 予 NA 并 而 ! 例中毒 $! 9 后给 N0 疗法全部存活, 予此法,则死于 EFAB。 0OH5 等 认为 NA 和 N0 可 以 降 低 中 毒 患 者 的 严 重 程

百草枯中毒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薛维亮。

胡峰.杜莉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芜踪。

化学名为1,1一二甲基-4,4一联吡啶阳离子盐,于1962年首次生产、使用。

是日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

对人畜有较强毒性,病死率报道不一,大约为50%一80%,但总的来说.急性中毒病死率很高[1]。

治疗难度大,预后极差,预后与中毒时间及服药剂量直接相关。

目前缺乏特效解毒剂,以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

对于PQ中毒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就近年国内外PQ的中毒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l 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及体内代谢PQ纯品为白色结晶,分子式为C=H14N2-2C1,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易溶于水,微溶于洒精,熔点为175—180℃,沸点为300 oC。

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可被碱水解,和土壤接触后能快速分解,极少残留。

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人体内,在局部有明显的刺激、腐蚀作用。

口服吸收率为5%一15%,吸收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2 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15—20h后血浆浓度缓慢下降。

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进人体内的百草枯被肺部细胞所摄取并于肺部蓄积.其浓度可为血液浓度的10,-90倍。

成人121服半数致死量(LDS0)约50 Ing,kg,通常儿童服20%百草枯4.5 IIll,成人服20%百草枯lO一20ml即可致死。

2百草枯的中毒机制百草枯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大致有以下几种学说。

2.l氧自由基产生学说目前认为,PQ可以选择性地在肺内聚集,是由于肺内存在着胺类物质转运系统,而PQ和二胺、多胺及二硫胱胺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PQ可与胺类物质竞争.通过肺泡Ⅱ型细胞的能量依赖性多胺摄取途径而积聚在肺内。

经过氧化还原途径导致有毒的活性氧剧增。

和还原型尼克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及其它还原物质消耗。

PQ进人人体内经过NADPH辅助的单电子还原为自由基,然后再与分子氧反应形成联成毗啶阳离子和超氧阴离子,后者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作用下歧化形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Fe存在下形成毒性更高的自由基如羟自由基.从而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直接损害主要细胞成分。

百草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5-11-19T16:51:00.0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冉灿1 张维1 陈志静1 李海青1 宋文亮1 杨姣[导读] 长沙医学院2012级本科临床13班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一是认为PQ直接刺激细胞内部产生自由基,增加细胞中氧化脂质,导致细胞成分损伤的发生。

冉灿1 张维1 陈志静1 李海青1 宋文亮1 杨姣2(通讯作者)1.长沙医学院2012级本科临床13班湖南长沙 410219;2.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湖南长沙 410219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达50%-70%几年,对百草枯中毒对各系统损伤机制研究较多,本文就其急性中毒机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机制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

百草枯毒性很强,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ml(20-40mg/kg)左右[1],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达50%-70%[2]。

又因价格低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故全球百草枯中毒患者多。

自1966年报道世界第一例百草枯中毒后[3],各国有机类除草剂中毒病死率已高达70%左右[4]。

近几年,对百草枯中毒对各系统的损伤表现、损伤机制、治疗方案等研究较多,本文就其急性中毒机制新进展作一综述。

1.百草枯(PQ)的致毒机制PQ导致肺损伤的发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氧自由基损伤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5]、细胞因子学说[6],导致肺纤维化的进展主要有酶失衡学说[7],分子生物学说、细胞凋亡学说。

1.1 氧自由基损伤学说早在1974年,氧自由基损伤学说就被提出。

一是认为PQ直接刺激细胞内部产生自由基,增加细胞中氧化脂质,导致细胞成分损伤的发生。

二是认为PQ进入体内后,通过干扰电子传递、激活活性氧系统生成大量的超氧离子,造成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透明膜变性,导致细胞损伤与坏死,从而引起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多脏器损害[5]。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中毒研究新进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东山流行病学◆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属于有机杂环类触杀型除草剂,除草效果好,且对环境、土壤无污染,广泛运用于农业生存中,是我国国内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效,广谱除草剂。

◆ PQ对人剧毒,口服20-40mg/kg PQ水溶液即可致死,目前国内外文献普遍认为,百草枯中毒后,病死率可高达50% 以上。

目前国内已有大量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例如:某40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50 100 150 200 250 ≤20岁 21-40岁 41-60岁 ≥61岁发病例数性别 0%男42%女58%性别 男 女急性年龄分布 急性百草枯中毒性别比例急性百草枯中毒40035030025020015010050自杀中毒意外中毒皮肤接触消化道吸收损伤机制 氧化损伤:◆肺泡损伤:1、促进肺泡上皮细胞死亡;2、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3、破坏肺泡结构。

◆线粒体损伤:PQ进入细胞产生过氧化物,产生的过氧化物损伤线粒体结构(如:脂质),导致不可逆的线粒体损伤,肺泡上皮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肺结构及功能破坏。

◆基因损伤:PQ中毒后,肺泡上皮细胞DNA严重受损,转录翻译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凋亡相关基因(如:TRX、HO-1、TGF-β)表达升高,诱导细胞死亡。

Cotrol Day 7 Day 14 Day 21成纤维细胞增值:PQ中毒后,肺成纤维细胞增值,最终致肺纤维化改变,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Control Day 7 Day 14 Day 21临床:百草枯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其中最主要表现为肺损伤,且有研究表明,不同中毒程度肺损伤差异明显:参考文献:Sun B, Chen YG.Advances in the mechanism of paraquat-induced pulmonary injury. Sun B, Chen YG. Severity of Ingestion volume in intoxication ml of 25 mg/ml solution Main symptoms Main signs Mild < 10 No significant symptoms No significant signs Moderate 10-40 Dyspnea Tachycardia Dizziness Shortness of breath Glossalgia Serum creatinine ↑ Anxiety Oral mucosal necrosis Abdominal discomfortSevere > 40 Glossalgia Shortness of breath Anxiety Oral mucosal necrosis Dyspnea Tachycardia Coma JaundiceHiccup Serum creatinine ↑不同剂量百草枯中毒后肺部CT 影像改变:注:中毒后21d ,经治疗后左下肺外周少许间质纤维化 图1:少量组患者百草枯中毒后期CT 表现注:中毒后13d ,肺间隔增厚,肺间隔增厚,肺间质渗出及两侧胸腔积液 图2,中量组患者百草枯中毒中期CT 表现注:a 为中毒2小时后影像,仅见肺纹理增粗,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b 为中毒24小时后影像,表现为两下肺可见磨玻璃渗出影,c 为中毒后第2天 影像,肺内磨玻璃影增重并出现纵膈气肿;d 为中毒后第6天影像,纵膈气肿扩大并出现气胸,肺内弥漫磨玻璃影伴左下肺实变图3:大量组患者百草枯中毒后CT 表现治疗:(泰山共识)现场急救:接触量大者立即脱离现场,皮肤污染时立即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15 min,眼污染时立即用清水冲洗10min,口服者立即给予催吐和洗胃,然后采用“白+黑方案”进行全胃肠洗消治疗。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克芜踪,为纯白色结晶,商品多为20%墨绿色液体,是一种非选择性!毒性很强的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

近年来,我国农村应用日渐增多,百草枯中毒的病例也有上升趋势[1]。

口服中毒后,由于尚无特效液灌流是百草枯治疗中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清除吸收入解毒剂,有报道临床病死率高达80%[2]。

1958年在国外开始大量使用,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

枯中毒可引起肺、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故又称百草枯肺。

百草枯中毒后脏器功能障碍累及的个数与死亡率明显相关[3]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治疗1 PQ中毒损伤机制和中毒病理生理改变百草枯中毒损伤机制复杂,尚不完全明确,可能通过以下环节损害人体组织和器官。

刺激腐蚀作用:①使组织细胞受化学性损伤而变性坏死,消化道充血、糜烂、溃疡及出血;②影响能量合成:导致还原型辅酶大量氧化消耗,使许多有还原型辅酶参与的生化反应无法进行,竞争性抑制干扰呼吸链电子传递,使能量合成减少引起细胞衰竭;③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百草枯接受电子后,经微粒体还原型辅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等催化下产生有毒的H2O2O2-及OH-等自由基,造成多种组织损害,早期引起肺水肿,晚期为肺泡损伤和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导致严重的难治性低氧血症[4];④直接损伤:造成DNA的断裂;⑤引起基因的异常表达或启动细胞凋亡途径;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其通过血脑屏障,使神经元caspase23酶活性增高,诱导大脑皮层神经元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并使多巴胺受体磷酸化抑制,产生帕金森症状。

百草枯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是104.72mg/kg,成人>20g可致死。

国内各地因中毒剂量、就诊时间、救治方法及个体耐受性差异不同,报道的百草枯中毒病死率在40%~80%。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全身各主要脏器严重的组织损伤、功能衰竭及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是肺、肝、肾、心损伤,肺以充血、水肿、纤维化改变为主;肝、肾、心的病理改变以细胞浊肿、变性和坏死为主。

治疗进展论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治疗进展论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治疗进展论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关键词】百草枯(paraquat,pq) 肺损伤肺纤维化治疗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芜踪,其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属有机杂环类触杀、灭生型高毒除草剂,口服致死量20mg/kg,且无特效解毒剂,目前临床治疗效果甚差,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和肺纤维化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积极探索pq中毒后肺损伤机制,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成为救治pq中毒的研究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pq中毒肺损伤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pq中毒的肺损伤机制口服是pq中毒的主要途径,约0.5小时~4小时达血浆峰浓度。

pq在体内分布迅速而且广泛,由于其与多胺结构相似,故能被肺泡ⅱ型细胞主动摄取,肺内浓度可高出血浆10~90倍[1],故肺损害最为严重。

其肺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学说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1 氧自由基损伤与钙稳态失衡pq 聚集在肺组织后,经nadph辅助的单电子还原为自由基,再与氧反应形成联吡啶阳离子和超氧阴离子(o2-),后者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用下形成过氧化氢(h2o2),h2o2易透过细胞膜,在由铁催化的haber-weiss反应中,可迅速形成oh-,引起脂质过氧化等一系列链锁反应,生成更多的自由基,同时pq+与h2o2,在铁存在的情况下也能产生oh-,使体内nadph及其它还原当量耗尽,阻断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损害肺泡上皮、血管内皮、线粒体、dna等,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

胞内钙稳态失衡与以下因素有关:(1)大量的氧自由基引发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使细胞膜受损,钙通道开放,细胞外ca2+顺浓度梯度大量内流;(2)细胞膜上na+-k+-atp酶失活,使细胞内na+升高,na+-ca2+交换增强;(3)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导致氧化磷酸化受损,atp生成障碍,使胞膜和肌浆网膜钙泵功能障碍,不能排出和摄取胞浆中过多的ca2+。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 胞肌动蛋白骨架不可逆的破坏。 7FG3/@3?@? 发现 .4 可使线
粒体内膜通透性转换孔的电压感受器上一个主要二巯基化 合物的氧化, 诱导 7/$ H 依赖性该通透性转换孔不适当打开, 导致线粒体内膜去极化、 解耦联和基质肿胀。 # .4 中毒的治疗 现有的治疗药物 .4 中毒的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及方法包括洗胃、 导泻、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抗自由基药物、 免疫抑制剂等; .4 抗体和肺移植尚处在研究阶段。 #$! 减少毒物的吸收 呼吸道吸入 .4 引起中毒较少; 完整的皮肤对 .4 有屏障 作用, 但仍有个别经皮肤吸收致死的报道。局部皮肤接触 受染后应尽快脱去污染的衣 .4 可引起强烈的刺激性反应, 物, 用清水或弱碱性液体彻底冲洗。经口摄入后 .4 约 $ A 即 达血浆浓度峰值, 因此, 宜早期彻底洗胃, 由于 .4 对黏膜有 一定的腐蚀性, 易导致穿孔, 操作宜谨慎。洗胃可用 *6 皂土 溶液, 洗胃后胃管内注入富勒氏土或活性炭溶液, 加强毒物 的吸附。有报道口服 .4 后 * A 服用活性炭仍可降低 .4 的 血浓度。严重中毒者可行全消化道灌洗, 灌洗液为氯化钠 氯化钾 !’;" D、 碳酸钠 $’&( D 加水至 * !!! >I, 加热至 -’*( D、 体温, 用鼻饲管以 ;" >I B >?@ 速度灌注 , = ( A。但也有学者 持相反观点, 认为低流量全胃肠道灌洗, 有一部分 .4 通过肠
[(] 道吸收, 增加了 .4 的毒性, 因此不主张使用。 JFK?>/ 在给
中不被重吸收, 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 .4 中毒机制 .4 诱导组织损伤的生化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超大剂量 中、 重度中毒 .4 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如能渡过急性期, 以后则出现不可逆肺纤维化, 后期多死于 肺功能衰竭。 肺是 .4 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中毒后肺组织 .4 浓度是血 浆浓度的 *! = &! 倍。与其他器官相比, .4 特殊的肺毒性可 能是由于其选择性在肺内大量聚积造成的。肺部存在胺类 物质转运系统, 由于 .4 和二胺、 多胺及二胺二硫胱胺具有结 构上特殊的相似性, 当血浆内存在大量 .4 时, .4 与胺类物 质竞争, 被肺泡细胞摄入。这个转运过程主要是通过肺泡上 皮! 型细胞和气管的 7:/0/ 细胞进行的, 肺泡上皮 " 型细胞 [$] 也可能摄取部分 .4, 这种摄取是依赖能量性的 。进入肺 内的 .4 经由 9)E.8 辅助的单电子还原为自由基, 然后再与 分子氧形成阳离子及超氧阴离子, 经超氧化物歧化酶歧化形 成过氧化氢, 进一步形成毒性更高的羟自由基, 诱导脂质过 氧化反应, 直接损害主要细胞成分; .4 还可快速激活磷酸戊 糖途径, 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肺内脂肪酸的合成; 此外, .4 导致 9)E.8 大 量 消 耗, 使肺内许多需 9)E.8 迅 速 减 少, 9)E.8 参与的生化反应无法进行。

百草枯中毒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 中毒 机 制
P Q进 入人 体 内后可 引起 多脏器 受损 , 中 以肺 其 受损 最 为严 重 , 多数患 者最 终 死 于肺损 伤 引起 的呼 吸衰竭 。 目前 认为 , Q的毒理 作用是氧 化还 原反应 P
产生 的毒性物质 对机 体造 成 了损伤 。 0通过 肺泡上 P
皮细 胞和气 管 Caa细胞 进入 肺 内 , 由还 原型 辅酶 lr
_ 8 _

I (A P ) I N D H 辅助 的单 电子 还 原 为 自由基 , 然后 再
与 分 子 氧 形 成 超 氧 阴 离 子 , 经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O ) 成过氧 化 氢 , ~ 步 形成 毒性 更 高 的羟 自 SD形 进 由基 ( H一 , H一 O ) O 通过 与生物 分子 如蛋 白质或 膜脂 肪酸互相 作用产 生更 多 自由基 , 破坏细 胞功 能 , 导致 细 胞死亡 。 同时 P Q导致大量 N D H 消耗 , A P 使肺 内 许 多需要 N D H参与 的 生化反应 中断 ,从而 导致 A P
作 者单 位 :5 1 1 云南 省 昆明 , 明医 学 院 第 二 附属 医 院 60 0 昆 急诊 科
3 治 疗 进 展
P O可 以引起 体 内多种酶 的活性 改变 , 使糜 蛋 可
白酶活 性增加及 血管 紧张素转 化酶活 性 降低 。 目前 , 科 研 人 员 开 始 关 注 肺 纤 维 化 时 的 各 种 酶 的变 化 , R i等 1 认 为胶 原酶和 金 属蛋 白酶 的组 织抑 制 物 uz 5 1
肺 顺应性 降低 , 呼吸功 增加 。 L 的一个显 著病理 学 Al 特 点是肺 泡有 大量 的炎性细胞 聚集 ,主要 是肺 泡 巨 噬 细胞 。 泡 巨噬细胞 能合成 和释放大 量细胞 因子 、 肺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百草枯(PQ)是季胺类高效除草剂,由于毒性较强,大量摄入会导致消化道腐蚀,肠道吸收后会导致肺、肝、肾、胰等器官急性功能衰竭而使患者迅速死亡。

幸存者4~15天内出现不可逆性肺纤维化后,常因难治性低氧血症而死亡。

由于PQ中毒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故中毒后患者治疗效果极差,死亡率高达75%~80%。

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急性PQ中毒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治疗加强医患对PQ中毒认识,并作及早处置:中毒后多数患者无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也无特殊表现,易被患方及缺乏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忽视,延误最佳抢救时间。

但在尚无特效解毒药的情况下,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服毒后第一时间的失活和吸附处理以减少PQ的吸收。

减少PQ的吸收、促进其排泄:经口摄入PQ患者宜早期彻底洗胃,可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1%皂土溶液或3%漂白土混悬液。

由于PQ对粘膜有腐蚀性,易导致穿孔,洗胃时需谨慎操作。

洗胃结束后建议注入15%漂白土混悬液、活性碳及双八面蒙脱石散行吸附治疗。

皮肤接触中毒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眼睛污染者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由于摄入的PQ在胃内吸收较少,大部分在肠内吸收,故中毒后的导泻很重要。

洗胃结束后注入15%的漂白土混悬液500ml 或100g活性碳等吸附剂配合25%硫酸镁40ml或20%甘露醇250ml行导泻作用肯定。

研究表明矿物质吸附剂沸石ZSM-5的疗效也较好。

血液净化:血液净化是治疗PQ中毒的重要手段。

用于PQ中毒的血液净化手段有: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

相比之下,HP为优,其次PE,再则为HD。

Dinis-oliveira认为HP是目前体外消除PQ中毒惟一有效的净化手段。

国内林涛等也认为PQ中毒者给行上述三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中强化HP,2次/日,连用3天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三种方法中疗效最显著。

而BotellaMajlia J分析认为HP治疗与否与患者存活率无明显关系。

百草枯中毒救治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救治研究进展

分布于肺, 肾, 状腺, 肝, 甲 胎盘以及各种体液, 脑脊液, 肉中 , 肌 但多数
分布于肺以及骨骼肌中。 有研究表明, 百草枯中毒4 天之后, l 测量不出患者 体内的百草枯血浆浓度, 但是能够测得患者肺 以及肌肉组织中的血浆浓
并可弓起心、 肾和神经系统等多脏器损害。 l 肝、 肺纤维化呼吸窘迫综合征是
老年人应用抗菌药的药理特点为 : 肾功能生理性减退。 ①。 一般3岁以 5
后 , 加l , 内的生肌酐 清 除率 约 下降 l /mi , 物的 清 除半减 每增 岁 人体 ml I药 1
期延长, 血药浓度 比正常人高, 故用药剂量需按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 老年
人 的血肌 酐值 不能正 确反 映其 肾功能状 态 , 特别 是超过 42u lL5 - / (mg 4 mo
维生 索 C 03 、 .g 还原性 谷 胱甘 肽18 入液 静点 ( d .g Q)
3 促进 炎症缓 解和减 少炎性 细胞浸润 3
早期 应用大 剂量糖 皮 质激素 甲泼尼  ̄50 l 液静 点 ( 2 天 ) 0 mA Q1hX 7 之 后逐渐 减 量 ; 环磷 酰胺 40 g 液静 点 ( dX d) 0r 入 a Q 7 3 早 期应 用大量盐酸氨 溴索联合乌 司他丁减轻肺损 伤及降低 死亡 率 . 4
妊娠期应用抗菌药的药理特点为: ①血浆容量大, 药物分布容积增加,
血药浓度较妊娠前为低, 故剂量应略高于常规量。 ②对某些药物的毒性作 用较敏感 , 如四环素和红霉素酯化物易致肝毒性。 @氯霉素、 四环索类、 磺
胺药、MP 呋喃类、 T 、 氟喹诺酮类、 红霉素酯化物、 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索、 异 烟肼等易透过胎盘, 对胎儿产生不 良反应。 抗 菌治疗 原则 : ①妊娠 期可 安全 选用 的药 物有 青霉 索类 、 一内酰 胺 D 酶抑制剂、 头孢菌素类、 大环 内酪 除酯化物外) ’ 磷霉素等, 林可霉索类慎 用。 ②妊娠期避免使用的有四环素类、 红霉索酯化物、 氨基糖苷类、 异烟肼、 氟 喹诺 酮类 、 万古霉 素 、 呋喃类 、 磺胺 、 些抗病 毒药 等 , 娠早 期避免 应用 某 妊 的有氯霉素、 磺胺药等。 某些品种在权衡利弊后可谨慎使用 , 如氨基糖苷

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称克芜踪,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对人畜毒性最强。

近年来百草枯中毒(paraquat poisoning,PQP)的病例屡见不鲜,由于其中毒致死鲢小无特效解毒剂、常规对症治疗效果极差,故死亡率居高下下。

本研究就近年来PQP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PQ的毒理作用1.1 物理性质PQ属有机氮杂环类化合物,有效成分为1,l’二甲基一4,4’二联吡啶阳离子盐,纯品为白色晶体,无味,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水解。

1.2毒物动力学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

口服吸收率为5%-15%,大部分经粪便排泄,吸收后30 min至4 h内达血浆浓度峰值,15-20 h血浆浓度缓慢下降。

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在体内很少降解,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PQ在体内分布广泛,以肺组织中浓度较高,其浓度可为血液浓度的10-90倍。

在肌组织中存留时间较长,平均半哀期84 h。

1.3对人体的危害PQ毒性较强,经口参考致死量约为3 g,其20%溶液儿童约4.5 ml,成人为10-20 ml。

口服中毒时可引起消化道糜烂、出血,大剂量中毒常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迅速死亡,小剂量中毒常引起迟发性肺纤维化,最终死于呼吸衰竭。

据统计,PQP总病死率为20%-75%,口服病死率更高,达60.0%-87.8%,存活者中绝大多数存在肺间质纤维化,预后险恶。

2 PQP引发MODS的机制2.1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2.1.1产生氧自由基的机制进入组织的PQ先被还原型辅酶Ⅱ(NADPH)转化为PQ+,而NADPH则被氧化为辅酶Ⅱ(NADP+)。

此后,PQ+再与氧作用产生超氧离子(O2+),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下,O2转变为过氧化氢(H2O2)H2O2半衰期长,容易透过细胞膜,并且在由铁催化的Fenton型Haber-Weiss反应中,可迅速形成OH-,而OH-是较O2更强的氧化剂,可引起脂质过氧化等一系列链锁反应,生成更多的自由基。

百草枯中毒的治疗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的治疗研究进展

洗: 苔 眼部 彼污 染 , 可用 2 %~ 4 %碳 酸 氧纳 溶 液 冲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吡非 尼酮 ( P F ) 可 以减 少 草 枯 巾毒 小 鼠肺 组 织胶 原沉 积, 减轻
2 . 1 . 2口服 巾毒 : 急 性 百 草枯 一 f J 毒后应尽早催吐 、 洗 胃和 导泻 . 减 肺 部纤 维 化程 度I q l 。
H 3 d ;免 疫 抑 制 刹 :环磷 酰 胺 5 m g / k g d( 总量 4 g ) 、秋 水 “ ¨ 碱 氧自 基大量产生 、 氧 化、 机 氧 化 失衡 、 脂 质过 氧 化引 起组 织 细 F
胞 尤其 足肺 组 织 的 氧 化性 { = 6 { 伤有_ 芡; f 2 J 炎 性 子 的参 与 : 百草 枯 O . 5 m g , b i d ,有研 究 报道 早 期联 合应 . } } = I 大 制量 甲泼 尼龙 和环 孢 素 有 强烈 的刺 激 和腐 蚀 作 , 可造 成机 体 一 系列 应 激 反 应 , 刺激 冲 A治疗 P Q r f J 毒 大 鼠, 可 以显 著 减轻 P Q 中毒 所 致 的肺 组 织 氧 化
少毒物吸收, 血液净化和免疫制剂的应用在降低币症患者病夕 E E、早 期 应 用 大 剂量 盐 酸 氨 溴 索 联 用乌 司 他丁 能 减 轻 P Q对 肺
牢 上 未 见 明显 优势 1 。 ( 1 ) 催 吐: 一经 确 诊 , 刺 激咽 喉 部催 吐 , 尽 快 口服 吸 附 剂或 粘 土 。
F 草枯 ( P a r a q u a t , P Q ) , 最 常 见 商 品名 为 克 无 踪( G r a m o x o n e ) , 化 达有 效 地 固 定 、 抑 制 消化 道 内病 毒 、 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减 轻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则预后不良 •尿检测为阴性时
➢可于摄入百草枯6小时时再次测定 ➢如仍为阴性 ➢则表明出现严重损害的可能性较小
百草枯中毒尿液百草枯检测
损伤而变性坏死,消化道充血、糜烂、 溃疡及出血;
•影响能量合成:导致还原型辅酶Ⅱ大
量氧化消耗,使许多有还原型辅酶Ⅱ 参与的生化反应无法进行,竞争性抑 制干扰呼吸链电子传递,使能量合成 减少引起细胞衰竭;
•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百草枯接受电
子后,经微粒体还原型辅酶Ⅱ、细胞 色素C、还原酶等催化下产生有毒的 H:O:、Of及OH一等自由基,造成 多种组织损害,早期引起肺水肿,晚 期为肺泡损伤和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 导致严重的难治性低氧血症。
背景
百草枯,又名克芜综,对草快。百草枯最早合 成于1882年,最初用作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 1955年发现其除草性,1962年作为除草剂获得登记, 由于除草效果好,在土壤中无残留,开始在全世界 广泛应用。
正因其应用广泛,自服或者误服导致了大量的中毒案例。 大量摄入PQ会导致消化道腐蚀,肠道吸收后会导致肺、 肝、肾、胰脏等器官急性功能衰竭而使患者迅速死亡。幸 存者4—15 d内出现不可逆性肺纤维化后常因难治性低氧 血症而死亡。一般认为30mg/kg的剂量即可致死,死亡 率可高达90%。今尚无特效解毒剂清除PQ,同时也没有 特效螯合剂可以结合血液组织中的PQ。
N+ CH3
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及代谢
二氯化合物
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合物
CH3 N+
. cl N+ CH3
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及代谢
百草枯除草剂简介
1
2
3
◆属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
型除草剂与脱叶剂
•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 (遇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诊疗进展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杀草快、俗名“一扫光”,亚洲市场商品名为“克芜踪”(Gramoxone)。

它最初合成于19世纪,当时用作化学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1962年开始作为一种速效触杀型除草剂用于农业,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与土壤接触后迅速灭活,因而无大气污染和残留。

),很快在全世界推广使用。

1966年英国Bullivant首先描述2例PQ意外中毒死亡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PQ中毒事件并有大量患者死亡。

PQ多的中毒多是因自杀、谋杀、误服等引起,也可因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意外中毒。

因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死亡率高达50%~80%。

人们从治疗PQ中毒的困难中进一步认识到危险性,PQ中毒的研究也随之增多。

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PQ中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一、中毒机制(一)理化性质百草枯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属有机杂环接触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分子式CH3(C5H4N2)CH3·2CL分子量257.2,为白色结晶,商品用20%~40%克芜踪为蓝色溶液。

本品不易挥发,300o C以上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醇和丙酮,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对普通金属有腐蚀性。

(二)毒性属中等毒性,对人畜均有较强毒性。

人LD50约50mg/kg(按60kg体重计算), 口服百草枯15ml以上几小时就可致死; 皮肤长期暴露于>5mg/L的PQ溶液也可致死,若皮肤有破损,则低于此浓度也可引起致死性中毒。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PQ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

口服吸收率为5%~15%,吸收后2小时内达血浆深度峰值,并导速分布到肺、肝、肾、甲状腺、胎盘、各种体液和脑脊液中,其中肺深度较高,常是血中含量的10倍。

15~20小时后血浆深度缓慢下降;PQ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在体内可部分代谢,在肾小管中不吸收,大部分以原形从肾脏排出,少量可以从粪便排出。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1 百草枯药物特性及中毒作用机制百草枯的化学名称1,1一二甲基一4,4 联吡啶阳离子,其商品多为20%的紫蓝色溶液。

百草枯可经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

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毒物吸收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约2 h其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并迅速分布到肺、肾脏、肝、肌肉、甲状腺等器官组织,15~20 h后血浆浓度缓慢下降,最终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百草枯进入人体后蓄积于肺组织被肺泡Ⅰ型、Ⅱ型细胞主动转运而摄取。

在细胞内活化形成过量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及过氧化氢。

可引起肺部病理学改变导致肺出血和不可逆性肺间质纤维化[1]。

杨明等对百草枯中毒死亡尸解发现肺部炎性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组织呈不同程度纤维化[2]。

2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2.1 一般表现口服百草枯后可致口腔、舌咽以及食管黏膜糜烂或溃疡,严重者可出现穿孔;还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

口服百草枯<20 mg/kg,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仅限于胃肠道症状,预后较好;口服百草枯20~40 mg/kg,患者多出现肾衰竭及肺纤维化,多数于2~3周后死亡;口服百草枯>40 mg/kg,可迅速出现包括循环衰竭在内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晚期肺纤维化可致呼吸衰竭。

有报道给鼠灌服百草枯(364 mg/kg),数小时内小鼠死亡,病理发现心肌组织水肿、充血、出血等[3],且小鼠心肌组织百草枯浓度与存活时间呈负相关。

2.2 影像学特征早期(3 d内)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样改变、胸膜下线和心脏增大;早q期(4~7 d)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胸腔积液和心脏增大;中期(8~14 d)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胸膜增厚、心脏增大;中后期(15~28 d)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胸膜增厚;后期(>28 d)则以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多见。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百草 枯肺 损伤 的机 制 不 仅 有 氧 自由基 的作 用 , 还存 在 线 粒 体 内 L Ol 。 目前 认 为 百 草 枯 是 一 电 P 4 J 子受 体 ,吸 收后在 肺组 织 内蓄积 ,经 复杂 的生化 过
程产 生 多量 的高 活性 氧 自由基或 使抗 氧化酶 类 活性 降低 ,从 而 引 发 多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 o u strt P l na ae y u d
研 究 显示 ,百 草枯 中毒 动物体 内脂 质过 氧化 物 明显 升高 ,给 动 物 喂养 维 生 素 E或 缺 硒 饮 食 逐 渐 减 少 细胞 内抗氧 化剂 的保 护 ,该受 试动 物较 对照组 易于 中毒 ,组织 或 细胞 内谷胱 甘肽 含量较 低 时更易 中毒 j 由此 可 见 脂 质 过 氧 化 为 百 草 枯 中毒 肺 损 5。 伤的 可能机 制 。
部 分经 小肠 吸收 后分 布到 各组 织和 器官 中 ,以原 型
经 肾脏 排泄 。
过 氧化 物 酶 解 毒 为 无 毒 性 的 水 分 子 。 由 于 铁 的 存
在 ,过 氧化物 也 能被催 形 成羟 自由基 ,羟 自由基
3 百草枯 中毒 致肺 损伤 的机制
3 1 百 草枯在 肺 组织 内蓄 积 . 百 草枯 可 经 皮 肤 、呼 吸 道 、消 化 道 吸 收 入 人
原 成单 阳离 子基 ,单 阳离 子基 自发 与分子 氧反 应形 成 超氧 阴离 子 ( :) 0 一,同 时生 成 最 初 的 百草 枯 双 阳
离 子 ,参与 氧 化 还 原 再 循 环 ,2个 0 - 过 氧 化 物 2 被 歧 化酶 催化 形成 过氧 化氢 ,过 氧化氢 被过 氧化 酶和
[ 关键 词 ] 百草 枯 ;农 药 ;急性 中毒 ;肺损 伤 ;机制

百草枯中毒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ma i e rgn i n ba d ltsg o e nai [ . tx ht oeet i ri moua l macl ivso J r e y n e i l n] htJBohm C l Bo 0 43 () 0 6 16 . a i e e i,2 0 。66: 4 — 0 9 e l l 1
D n 0 72 61) 2 7 3 0 . y ,20 , (2: 9 — 3 8 3 3
f0 9 0 — 6收 稿 ,0 9 0 — 8修 回】 2 0— 2 2 20 — 7 1
【 文编 辑 : 仲琪 】 本 韩
百草枯 中毒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薛维亮, 胡 峰 , 杜 莉
及治 疗 进 展作 一 综 述 。
l 百 草 枯的 理 化性 质 及 体 内代 谢
P 纯 品 为 白 色结 晶 , 子 式 为 C' 。 :2 1以 阳 离 子 Q 分 。 ・C , H
形 式 存在 , 溶 于 水 , 溶 于 酒 精 , 点 为 1 5 10℃ , 点 易 微 熔 7~8 沸 为 3 0℃。 酸 性 及 中性 溶 液 中稳 定 。 0 在 可被 碱 水 解 . 土壤 接 和
8 %. 总 的来 说 , 0 但 急性 中毒 病 死 率 很 高 『 l 1 疗难度大 , 。治 预
后 极 差 , 后 与 中毒 时 间 及服 药 剂 量 直 接 相 关 。 目前 缺 乏 特 预
效解毒剂 , 以及 有 效 降 低 毒 物 毒 性 的 治 疗 手 段 。对 于 P 中 Q
毒 的治疗 尚处于探索 阶段 , 现就近年 国内外 P Q的中毒机制
ai rm pdar ri u os ] reNa ed SiU A re f e itcban tm rJ.P t Aa e S . s o i [ o l

百草枯中毒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百草枯中毒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directions for
treatment
paraquat
paper
reviewed the foreign studies
mechanism of
it.
Key words:paraquat,poisoning,pathological mechanism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一 4,4’二氯二毗啶,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农业生产应用甚
内学者参考。
广,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目前桩床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原因
在于其毒理作用与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PQ具有较强的 氧化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PO在体内通过氧化作用,对生物 体的三大功能物质即脂类、蛋白质、及DNA都具有氧化作用,
1病理改变
PO一次大剂量进入机体,可以引起急性中毒,而小剂量 多次接触时,则引起慢性中毒。无论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 毒,均以肺损伤最为明显,大多出现肺脏纤维化,预后不佳。 其他脏器损伤相对较轻。急性中毒时,肺明显水肿,肺泡壁及
Advance of study
on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paraquat poisoning
Ye,Jin Bo,Liu Min,Liao Zhi—gang
610041,China
Wang
West China School of Preclin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J Nutr,2004,91(3):447-457
(2005.11.25收稿) 作者简介;王哗,男,博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第3期
王哗,等.百草枯中毒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草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11-19T16:51:00.0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冉灿1 张维1 陈志静1 李海青1 宋文亮1 杨姣
[导读] 长沙医学院2012级本科临床13班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一是认为PQ直接刺激细胞内部产生自由基,增加细胞中氧化脂质,导致细胞成分损伤的发生。

冉灿1 张维1 陈志静1 李海青1 宋文亮1 杨姣2(通讯作者)
1.长沙医学院2012级本科临床13班湖南长沙 410219;
2.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达50%-70%几年,对百草枯中毒对各系统损伤机制研究较多,本文就其急性中毒机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机制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

百草枯毒性很强,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ml(20-40mg/kg)左右[1],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达50%-70%[2]。

又因价格低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故全球百草枯中毒患者多。

自1966年报道世界第一例百草枯中毒后[3],各国有机类除草剂中毒病死率已高达70%左右[4]。

近几年,对百草枯中毒对各系统的损伤表现、损伤机制、治疗方案等研究较多,本文就其急性中毒机制新进展作一综述。

1.百草枯(PQ)的致毒机制
PQ导致肺损伤的发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氧自由基损伤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5]、细胞因子学说[6],导致肺纤维化的进展主要有酶失衡学说[7],分子生物学说、细胞凋亡学说。

1.1 氧自由基损伤学说
早在1974年,氧自由基损伤学说就被提出。

一是认为PQ直接刺激细胞内部产生自由基,增加细胞中氧化脂质,导致细胞成分损伤的发生。

二是认为PQ进入体内后,通过干扰电子传递、激活活性氧系统生成大量的超氧离子,造成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透明膜变性,导致细胞损伤与坏死,从而引起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多脏器损害[5]。

氧化系统的损伤,导致NADPH及其他还原物质大量消耗,降低了GSH水平[8]。

1.2 线粒体损伤学说
线粒体损伤学说认为PQ抑制NADPH-泛醌氧化还原酶活性,NADPH-泛醌氧化因为还原酶是电子传递链中最重要的一个复合体酶,故影响了呼吸链电子传递和生物氧化磷酸化,从而造成线粒体受损[5];PQ还可使线粒体内膜上的二巯基化合物氧化,导致钙通道失调,导致钙稳态被破坏,大量钙离子内流,加重线粒体损伤[9]。

1.3 细胞因子学说
肺是PQ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学说认为PQ进入机体可激活免疫活性细胞浸润,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使组织细胞产生炎症反应,机体出现全身反应综合征(SIRS)。

炎症介质还破坏细胞结构蛋白、生物膜、脱氧核糖核酸(DNA),导致细胞坏死、凋亡,引起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

炎症介质也可激活凝血、纤溶系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栓,加重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6]。

1.4 酶失衡学说
酶失衡学说现在正是研究的热点。

还有研究认为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之间失衡,该失衡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和进展[7]。

1.5 分子生物学说
分子生物学说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其结果不多。

其目前主要认为PQ中毒后可直接损伤DNA,引起基因的异常表达或启动细胞的凋亡途径[10]。

1.6 细胞凋亡学说
细胞凋亡学说主要认为PQ可导致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造成帕金森病样表现。

有研究表明PQ干预小鼠黑质部多巴胺神经元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caspase-3的激活标记着细胞凋亡的开始,当凋亡结束后,活化的caspase-3不能再被检测出,其相应的蛋白酶活性增高[11]。

但是,PQ影响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的具体机制尚未清楚。

参考文献:
[1]Dinis-Oliveira RJ,Duarte JA,Sánchez-Navarro A,et al.Paraquat Poisonings:Mechanisms of Lung Toxicity,Clinical Features,and Treatment[J]. CriticalReviews in Toxicology,2008,38(1):13-71.
[2]Sung-Chul Yoon. Clinical Outcome of Paraquat Poisoning[J].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09,24(2):93-94.
[3]Bullivant C M. Accidental poisoning by paraquat:Report of two cases in man[J].Br Med J,1966,1(5498):1272-1273.
[4]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6):484-489
[5]张和平,薛克俭,林国跃.百草枯中毒后检验数值变化及中毒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162-164.
[6]龙勇,曾俊峰,江乾,等.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71-172.
[7]卢中秋,贺晓艳.百草枯急性中毒的诊治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9(20):1878-1881.
[8]MELCHIORRI D,REITER RJ,ATTIA AM,et al.Potent protective of melatonin on in vivo paraquat 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rat[J].Life Sci,1995,56:83.
[9]COSTANTINI P,PETRONILLI V,COLONNA R,et al.A sensitiv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synergistically with nitric
oxide[J].Toxicology,1995,99:77
[10]王占青,李广军,马玉英.百草枯中毒性肺损伤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2):221-222.
[11]丁正同,任惠民,蒋雨平.百草枯增加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23mRNA的表达及其酶活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