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黄明宇
车载储氢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车载储氢技术的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e0e9eb3c77da26925c5b0d3.png)
【技术】车载储氢技术的现状及展望2014-04-23能源情报文/黄明宇冯小保等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气温逐年升高,工业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水体和土壤。
另外根据预测,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足人类使用百年,寻找一种环境友好型并且储量丰富的新型能源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
氢元素是宇宙形成之初形成的第1种元素,约占整个宇宙质量的75%,同样也是目前地球上储量最多的元素,其具有广泛的来源,又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污染排放,高比能量,因此氢能源成为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同时也是人类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一条很有希望的途径。
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以氢能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和燃料电池汽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美国、韩国、日本、欧盟和中国等都有各自的燃料电池车推出,其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排放物只有水,使用过程中环保无污染,是未来交通领域的环保主力。
虽然氢是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但是地球上却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的天然的氢,大部分氢元素存在于水、石油、天然气等化合物中,因此必须先人工制取氢气。
目前,氢气的制取技术主要有水电解、氨分解、石油热裂、水煤气、天然气、生物制氢、太阳能制氢和核能制氢等,但是,在氢气的上述来源中,石油热裂制氢、水煤气制氢和天然气制氢使用的仍然是化石资源,虽然最终产生的氢气是无污染的,但其生产过程中还是要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科学家还研制出了可模拟光合作用的“人造树叶”,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氢作为新能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①储量丰富,来源广泛,且可循环;②制取方法多,简单可行;③清洁无污染[4],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开拓,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氢能发电,而在氢能发电领域,仍然要数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较多。
氢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氢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97a6b0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3.png)
氢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近年来,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氢气本身具有极低的密度和高的易燃性,氢储存一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难题。
因此,人们对氢储存技术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本文将就氢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氢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氢储存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化物储氢和液态氢储存四种类型。
(一)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利用固体吸附氢气的方式来实现储氢的,它的主要载体是活性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多孔氧化物等。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储氢技术,物理吸附具有更高的储氢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能。
(二)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通过吸附剂和氢气反应来实现氢气的储存的一种方法。
化学吸附常用的物质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氧化物和金属化合物等。
与物理吸附不同,化学吸附不需要高压气体来储存氢气,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储氢系统的压力。
(三)氢化物储氢氢化物储氢是利用氢化物储存氢气的方法。
氢化物可以分为金属氢化物和非金属氢化物两种类别。
其中,金属氢化物的储氢密度更高,但是其氢化反应是可逆的,使得循环溢出成为了储氢过程的复杂部分。
(四)液态氢储存液态氢储存是利用液态氢作为储存介质的技术。
由于液态氢密度高,因此它的储氢效率也更高。
不过,液态氢需要在极低温下储存,因此储氢设施需要复杂的加热和冷却系统。
二、氢储存技术的未来展望(一)发展方向当前,氢储存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电化学、热解和表面改性等技术,改善储氢材料的吸附、储存和释放能力,提高储氢密度和储氢效率;2、开发新的氢储存技术,以达到更高的储氢密度和更佳的安全性。
(二)瓶颈问题目前,氢储存技术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成本高:氢储存材料的研发需要投资大量资金,因此材料的成本很高;2、材料的稳定性:很多材料对氧和水蒸气敏感,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处理;3、储氢密度:目前氢储存材料的储氢密度还远远低于理论值,需要继续加大研究和改进力度;4、储氢速度:氢储存材料的储氢和释放速度还不够快,需要加强研究;5、安全问题:氢气具有极低的点火能力和爆炸性,因此氢储存系统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f040c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其存储和运输的挑战,氢能源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将探讨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氢能源储存技术主要包括氢气压缩、液化储存和化学吸附储氢等几种方式。
首先,氢气压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方式,通过将氢气压缩到高压状态,实现氢气的密集储存和便捷运输。
其具有储存容量大、储氢效率高的优点,然而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用于氢气的压缩,且存在压缩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其次,液化储存技术是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度条件下进行液化,实现氢气的高密度储存。
该技术具有储存容量大、储氢效率高的优点,但需要极低温度和高压条件,并对材料的选择和储存设施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化学吸附储氢技术是利用不同材料对氢气的吸附能力,将氢气存储在孔隙结构中。
该技术具有高储氢密度、无液化过程和储氢效率较高的特点,但对材料的选择和储氢温度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制。
二、氢能源储存技术的未来前景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不断深入,氢能源储存技术在未来有望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首先,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进步将为氢能源储存提供更多的选择。
通过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储氢材料,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储氢容量和储氢效率,降低储氢成本和提高安全性。
其次,新型的储氢技术如氢气液化与催化液化技术有望取得突破。
这些技术可以降低液化温度和压力,提高液化过程的能量效率,从而推动氢能源储存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此外,电化学储氢技术和化学氢合成技术也值得关注。
通过新型电解槽设计和电催化剂的研发,电化学储氢技术可以提高储氢效率和化学能转化效率。
化学氢合成技术可以通过催化剂的研发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实现氢气的高效合成,进一步推动氢能源的应用和发展。
总结起来,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现状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该领域的前景十分广阔。
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469c2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d.png)
三、展望氢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 展趋势和挑战
三、展望氢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新型的 储氢材料和储运方式将成为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碳纳米管等 新型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储氢密度和更优秀的吸放氢性能,有望成为储氢领域的 重要研究方向。此外,固态氢存储材料也在持续优化中,以期实现常温下更快速 的吸放氢反应。
一、氢能产业链及储运技术研究 现状
1、氢能产业链基本构成
1、氢能产业链基本构成
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用氢等多个环节。其中,制氢是氢能产 业链的起点,目前主要采用化石能源重整、水电解、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储运环 节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 储氢等方式;加氢环节是氢能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采用固定加氢站和 移动加氢站两种形式;用氢环节是氢能产业链的终点,目前主要应用于能源、交 通、工业等领域。
2、储运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中的 应用及研究现状
2、储运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储运技术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环节。目前,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 氢、固态储氢等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研究和应用。其中,高压气态储氢具 有储存压力高、容器重量轻、便于运输等优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储氢方式之 一。液态储氢具有储存密度高、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但需要解决低温液 态储存和运输的问题。固态储氢具有储存密度高、安全性好、易于运输等优点, 但需要解决储氢材料和制备成本高的问题。
三、展望氢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氢气运输方面,未来将致力于提高现有运输方式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寻 求新的运输方式。例如,利用太阳能进行水解制氢,然后通过管道或船舶运输, 将有望实现氢气的低成本、大规模运输。然而,这一技术还面临着光电转化效率 低、水解制氢速率慢等挑战。因此,未来的研究将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降低整 个系统的成本,以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可行性。
2024年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d1bdf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2.png)
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目前,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汽车行业正逐渐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车载储氢系统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能源技术,逐渐受到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涵盖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加速了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制定了减少排放和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为车载储氢系统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储氢系统的性能不断提升。
高效的氢气储存材料和优化的系统设计,使得储氢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这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发展。
3.合作共享:车载储氢系统的开发和推广需要各方的合作共享。
汽车制造商、能源公司、研究机构等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通过分享资源、经验和技术,推动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健康发展。
4.绿色转型:车载储氢系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被视为推动汽车行业向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
在未来,储氢技术还有望与其他新能源技术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等相结合,形成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挑战与机遇虽然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供给链建设:车载储氢系统需要完整的供给链来支撑其发展,包括生产氢气、运输储存、供应设备等环节。
目前,这些供给链尚不完善,需要在技术、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以支持和完善。
2.安全问题:储氢系统涉及储存和使用高压氢气,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
面对挑战,车载储氢系统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1.新兴市场:亚太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将成为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氢能源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氢能源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ca8702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氢能源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氢能源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技术,正在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领域。
本文将从氢能源技术的现状出发,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氢能源技术的现状目前,氢能源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运输领域氢燃料电池车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氢能源技术应用之一。
它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经过燃料电池在车载发电机内被氧化,产生电能驱动电机进行运转。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氢燃料电池车具有零排放、高效率、安全性好等优点。
目前,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已经开始在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和生产上进行大规模投资。
除了氢燃料电池车,氢气还可以用于燃料电池发电机组,作为发电的能源。
这种发电方式具有高效、低排放、无噪音等优点,已经在某些地区应用于家庭、商场等电力供应领域。
2. 工业生产领域氢气是工业重要的原料和能源,被用于石油炼制、化学工业、金属加工等领域。
同时,氢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有益于减少工业的环境污染。
3. 储能领域氢气储能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氢气,通过储氢技术进行储存,再转化为电能供能。
这种储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将电能在不同需求时段储存,使能源利用率更高。
目前,某些国家已经在进行氢气储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二、氢能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氢能源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和现实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探索。
1. 降低成本从目前的情况看,氢能源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特别是氢气的生产成本和储存成本。
为了使氢能源技术能够更快地被人们接受和应用,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经验积累来降低成本。
2. 推广应用氢能源技术应用的推广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认知度提高。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氢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社会对氢能源技术应用的认知度也需要得到提高,通过科普宣传和示范应用等手段来加强社会认知。
3. 不断完善技术氢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完善。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42d84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2.png)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视,车载储氢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燃料的重要方向。
车载储氢技术通过将氢气储存于车辆中,能够实现零排放的运行,对减少尾气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车载储氢技术概述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氢气储存、氢气输送和氢气供应三个关键环节。
储氢技术包括压缩氢气储存和液态氢气储存两种方法,而输送技术则涉及高压氢气管道和液态氢气管道两种形式。
另外,氢气的供应也是车载储氢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3. 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现状3.1 技术发展情况车载储氢技术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
压缩氢气储存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液态氢气储存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
氢气输送技术方面,高压氢气管道建设已在一些国家得到推进,但仍面临许多技术和安全问题。
氢气供应方面,随着氢气制备技术的进步,氢气供应能力逐渐增强。
3.2 行业应用情况车载储氢技术在轻型和重型商用车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轻型车辆主要包括乘用车和小型货车,而重型商用车辆则包括卡车和公交车等。
目前,许多城市已开始大规模采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以减少尾气排放并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3.3 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约为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复合年增长率X%增长。
这显示了市场对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
3.4 市场驱动因素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是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次,氢燃料电池车辆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此外,氢气供应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对市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4.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24年氢燃料汽车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氢燃料汽车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f7162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c.png)
2024年氢燃料汽车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氢燃料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正逐渐崭露头角。
随着全球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氢燃料汽车作为一种零排放的替代能源汽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探讨氢燃料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2. 氢燃料汽车的定义与分类氢燃料汽车是指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储存介质,并通过氢燃料电池将氢气转化为电能来驱动电动汽车。
根据氢气的储存方式,氢燃料汽车可以分为氢气储存式和氢气发生式两种类型。
3. 2024年氢燃料汽车市场发展现状3.1 技术发展氢燃料汽车的技术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试验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目前,氢燃料汽车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氢气储存和供应、氢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寿命、氢气安全等。
各国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不断研发和改进氢燃料汽车的相关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3.2 市场需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汽车尾气排放问题的关注,全球对氢燃料汽车的需求逐渐增长。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氢燃料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提供经济补贴和建设氢燃料充电站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环保型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氢燃料汽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
3.3 市场竞争当前,氢燃料汽车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和氢能源公司在内的众多汽车制造商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氢燃料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此外,电动汽车也是氢燃料汽车的竞争对手之一。
然而,氢燃料汽车由于其较长的续航里程和短时间内可实现的加氢,仍然在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3.4 市场前景尽管氢燃料汽车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预计在未来几年,氢燃料汽车将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并与传统汽车竞争。
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氢气供应基础设施的完善,氢燃料汽车市场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 总结本文讨论了氢燃料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虽然氢燃料汽车市场仍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竞争等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被认为是非常广阔的。
储氢行业现状与发展
![储氢行业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2fcfb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b.png)
储氢行业现状与发展储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氢能源领域。
储氢行业是目前全球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下面介绍储氢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首先,储氢技术的现状是多样化且发展迅速。
目前,主要的储氢技术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压缩氢气和液态氢气等。
其中,压缩氢气和液态氢气是最常用的储氢技术。
随着氢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储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的储氢技术如氢气化金属合金、氢气化盐和化学储氢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其次,储氢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氢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储氢技术是氢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储氢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氢能源在交通、储能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氢能源已经在公交车、物流车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储氢行业作为氢能源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氢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三,储氢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储氢技术的安全性、成本和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储氢技术的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隐患,特别是液态氢气的高压条件下,一旦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且,储氢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此外,储氢技术的效率也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储氢和释放氢气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的问题。
总而言之,储氢行业在储氢技术的发展和氢能源的推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储氢技术的多样化和不断创新为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储氢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储氢行业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pdf
![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pdf](https://img.taocdn.com/s3/m/c429b0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2.png)
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一、液态氢存储技术液态氢存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氢气储存方式,具有储存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目前,液态氢主要通过低温液化实现储存,但低温液化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高效、安全的液态氢储存和运输技术,提高储存密度和降低能耗。
二、固态氢存储技术固态氢存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氢气储存方式,其利用固态材料将氢气吸附储存,具有储存密度高、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目前,固态氢存储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有望成为未来氢气储存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高效、安全的固态氢储存和释放技术,以及探索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
三、管道氢输送技术管道氢输送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氢气输送方式,具有输送量大、损耗低等优点。
目前,管道氢输送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应用,但仍存在管道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管道设计和建设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四、长途氢气运输车长途氢气运输车是实现氢气大规模运输的重要工具,具有运输量大、灵活性强等优点。
目前,长途氢气运输车在技术和规模上仍存在较大挑战,如车辆续航里程、载重能力、加注速度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提高长途氢气运输车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运输成本。
五、加氢站建设与运营加氢站是实现氢气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安全、环保、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目前,加氢站建设和运营仍存在诸多挑战,如设备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运营效益低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加氢站设计和运营模式,提高设备性能和降低成本。
六、氢气储存安全问题氢气储存安全是储运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涉及到泄漏、爆炸等安全风险。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氢气储存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储存设备检测和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人员培训等。
此外,还需加强相关领域的安全研究,以不断提升氢气储存的安全水平。
储氢系统发展现状
![储氢系统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9de29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a.png)
储氢系统发展现状储氢系统发展现状:目前,储氢系统的发展正在逐步取得进展。
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氢气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储存和转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以下是储氢系统发展的一些现状:1. 储氢技术的不断改进:为了提高氢气的储存密度和安全性,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不断寻求新的储氢材料和技术。
例如,利用高压氢气储存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储氢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储氢技术,如氢气吸附材料和化学储氢材料等,也正在得到积极研发和应用。
2. 储氢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储氢系统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储氢系统可以与可再生能源设备,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机,相结合,实现能源的储存和平衡。
其次,储氢系统还可以用于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的发展。
氢燃料电池车辆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并产生电能,具有零排放和长续航里程的特点。
3. 政府支持的推动:为了促进储氢系统的发展,许多国家政府都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政策激励措施。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设立补贴政策、资金支持和减税措施等方式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储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储氢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
4. 持续的研发和创新:储氢系统领域一直在进行持续的研发和创新。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致力于开发新的储氢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储氢系统的效能、减少成本和提升安全性。
此外,他们还在不断改进现有的储氢系统,并寻求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如智能电网和电力系统等,以实现全面的清洁能源利用。
总的来说,储氢系统的发展正在迈向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储氢系统将在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可持续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储氢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储氢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0b4552b5fbfc77da369b142.png)
储氢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发展、使用高效、清洁、可持续使用的能源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是人类摆脱对“三大能源”依赖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替代能源之一。
储氢技术作为氢气从生产到利用过程中的桥梁,是指将氢气以稳定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以方便使用的技术。
氢气的质量能量密度约为120MJ/kg,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的2.7倍,然而,288.15K、0.101MPa条件下,单位体积氢气的能量密度仅为12.1MJ。
因此,储氢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提高氢气的能量密度。
常以氢气的质量密度,即释放出的氢气质量与总质量之比,来衡量储氢技术的优劣。
美国能源局DOE要求2020年国内车载氢能电池的氢气质量密度须达到4.5%,2025年达到5.5%,最终目标是6.5%。
同时,氢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当氢气浓度为4.1%~74.2%时,遇火即爆。
因此,评价储氢技术优劣时,还须考虑安全性。
一项技术的使用,还须考虑经济性、能耗以及使用周期等因素。
为了寻求兼顾储氢密度、安全性、成本、使用期限等因素的储氢技术,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系列研究。
按储氢的原理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与其它储氢。
本文围绕这3大类储氢技术,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未来储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1物理储氢技术物理储氢技术是指单纯地通过改变储氢条件提高氢气密度,以实现储氢的技术。
该技术为纯物理过程,无需储氢介质,成本较低,且易放氢,氢气浓度较高。
主要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与低温液化储氢。
1.1高压气态储氢技术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是指在高压下,将氢气压缩,以高密度气态形式储存,具有成本较低、能耗低、易脱氢、工作条件较宽等特点,是发展最成熟、最常用的储氢技术。
然而,该技术的储氢密度受压力影响较大,压力又受储罐材质限制。
因此,目前研究热点在于储罐材质的改进。
ZUTTEL等发现氢气质量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在30~40MPa时,增加较快,当压力大于70MPa时,变化很小。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4364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c.png)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转型的推进,清洁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车载储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方式,在清洁能源汽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1.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全球各国逐渐意识到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推动了清洁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
2.政策扶持:各国政府通过减少燃油汽车的补贴、实施排放标准等措施,大力支持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车载储氢技术市场需求的增长。
3.能源安全需求:贮氢技术能够提供能源储存和解决能源供应短缺的问题,满足了人们对能源安全的需求。
技术发展趋势1.贮氢材料的研发创新:新型储氢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车载储氢技术发展的关键。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具有高储氢容量和快速放氢特性的材料,以提高贮氢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2.氢气储存和传输技术的改进:储氢系统中的储氢罐、氢气传输管道等关键部件的改进将极大地提高贮氢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氢气供应链的完善:建设完善的氢气供应链是车载储氢技术发展的基础。
将氢气生产、储存和传输等环节相互衔接,以确保氢气燃料的持续供应。
市场前景预测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清洁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的机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规模化商业化。
2.技术进步带来降本增效:贮氢技术的改进将提高贮氢系统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这将促使清洁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提升,进一步推动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发展。
3.国际合作促进市场开拓:各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将有助于加速车载储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共享和市场开放将为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风险与挑战1.高成本限制了市场普及:目前,车载储氢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普及和推广。
高成本的降低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2.安全问题制约了市场发展:贮氢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车载储氢技术发展的瓶颈。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4fa6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而车载储氢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储能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该技术的潜力和前景。
背景车载储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作为燃料储存在车辆中,用于驱动发动机的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辆,车载储氢技术具有零排放、高能量密度等优势。
同时,储氢技术还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据预测,到2025年,该市场的价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
以下是对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的详细分析。
产品类型车载储氢技术市场主要分为压缩储氢和液态储氢两种类型。
其中,压缩储氢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势。
目前,液态储氢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其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未来具有较大的潜力。
应用领域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
目前,乘用车和商用车是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绿色交通的支持,车载储氢技术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地域分布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主要地区,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欧洲地区紧随其后,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
市场驱动因素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以下几个市场驱动因素:1.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储氢技术的政策和补贴措施,加速了市场的发展。
2.环保要求: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各国对车辆排放限制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催生了车载储氢技术的需求。
3.新能源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储氢技术被看作是能源储存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吸引了大量投资和研发。
市场前景车载储氢技术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的储能解决方案,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车载储氢技术将逐渐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简单论述汽车储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简单论述汽车储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3ea26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3.png)
简单论述汽车储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汽车储氢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4年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820a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b.png)
2024年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车载储氢系统是指将氢气储存、输送和供应给氢燃料电池车辆使用的系统。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氢燃料电池车辆逐渐受到关注,从而推动了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规模,并探讨其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主要由以下因素影响:1.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氢能源和氢燃料电池车辆的支持政策,如购车补贴、减免税等,能够提高消费者对氢燃料电池车辆及其储氢系统的需求。
2.技术成熟度:车载储氢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能够提高储氢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从而提高消费者对该技术的接受程度。
3.消费者接受程度:消费者对氢燃料电池车辆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了对车载储氢系统的需求。
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零排放车辆的需求以及对新技术的好奇心都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因素。
4.竞争格局: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会影响市场规模。
竞争激烈的市场会促使厂商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性能,从而带动市场规模的增长。
当前,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较小,但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市场增长趋势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增长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随着储氢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车载储氢系统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型储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高效氢气压缩技术的发展等将推动市场的增长。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将为车载储氢系统的市场增长提供动力。
政府购车补贴、减免税等措施能够降低消费者购买氢燃料电池车辆及其储氢系统的成本,促进市场的发展。
3.成本下降: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车载储氢系统的成本将逐步下降。
成本下降将提高消费者购买氢燃料电池车辆及其储氢系统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4.基础设施建设:车载储氢系统的发展还需要配套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e6a3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c.png)
2024年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调查报告1. 前言车载储氢技术是当前氢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档旨在通过市场调查,对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
2. 车载储氢技术概述车载储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储存于车辆中,用于供应燃料电池或其他氢燃料制动的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的车载储氢技术包括压缩氢气储存和液氢储存。
2.1 压缩氢气储存技术压缩氢气储存技术是将氢气压缩至高压储存于气瓶或气罐中。
这种技术具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但由于氢气的压缩过程存在能量损耗和安全隐患,需人工维护气瓶或气罐的安全性。
2.2 液氢储存技术液氢储存技术是将氢气液化并储存在低温容器中。
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储存密度,但液氢的制作、储存和输送过程存在能量损耗和安全隐患,需特殊设备和条件。
3. 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现状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发展。
以下是车载储氢技术市场的主要现状:3.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氢能源政策的推动和技术进步,车载储氢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投入研发,并推出搭载储氢技术的汽车产品。
3.2 技术进步驱动市场竞争压缩氢气储存技术在成本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液氢储存技术在储存容量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推动市场竞争,各种车载储氢技术正在不断演进和提升。
3.3 政策推动市场需求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推动氢能源发展和车载储氢技术应用的政策和补贴措施,如充电设施建设、购车补贴等,这些政策措施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4. 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前景车载储氢技术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氢能源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氢能源的发展,并出台支持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将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会,为车载储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4.2 可持续发展需求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燃料的限制,车载储氢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24年氢能存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氢能存储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694ee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c.png)
氢能存储市场发展现状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可再生性等特点,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氢能存储技术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氢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氢能存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对氢能存储市场的了解。
1. 氢能存储技术简介氢能存储技术是将氢气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使用。
常见的氢能存储技术包括压缩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三种形式。
压缩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到高压容器中储存;液态储氢是将氢气冷却至低温下液化储存;固态储氢是将氢气吸附或吸收到固体材料中储存。
这些储氢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储氢技术。
2. 氢能存储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氢能存储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氢能存储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氢能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并且还将继续增长。
2.2 技术不断创新氢能存储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新型的储氢材料和储氢装置的研发,使得氢能存储更加高效、安全和经济。
例如,氢气在固态材料中的吸附技术,可以实现更高密度的氢气储存,提高氢能利用效率。
2.3 应用领域拓展氢能存储技术在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能源行业是氢能存储市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利用储存的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供应源,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3. 氢能存储市场面临的挑战虽然氢能存储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3.1 成本问题目前,氢能存储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
储氢装置、储氢材料以及产氢设备等的成本都是制约氢能存储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降低成本是氢能存储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安全隐患氢气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易燃性,储存和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何确保储氢系统的安全性,是氢能存储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3 储氢技术的可行性不同的场景对储氢技术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交通领域对储氢系统的轻量化要求较高,而能源领域对储氢系统的储氢密度要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论与评述
现代化工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July 2013 ·1·
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黄明宇,冯小保,厉丹彤,问朋朋,倪红军,董瑞学 ( 南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 氢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新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氢的存储和运输是氢能发展的关键问题。氢能在汽车上的应用
正在得到研究。笔者综述了高压气态储氢技术、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物理吸附储氢技术、液态有机化合物储氢技术和低温液
态储氢技术的原理,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并对车载储氢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氢能; 储氢材料; 车载储氢
中图分类号: U4பைடு நூலகம்3. 4; TK91
文献标志码: A
高压气态储氢是指在氢气临界温度以上通过高 压压缩的方式存储气态氢,是一种目前应用广泛的 储氢方式,通常采用气罐作为容器,简便易行,其优 点是存储能耗低、成本低( 压力不太高时) ,充放气 速度快,在常温下就可进行放氢,而且可以根据需要 调节放气速度或者结束放气,其缺点是存储的体积 和质量密度低。图 1 为高压储氢罐,其内部压力最 大为 13. 5 MPa。
文章编号: 0253 - 4320( 2013) 07 - 0001 - 05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
HUANG Ming-yu,FENG Xiao-bao,LI Dan-tong,WEN Peng-peng,NI Hong-jun,DONG Rui-xue
发现最早的储氢金属是钯,1 体积金属钯可以 存储几百体 积 的 氢 气,但 钯 的 价 格 很 高,实 用 价 值 低。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多种储氢合金,如碱金属 ( Li、Na、K) 或碱土金属 ( Mg、Ca) 与第三主族元素 ( B、Al) 形成的合金材料,但其再氢化难,如 H4 LiAl
2013 年 7 月
1 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氢气的制取到具体的应用,氢气的存储和运
收稿日期: 2013 - 01 - 27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011BAG02B10) ; 南通市级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R2011001) ; 南通大学自然科学类科研基金交通
运输专项项目( 11ZJ005)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 BK2013029) 作者简介: 黄明宇( 1962 - ) ,男,本科,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huang. my@ ntu. edu. cn。
虽然氢是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但是地球上 却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的天然 的氢,大部分氢元素存在于水、石油、天然气等化合 物中,因此必须先人工制取氢气。目前,氢气的制取 技术主要有水电解、氨分解、石油热裂、水煤气、天然 气、生物制 氢、太 阳 能 制 氢 和 核 能 制 氢 等[3],但 是, 在氢气的上述来源中,石油热裂制氢、水煤气制氢和 天然气制氢使用的仍然是化石资源,虽然最终产生 的氢气是无污染的,但其生产过程中还是要产生环 境污染问题。此外,科学家还研制出了可模拟光合 作用的“人造树叶”,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将水分解为 氢气和氧气,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氢作为新 能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①储量丰富,来源广泛, 且可循 环; ② 制 取 方 法 多,简 单 可 行; ③ 清 洁 无 污 染[4],其应用 领 域 正 在 不 断 开 拓,其 中 应 用 较 多 的 是氢能发电,而在氢能发电领域,仍然要数氢燃料电 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较多。
图 1 高压储氢罐
由于氢的密度非常小,且目前容器材料主要是 钢,储罐质量相对较大,故其储氢效率很低,加压到 30 MPa 时,质量储氢密度仍不到 3% ,而且运输和使 用过程中存在易爆的隐患,在氢燃料电池车上的应 用还存在问题[6 - 8]。由于相对于其他气体体积,氢 气分子的体积很小,且由分子动理论可知,在相同的 温度下,其分子运动速度比其他分子快得多,会从储 氢罐分子间的间隙中逸出。因此,即使气罐密闭性 做得很好,其内部气压也会因为氢气的逸出而逐渐 降低。因此对于传统的高压气态储氢来说,未来需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2 个: 第一,要提高质量储氢密 度。这就必须提高内部气压,同时减小容器自身重 量,因此必须寻找更加耐高压的气罐材料; 第二,采 用致密度高的涂料或者金属镀层,以减少氢气的外 逸,从而防止压力损失。目前,已有使用新型轻质的
复合材料制成的储氢容器,其外部以浸树脂的高强 度碳纤维包裹,而内胆则使用的是轻质铝合金材料。
然而,根据德国 Linde 公司的报告,1 kg 20 MPa 的高压氢气的价格达到 28 欧元,与汽油相当。在常 温下,即使将压力提高到 70 MPa,其体积储氢密度 也只达到 4 kg /100 L,远远没有达到美国能源部提 出的 质 量 分 数 为 6. 5% 的 质 量 储 氢 密 度 标 准 和 6. 2 kg /100 L 体积储氢密度标准,因此高压气态储 氢的市场化道路将很艰辛甚至不可能[9]。 1. 2 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
Key words: hydrogen energy;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vehicle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温 室气体的排放使得气温逐年升高,工业废弃物的排 放严重污染了水体和土壤。另外根据预测,目前地 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足人类使用百年,寻找 一种环境友好型并且储量丰富的新型能源成为人类 发展过程 中 必 须 予 以 解 决 的 问 题[1]。 氢 元 素 是 宇 宙形成之初形成的第 1 种元素,约占整个宇宙质量 的 75% ,同样也是目前地球上储量最多的元素,其 具有广泛的来源,又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污染排 放,高比能量,因此氢能源成为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 机的终极方案,同时也是人类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 问题的一条很有希望的途径。在未来的能源结构 中,以氢能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将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2]。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和燃料电池汽车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投入 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美 国、韩国、日本、欧盟和中国等都有各自的燃料电池 车推出,其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使用氢气 作为燃料,排放物只有水,使用过程中环保无污染, 是未来交通领域的环保主力。
气体分子与储氢材料表面原子间以化学键或氢 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而使氢分子被固定在储氢材料 表面,称为化学吸附[10]。金属氢化物储氢的原理实 质上就是一种化学储氢方法。一些金属能够大量的 储存氢气,其机理是金属的特殊晶格结构,在一定条 件下( 如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氢原子较容易进入 金属晶格的四面体或八面体间隙中,这些金属合金 与氢气产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其可储存相 当于其体积 1 000 ~ 3 000 倍的氢气,这些具有储氢 能力的合 金 称 作“储 氢 合 金 ”。 在 对 储 氢 合 金 重 新 加热或者减压的条件下,这些金属氢化物又会发生 逆向分解化学反应释放出氢气,相对来说,放氢对条 件的要求不是太高。储氢合金瓶组如图 2 所示。
·2·
现代化工
第 33 卷第 7 期
输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若氢气只做工业应用或者做 像天然气那样的民用,则通过管道运输即可,但是像 近年发展起来的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合适的储氢材 料或者储氢工艺以用于车载储氢装置是必须面对的 问题。专家预言,储氢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不仅改 变目前的能源结构,还将带动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崛 起。2006 年 11 月 13 日,氢能界的主要科学家向八 国集团提交了有关氢能的《百年备忘录》,指出解决 21 世纪初人类正面临气候变化和传统石化能源日 益紧张的两大危机的解决方案中,氢能是最优方案, 但必须攻克储氢这一难题[5]。 1. 1 高压气态储氢技术
(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Abstract: Hydrogen,as a pollution-free clean energy,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hydrogen are key issues that must be addressed in hydrogen development process. Applications of hydrogen in vehicle energy are being studied. The principles of high-pressure gaseous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metal hydride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physical adsorption of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cryogenic liquid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each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of the 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 are proposed as well.
黄明宇等: 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3·
在 TiCl3 、TiCl4 等作用下,在 180℃ 的温度和 8 MPa 气压下可获得 5% 的可逆储放氢容量。目前,常用 的储氢合金 有 稀 土 镧 系、钛 铁 系、镁 系 和 多 元 素 系 ( 钒、铌、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