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
儿科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属中医“咳嗽”、“咳喘”范畴。
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犯肺以及痰浊、痰热内生所引起。
初起以邪实为主,日久脾气肺阴均伤,能转成虚证或虚中夹实的病证。
治不及时,咳嗽(喘)反复发作,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有恶寒、发热、咽痛、干咳,1〜2天后有少量黏痰,以后痰量多,颜色转黄或白色,黏稠难出。
如出现鼻煽气急,高热不降,注意并发肺炎。
2 .慢性咳嗽,有反复发作和受凉发病史。
3 .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干啰音、痰鸣音。
胸部X线检查,一般均在正常范围,或见肺纹理增粗。
4 .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咳喘痰鸣者,要注意转成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法,过去以内服药为主,近年来发展了敷贴疗法、拔罐疗法、雾化吸入疗法,以及香囊佩戴预防外感等外治疗法,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采取了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发病和降低复发率。
一、辨证论治小儿咳嗽,主要分外感、内伤两大类,由外感风寒风热致病的,称为外感咳嗽;若反复发作,脾肺气阴皆伤,痰热、痰浊内生的,称为内伤咳嗽。
1.外感咳嗽(1)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干呛或有稀白痰,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喉痒,苔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杏苏散加减(参见上呼吸道感染节)。
加减:寒重、咳甚或喘,加制麻黄4〜5g。
发热无汗,表寒重者,加荆芥、防风各6go(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干咽痛,鼻流浊涕,伴发热头痛,微汗出,舌苔薄黄,脉数。
此风热犯肺,宣肃失常。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IOg,甘草3g,桔梗、薄荷各5g,芦根30g。
加减:发热、口渴重,加生石膏30g,黄苓IOg0气粗、喉间痰声辘辘,加射干6g,摹茄子6g,制麻黄5g,或用碟石滚痰丸(包煎)12g,去桔梗、薄荷。
2.内伤咳嗽(1)痰热咳嗽:咳嗽阵作,痰稠色黄,咽干口渴,舌红苔薄,脉细数。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定义: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COPD。
二、临床表现:1.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2)咳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5)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病史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因):(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3.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
(1)视诊及触诊: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2)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度清音。
(3)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相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三、实验室检查:1.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2.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
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
慢支诊断标准
慢支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慢支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患者常
常在清晨或运动后出现咳嗽,咳出黏稠的白色或黄绿色痰液。
部分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还可能出现发热、胸痛、气促等症状。
此外,慢支病患者还常常有吸烟史或接触有害气体、颗粒物的职业史。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是慢支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
肺部气道扩张、肺气肿等表现,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三、肺功能检查。
慢支病患者的肺功能检查通常表现为气流受限,包括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降低,气道阻力增加等。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支病和评
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四、其他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痰培养、支气管扩张试验等辅助检查也对慢支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慢支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肺功能
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总之,慢支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只有准确地诊断慢支病,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临床医生在慢支病诊断方面有所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慢性支气管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和气促。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经验,可以参考以下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一、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有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且病程超过3个月。
咳嗽常为早晨或寒冷刺激时加重,咳痰为白色或黄色粘稠痰液,有时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有肺部啰音,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部分患者可有肺部实变、肺气肿等体征。
肺功能检查可见气道阻塞、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等。
三、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和CT检查可见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表现,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
四、痰涂片。
痰涂片可见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炎症细胞增多,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和炎症程度。
五、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病毒学检查等,有助于明确病原体感染情况。
六、其他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免疫学指标等,有助于明确炎症程度和免疫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痰涂片、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做出准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间歇性氧疗适用于运动或活动时氧气需求量增加的患者。在 活动期间进行氧疗,能够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
康复锻炼
呼吸锻炼
通过深呼吸、慢呼吸等呼吸锻炼,能够改善呼吸道通畅度,增加肺 活量,缓解症状。
运动锻炼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增强 体质,预防病情恶化。
心理干预
案例二:慢性支气管炎伴并发症的诊疗
并发症识别
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伴随肺气 肿、肺心病等并发症。在诊 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 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时采取
相应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伴并发症 的患者,需要呼吸科、心血 管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并发症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 训练等。
流行病学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 吸烟人群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该疾 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
病因与发病机制
吸烟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 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 直接刺激和损伤气道黏膜,导致
炎症反应。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吸 入有害物质,可引发气道炎症和损 伤。
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抗 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 ,改善呼吸道健康。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 疫苗,以降低呼吸道感染 的风险。
手卫生
勤洗手,避免病毒和细菌 传播。
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长时间暴露在封闭、空气 不流通的环境中。
全科医生培训: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及转诊
全科医生培训: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及转诊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且应除外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返流综合征等)。
【病因】本病与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香烟、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及其他因素(免疫、年龄、气候等)有关。
【临床表现】1.症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咳嗽以晨起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
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
清晨咳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2.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罗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肺气肿体征。
【辅助检查】1.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
反复发作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2.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3.痰液检查为病原学依据,可培养出致病菌。
或涂片可发现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
4.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当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可诊断。
急性加重系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
多由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咳痰性质及量发生明显变化。
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者常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
鉴别诊断:1.咳嗽变异型哮喘以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特征,咳嗽夜间明显。
接触花粉、油烟、冷空气等容易诱发,常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
中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三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其起病缓慢、病情较长,主要症状:①慢性咳嗽:随病情发展可终身不愈。
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②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急性发作期痰量较多,可有脓性痰。
③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或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④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二、治疗方法1.天灸疗法【药物】白芥子、甘遂、麻黄、延胡索、细辛、半夏等。
【主穴】初伏:大椎、肺俞、天突、心俞。
中伏:大杼、身柱、膻中、肾俞。
末伏:定喘、风门、璇玑、脾俞。
【操作】以上各药按比例研粉后,装瓶密封备用。
使用时用新鲜姜汁调成膏状,穴位常规消毒,取黄豆大小的药膏,用4cm×4cm胶布固定于上述穴位上。
每伏天各贴药一次,双侧取穴。
若中伏天为20天时,在中伏第2个10天内加贴1次。
成年人每次贴敷6~8h,儿童应根据年龄酌减,贴药后皮肤有痒感、灼痛感,若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3年为1个疗程。
2.穴位注射【操作】发作期兼有痰热着用鱼腥草注射液;肺脾气虚者用黄芪注射液。
患者取俯卧位或反坐俯伏于椅背上,选用肺俞、定喘、膈俞、脾俞等穴,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6.5号针头抽取上液,根据患者胖瘦决定进针深度和药量,每穴一般为1~2ml。
治疗时间一般以夏至到三伏天为宜,发作期可随时治疗。
3.穴位敷贴疗法【药物】黄芪、麻黄、桔梗、鱼腥草、金银花、细辛、白芥子、延胡索等。
【主穴】中府(双侧),膻中,定喘,肺俞,膏育(双侧)。
【操作】将药物研磨成细粉,加生姜汁、蜂蜜调成糊状,密封保存。
治疗在每年夏天的初、中、末三伏进行,每伏的第1天敷贴1次(每10天敷贴1次)。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一、气流受限不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的不良效或称肺外)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 应。
肺气肿患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慢性支气管炎、COPD COPD。
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临床表现:二、.症状:1 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1) 咳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2) 的标志性症状,(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 喘息和胸闷:(4)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5) 焦虑等。
(或)神抑郁和:2.病史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因)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1)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2) 害气体接触史。
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3) 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4) 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
3.体征:)(腹上角(1)视诊及触诊: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2) 度清音。
音,啰(3)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相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三、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1%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FVC%<70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的气流受限。
X线检查:2.胸部)肺结核等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胸腔前后径增长,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主要鉴别有重要意义。
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定义: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COPD。
二、临床表现:1.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2)咳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5)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病史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因):(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3.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
(1)视诊及触诊: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2)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度清音。
(3)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相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三、实验室检查:1.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2.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
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
中医内科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有急、慢性的区别。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因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性刺激(如过冷空气)或寄生虫(如钩虫、蛔虫等幼虫)所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可以由急性支气管炎迁延而成,也与大气污染(如化学气体)、各种粉尘、吸烟与过敏等因素有关。
本病以咳嗽为主症,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
急性的属外感暴咳,慢性的属内伤久咳,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气候多变,尤其冬春季节,外邪从口鼻侵犯于肺,肺气宣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咳嗽;如反复发作,久延不愈,可导致肺气亏虚,痰饮伏肺,而形成咳喘。
【诊断要点】1.急性支气管炎,初起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先有喉痒干咳,广2天后咳出少量黏痰或稀薄痰,逐渐转为黄脓痰或白黏痰,可持续2~3周。
2 .慢性支气管炎,多有长期反复咳嗽病史,秋、冬天气寒冷时易于复发或加重,早晚咳嗽较剧,痰多为白色清稀或黏液样。
此为单纯型,如伴哮鸣者则为喘息型。
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与临床缓解期。
如咳嗽频繁,咳吐黄脓或白稠痰,伴有发热的,应考虑继发感染;如兼见气喘、气短的,应考虑合并有肺气肿。
3 .检查听诊时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散在性干、湿啰音(湿啰音以肺底部较多);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并可听到哮鸣音。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在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时可以增高。
4 .老年人、婴儿或体质衰弱的病人,如见发热较甚、气喘、肺部听诊有湿啰音等情况,提示可能并发支气管肺炎,可作肺部X线检查。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外感新病和内伤久病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风寒、风热、痰湿、寒饮等证型施治。
1.风寒起病较急,咽痒咳嗽,咯痰稀白或黏,并有鼻塞、流涕,或有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急性支气管炎早期)。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方药举例:止嗽散加减。
苦杏仁IOg,枯梗6g,前胡10g,金沸草10g,紫WlOg,甘草3g。
加减:胸闷,泛恶、痰多、苔白腻者,加法半夏10g,橘皮6g,伴有气喘、喉间痰鸣者,去桔梗;加麻黄5g,佛耳草15g。
内科诊疗规范
呼吸病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支气管肺炎是指引起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炎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
由于其高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对于支气管肺炎的诊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支气管肺炎的诊疗规范进行详细探讨。
一、疾病定义与分类支气管肺炎属于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根据病程的不同,支气管肺炎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两大类。
二、临床表现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发热等,症状轻重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体检可以发现肺部呼吸音减弱、湿啰音、肺部实变征等,严重病例可出现紫绀等。
三、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进行支气管肺炎的诊断。
一般主要依据持续发热、咳嗽、胸痛、肺部湿啰音等症状,配合肺部X线片和痰涂片检查等。
四、治疗原则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应遵循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和临床分型的不同,治疗方案可分为出院治疗、住院治疗和重症监护治疗三种。
出院治疗一般适用于轻型CAP患者,主要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通常使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药物。
住院治疗适用于CAP中度和重度患者,需要静脉给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对于HAP患者,治疗方案则应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常用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等。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加强患者的支持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氧疗等,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五、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需进行疗效评估,重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
可通过体温、血象、X线胸片等指标进行判断,必要时可进行痰培养、血培养等进一步检查。
六、并发症与预防措施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肺脓肿、胸腔积液等。
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预防措施的宣传和执行,如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免疫力等。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诊疗规范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诊疗规范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3)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CRP)、PCT;(3)痰病原学检查;(4)胸部正侧位片(或胸部CT)、心电图、B超、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呼吸内科是较为常见的科室之一,该科室主要负责治疗与人类呼吸有关的疾病,如肺部疾病、支气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等。
在呼吸内科的日常工作中,医生和护士需要遵守规范的诊疗程序,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为安全可靠的治疗。
在此,本文将介绍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的诊疗规范。
疾病一、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以下是急性支气管炎的诊疗规范:诊断1.必须具备临床医师资格;2.初步诊断伴有咳嗽、喉咙痛、发热等常见症状,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进一步排除心肺疾病等其他原因;3.记录患者相关病史及家族病史;4.进一步明确病因。
治疗1.应固定好氧气输送装置,同时对患者进行氧含量监察;2.对于疑似病毒感染患者(如流感等),应根据不同毒株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治疗;3.对于依赖性吸烟者,应告知患者戒烟治疗的重要性,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支持,并提供帮助。
疾病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肺病,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
以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规范:诊断1.此病的确诊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和病情体征检查,包括严格的肺部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其目的是排除其他原因;2.对于可疑该病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
治疗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应分级别进行,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治疗方式,如单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等;2.具有防止病情进展的治疗度。
疾病三、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支气管疾病,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哮喘等。
以下是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疗规范:诊断1.临床医师须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过敏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等;2.诊断时需进行支气管显微镜检查,从支气管内采取样品,并进行生化、免疫检查等中,以进行正确的诊断。
治疗1.长期持续性应用激素治疗2.对于抗生素治疗,应给予抗生素可变性,选择能抵御诱因微生物的抗生素。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确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一年中至少有3个月的连续咳嗽或咳痰,持续两年以上。
下面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一、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等。
其中,咳嗽和咳痰是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多在早晨较为明显,咳痰常为黏稠的黄绿色痰液。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气促、胸痛等症状。
二、体征。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能发现患者存在哮鸣音、喘鸣音等呼吸音异常。
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部啰音、肺部叩诊浊音等体征。
三、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包括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是否降低,这有助于确认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
四、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部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肺气肿、肺大泡等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五、痰培养和痰涂片检查。
痰培养和痰涂片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患者的痰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六、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炎症指标检测等其他辅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需要综合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痰培养和痰涂片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规范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病因】一、外因:1.吸烟;2.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3。
理化因素。
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4.气候.寒冷常为慢支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5。
过敏因素。
二、内因:1。
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2。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诊断要点】一、症状1、咳痰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
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
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
2、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
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
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3、反复感染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
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4、气喘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
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
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慢性支气管炎;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二、体征1、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罗音,咳漱后可减少或消失;2、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可听到啸鸣音和呼气延长;3、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1、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相关推荐:知道气管炎的症状为针对性治疗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一、诊断要点: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2、如每年发病持续时间不足3个月,则需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或呼吸功能改变,亦可作出诊断。
3、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
病变反复发作,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尤以下肺野较明显。
4、血象检可:缓解期多无血象变化。
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5、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明显变化,以后可出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下降,最大通气量减少,低于预计值的80%,流量-容积曲线的减低更为明显。
6、临床分型和分期:①分型:分单纯期和喘息型两种。
②分期:a、急性发作期;b慢性迁延期;c、临床缓解期。
二、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
2、肺癌。
3、左心衰。
4、矽肺及其他尘肺。
三、治疗原则:(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1、控制感染。
2、止咳、祛痰。
3、解痉、平喘。
4、雾化治疗。
(二)、缓解期治疗:应注意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吸烟者须戒烟。
加强煅练,提高机体抵抗力。
阻塞性肺气肿一、诊断要点:1、症状:在原有慢性咳嗽、咳痰等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起初时为劳动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静息时亦感气短,动则气促更甚。
2、体征:早期无明显体征,典型体征为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
心浊音界缩小或叩不出,肺下界及肝浊界下降,肺底活动度减小,听诊心音减弱,呼气延长,呼吸音减弱。
3、胸部X线检查:肺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有时可见肺大泡,心脏常呈垂直位。
4、心电图检查:可有肢导联QRS低电压。
5、呼吸功能检查:残气量增加,残气容积超过肺容积40%,说明肺过度充气,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第一秒种用力呼气量/肺活量(FEV1/Vc)<60%。
6、血气分析:出现明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并可出现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二、鉴别诊断:1、老年性肺气肿。
2、左心功能衰竭。
3、支气管哮喘。
三、治疗原则:(一)急性加重期治疗:1、控制性氧疗。
2、控制感染。
3、支气管舒张药。
4、糖皮质激素。
5、机械通气。
6、其他治疗措施:合理补充无胶体和电解质以保持身体水电角质平衡。
7、并发肺心病,右心功能衰竭的患者:治疗方法参照“慢性肺心病”。
(二)稳定期治疗:1、戒烟。
2、支气管舒张药。
3、祛痰药。
4、长期家庭氧疗。
5、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
6、康复治疗。
7、免疫调节治疗。
支气管哮喘一、诊断要点:1、反复发作带哮鸣音及呼气性呼吸困难,发作间歇期常无症状。
2、常有一定发病诱因,可有家庭史,发作有季节性,一般外源性哮喘多在春秋季发作,内源性哮喘多在冬季发作。
3、发作突然,胸闷不适,呼吸困难伴哮鸣,两肺布满哮鸣音。
4、血常规检查:发作期嗜酸性细胞可增高,如并发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5、X线胸部检查:晚期可呈肺气肿改变。
6、血气分析:有PaO2降低,由于过度换气,可使PaCO2下降,PH值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在哮喘持续状态时,由于CO2潴留,可使PaCO2上升,如缺氧严重,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7、呼吸功能检查:在哮喘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指标均显下降,缓解期可逐渐恢复。
8、皮肤敏感试验:用可疑的过敏原作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
二、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
2、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
3、支气管肺癌。
4、变态反性肺浸润。
三、治疗原则:1、氧疗与辅助通气。
2、β受体激动剂。
3、氨茶碱。
4、抗胆碱药。
5、糖皮质激素。
6、哮喘持续状态的抢救:①补液。
②纠正酸中毒。
③抗生素。
④纠正电解质紊乱。
⑤并发症的处理。
支气管扩张症一、诊断要点:1、长期咳嗽,吐大量脓性痰,痰量与体质有关。
2、间断咯血,咯血量差异很大,可痰血或大咯血。
3、反复肺部感染,特点为同一部位反复感染和迁徙不愈。
4、体检时常在病变部位听到局限性粗、中湿罗音,咳嗽后可暂时减少或消失,部分患者有杵状指。
5、X线胸片:肺下野纹理增多,粗乱,或有不规则环状透肖阴影及卷发样阴影。
6、支气管造影、肺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出现相应改变。
二、鉴别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
2、肺结核。
3、肺脓肿。
4、肺囊肿。
三、治疗原则:(一)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休息,合并感染及咯血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受凉,劝导戒烟,加强营养。
2、控制感染。
3、祛除痰液:①体位引流。
②祛痰剂。
③雾化吸入。
4、咯血的处理:①病人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用镇静剂。
②止血剂。
(二)外科治疗:适应症:反复发作严重呼吸道急性感染或大量咯血,病变范围一般不超过两个肺叶,年龄一般在10-40岁之间,全身情况良好,心肺功能无严重障碍的患者。
慢性心功能不全一、诊断要点:1、有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2、左心衰竭表现为劳动性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或咯血、端坐呼吸等,体查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和哮鸣音,左心室扩大,心率加快,有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紫绀等。
3、右心衰竭表现为右上腹痛、腹胀、少尿及下肢水肿等,体查可见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浆膜腔积液(腹水、胸水)、剑突下心脏搏动、三尖瓣区有舒张期奔马律。
4、X线检查:左心衰可见心影增大,心脏搏动减弱,肺下阴影增大,肺淤血征等。
右心衰竭可见上腔静脉扩张及搏动。
5、心电图:PV1终末电势(PEf-V1) ≤-0.03mm.s对诊断左心衰竭有帮助。
6、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腔室扩大,心脏功能异常改变。
7、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8、血流动力学监测: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楔压>1.9Kpa,右心衰竭时静脉压>1.47Kpa,心脏指数降低<2.2L/min/m2。
二、鉴别诊断:1、非心源性呼吸困难: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②肺部感染。
2、非右心衰竭所致浆膜腔积液或水肿: ①心包积液,②肾病,③肝硬化。
三、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①去除基本病因,②去除诱发因素,③改善生活方式。
2、减轻心脏负荷:①休息和镇静剂的应用,②控制钠盐水摄入,③水分的摄入,④利尿剂的应用,⑤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①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②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β受体阻滞剂。
6、配合固酮拮抗剂。
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8、其他血管扩张剂。
急性心功能不全一、诊断要点:1、有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高心病等器质怀心脏病基础。
2、突发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发绀、阵发性咳嗽伴哮鸣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3、双肺满布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心率快,心尖区可闻奔马律,严重者有心源性休克及阿-斯综合征。
4、X线胸片:示全肺血管模糊,肺门阴影显蝶翼状,肺野显云雾状。
5、血流动学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超过4Kpa。
二、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鸣。
2、其它原因所致的休克、昏厥。
三、治疗原则:1、体位: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
2、吸氧。
3、镇静剂。
4、快速利尿。
5、血管扩张剂。
6、强心苷。
7、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降低前负荷。
8、氨茶碱。
9、其他疗法: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解除支气管痉挛,静脉放血适用于大量输血输液所致的急性肺水肿。
心绞痛一、诊断要点:1、多在40岁以上,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2、典型发作为突然发生的胸后或心前区压榨或闷胀性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前内侧及无名指、小指放射,历时1-5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2分钟内疼痛缓解。
3、体查可发现心率增快,心尖及收缩期杂音,出现第四心音及肺动脉率第2音亢进或有逆分裂。
4、心电图检查:①发作期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压低≥1mm,或ST段抬高≥2mm,T波低平或倒置。
②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③动态心电图证实发作时心电图有缺血作依据。
④放射核素检查。
5、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动脉管腔50%以上的狭窄。
二、鉴别诊断:1、心脏神经官能症。
2、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3、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4、肋间神经痛。
5、不典型疼痛。
三、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
(二)药物治疗:1、抗心绞痛和抗缺血治疗。
2、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一、诊断要点:1、急性心肌梗死。
①典型者为胸骨后或心前区严重而持久疼痛,休息和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部分可有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不典型者可表现为颈、下颌部或背部甚至上腹部等处疼痛而误诊。
②心电图检查: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前者胸痛发作时有一过性ST段变化或对称性T波倒置,或u波倒置,后者有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动态性改变。
③放射性核素检查。
④超声心动图。
⑤心肌酶谱检查及血常规。
二、鉴别诊断:1、心绞痛。
2、急性肺动脉栓塞。
3、主动脉夹层。
4、急性心包炎。
5、急腹症。
三、治疗原则:及早发现、及早住院。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抢救频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学,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状,防止猝死。
(一)院前急救。
(二)住院治疗:1、监护和一般治疗:①休息,②吸氧,③监测,④护理。
2、解除疼痛。
3、抗血小板治疗。
4、抗凝疗法。
5、再灌注治疗:①溶栓治疗,②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7、降脂治疗。
8、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治疗。
9、心力衰竭和休克的治疗。
10、其他治疗。
11、恢复期处理。
扩张型心肌病一、诊断要点:1、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逐渐出现胸闷、气急、乏力、部分病例可发生栓塞。
2、体查示心界扩大,即全心衰竭的表现。
3、心电图:可有非特异性ST- T改变,异常Q波,左室肥厚及各种心律失常。
4、X线检查:心影显著增大,搏动减弱,心胸比值>60%,肺淤血与脏增大常不成比例。
5、心脏超声:各心腔特别是左室内径明显扩大,心室壁不厚或变薄,室壁活动普遍减弱,射血分数减少。
6、放射性核素扫描。
7、心导管检查。
8、心内膜下心肌活检。
9、免疫学检查。
二、鉴别诊断:1、心包积液。
2、风湿性心脏病。
3、冠心病。
三、治疗原则:(一)心力衰竭的治疗。
(二)心肌保护措施。
(三)中药:黄芪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
(四)改善心肌代谢。
(五)栓塞、猝死的防治。
(六)外科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一、诊断要点:1、血压升高,非同日两次血压测定值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统一标准,早期血压可有波动。
2、排除继发性血压增高者。
二、鉴别诊断:1、肾实质性高血压。
2、肾动脉狭窄。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嗜铬细胞瘤。
5、皮质醇增多症。
6、主动脉缩窄。
7、药源性高血压。
8、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三、治疗原则:(一)降压的目标:目标水平<140/90mmHg,伴糖尿病或肾病者应把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二)非药物治疗:1、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