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word教案
鸿门宴教案(多篇)
鸿门宴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
2. 激发学生对鸿门宴故事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鸿门宴发生的时代背景。
2. 讲述鸿门宴的基本情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鸿门宴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鸿门宴的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鸿门宴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第二章:刘邦与项羽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2. 分析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1.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2.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
第三章:鸿门宴的准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准备过程。
2. 分析鸿门宴中的权谋策略。
教学内容:1. 鸿门宴的准备过程。
2. 鸿门宴中的权谋策略。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鸿门宴的准备过程。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鸿门宴中的权谋策略。
第四章:鸿门宴的宴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宴席过程。
2. 分析鸿门宴中的互动关系。
教学内容:1. 鸿门宴的宴席过程。
2. 鸿门宴中的互动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鸿门宴的宴席场景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鸿门宴的兴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鸿门宴中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鸿门宴的影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影响。
2. 分析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1. 鸿门宴的影响。
2. 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鸿门宴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六章:鸿门宴中的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
2. 分析鸿门宴中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动机。
教学内容:1. 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
2. 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动机。
《鸿门宴》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高教版】2
4、准备时间为10分钟,请大家积极参与
西
辩题:
楚
有人批评他刚愎用,沽名钓誉,妇人之
霸
仁,目光短浅,妒贤嫉能,少谋轻信……
王
项
羽
有人赞颂他英雄豪杰,翩翩君子,直率
坦荡,气宇轩昂,恭敬爱人,铁血柔情……
在我眼中,他是这样一个项羽……
西
资料链接:
楚
霸
一、生平简介
王
项
备 时 间 , 所 有 同 学 均 要 在 十 分 钟 内 完 成 以 下 任
准 备 工 作 : 演 读 比 赛 开 始 前 , 有 十 分 钟 准
一情表 朗
位加情 读
同分动 表 规
学。作 演 则
预 代 每 的 时 须
表组小 所 知
一所组 扮 :
分得, 。 分根
数据
演 角 色
以
读 小
组
由其 自 为
感 全 表 由 单
安
石
《 项 羽 》 万 宽
落
人
取
如
千
月
颅
花
面 , 万
相 如
血 ,
古 英 雄
关 乌
骓 不
自
负
刎 别 。
诗 大
江 约
。词
苦有
心志
人者
,,
! ——
——
呼项 吸王 八气 千盖 《人世 登,, 广横紫 武行电 古起明 战江双 场东瞳 怀。 。 古 》 李 白
秦 鹿 奔 野 草 , 逐 之 若 飞 蓬 。
天 不 负 , 卧 薪 尝 胆 , 三 千 越 蒲甲 松可 龄吞 吴
重要实词: 1、此其志不在小(1/5) 2、素善留侯张良(2/1) 3、君安与项伯有故(2/7) 4、秦时与臣游(2/7) 5、不如因善遇之(2/13) 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5) 7、若入前为寿(3/7)
鸿门宴教案(多篇)
鸿门宴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内容:1. 鸿门宴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介绍。
2. 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项羽、刘邦、张良、樊哙等。
3. 鸿门宴的重要事件:项羽决定杀刘邦、张良的计谋、樊哙的壮烈表现等。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鸿门宴中的重要事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
2. 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心理和动机。
教学内容:1. 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项羽与刘邦、张良与刘邦、樊哙与刘邦等。
2. 鸿门宴中的人物矛盾:项羽要杀刘邦、刘邦想逃跑、张良的计谋等。
3. 鸿门宴中的人物心理和动机:项羽的骄傲自大、刘邦的机智勇敢、张良的智谋等。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
2.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鸿门宴中的人物心理和动机。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鸿门宴中人物心理和动机的理解。
第三章:讨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探讨鸿门宴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鸿门宴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内容:1. 鸿门宴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项羽要杀刘邦是否合理、刘邦的逃跑是否背叛等。
2. 鸿门宴对后世的影响: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政治斗争的启示等。
3. 鸿门宴的启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背叛、权谋与智慧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鸿门宴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2.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鸿门宴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鸿门宴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看法和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的思考。
第四章:总结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鸿门宴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引导学生总结鸿门宴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1. 鸿门宴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回顾。
鸿门宴优秀教案
鸿门宴优秀教案.docx【教学目标】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点】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乌X(李XX)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背景介绍: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前20。
陈X起义之后,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X、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X,也先后起兵反秦。
陈X失败后,项X等拥立楚XX之孙,仍号楚XX。
项、刘为楚XX所辖主力军。
项羽听说刘X欲王关中,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字词补注:欲王关中:王,动,称王。
为击破沛公军:中省“我”。
范X说项羽:说,劝说。
夜驰之沛公军:之,动,到去。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
是倒装句,也是省略句。
臣为韩X送沛公:臣,第一人称谦词。
秦时与臣游:游,交往。
范X 数目项王:数,多次;目,名-动,使眼色。
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五、“为”、“之”用法汇集:为:1、君为我呼入:介,替。
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被。
何辞为:语气词,无义。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联系动词,像是,如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二个“为”,动,制定。
使子婴为相;客何为者:动,做、干。
之:1、吾得兄事之:代,代人。
切而啖之:代,代物。
为之奈何:代,代事。
新编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9课《鸿门宴》word教案
21课《鸿门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3、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2、探究“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方法】1、讲解法2、讨论合作法3、诵读感知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与《史记》】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
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
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word教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word教案鸿门宴(山东男教师)一、导语人们经常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那么在鸿门宴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显示出那些英雄的本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读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请同学来评价他读得如何。
(我觉得最好角色来朗读,读出人物的感情)曹无伤是项羽好容易潜伏在刘邦身边的这样一个间谍,可是探究这样给出卖了,刘邦回去之后就将曹杀了,可以看出项羽的直率,想想刘邦第一次见项羽,说话的声音能特别大吗?刘邦找项羽是来干啥来了?(谢罪),声音应该低,语速慢一点,而项羽则应该高和快。
二、这两节看有哪些剧烈的矛盾冲突就情节来说,概括一下有那几个地方比较剧烈?()范增举玦(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樊哙提剑进去时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曲线图)刘邦请罪项王默然项伯翼蔽项王不应复杂的矛盾冲突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方法,同学写作中也可以三、除了剧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等来塑造人物,那么大家看文中哪个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1)刘邦请罪把对方称作将军,自己称作臣,我没有想到我先进了关,(表现的谦卑、聪明)(2)樊哙粗中有细,他的观点和刘邦一样,说明刘邦在来之前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通过樊哙可以看到刘邦的性格,这叫侧面描写。
(3)樊哙说了,谁先进关谁可称王,项王没有反驳说明他内心也觉得这是非常应该遵守的,说明项羽具有什么优点?守信。
同学们说了很多细节,那么老师在研究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两处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动作描写,一个是范增数目项王,那个目字,到底是怎样的眼色才能暗示项王?请同学来表演。
第二,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这个“翼”字是个怎样的动作啊?想鸟的翅膀一样,想想秦汉时期穿的怎样的衣服,非常宽大的衣服。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2.1《鸿门宴》 (4) 教案
《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的性格特征。
3、赏析《史记》对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描写。
4、了解《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把握课文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导入:中国历史上几场有名饭局,很多人都熟悉,当事人的抉择,改变了历史走向。
(1)曹操宴请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即将建立蜀汉,为三国假话上演“义”之大戏。
(2)周公瑾宴请蒋干,请君入瓮:群英会后的赤壁之战决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赵匡胤宴请众武将,杯酒释兵权: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4)鸿门宴,刀光剑影:项羽错失良机,为霸王自刎于乌江埋下伏笔。
几场饭局,堪称经典。
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回到鸿门宴,去感受刘邦项羽之间的较量。
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史记》。
2.《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十二本纪: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特殊:《项羽本纪》)三十世家: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特殊:《孔子世家》)七十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主要叙述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如:《荆轲列传》)十表: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如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鸿门宴》教学设计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
语文教育成为中职课程的重要一环,而拓展模块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本文将以拓展模块《鸿门宴》为例,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教学目标1.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2.《鸿门宴》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相关名人故事及文化传承。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介绍,让学生感受鸿门宴的历史氛围,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2.小组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鸿门宴的认识和感受,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阅读互动教学法。
通过对《鸿门宴》中的经典语句和情节的解析和分析,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和对传统文学的欣赏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学:通过图片、PPT等介绍鸿门宴的背景和历史沿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堂探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如何评价范增□和项羽□之间的友谊?……3.巩固提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组织学生分享收获,通过互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通过提问、梳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及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1.选取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2.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设置课堂讨论、小组报告、诗歌朗读等形式进行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拓展模块《鸿门宴》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鸿门宴》教案模板
《鸿门宴》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
文言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2.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
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回顾《史记》的相关知识,为学习《鸿门宴》做好铺垫。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a.讲解“鸿门宴”的背景和意义鸿门宴是秦朝末年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衰落。
鸿门宴上,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激化,预示了楚汉战争的爆发。
b.分析人物形象刘邦:机智、勇敢、果断,具有政治远见。
项羽:英勇、骄傲、刚愎自用,缺乏政治智慧。
张良:智慧、谋略,为刘邦出谋划策。
范增:阴险、狡猾,为项羽效力。
c.分析文章主旨思想通过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揭示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衰落。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讨论话题:你认为刘邦和项羽哪个人物更具人格魅力?你从《鸿门宴》中学到了什么?5.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文言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四、教学反思1.对文言文的讲解要细致,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2.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3.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时,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现场翻译句子,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鸿门宴》全程教案
《鸿门宴》全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分析《鸿门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宴会背后的政治斗争。
1.2 教学目标1. 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2. 熟悉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3. 分析鸿门宴中的政治斗争;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文章概述《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前夕的一件重要事件。
文章通过对鸿门宴的描绘,展示了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当时的政治斗争。
2.2 人物分析2.2.1 项羽英勇善战,自称西楚霸王;性格直率,缺乏政治远见;鸿门宴上,意图杀害刘邦。
2.2.2 刘邦出身低微,善于用人;机智聪明,懂得隐忍;鸿门宴上,巧妙地躲过一劫。
2.3 政治斗争分析2.3.1 楚汉争霸的背景秦朝灭亡,群雄并起;项羽、刘邦分别为两大势力代表。
2.3.2 鸿门宴上的斗争项羽企图杀害刘邦,巩固自己的地位;刘邦在宴会上设法脱身,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基础。
第三章:问题讨论3.1 问题设计鸿门宴之前,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如何?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企图杀害刘邦?刘邦在鸿门宴上是如何巧妙地躲过一劫的?3.2 讨论方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观点,形成共识。
第四章:拓展延伸4.1 相关历史背景介绍介绍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的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2 类似历史事件分析分析其他历史事件中的政治斗争,如“煮豆燃萁”等,让学生学会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分析《鸿门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政治斗争。
5.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课后作业熟读《鸿门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六章:对比分析6.1 对比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点项羽:英勇善战,直率,缺乏政治远见;刘邦:出身低微,善于用人,机智聪明,懂得隐忍。
鸿门宴教案教案5篇
鸿门宴教案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鸿门宴教案教案5篇编写充实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鸿门宴教案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1《鸿门宴》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
2.1《鸿门宴》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人物行动背后的原因;了解《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思考历史故事带给后人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司马迁的历史观。
理解刘邦的任人唯贤,上下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三、教学设想《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语言平实晓畅、情节张弛有致、人物刻画鲜明生动。
本节课在鸿门宴过程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活之感,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鸿门宴》这篇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文言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既然他自诩为“力拔山、气盖世”,那为什么还会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
(完整word版)《鸿门宴》教案.docx
《鸿门宴》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文言字词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文理解能力;2、结合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吸取历史教训。
3、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奋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4、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站在历史的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分析。
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二、教学重点:学习重要的词语及句子,学会一分为二的人物形象分析三、教学难点: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四、教学方法:朗读、引导、讲授、讨论励多元价值观念。
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提及刘邦、项羽,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刘邦、项羽的形象是怎样的呢?生: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名扬天下。
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
师: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乌江自刎。
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鸿门宴》,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
(二)题目解说“鸿门”,即项羽率军屯兵的地点新丰鸿门,“鸿门宴”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
项羽、刘邦谁能夺得天下,这次宴会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三)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前 87 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公元前99 年,司马迁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汗将李陵辩解,触弄了汉武帝,获罪入狱,被处以宫刑。
三年后出狱,发愤著书,历经10 年艰辛写成《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 100 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中职语文教案:鸿门宴(全4课时)
下面我们开始读。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朗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要读清句读;三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刘邦:狡诈多谋、遇事果断、临危不惧、能屈能伸、善于用人。
三、其他人物
张良范增樊哙项伯等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几人性格特点
师生共结
四、小结全文
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
(学生朗读,师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1、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
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数目项王:shuò数次用目示意项王。目,用目示意,动词。
通假异读: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4课《鸿门宴》word教案
1、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位在廉颇之右” 2、 车骑:由以左为尊。 “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 室内:西为宾、长、贵; 东为主、幼、贱。 4、 堂上座位:北为帝(尊) ,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 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 十一、古代的礼节: 1、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 席上,臀坐于脚跟。 2、 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古:敬酒。
今:长寿。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四、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 )俱去。 毋从(省略“之” )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 )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 )河北,臣战(省略“于” )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 )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一、组织教学:
教 学 过 程
制作上课用课件,借用公用电脑,准备上课设备;稳定学生情绪,课前考勤, 发回作业本,督促做好课前准备。
7《鸿门宴》第五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鸿门宴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根据老师的讲解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将所讲句子、词语、句式等内容摘抄作为作业积累字词,夯实基础二、古今异义词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
今:长寿。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根据老师的讲解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将所讲句子、词语、句式等内容摘抄作为作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3.素养目标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思政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法及学法指导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学情分析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山东男教师)
一、导语
人们经常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那么在鸿门宴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显示出那些英雄的本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读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请同学来评价他读得如何。
(我觉得最好角色来朗读,读出人物的感情)曹无伤是项羽好容易潜伏在刘邦身边的这样一个间谍,可是探究这样给出卖了,刘邦回去之后就将曹杀了,可以看出项羽的直率,想想刘邦第一次见项羽,说话的声音能特别大吗?刘邦找项羽是来干啥来了?(谢罪),声音应该低,语速慢一点,而项羽则应该高和快。
二、这两节看有哪些剧烈的矛盾冲突
就情节来说,概括一下有那几个地方比较剧烈?()范增举玦(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樊哙提剑进去时
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曲线图)
刘邦请罪项王默然项伯翼蔽项王不应
复杂的矛盾冲突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方法,同学写作中也可以
三、除了剧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
神态,语言等等来塑造人物,那么大家看文中哪个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1)刘邦请罪
把对方称作将军,自己称作臣,我没有想到我先进了关,(表现的谦卑、聪明)
(2)樊哙粗中有细,他的观点和刘邦一样,说明刘邦在来之前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通过樊哙可以看到刘邦的性格,这叫侧面描写。
(3)樊哙说了,谁先进关谁可称王,项王没有反驳说明他内心也觉得这是非常应该遵守的,说明项羽具有什么优点?守信。
同学们说了很多细节,那么老师在研究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两处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动作描写,一个是范增数目项王,那个目字,到底是怎样的眼色才能暗示项王?请同学来表演。
第二,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这个“翼”字是个怎样的动作啊?想鸟的翅膀一样,想想秦汉时期穿的怎样的衣服,非常宽大的衣服。
四、那么在楚汉相争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项羽和刘邦。
讨论:刘邦和项羽谁才是你心中
真正的英雄,这要同学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论据,从三四段中找到三句支撑你观点的句子。
同学先自己找然后四人一组老讨论。
然后小组推出一个人来,把你认为地写到黑板上。
英雄
刘邦项羽同学一:能屈能伸;统治者的才能是能否知人善任,同学而:项羽很有英雄魅力教师总结:只要有独立的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值得肯定的。
教师可以摘抄一些别人(名人)的观点,老师认为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项羽应该是个大英雄。
活得光明磊落,死也死的正大光明。
李清照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课下作业:刘邦和项羽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教师体会:
1、文言文教学要强调阅读,读得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的句子给学生做个指导,读得流畅对文
章的把握就能很好。
2、我们还要抓住记叙文的特点,比如细节、人物,情节,对细节和情节抓住后就能把我人
物的特点。
3、字词的理解要放在语言环境中,结合整篇文章或一个句子来把握,让学生把握目和翼
4、要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对刘邦的看法,引起孩子的兴趣
鸿门宴(示范课)
一、导语
情节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宴前宴中宴后。
历史上楚汉相争,总得有个从隐蔽到公开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得有一个引起相争的具体原因,同学们说楚汉相争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看书第二段。
找出的同学可以举手,然后讨论。
同学回答:没有按照原文阅读理解的基本原则和首要的原则就是从原文中找出答案来,首要看原文交代了什么,请同学们来看第二段它交代了什么。
你回答问题一定要看我问的是什么,回答题要看题的要求是什么。
二、曹无伤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跑到项羽那来说啊?
曹无伤告的秘引起了楚汉相争。
历史上,今天,未来都有曹无伤这样的人
三、曹无伤来找项羽告密,项羽什么反应啊?从书上找啊。
(项羽大怒),项羽为什么要大怒?
联系历史,你们所了解的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知道项羽当时多大吗?起兵之时24岁,这个时候也就过了两三年,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这个时候听到曹无伤说道刘邦,项羽大怒,这使我们就可以了解一点项羽的性格特征。
同样听到这个消息,还有一个人?范增。
他的反应如何?没大怒,说了一句话。
范增是项羽的什么人?谋士,是项羽的亚夫。
范增多大啊?七十多,老谋神算啊。
假如你是范增,你对20多岁的小伙子,你会说什么?看范增怎么说的,请同学来读,要读出那个味道。
谋士给主子出主意的时候,应该是怎么样的?读出来像个中学生。
范增的形象特点也出来了。
透过人物的语言来窥视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同学一起来读这一段。
四,请同学来看,情节的发展中出现了转机没?出现了什么转机?从书中找答案。
1、项伯是去告密了吗?去救张良。
他去告诉张良,他不担心把这事抖搂出来吗?他没想那
么多。
2、鸿门宴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是项羽和刘邦两个人在那里争,实际上是另外两个人?谁
啊?张良和范增!刘邦的真正对手并不是项羽而是范增,真正害怕的也不是项羽,所以他想进办法要把范增给除掉,范增不出,后患无穷,所以后来他用了陈平的伎俩,使用了离间计,使项羽以为范增私通刘邦,于是范增一怒之下离开项羽而去,最后死在了半路。
刘邦高兴了,刘邦多大,五十了,老谋深算。
3、项伯以为到那了给张良一说,张良会有什么表现?逃跑。
从这里看出项伯以为自己对张
良是很怎么的?了解,其实呢?自己心中的张良和实际的张良不是一码事。
看张良怎么说的??他己没有说好我和你走,也没有说:我是刘邦的人,我怎么能和你走,你看他怎么说的?他找的理由能不能让项伯说出个不字来,他还让项伯消除了对他的戒心。
你说张良怎么样啊?由此你可以想起张良的历史?谁来说一说?张良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大家下去可以去看史记和苏轼的《留侯论》,总之张良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对于刘邦当时应该说忠啊,而项伯没有认识到,这与张良这个人的为人有关,张良深藏不露,从而上了张良的当。
张良玉石将这翻话告诉了刘邦,刘邦怎么表现的?“大惊”
然后呢?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韩信说:“你不善于将兵而善于将将。
”控制人的本事,人心的本事,这是最大的本事。
“为之奈何”张良是怎么回答的?为什么这样来回答?
目的是探一探刘邦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是张良的聪明的地方。
刘邦的回答是时候未到。
于是就把项伯的话给刘邦说了,刘邦当时非常警觉。
两军在即,你怎么和敌方的人有联系呢?项羽就没有这根弦,两军大战在即,你怎么跑过去了啊。
4、沛公为什么默然?下文就是一步步按照张良的计策来发展的,所以只要读懂了张良你就把握住了鸿门宴这篇课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