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写作技巧5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写作技巧5篇第1篇示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济运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工具。
一、审计对象的明确在写作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时,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对象是哪家企业。
要了解企业的规模、行业、经营范围等基本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二、审计目标的设定在确定审计对象后,需要设定清晰明确的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通常包括审计的范围、时间、内容和重点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审计目标,才能有效地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数据搜集与整理在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时,需要搜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数据、成本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数据是审计的基础,要做到全面、准确地搜集整理。
四、审计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审计方法与技术是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工具。
审计方法包括财务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五、审计结论与建议的提出在完成数据搜集、分析和比较后,需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审计结论和建议。
审计结论需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审计建议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帮助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六、审计报告的撰写需要把以上工作总结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报告要注重逻辑性、结构性和精准性,内容要简明扼要地呈现审计的过程、结论和建议,以便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并采取措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才能为企业的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以上介绍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写作技巧对您有所帮助。
第2篇示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为了对自身经济运行进行监督、评价和改进所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
通过对企业在财务、管理、投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判断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良好,有助于企业发现问题、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怎样的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怎样的审计⼈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审计建议,作出审计决定必须要有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怎样的?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计证据是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事实,审计标准是审计⼈员⽤来衡量、评价经济效益⾼低、优劣的准绳,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
审计⼈员将审计证据与审计标准相对照,才能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事项经济效益的⾼低、优劣作出判断,才能提出审计建议,作出审计决定。
(1)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涵义。
所谓标准就⼀般意义⽽⾔是⽤以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审计⼈员在经济效益中⽤来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低、优劣的尺度。
从标准的⼀般概念来说,衡量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标准包含两个基本要素:①衡量经济活动效益的指标。
②确定经济活动效益⽔平的度。
经济效益指标和衡量度是构成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内在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经济活动效益质的规定性,即衡量经济活动效益的要点;经济活动效益的衡量度或者说经济效益指标的具体的值反应了经济活动效益所达到的⽔平。
(2)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特点。
①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层次性。
经济活动效益按经济活动范围可分为宏观经济效益、中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经济活动效益的层次性决定了衡量不同范围经济活动效益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般⽽⾔,经济活动范围越⼤,层次越⾼,其审计标准的范围也就越宽。
②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动态性。
经济效益⾼低是以经济活动有效性为基础的,并随着经济活动效益⽔平的变化⽽变化。
经济活动效益⽔平的这种动态性决定了衡量经济活动效益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主要运⽤质量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作为衡量、评价经济效益的尺度必然要运⽤经济指标。
按照统计学原理,经济指标⼀般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
数量指标,指反映事物发展的规模或所达到的⽔平的指标,例如企业年获利润量、⽣产产值量,产品产量等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 经济效益审计的指标体系 • 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 • 经济效益审计的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审计的背景和意义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在维护经济 秩序、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经济效益审计旨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和运营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例二
某非政府组织项目实施经济效益审计
案例四
某学术团体研究经费使用经济效益审计
案例三
某行业协会会员费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效益审计
06 结论
经济效益审计的总结
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审计类型,通过对企 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帮 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 程序,包括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报告等步骤。
社会组织经济效益审计
目的
评估社会组织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提高 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内容
审查社会组织的财务状况、项目执行、资金使用 等。
作用
帮助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提高社会组织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
05 经济效益审计的案例分析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案例
案例一
某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案例二
某电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审计结论。
审计建议提出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
议。
审计报告撰写
撰写内容完整、格式规 范的审计报告,反映审
计结果和结论。
报告审核与批准
对审计报告进行内部审 核,确保报告质量,并 报经批准后对外出具。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效益的质量和效益的提
高情况等方面。
以下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 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进行审计,评价资产
负债比例、负债风险、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2. 收入使用情况:对企业的收入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包括收入的
来源、收入的结构、收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3. 成本费用管理: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进行审计,包括成本费
用的构成、成本控制和费用效率等方面。
4. 投资决策: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审计,包括投资决策的原则、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投资决策的风险和收益等方面。
5. 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情况进行审计,包括生产和
销售的渠道、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
6. 财务报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包括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7. 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8. 经营绩效: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审计,包括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经营效率等方面。
9. 环境保护: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环境保护的效果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10. 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审计,包括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分享和社会责任的改善等方面。
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
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成都远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保证审计质量,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经济效益审计,是指集团公司审计中心在对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的经营业务和管理职能的审计监督,对其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集团公司及所属控股子公司审计管理,参股公司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内容第四条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对物资采购管理效益进行审计、对项目建设过程效益进行审计、对销售业务效益进行审计、对内部管理组织协调效能进行审计等。
第五条对物资采购管理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1)物资设备是否按计划购进,占用的资金是否合理、节约;(2)购进物资设备的价格是否低廉,大宗采购是否经过招投标,质量是否合乎要求;(3)物资设备的保管储存是否安全,有无丢失、毁损问题。
第六条对项目建设过程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1)审查项目组织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综合经营管理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2)审查公司内部工作效率及其对效益的影响;(3)审查项目质量合格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审查项目工程进度是否按工程计划进展;(5)审查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及其对效益的影响。
各种物资消耗是否合理,有无损失浪费现象,分析主要材料消耗变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6)审查管理费用有无浪费,是否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和控制费用支出。
第七条对销售业务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1)项目销售价格的确定是否适当,有无随意降价出售的问题;(2)销售费用支出是否节约,有无损失浪费问题;(3)销售货款是否及时入账;(4)项目售中和售后服务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并达到用户满意。
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内容全面,图表要全,表达清晰;符合本题要求的稿件,每份收取本金200元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Economic Benefit Audit),是一种审计方式,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系统地检查一项行动或一个活动的实施情况,从而对行动或活动的受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及出具报告,着重系统论证实施行动或活动的经济效益是否达到要求,或者该行动或活动能否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内容
1、审计对象
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对象一般是一个特定的行动、一次性活动,如一项投资项目、一次总结性评估、一项新的产品设计或一次组织等,也可以是涉及多个行动的活动,例如一项配套政策、一场营销计划、一项技术改造计划、一次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等。
2、审计方法
3、审计内容
(1)经济分析:主要分析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即所投资的投资金额是否与可得到的经济效益相称;
(2)效益分析:分析投资项。
各类审计工作的方法、亮点和成效。
各类审计工作的方法、亮点和成效一、审计工作方法1. 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查的一种审计工作。
其方法主要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内部控制的评价和风险评估等。
财务审计的重点在于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和风险控制方案。
2. 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对企业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资产利用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审计。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提升的建议和措施。
3. 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进行审查和评估,主要包括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合规性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管理审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 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评估和审计,主要包括对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和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在于发现企业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和改进建议。
二、审计工作亮点1. 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全面的风险评估在审计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的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流程的审查和评估,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3. 多维度的审计原则在审计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多维度的审计原则,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注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的综合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三、审计工作成效1.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通过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并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经济效益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经济效益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是什么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为⽬的所实施的审计,是政府审计的⼀种形式。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经济效益审计是独⽴的审计机关或审计⼈员,利⽤专门的审计⽅法,根据⼀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审查,评价其⼈⼒、物⼒、财⼒利⽤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效益性,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提⾼经济效益的⼀种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的⽬的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作出评价,促其提⾼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1、⽬的不同。
效益审计注重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主要审查是否全部开发利⽤了提⾼经济效益的途径,从⽽提出审计建议及措施。
其他审计的⽬的则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审查,促使被审计单位维护国家的财经法纪,加强管理,提⾼经济效益。
2、审计内容不同。
效益审计内容包括审查⽣产⼒各要素的开发和利⽤情况;审查和评价企业的管理素质和⽔平。
其他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收⽀⽅⾯有⽆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账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正确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对单位违纪违规⾏为按规定作出处罚的决定。
从⼴义上看,效益审计涵括了财务审计的内容,在审计实践中,很多审计部门均是从财务审计⼊⼿的。
3、审计原则不同。
效益审计的评价原则⼀般有三条:⼀是坚持宏观经济效益指导微观经济效益;⼆是坚持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三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其他审计的评价原则主要有两条:⼀是依法审计;⼆是客观公正。
这两条原则实质上反映的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效益审计和其他审计在⽅法上各有侧重。
如财政财务收⽀审计,审计的重点集中在各种收⼊项⽬和成本费⽤以及留存收益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上,⼀般⽤盘点法、核对法、对⽐法;⽽效益审计除采⽤财务审计的⼀般⽅法外,还要根据需要适当地运⽤⼀些现代的管理⽅法,如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值法、价值⼯程法,等等。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审计类型,旨在通过审查组织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评估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判断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所实施的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 审计对象: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是组织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2. 审计目标: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是评估组织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评估组织在投入一定的资源后,能否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效益。
3. 审计内容: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性审计:审查组织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是否存在浪费、低效或不合理的情况,如是否存在过度的人力、物力或时间浪费等问题。
(2)效率性审计:审查组织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是否存在效率低下或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如是否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3)效果性审计:审查组织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如是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销售业绩不佳等问题。
4. 审计方法和标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和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较分析法:将组织的实际经营和管理情况与行业标准、历史数据或预算等基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其经济效益。
(2)实地观察法:对组织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实地观察,以了解其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调查问卷法:通过向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人员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和意见,以了解组织的经营和管理情况。
(4)财务分析法:通过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
5. 审计结果:经济效益审计的结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报告:对组织的经营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帮助组织提高经济效益。
(3)跟踪检查:对建议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第四章 管理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PPT课件
四、管理部门审计的内容
• 一是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审计; • 二是对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
一、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审计
1. 原有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是否合理,是否 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2.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确定是否合理 3. 专业职能管理体系是否合理 4. 综合管理部门的建立和作用是否适应提高 管理水平的需要 5. 智囊参谋部的建立对提高管理水平所起的 作用如何 6. 企业是否建立了负责开拓开发的管理部门
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活动
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及其编制过程和会 计组织
判断基础 经营哲学和管理模式
以一般认为公正妥当的会计原则,开检 查财务的正确与否,并发表意见
审计人员 就公司经营的妥当性发出综合 发表财务报表是否适当的意见,并对审
的责任 性的评估意见为己任
计意见负责,承担“二度责任”
第一节 管理职能审计
管理人员 素质审计
企业主要 管理人员 素质审计
• 管理人员群体的知识水平是否达到现代化管理 的基本要求,
• 管理人员群体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 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经济管理的适应性, • 管理人员岗位安排的适当性
• 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和思想 品质
• 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分析问 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决断能力、灵活 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利用人才的能力
,不能以人为本地解决 问题;⑤在现实生产中 ,基层员工往往比领导 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却
缺少足够的话语权。
2、沿用泰勒 ①劳动方法标准化。通过分
制模式,即 析找出最合理的方式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等进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和审计监督的一种审计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组织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调查和考核,以评估和监督组织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审计在管理决策和运营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相对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准确地评估组织的经济效益状况,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它涵盖了财务、生产、运营、投资、资源利用等各个方面,对于改善经济效益、提高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经济效益审计还可以发现和预防经济犯罪行为,保障社会经济秩序。
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营销效益分析、资源利用效益分析、投资效益分析等。
其中,经济效益分析是对组织的收入、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以了解组织的经营状况和效益水平。
成本效益分析是对组织产出效益与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以确定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水平。
营销效益分析是通过对组织的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评估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以及市场营销活动的效果。
资源利用效益分析是对组织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估,评判组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
投资效益分析是对组织的投资活动进行评估,分析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效益审计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
加强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和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升经济效益水平。
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和解决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效益审计可以监督组织合规经营,并发现和预防经济犯罪行为,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
为了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审计的目标和内容,确保经济效益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制度1. 引言经济效益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分配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监督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建立了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目的和原则,并详细阐述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运作流程。
2.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查和评估,旨在提供有关经济效益的可信度和合理性的意见。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
3.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企业的决策、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评估经济活动的效益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评估其财务状况、收入和成本情况,分析经济效益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2 发现问题和风险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揭示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如资源的浪费、成本的过高、收入的波动等,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采取措施,避免损失。
3.3 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优化经济活动流程、提高效率和效益。
4. 经济效益审计的原则4.1 独立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应由具备独立地位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来进行,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和可信。
4.2 全面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应对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包括财务状况、运营成本、收入来源等方面,确保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3 准确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应基于真实、准确和完整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及时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应及时进行,以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建议。
5. 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制度是企业建立和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一系列规定和规则的总称。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经济效益审计
我 国现阶段 内部经济效益审计选择的常见
项 目有 :重要 的资源损失和浪费如产品务审
由于国内企业 的经营特点不尽相 同,但企
业在 生产 经营和企 业发 展过程 中都 少不 了管
计延伸的经济效 益问题 如财务指标分析 风险 ;
根据审计 目的和所选定的审计项 目,审计
组 应制定审计方案 , 内容包 括 : 目来源 、 其 项 审
整体经济效益的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的经 营管理活动 , 审计的 目的是判定其合理性 、
本定义强调了经济效益审计的载体是企业 计 目的 、 审计依据 、 审计资源配置等 。为合理安 有效性以及该 活动生成的经济信息 的真实性 ,
一
() 1 已经对企业 的财务收 支和经济活动进
、
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
行 了合法性 、 真实性审计 ;
() 2 经济效益有提高潜力 的事项 , 如长期亏
经济效益审计是 由内部 审计机构或审计人
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集 团公司的管理制度规 定 ,对集团公 司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的合 理性和有效性 、 经济信息的真实性 、 内部控制制
随后测试各经营管理环节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
1采 购管 理 、
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那样 , 有凭证 、 账 审计 , 而是需要审计人员通过深入调查 , 了解情
况并加以分析判断 , 才能抓住主要矛盾 , 查明原 因, 达到审计 目的。深入 调查方式可 以采用 : 召 开座谈会 、 问题式调查表 、 实地走访等。
该定义 明确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审查对象是直接 影 响企业经济效益 的业务经营过程 。
二、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
单位公司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
文档序号:XXGS-YXFA-001版本编号:YXFA -20XX-001XXX(单位)公司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编制部门:知丁日期:年月日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根据(下称: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结合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特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被审计单位,指公司所属分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四条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资源的取得、使用及管理情况,经营活动投入、产出关系,经营活动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促进管理层不断改善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
第五条经济效益审计既可以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个经营活动,也可以针对特定项目、特定业务。
第六条对经营活动进行效益审计与评价时,应优先考虑经济活动的效果性。
第七条经济效益审计审查评价的主要内容:经营活动的经济性1、资金的取得和使用是否节约;2、人力资源的取得及配置是否恰当;3、物资财产的取得及消耗是否节约;4、资源的取得和配置在时间消耗上是否适当;5、资源的取得、使用和管理是否合理,是否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二)经营活动的效率性1、审查确认经济活动的投入;2、审查确认经济活动的产出;3、评价经营活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三)经营活动的效果性1、经营活动的目标是否适当、相关及可行;2、经营活动达到既定目标或实现预期经济效果情况;3、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的合法、合理性以及对有关政策、计划、预算、程序、合同等遵循情况;4、分析经营活动未能及时达到既定目标的原因;第八条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一)审计人员首先应确定被审计单位已建立标准的适当性。
如果此标准是适当的,审计人员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中就应使用这些标准。
如果标准不适当,应该向管理层报告。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其他论文文档]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方法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方法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经济效益审计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每个阶段都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灵活运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
1.准备阶段:审计项目确定后,就要按照审计项目的具体要求,适当配备财会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或有相应技术特长的审计人员,以便发现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效益不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对策和途径。
在准备阶段中大量使用调查方法,采用抽样技术,选取调查样本,对其邮寄问卷、电话调查或者当面询问。
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财政、税务、银行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现状、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内部控制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同时,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动态、各种可能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信息等,都要予以关注。
2.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详细调查了解、实施审计测试,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酝酿审计意见三个方面的工作。
(1)运用访谈等审计方法详细调查了解,进行初步测试。
在企业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经常需要当面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获取某些特殊证据,因此访谈就成了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加强对所审事项的理解,而且可以当面向访谈对象搞清楚有关事项的来龙去脉。
如以访谈的方式详细调查企业的背景情况,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及现状,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状况等。
同时运用检查法、实验法、现场观察法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质量制度、劳动定额等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抽样测试。
(2)实施审计测试,收集审计证据,分析原因。
首先,开展成本费用效益审计,促使企业减本增利。
从成本费用的计划及开支范围的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到考核及评价的全过程,审查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等,考核成本费用的节约额和降低率,促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经济效益审计是指通过评估和分析项目、政策、计划或活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以确定其对经济的贡献和效益的审计过程。
它旨在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项目或政策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优化决策和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和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1. 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常用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项目或政策的成本与其预期效益相比较,来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在成本方面,需要考虑直接成本(如资金、人工等)和间接成本(如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等)。
而效益方面,可以包括直接效益(如产品销售收入)、间接效益(如就业机会增加)以及外部效益(如环境改善)。
通过计算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可以评估项目或政策的经济效益。
2. 效能与效率分析效能与效率分析侧重于评估项目或政策的效能和效率。
效能指的是项目或政策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来评估。
效率指的是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前提下,使用资源的程度,可以通过计算效率指标(如单位成本、单位产出等)来评估。
这种方法强调在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项目或政策经济效益稳定性和鲁棒性的方法。
它通过改变关键参数(如成本、收入等)的值,来评估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确定项目或政策效益对关键因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制定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4.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SCBA)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考虑了社会成本和效益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与成本效益分析不同,社会成本效益分析通过考虑社会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或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社会成本可以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税收、失业率、环境污染等。
社会效益可以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如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等。
通过计算社会净现值、社会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可以评估项目或政策的社会成本效益。
5. 多指标决策分析多指标决策分析是一种将多个指标综合考虑进行决策的方法。
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
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
我相信一提起审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都了解审计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收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之后就资料及一般公认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出结论及报告。
那么,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呢?
【经济效益审计定义】
是指对独立机构或者单位的经济业务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分析。
它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有针对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使得公司得到合理的改善与管理,同时提高公司的效益。
【在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缺乏效率。
2、经济效益审计单独地实施。
3、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操作模式。
4、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中准确把握理念的问题。
【为了加强经济效益审计,我们应该做好哪几点】
1、推进经济效益审计与做好基础工作并重。
2、正确处理审计工作计划与审计工作实施的关系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4、根据审计工作规律组织审计工作。
温馨提示:经济效益审计服务就选上海利臻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利臻至所创立以来,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一直坚持“客户第一、专业至上”的经营理念,认真的为每一位客户服务。
并且拥有一整套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为客户提供审计、验资等多种服务,成为了上海市最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经济效益审计方法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效益审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通过比较投资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该投资是否是划算的。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需要明确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并将它们进行统一的转化,比如将成本转化为现金流的形式,以便于比较和评估。
二、回收期分析回收期分析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计算投资所需的时间来回收成本,以确定该投资的可行性。
在使用该方法时,我们需要先估算出该投资的现金流量,并计算出回收成本所需的时间。
通过比较投资的回收期和经营预期,就能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
三、静态投资回报率静态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项目在一段时间内的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该项目是否能够收回成本,以及它在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
四、动态投资回报率动态投资回报率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指标。
它主要考虑的是投资项目在多个周期内的收益情况,并通过考虑通货膨胀、现金流等因素来对收益进行折现,以便更准确地估算出投资项目的收益能力。
总之,经济效益审计方法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
以上介绍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在实践中还需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经济效益审计部门工作总结
经济效益审计部门工作总结一、引言经济效益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重要的财务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评估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供决策支持。
为了全面总结经济效益审计部门的工作,本文将从工作内容、成绩与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工作内容1. 明确审计目标与要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根据企业战略和目标确定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方法与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收集数据与信息:与其他部门合作,收集并核实财务数据、成本数据、销售数据等相关信息,为审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 开展审计工作:根据审计计划,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源利用效率等进行全面审计,发现潜在问题,评估经济效益。
4. 分析与评估:对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提供数据和建议,以支持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
三、工作成绩与问题1. 工作成绩:(1)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审计发现和纠正了一些资源浪费和成本过高的现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费用。
(2) 风险防控:通过审计发现了一些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并改进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企业财务安全。
(3) 决策支持:通过提供客观数据和分析报告,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了一些重要决策,改善了企业运营情况。
2. 工作问题:(1) 审计范围限制:由于资源有限,审计范围未能全面涵盖所有相关部门和业务,导致一些问题未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2) 数据可靠性:由于数据来源和准确性的不确定性,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数据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3) 沟通协调: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沟通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
四、改进措施1. 拓宽审计范围:增加审计资源投入,拓宽审计范围,全面覆盖各个部门和业务,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 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数据管理流程,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核实工作,确保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增强沟通协调: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完善审计工作的协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益是指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分。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生活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关系。
全面经济效益审计: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的全部审计。
局部经济效益审计:对部分经营管理活动和部分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的审计。
事中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事实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指从建立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项目审计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工作内容和顺序。
P26 被动立项:是审计组织不能选择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的立项方式。
适用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部分审计项目的建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承担和接受所委托的审计单位或事项。
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动态相对数借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
以业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以重大业务为线索对业务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判断业务活动是否正常和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找出偏差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被审期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活动。
是一种审计模式供应业务的审查包括采购业务和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包括储备定额的制定,储备计划完成情况,仓储保管的设置,管理制度执行的审查成本效益审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成本预测的可靠性,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评价活动。
P193管理审计——是对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的审查,以期评价其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管理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P186是对管理的审计投入产出的比较方法:第一,相减比较: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等第二,相除比较: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第三,相减、相除结合比较:如原投资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投资回收期1相减比较:用相减比较的方法所构成的经济效益指标,是用绝对数表示的指标,他能反映经济效益规模的大小,但不利于在不同的经济利益活动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尤其不能在经济规模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比较。
2相除比较:用此方法得到的指标,是相对数指标,他不能直接反应经济效益的规模,却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它的最大特点是剃除了经济效益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3相减相除结合比较不同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物质生产部门(1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线性代数计算其期望值2产出成果一般可以用货币计量3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非物质生产部门(1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程度不高,难以确定期望值2产出成果难以用货币计量3由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本身不能创造财富,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表现为资源消耗和占用的节约量,或增加服务的数量,提高服务的质量)不同审计主体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承担的任务分工如下:P11审计职能审计职能——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是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审计职能一般有:1、经济监督是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约束的范围内进行,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2、经济鉴证是指鉴定和证明。
3、经济评价是传统审计在职能上的拓展。
一般需经过审核检查—→评价—→建议,评价是建议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职能:经济评价当前我国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1、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2、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4、实现审计规划目的的需要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范围一般可以概括为:1公共资源责任履行情况2政府预算收支绩效3国家,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管理效率4国有资产运营效益5国家投资(建设)活动6国家经融活动审计方案的作用:1对审计实施过程进行事前的规划,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2优化配置审计资源,以便最大限度的实现审计目的后续审计其作用为:第一,验证审计结论和建议本身的正确性;第二,了解审计建议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1、确定审计目的和范围2、编制审计方案和预算3、确定审计人员4、有关管理系统和程序的测试和检查5、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的草稿6、帮助被审单位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7、提交审计报告8、对后续审计做出安排注册会计师外向型管理审计程序P331、签约前的业务洽谈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3、编制审计计划4、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与评价5、运用审计方法取得审计证据6、编制、复核与评价审计工作底稿7、完成外勤工作,出具审计报告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特点①审计结论的非强制性;②侧重于建设性;③存在潜在风险;④一般采用详式审计报告的形式;⑤非规范性格式。
审计报告的基本模式1、封面包括标题、被审单位名称和地址、审计日期或期间、审计机构名称等。
2、导言导言的作用是介绍被审单位业务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详细情况和审计建议、评价内容的摘要,审计报告编报的有关信息等。
3、总结或概述目的是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在阅读有关细节前就了解审计事项的整体性质。
4、审计发现问题的细节说明重要是报告最长部分,包括五部分内容:①现状:问题发生的具体环境②标准或期望:审计依据③影响:发现的问题将带来的后果。
④原因:问题出现的理由。
⑤建议:提出审计建议应考虑的因素:重点45、图表与附录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从被审单位实际出发,围绕审计目标,紧扣审计主题,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科学、适用。
1、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考核评价标准要覆盖生产经营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因而,既要有财务指标,也要有非财务指标。
2、责任性和可控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应准确考评被审对象可控的全部或部分职责范围,即考评的是被审对象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的结果和过程。
3、计划性和可比性原则为使审计标准与国家和企业的计划保持一致性,尽量选择国家和被审单位的计划作为评价标准。
4、科学性和严密性原则评价标准必须简明易懂、便于操作,能够准确反映出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实现审计目的。
5、评价标准的先进合理性原则“先进”:前瞻性“合理”:可操作性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具体说,有法依法,无法可依从理,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
2、辨证分析问题的原则3、利益兼顾原则4、真实可靠原则查找原文和文件资料,切勿主观推测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1、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的指标①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平均总额×100%说明: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财务效益评价的修正指标有: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②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说明: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的资本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果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务人的保证程度越高2、反映企业资产营运的指标①总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说明: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入-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该指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实际产出质量及对每单位资产实现的价值补偿。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高,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果越高。
②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说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
资产营运效率评价的修正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
3、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说明: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
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
国际标准为50%,我国一般为60%-70%,实际分析时,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判定。
②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说明: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实际利息支出反映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债务偿还越有保证;相反,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源偿还债务利息,企业偿债能力低下。
偿债能力评价修正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4、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①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说明: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本年销售(营业)收入-上年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②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说明: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资本积累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发展能力评价的修正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近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以及员工学习及成长能力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对企业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效益审计广泛、深入地开展。
这些问题有:1、审计范围狭窄,大多局限在财务收支范围内,较少涉及其他领域;2、审计时间滞后,多为事后审计,很少开展事前审计;3、审计方法单一,大多仍以传统的审计方法为主;4、评价标准单一,多重视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
5、领导不重视国外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主体,三大类:包括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审计)、企业自身(内部审计)和政府机构(国家审计、政府主管部门)等企业基本经济活动及其运行风险:1、获取利润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能否盈利或盈利多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在市场竞市场争中,必须以新、廉、质量、服务取胜,但风险很大。
如产品或服务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新竞争对手的出现、质量下降、价格提高等因素出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