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益是指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分。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生活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关系。
全面经济效益审计: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的全部审计。
局部经济效益审计:对部分经营管理活动和部分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的审计。
事中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事实的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指从建立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项目审计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工作内容和顺序。
P26 被动立项:是审计组织不能选择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的立项方式。
适用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部分审计项目的建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承担和接受所委托的审计单位或事项。
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动态相对数借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
以业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以重大业务为线索对业务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判断业务活动是否正常和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找出偏差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被审期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活动。
是一种审计模式
供应业务的审查包括采购业务和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
仓储保管业务的审查包括储备定额的制定,储备计划完成情况,仓储保管的设置,管理制度执行的审查
成本效益审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成本预测的可靠性,成本决策和成
本计划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评价活动。
P193
管理审计——是对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的审查,以期评价其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管理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P186是对管理的审计
投入产出的比较方法:第一,相减比较: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等
第二,相除比较:
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
第三,相减、相除结合比较:
如原投资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投资回收期
1相减比较:用相减比较的方法所构成的经济效益指标,是用绝对数表示的指标,他能反映经济效益规模的大小,但不利于在不同的经济利益活动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尤其不能在经济规模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比较。
2相除比较:用此方法得到的指标,是相对数指标,他不能直接反应经济效益的规模,却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它的最大特点是剃除了经济效益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3相减相除结合比较
不同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
物质生产部门(1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线性代数计算其期望值2产出成果一般可以用货币计量3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非物质生产部门(1消耗,占用和产出成果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程度不高,难以确定期望值2产出成果难以用货币计量3由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本身不能创造财富,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表现为资源消耗和占用的节约量,或增加服务的数量,提高服务的质量)
不同审计主体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承担的任务分工如下:P11
审计职能
审计职能——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是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审计职能一般有:
1、经济监督
是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约束的范围内进行,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2、经济鉴证
是指鉴定和证明。
3、经济评价
是传统审计在职能上的拓展。
一般需经过审核检查—→评价—→建议,评价是建议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职能:经济评价
当前我国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1、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4、实现审计规划目的的需要
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范围一般可以概括为:
1公共资源责任履行情况
2政府预算收支绩效
3国家,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管理效率
4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5国家投资(建设)活动
6国家经融活动
审计方案的作用:
1对审计实施过程进行事前的规划,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2优化配置审计资源,以便最大限度的实现审计目的
后续审计其作用为:
第一,验证审计结论和建议本身的正确性;
第二,了解审计建议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
1、确定审计目的和范围
2、编制审计方案和预算
3、确定审计人员
4、有关管理系统和程序的测试和检查
5、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的草稿
6、帮助被审单位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
7、提交审计报告
8、对后续审计做出安排
注册会计师外向型管理审计程序P33
1、签约前的业务洽谈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3、编制审计计划
4、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与评价
5、运用审计方法取得审计证据
6、编制、复核与评价审计工作底稿
7、完成外勤工作,出具审计报告
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特点
①审计结论的非强制性;
②侧重于建设性;
③存在潜在风险;
④一般采用详式审计报告的形式;
⑤非规范性格式。
审计报告的基本模式
1、封面
包括标题、被审单位名称和地址、审计日期或期间、审计机构名称等。
2、导言
导言的作用是介绍被审单位业务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详细情况和审计建议、评价内容的摘要,审计报告编报的有
关信息等。
3、总结或概述
目的是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在阅读有关细节前就了解审计事项的整体性质。
4、审计发现问题的细节说明重要
是报告最长部分,包括五部分内容:
①现状:问题发生的具体环境
②标准或期望:审计依据
③影响:发现的问题将带来的后果。
④原因:问题出现的理由。
⑤建议:提出审计建议应考虑的因素:重点4
5、图表与附录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从被审单位实际出发,围绕审计目标,紧扣审计主题,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科学、适用。
1、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
考核评价标准要覆盖生产经营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因而,既要有财务指标,也要有非财务指标。
2、责任性和可控性原则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应准确考评被审对象可控的全部或部分职责范围,即考评的是被审对象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的结果和过程。
3、计划性和可比性原则
为使审计标准与国家和企业的计划保持一致性,尽量选择国家和被审单位的计划作为评价标准。
4、科学性和严密性原则
评价标准必须简明易懂、便于操作,能够准确反映出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实现审计目的。
5、评价标准的先进合理性原则
“先进”:前瞻性
“合理”:可操作性
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具体说,有法依法,无法可依从理,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
2、辨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3、利益兼顾原则
4、真实可靠原则
查找原文和文件资料,切勿主观推测
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1、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的指标
①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平均总额×100%
说明: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财务效益评价的修正指标有: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②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说明: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的资本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果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务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2、反映企业资产营运的指标
①总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说明: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入-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该指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实际产出质量及对每单位资产实现的价值补偿。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高,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果越高。
②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说明: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
资产营运效率评价的修正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
3、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说明: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
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
国际标准为50%,我国一般为60%-70%,实际分析时,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判定。
②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说明: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实际利息支出
反映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债务偿还越有保证;相反,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源偿还债务利息,企业偿债能力低下。
偿债能力评价修正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
4、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
①销售(营业)增长率=
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说明:
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本年销售(营业)收入-上年销售(营业)收入
销售(营业)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②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说明: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资本积累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发展能力评价的修正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近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以及员工学习及成长能力
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企业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效益审计广泛、深入地开展。
这些问题有:
1、审计范围狭窄,大多局限在财务收支范围内,较少涉及其他领域;
2、审计时间滞后,多为事后审计,很少开展事前审计;
3、审计方法单一,大多仍以传统的审计方法为主;
4、评价标准单一,多重视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
5、领导不重视
国外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主体,三大类:包括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审计)、企业自身(内部审计)和政府机构(国家审计、政府主管部门)等
企业基本经济活动及其运行风险:
1、获取利润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能否盈利或盈利多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在市场竞市场争中,必须以新、廉、质量、服务取胜,但风险很大。
如产品或服务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新竞争对手的出现、质量下降、价格提高等因素出现的风险。
3、开展资产运营活动
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来源于产品生产经营而且还来源于全部资产营运,包括流动资产及以外的资产。
资产营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可行性分析招致投资损失、筹资方式选择错误导致资金成本提高、资产处置不当造成资产流失、资产重组等。
4、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考察企业经济效益必然涉及到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管理工作极易受到人为和技术性因素的不利影响。
5、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
要求企业既要注重当期盈利,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企业综合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企业盈利状况指标
①资产利润率:
②资本收益率:
③成本费用利润率:
(2)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指标
①产品销售增长率:
②定货合同履约率:
③主要产品定货量与生产能力比率:
(3)企业资产经营状况指标
①资产周转速度:
总资产周转速度、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
②企业负债状况: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③企业资产经营质量:
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指标等
(4)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指标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很难量化,属于定性指标范围,只能选择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项目作为评价内容,资料一般通过调查的方法取得。
①领导人的决策水平;
②内部协调和控制能力;
③是否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控制能力;
④激励和约束机制。
(5)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成长性指标)
①企业自我积累指标:
资本积累率、企业用于发展的积累
②技术创新能力指标:
技术创新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科研技术人员占全部技术人员比重、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与技术引进费用之比、产品更新率。
③生产要素素质指标:
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每千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技术装备水平等。
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模式
评价模式又称审计导向,实际上就是确定以什么作为审计出发点的问题。
由于受到法律对审计职责的授权和现有审计手段的限制,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内容不能全部列入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列入审计范围的经济责任内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与财政财务收支及重大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责任事项
②根据现有审计手段能够确认其资料真实性的经济责任事项
任期经济责任评价步骤
(1)收集任期经济效益责任目标的具体内容和水平,作为评价经济效益责任的标准,并评价这些标准的可行性;(2)评价被审人在任期内采取的组织措施;
(3)任期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的测算和评价;
(4)综合评价
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1、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
2、人力资源既是利用开发的对象和客体,又是开发和管理的主体
3、再生周期一般较长,在用的人力资源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审计的内容三个层次
1、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审计
2、劳动生产率的测算与评价
3、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效性评价
经营审计的特点
①是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
②经营审计的范围是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和其他业务经营活动。
③业务经营审计的重点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各要素的开发利用程度
成本效益的事中审计
成本效益的事中审查——是对成本控制的审查评价,包括对控制方法、控制手段、控制工作的有效性等。
1、费用成本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2、成本计划编制情况审计
成本计划是否与生产技术、财务等计划进行了综合平衡,管理费用是否有预算控制,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率)是否达标等。
3、成本日常控制审查评价
①费用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的审查
了解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收费、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系统。
②审查责任成本的核算
责任成本以责任单位(中心)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审查其核算哪一级成本?是否贯彻可控原则?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是否科学?业绩评价是否与奖惩挂钩?
成本效益的事后审计内容
1、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审查
2、成本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的审计
3、重点产品单位成本审计
我国管理审计的特点
1、是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
2、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
它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功能,从根本上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