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民俗文化
班级:08旅管
姓名:
学号:
日期:2010-04
1.河南民俗之民间艺术
2.河南民俗之民间节气
3.河南民俗之饮食文化
4.河南民俗之汉族服饰
5.河南民俗之居住禁忌
6.河南民俗之拥堵交通
民间艺术
1.剪纸艺人——刘如琢
刘如琢,男,生于1917年 9月,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水淆村人。
刘如琢自幼喜欢剪纸,他的作品构图原始古朴、线条简洁朴拙,呈现大雅和返璞归真之气,是豫西原生态作品的主要代表。
刘如琢一生居住在豫西地坑院里,青青的绿色依附着窑洞的黄土,虽然沧桑却又满目生机。璀璨的阳光下,手捧“花花儿” 刘如琢老艺人古朴悠然的神态与剪和纸的自然交融,蕴含着古朴的风情和一种难以言表的韵味,仿佛一幅原汁原味的民俗画映入眼帘,
他的剪纸,古朴大方,拙中见雅。由于自幼喜好美术,经常写写画画的功底,所以在民间传统的剪纸图案上有所创新,并自己创作出许多反映农村生活和自己信仰的题材,如农夫耕田、农夫锄草、葫芦和十字架、葡萄和十字架等作品,惟妙惟肖,十分生动传神。他剪的黑色顶棚团花,石榴十分夸张硕大,里面的籽的结构,用粗狂的井子方格表现,手法非常奇特。石榴莲的莲花,也于常人不一样,处于像与不像之间,既变形还抽象。中间用类似仰韶彩陶图案的线条连接,充满原始神秘的色彩。他剪的黑色窗花,线条简洁,主题突出,陪衬极少,一看就是原汁原味的传统作品。
原生态的剪纸呈现在现代生活里,如同90岁的老艺人穿行在今天的时光里,古朴而又满是生机,生命的顽强让人叹服。这古雅的韵味,已经沉淀于老人的血脉,面对他古朴、古拙、宁静、自然的剪纸,我们需要用心灵来感受剪纸的脉搏与呼吸。90载年华似水流,在这
片厚重的黄土地上,他如琢如磨,用朴素平凡的剪刀,剪裁着眼前的繁华世界,剪裁着心中的清风岁月。
2.朱仙镇
朱仙镇位于开封古城右畔,谓中原文化古镇,始建于战国。北宋至清乾隆年间,为我国四大名镇之一。又是祖国古文化——新春对联,木刻神像画的发祥地。
朱仙镇木刻画,古称『门神,马子』,由来已久。它是由古代『桃符』演变而来。宗法『阴阳』理论、继承汉唐壁画的风格,吸收历代的艺术精华孕育而成。它的用色,以传统的中药材做原料精心配制,恪守传统的制作要求。木刻画取材的内容是:三教(佛、道、儒)的神仙和圣贤;七十二行业供奉的祖师;历代英雄人物;戏曲人物;也有寓意吉祥的种种事物等。
朱仙镇门神,据李步青、廉方著《岳飞与朱仙镇》记载:『镇之最盛时期,为明末,清初。红纸门神系旧习过年之效用物,为镇中最著名之特产,往昔盛时,业此者三百余家,出品盛销于临近各省,大有独占市场之势。』解放后,将门神名字,改为年画,用胶版机械印刷,取代了木版手工水印门神。
朱仙镇的木刻画,经过千余年来民间艺人辛勤劳动创造发展,形成了它的艺术特色,综合起来,可分为五大特点:
一、构图饱满;在整个画面图上,是继承汉唐传统构图方法,整个画面上,饱满、对称、紧凑、严密、上空下实、留空白地方较少。人物造型、有主有次、不繁琐、匀实、对称、装饰性强、安排巧妙、合情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线条粗犷豪放:有阴,有阳,阴阳对比性较强。尤其是在神像画的衣纹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民族纯朴、厚实、健壮、整洁之风度。
三、形象夸张:人物造型,不按常规,不求比例,而是以夸张手法,突出人物头部,人大骑的马小,主题人物大,从人小。看到人物面孔,就知其人性格。用色也是如此,不按常规着色,怎样用色彩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就着什么色。
四、色彩艳丽:用色非常讲究,用松烟、章丹、槐米、铜绿、葵籽、苏木、金箔等作主要原料,精练配制而成各色颜料,这样配制出来的颜料,印制出来的效果,色彩浓重,不虫蛀,久不脱色,不跑色,适宜装裱,适宜珍藏,永保鲜丽,久存如新。
五、人物无媚态:以夸张的手法,表达英雄人物,大义凛然,纯正不屈的精神气质。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说:“朱仙镇的木刻画,朴实、不染脂粉,人物没有媚态。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年画的独有特色”。鲁迅先生评论朱仙镇木版年画,旧年画和新兴木刻的区别时说:“旧的是先知道故事,后看画。新的却要看了画,而后知道故事。有看头,有讲头,画中有戏,百看不腻。朱仙镇木刻画,大都有故事情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但中国人喜爱,在国外也有影响。中国木版年画专家王树村先生到欧洲、美洲各国博物馆考查,都见有珍藏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珍藏最多的是苏联,一百一十八幅。日本、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都为它著书立传,出品地点,尺寸大小等有详尽的记述。在我国的民间,几千年来,有许多把绘画和其他造形艺术活动作为终身职业的劳动人民。这些民间的艺术家们,从事美术工作的项目和范围非常广阔,对社会的文化生活很有影响;而这些艺人们在人
民革命胜利之前,在旧中国,却一直遭受着歧视和轻蔑。历代有不少人特别是士大夫们以不屑一顾的态度直呼他们为“奴”、“巧儿”、“画工”、“画塑匠”、“画墙皮子的”、“妆銮匠”等。在各家美术论著当中很少甚而简直未曾明确地论述过艺人们的美术上的卓越
贡献;偶有记述,也不过浮光掠影地说上几句;甚或还有人掠夺和抹杀了艺人们的艺术成就。
今天,当人类的历史已经用马列主义科学地肯定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时候,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大的必须以新的观点重视认识的问题。
民间节气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