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第4讲.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学生版
模型 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五种基本模型(学生版)
模型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模型种类多,其中有关中点的模型与垂直模型在前面的专题已经很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在重复.模型一、截长补短模型①截长: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另外两条较短的线段。
如图所示,在BF上截取BM=DF,易证△BMC≌△DFC(SAS),则MC=FC=FG,∠BCM=∠DCF,可得△M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可证∠CFE=45°,∠CFG=90°,∠CFG=∠MCF,FG∥CM,可得四边形CGFM为平行四边形,则CG=MF,于是BF=BM+MF=DF+CG.②补短:选取两条较短线段中的一条进行延长,使得较短的两条线段共线并寻求解题突破。
如图所示,延长GC至N,使CN=DF,易证△CDF≌△BCN(SAS),可得CF=FG=BN,∠DFC=∠BNC=135°,又知∠FGC=45°,可证BN∥FG,于是四边形BFGN为平行四边形,得BF=NG,所以BF=NG=NC+CG=DF+CG.模型二、平移全等模型模型三、对称全等模型模型四、旋转全等模型模型五、手拉手全等模型例题精讲模型一、截长补短模型【例1】.如图,AD⊥BC,AB+BD=DC,∠B=54°,则∠C=.变式训练【变式1-1】.如图,点P是△ABC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连接AP、BP、CP,∠ACB=60°,且CA+AP=BC,则∠CAB的度数为()A.60°B.70°C.80°D.90°【变式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变式1-3】.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点D在线段AB上,连接CD,∠ADC=60°,AD=2,过C作CE⊥CD,且CE=CD,连接DE,交BC于F.(1)求△CDE的面积;(2)证明:DF+CF=EF.模型二、平移全等模型【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AD∥EC,∠AED=∠B.(1)求证:△AED≌△EBC.(2)当AB=6时,求CD的长.变式训练【变式2-1】.如图1,A,B,C,D在同一直线上,AB=CD,DE∥AF,且DE=AF,求证:△AFC≌△DEB.如果将BD 沿着AD边的方向平行移动,如图2,3时,其余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变式2-2】.如图,AD,BF O,AB∥DF,AB=DF,点E与点C在BF上,且BE=CF.(1)求证:△ABC≌△DFE;(2)求证:点O为BF的中点.【变式2-3】.如图,△AOB和△CO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D在AB上.(1)求证:△AOC≌△BOD;(2)若AD=1,∠ADC=60°,求CD的长.模型三、对称全等模型【例3】.如图,AD∥BC,∠D=90°,∠CPB=30°,∠DAB的角平分线与∠CBA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D,P,C 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PAD的度数;(2)求证:P是线段CD的中点.变式训练【变式3-1】.如图,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M⊥CD于M,AN⊥BE干N.求证:AM=AN.【变式3-2】.如图,已知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中边AB、BC上的点,且AB=12,AE=6,将正方形分别沿DE、DF向内折叠,此时DA与DC重合为DG,求CF的长度.【变式3-3】.如图,∠AOB=90°,OM平分∠AOB,将直角三角板的顶点P在射线OM上移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C、D,问PC与PD相等吗?试说明理由.模型四、旋转全等模型【例4】.如图,已知:AD=AB,AE=AC,AD⊥AB,AE⊥AC.猜想线段CD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变式训练【变式4-1】.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BAC=∠DAE,AB=AC,AD=AE.(1)如图1,点E在BC上,求证:BC=BD+BE;(2)如图2,点E在CB的延长线上,求证:BC=BD﹣BE.【变式4-2】.如图所示,已知P是正方形ABCD外一点,且PA=3,PB=4,则PC的最大值是3+4.模型五、手拉手全等模型【例5】.如图,△ABC与△ADE是以点A为公共顶点的两个三角形,且AD=AE,AB=AC,∠DAE=∠CAB=90°,且线段BD、CE交于F.(1)求证:△AEC≌△ADB.(2)猜想CE与DB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训练【变式5-1】.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AP=BQ;③DE=DP;④∠AOB=60°.恒成立的结论有几个()A.1个B.2个C.3个D.4个【变式5-2】.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2)求∠FAE的度数;(3)求证:CD=2BF+DE.【变式5-3】.(1)如图1,等腰△ABC与等腰△DEC有公共点C,且∠BCA=∠ECD,连接BE、AD,若BC=AC,EC=DC,求证:BE=AD.(2)若将△DEC绕点C旋转至图2、图3、图4情形时,其余条件不变,BE与AD还相等吗?为什么?实战演练1.如图,已知AB AD =,BC DE =,且10CAD ∠=︒,25B D ∠=∠=︒,120EAB ∠=︒,则EGF ∠的度数为()A.120︒B.135︒C.115︒D.125︒2.如图,在△AOB 和△COD 中,OA=OB,OC=OD,OA<OC,∠AOB=∠COD=36°.连接AC,BD 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MB=36°,②AC=BD,③OM 平分∠AOD,④MO 平分∠AMD.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个.A.4B.3C.2D.13.如图,在△ABC 中,∠BAC=30°,且AB=AC,P 是△ABC 内一点,若AP+BP+CP 的最小值为4,则BC 2=.4.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CE=2DE,将△ADE沿AE折叠至△AFE,延长EF交BC于点G,连接AG,=6;③EG=DE+BG;④BG=GC.其中正确的有(填序号).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S△FGC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对角线AC折叠,点D落在D′处.(1)求证:AF=CF(2)求AF的长度.6.如图,在△ABC中,∠ACB=90°,AC=BC,延长AB至点D,使DB=AB,连接CD,以CD为直角边作等腰三角形CDE,其中∠DCE=90°,连接BE.(1)求证:△ACD≌△BCE;(2)若AB=3cm,则BE=cm.(3)BE与AD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是AB的中点,连接CD,过B作BE⊥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E,过A作AF⊥AE交CD于点F.(1)求证:AE=AF;(2)求证:CD=2BE+DE.8.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AB=AC,点D是斜边BC上的中点,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1)若设BE=a,CF=b,满足+|b﹣5|=+,求BE及CF的长.(2)求证:BE2+CF2=EF2.(3)在(1)的条件下,求△DEF的面积.9.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以AC、BC为一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ACD和△BCE,CA=CD,CB=CE,∠ACD=∠BCE=30°,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交于点P,连接CP.(1)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为;请直接写出∠APD=;(2)将△BCE绕点C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求出此时∠APD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求证:∠APC=∠BPC.10.阅读与理解: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例如,在△ABC中,AB>AC(如图),怎样证明∠C>∠B呢?分析:把AC沿∠A的角平分线AD翻折,因为AB>AC,所以点C落在AB上的点C'处,即AC=AC',据以上操作,易证明△ACD≌△AC'D,所以∠AC'D=∠C,又因为∠AC'D>∠B,所以∠C>∠B.感悟与应用:(1)如图(a),在△ABC中,∠ACB=90°,∠B=30°,CD平分∠ACB,试判断AC和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b),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AC=16,AD=8,DC=BC=12,①求证:∠B+∠D=180°;②求AB的长.11.如图甲,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2,PB=,PC=1,求∠BPC的度数和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1)李明同学作了如图乙的辅助线,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如图乙所示,连接PP',可说明△APP'是直角三角形从而问题得到解决.请你说明其中理由并完成问题解答.(2)如图丙,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AP=,BP=,PC=1:类比第一小题的方法求∠BPC的度数,并直接写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12.在△ABC中,AB=AC,∠BAC=120°,以CA为边在∠ACB的另一侧作∠ACM=∠ACB,点D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在射线CM上截取CE=BD,连接AD、DE、AE.(1)如图1,当点D落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ADE的度数为.(2)如图2,当点D落在线段BC(不含边界)上时,AC与DE交于点F,请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AB=12,求CF的最大值.。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PPT课件(华师大版)
当堂检测
1.为班级中每名同学准备了长分别为a、b、c三根木条,所有同学都
用三根木条,首尾顺次拼接组成三角形,这时小陈同学说:“我们所
有人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是完全一样的”小陈同学的说法根据
_______.
SSS
根据:三个木条长度a,b,c,无论怎么摆放,长度不变,利用三
角形全等的判定理由:SSS
当堂检测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
几何语言:
在△ABC和△ DEF中,
AB=DE,
B
C
D
BC=EF,
CA=FD,
∴ △ABC ≌△ DEF(S.S.S.).
E
F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 = CB,AB = CD.
求证: ∠B = ∠D.
证明:在△ABC 和△CDA 中,
=,
= ,
=.
∴△ABC≌△DFC(SSS).
讲授新课
变式1 若将上题中右边的三角形向左平移(如图),若AB=DF,
AC=DE,BE=CF.问:△ABC和△DFE全等吗?
解:全等.
A
B
E
D
C
F
∵ BE=CF ,
∴BE+EC=CF+EC.
即BC=FE .
在△ABC和△DFE中,
在△ABD和△CDB中,
=(已知),
= (已知),
=(公共边).
∴△ABD≌△CDB(SSS),
∴∠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证明:∵ △ABD≌△CDB(已证) ,
∴∠ABD=∠CDB, ∠ADB=∠CBD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初二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详细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一讲全等三角形性质图形全等: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和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DEF ABC∆DEF∆。
ABC∆≅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1.已知:如图,AB=AD,AC=AE,BC=DE,∠EAC=300,则∠DAB的大小为例2.如图,在平面上将△ABC绕B点旋转到△A’BC’的位置时,AA’∥BC,∠ABC=70°,则∠CBC’为________度.例3.如图,在△ABC中,∠A:∠B:∠C=3:5:10,又△MNC≌△ABC,则∠BCM:∠BCN等于()A.1:2 B.1:3 C.2:3 D.1:4课堂练习:∆的是( )1.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A. AB=3,BC=4,CA=8B.AB=4,BC=3,∠A=300C. ∠C=600,∠B=450,AB=4D.∠C=900,AB=62.如图∠1=∠2=200,AD=AB,∠D=∠B,E在线段BC上,则∠AEC=()A.200B.700C.500D.8003.已知:如图,△ABC≌△DEF,AC∥DF,BC∥EF.则不正确的等式是()A.AC=DFB.AD=BEC.DF=EFD.BC=EF4.如图,△BCD≌△CBE,BC=6,CE=5,BE=4,则CD的长是()A.4 B.5 C.6 D.无法确定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 度数是()A.72°B.60°C.58°D.50°6.如图,将Rt△ABC(其中∠B=340,∠C=900)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 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最小等于()A.560B.680C.1240D.18007.如图,△ABE≌△ACD,∠B=50°,∠AEB=60°,则∠DAC的度数等于()A.120° B.70° C.60° D.50°8.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全等.9.如图,△ABD≌△ACE,且∠BAD和∠CAE,∠ABD和∠ACE,∠ADB和∠AEC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10.如图,△ABC≌△DBC,且∠A和∠D,∠ABC和∠DBC是对应角,其对应边:______,对应角:_________.11.如图,△ABO≌△CDO,OA=2,AB=4,BO=3,则DC= ,OC= ,OD= .12.如图,△ABC≌△DEF,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B=320,∠A=680,AB=13cm,则∠F=______度,DE=______cm.13.已知△ABC≌△DEF,∠A=52°,∠B=67°BC=15cm则∠F=_____,FE=_____cm.14.如图,P是正△ABC内的一点,若将△PAB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P/AC,则∠PAP/的度数为________.15.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大小为_________16.如图所示,,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则的度数为17.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n 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个 .18.如图,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0,得到△A /B /C, A /B /交AC 乎点D ,已知∠A /DC=90°,求∠A 的度数.19.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 ∠的度数为x ,∠ADE 的度数为y ,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3)∠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20.如图所示,已知△ABC ≌△FED ,且BC =ED ,那么AB 与EF 平行吗?为什么?ABC ADE △≌△105ACB AED ∠=∠=15CAD ∠=30B D ∠=∠=1∠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只有两个三角形才能完全重合;②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③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A.4个B.3个C.2个D.1个3.已知△ABC 与△DEF 全等,∠A=∠D=90°,∠B=37°,则∠E 的度数是( )A.37°B.53°C.37°或63°D.37°或53°4.如果D 是中BC 边上一点,并且,则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5.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800到△OCD 的位置,已知∠AOB=450,则∠AOD ( )A.550B.450C.400D.3507.如图,△ABE ≌△ACD,AB=AC,BE=CD, ∠B=50°,∠AEC=120°,则∠DAC 的度数等于( )A.120°B.70°C.60°D.50°8.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9.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ADC =45°,把△ADC 沿AD 对折,使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则图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 ) A. △ADC B. △BDC ´ C. △ADC ´ D. 不存在6.如图,已知AB=AC ,AD=AE ,∠BAD=25°,则∠CAE=ABC △ADB ADC △≌△ABC△7.如图,△ABD≌△ACE,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__,∠BAD的对应角是______.8.已知:如图,△ABE≌△ACD,∠B=∠C,则∠AEB=_______,AE=______.9.如图:△ABC≌△DCB,AB和DC是对应边,∠A和∠D是对应角,则其它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如图,△ABC≌△DEF,BC∥EF,∠A=∠D,BC=EF,则另外两组对应边是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是____.11.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则∠AEB=________度.12.如图所示,△ABD≌△ACE,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AB=8,BD=7,AD=6,则BE的长是___13.如图,已知△ABE≌△ACF,∠E=∠F=90°,∠CMD=70°,则∠2=______度.14.如图所示,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交DE于F,∠B=∠D=25°,∠ACB=∠AED=105°,∠DAC=10°,则∠DFB为15.如图,D,E分别为△ABC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CDE=480,则∠APD等于1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____17.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能力提高:1.长为L 的一根绳,恰好可围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则其中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x 的取值范围为( ) A.64l l x ≤< B.84l l x ≤< C.64l l x << D.84l l x << 2.已知△ABC ≌△A ′B ′C ′,△ABC 的三边为3、m 、n ,△A ′B ′C ′的三边为5、p 、q ,若△ABC 的各边都是整数,则m+n+p+q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3.如图,△ABC ≌△ADE ,∠DAC=60°,∠BAE=100°,BC 、DE 相交于点F ,则∠DFB 的度数是4.下图是由全等的图形组成的,其中AB =3cm ,CD =2AB ,则AF =__________.AB C D E F5.如图,△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a 的度数为6.如图,矩形ABCD 沿AM 折叠,使D 点落在BC 上的N 点处,如果AD=7cm,DM=5cm, ∠DAM=39°,则AN= cm, NM= cm, ∠NAB= .7.如图所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若∠B =40°,∠C =30°.(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AB'C'的顶点C'与原三角形的顶点B 和A 在同一直线上?(原△ABC 是指开始位置)(2)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点C 、A 、C'在同一直线上?8.如图, 在ABCD中, 将△ABE沿BE翻折, 点A落在CD边上, 成为点F, 如果△DEF和△BCF的周长分别是8cm和22cm, 求FC的长度。
专题05 手拉手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学生版)
专题05 手拉手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专题说明】两个具有公共顶点的相似多边形,在绕着公共顶点旋转的过程中,产生伴随的全等或相似三角形,这样的图形称作共点旋转模型;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形象的称其为“手拉手”模型。
【知识总结】【基本模型】一、等边三角形手拉手-出全等图1 图2图3 图4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手拉手-出全等两个共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绕点C旋转过程中(B、C、D不共线)始终有①△BCD≌△ACE;②BD⊥AE(位置关系)且BD=AE(数量关系);③FC平分∠BFE;图1图2图3图4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DAC和△DB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DAB≌△DCE;DA∥EC.2、已知:△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结AE,BD交于点O,AE与DC交于点0,AE与DC交于点M,BD与AC交于点N.3、已知,在△ABC中,AB=AC,点P平面内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使∠QAP=∠BAC,连接BQ、CP,⑴若点P在△ABC内部,求证BQ=CP;⑵若点P在△ABC外部,以上结论还成立吗?4、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若AB=√2,AG=1,则EB=________________.5、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个公共点,点G、E分别在线段AD、AB上,若将正方形AEFG 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连接DG,在旋转的过程中,你能否找到一条线段的长与线段DG的长度始终相等?并说明理由。
6、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BD⊥CE;③∠ACE+∠BDC=45°;④BE2=2(AD2+AB2)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基础训练】1、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点C重合).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CE.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ABD≌△ACE;直接判断结论BC=DC+CE是否成立(不需要证明);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写出BC、DC、CE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2、如图,△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为AB边上的一点.若DE=13,BD=12,求线段AB的长.3、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B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AE分别交CD,BD于点M,P,CD交BE于点Q,连接PQ,BM.下面结论:△ABE≌△DBC;∠DMA=60°;△BPQ为等边三角形;MB平分∠AMC.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4、如图1,CA=CB,CD=CE,∠ACB=∠DCE=α,AD、BE相交于点M,连接CM.求证:BE=AD;用含α的式子表示∠AMB的度数;当α=90°时,取AD、BE的中点分别为点P、Q,连接CP,CQ,PQ,如图2,判断△CPQ的形状,并加以证明.【巩固提升】1、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BED=90°,AB=2BD,连接CE.(1)如图1,若点D在AB边上,点F是CE的中点,连接BF.当AC=4时,求BF的长;(2)如图2,将图1中的△BD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D在△ABC的内部,连接AD,取AD 的中点M,连接EM并延长至点N,使MN=EM,连接CN.求证:CN⊥CE.2、如图,△ABC中AB=AC=5,tan∠ACB=,点D为边BC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AE,使∠DAE=∠BAC,DE与AB交于点F,连接BE.(1)求BC的长;(2)求证∠ABE=∠ABC;(3)当FB=FE时,求CD的长.3、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D为AB上一点,连接CD,将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至CE,连接AE.(1)求证:△BCD≌△ACE;(2)如图2,连接ED,若CD=2,AE=1,求AB的长;(3)如图3,若点F为AD的中点,分别连接EB和CF,求证:CF⊥EB.4、如图,△ABC和△E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它们的公共直角顶点,连接AD、BE,点F为线段AD的中点,连接CF.(1)如图1,当D点在BC上时,试判断线段BE、C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把△DEC绕C点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其他条件不变时,请探究BE、CF的关系并直接写出结论.5、如图1,在△ABC中,AB=AC,∠BAC=90°,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a角(0°<a<180°),得到△AB′C′(如图2),连接DB',EC'.(1)探究DB'与EC'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图2给予证明;(2)填空:①当旋转角α的度数为时,则DB'∥AE;②在旋转过程中,当点B',D,E在一条直线上,且AD=时,此时EC′的长为.6、如图,∠AOB=120°,OC平分∠AOB,∠MCN=60°,CM与射线OA相交于M点,CN与直线BO相交于N点.把∠MCN绕着点C旋转.(1)如图1,当点N在射线OB上时,求证:OC=OM+ON;(2)如图2,当点N在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OC与OM,O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全等模型-手拉手模型--常见几何模型归纳(学生版)
全等模型-手拉手模型全等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本专题就全等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手拉手(旋转)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手拉手模型(三角形)【模型解读】将两个三角形绕着公共顶点(即头)旋转某一角度后能完全重合,则这两个三角形构成手拉手全等,也叫旋转型全等,常用“边角边”判定定理证明全等。
公共顶点A记为“头”,每个三角形另两个顶点逆时针顺序数的第一个顶点记为“左手”,第二个顶点记为“右手”。
对应操作:左手拉左手(即连结BD),右手拉右手(即连结CE),得△ABD≅△ACE。
【常见模型及证法】(等边)(等腰直角)(等腰)1(2022·北京东城·九年级期末)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将线段AP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P ,连接PP ,BP .(1)用等式表示BP 与C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当∠BPC=120°时, ①直接写出∠P BP的度数为;②若M为BC的中点,连接PM,请用等式表示PM与A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连接BD,CE并延长相交于点P(点P与点A重合),有PA+ PB=PC(或PA+PC=PB)成立;请证明.(2)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A,猜想线段PA、PB、P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将△ADE绕点A 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A,猜想线段PA、PB、P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3(2023·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A的度数为()A.15°B.20°C.30°D.45°4(2022·青海·中考真题)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全等的三角形,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1)问题发现:如图1,若△ABC和△ADE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C,DE分别是底边.求证:BD= CE;(2)解决问题:如图2,若△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请判断∠AEB的度数及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1 图25(2022秋·江苏·八年级期中)点D为△ABC外一点,∠ACB=90°,AC=BC.(1)如图1,∠DCE=90°,CD=CE,求证:∠ADC=∠BEC;(2)如图2,若∠CDB=45°,AE∥BD,CE⊥CD,求证:AE=BD;模型2.手拉手模型(正多边形型)【模型解读】将两个多边形绕着公共顶点(即头)旋转某一角度后能完全重合,则这两个多边形构成手拉手全等,也叫旋转型全等,常用“边角边”判定定理证明全等。
《全等三角形》讲义(完整版)
全等三角形讲义一、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定义: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形三角形。
: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形三角形。
补充说明: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1)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SS ) (2)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AS) (3)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SA ASA)) (4)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AS AAS)) (5)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称HL HL)) 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OP 平分∠平分∠AOB AOB AOB,,PM PM⊥⊥OA 于M ,PN PN⊥⊥OB 于N ,∴PM=PN 角平分线的判定: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PM PM⊥⊥OA 于M ,PN PN⊥⊥OB 于N ,PM=PN ∴OP 平分∠平分∠AOB AO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二、典型例题举例A BC PMNO A BCPMN O例1、如图,△ABN ≌△ACM,∠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例2、如图,△、如图,△ABC ABC 是一个钢架,是一个钢架,AB=AC AB=AC AB=AC,,AD 是连结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的支架.求证:△求证:△ABD ABD ABD≌△≌△≌△ACD ACD ACD..例3、已知:点A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F =CE ,BE ∥DF ,BE =DF . 求证:△ABE ≌△CDF .例4、如图:、如图:D D 在AB 上,上,E E 在AC 上,上,AB AB AB==AC AC,∠,∠,∠B B =∠=∠C C .求证AD AD==AE AE..例5、如图:∠、如图:∠1=1=1=∠∠2,∠,∠3=3=3=∠∠4 求证:求证:AC=AD AC=AD例6、如图,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F ⊥BC 于F ,DE ⊥BC 于E ,AB=DC ,BE=CF ,你认为AB 平行于CD 吗?说说你的理由吗?说说你的理由D CB ACADB123 4例7、如图1,△ABC 的边AB 、AC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DE 和正方形ACFG ,连结EG ,试判断△ABC 与△AEG 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例8、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 上的一点,PD ⊥OA 交OA 于D ,PE ⊥OB 交OB 于E ,F 是OC 上的另一点,连接DF ,EF ,求证DF =EF例9、如图,△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P 是AD 上的一点,PE ∥AB 交BC 于E ,PF ∥AC 交BC 于F ,求证:D 到PE 的距离与D 到PF 的距离相等的距离相等例10、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2cm ,AB =20cm ,AC =8cm,求DE 的长.AGF CBDE图1AEB DCFAB CDED C EF BA 例10、已知:BE ⊥CD ,BE =DE ,BC =DA ,求证:①,求证:① △BEC ≌△DAE ;②DF ⊥BC .例11、如图,已知: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 ,ED ⊥OA ,C ,D 是垂足,连接CD ,求证:(1)∠ECD=∠EDC ;(2)OD=OC ;(3)OE 是CD 的中垂线.三、专题版块三、专题版块 专题一: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 BAC=40°,分别以AB AB、AC 为边作两个等腰三角形ABD 和ACE ACE,使∠,使∠BAD=∠CAE=90°.(1)求∠DBC 的度数.(2)求证:BD=CE.例2、如图,A B ∥CD,AF CD,AF∥∥DE,BE=CF,DE,BE=CF,求证:求证:求证:AB=CD. AB=CD.例3、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在BE 延长线上截取BM =AC ,在CF 延长线上截到CN =AB ,求证:AM =AN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种题型)-2023年新八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浙教版)(解析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种题型)【知识梳理】一、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B =AB ,''A C =AC ,''B C =BC ,则△ABC ≌△'''A B C .二、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角边”1. 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三、垂直平分线:1.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2.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四、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边角”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A ,AB =''A B ,∠B =∠'B ,则△ABC ≌△'''A B C .五、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角边” 1.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角边”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要点诠释: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在△ABC 和△ADE 中,如果BC ,那么∠ADE =∠B ,∠AED =∠C ,又∠A =∠A ,但△ABC 和△ADE 不全等.这说明,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六、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考点剖析】题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例1、已知:如图,△RPQ 中,RP =RQ ,M 为PQ 的中点.求证:RM 平分∠PRQ .【思路点拨】由中点的定义得PM =QM ,RM 为公共边,则可由SSS 定理证明全等.【答案与解析】证明:∵M 为PQ 的中点(已知),∴PM =QM在△RPM 和△RQM 中,()(),,RP RQ PM QM RM RM ⎧=⎪=⎨⎪=⎩已知公共边 ∴△RPM ≌△RQM (SSS ).∴ ∠PRM =∠QRM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RM 平分∠PRQ.【总结升华】在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有的可以从图中直接找到,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条件隐含在题目或图形之中. 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变式】已知:如图,AD =BC ,AC =BD.试证明:∠CAD =∠DBC.【答案】证明:连接DC ,在△ACD 与△BDC 中()AD BC AC BDCD DC ⎧=⎪=⎨⎪=⎩公共边 ∴△ACD≌△BDC(SSS )∴∠CAD =∠D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变式2】、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BD =CE ,求证:∠BAD =∠CAE.【答案与解析】证明:在△ABD 和△ACE 中,AB AC AD AE BD CE =⎧⎪=⎨⎪=⎩∴△ABD ≌△ACE (SSS )∴∠BAD =∠CA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总结升华】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综合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要证∠BAD =∠CAE ,先找出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分别是△BDA 和△CAE ,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题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角边”例2、已知:如图,AB =AD ,AC =AE ,∠1=∠2.求证:BC =DE .【思路点拨】由条件AB =AD ,AC =AE ,需要找夹角∠BAC 与∠DAE ,夹角可由等量代换证得相等.【答案与解析】证明: ∵∠1=∠2∴∠1+∠CAD =∠2+∠CAD ,即∠BAC =∠DAE在△ABC 和△ADE 中AB AD BAC DAE AC AE =⎧⎪∠=∠⎨⎪=⎩∴△ABC ≌△ADE (SAS )∴BC =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总结升华】证明角等的方法之一:利用等式的性质,等量加等量,还是等量.【变式】如图,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 (A 、B 、D 三点共线,AB =CB ,EB =DB ,∠ABC =∠EBD =90°),连接AE 、CD ,试确定AE 与CD 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AE =CD ,并且AE ⊥CD证明:延长AE 交CD 于F ,∵△ABC 和△D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C ,BD =BE在△ABE 和△CBD 中90AB BC ABE CBD BE BD =⎧⎪∠=∠=︒⎨⎪=⎩∴△ABE ≌△CBD (SAS )∴AE =CD ,∠1=∠2又∵∠1+∠3=90°,∠3=∠4(对顶角相等)∴∠2+∠4=90°,即∠AFC =90°∴AE ⊥CD例3、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 .【思路点拨】延长AD 到点E ,使AD =DE ,连接CE .通过证全等将AB 转化到△CEA 中,同时也构造出了2AD .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问题.【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延长AD 到点E ,使AD =DE ,连接CE .在△ABD 和△ECD 中,AD DE ADB EDC BD CD ⎧⎪∠∠⎨⎪⎩===.∴△ABD ≌△ECD (SAS ).∴AB =CE .∵AC +CE >AE ,∴AC +AB >AE =2AD .即AC +AB >.【总结升华】证明边的大小关系主要有两个思路:(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要证明AB +AC >2AD ,如果归到一个三角形中,边的大小关系就是显然的,因此需要转移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转化线段的重要手段.可利用旋转变换,把△AB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CED ,也就把AB 转化到△CEA 中,同时也构造出了2AD .若题目中有中线,倍长中线,利用旋转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是一种重要方法.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B =2∠C ,AD ⊥BC ,求证:AB =CD -BD .【思路点拨】在DC 上取一点E ,使BD =DE ,则△ABD ≌△AED ,所以AB =AE ,只要再证出EC =AE 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在DC 上取一点E ,使BD =DE∵ AD ⊥BC ,∴∠ADB =∠ADE在△ABD 和△AED 中,BD DE ADB=ADE AD AD ⎧⎪⎨⎪⎩=∠∠=∴△ABD ≌△AED (SAS ).∴AB =AE ,∠B =∠AED .又∵∠B =2∠C =∠AED =∠C +∠EAC .∴∠C =∠EAC .∴AE =EC .∴AB =AE =EC =CD —DE =CD —BD .【总结升华】此题采用截长或补短方法.上升到解题思想,就是利用翻折变换,构造的全等三角形,把条件集中在基本图形里面,从而使问题加以解决.如图,要证明AB =CD -BD ,把CD -BD 转化为一条线段,可利用翻折变换,把△ABD 沿AD 翻折,使线段BD 运动到DC 上,从而构造出CD -BD ,并且也把∠B 转化为∠AEB ,从而拉近了与∠C 的关系.【变式】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并且AE =12(AB +AD ), 求证:∠B +∠D =180°. AE D CB【答案】证明:在线段AE 上,截取EF =EB ,连接FC ,∵CE ⊥AB ,∴∠CEB =∠CEF =90°在△CBE 和△CFE 中,CEB CEF EC =EC EB EF =⎧⎪∠=∠⎨⎪⎩∴△CBE 和△CFE (SAS )∴∠B =∠CFE∵AE =12(AB +AD ),∴2AE = AB +AD ∴AD =2AE -AB∵AE =AF +EF ,∴AD =2(AF +EF )-AB =2AF +2EF -AB =AF +AF +EF +EB -AB =AF +AB -AB ,即AD =AF在△AFC 和△ADC 中(AF AD FAC DAC AC AC =⎧⎪∠=∠⎨⎪=⎩角平分线定义)∴△AFC ≌△ADC (SAS )∴∠AFC =∠D∵∠AFC +∠CFE =180°,∠B =∠CFE.∴∠AFC +∠B =180°,∠B +∠D =180°.题型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例5、已知:如图,E ,F 在AC 上,AD ∥CB 且AD =CB ,∠D =∠B .求证:AE =CF .【答案与解析】证明:∵AD ∥CB∴∠A =∠C在△ADF 与△CBE 中A C AD CB D B ∠=∠⎧⎪=⎨⎪∠=∠⎩∴△ADF ≌△CBE (ASA )∴AF =CE ,AF +EF =CE +EF故得:AE =CF【总结升华】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角)相等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1)找到以待证角(线段)为内角(边)的两个三角形;(2)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所要证的角(线段)相等.【变式】(2022•长安区一模)已知: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C ∥DF ,BE =CF .求证:△ABC ≌△DEF .【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EF,∠ACB=∠F,再证明BC=EF,然后根据“ASA”可判断△ABC≌△DEF.【解答】证明:∵AB∥DE,∴∠B=∠DEF,∵AC∥DF,∴∠ACB=∠F,∵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和△DEF中,{∠B=∠DEF BC=EF∠ACB=∠F,∴△ABC≌△DEF(ASA).5种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选用哪一种判定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例6、如图,G是线段AB上一点,AC和DG相交于点E.请先作出∠ABC的平分线BF,交AC于点F;然后证明:当AD∥BC,AD=BC,∠ABC=2∠ADG时,DE=BF.【思路点拨】通过已知条件证明∠DAC=∠C,∠CBF=∠ADG,则可证△DAE≌△BCF【答案与解析】证明:∵AD∥BC,∴∠DAC=∠C∵BF平分∠ABC∴∠ABC=2∠CBF∵∠ABC=2∠ADG∴∠CBF=∠ADG在△DAE 与△BCF 中⎪⎩⎪⎨⎧∠=∠=∠=∠C DAC BCAD CBF ADG ∴△DAE≌△BCF(ASA )∴DE=BF【总结升华】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角)相等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1)找到以待证角(线段)为内角(边)的两个三角形;(2)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所要证的角(线段)相等.【变式】已知:如图,在△MPN 中,H 是高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求证:HN =PM.【答案】证明:∵MQ 和NR 是△MPN 的高,∴∠MQN =∠MRN =90°,又∵∠1+∠3=∠2+∠4=90°,∠3=∠4∴∠1=∠2在△MPQ 和△NHQ 中,12MQ NQ MQP NQH ∠=∠⎧⎪=⎨⎪∠=∠⎩∴△MPQ ≌△NHQ (ASA )∴PM =HN题型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角边”例7.(2021秋•苏州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对角线AC 上一点,AD ∥BC ,∠ADC =∠ACD ,∠CED +∠B =180°.求证:△ADE ≌△CAB .【分析】由等角对等边可得AC=AD,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AE=∠ACB,由∠CED+∠B=180°,∠CED+∠AED=180°,得∠AED=∠B,从而利用AAS可判定△ADE≌△CAB.【解答】证明:∵∠ADC=∠ACD,∴AD=AC,∵AD∥BC,∴∠DAE=∠ACB,∵∠CED+∠B=180°,∠CED+∠AED=180°,∴∠AED=∠B,在△ADE与△CAB中,{∠DAE=∠ACB ∠AED=∠BAD=AC,∴△ADE≌△CAB(AA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的关键是由已知条件得出相应的角或边的关系.例8、已知:如图,AB⊥AE,AD⊥,∠E=∠B,DE=CB.求证:AD=AC.【思路点拨】要证AC=AD,就是证含有这两个线段的三角形△BAC≌△EAD.【答案与解析】证明:∵AB⊥AE,AD⊥AC,∴∠CAD=∠BAE=90°∴∠CAD+∠DAB=∠BAE+∠DAB ,即∠BAC=∠EAD在△BAC和△EAD中BAC EAD B E CB=DE ∠=∠⎧⎪∠=∠⎨⎪⎩∴△BAC ≌△EAD (AAS )∴AC =AD【总结升华】我们要善于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题型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9.(2023秋·浙江杭州·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ABC 中,8AC =,5B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则BCE 的周长为( )A .13B .18C .10.5D .21【答案】A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 BE =,再将BCE 的周长转化为AC BC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BCE 的周长为BE EC BC AE EC BC AC BC ++=++=+,8AC =,5BC =,∴BCE 的周长为8513AC B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022秋·浙江温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点D 是ABC 边AC 的中点,过点D 作AC 的垂线交BC 于点E ,已知6AC =,ABC 的周长为14,则ABE 的周长是( )A .6B .14C .8D .20【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ED 垂直平分AC ,故EA EC =,结合6AC =,ABC 的周长为14,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D 是ABC 边AC 的中点, ED AC ⊥,∴ED 垂直平分AC ,∴EA EC =,∵6AC =,ABC 的周长为14,∴1468AB BC +=−=,∴8AB BC AB BE EC AB BE AE +=++=++=,∴ABE 的周长是8.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答案】C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到A ,B ,C 表示三个居民小区距离相等的点,是AC ,BC 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分别作AC ,BC 两边垂直平分线MN ,PQ 交于点O ,连接OA,OB,OC,∵MN,PQ是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OA OB OC∴点O是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的点,即点O是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中,是ABC外的一点,且【分析】根据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可证明A、D都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由此即可证明结论.AB AC,【详解】证明:∵=∴点A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BD CD,∵=∴点D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A、D都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AD垂直平分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022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E是△ABC的边AB的延长线上一点,∠BCE=∠A+∠ACB,求证:点E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EBC=∠A+∠ACB,结合已知推出∠BCE=∠EBC,得到BE=CE,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BCE=∠A+∠ACB,∠EBC=∠A+∠ACB,∴∠BCE=∠EBC,∴BE=CE,∴点E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题型六:角平分线【答案】A【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解答.【详解】根据题意要使集贸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即集贸市场应建在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记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的中点,ABC ,则BED 的面积为( 【答案】C【分析】作DF AC ⊥于F ,DM AB ⊥于点M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作DF AC ⊥于F ,DM AB ⊥于点M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C ⊥于F ,DM AB ⊥,112122AC DF AB DM ∴⋅+⋅=,112122AC DM AB DM ⋅+⋅=∴即:3421DM DM +=得3DM =8AB =, E 是AB 的中点,142BE AB ∴== 1143622BEDS BE DM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例12.(2022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如图,90B C ∠=∠=,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1)若连接AM ,则AM 是否平分BAD ∠?请你证明你的结论;(2)线段DM 与AM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答案】(1)AM 平分BAD ∠,证明见解析(2)DM AM ⊥,理由见解析【分析】(1)过点M 作ME AD ⊥,垂足为E ,证明ME MC MB ==即可得证.(2)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证明1390∠+∠=.【详解】(1)AM 平分BAD ∠,理由为:证明:过点M 作ME AD ⊥,垂足为E ,∵DM 平分ADC ∠,∴12∠=∠,∵ME AD ⊥,MC CD ⊥∴MC M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又∵MC MB =,∴ME MB =,∵MB AB ⊥,ME AD ⊥,∴AM 平分BAD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DM AM ⊥,理由如下:∵90B C ∠=∠=,∴,DC CB AB CB ⊥⊥,∴DC A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180DAB CD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111,322CDA DAB ∠=∠∠=∠(角平分线定义) ∴2123180∠+∠=,∴1390∠+∠=,∴90AMD ∠=.即DM A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以上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 90B C ∠=∠=︒,E 为BC 上一点,AE 平分BAD ∠,DE 平分CDA ∠.(1)求AED ∠的度数;(2)求证:E 是BC 的中点.【答案】(1)90︒(2)见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可以得到180BAD CDA ∠+∠=︒,想要求AED ∠的度数,只需要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点E 做EF AD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即可得结论.【详解】(1)解:∵90B C ∠=∠=︒,∴DC AB ∥,∴180BAD CDA ∠+∠=︒,∵AE 平分BAD ∠,DE 平分CDA ∠, ∴12EAD BAD ∠=∠,12EDA CDA ∠=∠, ∴1()902EAD EDA BAD CDA ∠+∠=∠+∠=︒,∴180()90AED EAD EDA ∠=︒−∠+∠=︒;(2)证明:过点E 作EF AD ⊥于点F ,∵AE 平分BAD ∠,90B Ð=°,EF AD ⊥,∴EF EB =.∵DE 平分CDA ∠,90C ∠=︒,EF AD ⊥,∴EF EC =.∴EB EC =,即E 是BC 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和定理并做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2秋·浙江杭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ABC 外作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90DAB CAE ∠=∠=︒,AB AD =,AC AE =.连接DC 、BE 交于F 点.(1)求证:DAC BAE ≌△△; (2)直线DC 、BE 是否互相垂直,试说明理由;(3)求证:AF 平分DFE ∠.【答案】(1)见解析(2)DC BE ⊥,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AD AB =,AC AE =,由90DAB CAE ∠=∠=︒,可得到DAC BAE ∠=∠,从而可证DAC BAE ≌△△;(2)由(1)可得ACD AEB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3)作AM DC ⊥于M ,AN BE ⊥于N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及角平分线的判定即可证得结论.【详解】(1)证明:∵90DAB CAE ∠=∠=︒,∴DAB BAC CAE BAC ∠+∠=∠+∠,即DAC BAE ∠=∠,又∵AD AB =,AC AE =,∴()SAS DAC BAE ≌△△;(2)解:DC BE ⊥,理由如下;∵DAC BAE ≌△△, ∴ACD AEB ∠=∠,∵90AEB AOE ∠+∠= ,AOE FOC ∠=∠,∴90FOC ACD ∠+∠=,∴90EFC ∠=,∴DC BE ⊥;(3)证明:作AM DC ⊥于M ,AN BE ⊥于N ,∵DAC BAE ≌△△, ∴DAC BAE S S ∆∆=,DC BE =, ∴1122DC AM BE AN ⋅=⋅,∴AM AN =,∴AF 平分DF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变式3】(2023春·浙江金华·八年级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OP 平分MON ∠,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且180OAP OBP ∠∠+=︒.(1)如图1,当90OAP ∠=︒时,求证:OA OB =;(2)如图2,当90OAP ∠<︒时,作PC OM ⊥于点C .求证:①PA PB =;②请直接写出OA ,OB ,AC 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2OA OB AC −=【分析】(1)证明()AAS OPA OPB ≌,即可得证;(2)①作PD ON ⊥于点D ,证明()AAS PAC PBD ≌,即可得证; ②证明()AAS OCP ODP ≌,得出OD =,根据AC BD =,即可得证.【详解】(1)证明:180OAP OBP ∠∠+=︒,且90OAP ∠=︒,90OAP OBP ∠∠∴==︒,OP 平分MON ∠,POA POB ∠∠∴=,OP OP =,()AAS OPA OPB ∴≌,OA OB ∴=;(2)证明:①如图2,作PD ON ⊥于点D ,PC OM ⊥于点C ,PC PD ∴=,90PCA PDB OCP ∠∠∠===︒,180OAP OBP ∠∠+=︒,180DBP OBP ∠∠+=︒,OAP DBP ∠∠∴=,在PAC 和PBD 中,CAP DBP PCA PDBPC PD ∠=∠⎧⎪∠=∠⎨⎪=⎩, ()AAS PAC PBD ∴≌, PA PB ∴=;②结论:2OA OB AC −=.理由:在OCP 和ODP 中,OCP ODP COP DOP OP OP ∠=∠⎧⎪∠=∠⎨⎪=⎩,()AAS OCP ODP ∴≌,OC OD ∴=,OA AC OB BD ∴−=+,AC BD =,2OA OB AC BD AC ∴−=+=.故答案为:2OA OB A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过关检测】一、单选题 1.(2022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 中,90A ∠=︒,点D 是边AC 上一点,3DA =,若点D 到BC 的距离为3,则下列关于点D 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点D 是AC 的中点B .点D 是B ∠平分线与AC 的交点 C .点D 是BC 垂直平分线与AC 的交点D .点D 与点B 的距离为5【答案】B 【分析】作DE BC ⊥于E ,连接BD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证明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即可作答.【详解】解:如图所示:作DE BC ⊥于E ,连接BD ,∵3DA =,点D 到BC 的距离为3,∴=AD DE ,∵90A ∠=︒,∴DA BA ⊥,∵DE B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即点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与AC 的交点,故B 项正确;其余选项,利用现有条件均无法得出,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作出辅助线,证明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3·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BF DE =,AB ∥DC ,要使ABF CDE ≅△△,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A.BE DF =B .AF CE =C .AB CD = D .B D ∠=∠【答案】C 【分析】根据AB ∥DC ,可得B D ∠=∠,又BF DE =,所以添加AB CD =,根据SAS 可证ABF CDE ≅△△.【详解】解:应添加AB DC =,理由如下:AB ∥DC ,B D ∴∠=∠.在ABF △和CDE 中,AB CD B DBF DE =⎧⎪∠=∠⎨⎪=⎩,(SAS)ABF CDE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3.(2023·浙江金华·统考二模)如图,ABC 和DEF 中,AB DE ∥,A D ∠=∠,点B ,E ,C ,F 共线,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断ABC DEF ≌△△的是( )A .AB DE =B .ACB F ∠=∠C .BE CF =D .AC DF =【答案】B 【分析】根据AB DE ∥可得B DEF ∠=∠,加上A D ∠=∠,可知ABC 和DEF 中两组对角相等,因此一组对边相等时,即可判断ABC DEF ≌△△. 【详解】解:AB DE ∥,∴B DEF ∠=∠, 又A D ∠=∠,∴ABC 和DEF 中两组对角相等,当AB DE =时,根据ASA 可证ABC DEF ≌△△,故A 选项不合题意; 当ACB F ∠=∠时,ABC 和DEF 中,三组对角相等,不能判断ABC DEF ≌△△,故B 选项符合题意; 当BE CF =时,BC EF =,根据AAS 可证ABC DEF ≌△△,故C 选项不合题意; 当AC DF =时,根据AAS 可证ABC DEF ≌△△,故D 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添加条件使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各种判定方法..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AB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答案】C【分析】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由此可解.【详解】解: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应在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三角形中线的交点、高的交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以及角平分线的交点之间的区别. 5.(2020秋·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若7ABC S =△,2DE =,4AB =,则AC 的长为( )A .3B .4C .5D .6【答案】A 【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2DF DE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1242722AC ⨯⨯+⨯⨯=,然后解关于AC 的方程即可.【详解】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DF AC ⊥,2DE =,∴2DF DE ==,∵7ABC S =△,4AB =,又∵ABD ACD ABC S S S +=△△△,∴111124272222AB DE DF AC AC ⋅+⋅=⨯⨯+⨯⨯=,∴3A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及等积变换.6.(2022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用B C ∠=∠,12∠=∠,直接判定ABD ACD ≌△△的理由是( )A .AASB .SSSC .ASAD .SAS【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即可.【详解】解:在ABD △和ACD 中,12B CAD AD ∠=∠⎧⎪∠=∠⎨⎪=⎩, ∴()AAS ABD ACD ≌,故A 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几种证明方法:AAS 、ASA 、SSS 、SAS 、HL .A .2B .【答案】C 【分析】由FC AB ∥,得F ADE ∠=∠,FCE A ∠=∠,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证明CFE ADE ≅,则4CF AD AB BD ==−=.【详解】解:FC AB ∥,F ADE ∴∠=∠,FCE A ∠=∠,在CFE 和ADE V 中,F ADE FCE AFE DE ∠=∠⎧⎪∠=∠⎨⎪=⎩,()AAS CFE ADE ∴≅, CF AD ∴=,5AB =,1BD =,514AD AB BD ∴=−=−=,4CF ∴=,CF ∴的长度为4.故选:C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地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且证明CFE ADE ≅是解题的关键.A .SSS【答案】B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两边,及两边的夹角是对顶角解答.【详解】解:在AOB 和COD △中,OA OC AOB COD OB OD =⎧⎪∠=∠⎨⎪=⎩,()AOB COD SAS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准确识图判断出两组对应边的夹角是对顶角是解题的关键. 9.(2022秋·浙江嘉兴·九年级校考期中)在联欢会上,有A 、B 、C 三名选手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在ABC 的( )A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杂中线的交点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木凳所在位置到A 、B 、C 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时,游戏公平,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木凳所在位置到A 、B 、C 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时,游戏公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木凳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是在ABC 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可说明ABC 与△ 【答案】A 【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ACB ADB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B DAB ∠=∠,然后根据AAS 定理即可得.【详解】解:,BC AC BD AD ⊥⊥,90ACB ADB ∴∠=∠=︒,AB 平分CAD ∠,CAB DAB ∴∠=∠,在ABC 和ABD △中,90ACB ADB CAB DABAB AB ∠=∠=︒⎧⎪∠=∠⎨⎪=⎩,()AAS ABC ABD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答案】CA FD =,B E ∠=∠,A D ∠=∠,AB DE ∥等【分析】可选择CA FD =添加条件后,能用SAS 进行全等的判;也可选择B E ∠=∠添加条件后,能用ASA 进行全等的判定;也可选择A D ∠=∠添加条件后,能用AAS 进行全等的判定;也可选择AB DE ∥添加条件后,能用ASA 进行全等的判定即可;【详解】解:添加CA FD =,∵12∠=∠,BC EF =,∴()SAS ABC DEF ≌△△,故答案为:CA FD =;或者添加B E ∠=∠,∵BC EF =,12∠=∠,∴()ASA ABC DEF ≌△△,故答案为:B E ∠=∠;或者添加A D ∠=∠,∵12∠=∠,BC EF =,∴()AAS ABC DEF ≌△△,故答案为:A D ∠=∠;或者添加AB DE ∥,∵AB DE ∥,∴B E ∠=∠,∵12∠=∠,BC EF =,∴()AAS ABC DEF ≌△△,故答案为:AB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题答案不唯一.【答案】AB DC =【分析】添加条件AB DC =,利用SAS 证明ABC DCB △≌△即可.【详解】解:添加条件AB DC =,理由如下: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BC CB =⎧⎪∠=∠⎨⎪=⎩, ∴()SAS ABC DCB △≌△, 故答案为:AB D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SS SAS AAS ASA HL ,,,,. 13.(2023秋·浙江湖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C DB =,要使得ABC DCB ≅,根据“SSS”的判定方法,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答案】ABDC =【分析】要使ABC DCB ≅,由于BC 是公共边,若补充一组边相等,则可用SSS 判定其全等.【详解】解:添加AB DC =.在ABC 和DCB △中AB DC BC CB AC BD =⎧⎪=⎨⎪=⎩, ∴()ABC DCB SSS ≅△△, 故答案为:AB D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添加时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添加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22秋·浙江丽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 中,CD 是边AB 上的高,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6BC =,若BCE 的面积为9,则DE 的长为______.【答案】3【分析】过E 作EF BC ⊥于F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EF DE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过E 作EF BC ⊥于F ,CD 是AB 边上的高,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DE EF ∴=,192BCE S BC EF =⋅=,1692EF ∴⨯⨯=,3EF DE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3EF DE ==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角的内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 【答案】4【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2AD BD ==,则4CD AC AD =−=.【详解】解:∵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D ,∴2AD BD ==,∵6AC =,∴4CD AC AD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6.(2022秋·浙江温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中垂线,分别交AC ,AB 于点D ,E .已知BCE 的周长为9,4BC =,则AB 的长为______.【答案】5【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周长得到5CE BE +=,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C EA =,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AB 的长.【详解】解:∵BCE 的周长为9,9CE BE BC ∴++=,又4BC =,5CE BE ∴+=,又DE 是AC 的中垂线,EC EA ∴=,5AB AE BE CE BE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17.(2023秋·浙江杭州·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已知12∠=∠,要说明ABC BAD ≌,(1)若以“SAS ”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2)若以“ASA ”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答案】 BC AD = BAC ABD ∠=∠【分析】(1)根据SAS 可添加一组角相等,故可判定全等;(2)根据ASA 可添加一组角相等,故可判定全等;【详解】解:(1)已知一组角相等和一个公共边,以“SAS ”为依据,则需添加一组角,即BC AD =故答案为:BC AD =;(2)已知一组角相等,和一个公共边,以“ASA ”为依据,则需添加一组角,即BAC ABD ∠=∠. 故答案为:BAC A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添加时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8.(2019秋·浙江嘉兴·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B=DE ,BE=CF ,AC=6,则DF=________【答案】6.【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由SAS 可得△ABC ≌△DE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DF=6.【详解】∵AB ∥DE ,∴∠B=∠DEF∵BE=CF ,∴BC=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BC EF =⎧⎪∠=∠⎨⎪=⎩,∴△ABC ≌△DEF (SAS ),∴AC=DF=6.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第4讲专题一全等三角形常见几何模型(原卷版)
专题一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原卷版)专题解读:全等三角形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边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是几何类型中研究的全等之一,当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重点或中线,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垂直平分线等条件时,可以考虑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类型一角平分线模型模型描述:OF是∠AOB的平分线,如图(1)若PC⊥OA,PD⊥OB,则△PCO≌△PDO;如图(2)若OC =OD,则△PCO≌△PDO(1)(2)典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针对训练1.(2022秋•临西县期末)已知:如图,BP、CP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PM⊥AB于点M,PN⊥AC 于点N.求证:AP平分∠MAN.2.(2023春•禅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ABC中,∠B=40°,∠C=76°,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点.(1)求∠EDA的度数;(2)若AB=20,AC=16,DE=6,求S△ABC.类型二三垂直模型模型描述:有下面三种情况典例2如图(1),已知AB⊥BD,ED⊥BD,AB=CD,BC=DE,(1)试判断AC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将CD沿CB方向平移得到图(2)(3)(4)(5)的情形,其余条件不变,此时第(1)问中AC 与CE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结论还成立吗?请任选一个说明理由.针对训练1.(2021秋•海丰县期末)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1)求证:△ACD≌△CBE;(2)试探究线段AD,DE,BE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2021秋•柘城县期中)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ABC中,AB=BC,∠ABC=90°.(1)如图①,已知点A(0,﹣4),B(1,0),求点C的坐标;(2)如图②,已知点A(0,0),B(3,1),求点C的坐标.类型三半角模型模型描述:半角模型常见的图形有正方形,正三角形等。
模型构建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七种解题模型全攻略(学生版)
模型构建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七种解题模型【考点导航】目录【典型例题】【模型一平移型模型】【模型二轴对称型模型】【模型三四边形中构造全等三角形解题】【模型四一线三等角模型】【模型五三垂直模型】【模型六旋转型模型】【模型七倍长中线模型】【典型例题】【模型一平移型模型】1(2023秋·江苏淮安·八年级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点E,C在线段BF上,AB∥DE,AB=DE,BE=CF.(1)求证:△ABC≌△DEF;(2)若∠B=40°,∠D=70°,求∠ACF的度数.【变式训练】1(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CD和△CBE中,点A、B、C在一条直线上,∠D=∠E,AD⎳EC,AD=EC.求证:△ACD≌△CBE.2(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ABC≌△DEF,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1)若∠BED=140°,∠D=75°,求∠ACB的度数;(2)若BE=2,EC=3,求BF的长.3(2023春·山西太原·八年级统考期中)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平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如图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AB=6,点D是AC边的中点,以AD为边,在△ABC外部作等边三角形ADE.操作探究:将△ADE从图1的位置开始,沿射线AC方向平移,点A,D,E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D ,E .(1)如图2,善思小组的同学画出了BA =BD 时的情形,求此时△ADE平移的距离;(2)如图3,点F是BC的中点,在△ADE平移过程中,连接E F 交射线AC于点O,敏学小组的同学发现OE =OF始终成立!请你证明这一结论;拓展延伸:(3)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题.A.在△ADE平移的过程中,直接写出以F,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时,△ADE平移的距离.B.在△ADE平移的过程中,直接写出以F,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时,△ADE平移的距离.【模型二轴对称型模型】1(2023秋·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AB=AD,BC=DC,求证:∠B=∠D.【变式训练】1(2023春·四川成都·七年级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在中,,是的中点,,且,求证:.2(2023秋·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E、F是线段上的两个点,与交于点M.已知,,.(1)求证:;(2)若.求证:是等边三角形.3(2023春·湖南益阳·八年级校考期中)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我们称它为筝形.如图,在筝形中,,,、相交于点,求证:(1);(2).【模型三四边形中构造全等三角形解题】中点.求证:DE=DF.【变式训练】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根据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经验,小文对筝形的性质进行了探究.(1)小文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得到筝形角的性质是“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请你帮他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在筝形中,,.求证:.证明:(2)小文连接筝形的两条对角线,探究得到筝形对角线的性质是.(写出一条即可)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B⊥AB于点B,CD⊥AD于点D,点E,F分别在AB,AD上,AE =AF,CE=CF.(1)若AE=8,CD=6,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2)猜想∠DAB,∠ECF,∠DF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在四边形ABDC中,AC=AB,DC=DB,∠CAB=60°,∠CDB=120°,E是AC上一点,F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CE=BF.(1)试说明:DE=DF:(2)在图中,若G在AB上且∠EDG=60°,试猜想CE,EG,B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所归纳结论.(3)若题中条件“∠CAB=60°,∠CDB=120°改为∠CAB=α,∠CDB=180°-α,G在AB上,∠EDG满足什么条件时,(2)中结论仍然成立?【模型四一线三等角模型】1(2023春·广西南宁·七年级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期末)(1)问题发现:如图1,射线AE在∠MAN的内部,点B、C分别在∠MAN的边AM、AN上,且AB=AC,若∠BAC=∠BFE=∠CDE=90°,求证:△ABF≌△CAD;(2)类比探究:如图2,AB=AC,且∠BAC=∠BFE=∠CDE.(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3,在△ABC中,AB=AC,AB>BC.点E在BC边上,CE=2BE,点D、F在线段AE上,∠BAC=∠BFE=∠CDE.若△ABC的面积为15,DE=2AD,求△BEF与△CDE的面积之比.【变式训练】1已知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α.(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问题:①如图1,若∠BCA=90°,∠α=90°,求证:BE=CF;②如图2,若∠α+∠BCA=180°,探索三条线段EF,BE,A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题(1)②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的结论再给予证明.2(2023春·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在直线m上依次取互不重合的三个点D,A,E,在直线m上方有AB=AC,且满足∠BDA=∠AEC=∠BAC=α.(1)如图1,当α=90°时,猜想线段DE,BD,C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当0<α<180°时,问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应用:如图3,在△ABC中,∠BAC是钝角,AB=AC,∠BAD<∠CAE,∠BDA=∠AEC=∠BAC,直线m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3FB,△ABC的面积是12,求△FBD与△ACE的面积之和.【模型五三垂直模型】1(2023春·辽宁本溪·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ACB=90°,AC=BC,AD⊥NM,BE⊥NM,垂足分别为点D,E.(1)如图①,求证:AD=BE+DE(2)如图②,(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2023春·甘肃酒泉·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2如图,已知: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AD⊥MN,BE⊥MN.(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CEB;(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模型六旋转型模型】1在Rt△ABC中,∠ACB=90°,CA=CB,点D是直线AB上的一点,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连接EB.(1)操作发现如图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请你直接写出AB与BE的位置关系为;线段BD、AB、EB的数量关系为;(2)猜想论证当点D在直线AB上运动时,如图2,是点D在射线AB上,如图3,是点D在射线BA上,请你写出这两种情况下,线段BD、AB、EB的数量关系,并对图2的结论进行证明;(3)拓展延伸若AB=5,BD=7,请你直接写出△ADE的面积.【变式训练】2(2023秋·湖南长沙·八年级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校考开学考试)【问题初探】△ABC和△DBE是两个都含有45°角的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板(1)当两个三角板如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时,D 、B ,C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D 、CE ,请证明:AD =CE 【类比探究】(2)当三角板ABC 保持不动时,将三角板D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判断AD 与CE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AD =90°,AB =AD ,BC =34CD ,连接AC ,BD ,∠ACD =45°,A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7,请求出△BCD 的面积.3(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从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夹角为45°的两条射线,并连接它们与该顶点的两对边的交点构成的基本平面几何模型称为半角模型.半角模型可证出多个几何结论,例如: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以A 为顶点的∠EAF =45°,AE 、AF 与BC 、CD 边分别交于E 、F 两点.易证得EF =BE +FD .大致证明思路:如图2,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 ,由∠HBE =180°可得H 、B 、E 三点共线,∠HAE =∠EAF =45°,进而可证明△AEH ≌△AEF ,故EF =BE +DF .任务: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90°,∠BAD =120°,以A 为顶点的∠EAF =60°,AE 、AF 与BC 、CD 边分别交于E 、F 两点.请参照阅读材料中的解题方法,你认为结论EF =BE +DF 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2023·山西大同·校联考模拟预测)综合与实践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旋转”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数学兴趣小组将两块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COD 按图1的方式摆放,∠AOB =∠COD =90°,随后保持△AOB 不动,将△COD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90° ,连接BC ,AD ,延长BC 交AD 于点M .该数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忙解答:,【初步探究】(1)如图1,直接写出线段BC 和AD 的关系:.(2)如图2,当CD∥BO时,则α=.【深入探究】(3)如图3,当0°<α<90°时,连接OM,兴趣小组认为不仅(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而且在△COD旋转过程中,∠CMO的度数不发生变化,请给出推理过程并求出∠CMO的度数.【拓展延伸】(4)如图3,试探究线段AM,BM,OM,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若存在,直接写出数量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模型七倍长中线模型】1(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在Δ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2,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结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其理由是什么?(2)AD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感悟]解题时,条件中出现“中点”“中线”等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结论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3,AD是ΔABC的中线,BE交AC于点F,且AE=EF,试说明AC=BF.【变式训练】1(2023春·四川达州·七年级四川省大竹中学校考期末)(1)阅读理解:如图①,在△ABC中,若AB=5,AC=3,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这样就把AB,,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判断线段的取值范围是;则中线的取值范围是;(2)问题解决:如图②,在中,是边的中点,于点,交于点,交于点,连接,此时: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中,,,,以为顶点作,边,分别交,于,两点,连接,此时:、与的数量关系2(2023春·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发现问题】(1)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在中,,,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探究方法】第一小组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①延长到E,使得;②连接,通过三角形全等把、、转化在中;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的取值范围为,从而得到的取值范围是.方法总结: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2)如图2,是的中线,是的中线,且,,下列四个选项中:直接写出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是.①②③④【问题拓展】(3)如图3,,,与互补,连接、,E 是的中点,求证:.(4)如图4,在(3)的条件下,若,延长交于点F ,,,则的面积是.。
第04讲 全等三角形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满分全攻略(人教版)解析版
第04讲全等三角形考点定位精讲讲练一全等图形概念: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全等图形特征:①形状相同。
②大小相等。
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小结: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大小和形状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它们就是全等三角形;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记作: ∆ABC ≌∆A’B’C’读作:∆ABC全等于∆A’B’C’对应顶点:A和A’、B和B’、C和C’对应边:AB和A’B’、BC和B’C’、AC和A’C’对应角:∠A和∠A’、∠B和∠B’、∠C和∠C’对应元素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考点一:全等图形的概念理解典例1.(2019·阜宁县期中)全等图形是指两个图形()A.能够重合B.形状相同C.大小相同D.相等【答案】A【详解】解: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故选:A.变式1-1.(2018·无为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形B.两个长方形是全等图形C.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D.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答案】C【详解】A、面积相等,但图形不一定完全重合,故错误,B、两个长方形,图形不一定完全重合,故错误;C、全等图形因为完全重合,所以形状一定相同,故正确,D、两个正方形,面积不相等,也不是全等图形,故答案选C.变式1-2.(2018·福州市期中)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全等图形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 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答案】B【详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二:全等图形的识别典例2.(2020·唐山市期中)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答案】D【详解】A、两只眼睛下面的嘴巴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C、圆内两条相交的线段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2-1.(2019·九江市期中)下列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B.C.D.【答案】B试题解析:A、两个图形相似,错误;B、两个图形全等,正确;C、两个图形相似,错误;D、两个图形不全等,错误;故选B.变式2-2.(2018·山亭区期末)下列四个图形中,通过旋转和平移能够全等图形的是( )A.③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①②④【答案】D【详解】①、②和④都可通过平移或旋转完全重合.故选D.考点三:将已知图形分割为几个全等图形典例3.(2019·石家庄市期中)下图所示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正确的是()A.B.C.D.【答案】B【详解】解: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如图所示:故选:B.变式3-1.(2020·台州市期末)如示例图将4×4的棋盘沿格线划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请再用另外3种方法将4×4的棋盘沿格线划分成两个全等图形(约定某两种划分法可经过旋转、轴对称得到的划分法为相同划分法).【详解】解:如图所示:.考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典例4.(2018·无棣县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答案】A【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故选A变式4-1.(2020·普洱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全等【答案】C【详解】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本选项符合题意;D、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全等,说法错误,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4-2.(2019·赣州市期中)下列几种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重合.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即可求解.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正确;②、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但周长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能重合,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④、全等三角形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故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D.变式4-3.(2020·安顺市期末)有下面的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详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根据图形全等的定义,正确;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正确;故四个命题都正确,故D为答案.考点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典例5.(2020·沧州市期中)如图,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x的值是()A.30 B.45 C.50 D.85【答案】A【详解】解:∠A=180°﹣105°﹣45°=30°,∵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A=30°,即x=30,故选:A.变式5-1.(2020·泰安市期中)如图,△ABC≌△DCB,若AC=7,BE=5,则DE的长为()A.2 B.3 C.4 D.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可以得出BD=AC=7,则DE=BD-BE=7-5=2.变式5-2.(2019呼伦贝尔市期末)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BAF=600,那么∠DAE等于()A.45°B.30 °C.15°D.60°【答案】C【详解】解:∵ABCD是长方形,∴∠BAD=90°,∵∠BAF=60°,∴∠DAF=30°,∵长方形ABCD沿AE折叠,∴△ADE≌△AFE,∴∠DAE=∠EAF=12∠DAF=15°.故选C.变式5-3.(2019·株洲市期中)若△ABC≌△DEF,且△ABC的周长为20,AB=5,BC=8,则DF长为()A.5 B.8 C.7 D.5或8【答案】C【详解】∵△ABC的周长为20,AB=5,BC=8,∴AC=20−5−8=7,∵△ABC≌△DEF,∴DF=AC=7,故选:C.变式5-4.(2020·揭阳市期末)如图,已知△ABC≌△CDE,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CE B.∠BAC=∠ECD C.∠ACB=∠ECD D.∠B=∠D【答案】C【详解】解: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D均正确,而∠ACB=∠CED,故C错误.故选择C.变式5-5.(2020·绵竹市期中)如图,△ABC与△DEF是全等三角形,则图中的相等线段有()A.1 B.2 C.3 D.4【答案】D【详解】∵△ABC≌△DEF,∴AB=DE,AC=DF,BC=EF,∴BC-EC=EF-EC,即BE=CF.故共有四组相等线段.故选D.变式5-6.(2019·济宁市期中)如图,△ABO≌△DCO,∠D=80°,∠DOC=70°,则∠B=( ).A.35°B.30°C.25°D.20°【答案】B【详解】因为△ABO≌△DCO,∠D=80°,所以∠D=∠A=80°,由于∠DOC=70°,∠DOC是∠AOB的对顶角,所以∠DOC=∠AOB =70°,由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则∠B=180°-∠AOB-∠A=30°.故选择B项.一、单选题1.(2020·东平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答案】D【详解】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是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2018·徐州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D.所有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答案】C【详解】A、全等三角形不仅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相同,错;B、全等三角形不仅仅面积相等而且要边、角完全相同,错;C、全等则重合,重合则周长与面积分别相等,正确.D、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才是全等三角形,错.故选:C.3.(2019·莎车县期末)如图,△ABC≌△ADE,若∠B=7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45°C.35°D.25°【答案】B试题解析:∵∠B=70°,∠C=30°,∴∠BAC=180°-∠B-∠C=180°-70°-30°=80°,∵△ABC≌△ADE,∴∠EAD=∠BAC=80°,∴∠EAC=∠EAD-∠DAC=80°-35°=45°,故选B.4.(2020·晋城市期末)如图,沿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得到,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AC=DF C.BE=CF D.EC=FC【答案】D【详解】A、△ABC向右平移得到△DEF,则△ABC≌△DEF成立,故正确;B、因为△ABC≌△DEF,所以AC=DF成立,故正确;C、因为△ABC≌△DEF,则BC=EF,BC-EC=EF-EC,即:BE=CF,故正确;D、EC=CF不能成立,故错误.故选:D.5.(2019·安平县期末)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72°B.60°C.58°D.50°【答案】A【详解】解:∵两个三角形全等,∴∠α的度数是72°.故选:A.6.(2019·无锡市期末)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答案】D【详解】左边三角形中b所对的角=180°-50°-72°=58°,∵相等的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58°故选D.7.(2020·平川区期末)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1=∠2 B.CA=AC C.∠D=∠B D.AC=BC【答案】D【解析】解:∵△ABC≌△CDA,AB=CD,∴∠1和∠2,∠D和∠B是对应角,∴∠1=∠2,∠D=∠B,∴AC和CA是对应边,而不是BC,∴A、B、C正确,D、AC=B C错误.故选D.8.(2020·海淀区期中)如图所示,△ABC≌△ECD,∠A=48°,∠D=62°,点B,C,D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B的度数是( )A.38°B.48°C.62°D.70°【答案】D【详解】∵△ABC≌△ECD,∠A=48°,∠D=62°,∴∠ACB=∠D=62°,∴∠B=180°-∠ACB-∠A=180°-62°-48°=70°.故选D.9.(2020·长春市期末)如图,≌,,,则的长为()A.2 B.3 C.5 D.7【答案】B【详解】解:≌,.,故选B.10.(2019·常州市期中)如图,已知△ABC≌△ABD,若,则CAD的度数是()A.115°B.110°C.105°D.100°【答案】B【详解】∵△ABC≌△ABD,且∠BAC=55°,∴∠BAC=∠BAD=55°,∴∠CAD=∠BAC+∠BAD=110°,故选B.11.(2019·上饶市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A.11 B.7 C.8 D.13【答案】A【详解】已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三组对应边应分别为2、5、6,所以x=6,y=5,则x+y=6+5=11,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2.(2020·西青区期末)如果△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00 cm,A,B分别与D,E 对应,AB=30 cm,DF=25 cm,则BC的长为( )A.45 cm B.55 cm C.30 cm D.25 cm【答案】A【详解】解:∵△ABC≌△DEF,A,B分别与D,E对应,∴AC=DF=25cm,又△ABC的周长是100cm,AB=30cm,∴BC=100-AB-AC=100-30-25=45cm,∴BC的长等于45cm.故选:A.二、填空题13.(2020·梁平区期末)如图,图中由实线围成的图形与①是全等形的有______.(填番号)【答案】②③【详解】观察图形,发现②③图形可以和①图形完全重合故答案为:②③.14.(2020·昆明市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3、5、,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3、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__________.【答案】1【详解】解:∵两个三角形全等,∴x=6,y=5,∴x-y=6-5=1,故答案为:1.15.(2020·临汾市期末)如图,,如果,那么的长是______.【答案】,【详解】ABC ADE,,,故答案为:.16.(2020·丹东市期末)已知,,的面积是,那么中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___.【答案】8【详解】解:ABC的面积是16cm2,,即h=8则ΔDEF中EF边上的高是8cm,故答案为:8.17.(2019·赣州市期中)已知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5、7,另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3a﹣2b、a+2b,则a+b=_____.【答案】5或4【详解】解:∵两个三角形全等,∴3a﹣2b=5,a+2b=7或3a﹣2b=7,a+2b=5,∴a=3,b=2或a=3,b=1,∴a+b=5或4,故答案为:5或4.三、解答题18.(2019·济宁市期中)如图所示,△ABC≌△AEC,B和E是对应顶点,∠B=30°,∠ACB =85°,求△AEC各内角的度数.【答案】∠E=30°,∠ACE=85°,∠EAC=65°.【详解】解:∵△ABC≌△AEC,∴∠B=∠E=30°,∠ACB=∠ACE=85°,∴∠EAC=65°.19.(2020·普洱市期中)如图,已知△≌△NMH,∠F与∠M是对应角.若EF=2.1 cm,FH=1.1 cm,HM=3.3 cm,求MN和HG的长度.【答案】,【详解】∵△≌△NMH,∠F与∠M是对应角,EF=2.1 cm, HM=3.3 cm∴∵FH=1.1 cm∴20.(2020·长春市期末)如图,△ACF≌△DBE,其中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 (1)若BE⊥AD,∠F=62°,求∠A的大小.(2)若AD=9cm,BC=5cm,求AB的长.【答案】(1)∠A=28°;(2)AB =2 cm.【详解】(1)∵BE⊥AD,∴∠EBD=90°.∵△ACF≌△DBE,∴∠FCA=∠EBD=90°.∴∠F+∠A=90°∵∠F =62°,∴∠A=28°.(2)∵△ACF≌△DBE,∴CA=BD.∴CA-CB=BD-CB.即AB=CD.∵AD=9 cm, BC=5 cm,∴AB+CD=9-5=4 cm.∴AB=CD=2 cm.21.(2019·丽水市期中)如图,△ABC≌△DEF,∠A=33°,∠E=57°,CE=5cm.(1)求线段BF的长;(2)试判断D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5cm;(2)见解析.【详解】≌,,,即;≌,,,,,,.。
全等三角形的六种模型全梳理(学生版)--初中数学专题训练
全等三角形的六种模型全梳理几何探究类问题一直属于考试压轴题范围,在三角形这一章,压轴题主要考查是证明三角形各种模型,或证明线段数量关系等,接来下我们针对其做出详细分析与梳理。
类型一、倍长中线模型目的:①构造出一组全等三角形;②构造出一组平行线。
将分散的条件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
1【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2,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如图2,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B.SASC.AASD.ASA(2)如图2,AD长的取值范围是.A.6<AD<8B.6≤AD≤8C.1<AD<7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3,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点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2(培优)已知△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接AD,BE,点F为BE中点.AD;(1)如图1,求证:BF=12(2)将△DCE绕C点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连接AE,BD,过C点作CM⊥AD于M点.①探究AE和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连接FC,求证:F,C,M三点共线.1.如图,△ABC中,BD=DC=AC,E是DC的中点,求证:AB=2AE.2.(1)如图1,已知△ABC中,AD是中线,求证:AB+AC>2AD;(2)如图2,在△ABC中,D,E是BC的三等分点,求证:AB+AC>AD+AE;(3)如图3,在△ABC中,D,E在边BC上,且BD=CE.求证:AB+AC>AD+AE.3.(1)阅读理解:如图①,在△ABC中,若AB=8,AC=5,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可以用如下方法:将△ACD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180°得到△EBD,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2)问题解决:如图②,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B+∠D=180°,CB=CD,∠BCD=100°,以C为顶点作一个50°的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D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类型二、截长补短模型截长补短法使用范围:线段和差的证明(往往需证2次全等)3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E,CA平分∠BCD,∠CAD=12∠BAE.(1)求证:CD=BC+DE;(2)若∠B=75°,求∠E的度数.4(培优)在△ABC中,BE,CD为△ABC的角平分线,BE,CD交于点F.(1)求证:∠BFC=90°+12∠A;(2)已知∠A=60°.①如图1,若BD=4,BC=6.5,求CE的长;②如图2,若BF=AC,求∠AEB的大小.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若∠DBC=∠DAC=α0°<α<60°,则∠BCD=(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点E、F分别在直线BC、CD上,且∠BAD.∠EAF=12(1)当点E、F分别在边BC、CD上时(如图1),请说明EF=BE+FD的理由.(2)当点E、F分别在边BC、CD延长线上时(如图2),(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阅读下面材料:【原题呈现】如图1,在△ABC中,∠A=2∠B,CD平分∠ACB,AD=2.2,AC=3.6,求BC的长.【思考引导】因为CD平分∠ACB,所以可在BC边上取点E,使EC=AC,连接DE.这样很容易得到△DEC≌△DAC,经过推理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图2).【问题解答】(1)参考提示的方法,解答原题呈现中的问题;(2)拓展提升:如图3,已知△ABC中,AB=AC,∠A=20°,BD平分∠ABC,BD=2.3,BC=2.求AD 的长.类型三、一线三等角模型应用:①通过证明全等实现边角关系的转化,便于解决对应的几何问题;②与函数综合应用中有利于点的坐标的求解。
北师大版初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四章三角形教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讲义(含有答案)
三角形全等的断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断定方法SSS 、SAS 、ASA 、AAS ;2、能运用断定方法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经理探究断定方法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应用于生活.1.SSS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 〕.这个定理说明,只要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也是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的原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如以下图,:△ABC 与△DEF 的三条边对应相等,求证:△ABC ≌△DEF .证明: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SSS 〕.角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角的示意图如下图,说明'''A O B =AOB ∠∠的根据是_________.4.边角边定理三角形全等断定方法2:______和它们的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AS 〕 符号语言: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SAS 〕.图示:5.探究边边角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________等.6.ASA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如以下图,∠D=∠E ,AD =AE ,∠1=∠2.求证:△ABD ≌△ACE .证明:∵∠1=∠2〔〕∴∠1+∠CAD =∠2+∠CAD 〔相等的角加同一个角仍相等〕即∠BAD =∠CAE在△ABD 和△ACE 中, ∠D=∠E 〔〕AD=AE 〔〕∠BAD =∠CAE 〔等量相加〕∴△ABD≌△ACE〔ASA〕.7.AAS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如图:D在AB上,E在AC上,DC=EB,∠C=∠B.求证:△ACD≌△ABE.证明:在△ACD和△ABE中.∠C=∠B〔〕∠A=∠A〔公共角〕DC=EB〔〕∴△ACD≌△ABE〔AAS〕.参考答案:1.三边分别相等稳定性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两边夹角5.不一定全6.两角和它们的夹边7.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1.先证明对应边相等,再证全等〔利用中点、等量相加等〕【例1】如下图,在△ABC和△FED中,AD=FC,AB=FE,BC=ED,求证:△ABC≌△FED.【解析】∵AD=FC,∴AD+DC=FC+DC,即AC=FD.在△ABC和△FED中,∴△ABC≌△FED〔SSS〕.总结: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如下几种常见类型:〔1〕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2〕有公共线段的两个三角形,我们可以用等量相加或相减,推出两边相等.〔3〕含有中点的两个三角形,如图:AB=AC,D是BC的中点,由中点的定义可得:BD=CD.继而可证△ABD≌△ACD.练1.如图,AC=BD,0是AB、CD的中点,求证△AOC≌△BOD.【解析】要证△AOC≌△BOD,只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分别相等.证明:∵O是是AB、CD的中点,∴AO=BO,CO=DO.在△AOC和△BOD中,∴△AOC≌△BOD.2.先利用SSS证明三角形全等,继而证明边〔角〕相等,或求边〔角〕【例2】如下图,AB=DC,AC=DB,求证:∠1=∠2.【解析】在△ABC与△DCB中,∴△ABC≌△DCB〔SSS〕.∴∠ABC=∠DCB,∠ACB=∠DBC.∴∠ABC-∠DBC=∠DCB-∠ACB.即∠1=∠2.总结:1.要求证在两个不同三角形内的角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当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不易证全等时,可以利用等量的和〔差〕相等,将问题转化.3.求证不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两边相等,同样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练2.如图是“人〞字形屋梁,AB=AC.如今要在程度横梁BC上立一根垂直的支柱支撑屋梁,工人师傅取BC的中点D,然后在A,D之间竖支柱AD.那么这根AD符合“垂直〞的要求吗?为什么?【解析】AD⊥BC符合要求,理由如下:∵点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ABD≌△ACD〔SSS〕.∴∠ADB=∠ADC.又∵∠ADB+∠ADC=180°,∴∠ADB=∠ADC=90°.∴AD⊥BC.练3.如下图,:A,C,F,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B=DE,BC=EF,AF=DC,求证:AB∥DE.【解析】先根据SS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A=∠D,即可证明AB ∥DE.证明:∵AF=DC,∴AF-CF=DC-CF.∴AC=D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D.∴AB∥DE.练4.:如下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B,AD=CD,求证:∠C=∠A.【解析】连接BD,在△ABD和△CBD中,∴△ABD≌△CBD〔SSS〕.∴∠C=∠A.练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CB,求证:∠A+∠D=180°.【解析】证明:连接AC,在△ADC与△CBA中,∴△ADC≌△CBA〔SSS〕,∴∠ACD=∠CAB,∴AB∥CD,∴∠A+∠D=180°.3.利用SAS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例3】如下图,△ABC,△DEF均为锐角三角形,AB=DE,AC=DF,∠A=∠D.求证:△ABC ≌△DEF.【解析】直接根据SAS可证明△ABC≌△DEF.证明: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总结:运用“边角边〞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1〕同一三角形的边、角要放在等号的同一边,按照“边角边〞的顺序书写;〔2〕注意条件里的三个元素必须齐全,且对应相等;〔3〕条件里的三个元素必须对应,一个三角形中的元素依次是“边—角—边〞,另一个三角形的元素也必须依次是“边—角—边〞,假如是其他“边—边—角〞或“角—边—边〞,那么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在条件中,相等的角必须是所给两边的夹角,假如把夹角改为其中一条边的对角,那么不一定全等.练6.〔2021秋•天元区期末〕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根据〔SAS〕断定△ABC ≌△DEF,还需的条件是〔〕A.∠A=∠D B.∠B=∠E C.∠C=∠F D.以上三个均可以【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中的SAS,即两边夹角.做题时根据条件,结合全等的断定方法逐一验证,要由位置选择方法.解:要使两三角形全等,且SASAB=DE,BC=EF,还差夹角,即∠B=∠E;A、C都不满足要求,D也就不能选取.应选B.练7.如以下图所示,∠1=∠2,AO=BO,求证:△AOC≌△BOC.【解析】两个三角形包含一个公共边,结合条件,根据SAS可证明△AOC≌△BOC.证明:在△AOC和△BOC中,∴△AOC≌△BOC〔SAS〕.4.先证明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再证明三角形全等【例4】〔2021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AE=CF,AD∥BC,AD=CB.求证:△ADF≌△CBE.【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断定定理“SAS〞证得结论.证明:∵AE=CF,∴AE﹣EF=CF﹣EF,即AF=CE.又∵AD∥BC,∴∠A=∠C.∵在△ADF与△CBE中,∴△ADF≌△CBE〔SAS〕.总结:没有直接给出能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1〕先根据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假如两边,那么要找第三边或夹角;假如一角和该角的一边,那么需要找夹角的另一条边;〔2〕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些题目的条件含而不露,通常要挖掘出隐含条件,比方公共边、对顶角等,从而为解题所用;〔3〕有些条件需要用到线段与角的和差关系才能得到.练8.〔2021•房山区二模〕如图,AB=AD,AC=AE,∠1=∠2,求证:△ABC≌△ADE.【解析】∠1=∠2,∠BAE是公共角,从而可推出∠DAE=∠BAC,AB=AD,AC=AE,从而可以利用SAS来断定△ABC≌△ADE.证明:∵∠1=∠2,∴∠1+∠BAE=∠2+∠BAE,即∠DAE=∠BAC.在△ABC和△ADE中,∴△ABC≌△ADE〔SAS〕.练9.〔2021•永春县质检〕: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CE=CD,∠ACD=∠BCE.求证:△AEC≌△BDC.【解析】根据∠ACD=∠BCE,可得出∠ACD+∠DCE=∠BCE+∠DCE,即∠ACE=∠BCD.根据边角边公理可得出△AEC≌△BDC.证明:在△AEC和△BDC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ACD=∠BCE,∴∠ACD+∠DCE=∠BCE+∠DCE,即∠ACE=∠BCD,在△AEC和△BDC中,∴△AEC≌△BDC〔SAS〕.点评:此题考察了全等三角形的断定SAS.5.先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再证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例5】〔1〕〔2021•十堰〕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AD=AE.求证:∠B=∠C.【解析】首先根据条件AB=AC,AD=AE,再加上公共角∠A=∠A可利用“SAS〞定理证明△ABE≌△ACD,进而得到∠B=∠C.证明:在△ABE和△ACD中,∴△ABE≌△ACD〔SAS〕.∴∠B=∠C.〔2〕〔2021春•鼓楼区校级月考〕如图,点E,F在AC上,AB∥CD,AB=CD,AE=CF.求证:BF=DE.【解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内错角相等,再证出AF=CE,根据SAS证明△ABF≌△CDE,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证明:∵AB∥CD,∴∠A=∠C,∵AE=CF,∴AE+EF=CF+EF,即AF=CE,在△ABF和△CDE中,∴△ABF≌△CDE〔SAS〕,∴BF=DE.总结:综合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断定与性质解题步骤如下:〔1〕由问题中的条件,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证得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练10.〔2021秋•涞水县期末〕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那么∠D的度数为〔〕A.50° B.30°C.80°D.100°【解析】利用SAS可证明△AOD≌△COB,那么∠D=∠B=30°.解:∵OA=OC,OD=OB,∠AOD=∠COB,∴△AOD≌△COB〔SAS〕,∴∠D=∠B=30°.应选B.练11.〔2021春•锦州校级期中〕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在△ABC与△DEF中,AB=DE,AC=DF,假设∠_____=∠______,那么△ABC≌△DEF,所以BC=_____,因此BE=________.【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SAS,假设∠A=∠D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得出结果.解:假设∠A=∠D时,△ABC≌△D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BC=EF,∴BE=CF;故答案为:∠A=∠D,EF,CF.6.先用ASA证全等,再证边角相等【例6】如下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1=∠2,∠3=∠4.求证:BO=DO.【解析】先用“ASA 〞证明△ABC ≌△ADC ,得出AB=AD ,再用“SAS 〞证明△ABO ≌△ADO ,可得出结论.证明:在△ABC 和△ADC 中,∴△ABC ≌△ADC 〔ASA 〕.∴AB =AD.在△ABO 与△ADO 中,△ACO ≌△ADO 〔SAS 〕.∴BO =DO .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练12.如下图,在△ABC 中,点O 为AB 的中点,AD ∥BC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D ,E ,求证:OD =OE.【解析】∵点O 为AB 的中点,∴AO =BO .∵AD ∥BC ,∴∠ADO =∠BEO ,∠DAO =∠EBO.在△AOD 与△BOE 中,∴△AOD ≌△BOE 〔AAS 〕.∴OD =OE .7.先用AAS 证全等,再证边角相等【例7】如下图,∠1=∠2,∠C =∠D ,求证:AC =AD .D C BA O12 3 4【解析】先利用AAS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 =AD .证明:在△ACB 与△ADB 中,∴△ACB ≌△ADB 〔AAS 〕.∴AC =AD .总结:1. 由“ASA 〞与“AAS 〞可知,两个三角形假如有两个角及任意一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等.2. 注意不用混淆“ASA 〞和“AAS 〞,“ASA 〞是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AAS 〞是两角及一对边对应相等.练13.如下图,C ,F 在BE 上,∠A =∠D ,AC ∥DF ,BF =EC .求证:AB =DE .【解析】先利用平行证明角相等,再用等量相减的思想证明BC =EF ,应用AAS 可得△ABC ≌△DEF ,进而得出结论.证明:∵AC ∥DF ,∴∠ACE =∠DFB.又∵∠ACE +∠ACB =180°,∠DFB +∠DFE =180°,∴∠ACB =∠DFE.又BF =EC ,∴BF -CF =EC -CF ,即BC =EF.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AAS 〕.∴AB =DE .8.灵敏选用证明方法证〔判断〕全等AB C FED【例8】如下图,∠B=∠DEF,BC=EF,要证△ABC≌△DEF,假设要以“ASA〞为根据,还缺条件_________;以“SAS〞为根据,还缺条件_________;以“AAS〞为根据,还缺条件_________.【解析】一组角和一组边相等,要根据“ASA〞证全等就要求夹边的另一组角相等,故填∠ACB=∠DFE;要根据“SAS〞证全等就要求夹角的另一组边相等,故填AB=DE;要根据“AAS〞证全等就要求另一组角相等,故填∠A=∠D.答案:∠ACB=∠DFE;AB=DE;∠A=∠D.总结: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4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分别是“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注意: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中不存在“角边边〞“角角角〞.2.“边边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这四种判断方法中,都要求有一组边对应相等.3.在寻求全等条件时,要注意结合图形挖掘图中隐含的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中点、角平分线.4.以及平行线中包含的角的关系,垂直中包含的角的关系,以便顺利求解.练14.如下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以下一个条件后,仍无法断定△ABE≌△ACD的是〔〕.=AE B.∠AEB=∠ADC==AC【解析】选择A中的AD=AE,加上条件,可根据AAS证明△ABE≌△ACD;选项B中给出∠AEB=∠ADC,加上条件,可得三对角相等,但三对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选项C中的BE=CD,加上条件,可根据AAS证明△ABE≌△ACD;选项D中的AB=AC,加上条件,可根据ASA证明△ABE≌△ACD;应选:B.练15.如下图,BF ⊥AC ,DE ⊥AC ,垂足分别为点F ,E ,BF =DE ,∠B =∠D ,求证:AE =CF.【解析】∵BF ⊥AC ,DE ⊥AC ,∴∠DEC =∠BFA =90°.在△BFA 与△DEC 中,∴△BFA ≌△DEC 〔ASA 〕.∴AF =CE.∴AF +EF =CE +EF.∴AE =CF.练16.如图,将△BOD 绕点O 旋转180°后得到△AOC ,再过点O 任意画一条与AC ,BD 都相交的直线MN ,交点分别为M 和N .试问:线段OM =ON 成立吗?假设成立,请进展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析】OM =ON 成立.理由是:∵△BOD 绕点O 旋转180°后得到△AOC ,∴△BOD ≌△AOC .∴∠A =∠B ,AO =BO .又∵∠AOM =∠BON ,∴△AOM ≌△BON (ASA).∴OM =ON .练17.如下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C 置于直线l 上,AC =BC ,现过A ,B 两点分别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 ,E.DC E FA B BA C DE【解析】〔1〕△ACD ≌△CBE ,证明:∵∠ACB =90°,∴∠ACD +∠BCE =90°.又∵AD ⊥l ,∴∠CAD +∠ACD =90°.∴∠BCE =∠CAD.∵BE ⊥l ,∴∠ADC =∠CEB =90°.在△ACD 与△CBE 中,∠CAD =∠BCE ,∠ADC =∠CEB ,AC =CB ,∴△ACD ≌△CBE 〔AAS 〕.〔2〕由〔1〕可知△ACD ≌△CBE ,∴AD =CE ,CD =BE ,∴AD =CE =CD +DE =BE +DE =3+5=8.1.如下图,AB ∥CD ,OB =OD ,那么由“ASA 〞可以直接断定△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点D ,E ,AD ,CE 交于点H ,EH =EB =3,AE =4,那么CH 的长是___________.3.如下图,点E ,C 在线段BF 上,BE =CF ,AB ∥DE ,∠ACB =∠F .求证:△ABC ≌△DEF .AC D F EB l4.如下图,∠B =∠E ,∠BAD =∠EAC ,AC =AD ,求证:AB =AE.5.〔2021•厦门校级一模〕如图,A 、B 、C 、D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 ,EC=DF ,EC ∥DF .求证:△ACE ≌B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如图,AB=CD ,BE=DF ,AF=EC 。
专题6 类比探究—图形旋转中三角形全等题型(学生版)
专题6类比探究—图形旋转中三角形全等题型知识归纳几何类比探究题是近几年中招考试的必考题型,目前位于解答题的最后一题,分值为11分或12分.主要考查方式有求线段长,求角度,判断图形形状,判断两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考查知识点主要涉及特殊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二次函数等,综合性较强。
本专题主要对类比探究—图形旋转中三角形全等题型进行总结,对其解法进行归纳总结,所选题型为近几年期末考试中的常考题型。
解题思路总结图形的类比探究常以三角形、四边形为背景,与翻折、旋转相结合,考查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性质与判定,难度较大.此类题目第一问相对简单,后面的问题需要结合第一问的方法进行类比解答.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几何变换类比探究问题、旋转综合问题、翻折类问题等。
解决此类问题要善于将复杂图象分解为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副主席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借助转化、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计算则把几何与代数知识综合起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常考题型专练一、解答题1.如图1,△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探究发现(1)△BCD与△ACE是否全等?若全等,加以证明;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拓展运用(2)若B、C、E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ADC=30°,AD=3,CD=2,求BD的长.(3)若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ABC和△DCE的边长分别为1和2,求△ACD的面积及AD 的长.2.在△ABC中,∠BAC=90°,点O是斜边BC上的一点,连接AO,点D是AO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E AB∥,DF AC∥,交BC于点E、F.(1)如图1,若点O为斜边BC的中点,求证:点O是线段EF的中点.(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将△DEF绕点O顺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连接AD,CF,请写出线段AD和线段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O是斜边BC的三等分点,且靠近点B,当∠ABC=30°时,将△DEF绕点O顺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连接AD、BE、CF,请求出BEAD的值.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BC,D是AB边上的中点,Rt△EFG的直角顶点E在AB边上移动.(1)如图1,若点D与点E重合且EG⊥AC、DF⊥BC,分别交AC、BC于点M、N,易证EM=EN;如图2,若点D与点E重合,将△EFG绕点D旋转,则线段EM与EN的长度还相等吗?若相等请给出证明,不相等请说明理由;(2)将图1中的Rt△EGF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45∘).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当∠MDC=15∘时,连接MN,若AC=BC=2,请求出写出线段MN的长;(3)图3,旋转后,若Rt△EGF的顶点E在线段AB上移动(不与点D、B重合),当AB=3AE时,线段EM与EN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当AB=m·AE时,线段EM与EN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4.(1)问题发现:如图1,在等边ABC ∆中,点D 为BC 边上一动点,//DE AB 交AC 于点E ,将A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DF ,连接CF .则AE 与FC 的数量关系是_____,ACF ∠的度数为______.(2)拓展探究:如图2,在 Rt ABC ∆中,90ABC ∠=︒,60ACB ∠=︒,点D 为BC 边上一动点,//DE AB 交AC 于点E ,当∠ADF=∠ACF=90°时,求AE FC 的值.(3)解决问题:如图3,在ABC ∆中,:BC AB m =,点D 为BC 的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 作//DE AB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直接写出当ADF ACF ABC ∠=∠=∠时AE FC 的值.5.在等边△ABC 中,点D 是BC 边上一点,点E 是直线AB 上一动点,连接DE,将射线D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120°,与直线AC 相交于点F .(1)若点D 为BC 边中点.①如图1,当点E 在AB 边上,且DE AB ⊥时,请直接写出线段DE 与DF 的数量关系________;②如图2,当点E 落在AB 边上,点F 落在AC 边的延长线上时,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结合图2说明理由;(2)如图3,点D 为BC 边上靠近点C 的三等分点.当:3:2AE BE =时,直接写出CF AF 的值.6.在ABCD 中,BAD ∠=α,以点D 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AD 、CD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K ,作射线DK ,交对角线AC 于点G ,交射线AB 于点E ,将线段EB 绕点E 顺时针旋转α得线段EP .(1)如图1,当120α=︒时,连接AP ,线段AP 和线段AC 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2,当90α=︒时,过点B 作BF EP ⊥于点F ,连接AF ,请求出∠FAC 的度数,以及AF ,AB ,A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120α=︒时,连接AP ,若13BE AB =,请直接写出线段AP 与线段DG 的比值.7.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1)△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AC上的一点,且AE=1,小亮以B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EF,如图(1)所示.则CF的长为.(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2)△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B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EF,如图(2)所示.在点E从点C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求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思路梳理并填空:当点E不与点A重合时,如图,连结CF,∵△ABC、△BEF都是等边三角形∴BA=BC,BE=BF,∠ABC=∠EBF=60°∴①∠ABE+=∠CBF+;∴∠ABE=∠CBF∴△ABE≌△CBF∴∠BAE=∠BCF=60°又∠ABC=60°∴∠BCF=∠ABC∴②______∥______;当点E在点A处时,点F与点C重合.当点E在点C处时,CF=CA.∴③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为.(3)△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M是高CD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BM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MN,如图(3)所示.在点M从点C到点D的运动过程中,求点N所经过的路径长.(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是边CB上的一个动点,在点E从点C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小亮以B为顶点作正方形BFGH,其中点F,G都在直线AE上,如图(4).当点E到达点B时,点F,G,H与点B重合.则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为.(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8.如图1,在Rt△ABC中,∠A=90°,AB=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D=AE,连接DC,点M,P,N分别为DE,DC,BC的中点.(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探究证明把△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BD,CE,判断△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把△ADE绕点A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4,AB=10,请直接写出△PMN面积的最大值.。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归纳总结 (无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运用知识清单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分别相等;反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和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及周长面积均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表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能够相互重合的顶点、边、角分别叫作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全等符号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考点扫描板块一 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例1】 (四川遂宁)已知ABC ∆中,AB BC AC =≠,作与ABC ∆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 个.【例2】 如图所示,ABD CDB ∆∆≌,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B.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C.A ABD C CBD ∠+∠=∠+∠D.AD BC ∥,且AD BC =【拓展延伸1】已知ABC DEF ≌△△,DEF △的周长为32cm ,912DE cm EF cm ==,,则AB = ,BC = ,AC = .板块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应用DCBA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边角边定理(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角角边定理(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SAS HL SSS →⎧⎪→⎨⎪→⎩找夹角已知两边 找直角 找另一边ASA AAS SAS AAS ⎧⎪⎧⎪⎨⎪⎨⎪⎪⎪⎩⎩边为角的对边→找任意一角→ 找这条边上的另一角→已知一边一角 边就是角的一条边 找这条边上的对角→ 找该角的另一边→ ASAAAS →⎧⎨→⎩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 找任意一边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典型形式: ⑴ 平移全等型⑵ 对称全等型⑶ 旋转全等型由全等可得到的相关定理:⑴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⑵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⑷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⑸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⑹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⑺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平移全等模型【例3】 已知:如图,AB DE ∥,AC DF ∥,BE CF =. 求证:AB DE =.【例4】 如图,AC DE ∥,BC EF ∥,AC DE =.求证:AF BD =.【拓展延伸1】如图所示:AB CD ∥,AB CD =.求证:AD BC ∥.对称全等模型【例5】 已知:如图,B 、E 、F 、C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C =,BE CF =,B C ∠=∠.求证:OA OD =.【拓展延伸1】已知:如图,AD BC =,AC BD =,求证:C D ∠=∠.【拓展延伸2】已知,如图,AB AC =,CE AB ⊥,BF AC ⊥,求证:BF CE =.【例6】 如图所示, 已知AB DC =,AE DF =,CE BF =,证明:AF DE =.【拓展延伸1】在凸五边形中,B E ∠=∠,C D ∠=∠,BC DE =,M 为CD 中点.求证:AM CD ⊥.基本旋转全等模型【例7】 (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中点,连结AE 并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FC AD =.【例8】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OA OB =,E 、F 为CD 上两点,AE BF ∥,CE DF =.求证:AC BD ∥.【例9】 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上,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AP AQ =;⑵AP AQ ⊥.F DC BAM EDC BAK 字型模型【例10】 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BC 、CD 边上的点,且BE CF =.求证:AE BF ⊥.【拓展延伸】E 、F 、G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BC 、CD 、AB 边上的点,GE EF ⊥,GE EF =.求证:BG CF BC +=.课后作业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⑴ ;⑵ ;⑶ ;⑷ ;⑸ ;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边、对应角、周长、面积都分别 .2、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三边对应相等B .两边及其夹角相等C .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D .三个角对应相等3、如图,ABC △中,90C 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6AB cm =,则DEB △的周长为( )A .40 cmB .6 cmC .8cmD .10cmPDQCBEAEDCBA4、如图,△ABC ≌ΔADE ,若∠B =80°,∠C =30°,∠DAC =35°,则∠EAC 的度数为 ( ) A .40°B .35°C .30°D .25°5、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CD 的中点,BE 的延长线与A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求证:BCE FDE ∆∆≌.6、如图所示:AB AC =,AD AE =,CD 、BE 相交于点O .求证:OA 平分DAE ∠.7、如图所示,C 是AB 的中点,CD CE =,DCA ECB ∠=∠,求证DAE EBD ∠=∠.8、如图,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AM CD ⊥于M ,AN BE ⊥于N .求证:AM AN =.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知识清单把图形G 绕平面上的一个定点O 旋转一个角度θ,得到图形G ',这样的由图形G 到G '变换叫做旋转变换,点O 叫做旋转中心,θ叫做旋转角,G '叫做G 的象;G 叫做G '的原象,无论是什么图形,在旋转变换下,象与原象是全等形.很明显,旋转变换具有以下基本性质:①旋转变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直线的交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变换多用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等较规则的图形上,其功能还是把分散的条件盯对集中,以便于诸条件的综合与推演.考点扫描“拉手”模型【例1】 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 BM =.【例2】 如图,B ,C ,E 三点共线,且ABC ∆与D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D ,AE 分别交AC ,DC于M ,N 点.求证:CM CN =.【拓展延伸1】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CF 平分AFB ∠.【拓展延伸2】如图,点为线段上一点,、是等边三角形,是中点,是中点,求证:是等边三角形.C AB ACM ∆CBN ∆D ANE BM CDE ∆等边三角形共顶点模型【例3】 如图,等边三角形与等边共顶点于点.求证:.等腰直角三角形共顶点问题【例4】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为中点,.求证:为定值.【拓展延伸1】如图,正方形绕正方形中点旋转,其交点为、,求证:.正方形旋转模型【例5】 、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点,且,,为垂足,求证:.ABC ∆DEC ∆C AE BD=ABC 90B =︒∠AB a =O AC EO OF ⊥BE BF+OGHK ABCD O E F AE CF AB +=E F ABCD BC CD 45EAF =︒∠AH EF ⊥H AH AB =【拓展延伸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线段上运动,平分交边于点.求证:.【例6】 以△ ABC 的两边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 、ACFG ,求证:CE=BG ,且CE ⊥BG .对角和180°模型【例7】 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为120o 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o 的MDN ∠,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求AMN ∆的周长.ABCD 1F CD AE BAF ∠BC E AF DF BE =+OGFEDCA【例8】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BAD .求证:EF =BE FD;(2)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 B+∠ D =,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 EAF=∠ 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90︒12+FED CBA180︒12FEDB A课后作业1、如图,已知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在一条直线上,试说明与相等的理由.2、(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已知:如图,点是正方形的边上任意一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3、已知:如图,点为线段上一点,、是等边三角形.、分别是、 的高.求证:.4、在等腰直角中,,,是的中点,点从出发向运动,交于点,试说明的形状和面积将如何变化.5、如图,正方形中,.求证:.ABC ∆ADE ∆B C D CE AC CD+E ABCD AB D DF DE ⊥BC F DE DF=C AB ACM ∆CBN ∆CG CH ACN ∆MCB ∆CG CH=ABC ∆90ACB ∠=o AC BC =M AB P B C MQ MP ⊥AC Q MPQ∆ABCD FAD FAE ∠=∠BE DF AE +=6、等边和等边的边长均为1,是上异于的任意一点,是上一点,满足,当移动时,试判断的形状.全等三角形与中点问题知识清单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三角形中线的相关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三线合一(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高重合) 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中位线判定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中线中位线相关问题(涉及中点的问题)见到中线(中点),我们可以联想的内容无非是倍长中线以及中位线定理(以后还要学习中线长公式),尤其是在涉及线段的等量关系时,倍长中线的应用更是较为常见.考点扫描倍长中线模型【例1】 在△ABC 中,9,5==AC AB ,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拓展延伸1】已知:ABC ∆中,AM 是中线.求证:1()2AM AB AC <+.ABD ∆CBD ∆E BE AD ⊥A D 、F CD 1AE CF +=E F 、BEF∆【例2】 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中线.求证:<DAC DAB ∠∠.【拓展延伸1】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延长BE 交AC 于F ,AF EF =,求证:AC BE =.【例3】 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AD 平分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DE CD =,EF AC =.求证:EF ∥AB类倍长中线模型【例4】 已知AD 为ABC ∆的中线,ADB ∠,ADC ∠的平分线分别交AB 于E 、交AC 于F .求证:BE CF EF +>.【拓展延伸1】在Rt ABC ∆中,90A ∠=︒,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ED FD ⊥.以线段BE 、EF 、FC 为边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中位线的运用【例5】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F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AD 、EF 、B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M 、N 两点. 求证:AME BNE ∠=∠.【例6】 在四边形ABCD 中,设M ,N 分别为CD ,AB 的中点,求证()12MN AD BC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例7】 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BAC EA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BF EF =.课后作业1、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过A 作AE DE ⊥,AF DF ⊥,且AE AF =.求证:EDB FDC ∠=∠.2、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AF 与EF 相等吗?为什么?3、如图,在ABC ∆中,AD 交BC 于点D ,点E 是BC 中点,EF AD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交EF 于点G ,若BG CF =,求证: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问题知识清单与角平分线相关全等问题 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⑴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⑵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角平分线是天然的、涉及对称的模型,一般情况下,有下列三种作辅助线的方式: 1. 由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2. 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从而形成等腰三角形, 3. OA OB =,这种对称的图形应用得也较为普遍,考点扫描角平分线基本性质与全等的关系【例1】 已知ABC ∆中,AB AC =,BE 、CD 分别是ABC ∠及ACB ∠平分线.求证:CD BE =.【例2】 如图所示:AB AC =,AD AE =,CD 、BE 相交于点O .求证:OA 平分DAE ∠.【拓展延伸1】如图,已知E 是AC 上的一点,又12∠=∠,34∠=∠.求证:ED EB =.【拓展延伸2】如图所示,OP 是AOC ∠和BOD ∠的平分线,OA OC =,OB OD =.求证:AB CD =.两边作垂线问题【例3】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过C 作CE AB E ⊥于,并且1()2AE AB AD =+,则ABC ADC ∠+∠等于多少?【拓展延伸1】ABC ∆中,D 为BC 中点,DE BC ⊥交BAC ∠的平分线于点E ,EF AB ⊥于F EG AC⊥于G .求证:BF CG =.作角平分线的垂线问题【例4】 如图所示,在ABC ∆中,AC AB >,M 为BC 的中点,AD 是BAC ∠的平分线,若CF AD ⊥且交AD 的延长线于F ,求证()12MF AC AB =-.【例5】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平分BAC ∠,AD AB =,CM AD ⊥于M ,求证2AB AC AM +=.取线段长度相等【例6】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E ,求证:当BE 是B ∠的平分线时,有AD BC AB +=.【例7】 如图,在ABC ∆中,AB BD AC +=,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与D .求证:2B C ∠=∠.课后作业1、在ABC ∆中,AD 平分BAC ∠,AB BD AC +=.求:B C ∠∠的值.2、如图,ABC ∆中,AB AC =,BD 、CE 分别为两底角的外角平分线,AD BD ⊥于D ,AE CE ⊥于E .求证:AD AE =.3、如图,已知在ABC ∆中,3ABC C ∠=∠,12∠=∠,BE AE ⊥.求证:2AC AB BE -=.4、如图,180A D ∠+∠=︒,BE 平分ABC ∠,CE 平分BCD ∠,点E 在AD 上.① 探讨线段AB 、CD 和BC 之间的等量关系. ② 探讨线段BE 与CE 之间的位置关系.全等三角形截长补短及方法总结知识清单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2) 遇到三角形的中点或中线,倍长中线或倍长类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考点扫描截长模型【例1】 已知ABC ∆中,60A ∠=o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BD 、CE 交于点O ,试判断BE 、CD 、B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例2】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E ,求证:当BE 是B ∠的平分线时,有AD BC AB +=.“补短”模型【例3】 已知:如图,ABCD 是正方形,∠FAD =∠FAE . 求证:BE +DF =AE .【例4】 点M ,N 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AB 边上运动,BD =DC ,∠BDC =120°,∠MDN =60°,求证MN =MB +NC .补形法【例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A C ︒∠=∠=,AB AD =,若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BC CD+=___________.对称法【例6】 如图,ABC △中,由点A 作BC 边上的高线,垂足为D . 如果2C B ∠=∠,求证:AC CD BD +=.旋转法【例7】 正方形ABCD 中,E 为上的一点,F 为CD 上的一点,BE DF EF +=,求EAF ∠的度数.【拓展延伸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在边CD 上任取一点Q ,连AQ ,过D 作DP AQ ⊥,交AQ 于R ,交BC 于P ,正方形对角线交点为O ,连OP OQ ,.求证:OP OQ ⊥.割补面积法【例8】 如图P 为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AB 上的中点,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AD BC⊥于点D ,,求证:PE PF AD +=.【拓展延伸1】如图,点P 为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BA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PE CA ⊥的延长线于点E ,PF BC ⊥于点F ,AD BC ⊥于点D .PE 、PF 、AD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例9】 如图,点P 为正三角形ABC 内任意一点,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PG AB ⊥于点G ,AD ⊥BC 于点D .PE 、PF 、PG 、AD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全等三角形(4种模型2种添加辅助线方法)(学生版)
全等三角形(4种模型2种添加辅助线方法)1.题型一:一线三等角模型2.题型二:手拉手模型3.题型三:半角模型4.题型四:旋转模型5.题型五:倍长中线法6.题型六:截长补短法题型一一线三等角模型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或者正方形直角顶点的一条直线。
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作该直线的垂线段,会有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常见的两种图形:题型二手拉手模型【基本模型】一、等边三角形手拉手-出全等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手拉手-出全等两个共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绕点C旋转过程中(B、C、D不共线)始终有①△BCD≌△ACE;②BD⊥AE(位置关系)且BD=AE(数量关系);③FC平分∠BFE;12题型三半角模型过等腰三角形顶点两条射线,使两条射线的夹角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一半这样的模型称为半角模型。
常见的图形为正方形,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解题思路一般是将半角两边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到一边合并成新的三角形,从而进行等量代换,然后证明与半角形成的三角形全等,再通过全等的性质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题技巧:在图1中,△AEB 由△AND 旋转所得,可得△AEM ≌△AMN ,∴BM +DN =MN∠AMB =∠AMNAB =AH△CMN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周长的一半在图2中将△ABC 旋转至△BEF ,易得△BED ≌△BCD 同理得到边角之间的关系;总之:半角模型(题中出现角度之间的半角关系)利用旋转--证全等--得到相关结论.题型四旋转模型31一、奔驰模型旋转是中考必考题型,奔驰模型是非常经典的一类题型,且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
我们不仅要掌握这类题型,提升利用旋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一点:旋转的本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化,从而解决问题2二、费马点模型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最值问题是中考常考题型,费马点属于几何中的经典题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中考题都是从经典题改编而来,所以掌握费马点等此类最值经典题是必不可少的.题型五倍长中线法三角形一边的中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或中点,通常考虑倍长中线或类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该中线延长一倍,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思路: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4在△ABC 中AD 是BC边中线延长AD 到E ,使DE =AD ,连接BE作CF ⊥AD 于F ,作BE ⊥AD 的延长线于E 连接BE延长MD 到N ,使DN =MD ,连接CD截长补短法截长补短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用来证线段的和差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一直贯穿着整个几何教学的始终.那么什么是截长补短法呢?所谓截长补短其实包含两层意思,即截长和补短.截长就是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要证的两段较短的线段中的一段,证剩下的那一段等于另外一段较短的线段.当条件或结论中出现a +b =c 时,用截长补短.1.补短法: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一条线段使其为求证中的两条线段之和,在证所构造的线段和求证中那一条线段相等;2.截长法:通过添加辅助线先在求证中长线段上截取与线段中的某一段相等的线段,在证明截剩部分与线段中的另一段相等。
经典学而思全等三角形全套
第一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 1】如图,AC // DE , BC // EF , AC = DE .求证:AF = BD .【补充】如图所示:AB // CD , AB = CD .求证:AD / BC .【补充】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 BC , E 为CD 中点,连结AE 并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 证:FC = AD .【例3】 如图,AB , CD 相交于点O , OA = OB , E 、F 为CD 上两点,AE / BF , CE = DF .求证: AC/ BD .【例2】 已知:如图,B 、E 、F 、C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 = DC , OA = OD . BE = CF , ZB = Z C . 求证:C【补充】已知:如图,AD = BC , AC = BD ,求证:Z C = Z D .【补充】已知,如图,AB = AC , CE1 AB , BF 1 AC ,求证:BF = CE .【例4】如图,Z DCE = 90。
,CD = CE, AD 1 AC, BE 1 AC ,垂足分别为A, B,试说明AD + AB = BE 【例10]如图所示,已知AB = DC , AE = DF , CE = BF,证明:AF = DE .【例11】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的点,且BE = CF .求证:【补充】E、F、G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BC、CD、AB边上的点,GE 1 EF , GE = EF .求证: BG + CF = BC .E【例12]在凸五边形中,/B = Z E , Z C = Z D , BC = DE , M为CD中点.求证:AM 1 CD .A【补充】如图所示:AF = CD , BC = EF , AB = DE, Z A = Z D .求证:BC // EF .【例13](1)如图,△ ABC的边AB、AC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连结EG,试判断^ABC与^AEG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所示,小路由白色的正方形理石和黑色的三角形理石铺成.已知中间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与旋转问题
课题概述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平行线与相交线,但是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很简单,本学期学习连续学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三章,图形变化较多,学生在寻找图形边角关系上还存在问题,证明也有一定难度,只能见一个图形硬性记一个图形,所以本节课设计意图就是将看似分隔的图形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图形的不同变换形式,而实质是不变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
对于以后学习旋转规律图形也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学习目标阐述(1)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探究发现图形变化的实质,从而抓住本质规律,找到证明全等的条件.(2)通过观察几何画板的图形变换的演示,将看似分割的图形整合到一起,抓住事物本质.完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用旋转的角度理解两个三角形能重合,所以全等,进而理解边角关系,找到证明条件。
完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意移动点C,B位置,发现不同图形式可以整合到一起,从而将图形统一,抓住图形本质。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刚刚学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三章,三大章几何连在一起学习,学生的几何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熟练辨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对于图形的变换还比较陌生,对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方法的选择以及利用等边三角形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还有一定难度。
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到新奇,创意无限,喜欢探索。
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图形的变化过程及变换的实质,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创设背景,由学生发挥想象和创意改变图形,发现图形规律和内在联系,并由学生尝试总结规律,给出证明。
教学资源与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几何画板V5.05演示正方形旋转过程,通过观察发现题目本质,引导学生观察P点的变化范围,其轨迹像在荡秋千,引导学生观察P在AE’上,P标最大,需使直线AE’倾斜程度最大,那么倾斜NMD ECBA 教学评价与反馈设计1.如图,四边形ACDE,BCMN 为正方形,AM_____BD, ∠MAC_____∠BDC(填<,=,>)第1题 第2题2.如图,在ABC 中,D 在AB 上,且ΔCAD 和ΔCBE 都是等边三角形,(1)DE______AB ,(2)∠EDB=_________°3. 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E 是AC 延长线上任一点,选择一点D ,使得△CDE 是等边三角形,如 果M 是线段AD 的中点,N 是线段BE 的中点.则∠CMN=_____________°第3题 第4题4.已知:如图,△ABC 和△ADE 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求证:BD=CE 且BD ⊥CE总结与帮助放飞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如图,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
【例3】如图,C是线段BD上一点,分别以BC、CD为边在BD同侧作等边△ ABC和等边△ CDE,AD交CE 于F, BE交AC于G,则图中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的三角形对数有().
A. 1对 B . 2对 C . 3对 D . 4对
【例4】
已
知:
如图, 占
八、
、
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 AN =BM .
N
M F「'
D「E -
A C B
【例
5】
如
图, B , C, E三点共线,且「ABC 与 : D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D , AE分别交AC , DC于M , N点. 求证CM 二CN .
【例2】如图,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其中菱
形菱形ABCD以A为中心()•
AEFG可以看成是把
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 .逆时针旋转120 °得到
【补充】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 ACM、CBN是等边三角形.求证: CF 平分.AFB .
G
C
匚
C
【例6】(200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如图,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CG .求
证:AE =CG .
【例7】 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 ACM 、 CBN 是等边三角形
,
【补充】如图,点 C 为线段AB 上一点,
请你证明: ⑴ AN =BM ;
⑵ DE II AB ; ⑶CF 平分ZAFB •
ACM 、 CBN 是等边三角形
.
D 是AN 中点,
E 是BM 中点,求
N
C
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
【补充】(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海南区初赛 )如下图,在线段 AE 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
.'ABC 和
CDE ( . ACE :::120°,点P 与点M 分别是线段BE 和AD 的中点,贝U CPM 是(
)
B
A E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非等腰三角形
【例8】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与等边 DEC 共顶点于C 点.求证: AE = BD .
【例9】如图, D 是等边「ABC 内的一点,且 BD =AD , BP =AB , - DBP =“DBC ,问 BPD 的度数是否
N
E
C
定,若一定,求它的度数;若不一定,说明理由.
【例11】(2004河北)如图,已知点 E 是正方形 ABCD 的边CD 上一点,点 F 是CB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
【例10】(2005年四川省中考题)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
EO _ OF .求证:BE BF 为定值.
ABC 中,/ B =90 , AB =a , O 为 AC 中点
,
【补充】如图,正方形 OGHK 绕正方形ABCD 中点0旋转,其交点为 E 、F ,求证:AE CF = AB .
C
EA_AF .求证:DE 二 BF .
【补充】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 中,.ADC ABC =90 , AD 二CD , DP _ AB 于P ,若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16,求
DP 的长.
【例12】E 、F 分别是正方形 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 EAF =45 , AH _ EF , H 为垂足,求证: AH =AB .
【例13】( 1997年安徽省初中数学竞赛题 )在等腰Rt^ABC 的斜边AB 上取两点M 、N ,使/ MCN =45,记
AM =m , MN =x , BN =n ,则以x 、m 、n 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随x 、m 、n 的变化而变化
【巩固】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1,点F 在线段CD 上运动,AE 平分.BAF 交BC 边于点E
.
A
D
E
C
⑴求证:AF =DF BE .
⑵设DF =x( 0 w x w 1), ADF与厶ABE的面积和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时x的值及
S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14】(通州区2009 一模第25题)请阅读下列材料:
已知:如图1在RtMBC中,N BAC =90。
, AB = AC,点D、E分别为线段BC上两动点,若.DAE =45 •探究线段BD、DE、E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的思路是:把.4E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连结ED ,
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⑴猜想BD、DE、EC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
⑵当动点E在线段BC上,动点D运动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⑴ 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
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1 图2
【例15】(北京市数学竞赛试题,天津市数学竞赛试题)如图所示,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 :BDC是
【例16】在等边 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 M , N , D 为 ABC 外一点,且.MDN =60,
NBDC =120 °, BD=CD ,探究:当点 M ,N 分别爱直线 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 的数量关系及. AMN 的周长与等边 厶ABC 的周长L 的关系.
此时Q
=
L
⑵如图②,当点 M ,N 在边AB ,AC 上,且DM - DN 时,猜想(1)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 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⑶如图③,当点 M ,N 分别在边AB ,CA 的延长线上时,若 AN=x ,贝U Q= _______________ (用X ,L 表示)
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 D 为顶点作一个60的.MDN ,点M 、 .AMN 的周长.
N 分别在AB 、AC 上,求
團①
⑴如图①,当点M , N 在边AB , AC 上,且DM=DN 时,BM ,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补充】(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 = AD,Z B=Z D = 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
ZEAF= /BAD .求证:EF = BE FD ;
2
(2)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 = AD , ZB+ ZD = 180 , E 、F 分别是边 BC 、CD 上的点,且 ZEAF= - /BAD ,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
2
【例17】平面上三个正三角形 ACF , ABD , BCE 两两共只有一个顶点,求证: 【例18】已知:如图,「ABC 、厶CDE 、厶EHK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 、D 、K 共线,AD 二DK .求证:厶
HBD
B
D
D
EF 与CD 平分.
也是等边三角形.
【补充】以 △ABC 的两边 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 ABDE 、ACFG ,求证:CE=BG ,且CE 丄BG .
【例20】(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如图所示,在五边形ABCDE 中,• B =/E =90 ,
【例19】( 1997年安徽省竞赛题)如图,在△ ABC 外面作正方形
其反向延长线交 FH 于M ,求证:(1) BH
ABEF 与 ACGH , AD ABC 的高,
E
K
G
G
F
AB二CD =AE =BC DE =1,求此五边形的面积.
【例21】(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第二试试题)在五边形ABCDE中,已知AB=AE , BC D^CD , .ABC . AED =180;,连接AD .求证:AD 平分.CDE .
家庭作业
【习题1】如图,已知JABC 和 :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等
的理由.
B、C、D在一条直线上,试说明
CE与AC CD相
【习题2】(湖北省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点,过点D作DF丄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意F .求证:DE=DF .
C
【习题 3】(2008 山东)在梯形 ABCD 中,AB // CD , . A =90 , AB =2 , BC =3, CD =1 , E 是 AD 中点, 试判断
EC 与EB 的位置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
【习题4】已知:如图,点 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厶CBN 是等边三角形.CG 、CH 分别是.:ACN 、
■ MCB 的高.求证: CG 二CH
. 月测备选
【备选1】在等腰直角
「ABC 中, ZACB =90:, AC =BC , M 是 AB 的中点,点 P 从B 出发向C 运动,
B
MQ _MP交AC于点Q,试说明
【备选2】如图,正方形ABCD中,乙FAD ZFAE •求证:BE - DF =AE .
F
【备选3】等边ABD和等边.CBD的边长均为1, E是BE _ AD上异于A、D的任意一点,F是CD上一点, 满足AE +CF =1,当E、F移动时,试判断ABEF的形状.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