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山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杜牧的《山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诗歌内容解析:(1)解读诗歌的《山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文学特点。

(3)解释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 诗歌情感表达: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色彩,理解诗人对山野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理解。

(3)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诗歌韵律和结构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享意见。

(3)情景模拟法:通过图片展示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和相关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2)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关键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牧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对山野景色的印象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山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杜牧《山行》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会背诵。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四、教学过程(一)入境赏景,体验激趣。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2、师引:(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赏一组图片,然后谈谈你的感想。

(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师: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重点如下:(1)山行:在山上行走。

(谁在山上行走?)(2)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

(秋天早晚比较凉,所以称之为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3)斜:两种发音──可根据诗的意思画一画。

(4)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

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5)坐:因为。

(6)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7)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6、(肯定学生的理解)同学们学会了很好的合作,那请你根据你们已经所理解的内容,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吧!(可以只理解一句,也可以是几句;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7、交流。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同学们真不错,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想象漫游(配音乐):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4、现在,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诗的理解吗?5、朗读: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山行》教学设计【精选7篇】

《山行》教学设计【精选7篇】

《山行》教学设计【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行》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7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山行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三、教学用时:1课时四、课型:讲读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儿歌《秋叶飘飘》课文《秋天》让学生谈对秋叶和秋天给人的联想。

(秋叶多彩:美丽愉悦、欢快明朗;草木枯黄摇落:暗淡伤感;硕果累累:丰收喜悦)素有“小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也对秋天情有独钟,让我们随杜牧一起顺着山路而上,走进深秋的山林。

学生齐读诗文。

(二)检查预习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

晚唐一位著名诗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助学》的预习积累。

(三)学习诗作:一读:识秋物,赏美景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1、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听读时在诗中画出)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霜叶2、这么多的景物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霜叶3、作者喜欢枫叶的原因是什么?(用诗中句子回答)霜叶红于二月花4、正是这样的枫林晚景使得作者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作者的什么动作让我们感受到这份惊喜?停车驻足5、让作者停车驻足的是霜叶的红,“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眼里深秋的红叶有什么特点?和二月花相比,让我们感受到红叶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有生命力;让我们从秋天的叶子中感受到的是生机勃勃,甚至比春天的花更觉生命力旺盛,丝毫看不出要走进冬天、走进6、诗人为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山行》教案

《山行》教案

《山行》教案古诗《山行》教学设计篇一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寒山:深秋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白云生处:山的深处。

坐:因为。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岳丽山时所写的。

秋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

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教案: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杜牧的《山行》。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秋天的景色。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想象秋天的景色。

教学准备:1.教材《山行》。

2.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如天气、景色等。

2.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感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诗人杜牧及其作品《山行》。

2.朗读《山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如“霜叶”、“红于”等。

三、深入学习(10分钟)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实践运用(10分钟)1.让学生练习朗读、背诵诗歌。

2.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诗歌的理解。

2.推荐相关诗歌或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布置作业:背诵《山行》,完成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

在实践运用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将所学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山行》,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案:小学语文——杜牧《山行》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图片展示:展示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山行》的基本诗词,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诗词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山行》的诗词理解和背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山行》的情境。

2. 学习新课:先让学生朗读诗词,然后逐句讲解,重点讲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深入探讨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4. 拓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观进行描述,可以是用文字、画笔或者口头表达。

5. 总结:总结《山行》的主题和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的美好之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2.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难点和重点。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行》中的秋景,或者画出自己心中的秋景。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背诵《山行》,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3.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2. 教学PPT: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教学PPT,辅助教学。

3. 黑板:用于教师书写重点和难点。

4. 教学视频:使用网络上的教学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5. 教学软件:使用如汉字读音检测软件等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2023年《山行》教案

2023年《山行》教案

2023年《山行》教案2023年《山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诗句的内容。

2、感受诗中表现的秋天的美好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心境和情趣。

3、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的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的难点】领悟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条悠久而丰厚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文学的星空上,刚才同学们已经背了几首,今天老师和你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是一首反映什么时节的诗?2、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三、欣赏图片,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1、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2、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外出旅游的好时光,唐代诗人杜牧在外出观赏美丽的秋景时,也被深深的吸引、感动,文思涌动写下了一首千古之绝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投影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指导学法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自由说)2、小结古诗学法:⑴读一读: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⑵动一动:运用工具书或课文的注解理解部分字词⑶想一想:这首诗的每一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整首诗主要写什么?3、自学古诗:⑴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了解。

⑵合作学习,明确自学的任务。

(完成表格)⑶我会读──我知道──我不明白的地方。

五、精读古诗1、精讲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⑴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作者就用了“寒山”。

⑵径:小路。

⑶斜:弯弯曲曲。

⑷前半句句意: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深秋的山顶。

⑸后半句:白云深处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地方。

⑹句意:云雾缭绕的地方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⑺指导朗读:读准字词,读出节奏。

2024年《山行》小学语文教案

2024年《山行》小学语文教案

2024年《山行》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山行》这首古诗。

理解《山行》中每个词语的含义,以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对比阅读、图像联想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山行》的深入理解,包括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学生对古诗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实现情感共鸣。

学生如何在朗读中准确地传达出诗歌的情感和韵律。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秋天山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山行》的主题。

提问学生对秋天和山林的感受,为后续的诗歌学习做铺垫。

朗读指导:教师首先示范朗读《山行》,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和朗读技巧。

分组练习朗读,并进行互评,相互学习。

诗意理解:教师逐句讲解《山行》的意思,解释难词难句。

学生结合课本注释和教师的讲解,自行理解诗句。

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意境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山行》中描绘的秋天山林景象,感受其意境美。

学生通过绘画、摄影或口头描述等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开展全班分享,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山行》中表达的情感的体会。

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与《山行》主题相似的诗歌,表达对秋天或自然的情感。

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秋天山林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山行》描写了诗人行走在深秋时节的山中看到的美景。

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与古诗巧妙融合,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韵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品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图画,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季,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呢?(学生回答)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说: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梅花。

(展示PPT图片)因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2、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动画,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呢?这幅优美的画描绘的是哪首诗?(学生回答)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动画)。

大家都猜得很准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秋天的经典之作——《山行》。

3、理解题目,了解诗人。

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4、资料展示:诗人简介。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山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山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山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该诗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单元,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节《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山行》。

2. 通过对《山行》的解读,使学生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到深秋山野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深秋山野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山行》。

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山行》。

(2)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分析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讲解“远上寒山”与“白云深处”的景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3)让学生尝试用类似的修辞手法创作诗句。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山行》。

(2)选取诗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翻译。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山行》的诗意。

(2)推荐其他关于山行的古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六、板书设计1. 《山行》2. 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诗人:杜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翻译《山行》。

2. 答案示例:我远离尘世,沿着蜿蜒的石径向上攀登,来到寒冷的山上。

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我发现了几户人家。

我停下车子,坐在枫林中欣赏这美丽的晚景。

此时,那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朵还要艳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山行》,让学生感受到了深秋山野的美丽景色,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教案

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山行》这首古诗。首先,通过提问生活中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诗句的意义和诗歌手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生字词的复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另外,对于诗歌手法的识别和应用,学生们普遍觉得有点难以理解。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多地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这些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熟练背诵全诗。
-生字词的掌握: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远、山、石、径、斜、白云、人家”等,理解其在诗中的意义。
-诗句含义的理解:解读诗句的意义,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等,理解诗人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诗歌手法的分析:识别并理解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等,体会其艺术效果。
举例解释:
-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寒山”与“石径斜”所形成的意境,感受诗人的行走体验。
-生字词“白云深处有人家”,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白云”与“深处”的意象,理解诗人通过这些词汇传达的深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朗读他们挑选的诗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山行》中的自然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山行》小学语文教案

《山行》小学语文教案

《山行》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山野景色的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2)采用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山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山野景色的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山行》。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或视频素材。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2)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山野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野景色的看法和经历。

2. 朗读与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山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自读诗歌,结合图片或视频素材,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内练习,运用生字词造句。

4. 写作与表达:(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山行》为灵感,写一篇描绘山野景色的短文。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写作等环节的表现。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造句练习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024年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三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三篇)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
(表扬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说说、想想、议议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2、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描绘这深秋的山林?
⑵看图想象: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不禁停车观看,发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如果你就是诗人,此时你会想到什么?
⑶诵读诗句,进入意境:
指导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
指导背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师生齐背。
四、拓展活动
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
这首诗比较易懂,大部分诗句都能通过自己来读懂,于是在学生读熟了诗以后,就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来解决。师结合板画:“石径斜”“白云生处”(体会与“白云深处”的不同之处。“白云生处”更有动感!)帮助学生理解。
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印入了你的眼帘?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与二月花。
于:同“干”比较。
枫:用旧字“风”带出“枫”。
4、描红、临写。
5、再读古诗。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⑴自学:
借助注解或工具书弄懂诗意。
⑵小组交流。
⑶集体汇报交流。
3、品析诗句,深入体会感情:
⑴读诗,从那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根据诗句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教案《山行》(精选3篇)

课文教案《山行》(精选3篇)
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
多**课件田字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星期六,几个小朋友一起到田野里玩,小明看见树上的橘子**的,橙子黄黄的,挂在枝头,就高兴地说:“秋天真美呀!我要吟诵古诗。”可小明“嗯”了半天也没背出来,谁来帮帮他?(出示图片)
生回答。
师:对呀,“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课件出示山行图)。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古代诗人杜牧也非常喜欢秋天的美景,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古诗——《山行》。(板书:《山行》)
齐读这两句诗。
4、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诗的理解感悟,不同读者,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存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不求**,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探究者)
1、学生**朗读古诗。(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再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那我们就再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美。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一)诗画结合,品读一、二句。
1、(出示图片)师:是呀,秋天的景色多美呀!看在这幅图片中,你知道诗人在那儿看到了哪些景色?
小结:前二行诗写诗人看到的山林远景。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3、通过“山”“小路”“枫林”“霜叶”等词引领学生通过想象,在诗境中感受深秋山色的美丽。
4、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小学语文《山行》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山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语文《山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径”“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释题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山行》。

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所写。

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

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

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2、释“行”,质疑。

(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二、默读古诗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1、读第一、二行: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1)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山行》原文远远的山上有两只小鸟,它们在来来回回地飞舞着,好像在跳舞。

它们跳了一会儿,一只小鸟停了下来,另一只小鸟就飞走了。

飞走的小鸟又返回来了,停在另一只小鸟旁边,好像在和它说话。

这时,来了一只猫,小鸟连忙飞走了。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山行》这篇课文;2.能够理解小鸟在跳舞,说话的情境;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出全文。

三、教学过程1. 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们:“你们喜欢看小鸟吗?”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

教师接着问道:“你们知道小鸟为什么会飞吗?”学生们有些摇摇头,教师解释道:“小鸟有翅膀,翅膀可以带它们飞上天空。

”2. 导读教师给学生导读课文,让学生先预览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

3. 阅读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朗读课文,使学生们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学习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4. 讲解针对课文内容,教师结合图片或者实物,详细地讲解小鸟在跳舞和交流的情景,并帮助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意思。

5. 练习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朗读课文,其中小鸟句子可用伴奏方式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矫正发音与语调,并纠正学生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6. 作业回家后,学生们需要朗读课文,并背诵好中文字,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语文课教学,我意识到了让学生们能够自主阅读和理解一篇课文的重要性,在讲解、练习和作业的环节中,我更注重了学生的语音和语调的矫正,并深入讲解了小鸟在跳舞和交流的情景,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这样能够使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更加的突出。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感与兴趣的调动,让学生们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山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的自然风景,感受山的神奇之处;
2.读懂并背诵古诗《山行》;
3.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古诗《山行》;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3.背诵诗歌。

三、教学难点
1.意境的理解;
2.语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通过图片和诗句展示山的自然风景,引导学生感受山的神奇之处。

2. 诗歌欣赏(10分钟)
指导学生朗读《山行》诗歌,并通过引导询问,了解大自然中的山的特点,以及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诗歌鉴赏(20分钟)
通过诗歌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山行》诗歌,并从中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音韵之美。

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并询问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如“远眺”、“壮观”、“神奇”、“秀丽”、“岩石”,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 诗歌背诵(20分钟)
指导学生跟读并背诵《山行》诗歌,并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5.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问答方式,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课铺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古诗《山行》为主要内容,通过诗歌分析和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音韵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观察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紧密,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

2.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朗读、背诵《山行》,理解诗中的意象。

2.难点: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山行》,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特别的味道来。

(二)自主学习1.现在,请大家拿出课本,自己阅读《山行》,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读完之后,请用直线画出诗中的意象,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等。

(三)课堂讲解1.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里的“远上”和“寒山”分别给你什么感觉?3.“白云深处有人家”,这里的“白云深处”又给你什么感觉?4.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请大家注意,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四)课堂讨论1.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讨论。

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1.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对《山行》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请大家回家后,把《山行》这首诗背诵下来。

2.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下你对《山行》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七)课后延伸1.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首古诗,请大家预习一下。

2.课后,可以和家长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尝试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对《山行》这首诗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2.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课堂小结环节,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作业布置环节,同学们表示愿意认真完成作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同学们的背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熟练背诵《山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径”“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释题
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山行》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
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

2、释“行”质疑
(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默读古诗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
1、读第一、二行:
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
(1)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四、指导朗读
1、导语激情
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
2、表情朗读:(个体读、群体读、配乐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背诵默写
1、说说这季节的景色从儿看出
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
3、小结:这首诗正像大家所说的尽管是秋天但作者突出了枫叶的红艳表现了秋天的无限生机秋景的清秀迷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
得非常形象请大家把这生动的诗文结合优美的图画插上想象的翅膀
写成一篇文章
六、读写结合
1、反复吟诵诗歌
2、自己命题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色和形发挥想象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
七、布置作业
1、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作文一篇
2、课外阅读杜牧的其他几首诗:《过清华宫》、《江南春》、《赤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