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继2006年年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后,我党在党代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不管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这片土壤,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培养学生,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

一、以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唤起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我常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能激励学生情感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如在讲信息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时,我通过许多例子让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如大部分的操作系统都是微软公司的,主板芯片和中央处理器也大多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以此来敲打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我告诉他们民族自尊心的维护,不仅是情感上的东西,更是一种行动上的内容。让他们在思想上有赶超信息技术强国的意识,在学习上更加追求上进。为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我将我国古代、现代有关信息技术的发明及重要成就及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如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97年6月,银河-Ⅲ型问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次;同年9月,金山公司的Wps97上市,这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第一个在Windows中文平台上运行的文字处理软

件;2000年8月,联想集团推出的联想天禧电脑获得了英特尔全球发展商大会颁发的“创新电脑产品奖”;2002年8月,“龙芯一号”通用中央处理器完成物理设计,初步功能测试取得成功,结束了我国IT业“无芯”的历史。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正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过去我们能够辉煌,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现在,只要努力,只要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我们一样能够创造辉煌。

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于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被展示的学生得到我的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创作的思想大胆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

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一切活动类型,都与发展他们的智能,首先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工作成就的首要条件是引人入胜的学习,若自己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激情,进而形成一种优势的意识倾向性。”无数事实证明这一点,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或创新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问题不感兴趣,没有进行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就不可能对这一事物或问题倾注热情,集中注意力,也不可能调动起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进入创造的过程,当然就不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即学生感兴趣所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一旦经过努力有所收获,就会更有兴趣地继续学习,持续不断地增加兴趣,以形成良性循环。如为了讲述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我给了这样一个问题: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要求

同学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的情绪都非常高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家给出了很多答案,有的同学说出了比较理想的参考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初步得出了我所要讲述的内容。

四、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重点之一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单纯地传递教材内容是不够的,我们将着眼于学生的后继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如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模仿,只能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得不到发挥,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也就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学习和掌握,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那么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在讲解Word表格修饰时,布置任务后,我只仔细讲解了“格式”菜单中“字体”选项对话框中的一个标签——“字体”的操作,至于“文字效果”标签、“边框和底纹”选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它们的使用方法。学生不仅乐于学,而且主动学,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不仅把表格修饰得十分精致,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讲授创建电子作品时,我给学生提出具体任务:为自己的学校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生动有个性的主页。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学生按能力稍强和较弱相结合的形式分成若干个小组,这

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竞争,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好生帮助差生,组与组之间容易形成不甘示弱的竞争氛围,促进了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发掘与钻研。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随处可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拥有我的计算机的时候,我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以拥有我的计算机作为研究项目,从项目背景、项目规划、项目案例、项目实施等开展研究,同学的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学习,学生对项目管理有了认识、亲历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上有了提高,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如何,从而了解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差异,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获取准确的信息。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在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去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如在教学生制作网页时,我采取了“学生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作品时,在课堂上举行一次网页制作的展示会,我让每组同学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网页上传到主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中,通过网络,同学们就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上任意浏览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