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技术分析(终审稿)
短跑速度的技术分析与措施

短跑速度的技术分析与措施“速度是径赛运动的灵魂”,中短跑项目更是身体各项素质的完美体现。
经常练习短跑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能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改善肌肉物质代谢的特点,能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并能提升速度、力量、灵敏度等身体素质,能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还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等。
故短跑是我们竞技项目中规定的必测项目之一。
短跑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短跑技术的改革发展由古至今,从“踏步式”跑法到“摆动式”跑法以及到现在的“速度型”跑法,都在促使着短跑技术的日臻完善,促进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而今,短跑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和结构的合理化,使动作的幅度加大,节奏变快,经济性提高,能源配备加强。
卡尔·刘易斯短跑技术动作的完美结合便是当今运动极限的确凿理论依据。
专家们为之提出的“有效起动、髋跑价值、叠抬效应、滚动模式和连续统一体”的运动新观点已成为短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以刘易斯短跑技术为例分析短跑起动、途中跑与身体各部分有机协调的关系如下:1.积极起动理论依据: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从物体平衡的力学原理可知短跑的起跑便是利用不稳定平衡的特点而达到快速起动。
物体的不稳定平衡就是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能保持平衡,一旦受到一点外力,平衡就会迅速打破。
运动员在预备口令前应属于稳定平衡,预备令后,人体重心应迅速靠近支撑点,以便于起跑时迅速打破平衡而起动。
通过实例不难看出在起动前重心的前移其实是缩短了重心移动的距离。
另外由于重心的前移支撑腿的角度变化也在进行,前后两腿夹角分别约成90度与120度左右,这样的角度极有力地增加了腿部的蹬伸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重心前进的反作用力。
总之,积极起动的作用就是重心的迅速前移。
这不仅打破了稳定支撑,还节省了重心前移的有效时间,改变了在起动时克服零起速的静止状态。
训练措施:认真学习掌握起跑的技术要令,采用反映式、站立式、蹲踞式、单臂支撑式、俯卧姿势等动作深刻体会起跑的各要素关键点和衔接过渡,充分做到有效起动的最佳状态。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项目,也是各国田径选手争夺奖牌的重要项目之一。
短跑比赛以100米、200米和400米为主,需要选手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极致的速度和力量,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比赛中获胜。
本文将针对短跑项目中的专项技术进行浅析。
起跑技术是短跑中最基本的技术,也是比赛中获得优势的重要一环。
起跑姿势要求双手触地,身体前倾45度,脚尖在起跑线上略微贴地,并且距离要保持一致,两脚间距不能太大或太小。
起跑动作分为膝盖起跳和弹跳式起跳,先发力的腿要推动身体向前,另一腿紧贴地面完成膝盖起跳或弹跳式起跳。
同时,起跑一定要和手推力和眼睛注视点配合一致,以保证起跑动作的稳定和效率。
起步技术是短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着比赛前阶段的节奏和姿态。
起步时要通过强有力的动作迅速产生加速度,力量集中于推地的一个点上,腿部关节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弯曲,以增加爆发力和力量输出。
起步阶段要让身体尽可能的低,同时眼睛注视点要保持在前方,以帮助身体保持稳定的前倾状态。
在虚线起点内完成了起跑阶段后,就会进入加速过程。
加速技术是短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获胜的关键所在。
加速阶段的动作要求是前脚提速,后脚强有力地向前踏出一步,同时臂部变为发推位置,胳膊与肌肉要保持弹性,双膝不断提升,尽量让步子迈得更宽,也就是俗称的“大步子”。
将步幅放宽可以增加速度和力量输出,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后腿肌肉的力量。
加速过程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姿态和心态,保持身体的前倾状态,同时不断振臂加强动力。
冲刺技术是短跑比赛的决胜关键,也是一切技术的集大成阶段。
冲刺状态下,运动员的姿态必须要放松,同时全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要保持身体前倾状态,双臂和双腿要配合一起产生最大的力量输出。
重心要根据步幅的变化进行调整,尽可能地保持前倾状态,同时步伐要随着加速度进行微调。
此外,眼睛注视点也非常重要,运动员一定要在与终点距离200米左右的地方找准目标,以便更好地掌控比赛。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定距离的跑步。
在短跑比赛中,速度、爆发力和节奏感是关键要素,因此短跑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和训练。
短跑的起跑技术是短跑比赛中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起跑动作应该迅速、协调,并在瞬间发力。
在跑道上,起跑线是起跑技术的起点,运动员应该保持较低的身体姿势,双脚稍微分开,准备爆发出发。
要注意的是,起跑时不要摇晃身体,而是要稳定地承受来自地面的推力。
起跑后的冲刺阶段是短跑比赛的重点。
冲刺时,腿部的推力和臂部的摆动是决定速度的关键。
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迈开大步,并固定均匀的频率来保持速度。
在冲刺的过程中,运动员应该采取合适的姿势,身体稍微倾斜,头部稍微向前,以减小风阻,提高速度。
手臂应以旋转的方式摆动,有力地向后推,以增加推力,帮助身体前进。
转身是短跑比赛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转身时,运动员需要快速、灵活地完成转弯,同时保持速度的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运动员应该在转弯前逐渐减慢速度,并减小步幅。
在转弯过程中,内脚作为支撑点,外脚迈出较大步幅,并稍微偏离转弯方向。
身体要保持平衡,并保持腰部的稳定。
完成转弯后,运动员需要迅速加速,恢复正常冲刺速度。
节奏感是短跑比赛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保持一定的节奏,并根据比赛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在100米短跑中,前段路程需要迅速起步,中段需要保持极速,后段需要尽量保持速度,避免速度下降。
而在200米和400米短跑比赛中,节奏的掌握尤为重要。
短跑是一项高强度、高速度的田径比赛项目。
要想在短跑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有扎实的技术基础。
起跑技术、冲刺技术、转弯技术和节奏感的掌握都是短跑比赛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训练并不断完善技术,才能在短跑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100米短跑技术分析

100米短跑技术分析摘要:为了提高运动员的100米成绩。
从分析短跑技术特点开始,提出了现代短跑技术起跑、快速有力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各个阶段的训练方法,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短跑技术;动作;频率;步幅短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时赛跑的动作是上体前倾较大,大腿抬得较高。
小腿前摆较大。
两臂前后有力地大幅度地摆动,手掌张开,后蹬腿有力地蹬地,整个身体表现出非常有力量的姿态。
20世纪橡胶跑道的使用。
使短跑技术和运动成绩产生了大的飞跃,短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现代短跑技术。
其特点是更加强调摆动腿、高抬膝,前摆大腿时积极送髋,支撑腿着地积极,脚掌“扒地”动作轻快柔和,后蹬动作有力,蹬摆配合协调。
摆臂动作幅度大而向前。
其优点在于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自然、步幅大、步频大。
短跑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快速有力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
一、起跑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的冲力,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
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
短跑的起跑主要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各就位”时,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
两手撑地。
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后沿并撑地面。
两臂伸直。
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身体重量均匀的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
“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心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
“预备”姿势时,把身体重量移向两手是非常重要的。
膝关节角度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大膝关节角度有利于蹬伸。
大小腿之间的最佳角度,前腿膝关节角度约为90~100度,后腿膝关节角度约为110~130度。
“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
这个动作开始时两手迅速推地和两腿有力的蹬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的动作。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比赛项目中的一项,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项目。
短跑比赛以速度和爆发力为主要特点,需要选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力冲刺。
为了在短跑项目中取得好成绩,选手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短跑专项技术。
短跑的起跑姿势是短跑技术中最关键的一环。
起跑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选手在比赛开始后的领先程度。
起跑分为静止起跑和动态起跑。
静止起跑是选手在起跑线上静止待命,一声枪响后才开始冲刺。
在静止起跑时,选手需要双脚与肩同宽,前脚脚尖稍微向上抬起,身体前倾,两手放在起跑线上以保持平衡。
动态起跑是选手在起跑线上连续小步前进,一声枪响后进行冲刺。
动态起跑相对于静止起跑来说,可以减少起步阶段的惯性,使选手更容易达到最大速度。
起步的重要一步是俯冲,即全力向前冲刺并达到最大速度所需要的阶段。
在俯冲时,选手需要将身体重心快速向前倾斜,以强大的爆发力推动全身向前冲刺。
在俯冲的过程中,选手需要保持动作的流畅和协调,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动作。
在短跑比赛中,转弯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由于400米的赛道是弯道起跑,选手在转弯时需要更好地掌握技术。
转弯时,选手需要借助向心力,尽量靠近内道线跑,以减少行走路程,同时还要保持高速度。
为了更好地完成转弯,选手需要不断训练,提高转弯时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除了起跑、俯冲和转弯这些基本的技术以外,短跑还包括加速、力量训练、节奏控制等一系列的专项技术。
加速是短跑比赛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选手需要通过加速来提高自己的速度,争取在比赛中取得领先优势。
力量训练是为了增强选手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以更好地完成起跑和冲刺动作。
节奏控制则是为了保持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让选手能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运动的一个专项项目,通常指100米、200米、400米赛跑。
短跑选手需要有出色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并运用科学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本文将从起跑、加速、转弯、冲刺等方面分析短跑专项技术。
一、起跑起跑是短跑比赛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影响着比赛的成败。
良好的起跑是短跑选手能够稳定快速出发的关键。
起跑姿势需放松,双脚放在起跑线上,跨越线略靠前,再用一只脚做出准备推的动作。
手臂一般呈160度弧形运动,而后手腕顺时针旋转,瞬间爆发,保持推出的力度。
二、加速加速是短跑比赛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加速的关键是脚步要快,步幅要宽。
短跑选手在加速时,中心重心要前移,昂首挺胸,身体略向前倾,放松手臂,向前滑行。
加速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稳定呼吸可以让肌肉更快更好地储存氧气。
三、转弯转弯是短跑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经过实践比较,左转弯比右转弯更难处理,因为左转弯时,左脚处于内侧,力量就没法很好的发挥。
转弯时要准备好,切勿瞬间减速,在进入弯道前要适当减速,步伐放慢,保持身体平衡,身体重心保持在内脚上,摇臂幅度要小。
四、冲刺冲刺是短跑比赛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冲刺时,选手要全力发挥自己的实力,尽全力朝着终点线冲刺,切勿在距离终点5米以内就放松,刹车或停下。
身体需要有强大的爆发力来提高速度,注意呼吸,保持肌肉松弛但有力。
总的来说,短跑是田径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选手要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优势。
要成功地进行短跑,选择合适的姿势,掌握科学的技术动作,迅速反应,保持好心理状态、良好的训练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短跑运动技能分析报告

短跑运动技能分析报告短跑运动技能是短距离赛跑项目中运动员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短跑是体育运动中的一项高强度训练项目,对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和协调性要求较高。
本文将对短跑运动技能进行分析。
短跑的技能要求主要包括起跑、加速、维持速度和冲刺四个环节。
起跑是短跑比赛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在起跑时,运动员需要采取合适的姿势,控制重心,迅速发力。
首先,运动员需要将身体前倾,将手掌放在起跑线上,脚尖与起跑线保持一定距离。
接下来,运动员要将腿部拉伸至紧张状态,准备发力。
最后,在裁判哨声响起后,运动员要迅速起跑,全力冲刺。
起跑的关键是在哨声响起时迅速反应并迅速发力,这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
加速是短跑比赛中的第二个环节。
在起跑后不久,运动员需要迅速加速,以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在加速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合理利用身体的重心变化,同时要控制呼吸,保持正常的节奏。
加速阶段需要运动员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将力量转化为速度。
维持速度是短跑比赛中的第三个环节。
在达到最高速度后,运动员需要保持这种速度一段时间。
为了维持速度,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稳定的推进。
在这个阶段,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起到关键作用。
冲刺是短跑比赛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维持速度一段时间后,运动员需要全力冲刺,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越过终点线。
冲刺阶段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肌肉爆发力和氧耐力,同时要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以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力量。
总的来说,短跑技能的关键点在于起跑、加速、维持速度和冲刺四个环节。
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反应能力、爆发力和协调性。
通过持续的训练,提高这些关键技能,可以在短跑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比赛项目,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并非只靠天赋和身体素质,更需要艰苦的训练和精湛的技术。
短跑项目分为100米、200米和400米,本文将对这三个短跑项目的专项技术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短跑技术和训练。
一、100米短跑100米短跑是短跑项目中最为激烈和紧张的比赛项目之一,通常需要在10秒左右完成全程。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短跑运动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爆发力和速度优势,全力以赴地冲向终点。
以下是100米短跑的一些专项技术:1. 起跑姿势:100米短跑比赛中,起跑姿势至关重要。
运动员需要采取蹲姿,双腿微微弯曲,手掌放在起跑线上,身体重心向前倾斜,准备迅速爆发出去。
起跑时,一定要保持头部和身体的平衡,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出现摇摆和失衡的情况。
2. 起跑动作:起跑动作包括起跑阶段的爆发力和加速度释放。
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用力蹬地,向前冲刺,同时要保持躯干和头部的稳定,避免出现晃动和偏移。
起跑时手臂要配合腿部的动作,带动身体往前冲。
3. 步频和步幅:在100米短跑中,步频和步幅是决定速度的关键因素。
运动员需要保持高频率的迅速脚步,同时在保持速度的情况下,尽量加大每一步的跨度,从而实现更快的冲刺速度。
要注意腿部的韧性和爆发力,保持蹬地的力量。
4. 终点冲刺:在接近终点的时候,运动员需要全力以赴地冲刺,发挥出最后一丝力量,尽量压缩冲刺时间,争取更好的成绩。
这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和出色的爆发力。
1. 起跑姿势和起跑动作:200米短跑也需要注重起跑姿势和起跑动作,与100米短跑相似。
但由于距离较长,起跑的动作需要更加舒展和稳定,保持较长时间的冲刺姿势。
2. 转弯技术:200米短跑中,有一段转弯跑道,这对运动员的转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动员需要通过合理的姿势和动作,尽量减少转弯时的内侧摩擦,保持速度和稳定,争取更好的角度和线路。
3. 分段冲刺:200米短跑分为起跑段、加速段和冲刺段三个阶段。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的一项基本项目,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不同的距离。
短跑是一项需要爆发力、速度和协调能力的项目,是考验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体育项目之一。
短跑比赛中时间非常紧张,所以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起跑、加速、转身和终点等方面对短跑专项技术进行浅析。
起跑是短跑的重要环节。
起跑的速度和姿势决定了后面比赛的优劣。
起跑的姿势主要包括起始姿势和爆发姿势。
起始姿势是指双手触地,臀部稍微抬起,脚掌与起跑线呈90度角,保持稳定。
爆发姿势是指起跑时膝关节要稍微弯曲,脚掌用力推开地面,身体重心向前倾斜,使得身体有一个迅速的加速。
起跑的动作要快速、协调,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保持良好的爆发力。
加速是短跑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加速是指在起跑后迅速达到全速奔跑的过程。
加速的技术要点包括脚步频率和脚步长度的调整。
脚步频率是指脚步的快慢,脚步长度是指脚步的迈大还是迈小。
加速时要保持脚步频率的快速和脚步长度的逐渐加大,力求达到最佳的速度。
加速过程中要保持上身的稳定,脚踝、膝盖和髋关节要保持柔韧,以便更好地发挥肌肉力量。
转身是短跑比赛中的重要技术。
转身技术包括弯道转身和终点转身两个方面。
弯道转身是指在含有弯道的短跑比赛中,在转弯时保持速度和节奏。
弯道转身要注意维持身体的平衡,保持稳定的动作,减少能量的损耗。
终点转身是指在跑到终点后进行快速的刹车和转身,以便更好地减少速度。
终点转身的要领包括保持身体的平衡,调整呼吸,以及快速地减速和转身。
终点是短跑比赛的最后一个技术环节。
在接近终点时,运动员要全力以赴,保持最佳的姿势和速度,争取最好的成绩。
在冲刺过程中,运动员要放松肌肉,防止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在跨过终点线之后要减速并保持平衡,避免摔倒。
总之,短跑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体育项目,需要综合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
通过对起跑、加速、转身和终点等环节的技术分析,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短跑的技术要领,提高比赛成绩。
短跑技术分析

短跑技术分析
短跑技术
短跑全程技术,可分 为起跑、起跑后的加 速跑、途中跑和终点 跑四个部分。短跑成 绩是由起跑的反应速 度、起跑后的加速跑 能力、保持最高跑速 的时间和距离,以及 各部分的技术完成的 质量决定的。
预
备
“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 移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其重 心投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 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预备”姿势时,不要 过分地把身体重量移向两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这能够减少两手推地困难,加快两手推离地面的 速度。此时,膝关节角度状态有重要意义,适当 增大膝角,有利于蹬伸。大小腿之间最佳的角度, 前腿膝角约为90°~100°后腿膝角约为110°~ 130°。
起跑后加速跑段的两臂有力的前后摆动具有 很大的意义,在开始几步身体处于很大的前 倾姿态时,重心移动的初速度较小。因此, 加速跑段应更加有力地大幅度地摆臂。
100米跑的加速跑,严格地说,还可以划分为两个 阶段,即最初的加速阶段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 阶段。最初的加速阶段是从蹬离起跑器至30米处为 止,此段的加速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身体较大幅 度地前倾,二是获得速度后上体逐渐抬起。而达到 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是从约30米以后开始的,大 约至60~80米处。在此加速段,跑速继续在步长和 步频的作用下,达到最协调的结合,获得最好的加 速效果。这一段加速跑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上体 呈较正直的姿势;第二,在后腿前摆过程中,膝关 节应上抬至太腿与地面呈平行的位置。
短跑的训练方法及技术分析

短跑的训练方法及技术分析摘要:在国内外大型的田径比赛中,必定设有短跑项目100 米、200 米、400 米。
特别是100 米比赛,它的含金量最大,影响力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项比赛。
本文对如何进行短跑训练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短跑训练方法短跑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运动项目。
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认为极限强度动作属于无氧代谢方式供给能量,短跑技术要求人的躯干稍前倾,但不能低头弯腰。
两臂应弯曲在体侧做前后摆动。
由此可见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
笔者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练习爆发力有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1.1力量的训练方法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
力量训练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负重训练、抗阻力训练、举重训练、跳跃训练。
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训练、跳跃训练和抗阻力训练。
训练量大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5%-75%,动作速度快,完成6-8组,每组12 个左右。
采用跳跃训练时,选择重约40-60kg 的杠铃杆做弓箭步跳,完成6-8 组,每组15 个左右,注意一定要把弓箭步跳动作做完整为止,要求运动员注意踝部的爆发训练。
发展耐力可采用负重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训练量大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6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5-20 次以上,跳跃训练可选50-100 米的负重练习。
此外负重和抗阻力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多样,在这里不作赘述。
1.2关键速度素质在短跑项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专门素质练习,速度训练包括提高反映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速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率的发展。
速度训练采用的练习主要有:提高反映速度和起动速度,提高肌肉收缩力和力量,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和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能力的训练方法有:行进间30-60 米,3×3 组,间歇1-2 分钟。
4×100 米接力跑,3×2组。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它要求选手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冲过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需要具备爆发力、速度、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要求。
下面将从起跑、加速、终点和转弯四个方面对短跑专项技术进行分析。
起跑是短跑比赛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选手的起跑速度和加速度。
在起跑时,选手要保持低姿势,重心稳定。
双脚分开站立,距离为肩宽,将重心集中到前脚掌,使腰胯、腿部和脚部形成一个直线。
上半身要稍微前倾,使背部呈直线状,以便更好地施加推力。
起跑时,选手的手臂要保持屈曲状态,双肘与身体呈90度角,手掌自然放置。
起跑时,选手要迅速用力推开地面,融合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力量,迅速转化为向前的动力。
加速是短跑比赛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起跑后的短距离内,选手需要迅速加速,以获得更高的速度。
在加速阶段,选手要注重节奏和力量的配合,通过频繁的腿部动作,将上半身的重心前移,加大向前的推力。
为了保持稳定的加速,选手要保持全身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肩膀和手臂的协调配合上。
手臂要以大幅度挥动为主,手肘和手掌都要贴紧身体,手臂的挥动要保持颈部以下水平。
选手要更高频率地迈步,迅速推动腿部肌肉,使大腿和小腿的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终点是短跑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选手最关注的一个环节。
在接近终点时,选手要调整姿态和呼吸,以提高速度和冲刺能力。
选手要保持头部正直,注视前方,以提高视觉的稳定性。
双肩要放松,胳膊摆动要自然而不矫揉造作。
腿部要继续用力迅速蹬地,以产生更大的推力。
在冲刺的瞬间,选手的呼吸要有规律,以保持氧气的供应。
选手要紧紧盯着终点,全力以赴地冲刺,不留余力。
转弯是短跑比赛中容易影响速度和稳定性的一个环节。
在转弯阶段,选手要技术娴熟地保持速度和弧线。
选手要把中心重心稍微向内移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选手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使身体和大腿呈现一条直线。
手臂要尽量自然地挥动,以协调体力的调节和平衡。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需要对跑步姿势、起跑、转弯等方面进行精细的技术训练。
短跑比赛有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项目,其中100米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因为它展示了跑步者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快速度的能力。
本文将从跑步姿势、起跑、转弯、脚步和呼吸等方面分析短跑的专项技术。
1.跑步姿势跑步姿势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跑步时,头部应该直立,视线朝前,颈部放松,肩膀放松向下。
背部应该伸直,臂部膨胀,手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
跑步时,臀部要保持微微后倾,膝盖弯曲,脚步着地时向前推进。
2.起跑起跑是短跑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起跑时,跑步者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加速度。
起跑姿势应该是一个三角形,重心在前脚掌上。
前腿弯曲,后腿伸直,手臂放在赛道起跑线上,头和脊柱保持直立。
在听到“起跑”信号后,跑步者应该尽快推开起跑线,开始跳跃并加速。
3.转弯转弯是短跑中更为复杂的环节之一。
在转弯时,跑步者需要保持高速并尽量减少速度损失。
在转弯时,跑步者需要将身体的侧向移动到内侧,以便保持身体的平衡。
手臂应该向前摆动,协助跑步者完成转弯。
同时,跑步者应该保持大腿和小腿的一致性,将膝盖向前弯曲,用裸足前掌着地。
4.脚步短跑的脚步非常重要。
跑步者应该在接触地面时使用裸足前掌着地。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首先,它可以更快地传递路面反应力;其次,它可以减少跑步者的能量消耗。
此外,跑步者应该将膝盖弯曲,每一步都应该是高速、平衡和稳定的。
5.呼吸呼吸对于短跑性能的影响非常重要。
跑步者应该采用挤压腹部、深吸气的方式进行呼吸。
跑步者应该在起跑线之前吸气,然后在起跑后用深呼吸来帮助保持氧气的供应。
在跑步过程中,跑步者需要通过鼻子吸气,通过口呼气,以便更好地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总之,短跑需要跑步者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快速度。
通过对跑步姿势、起跑、转弯、脚步和呼吸等方面进行精细的技术训练,跑步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短跑性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要求选手在短距离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
短跑专项技术的训练对于提高选手的速度、爆发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短跑专项技术进行浅析。
第一,起跑技术。
起跑是短跑比赛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起跑技术可以帮助选手占据领先位置。
起跑姿势要求身体重心稍向前倾,双腿屈膝,双手放在起跑架上,身体呈45度角。
在起跑信号发出后,选手要迅速将上身向前伸展,脚尖用力推开地面,尽快进入加速阶段。
第二,加速技术。
短跑比赛中,加速阶段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时刻。
在起跑后的前30米内,选手需要全力以赴地加速,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加速时,要求选手保持身体的前倾姿势,并且用力迅速地摆动双臂,以增加步频和步幅,从而提高速度。
转身技术。
在短跑比赛中,选手通常需要在终点前冲刺,因此转身技术对于比赛成绩至关重要。
转身时,选手要尽量减小弯道半径,保持内侧脚的加速和外侧脚的稳定,双臂要与腿部配合,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以保证最快的冲刺时间。
第四,节奏控制技术。
在短跑比赛中,选手需要根据比赛情况调整自己的节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
在比赛中,选手要通过呼吸、步伐和动作配合来控制自己的节奏,根据对手和自己的状态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比赛。
短跑专项技术的训练对于提高选手的速度、爆发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和不断的实践,选手才能够掌握起跑、加速、转身和节奏控制等技术要领,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希望短跑选手们在今后的训练中,能够加强对这些技术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作为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一直备受关注。
它以其速度、爆发力和敏捷度为特点,为选手提供了展现自己实力和技术的平台。
短跑比赛主要有三个项目,即100米、200米和400米,每个项目都要求选手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跑完预定距离。
本文将对短跑专项技术进行浅析。
短跑的起跑技术是短跑比赛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起跑技术主要包括起跑姿势和起跑动作两个方面。
起跑姿势要求选手蹲下并将手放在起跑架上,同时紧贴起跑架,以增加起跑的稳定性和爆发力。
起跑动作则要求选手从蹲下姿势迅速发力,通过向前迅速推出身体以及膝盖的高抬和迅速伸直,以尽快达到最大速度。
短跑的加速技术是整个比赛中的关键。
在起跑后的前10到20米,选手需要快速加速以迅速达到最大速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选手需要有出色的爆发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选手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前伸和向前的力量输出,以确保加速的持续性。
短跑的转身技术对于200米和400米的比赛尤为重要。
在200米比赛中,选手需要在一段直道后快速转向弯道,而在400米比赛中,选手需要在八字形的曲线道上进行多次转向。
为了保持速度和稳定,在转身时,选手需要保持身体的姿势稳定和力量输出,并在转身过程中做好身体的调整。
短跑的终点技术也需要选手的注意。
在接近终点时,选手需要尽可能地保持速度,并在距离终点10到15米时逐渐放松身体,尽可能减少阻力。
选手也需要注意在终点线上做好冲线动作,确保自己的比赛成绩被正确记录。
短跑技术的掌握对于选手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通过良好的起跑、加速、转身和终点技术的训练和磨练,选手可以提高自己的爆发力、速度和稳定性,在比赛中获得优势并取得好的成绩。
选手在日常训练中应该重视短跑技术的练习,并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比赛项目,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短跑。
短跑比赛要求跑手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到终点,因此对于跑步姿势、起跑技术、加速技巧、节奏控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就短跑专项技术进行浅析,帮助广大跑友更好地了解短跑项目的技术要点,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
一、起跑技术短跑项目的起跑技术是比赛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起跑技术包括起跑姿势、起跑动作和起跑节奏。
一般而言,短跑选手应该采用俯身起跑姿势,双手扶地,双腿屈膝,脚尖着地,身体重心微微向前倾斜。
在起跑动作上,起跑时应该迅速用力推开地面,双臂配合呈“大步子”运动,全身力量迸发出来。
而在起跑节奏上,则需要根据个人的节奏感和力量控制来调整,以尽快达到最佳加速状态,为后续的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速技巧在短跑比赛中,加速阶段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出发后,选手需要通过加速来迅速达到最大速度,然后保持这个速度一直到终点。
而在加速阶段中,除了腿部的快速蹬地外,手臂的运动也非常关键。
选手需要通过挥动手臂来增加自己的加速度,帮助整个身体加速奔跑。
也要注重呼吸节奏和腿部的力量输出,保持稳定的加速状态。
加速阶段的训练是短跑训练中的重点,需要不断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加速能力。
三、姿势控制在短跑比赛中,姿势的控制非常重要。
正确的姿势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阻力,增加自己的奔跑速度。
一般而言,短跑选手在比赛中应该保持身体的直立状态,背部挺直,脊椎略微前倾。
双手应该握拳,保持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挥动手臂协助奔跑。
要注重头部的姿势控制,保持头部稳定不摆动,眼睛注视着终点,有利于提高奔跑的稳定性和速度。
四、节奏控制在短跑比赛中,节奏的控制非常关键。
选手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跑步节奏,以保证自己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
一般而言,短跑的节奏应该是快速、有力、有节奏的。
选手需要通过自己的呼吸和脚步运动来控制自己的节奏,保持稳定的奔跑速度。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也是田径比赛中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
短跑专项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之一,它涉及到起跑、加速、维持最高速度和结束比赛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短跑专项技术进行浅析。
一、起跑技术起跑是短跑比赛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在起跑阶段,运动员需要做好起跑姿势、推出姿势和起跑用力的协调。
起跑姿势应该是放松的,要求身体略微前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稍窄,脚尖稍微露出起跑线,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者膝盖前方,目光要注视远方。
起跑时,重心应该落在前脚掌,以便迅速推出。
推出姿势是指起跑时第一步的姿势,它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起跑速度。
在推出姿势中,要求踏起地、屈腿蹲身、收臂、提膝、运动员的动作要迅捷而有力。
起跑用力则是指推出姿势的运动员要迅速用力,力度大小要适中,力度要向前方推进。
二、加速技术短跑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因此加速是短跑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加速的关键在于动作的迅捷和力度的适中。
运动员加速时,应该全力以赴,腾空摆臂,膝盖提高,手臂用力向前摆动,脚步频率加快。
要保持身体的前倾姿势,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身体的前进速度。
在加速阶段,每一步都要迅捷而有力,保持腿部的弹跳力,这样能更好地推动身体向前。
在加速阶段要注重节奏的掌握,要保持动作的协调和稳定,保持身体的前进方向。
同时也要注重注意呼吸的节奏,保持充足的氧气供给。
三、维持最高速度短跑比赛中,维持最高速度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之一。
在维持最高速度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动作的稳定和力度的适中。
维持最高速度阶段,要求运动员的动作规范、节奏稳定,手臂要充分挥动,腿部要保持弹跳力。
运动员要保持身体的力量,同时保持呼吸的稳定。
在维持最高速度阶段,运动员要保持身体的前倾姿势和膝盖的提高,同时要保持脚步的频率。
保持良好的形态和节奏能够更好地帮助运动员维持最高速度。
要保持心理的平静,保持对比赛的专注,这样更有助于维持最高速度。
短跑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分析与应对策略

短跑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分析与应对策略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具观赏性和竞争激烈的比赛之一。
在这项项目中,选手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奔跑,技术战术的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短跑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起跑技术起跑是整个短跑比赛中最关键的环节。
选手需要在起跑线上获得最佳出发,以获得更快的出发速度。
首先,选手需要通过爆发力来迅速离开起跑线,在起跑过程中应保持身体的稳定。
其次,选手需要灵活运用起跑姿势,如前摇、后摇和半蹲姿势等,以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
应对策略:选手在起跑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和活动性,增强爆发力。
同时,反复练习起跑技术,熟悉起跑姿势,以确保在比赛中做到快速、稳定的起跑。
二、加速阶段在起跑后的加速阶段,选手需要迅速提高速度,争取在前方选手之前完成超越。
在这一阶段,选手主要依靠爆发力和步频来提高速度。
选手应采取腿部迅速腾跃、小步快跑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
同时,选手应注重呼吸控制,保持平稳的呼吸,以确保供氧充足。
应对策略:选手在训练中应注重爆发力的锻炼,如弹跳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同时,选手需要练习提高步频的技巧,如短步快跑、加速冲刺等,以提高速度和节奏感。
三、终点冲刺终点冲刺是短跑比赛中最具观赏性和决胜关键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选手需要全力以赴,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冲向终点线。
选手应保持身体的前倾姿势,以充分利用地心引力和身体的前进动力。
同时,选手应注重手臂的摆动,以增加身体的推进力。
此外,选手需要保持专注和决心,坚持到最后一刻。
应对策略:选手在训练中应加强终点冲刺的特训,如增加终点冲刺的距离和次数,增加终点冲刺的强度。
此外,选手应训练耐力和坚持力,以提高在比赛中的持久战斗力。
四、竞争对手分析在短跑比赛中,了解竞争对手的特点和习惯是制定战术的关键。
选手应通过观察和研究竞争对手的比赛录像、训练状态和数据,了解其起跑技术、加速阶段和终点冲刺的表现。
在比赛中,选手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在起跑时紧跟对手、抢占领先位置,或者在终点冲刺时超越对手等。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

浅析短跑专项技术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速度项目,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比赛。
以下将从出发技术、姿势技术和冲线技术三个方面对短跑专项技术进行浅析。
首先是出发技术。
出发是短跑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决定着运动员在比赛初期能否占据有利位置。
出发技术要求运动员在起跑线上保持稳定时刻,准备迅速反应起跑信号准备起跑。
常见的出发技术有两种,即手起式和脚起式。
手起式是指运动员的手从起跑线外向前挥动离开地面,距地面约10厘米左右,脚起式是指运动员的脚从起跑线上轻轻蹭地后立即抬起。
无论是哪种出发技术,运动员都需要在起跑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起跑速度。
其次是姿势技术。
良好的姿势能够帮助运动员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速度和力量。
短跑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胸部微抬,颈部伸直,眼睛注视前方,呼吸均匀,肌肉紧绷。
双臂要自然下垂,挥臂力度要适度,挥臂幅度要大,挥臂的力量要基于臂的力量,而不是扭腰或屈腰的力量。
膝盖要加力,脚尖要向上。
当足底触地的瞬间,膝部要保持微屈。
通过正确的姿势,运动员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并且利用身体的力量迅速推进。
最后是冲线技术。
短跑比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冲线的能力。
冲线时,运动员需要将全身的力量和最后一点余力都发挥出来,以最小的差距超过对手。
冲线时,运动员要全力加速,努力保持完美的跑姿。
在接近冲线时,头和眼睛要高度集中,目视冲线点。
冲线时还要利用手臂和手掌的力量向前推进,以进一步提高速度。
短跑专项技术包括出发技术、姿势技术和冲线技术。
良好的出发能够为比赛奠定基础,正确的姿势能够发挥最大的力量和速度,而恰当的冲线技术则能保证最后的胜利。
只有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和不断的实践,运动员才能在短跑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短跑技术分析

肩部稍 ❖超出起跑线,背部肌肉绷紧并略成弓形,两手用指端撑地,双臂略向后用力,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身体重心在两
手前与腿两 在脚蹬之离前间起,跑后其器投后大影,点也幅距迅起速度跑屈线膝摆向15前—动摆20动厘,。米。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 躯干前倾幅度应使躯干纵轴与水平线约成15—20度角。蹬 当运发动躯干触及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即跑完全程。
❖ 需要指出,运发动处于“预备〞姿势时,不应过分地把身体 重心移向两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做并不能缩短蹲 踞式起跑的时间。在“预备〞姿势时,膝关节的弯曲角度具 有重要意义。两腿膝关节角度应使肌肉收缩速度和发挥的力 量都处于最正确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这个角度,有利 于更快的蹬伸。膝关节的最正确角度前腿为92—105度,后 腿为115—138度,前大腿与通过髋关节的垂线夹角为19— 23度〔依B·鲍尔佐夫〕。
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方伸展〔小腿的鞭打动作〕,准备着地。
〔2〕起跑技术 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呜枪〞(或“跑〞)三
个阶段〔图2〕。
图2
❖ 当听到“各就位〞口令后,运发动应一边轻快地走向起跑器 前,—边做2—3次深呼吸,使机体获得足够的氧储藏。当走 到起跑器前面时,首先蹲下用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 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脚尖应与地面接触〕,然后,后膝跪 地,两手收回并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 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成‘八〞字 形支撑,身体重心均衡地落在两手、前脚掌与后腿膝关节之 间。躯干略微弓起,颈部自然放松,头与躯干保持在—直线 上,两眼平视前下方约40一50厘米处,呼吸平和,注意听 预备口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跑技术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短跑技术分析》课次时间任课教师任课班级教学内容短跑技术分析,重点对短跑技术中途中跑技术的要求,步频与步长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短跑技术的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基本知识。
2、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会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的一般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习的学习惯和刻苦自学的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措施开始部分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2、点名清查学生出勤情况。
3、简要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和要求。
认真记录考勤情况着重讲解内容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一、跑的目的跑的目的是使人体产生快速的移动。
在跑的支撑阶段通过支撑腿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使人体获得位移的动力,在腾空阶段人体依靠惯性继续想前运动,并为下一次的蹬地作好准备。
二、短跑技术的结构划分。
短跑属极限强度运动,其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周期性运动。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径赛项目,是400米及4 00米以下距离跑和接力跑的统称。
短跑比赛项目有60米、100米、200米、400米及4×100米和4×400米接力。
短跑全程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
其中途中跑阶段是全程跑过程中距离最长、技术最合理、速度最快的阶段,因此,
途中跑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成绩的关键环节。
短跑技术结构示意图:短跑(按结构划分)
1、起跑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得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技术上应做到“送、抬、贴”在起跑时,运动员为了获得稳固的支撑点,需使用起跑器,起跑器的安装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进行确定。
一身体反映较快的运动员通常采用拉长式,二腿部力量较好的运动员通常采用普通式。
蹬上起跑器时一般是用有力的腿放于前抵足板,其目的是在启动的过程中前腿蹬伸的工作距离较长,可以有效的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在起跑的过程中,预备和启动是主要的技术关键。
预备时身体适当前送,重心抬高,可提高起跑的反应速度。
身体适当前送可利用引力的作用获得一个向前的水平分力,有利于启动时的快速反应。
启动:两手迅速离地,两臂屈肘作有力地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
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向前摆出,如果完成这一姿势的动作过于僵硬,就会导致跳出,因此前摆的腿应迅速地落地,两臂继续摆动,以保证不出现跳跃式动作。
2、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前腿蹬离起跑器到进入途中跑姿势之前的一个跑段。
起跑后的加速跑应尽快接近最高速度。
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任务是:充分利用起跑获得的初速度,在较短距离内尽快获得更高的速度。
在技术上应做到逐渐抬高身体、逐渐加大步长、两脚足迹点逐渐向中线靠拢。
起跑的第一步和以后各步的步长动作,对起跑后加速跑的质量影响很大。
步幅过小不能保证迅速增加速度,步幅过大则会导致“拉大步”而降低速度。
起跑第一步的步长应为3.5——4脚,第二
步为4—4.5脚长,依次到7脚(第七步)以后从第八步,步长增加一脚的三分之一长,第十二步至十四步增加一脚的三分之二长。
步长的某些变化是由加速跑的速度决定的。
但是,在训练中最好是按照上述步长的标记跑,使运动员能学会有力而迅速的后蹬。
在起跑后加速跑的过程中,要注意步长逐渐地增加,躯干平稳地抬起。
通常认为,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是在25—30米处(13—15步)结束的,这时运动员可达本人最高跑速的90—95%。
起跑后的加速跑同途中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存在。
当运动员达到最高速度92—95%及适宜的步频和步长时,既可以认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已告结束。
在加速跑过程中,动作结构有着重要的变化,如果说前2—4步起主要作用的是蹬地力量和速度,那么,以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节奏和步频。
从第四至五步到第十四至十五步这段距离是很难跑的,因为在这一段距离里要抬起上体并过渡到途中跑。
所以,在训练中运动员应特别注意在这一段距离内要努力达到适宜的步长和步频。
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身体前倾角度是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逐渐接近途中跑的姿势。
一般运动员或运动新手在30—40米处就达到了自己的最高速度,随后的速度即开始下降。
短跑加速原理:速度越快,倾斜度越大运动员每一次成功地蹬地,都会增加速度直到最高速度。
随着速度的增加,加速度下降,你会发现逐渐减少了身体的倾斜(见图4)。
达到最高速度后,整个身体姿势是垂直的。
100米跑的加速跑,传统观念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最初的加速阶段(0—30米)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30—60米)。
作者对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各10米速度的研究后认为,百米起跑后的第二加速段应在(30—50米),并进一步指出了加
速段是0—50米的科学意义。
起跑后第一加速段具有两个特点:(1)身体较大幅度地前倾;(2)获得速度后上体逐渐抬起。
起跑后第二加速段也具有两个特点:(1)上体呈较正直的姿势;(2)在后蹬前摆过程中,膝关节应上抬至大腿与地面呈平行的位置。
美国的卡尔刘易斯技术最为典型。
3、途中跑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
途中跑的每一单步结构均由支撑期和腾空期组成。
支撑时期支撑腿的腿部动作可分为着地缓冲和后蹬伸展;腾空时期的腿部动作分为折叠摆动和鞭打下压。
着地:腾空结束时,摆动腿积极伸展下落,前脚掌富有弹性地着地,着地点距总重心投影点为27—37厘米。
着地角为65°—68°。
着地动作积极,有利于缩短前支撑的时间和减小着地时的阻力。
同时,另一摆动腿迅速以大小腿折叠姿势向支撑腿靠拢,摆动腿的膝折叠角逐渐减小,直至垂直部位时为最小。
着地距离与跑速和落地脚着地的时机相关。
落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之前能否产生加速效果,这要取决于落地脚后扒动作的速度缓冲是蹬地的前奏,动作从支撑腿的脚触地开始到膝关节最大弯曲止,垂直缓冲则是身体总重心在支撑点垂面时各关节所处的状态。
缓冲是腿部肌肉作退让性的工作,同时为下一次蹬伸作好身体上的准备。
后蹬: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时,就进入了支撑腿的后蹬和摆动腿的前摆阶段。
这时,摆动腿的膝关节(大小腿成折叠姿势)超越支撑腿,开始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骨盆前送,大腿抬至与水平面成15°—20°角。
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依次伸展髋、膝和踝关节,直至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动作。
后蹬结束时,支撑腿与摆动腿的两大
腿间的夹角约成100°—110°;支撑腿的支点至髋关节的连线与地面约成55°—60°左右的夹角。
腾空时期的腿部动作,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服从相向运动的原理,因此,为了使前腿做好着地动作,不应只单方面强调前腿扒地地的找地动作,而应从相向运动原理出发,技术要求上应强调两大腿的相向运动,即并大腿的动作。
这样做完成动作时协调自然,否则容易上身体紧张。
总之,起跑后加速跑和途中跑的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的适宜比例。
相同的跑速,其步长和步频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比例关系。
因此,提高跑的速度可以有三种途径:(1)步频相对稳定,增大步长;(2)步长相对稳定,提高步频;(3)跑的步长和步频同步增加。
优秀男子百米步频和步幅的范围与跑速之间的关系100m成绩途中跑(米/秒)步频(步/秒)5.04.94.84.74.64.54.44.34.29.73812. 05
步
长︵米︶2.412.462.512.562.622.682.742.82.879.82811.872.372.42 2.472.532.582.642.7.2.762.839.88411.762.352.42.452.502.562.612. 672.732.89.94911.632.332.372.422.472.532.582.642.702.7710.0211. 492.302.342.392.442.502.552.612.672.7410.0811.362.272.322.372.4 22.472.522.582.642.7010.1411.242.252.292.342.392.442.502.552.61 2.6810.2111.112.222.272.312.362.422.472.532.582.6510.3210.902.0 22.222.272.322.372.422.482.532.6010.3710.802.162.202.252.302.35 2.42.452.512.57
4、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应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终点跑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时,尽力加快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
当运动员离终点线前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双手后摆,用胸部或肩步撞终点线。
图片展示跑的过程,并结合讲解其目的。
通过分析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短跑的技术结构的划分。
送:身体前送运动员两肩的投影点超过起跑线。
抬:臀部抬高与肩相平或高于肩,使身体的重心处于较高的位置上。
贴:两脚紧贴抵足板,能有效地获得反作用力。
利用图表分析步长和步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