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课件(共15张PPT)
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分析战斗机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体是静止的?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5.观察如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
车 相 对 房 子 的 运 动 情 况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D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1.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 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 D.从林中小鹿在奔跑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 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5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分析战斗机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体是静止的?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5.观察如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
车 相 对 房 子 的 运 动 情 况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D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1.2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 件(共15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1.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 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 D.从林中小鹿在奔跑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 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机械运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2、在下列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方法正确
的是【C 】,读数为
A. 0 1 2 3 cm
B. 4 5 6 7 8 cm
cm 8 9 10 11 12
C. 6 7 8 9 10 cm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量程
0
1
2
3
4 (cm)
零刻度线
分度值
量程: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出的长度 分度值: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4_.5___cm, 分度值是___1____mm。
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
分度值越小的刻
度尺,精确度越
0
1
2
3 高。即4刻(度cm尺) 精
该物体的长度为_1_.6_6_c_m___,准确值为确__1到_.6_c的_m_程___度__取_,决估
计值为__0_._0_6_c_m_
于它的分度值。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1_.6_c_m__,准确值为___1_c_m_______,估 计值为___0_._6_c_m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3_._5_0_c_m_,准确值为__3_._5_c_m______,估 计值为__0_._0_0_c_m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2_._7_7_c_m__,准确值为__2_.7_c_m_______,估 计值为___0_.0_7_c_m_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2、在下列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方法正确
的是【C 】,读数为
A. 0 1 2 3 cm
B. 4 5 6 7 8 cm
cm 8 9 10 11 12
C. 6 7 8 9 10 cm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人 教 版 八 年 级物理 上册pp t课件: 机械运 动
量程
0
1
2
3
4 (cm)
零刻度线
分度值
量程: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出的长度 分度值: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4_.5___cm, 分度值是___1____mm。
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
分度值越小的刻
度尺,精确度越
0
1
2
3 高。即4刻(度cm尺) 精
该物体的长度为_1_.6_6_c_m___,准确值为确__1到_.6_c的_m_程___度__取_,决估
计值为__0_._0_6_c_m_
于它的分度值。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1_.6_c_m__,准确值为___1_c_m_______,估 计值为___0_._6_c_m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3_._5_0_c_m_,准确值为__3_._5_c_m______,估 计值为__0_._0_0_c_m_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2_._7_7_c_m__,准确值为__2_.7_c_m_______,估 计值为___0_.0_7_c_m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2张PPT)
D.
2 cm
2 cm
2 cm
B.
1
1
1
0
0
0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常用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秒(s) ; 3、时间的常用单位有 分(min)、小时(h) ; 4、单位换算
1min= 60 s 1h= 60 min= 3600 s
读数练习
6 min 20 s = 380 s
4 (cm)
0
1
2
3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4_0____cm, 分度值是___1_0___cm。
4 (dm)
(1)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2)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斜放; (3)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若零刻 度已磨损,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无法判断
(1)国际单位:米/秒 m/s
变速直线运动
甲
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2)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斜放;
2、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5m=__________cm
2、在下列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方法正确
的是【C 】,读数为
A. 0 1 2 3 cm
B. 4 5 6 7 8 cm
cm 8 9 10 11 12
C. 6 7 8 9 10 cm
D.
读数
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数字又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测量结果
准确值 数字
估计值
单位
刻度尺上可以读出的 分度值以上的数字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共25张)ppt
上海
18:00
0
蚌埠
22:07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7:30
1463
4
49
100千米/时
108千米/时
在闷热无风的一天,货船在运河里匀速前进,岸上的人看到船头的三角旗向南指,船员由船尾走向船头,对船员而言,两岸向 方向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为V1,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V1 V2。
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前方转弯处有一峭壁,司机按喇叭后2秒才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PART ONE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的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秒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秒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米/秒,则峭壁间的距离为 米。
时间/ s
0
5
10
15
20
25
速度/m.s-1
0
1
2
3
4
5
7.火车在起动或制动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变速直线运动,人们设法测得他在起动过程中几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火车起动时开始记时)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火车在起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________ 时间每增加5秒,速度增加1米每秒
D
9、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到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 时 分,假定此过程列车是直线行驶,平均速度是 。 全程平均速度是 。 (结果取整数)
18:00
0
蚌埠
22:07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7:30
1463
4
49
100千米/时
108千米/时
在闷热无风的一天,货船在运河里匀速前进,岸上的人看到船头的三角旗向南指,船员由船尾走向船头,对船员而言,两岸向 方向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为V1,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V1 V2。
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前方转弯处有一峭壁,司机按喇叭后2秒才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PART ONE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的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秒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秒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米/秒,则峭壁间的距离为 米。
时间/ s
0
5
10
15
20
25
速度/m.s-1
0
1
2
3
4
5
7.火车在起动或制动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变速直线运动,人们设法测得他在起动过程中几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火车起动时开始记时)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火车在起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________ 时间每增加5秒,速度增加1米每秒
D
9、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到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 时 分,假定此过程列车是直线行驶,平均速度是 。 全程平均速度是 。 (结果取整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3_._2_6_c_m__, 准确值为__3_._2_c_m__,
估计值为_0_._0_6_c_m
可编辑ppt
8
0 cm
1
物体的长度是 1.10cm
可编辑ppt
9
2.70cm
3.55cm
可编辑ppt
10
•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
• 物体的长是 3.2cm
34
【刨根问底】:
时间相同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相 同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快慢,那么如果时间 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呢? 【课本想想议议3】 小明跑100m用时17秒,小明跑50m用时8s,又该如 何比较他们谁跑得快呢?
能否计算出一秒钟他们各自能跑多少路程? 这种比较的方法实际上是上述中的哪一种方法?
可编辑ppt
44
S1
金属挡板
s3t3 t1
S2
t2
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可编辑ppt
45
实验数据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S2=0.3m
t1=4s t2=2.5s
V1= 0.15 m/s V2= 0.12 m/s
S3=S1-S2=0.3m t3= t1- t2=1.5s V3= 0.2 m/s
常用单位: km /h或 km h1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 1 米/秒 = 3.6 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__汽__车__每__秒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共106张PPT)
三、速度和平均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经过的路程,路程___的运动得快。 长 (2)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时间___的运动得快。 短
2.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 运动快慢 (2)定义:___________之比。 路程与时间 (3)公式:____。 s
相同。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在运动 ,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
在。
3.平均速度: (1)平时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应指明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速练题】
(1)如图所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是以 的。
为参照物,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
(2)(2014·新疆中考)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 A.纳米 B.微米 C.毫米
(
)
D.厘米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点:
①明确1 cm、1 mm的长度。
②明确70 mm、70 cm的长度。
③明确70 nm、70μm各等于多少mm。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测能力。一根头发非常细 ,故70厘米和
第一章
机 械 运 动
一、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 (1)单位及换算。 1 km=103m=___mm=109μ m=____nm; 106 1 m=10 dm=____cm。 100 1012
(2)测量工具:刻度尺。
①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如图,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 15 cm 1 mm
(4)平移法(也叫化暗为明法):有些待测的长度隐含在物体内部,用刻度尺不能直接 测量,可借助其他工具把待测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例如 ,要测硬币的直径,就可以 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时,可以利用v=s/t来计 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 内的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都相等。
2、公式:V=s/t
3.v=s/t的物理意义: (1)对于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不变 的,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 t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中,v与s、t无关,但可以用s/t来计 算
V1 V2 2
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 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 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讨论:利用公式
v=
s
t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 线运动的快慢吗?
在能变够速计运算动物中体,在利一用段公时式间内v或= 一s段t
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 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18km/h 汽车: 30m/s 108km/h 声速: 3光40速m: /s3×108m/s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解析 答案
7.下图为德国科研卫星TanDEM-X和TerraSAR-X飞行在离地面
514 km的运行轨道上的情景,两颗卫星以不到200 m的距离同步 飞行,精确扫描地球表面。这两颗卫星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当于人 的双眼,反复扫描整个地球表面,最终绘制出高精度的3D地球数 字模型。相对于TanDEM-X来说,TerraSAR-X 是(选填“静止”或 “运动”)的。
以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航空母舰或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
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
关闭
战机 航空母舰(甲板)
解析 答案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先
后所选的参照物是和。
关闭
“竹排江中游”描述的对象是竹排,说竹排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与竹排 之间的位置应是变化的,参照物是青山或岸边;而“青山两岸走”描述 的对象是青山,说青山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应与青山之间有相对位置的 关闭 变青化山,(应或是岸竹边排) ,或竹竹排排(或上竹的排人上。的人)
解析 答案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下列物理事实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的是()
A.接力赛跑时运动员间交接接力棒 B.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 C.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 D.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 km
关闭
只有在保持相对静止的情况下,接力赛中运动员才能顺利完成接力棒 的交接,加油机、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分别相对于歼击机和地球静止, 故A、B、C均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关;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两 关闭 点D 之间的路程,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故选D。
关闭
两颗卫星同步飞行,研究对象是TerraSAR-X,以TanDEM-X为参照 物,TerraSAR-X的位置不随时间改变,是相对静止的。
7.下图为德国科研卫星TanDEM-X和TerraSAR-X飞行在离地面
514 km的运行轨道上的情景,两颗卫星以不到200 m的距离同步 飞行,精确扫描地球表面。这两颗卫星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当于人 的双眼,反复扫描整个地球表面,最终绘制出高精度的3D地球数 字模型。相对于TanDEM-X来说,TerraSAR-X 是(选填“静止”或 “运动”)的。
以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航空母舰或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
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
关闭
战机 航空母舰(甲板)
解析 答案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先
后所选的参照物是和。
关闭
“竹排江中游”描述的对象是竹排,说竹排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与竹排 之间的位置应是变化的,参照物是青山或岸边;而“青山两岸走”描述 的对象是青山,说青山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应与青山之间有相对位置的 关闭 变青化山,(应或是岸竹边排) ,或竹竹排排(或上竹的排人上。的人)
解析 答案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下列物理事实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的是()
A.接力赛跑时运动员间交接接力棒 B.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 C.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 D.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 km
关闭
只有在保持相对静止的情况下,接力赛中运动员才能顺利完成接力棒 的交接,加油机、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分别相对于歼击机和地球静止, 故A、B、C均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关;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两 关闭 点D 之间的路程,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故选D。
关闭
两颗卫星同步飞行,研究对象是TerraSAR-X,以TanDEM-X为参照 物,TerraSAR-X的位置不随时间改变,是相对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 课件
练习: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 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D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1.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大道上,以乙车为参 照物,甲车是____的,以大道两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
题型:古诗中的参照物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
C 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和___.
A. 船,船 B. 流水,太阳 C. 船,大地 D. பைடு நூலகம்水,大地
“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 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 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 参照物选择的是大地,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 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参照物 地面 地面 船
运动情况 运动 运动 静止
[练一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体 是静止的?
加油机和战斗机
花样跳伞运动员
2.有关太阳、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 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4.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 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D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指宏观物体的运动
D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1.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大道上,以乙车为参 照物,甲车是____的,以大道两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
题型:古诗中的参照物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
C 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和___.
A. 船,船 B. 流水,太阳 C. 船,大地 D. பைடு நூலகம்水,大地
“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 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 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 参照物选择的是大地,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 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参照物 地面 地面 船
运动情况 运动 运动 静止
[练一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体 是静止的?
加油机和战斗机
花样跳伞运动员
2.有关太阳、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 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4.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 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D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指宏观物体的运动
新教材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解读课件)(人教版2024)
学习目标
节次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 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 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 述物体的运动. 3.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 其相对性.
学习目标
节次
学习目标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 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 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课标》要求
2.1.1
知道机械运动, 举例说明机械运 动的相对性。
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 测量长度和时间,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 测长度和时间。
2.2.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 动的快慢,并能进行 简单计算。会测量物 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节次
学习目标
第1节 长度和时 间的测量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 2. 能通过日常现象、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了解计 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3.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时间. 4.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能通过日常现 象、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了解计量时间的工具及其 发展变化的过程.
内容分析
第4节 速度的测量
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 让学生学会用刻度只停表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 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路程段中其大小会 不同。讲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时间内 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通过亲身 参与整个实验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内容分析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 物体运动有快慢。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路程相同时比 时间的长短,如百米赛跑;也可以用相同时间内比通过路程的 远近,如1min内看谁走得更远。在物理学中用后者,即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引入了速度这一物理量。
课件新初二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章机械运动全章完美PPT课件
题型一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辅助法:乒乓球、硬币直径 (2)精确: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题型一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看:读数时,视线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3)判断相对于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 停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 (2)注意分析其他物体及风、水的影响 曲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考点)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放:刻度尺方正(平行放置),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即,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思考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考点): 选:选择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知识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三 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题型二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
判断参照物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明确其运动状态 (3)分析物体与研究对象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三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 性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况可能不同 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是运动的, 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物又可能运动。
速度单位换算
判断50km/h和15m/s哪个的速度大?
知识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按运动路线分类: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a 路程与时间的图像
b 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题型五 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 理
特殊方法
累积法:铜丝直径 化曲为直: 滚轮法: 取样法: 纸带重叠法: 辅助法:乒乓球、硬币直径
题型四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的应用
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
时间单位 国际单位:秒(s)
题型二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
判断参照物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明确其运动状态 (3)分析物体与研究对象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三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 性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况可能不同 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是运动的, 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物又可能运动。
速度单位换算
判断50km/h和15m/s哪个的速度大?
知识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按运动路线分类: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a 路程与时间的图像
b 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题型五 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 理
特殊方法
累积法:铜丝直径 化曲为直: 滚轮法: 取样法: 纸带重叠法: 辅助法:乒乓球、硬币直径
题型四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的应用
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
时间单位 国际单位:秒(s)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对齐(一端与刻度尺上 有刻度线的位置对齐)
夹紧
垂直(垂直于刻度尺)
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的测量 ——三角尺刻度尺配合法,要点:夹紧、 对齐和垂直.
A 地图上标示的公路、铁路线是 弯弯曲曲的,谁能想个办法测出北 京至广州两地间的铁路线的长度?
(1)设法把这条曲线的轨迹 (如图)拓印下来,然后转换为直 线进行测量.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用刻度尺测 长度实验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
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
分别是( D )
5.50cm
8.30cm~8.32cm
乘倍数
大
小
除以倍数
4.国际单位制 我国过去采用“尺”;
交流不方便!
欧洲、美洲国家采用“英尺”.
在国际上为了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 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估测不准确,不值得推广应用 B.人们经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很多,如尺、臂长、步长 C.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标准量作为衡量,否则无法比较 D.某人在测量中记录的数据为50,这一定是体重测量
12.36cm、12.35cm三个数据中倒数第二位的准确
值是相同的,而12.75cm中的准确值与它们不同,
属于错误的结果,在计算平均值时应去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停表
电子停表
铯原子钟,存放在位于美国华盛 顿特区的国际标准局
误差
1. 误差 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
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 别,这就是误差。
2. 测量错误产生的原因 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 测量方法等。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 下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
下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先看看,再用 尺量。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
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在小学 已经学过的米。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同米的关系是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是多少?
如果需要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 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游标卡尺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资料
一些长度和距离
链球菌半径 人头发直径 一张纸厚度 我国铁道标准轨距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 地球半径 太阳半径 银河系半径
(3~5)×10-7 m 约7×10-5 m 约10-4 m 1.435 m 8 844.43 m 6.4×106 m 7×108 m 7.6×1020 m
时间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单 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
教学课件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 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 单位的换算。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 km=1 000 m=103m 1 dm=0.1 m=10-1m 1 cm=0.01 m=10-2m 1 mm=0.001 m=10-3m 1 μm=0.000 001 m=10-6m 1 nm=0.000 000 001 m=10-9m
长度的测量
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出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我们可以根据对测 量结果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下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刻度尺,回答下面的问题。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古代计时仪器——日晷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 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如 铯原子钟。
石英钟
电子手表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1 h=60 min 1 min=60 s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螺旋测微器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实验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练习使用刻度尺 (1) 正确放置刻度尺: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 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 格的数目,如下图。
正确读刻度尺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