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为明确斜井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斜井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欠挖,保证斜井的开挖作业安全,确保斜井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2. 编制依据
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
⑵《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⑶巩义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隧参图
3. 工程概况
3.1 隧道概况
巩义隧道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为双线隧道,隧道起迄里程为DK63+332~DK66+700,全长3368m。隧道所经地区地势平缓,相对高差约2~5m,最大埋深近65m。巩义隧道下穿巩义市新区,与多条道路及建筑设施立体交叉,主要有:DK63+585~602下穿310国道;DK64+130~220下穿新310国道和铁路专用线;DK65+442~514下穿市政道路紫荆南路;DK66+230~430为浅埋地段以明挖通过;隧道上方地面有多处民宅等建筑设施,多为1~3层,基础深度1~2m。
3.2 斜井工程概况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本隧道设置斜井一座,斜井设于DK65+45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中线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为45º,斜井水平长度135m,斜长135.47m。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斜井净空采用单车道断面,斜井纵坡9%,其中斜井与正洞交接段以及错车道段采用2%缓坡。斜井的支护型式采用喷锚支护整体式衬砌,斜井交叉点等薄弱环节衬砌采用降低一级。隧道建成后斜井改做紧急出口通道,为满足使用要求,隧道施工完成后应自施工斜井出口衔接一段水平长度为25.1m的紧急出口通道结构,坡度为20%。斜井及紧急出口通道总长161.1m。紧急出口通道外场坪设向洞外10%的坡,防止洞外地表水进入斜井。
3.3 自然及地质条件
斜井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不发育,对斜井无不利影响。XK0+000-XK0+91段为Ⅳ级围岩,dl+plQ2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结构较致密,局部为砂质粘土,地下水不发育。XK0+91-XK0+161.1段为Ⅴ级围岩,上部为al+plQ3
砂质黄土,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空隙较发育,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dl+plQ2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
4. 总体施工部署
本线隧道斜井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由于处于典型的黄土段,施工工法单一,施工时要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整体衬砌。
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陷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4.1 劳力、机具设备配置
开挖作业人员20人;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10人;喷射混凝土作业14人。主要施工机具配置为小型挖掘机2台(或大型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湿喷机2台,压入式通风机3台,钢架弯制机1台等。
4.2 施工便道、施工用电、施工用水
自紫荆南路新修施工便道300米至斜井洞口,交通便利,但坡度较陡。施工用电采用当地电网高压电为主,自发电为辅。施工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高位水池设在斜井上方的山坡上,安全可靠。施工便道图详见图4.2。
4.3 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
置图详见图4.3。
4.4 测量及试验
测量控制详
见右图及表4.4。
试验资料见
后附表。
表4.4:
巩义隧道控制点成果表
5. 进洞方案
5.1 边仰坡开挖及加固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边仰坡开挖边坡为1:1,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不大于5m ,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防护一段。边仰坡防护采用挂网锚喷法,钢筋网为Φ8@20×20cm ,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度3m ,1.2m×1.2m 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示意图见图5.1.1。喷射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和,
截水沟
斜井洞口边坡防护示意图(图5.1.1)
1:
1
1:
1
截水沟
22锚杆,长3m,@1.2*1.2m 8钢筋网,C20喷射砼10cm.
混凝土运
道
注:图中尺寸单位以米计。
施工便道长度为260m。
巩义隧道斜井平面布置图(图4.3)
输车运输,湿喷机喷射。在边仰坡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 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 5.2 防洪措施
洞口开挖线以外5m 设置截水沟,示意图5.2。边仰坡坡角设置排水沟,水沟通过斜向水沟引排至低洼处。隧道洞内侧沟与路堑侧沟顺接。为加
强排水,在洞口接原有排水涵管再续埋500m Φ600混凝土涵管,引排水至低洼处。隧道出洞方向为上坡,在洞外1—2米处设路面盲沟一道,以截排洞外汇水, 进洞方向左设汇水井一座,C20素混凝土浇筑,静空3×3×3m ,侧壁及底板厚度30cm ,采用一台抽水机抽排。同时洞外水沟作成不小于2‰的反坡排水。 进洞施工方案
斜井进洞方案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格栅钢架加强支护,锚喷挂网初期支护,整体式衬砌。为确保洞口施工安全,采用洞门外架设一榀格栅钢架并施作与洞身相同的衬砌结构。 5.3 进洞超前小导管预支护
斜井洞口开挖前,先进行拱部152.5º范围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示意图见图5.3。小导管采用Φ42mm 热轧无缝钢管,长3.5m ,环向间距40cm ,纵向间距2.4m ,每环23根。纵向搭接长度1m 。锚杆施工外插角3—5º,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3.1。 5.3.1制作钢花管
小导管采用φ42mm 热轧无缝钢管,壁厚3.5mm ,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 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 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10mm ,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 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5.3.2 小导管安装
⑴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煤电钻钻孔,孔径约50 mm 。 ⑵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外露20cm 焊接在后序架设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水沟断面图(cm)(图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