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实验报告.word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背景
短时记忆的提取实验是在研究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项关键的实验,该实验旨在了解
特定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如何影响认知加工以及记忆准确性方面的。
本实验将视觉图像
和语言图像作为信息提取研究的两种表征,并以一种明确的实验示范评估两者的提取差异。
实验方法
本实验包含24名大学生参与者,其中12人为男性,12人为女性。
受试者们被邀请在实验室完成短时记忆存储提取测试,耗时约一小时。
本实验的实验示范分为300问答体现,每次问答分别以视觉图像与语言图像作为记忆信息储存的两个条件。
受试者每次测试根据
提示做出了相应回答,而信息提取时间则被记录下来,完成后用拟合模型对受试者每次记
忆反应时间进行分析,绘制出当受试被要求回忆时间时,两个条件下回忆反应时间的拟合
曲线,以研究中记忆信息提取条件的差异性。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当受试者回忆短时记忆信息时,视觉图像的回忆反应时间显著低于语
言图像的回忆反应时间(叶圣博. 睡前脑力游戏:视觉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这
表明视觉图像的信息提取明显比文字交互的要快,这可能与受试者在实验示范中利用视觉
参数以及视觉联系有关,因此可以认为在视觉图像中提取短时记忆信息比在文字中提取信
息效率更高。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 深入剖析人类记忆机制导语:人类的记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短时记忆的研究对于理解认知过程、学习和注意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的结果展开全面评估,从不同角度解析人类记忆的特点和限制,以及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启示。
一、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简介斯滕伯格是研究记忆与注意力领域的重要学者,他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究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持续时间等特点。
其中,他最著名的实验是通过使用数字串作为实验刺激,要求被试在记住数字串后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提取与记录。
该实验成果成为了理解人类工作记忆机制的重要基石之一。
二、斯滕伯格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发现斯滕伯格实验结果表明,人类短时记忆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能够同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数量在7个左右。
这一结果被称为“魔法数字7±2”的规律。
这意味着,如果被试试图记住或处理超过7个信息,就会发生记忆的遗忘或混淆。
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对于理解我们为什么很容易忘记事物或者感到记忆负荷超出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记住很多信息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分块、编码和使用外部辅助工具等方式来提高记忆容量的利用效率。
三、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持续时间的探究斯滕伯格实验还发现,人类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有限,一般约为20-30秒。
超过这个时间段后,信息会自动消失或被其他信息所替代。
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的限制,对于理解我们为什么很容易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犯下时间序列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记忆替代策略、重复练习和有效的时间管理等方式来延长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提高记忆的效果。
四、对个人观点和理解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的结果为我们认识和应用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而在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我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持续时间的限制在现代社会特别值得关注。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报告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报告摘要本实验是对记忆信息提取进行研究,报告了本实验与Sternberg(斯滕伯格)的实验之间的差异关键词短时记忆Sternberg(斯滕伯格)记忆项目反应方式1引言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在近几十年内始终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所谓信息提取,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朱智贤,1989)。
最早开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研究的是心理学家Sternberg(斯滕伯格),他的研究被看作是经典性的。
Sternberg在试验中给被试呈现1~6个不等的数字系列,之后马上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探测数字刚才是否出现过,并做出是或否的反应。
Sternberg预测,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提取有三种可能的方式:⑴平行扫描指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进行提取。
如是这样,无论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有多少,提取的时间都应该是一样的。
⑵自动停止系列扫描指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这样,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越多,反应时间就会越长。
另外,由于是反应不需要再对剩余项目进行检索,因此反应时间要比“否”反应时间短。
⑶完全系列扫描指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做出判断。
“是”反映和“否”反应都要对全部项目进行搜索,因此应该具有同样的反应时间。
Sternberg的实验结果证实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为系列扫描,并且是完全系列扫描。
本实验通过对Sternberg经典实验的模拟,考察记忆项目数量和反应方式是否影响短时记忆提取的时间,根据加因素法的实验逻辑,解释本研究的结果是否符合Sternberg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流程的假设(即信息比较过程和反应方式是否属于不同的系列加工阶段),以记忆项目数量为自变量(1-6个),所有被试的在每个记忆项目数上的平均反应时间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建立短时记忆提取的回归方程,比较Sternberg的方差RT=38N+397,解释我们数据与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报告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又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指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
Sternberg 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
Sternberg使用加因素法分析“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任务”的心理过程。
在他的实验里,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判定此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
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者能否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间)。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四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但Morin等(1976)也发现,当识记项目快速呈现并立即进行测试,会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这种效应难于被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所解释,但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却可以给予说明,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可解释为扫描是从项目系列的两端开始进行的,搜索到所需的项目后,即可停止。
并指出,Sternberg的实验之所以未发现系列位臵效应,是由于刺激呈现的速度太慢,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复述,从而掩盖了这种效应。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被试对不同长度识记数字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Sternberg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
同时探讨Morin等提出的呈现时间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结果的影响。
1.方法1.1被试:74名1.2仪器和材料:计算机实验;1.3实验设计: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臵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在听到一系列单词后能够准确地回忆出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实验中,参与者会听到一系列单词,然后被要求回忆并重复他们记得的单词。
经过多次实验,研究者观察到了一些共同的模式。
首先,研究者发现,参与者能够准确地回忆出前面听到的一些单词,而随着听到的单词数量增加,回忆的准确率逐渐降低。
这表明斯滕伯格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并且受到干扰的影响。
其次,实验结果还显示了串联效应和优先效应。
串联效应指的是,参与者更容易回忆起他们在单词列表中最后听到的几个单词。
优先效应指的是,参与者更容易回忆起他们在单词列表中最初听到的几个单词。
这说明,短时记忆对于信息的存储和提取是有偏向性的。
此外,实验还发现,干扰对记忆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参与者在听到单词之后进行干扰任务,比如做一些数学计算或分心的任务,他们的记忆准确率明显下降。
这表明,短时记忆的提取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干扰,而且需要一定的专注力。
总体而言,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的结果显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有序性和易受干扰等特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理解人类记忆的工作机制和限制有重要的启示。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doc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doc
实验介绍:
短时记忆是指人类记忆系统对于仅持续短时间的信息的处理和存储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大量信息的输入,但仅能有限地处理和储存这些信息。
短时记忆在强调短时间内,有限信息处理和储存的同时,也强调了某些条件下短时间内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中信息提取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数字序列的刺激材料,由实验者通过听觉刺激获得信息输入。
实验者在被试组和对照组之间分配,被试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
被试组在听到数字序列后需要尽可能多地记住数字序列,并在听完刺激后尽可能多地报出刺激的数字序列。
对照组不需要记住数字序列,他们只需要在听完刺激后报出刺激的数字序列。
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被试组在数字序列中取得比对照组高42.5%的记忆和提取效率。
另外,数字序列的长度也影响了被试组和对照组的表现。
被试组和对照组对于短数字序列的记忆和提取表现更出色,而当数字序列长度超过7时,被试组的记忆和提取表现明显下降,在数字序列长度达到10时,被试组的表现几乎等同于对照组。
本实验结果证明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存在,并且表明信息提取的效率受数字序列长度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于较短的数字序列,被试者可以更准确地提取和记忆序列中的信息,对于长数字序列,由于短时记忆的限制,被试者难以保持在较短时间的内部的大量数字信息。
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机理,同时也为开发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记忆训练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加因素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加因素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是人类大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记住一些信息,比如电话号码、地址等。
而加因素法则是一种常用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比如数字、字母、单词等。
然后,我们将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比如按照字母表顺序、数字大小等等。
接着,我们将这些材料呈现给实验对象,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记住这些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入一些干扰因素,比如让实验对象同时进行其他任务、播放噪音等等。
这些干扰因素能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干扰,从而更好地测试实验对象的短时记忆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加因素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对象的短时记忆能力。
在加入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实验对象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比如数字的记忆能力提高了20%左右,字母的记忆能力提高了15%左右。
总的来说,加因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的记忆机制,同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记忆训练方法。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篇一: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摘要:miller(1956)通过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为7±2个单位。
本研究旨在通过记忆广度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容量。
用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模式,记录被试作业的正确个数,以验证短时记忆的容量。
关键词: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组块一、前言短时记忆( short term memory, stm) 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
与长时记忆相比, 无论是在记忆容量、信息编码等方面, 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 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大概是7±2。
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
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
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
二、方法(一)被试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
男生4人,女生6人。
(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三)材料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四)程序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
“工作方式”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
“定时选择”a为1秒,b为5秒。
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
2、被试坐在速视器观察窗前,面部紧贴观察窗,指导语:“我将呈现一组数字,要求你努力记住,当刺激消失后,立即将它默写下来。
”主试在a视场逐个呈现3位数字卡片,每个卡片呈现1秒钟。
要求被试在每个卡片呈现后5秒钟将刚看到的3个数字全部默写出来。
【精品文档】短时记忆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篇一: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摘要:Miller(1956)通过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为7±2个单位。
本研究旨在通过记忆广度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容量。
用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模式,记录被试作业的正确个数,以验证短时记忆的容量。
关键词: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组块一、前言短时记忆( short term memory, STM) 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
与长时记忆相比, 无论是在记忆容量、信息编码等方面, 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 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大概是7±2。
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
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
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
二、方法(一)被试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
男生4人,女生6人。
(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三)材料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四)程序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
“工作方式”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
“定时选择”A为1秒,B为5秒。
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
2、被试坐在速视器观察窗前,面部紧贴观察窗,指导语:“我将呈现一组数字,要求你努力记住,当刺激消失后,立即将它默写下来。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实验报告短时记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记住电话号码、购物清单还是学习新知识,短时记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短时记忆的机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一:数字串记忆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实验。
实验开始时,每位志愿者被要求记住一串随机排列的数字,例如“2 7 4 1 9”。
然后,他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回忆出这些数字。
我们记录下每位志愿者能够正确回忆出的数字个数。
结果显示,志愿者们在回忆数字串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
有些人能够轻松地回忆出全部数字,而有些人只能回忆出其中几个。
通过与志愿者的交流,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大多数志愿者在回忆数字串时采用了分组的策略。
他们将数字串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包含2-3个数字。
这种分组的方式有助于减少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果。
此外,志愿者们还会在心里默念数字串,以加深记忆印象。
其次,我们注意到,数字串的长度对回忆效果有一定影响。
当数字串较短时,志愿者们能够更好地回忆出其中的数字。
然而,当数字串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他们的回忆能力显著下降。
这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遗忘。
实验二:图像记忆为了进一步探究短时记忆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另一个实验,这次是关于图像记忆的。
同样,我们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实验。
实验开始时,每位志愿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不同的图像,例如水果、动物等。
然后,他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回忆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像。
我们记录下每位志愿者能够正确回忆出的图像数量。
与数字串记忆实验相似,志愿者们在图像记忆方面的表现也存在差异。
有些人能够准确地回忆出大部分图像,而有些人只能回忆出其中几个。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志愿者们普遍倾向于记住与个人经历相关的图像。
例如,如果志愿者曾经去过动物园,他们更容易记住动物类的图像。
这表明个人经验对图像记忆有一定影响。
其次,我们发现图像的特征对记忆也有一定影响。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结果斯滕伯格(Sternberg)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编码和提取。
其中,短时记忆提取是影响记忆效果的关键环节。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环节,斯滕伯格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以揭示记忆提取的规律和策略。
实验背景及目的: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旨在揭示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如何有效地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斯滕伯格希望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实验过程与方法:实验参与者经过筛选后,被分为两组。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对照组的方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步骤分为三个部分:记忆任务、提取任务和评估与分析。
记忆任务:参与者需要记忆一组成对的词汇,每对词汇都有一个共同点。
例如,所有词汇都与“水”相关,如“河流”、“湖泊”等。
提取任务:在记忆任务完成后,参与者需要从记忆中提取出与共同点相关的词汇。
为了保证提取的准确性,实验设置了时间限制。
评估与分析: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对参与者的记忆准确性、记忆时效性和提取策略进行评估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人在记忆准确性、记忆时效性和提取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提取策略对记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采用联想、分类等认知策略的参与者,其记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简单重复记忆的参与者。
实验的启示与应用: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要注重提取环节,掌握有效的提取策略;其次,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如联想、分类等;最后,将教育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提高记忆的实用性。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尽管斯滕伯格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局限性。
例如,实验样本数量较小,结果的普遍性有待提高;实验设计单一,未能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因素。
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
的实验报告(2010-12-28 23:57:13)
转载▼
标签:
杂谈
检查,即运用平行加工。
根据其理论,记忆集大小和反应时之间应该是线性关系。
但是我们的实验没有证明出这一结果。
通过分析,我们只能得出一些描述性的数据证明反应时随着记并不是忆集的增大而增大;记忆集之间有差异,说明了实验结果不是平行扫描也不是系列加工的,通过差异性检验,我们发现是从头至尾的加工。
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练习效应的存在。
我们B组做了两次同样的实验,采用第二次实验的数据,就包含了很多练习效应,被试的反应时会明显缩短。
2.2缺少对再认正确率的统计。
本次试验只记录下被试材料的呈现时间,反应时,缺少对正确率的统计,以至于很多被试盲目按键,而系列位置效应是对在首尾呈现的材料的回忆正确率高于中间的材料,所以无法验证是否出现了系列位置效应。
2.3实验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的环境没有统一,相对噪杂,被试可能受到了外界的干扰。
有的被试一味的追求速度,但是准确率并不高,这也影响了实验的整体。
3、结论
本次实验不支持随着记忆集的增大,被试的反应时也随着增长的实验假设。
不能验证 Sternberg的实验,发现短时记忆的提取不是平行的也不是系列加工的,是从头至尾的加工的。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结果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编号:10120XXXX 性别:男年龄:20姓名:枯藤千(新浪微博)学历:大学出生日期:1991-12-11所属:职业:学生测试日期:2012-11-26 15:30:07━━━━━━━━━━━━━━━━━━━━━━━━━━━━━━━━━━━━━━━━━━━━━━━━结果图片:━━━━━━━━━━━━━━━━━━━━━━━━━━━━━━━━━━━━━━━━━━━━━━━━结果分数:-----------------------------------------------------------------数字个数123456-----------------------------------------------------------------有靶子的反应时 497 420 658 602 582 623无靶子的反应时 583 767 852 656 686 672正确率(%) 91.67 100.00 100.00 100.00 90.00 100.00-----------------------------------------------------------------━━━━━━━━━━━━━━━━━━━━━━━━━━━━━━━━━━━━━━━━━━━━━━━━备注:测验耗时:588秒[参数表]准备时间(毫秒)=1000呈现时间(毫秒)=1200间隔时间(毫秒)=2000数字字体大小=48━━━━━━━━━━━━━━━━━━━━━━━━━━━━━━━━━━━━━━━━━━━━━━━━详细反应:序号长度位置目标数字串判断结果反应时1 3 3 4 794 有正确 13332 1 0 93 有错误 6693 2 0 5 03 无正确 7854 3 25 759 有正确 6375 2 1 7 74 有正确 4386 5 0 5 68021 无正确 6517 5 0 6 90825 有错误 18728 6 4 2 370218 有正确 9869 4 3 1 5912 有正确 67410 5 2 2 72508 有正确 45711 4 0 3 1740 无正确 71112 1 1 8 8 有正确 103113 4 4 5 3165 有正确 47814 2 2 1 51 有正确 53415 5 4 6 19564 有正确 55616 2 0 8 96 无正确 56717 5 5 4 69704 有正确 68718 6 5 2 801527 有正确 46319 2 0 5 16 无正确 56720 1 1 2 2 有正确 66921 1 1 1 1 有正确 34822 6 0 9 308547 无正确 79423 2 2 2 82 有正确 29324 6 2 0 906841 有正确 54125 5 0 5 12463 无正确 72326 4 0 8 7924 无正确 58027 1 1 6 6 有正确 30628 6 0 0 735968 无正确 57329 4 0 1 3605 无正确 75030 5 0 6 27015 无正确 81531 6 0 1 427589 无正确 56432 5 0 5 41327 无正确 55333 4 0 0 8236 无正确 58234 3 1 2 297 有正确 73535 2 1 7 73 有正确 32936 1 0 7 5 无正确 50137 2 0 7 10 无正确 114838 3 1 0 038 有正确 64039 4 1 4 4207 有正确 67340 5 1 0 06943 有正确 58741 2 1 5 50 有正确 43442 6 0 7 049328 无正确 73843 3 0 9 745 无正确 60344 6 0 1 459723 无正确 57045 2 2 4 14 有正确 43446 2 2 0 20 有正确 50547 1 0 1 5 无正确 103048 2 1 1 16 有正确 39249 1 0 4 5 无正确 46850 3 1 0 073 有正确 46851 3 3 5 105 有正确 56552 6 1 7 764958 有正确 59753 3 2 2 924 有正确 50454 3 3 5 635 有正确 44055 3 0 0 682 无正确 70156 3 0 8 296 无正确 125257 1 0 6 3 无正确 46858 6 0 6 794358 无正确 79259 4 2 5 3580 有正确 58460 1 1 6 6 有正确 31261 1 1 2 2 有正确 31862 5 3 0 43052 有正确 62363 6 3 4 184509 有正确 55964 1 0 6 0 无正确 44765 3 2 6 760 有正确 60066 6 6 6 524086 有正确 594━━━━━━━━━━━━━━━━━━━━━━━━━━━━━━━━━━━━━━━━━━━━━━━━。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word
师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作业、课程论文簿2013 — 2014 学年第 2 学期2.2 工具惠普台式系列微机2.3 实验材料与程序(1)被试登录心理学实验软件,被试输入存放数据的文件名、被试、性别和年龄等信息,输入完毕后,按“确定”按钮,开始实验。
(2)阅读指导语:本实验为短时记忆实验。
屏幕先呈现一个或几个数字(0-9)并记住,然后计算机将呈现一个字符,这时要求你判断这个数字(0-9)之前看过。
看过点击按Q键;没有看过的,就用右手按P键。
注意: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再进行按键反应,要求判断即快又准为好。
(3)明白上述指导语后,单击空白键开始实验。
(4)更换被试,继续实验。
3结果与分析3.1计算全班被试在六种字母个数下的平均有靶和无靶的正确反应时表1:全班被试的平均正确反应时描述表(单位:毫秒)记忆集大小 1 2 3 4 5 6有靶平均反应时713 709 708 745 777 764无靶平均反应时1085 1131 763 769 746 8543.2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记忆集大小为横轴,再认的反应平均反应时为纵轴作图根据图表可得知:被试的有靶平均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而略微增加;在相对应的记忆集下,被试无靶正确平均反应时基本要长于有靶正确平均反应时3.3 以记忆集大小为X轴,以平均反应时为Y轴作图由图可知,在“否”的反应条件下得反应时长于“是”条件的反应时,在是反应下,反应时随记忆集的增大而增加,但在否反应下,两者之间又没有线性关系。
3.4 以不同自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对反应类型与记忆集两个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表2 记忆集与反应类型两个自变量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主效应反应类型(F=5.241,p=.023<0.05)差异显著,表明在是反应和否反应下反应时不同,说明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不是平行扫描;记忆集主效应(F=6.285,p=0.000<0.05)显著,表明在不同记忆集水平下反应时不同是系列扫描,反应类型和记忆集交互作用(p=0.001<0.05)显著通过以上分析,说明本实验只体现了系列扫描趋势,但不能证明Sternberg的研究结果——完全系列扫描。
短时记忆的提取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1.题目短时记忆的提取2.引言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项目再次出现时能够再认,都属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内容。
Sternberg在研究人在短时记忆的提取时是用何种方式时做了短时记忆提取的实验,实验的得出了经典的结论即:短时记忆在提取时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无穷尽扫描的。
这对于我们解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在….的实验中,似乎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通过这个实验将验证短时记忆提取的方式,并探索两因素相互制约或独立对加工两因素阶段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
3.方法3.1被试:心理系大三学生3.2仪器材料:6种记忆集,分别包含1、2、3、4、5、6个数字3.3实验程序:3.3.1:实验前被试阅读指导语,明确若最后出现的一个数字是之前数字串中出现过的,就判断“是”,“是”按红键,“否”按绿键。
3.3.2:电脑屏幕上出现数字串,一串数字间每个数字呈现1.2s,此数字串的每个数字呈现完毕后,过2s,随着一声长音,出现一个数字。
此刻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判断此数字是否在之前数字串中的出现过,在尽量判断正确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按键。
接着下一数字串出现前会有提醒注意。
其中记忆集大小为1 2 3 6的数字串呈现12次,4的做8次,5的做10次。
共66次,数字串随机呈现。
4.结果表1-1 不同水平结合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反应类型M M是反应否反应正确率记忆集大小1 554.11 713.00 90.572 576.11 643.74 93.473 637.46 700.16 94.304 662.84 705.3714 91.785 772.03 689.55 91.846 728.9 706.82 92.98由表显示,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大并没有增大。
表1-2 反应时与正确率的相关Correlations反应时正确率反应时 PearsonCorrelation1 .106Sig. (2-tailed) .112N 227 227正确率 PearsonCorrelation.106 1Sig. (2-tailed) .112N 227 227由表显示,反应时与正确率几乎不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相关研究很多,很多研究者利用不同的测试材料提出了短时记忆的不同的信息提取方式。我们本次实验的目的很简单、很基础,即通过测定被试对不同长度识记字母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并学习记忆搜索方式的研究方法。
2方法
2.1被试
合肥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41人,由于某些原因,最后有效数据39份,其中男生15人,女生24人。
(3)明白上述指导语后,单击空白键开始实验。
(4)更换被试,继续实验。
3结果与分析
3.1计算全班被试在六种字母个数下的平均有靶和无靶的正确反应时
表1:全班被试的平均正确反应时描述表(单位:毫秒)
记忆集大小
1
2
3
4
5
6
有靶平均反应时
713
709
708
745
777
764
无靶平均反应时
1085
1131
763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本实验只体现了系列扫描趋势,但不能证明Sternberg的研究结果——完全系列扫描。
4讨论
4.1实验证明有系列搜索
意思是说如果呈现刺激的长短时对再认反应时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刺激长度的增加,再认反应时延长,则说明短时记忆的搜索方式是系列搜索;本次实验的假设是,随着记忆项目长度的增加,被试的反应时也随着增加。从以上两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两位被试的反应时间并没有完全随着记忆项目长度的增加而随着增加。
Keywords : Short-term memory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eries scanning
成绩
批阅时间
注:请用A4纸双面打印填写;可以根据内容篇幅自行增加页码;电子稿打印请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后来研究还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还受到长时记忆内容的影响。有研究者[5]的研究显示,如果记忆集中某个项目出现两次,该项目成为探测项目,那么,被试对该项目的反应要明显地快于同一位置上的其它非重复项目。这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以项目的痕迹强度为依据的。
在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因素的其他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可能说明了在不同的判断标准下,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方式不同。该实验再一次证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不是以搜索为基础[5]。
4.3实验的影响因素
4.2.1实验环境
由于实验进行时,背景环境略嘈杂,对被试的反应会有一定的影响。
4.2.2练习效应
由于参与本次实验的都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有的参与过类似的实验,具有练习效应,对本实验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5结论
5.1被试的有靶和无靶平均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5.2在相对应的材料长度下,被试无靶正确平均反应时要长于有靶正确平均反应时,但其差异不显著。
5.3记忆集的大小对被试的反应时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湘萍,李慧渊.心理实验指导手册.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54
[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225
[3]王甦,黎红.短时记忆范畴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2,6:1~12
[4]肖崇好.汉字音形特征对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怀化学院学报,2004,23(6):118~120
3.4以不同自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对反应类型与记忆集两个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表2记忆集与反应类型两个自变量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变异源
df
F
P
记忆集
5
6.285
0
反应类型
1
5.241
0.023
记忆*反应类型
11
3.628
0.001
主效应反应类型(F=5.241,p=.023<0.05)差异显著,表明在是反应和否反应下反应时不同,说明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不是平行扫描;记忆集主效应(F=6.285,p=0.000<0.05)显著,表明在不同记忆集水平下反应时不同是系列扫描,反应类型和记忆集交互作用(p=0.001<0.05)显著
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相关方面的问题,国内有许多学者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在短时记忆范畴效应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用斯滕伯格的变化字表法以汉言双字词为材料,研究短时记忆中单范畴字表与双范畴字表的信息提取。结果为,无论有无策略要求均未发现双范畴字表提取的反应时小于单范畴宇表的范畴效应,但双范畴字表的准确率均高于单范畴字表。这种结果与文献所载结果不同[3]。
4.2记忆集大小对反应时影响的讨论
根据在SPSS17.0中进行的方差分析,我们得出了记忆集大小对被试反应时有显著影响,这与斯滕伯格的实验结果也是一致的。
利用自动停止系列扫描[1]的概念来解释,就是被试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所以,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越多,反应时间就会越长。因此,随着材料长度的增加,被试所需扫描与提取的字母个数也相应增加,被试的反应时随之增大就不难理解了。
769
746Leabharlann 8543.2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记忆集大小为横轴,再认的反应平均反应时为纵轴作图
根据图表可得知:被试的有靶平均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而略微增加;在相对应的记忆集下,被试无靶正确平均反应时基本要长于有靶正确平均反应时
3.3以记忆集大小为X轴,以平均反应时为Y轴作图
由图可知,在“否”的反应条件下得反应时长于“是”条件的反应时,在是反应下,反应时随记忆集的增大而增加,但在否反应下,两者之间又没有线性关系。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作业、课程论文簿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班级
11级应用心理学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认知心理学
授课教师
题目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选取合肥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39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24名,通过测定被试对不同长度识记数字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实验发现:(1)被试的有靶和无靶平均反应时随着记忆集的增加而有所增加;(2)在相对应的材料长度下,被试无靶正确平均反应时要长于有靶正确平均反应时,但其差异不显著;(3)记忆集的大小对被试的反应时有显著影响。
[5]石燕飞,肖崇好.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11(2):153~156
[6]肖崇好,黄希庭.短时记忆提取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4):302~304
[7]郭秀艳著.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9~210
Abstracts:This study selected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major in applied psychology 39, 15 of men, women, 24,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subjects of different length of memorization recognition of digital examination project, repeat the sternberg's short-term memory information extraction experiment, the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extraction process of short-term memory.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target that the average reaction tim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emory set; (2)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material, the participants without target right average reaction time will be longer than a target average response correctly,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3) The size of the memory set for the re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关键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系列扫描
1引言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指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1]。
斯滕伯格预测,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提取有三种可能的方式:(1)平行扫描,是指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提取;(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是指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3)完全系列扫描,是指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做出判断。而从其实验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