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短时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在接收到信息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检索和使用。而视觉编码则是指将视觉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因此,了解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机制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探究不同刺激类型对于短时记忆的影响。
2. 探究刺激呈现时间对于短时记忆的影响。
3. 探究刺激数量对于短时记忆的影响。
4. 探究不同个体之间在短时记忆任务中表现差异的原因。
三、实验设计
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共招募了5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被试对象。
2. 实验器材:电脑、显示器、耳机、键盘等。
3. 实验任务:被试需要在屏幕上观察一系列图形刺激,并在刺激消失
后的一段时间内,回忆并输入所见到的图形。
4. 实验流程:
(1)实验前,被试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基本的身体健康检查。(2)实验过程中,被试将坐在电脑前,佩戴耳机。
(3)实验开始前,被试会接受简单的训练任务以熟悉实验流程和操作。
(4)实验正式开始后,被试将看到一系列不同类型、数量和呈现时间的图形刺激。每个刺激呈现时间为500ms,并且每个刺激之间有1秒钟的间隔时间。
(5)当所有刺激呈现结束后,屏幕上将显示一个空白界面,并要求被试输入他们记忆中所见到的所有图形。
(6)当被试完成输入后,实验结束。
四、实验结果
1. 不同刺激类型对于短时记忆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图形刺激,在短时记忆任务中表现出来的正确率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教育科学学院1210班
小组成员:朱千紫 高君 张婕 李依莲
摘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减法反应时,验证短时记忆总存在视觉编码。所有试验都是给被试呈现两个并排的字母,它们可能是形状和名称都相同、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形状名称都不相同三种情况,然后要被试指出这对字母音是否相同,并按键做出反应,记下反应时。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数据分析,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觉编码”这一结论。
关键词:短时记忆 视觉编码 反应时
1.前言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十几秒至一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另一个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米勒(Miller,1956)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7±2时以单元来计算的,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也可以是一个单词或短语。单元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在编码的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就叫组块(chunking)。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叫做块(chunk)。
近几十年来,记忆领域研究得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
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2.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使用默认参数设置“72次”,即重复呈现2遍。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2指导语如下:
这是一个比较字母异同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屏幕将呈现多组大小写字母(每组一对)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每组字母进行判断,判断原则如下:1、形状相同或形状不同读音相同,按“+”键;2、如果形状和读音都不同,则按“-”号键。要求在判断准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实验编号
032107201317*
实验名称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实验类型
综合性
实验时间
2012-3-14
实验地点
北6-528
小组成员
倪安品、诸葛一朔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10应用心理学倪安品诸葛一朔
摘要:实验基于Posner的经典实验,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证实: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通过被试不同刺激(同音同形、同音异形、异音异形)的呈现进行判断一致与否,记录反应时,根据所得数据测出被试正确判断的平均反应时,分析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以及说明差异的问题。结果再次证实了已有的经典结论。
2.3实验开始后屏幕每次呈现两个字母,有3种呈现形式:同时呈现、一个字母比另一个字母延迟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1 引言
1.1 实验逻辑
此次实验是根据短时记忆是以听觉编码为主的原理,该原理可以得出如果字母发音不同,被试的反应时会存在差异的推论。那么该实验就是要通过同时控制字母形状和发音形成的三个实验水平a1、a2、a3(其中a1:字母形状发音都相同,a2:字母形状不同但发音相同,a3: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实验旨在通过三个不同水平下的比较,探索视觉编码是否存在短时记忆中。
1.2 实验假设
我们假设视觉编码存在短时记忆中。若实验设计合理,实验进行正常。那么可以得到,短时记忆存在听觉编码。因此在字母形状不同发音相同、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会存在差异。
1.3实验预期
被试在不同刺激条件a1、a2、a3下(a1字母形状名称均相同、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a3字母形状和名称都不同)的反应时存在差异。
2.方法
2.1 被试:五人一组,互为主被试,共85名被试。
2.2 实验材料:JGW—B型心理实验台的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1个,练习卡片3张(DD、Dd、DG),实验卡片16张(见下表),注视点卡片1张。
2.3实验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
在字母形状和发音都相同、字母形状不同但发音相同和字母形状和发音都不同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N=3)
条件M(SD) min max
形状和发音都相同0.625 0.473 0.777
(a1)
形状不同但发音相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人类大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记忆形式,它短暂地保存大脑接收的信息。然而,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持续时间非常有限,经过短时间的编码后很快会被遗忘。因此,了解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对于了解大脑记忆和信息处理的机制非常重要。
为了研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科学家们利用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是通过短暂呈现刺激来考察人们对于刺激的记忆。在这种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屏幕呈现数个物体或者数字,持续时间通常是几毫秒或者几秒钟。参与者在看完刺激之后需要回忆并即时报告自己所看到的物体或数字。
在这种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改变刺激呈现和参与者回忆的情况。例如,他们可以改变刺激的数量、形状、大小、持续时间以及报告的时限等等。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人脑对于短时刺激的处理和记忆机制。
一些早期的实验表明,在高度注意状态下,人们能够记忆和回忆大约7个左右的物体或数字,这被称为短时记忆容量的极限。然而,随着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这个数字被质疑,并且更多的研究表明人脑在短时记忆的编码和回忆过程中不仅仅受到容量的限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复杂度和规律性等等。
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等技术来探究人脑在短时记忆编码过程中的神经机制。他们发现,短时记忆编码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包括视觉皮层、前额叶和颞顶叶等。
总之,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是研究记忆和大脑信息处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实验以简单、规律化的形式呈现刺激,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和使用不同的研究技术,揭示了人脑如何处理和存储短暂的信息。这种研究对于理解大脑认知机制、发展认知科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是人类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记忆方式,指的是对
信息的短暂记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的高低与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短时记忆,我进行了一次
简单的实验。
实验方法:
1. 在计算机屏幕上随机显示10个数字,每个数字持续1秒钟。
2. 停顿5秒钟,让测试者尽量记住这些数字。
3. 屏幕上出现一个文本框,测试者需要在文本框中按顺序输入
刚才显示的数字。
4. 记录测试者正确输入的数字的数量。
实验结果:
我分别邀请了10名年龄、性别、学历相似的被试者进行本实验。经过统计,平均正确输入的数字数量为6.5个,最高者和最低者分别正确输入了8个和4个数字。
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被试者们在记忆这10个数字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它们的短时记忆能力。平均正确输入的数字数量在6~7个之间,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高水平或低水平。而最好和最差的表现则分别高达8个和低达4个数字,这也说明了个体之间短时记忆能力的差异性。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测试者的短时记忆能力相对较强,但也有一些体现出相对较差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训练和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结果仅仅是一个样本的数据,不能代表整个人类的短时记忆水平。
结语:
短时记忆是人类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认知方式,而短时记
忆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个体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本实验结果表明,我们需要注重训练和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
1.题目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2.引言
R.Conrad(1964)的一项研究给被试视觉呈现字母,随后报告字母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使用听觉编码而非视觉。而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不同字母对(Aa和AA)判断是否同一字母的反应时不同,这否定了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只用听觉编码的观点。对于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先后问题,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视觉编码在先。
根据R.Conrad的实验,研究者们还在探讨这样一个逻辑,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本实验研究作为一个验证性研究,为存在视觉编码提供证据之外,还将探讨在不同时间间隔下反应时差的差异的内部机理。
3.方法
3.1被试:心理系大三学生
3.2仪器材料:字母对AA、BB、Aa、Bb、AB、BA、Ab、Ba
3.3实验程序:
3.3.1:实验前被试阅读指导语,清楚不同判断的按键方式,尽量正确的判断,并尽快按键反应
3.3.2:第一次实验时,每对字母对随机出现6次,前12对时间间隔是0s,中间12对间隔0.5s,最后12对间隔2s。36次完毕后,被试休息30s。继续第二次实验,但这次时间间隔按0.5s-2s-0s进行;同样休息30s进行第三次实验,这次间隔按照2s-0s-5s进行。被试看到呈现的字母后,尽快正确判断字母是否相同,并尽快按相应的键。
4.结果
表a 各水平下被试平均正确反应时(ms)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引言
短时记忆是我们用来暂时存储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视觉编码是指将外界的视觉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处理的内部表达形式。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
实验设计
实验参与者
本实验共招募了30名年龄在20至30岁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包括一台电脑、显示屏、键盘和鼠标。实验软件使用Psychtoolbox进行编程。
实验任务
实验任务分为两个部分:编码阶段和识别阶段。
编码阶段
在编码阶段,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呈现在显示屏上的图像。每个图像持续时间为500毫秒,之后会出现一个空白屏幕,持续时间为1000毫秒。参与者被告知,他们需要尽可能多地记住这些图像。
识别阶段
在识别阶段,参与者需要判断一系列呈现在显示屏上的图像是否在编码阶段中出现过。每个图像持续时间为200毫秒,之后会出现一个空白屏幕,持续时间为1000毫秒。参与者需要按下键盘上的“是”或“否”键来进行判断。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的流程如下:
1.参与者被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填写个人信息。
2.参与者被引导进入实验室,并介绍实验任务的目的和流程。
3.参与者进行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
4.实验结束后,参与者填写实验反馈问卷。
结果与讨论
编码阶段的结果
在编码阶段,参与者被要求记住一系列图像。他们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被记录下来。
编码阶段的正确率
参与者的平均正确率为80%(标准差=5%)。这表明参与者在编码阶段可以有效地
记住大部分图像。
编码阶段的反应时间
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600毫秒(标准差=100毫秒)。这表明参与者在编码阶
波斯纳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实验一和实验二
波斯纳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实验一和实验二
摘要:
I.实验一:视觉编码实验
A.实验过程
B.实验结果
C.结论
II.实验二:听觉编码实验
A.实验过程
B.实验结果
C.结论
III.总结
正文:
I.实验一:视觉编码实验
实验一是关于视觉编码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观看一系列字母,并记住这些字母的位置和顺序。在回忆阶段,被试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回忆起这些字母的位置和顺序。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回忆时能够准确地回忆起字母的位置和顺序。这一结果证明了视觉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是准确的。
II.实验二:听觉编码实验
实验二是关于听觉编码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听一系列声音,并记住这些声音的顺序。在回忆阶段,被试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回忆起这些声
音的顺序。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回忆时能够准确地回忆起声音的顺序。这一结果证明了听觉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也是准确的。
III.总结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视觉信息还是听觉信息,它们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都是准确的。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
1.题目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2.引言
R.Conrad(1964)的一项研究给被试视觉呈现字母,随后报告字母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使用听觉编码而非视觉。而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不同字母对(Aa和AA)判断是否同一字母的反应时不同,这否定了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只用听觉编码的观点。对于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先后问题,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视觉编码在先。
根据R.Conrad的实验,研究者们还在探讨这样一个逻辑,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本实验研究作为一个验证性研究,为存在视觉编码提供证据之外,还将探讨在不同时间间隔下反应时差的差异的内部机理。
3.方法
3.1被试:心理系大三学生
3.2仪器材料:字母对AA、BB、Aa、Bb、AB、BA、Ab、Ba
3.3实验程序:
3.3.1:实验前被试阅读指导语,清楚不同判断的按键方式,尽量正确的判断,并尽快按键反应
3.3.2:第一次实验时,每对字母对随机出现6次,前12对时间间隔是0s,中间12对间隔0.5s,最后12对间隔2s。36次完毕后,被试休息30s。继续第二次实验,但这次时间间隔按0.5s-2s-0s进行;同样休息30s进行第三次实验,这次间隔按照2s-0s-5s进行。被试看到呈现的字母后,尽快正确判断字母是否相同,并尽快按相应的键。
4
表a显示:
音同形同比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在各个间隔时间水平下的反应时均值都要小;(多因素方差分析)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教育科学学院1210班
小组成员:朱千紫高君张婕李依莲
摘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减法反应时,验证短时记忆总存在视觉编码。所有试验都是给被试呈现两个并排的字母,它们可能是形状和名称都相同、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形状名称都不相同三种情况,然后要被试指出这对字母音是否相同,并按键做出反应,记下反应时。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数据分析,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觉编码”这一结论。
关键词: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反应时
1.前言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十几秒至一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另一个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米勒(Miller,1956)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7±2时以单元来计算的,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也可以是一个单词或短语。单元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在编码的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就叫组块(chunking)。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叫做块(chunk)。
近几十年来,记忆领域研究得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视觉编码实为存在。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对不同类别材料的记忆力差异是由记忆时的编码方式与加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视觉编码为主。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一、引言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是指人脑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
的能力,通常可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视觉编码是指将外界的视觉信息
(如图像、文字等)转化为脑内的记忆表示的过程。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
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
二、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刺激材料对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影响,分析记忆表现的差异。
三、实验设计
1.受试者
本实验邀请了20名年龄介于18至30岁、没有视力问题、没有任何
神经系统疾病的被试参与。被试划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10名。
2.实验材料
实验使用的刺激材料包括20个具有明显区分特征的图像。每个图像
呈现时间为2秒。
3.实验过程
(1)测量基础视力状况:使用标准的视力测试图表,测量每位受试
者的视力。
(2)任务练习:为了让受试者熟悉任务流程,他们将进行一轮任务
练习。练习中使用的图像与实验中的图像不同。
(3)实验任务:实验总共进行10轮,每轮包括两个阶段。
a.第一阶段-学习:受试者观看屏幕上呈现的5个图像序列,每个图
像呈现时间为2秒,之后屏幕清空。然后,受试者需要尽量回忆并准确地
在答题卡上记录所看到的图像序列。
b.第二阶段-测试:受试者需要在一个呈现时间为2秒的图像序列中,找到先前学习阶段中呈现的5个图像,并将其选择并标记出来。
四、数据分析
1.记忆正确率
将受试者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回忆和识别表现作为正确率的指标。统计每个组的平均正确率,并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2.反应时间
测量受试者在第二阶段中从呈现图像序列到选择并标记出先前学习阶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是指我们在接收到外界视觉刺激后,将其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过程。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类型的视觉编码方式对于短时记忆保持的影响。
实验采用了随机矩阵记忆任务,参与者需要记住一个由黑色矩阵组成的图像,并在瞬间消失后,回答相应位置上的矩阵的颜色。实验一共分为三个条件:文字编码、形状编码和颜色编码。
在文字编码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将图像中每个位置上的矩阵与一个字母相关联。例如,将A字母与矩阵1对应,B字母与矩阵2对应,以此类推。在实验过程中,矩阵会瞬间消失,并在稍后出现一个字母序列,参与者需要根据字母序列回答相应位置上的矩阵的颜色。
在形状编码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将图像中每个位置上的矩阵与一个特定形状相关联。例如,将正方形形状与矩阵1对应,圆形形状与矩阵2对应,以此类推。与文字编码条件相似,矩阵会瞬间消失,并在稍后出现一个形状序列,参与者需要根据形状序列回答相应位置上的矩阵的颜色。
在颜色编码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将图像中每个位置上的矩阵与一个颜色相关联。例如,将红色与矩阵1对应,蓝色与矩阵2
对应,以此类推。同样地,矩阵在瞬间消失后会有一个颜色序列出现,参与者需要根据颜色序列回答相应位置上的矩阵的颜色。
通过对所有参与者的回答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首先,在文字编码条件下,参与者的准确率平均为80%。这
说明文字编码在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可能不是最有效的编码方式。
其次,在形状编码条件下,参与者的准确率平均为90%。这
表明形状编码在视觉编码中具有更高的效果,可能比文字编码更容易记忆。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1 摘要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考察在短时记忆中的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的过程。选取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学1201班33位学生作为被试。让被试根据短时记忆编码程序软件的提示进行反应。程序将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它们可以是音同形同、音同形异两种种,然后要被试者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觉编码”这一结论,同时掌握2*3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被试内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后,编码的视觉优势已经让位于听觉了,并且时间间隔和字母音形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的影响及其显著。实验结论为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
2 引言
自1974年Baddeley 和Hitch 提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概念以来,人们对于短时记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短时记忆研究不再局限于记忆广度的测量,而不断提出新的课题,相应地也发展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现在而言,人们对其的研究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即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与短时记忆中的遗忘。在短时记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储存即为短时记忆信息编码问题。所谓编码(encoding)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究竟是以何种形式的代码加以储存这一问题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极大兴趣。上世纪60年代,Conrad 根据记忆实验中对错误回忆的分析,证明了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来表征的,即存在听觉编码。但70年代Posner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李洁玲(2009305020119)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07班
1、引言
1.1 实验逻辑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Waugh和Norman所提出的两种记忆系统理论(Dual Memory Theory)为标志,短时记忆被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记忆现象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该理论认为,信息是经由短时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在这一过程中短时记忆起着缓冲器与加工器的双重作用。此后Atkinson与Shiffrin又以该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记忆信息的三种加工模型,其认为短时记忆具有同样的作用。在实际中,来自临床方面(如脑震荡患者常伴有遗忘症)、动物损毁实验(如摘除海马的高等动物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以及自由回忆实验都对于短时记忆这一过程的独立存在给予了证实(王甦、汪安圣,2007)。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储存即为短时记忆信息编码问题。所谓编码(encoding)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究竟是以何种形式的代码加以储存这一问题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极大兴趣。上世纪60年代,Conrad根据记忆实验中对错误回忆的分析,证明了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来表征的,即存在听觉编码。但70年代Posner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此外,仅就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本身而言,现在所确定的几种代码并非互相排斥,一个刺激项目可有不止一种代码,甚至有可能存在相互叠加的效应(王甦、汪安圣,2007)。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姓名向琳琳学号222010306011022 专业心理学(师)年级 20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1/10/31 同组人姓名周杰冉光娅成绩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向琳琳 222010306011022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师范班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掌握减法反应时方法,证实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方法是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58名本科生作为被试,运用PsyKey心理运用系统,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它们或音同形同,或音同形异,或音异形异,表现为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并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后,编码的视觉优势已经让位于听觉了,并且时间间隔和字母音形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的影响及其显著。实验结论为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
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听觉编码
1.前言
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
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关瀚文学号222012306022011 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11.6 同组人姓名洪万里单宏宇成绩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关瀚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级应用班的44名同学作为被试,每名被试运用PsyKey
心理教学系统 3.1,“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程序,进行以减数法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试
验108次,本实验旨在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验证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并学习减法反
应时方法。最后的结果显示,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确实存在,posner关于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理论得到验证。
关键词短时记忆减法反应时视觉编码
1引言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本实验基本是在重复波斯纳的实验,但是增加了音异形异的字母对这一自变量水平呈现给被试,同时将间隔时间设定为0ms,50ms和100ms。基于以上的实验,本实验通过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字母的视觉匹配和语音匹配的反应时的差异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如下的假设: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那么若在相同时间间隔条件下,被试对音异形异对的反应时大于对音同形异对的反应时,音同形异对的反应时大于音同形同对的反应时,且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三种情况下的反应时差异减小,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假设不成立。
2 方法
2.1 被试:西南大学2012级心理学部应用心理学系在校本科生44名
2.2 实验器材:PsyKey心理教学系统
3.1,“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程序
2.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是一个3*3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有两个,分别为两个字母的异同和两个字母呈现的间隔时间。两个字母的异同有三个水平,即音同形同,音同形异和音异形异三个水平。两个字母的间隔时间有0ms、50ms、100ms三个水平。因变量则为被试判断两个字母“异同”的准确率和反应时。
实验程序:
计算机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具体要求为若被试认为呈现的两个字母音同而不论形是否相同就按红键,若被试认为呈现的两个字母音异就按绿键,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准确率和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50ms和100m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ms,中间12张间隔50ms,最后12张间隔100m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50ms →100ms→0m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100ms→0ms→5oms的顺序。
被试阅读指示语,了解反应方法,明白后开始实验
3 结果
3.1 分别计算出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判断准确的反应时,情况如下:
表1 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不同字母类型判断准确的反应时
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
0ms 585.5(±110.6ms) 717(±126.3)ms 807.9(±180.5)ms 50ms 527.5(±98.6)ms 633(±131.4)ms 674.5(±134,9)ms 100ms 555.84(±103.9)ms 650.7(±130.9)ms 704.7(±158.1)ms
图一: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不同字母类型判断的准确反应时的折线图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于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
异的字母的判断的反应时也依次增大。并且在时间间隔为50ms和100ms时,即随着时
间间隔的增大,三种情况下的反应时差异减小了。
3.2 分别计算出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的准确率,情况如下:
表2 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不同字母进行判断的准确率
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
0ms 97.54% 92.42% 89.96%
50ms 97.92% 94.32% 89.96%
100ms 99.43% 94.32% 89.02%
图二: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不同字母进行判断的准确率的折线图
从表2和图二中可以明显看出,对字母判断的准确率受字母类型影响较大,判断准确率总体变化趋势为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依次减小,间隔的时间也是影响准确率的因素,具体表现为,总体趋势为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判断的准确率提高,特别是在音同形同情况下表现的很明显,在音同形异和音异形异情况下变化不大
4 讨论
短时记忆编码方式有听觉(声音)编码、视觉(形状)编码和语义编码。本实验主要考察的是在短时记忆中的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过程,采用了减法反应时的测量方法。结果表明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后,编码的视觉优势已经让位于听觉了,并且时间间隔和字母音形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的影响及其显著,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的。
关于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前人也有很多研究。其中 Conrad( 1964)的实验为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各字母尽管是以视觉方式呈现的,但记忆中的混淆次数,将近80%发生在音近字母之间。实验继续下去,则进一步发现,各字母之间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