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病情概述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首次发现以来,H7N9禽流感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是H7N9病毒最活跃、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
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通过禽类到人类的直接传播引起人类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或照顾的患者,由性状相对清楚或难以区分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在医疗机构内引起临床感染。
医院感染因病原菌、宿主、病原传播途径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发生在任何形态的医疗机构和治疗环节中。
对于H7N9禽流感患者的医院感染,主要是由于医院内部没有严格的个人防护和环境控制措施,使得患者所接触的物品、人体液等成为传染的载体进行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是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
为了控制医院感染,我们应该落实以下几步:1.采取隔离措施。
病患应该隔离在单人房间,室内应该保持通风流通,符合标准的隔离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应该得到妥善的使用和管理。
治疗人员应该按要求使用相应的防控设备。
2.加强个人卫生。
治疗人员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应遵守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洗手、穿戴防护装备等措施必须正确执行和管理。
3.加强环境管理。
对于患者周围的环境应该加强清洁消毒,特别是在H7N9禽流感病患的感染区域应该加强消毒和清洗。
同时,治疗操作室和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关键。
4.加强健康教育。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医疗机构中应该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除了在医院中加强预防和控制以外,大众同样可以采取方法预防禽流感,逐渐降低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
1.避免去禽类市场或养殖场。
在疫情高发期间最好远离这些地方,以保障个人健康和安全。
2.加强个人卫生。
科学正确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勿用生水等等。
H7N9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H7N9医院感染防控措施H7N9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概述1.1 目的本文档旨在确保医院在H7N9病毒感染防控方面采取恰当的措施,以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院内的临床部门、实验室和相关支持部门。
1.3 定义1.3.1 H7N9病毒:一种可导致人类感染的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
1.3.2 医院感染:在医院环境中发生的疾病传播事件,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
2. 措施2.1 医院感染防控团队2.1.1 设立医院感染防控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防控措施。
2.1.2 团队成员应包括医院管理人员、感染科医师、护士、卫生员、临床实验室人员等相关人员。
2.2 培训和教育2.2.1 向医务人员提供有关H7N9病毒的及时培训和教育。
2.2.2 培训内容包括病毒传播途径、感染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
2.3 个人防护2.3.1 医务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3.2 做好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2.4 患者管理2.4.1 对于有疑似或确诊H7N9感染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2.4.2 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毒检测,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2.5 医疗设施清洁和消毒2.5.1 对医疗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5.2 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确保对病毒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3. 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1:医院感染防控团队成员名单附件2:H7N9病毒感染防控培训材料附件3: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指南附件4:医疗设施清洁和消毒操作流程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布的管理医疗机构感染的法规文件。
5. 结束。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
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田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人感染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密切接触者出现症状外,但已排除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处于散 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
二、我院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院领导统一部署
4月4日, 张旭副院长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 ,设立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应急隔离病房
❖ 加强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加强病例监测报告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及 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参照《人 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加强健康宣教。
三、设立预检分诊处、专用留观室和应急隔离病房 。
三、设立预检分诊处、专用留观室和应急隔离病房 。
三、设立预检分诊处、专用留观室和应急隔离病房 。
三、设立预检分诊处、专用留观室和应急隔离病房 。
三、设立预检分诊处、专用留观室和应急隔离病房 。
三、配齐相关设备、各种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 。
三、配齐相关设备、各种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 。
一、病例的监测
❖ 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
减少; (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监测病例报告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 进行网络直报
分级防护的原则。
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H7N9院感防控指引
2013年11月4日国家卫计委通知
➢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基本要求 ➢ 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工作
流程。
➢ 对所有医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 ➢ 建立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 ➢ 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
➢ 适用对象:对患者实施诊疗、标本采集、转运工作的人 员,近距离(1m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实验室检 测和清洁消毒人员,以及尸体搬运人员等。
➢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 帽、防护眼罩或防护面 屏(必要时)、医用防 护口罩(N95及以上)、 隔离衣、一次性手套、 工作鞋。
高度感染风险:可能接触大量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 排泄物等,或实施侵入性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 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
➢ 防护对象:所有对患者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医务人员, 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纤支镜检查、深部血管置 管等,以及实验室标本离心操作人员。
➢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 帽、防护面屏、防护口 罩(N95及以上)、医 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一次性手套、工作鞋、 一次性靴套等。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中度感染风险)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医用防护口罩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隔离衣 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一次性鞋套(必要时)
脱摘顺序:
步骤1:脱鞋套 步骤2:松开腰带 步骤3:脱手套 步骤4:手卫生 步骤5:脱隔离衣,手卫生 步骤6: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7:医用防护口罩 步骤8:手卫生
➢ 不耐腐蚀诊疗器械、X线投射探头、 CT诊床、除颤仪电极 板等,表面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遇污染随时消 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是由 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 2013 年 2 月以来 ,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 ,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 禽流感 3例,2例死亡。
3 例均为散发病例 ,目前尚未发现3 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 ,其中球形直径 80~120nm, 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 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⑴, 还可感染和9个N亚型(N1〜N9)。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 H5N1 、H9N2、H7N7 、H7N2、H7N3, 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 ,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 ,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 C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 C )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 1周,在4C水中可存活 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定的存活能力。
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 1 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目前尚不明确 ,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推测可能为携带 H7N9 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 H7N9 禽流感病毒易感。
现有确诊病例均为 **** 。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以及在发病前 1 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 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 7 天以内。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平台)-医学精品
•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 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 2.诊断标准。
•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甲型 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 (2)确诊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或有 流行病学接触史,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 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 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 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 致病性三大类
•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 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 高致病 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 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 疫病.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传染病防治法》 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的乙类传染病。
• 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 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 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 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 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 病、合并症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 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 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 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 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 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现病情为重症,在杭州某医院治
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在医疗场所的入口、出口、治疗室等区域设置手卫生标识,提醒 医务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处理。
手卫生评估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及时 进行整改和培训,确保其手卫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防控策略与措施
患者筛查与管理
患者筛查
对疑似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包括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和体征,并进行实验室检 查,以早期发现感染者。
患者管理
对确诊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对其分泌物、排泄物和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采样检测。
医务人员防护与培训
防护用品
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 等,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消毒与隔离措施
制定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空气流通
要求各科室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 好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 ,防止交叉感保持空气新鲜。
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加强手卫生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限制 其活动范围,避免与他人接触。
要求医护人员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必要时戴手套,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 防控制制度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基础知识 • 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 防控策略与措施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人感染H7N9禽流感概述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主要通过家禽和野鸟传播,患者 常常因为接触感染病毒的家禽或野鸟而感染。
医院制度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国家政策和法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预 防控制制度,严格控制H7N9禽流感在医院内的传播。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21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21年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21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
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于。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圆形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存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相同,目前可以分成16个h亚型(h1~h1⑴和9个n亚型(n1~n9)。
甲型流感病毒除病毒感染禽外,还可以病毒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以病毒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导的为人病毒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源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广泛对热脆弱,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冷却30分钟或煮熟(100℃)2分钟以上可以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以存活1周,在4℃水中可以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存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备一定的存活能力。
在存有甘油存有的情况下可以维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目前尚不明晰,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断可能将为随身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极易感人群。
目前未有清楚证据表明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极易感。
现有诊断病例均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精心整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目的: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一、《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解读(一)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234561(1(2)(3(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急诊(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3、普通病区(房)(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ABCD5(1(2(3(4ABCDEF6、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一、基本要求(一)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按要求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
(三)加强消蠹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蠹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二、隔离技术(一)隔离的原则。
1 .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单间隔离,不设陪护。
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观察室内进行。
2.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 疑似患者应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有明确的标识。
(2) 隔离观察室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应放置速干手消蠹剂、有盖容器(收集脱下的防护用品),室内放置脚踏式医疗废物容桶及利器盒。
(3) 尽量减少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医务人员数量。
(4) 隔离观察室应设有专用的收集大小便的容器、洗手池。
(5) 用丁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
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丁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活洁与消蠹。
3. 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1)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 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 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及时洗手,再使用速干手消蠹剂消蠹双手。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 发热门诊设立发热门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发热门诊应采取如下措施:(1) 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2) 候诊区应当通风,其空间应能够满足患者候诊需要。
(3) 有独立诊室。
(4) 挂号、就诊等全部在该区域内完成。
(5) 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6) 近距离接触(距离<1米)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医务人员应采用“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的措施;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最新人感染H7N9亲流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讲学课件
– 应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 理。
– 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2021/1/16
12
防控措施—普通病区(房)
– 应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 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 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
2021/1/16
7
防控策略 防控策略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预检分诊 咳嗽礼仪 隔离病人 口罩的使用 规范转诊 环境的管理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空气的管理 消毒与灭菌
2021/1/16
易感人群
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口罩 护目镜 隔离衣 手卫生
10
防控措施——发热门诊
– 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 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 处理。
–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 穿脱防护用品。
– 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2021/1/16
11
防控措施—急诊
– 预检分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 严格执行。
–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教育患者咳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打 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 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2021/1/16
19
防控措施—患者的管理
– 患者出院、转院后按《消规》进行终末消毒。 – 患者死亡后,应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与控制技术指南.doc
各区县卫生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各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市医疗急救中心: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订下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同时提出以下具体工作要求:一、预检分诊各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如发现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应转至发热门诊诊治;未设置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应做好病人的登记工作,告知病人及时前往就近设有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并配备经过培训的专职医务人员。
二、诊断程序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于24小时内组织区县专家组进行会诊,区县疾控机构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尽快赶赴现场,指导医疗机构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并尽快运送至区县疾控机构开展实验室病原检测。
区县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排除的,应立即报告我委,我委接到报告后,于24小时内组织临床专家组会诊。
三、定点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负责收治,确诊病例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通知医疗急救中心转运至定点医院。
危重病例就地治疗,由我委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指导救治工作。
指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收治成人病例的定点医院;指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收治儿童病例的定点医院。
人感染H7N9亲流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防控措施——发热门诊
– 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
–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 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2024//55//11
10
当前第1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四\15点
防控措施—患者的管理
– 应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 导进入病区。
–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教育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 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 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20244//55//11
18
当前第18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四\15点
20244//55//11
13
当前第1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四\15点
防控措施—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病区
– 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等措施。
具体包括:
•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 限制患者的活动,若确需离开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戴外科口罩, 防造成交叉感染。
➢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 毒措施
20244//55//11
24
当前第24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四\15点
2024/55//11
25
当前第25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四\15点
手卫生的重要性
国外研究表明: 医院感染90%为接触传播。 90%的接触传播为经手传播
直接传播:病人 医务人员,病人 病人 交接传播:病人 医务人员 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1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 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 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 防护用品。
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医学课件ppt
6
(二)急诊。
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 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 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 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 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 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来自医学课件ppt12
(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 引导进入病区。
10
(五)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 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 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 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 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 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
医学课件ppt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 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 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医学课件ppt
9
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 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 体措施包括:
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 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医学课件ppt
1
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 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 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 为,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医学课件ppt
2
一名.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 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 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 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 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医学课件ppt
3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 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 处置工作。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 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 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学课件ppt
5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发热门诊。
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 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 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 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 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 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 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 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 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 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 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医学课件ppt
4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 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 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 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 时均应当戴外科田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 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 毒。
医学课件ppt
7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各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 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各有充足的应 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 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医学课件ppt
13
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 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 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 处理。
医学课件ppt
8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 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 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