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了严格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科学性、有效性,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性基金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依法设立、依法依规开支专项资金的事业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的专项资金管理。
二、专项资金来源1. 财政拨款2. 税收上缴3. 政府性基金拨付4. 社会捐赠5. 其他合法收入三、专项资金管理原则1.合规性原则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按照财务法律法规和规定,规范授权,规范程序,明确分管专人,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管理合规、公开、透明、有序。
2.科学性原则按照专项资金的性质、目的、任务、规模及预算等因素制定管理方案,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实现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3.效益性原则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将专项资金用于有效项目和有效用途,实现专项资金最大效益。
四、专项资金使用程序1.专项资金申请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依据专项资金的管理范围、经费金额、项目规模等,编制相关文件并提交主管部门审批。
2.专项资金预算可以参考拟定投资、经营计划,综合考虑专项资金的数量、项目的长期作用等因素,制定专项资金年度预算。
3.专项资金公告拟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单位网站、公示栏等媒介上进行公示。
4.专项资金审批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专项资金的申请进行审核、审批,核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数额。
5.专项资金管理对专项资金及相关文件加以全面收集、管理、归档等工作,做到制度管理、程序规范、文本科学。
6.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核定的内容和规定,根据专项资金的使用需要,按照标准、定额等要求进行使用。
7.专项资金监督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专项资金的浪费和滥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五、专项资金监督1.主管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有些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可能存在挪用、滥用等问题,导致专 项资金并未真正用于项目实施。
监督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尚不完善,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和 滥用。
03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与考 核
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内部监督 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 限,确保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
使用规定
学校需提交申请材料,包括项目计划书、 预算和执行方案等,经上级部门审核后报 财政部门审批。
监督与评估
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教学设备、改善校园设 施、资助贫困学生等,严禁挪作他用。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 的监督检查,同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以 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
某地区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案例
时间限制:资金使用有时间限制,需要 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特定用途:资金用途明确,主要用于特 定项目或工作。
特点
专款专用:财政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
财政专项资金的重要性
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重要工作或项目
01
财政专项资金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有助于
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
02
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
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03
一些专项资金还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如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推动科技创新等。
财政专项资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沿革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实施 财政专项资金制度,旨在支持国 家重要领域的发展和重大项目的
加强财务管理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项目管理办法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项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项目管理办法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专项资金的定义和分类专项资金是指具有专门用途和指定用途的资金,包括但不限于财政专项资金、科研专项资金、项目专项资金等。
2、专项资金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专项资金应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
审批程序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3、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专项资金必须用于指定的项目和用途,不得挪作他用。
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购置、人员工资、房租、科研费用等。
4、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确保专款专用。
单位应设立专项资金管理机构,负责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同时,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流程。
5、专项资金的监督与检查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应贯穿于资金的申请、审批、使用和管理全过程。
相关职能部门应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二、项目管理办法为了规范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和单位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管理办法。
1、项目的定义与分类项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开展的具有一系列相互关联活动的总称。
项目可分为科研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社会公益项目等。
2、项目的组织与实施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应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解,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相关职能部门应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
3、项目的进度与质量控制项目的进度与质量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
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计划和目标,对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4、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预测和评估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范文(5篇)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强财务监管,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接受和管理专项资金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第三条专项资金是指专门用于某一特定目的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助、项目收入等渠道。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效益优先、风险可控。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应当遵循合理性、规范性、经济性、可行性原则。
第六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公开,以及节约、专业、高效、廉洁。
第七条专项资金管理应当做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谨操作,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八条专项资金管理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审核、审计、风险管理等制度,确保资金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接受和使用第九条专项资金的接受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和登记,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用途使用。
第十条接受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接受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和核销,并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期限使用。
第十二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合同约定的内容和要求,不得超出或改变用途。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预算管理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
第十四条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资金收支、资金管理、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进行记录和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上报。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加强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的结余或退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销和退还,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第十七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十八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加强风险防范和内控尽职调查的能力。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一、引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为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而制定的。
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涵盖了各行各业,各级政府和各类机构都有涉及。
因此,本文旨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规定,以优化管理体系,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政府专项资金的组织和个人,涉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
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程序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分为四步:资金申请、资金审批、资金支付、资金监管。
3.1 资金申请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个人和组织在申请资金前应了解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和政策,确保符合资金使用要求。
同时,申请人需要通过填写申请表和补充材料、提供发票等方式提交资金申请。
申请人应当在申请资金前预估使用金额,避免过度申请造成浪费。
3.2 资金审批资金审批由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部门完成。
在审批过程中,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政策和规定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审核,确保申请人符合政策和使用资金的要求。
如果申请人未达到政策规定的标准,则需将申请退回并告知申请人未通过原因。
3.3 资金支付资金支付需要按照申请人提交的发票和用途,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核查后进行支付。
同时,应当做好账务管理和文件保存,以便日后审计等工作的需要。
3.4 资金监管资金监管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部门应当对资金使用进行定期监管,查看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整改和纠正。
四、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4.1 资金使用的规定所有使用政府专项资金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政策和规定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
资金使用范围应当合法合规,不能超过政策规定的限额或者用途。
同时,申请人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发票和相关材料。
4.2 资金预算的规定所有使用政府专项资金的组织和个人,在使用资金前应当制定资金预算计划,遵循规定的标准,且资金预算计划应当合理,避免过度申请造成浪费。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
1.3 专项资金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由上级部门或项目承担单位拨付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二、管理原则2.1 依法管理,规范操作。
2.2 专款专用,确保效益。
2.3 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2.4 动态监控,及时调整。
三、资金申请与审批3.1 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向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
3.2 专项资金申请应包括项目名称、资金用途、预算明细、实施期限等内容。
3.3 主管部门应对专项资金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报财政部门审批。
3.4 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下达专项资金预算。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4.1 事业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应按照规定用途和预算进行使用。
4.2 专项资金支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4.3 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项资金台账,定期对专项资金进行核对。
4.4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方面:(1)基本支出;(2)其他与专项资金用途无关的支出;(3)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支出。
五、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5.1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制度,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5.2 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3 专项资金使用结束后,事业单位应开展绩效评价,分析资金使用效果,形成评价报告。
5.4 财政部门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奖惩。
六、责任追究6.1 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6.2 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承担领导责任。
6.3 专项资金管理人员违反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处分。
七、附则7.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财政部门。
7.3 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最新3篇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最新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最新3篇第一条为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规范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本中心的专项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本中心从财政部门或上级预算单位取得的具有指定用途和绩效目标的项目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达到特定目标。
(二)绩效优先,目标明确。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的申报、审核和监控。
(三)定期退出,滚动安排。
每项专项资金支持的政策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最高不超过三年,属于跨年度支出的,分年度编制预算。
(四)依法公开,强化监督。
健全监管机制,全面推进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保障专项资金的阳光透明运行。
第二节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第四条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一)项目承办科室密切关注国家及省级的相关规定及行业的信息,对符合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项目,由项目承办科室负责组织其他的相关科室,进行项目论证,就符合条件的项目收集材料及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综合科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
在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阶段,就开始编制预算计划,并由项目承办科室及专家对预算方案进行评审论证。
对各种预算支出项目应进行逐条审核,确保预算方案的量化、精细化、以及科学合理性。
(三)专项资金的项目预算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按照审批权限经本中心主任、班子成员会议审批。
第五条专项资金项目的申请及报批项目承办科室负责统筹组织申报资料,经本中心主任签名后形成专项资金的项目申请报告,并负责向项目的管理部门递交申请报告,就项目申请的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的联系、跟踪和汇报。
第六条项目申请审批通过后,由项目承办科室按照合同管理的程序和项目的管理部门签订专项资金的项目合同。
第七条专项资金的项目合同签订后,综合科根据专项资金的批复,审核项目合同,对符合支付条件的合同款予以支付。
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1.1 为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各级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活动。
1.3 专项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效益原则: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公开透明原则:专项资金管理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4)分级管理原则:按照财政预算级次和部门职责,实行分级管理。
二、专项资金的设立与分配2.1 专项资金的设立应符合国家战略规划、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导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2 设立专项资金应提交以下材料:(1)专项资金设立申请报告;(2)专项资金设立的政策依据、目标、用途、期限、规模等说明;(3)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4)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2.3 专项资金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确保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2)重点支持原则:优先支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3)绩效评价原则:依据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调整资金分配。
三、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3.1 使用单位应按照专项资金设立的目标和用途,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报财政部门备案。
3.2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3.3 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擅自变更;(2)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3)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核算;(4)及时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接受财政部门监督。
四、专项资金的监督与评价4.1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4.2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资金分配的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是针对该类单位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和预算执行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旨在保障单位的资金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和防范风险。
专项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围绕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专项资金管理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确保专项资金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实现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
2.原则: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责任到人、依法合规、科学决策、有效监督。
二、专项资金管理的程序:1.预算编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编制年度专项资金预算,明确专项资金的用途、范围和金额,并按程序报批。
2.资金申请:单位根据预算编制的结果,编制专项资金申请计划,明确申请金额、用途和时间等,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3.资金拨付:根据资金申请文件和审批决定,主管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到单位指定的银行账户,并及时通知单位。
4.资金使用:单位根据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按照合理、合法的原则,做好资金使用的记录和管理,并及时报送相关报表。
5.资金结算:单位每年结束时,对专项资金进行结算,做好专项资金的闭环。
6.资金监督:设立专项资金监督机构,在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防范和发现风险。
三、专项资金管理的具体规定:1.预算管理:编制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资金用途和预期效益,不得超出预算范围使用。
2.资金监控:建立健全资金监控制度,及时查找和发现资金使用问题,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资金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的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流转制度等,确保资金流向合法、透明。
4.财务管理:做好专项资金的记账、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等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审计监督: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合规,并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6.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进行考核,推动专项资金管理的不断优化。
财政专项资金财务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财务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透明、公正、有效使用,提高国家财政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接受或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单位。
三、财政专项资金的定义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专门用于某一具体目的的资金。
包括各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等形式。
四、资金来源1.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由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拨款给各级地方政府或直接拨款给受益单位使用的资金。
2. 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由地方政府通过税收调节、奖励、资助等方式筹集的用于特定领域的资金。
3. 其他来源:包括国际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捐赠的专项资金等。
五、专项资金管理机构1. 中央专项资金:中央财政部门为中央专项资金的管理机构,负责拨款、审计、监督等工作。
2. 地方专项资金: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为地方专项资金的管理机构,负责拨款、审计、监督等工作。
3. 受益单位:负责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和管理,应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
六、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1. 教育领域:包括教育经费、学生奖助、教育设施建设等。
2. 医疗卫生领域:包括医疗机构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支出等。
3. 社会福利领域:包括失业救济、低保、社会救助等。
4. 农业农村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
5. 环境保护领域:包括生态环保、水土保护、资源节约等。
七、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1. 拨款程序: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拨款给受益单位。
2. 使用程序:受益单位依据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按照规定程序使用专项资金。
3. 监督程序: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定期组织审计和检查。
4. 结算程序:受益单位应按照规定程序对专项资金进行结算,报告使用情况。
八、专项资金的监督机制1. 外部监督:由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人大、政协、群众等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一、总则本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财政资金的有效投入和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接收、管理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他接受财政专项资金的组织。
三、资金申请和审批1.申请程序(1)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申请材料。
(2)申请材料应包括项目背景、目标、计划、预算等内容,并由机构负责人签字盖章。
(3)申请材料提交给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批。
2.审批程序(1)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包括预算合理性、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的审查。
(2)审查通过的申请,由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并出具批复文件。
(3)审查不通过的申请,应向申请单位说明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四、资金使用和监督1.资金使用(1)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机构应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的要求进行合理使用,不得超出预算和计划范围。
(2)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程序进行购买、招标等活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资金监督(1)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应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机构进行监督,包括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监督。
(2)受监督机构应积极配合监督工作,向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五、效果评估和资金绩效管理1.效果评估(1)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应定期进行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效果的评估、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等。
(2)效果评估结果应及时报送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资金绩效管理(1)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应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机构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资金使用效益、项目管理能力等。
(2)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可以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机构进行奖励或处罚措施。
六、法律责任和违法处罚1.法律责任(1)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滥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行为,责任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与依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依据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
二、专项资金的定义与分类所谓专项资金是指由国家或其他组织划拨或委托管理用于特定目的的资金。
按照用途的不同,专项资金可分为教育专项资金、医疗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发展专项资金等多种类型。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主体专项资金的管理主体是指依法负责专项资金管理的机构,包括财政部门、相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等。
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划拨、监督和绩效评价等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事业单位负责专项资金的接收和使用。
四、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批与监督1. 申请: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包括资金用途、预算、经济效益评估报告等。
2. 审批: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专项资金的申请进行审批,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3. 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开展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包括资金的流向、使用情况和成效评估等。
五、专项资金的预算与执行1. 预算编制: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包括资金来源、使用标准、时间进度等。
2. 资金拨付:专项资金的拨付应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及时、准确地将资金拨付到使用单位账户。
3. 资金使用: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应按照预算及相关规定进行资金的使用,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
六、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绩效评估1.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查看资金的使用情况、凭证的合规性、财务账目的真实性等。
2. 绩效评估: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绩效评估,包括项目进展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七、专项资金管理的责任与处罚对于违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财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障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接受政府拨款、捐赠或其他资金来自于政府的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第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的收支、使用、监督和检查等工作,增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效能,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调度和管理****第四条** 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应当由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账户,便于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 专项资金应当按照专项用途进行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或改变用途。
**第六条** 事业单位应当通过财务管理系统或其他管理软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期进行审计。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审核、批准程序,避免滥用、浪费和贪污。
**第八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制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九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的资金来源、去向的记录和信息披露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和能力。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内部审计进行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公布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四章处罚措施****第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 对于严重违反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让违规行为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
事业单位用财政专项资金发放流程和注意事项

事业单位用财政专项资金发放流程和注意事项嘿,咱们来聊聊事业单位用财政专项资金发放流程和注意事项这回事儿呀!第一,先说这发放流程。
首先呢,得有个清晰明确的项目规划和预算编制。
哎呀呀,这可不能马虎!得仔细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等等,然后做出详细又合理的预算方案。
接下来,申报和审批可不能少!把准备好的规划和预算提交给相关部门,经过层层审批,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呢。
一旦通过审批,资金就会拨到单位的专用账户啦。
然后呢,到了具体的发放环节。
要根据项目的进展和实际需求,制定发放计划。
这计划得考虑周全,比如人员的费用、物资的采购等等。
发放的时候,得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相关规定来操作,每一笔钱的去向都要有清晰的记录。
第二,再讲讲注意事项。
哇,这可多啦!资金的使用必须专款专用,不能随便挪作他用。
而且呀,要时刻关注资金的使用进度,别出现资金闲置或者超支的情况。
还有财务的核算和审计,每一笔账都得清清楚楚,经得起检查。
另外,人员管理也很重要呢!参与专项资金发放的工作人员,得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
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岔子。
同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也是必须的。
要让大家都知道资金的来源、用途和发放情况,接受监督。
哎呀呀,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公正,让大家放心。
还有,要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
比如说,万一遇到政策调整或者突发情况,得有办法及时调整资金的使用和发放。
总之呢,事业单位用财政专项资金发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得严格按照流程来,注意各种事项,这样才能把资金用好,让项目顺利推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呀!。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专项资金指本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或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申请具有特定用途的、获得批复或批准,并由本单位使用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的类别:财政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和专项借款。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1、各项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直属部门管理规定。
2、对各种专项资金要统一核算,划清与日常业务收支的界限,不得互相占用。
3、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提高使用效率。
4、在资金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正确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5、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及使用监督管理。
四、专项资金各管理部门职责:1、财务科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决算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与审查,以及各项专用资金的汇总与分析。
2、项目申请部门:项目归口部门,负责各个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可研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申请及报批工作,负责专项资金对应项目评价、验收工作。
3、其他各相关部门:根据归口及部门职责,负责专项资金项目运行各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包括项目委托、项目采购、证照申办等。
五、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1、论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规定及相关行业信息,对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项目,由项目申请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使用部门等进行项目论证,就符合条件的项目组织材料及项目可研报告。
2、申请/报批:由项目申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申报材料,形成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报送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并就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联系及跟踪、汇报进展。
3、划拨/审批:财务科在接到相关批复文件后,负责到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跟踪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完善相关划拨及使用手续。
4、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执行,本单位自有资金同步配套。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人民政府拨付本行政区域和本级人民政府安排的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
分享了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给大家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除维持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经费和企业经营资金以外,政府明确了具体项目、指定了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包括中央、省财政专项拨款,含有偿,和市、县,区,、乡,镇,财政安排的项目资金。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有专项资金收支活动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按上级专项资金相关规定执行.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应当坚持下列原则,?公开、公正、科学、高效, ?集中使用,突出重点,择优安排, ?专户专账,专款专用,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跟踪问效,责任追究。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申报、分配和下达第五条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条件包括,?符合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符合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向、重点和范围,?有明确的专项资金项目目标、预期效益、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科学论证和项目可行性研究, ?补助性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应有明确的资金用途,并有相关规定的实施依据。
第六条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专项资金的申报、分配和拨付。
申请专项资金的重点项目应实行评审制度,并按下列程序进行,?、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按各项专项资金相关规定组织对需要安排的项目专项资金进行评审, ?、根据评审结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排序列入专项资金项目库,项目库由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设置、管理和滚动使用,需安排的各项专项资金,含年初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的申报、分配、拨付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从专项资金项目库中选取符合要求的项目,按照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统一编制部门年度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先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后由业务主管部门报政府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
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事业单位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
专项资金指本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或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申请具有特定用途的、获得批复或批准,并由本单位使用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的类别:
财政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和专项借款。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
1、各项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直属部门管理规定。
2、对各种专项资金要统一核算,划清与日常业务收支的界限,不得互相占用。
3、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提高使用效率。
4、在资金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正确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5、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及使用监督管理。
四、专项资金各管理部门职责:
1、财务科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决算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与审查,以及各项专用资金的汇总与分析。
2、项目申请部门:项目归口部门,负责各个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可研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申请及报批工作,负责专项资金对应项目评价、验收工作。
3、其他各相关部门:
根据归口及部门职责,负责专项资金项目运行各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包括项目委托、项目采购、证照申办等。
五、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
1、论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规定及相关行业信息,对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项目,由项目申请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使用部门等进行项目论证,就符合条件的项目组织材料及项目可研报告。
2、申请/报批:由项目申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申报材料,形成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报送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并就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联系及跟踪、汇报进展。
3、划拨/审批:财务科在接到相关批复文件后,负责到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跟踪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完善相关划拨及使用手续。
4、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执行,本单位自有资金同步配套。
财务科负责跟踪、监控专项资金的全程使用,
定期进行资金使用的汇总、分析。
专项资金项目(或试验)完毕及时按规定办理财务结算,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完整。
5、监督:本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部门均为专项资金的监督部门,有权及有责任对专项资金的审批与使用进行监督。
同时本单位审计科定期、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全面检查,并就具体情况向本单位报告。
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提出整改、完善意见,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到位、合理。
6、验收:专项资金项目要按申请计划推进,按时完成项目(或试验)任务,达到申请报告中预期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同时由项目申请单位会同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科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对项目进行专项评价及结算。
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本办法由财务科及相关科室负责解释。
七、本管理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〇**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