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知识点整理(语文版)
2023年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及细节描写与冲突
![2023年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及细节描写与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51ad37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2.png)
一、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后来又自称秦淮寓客,晚年自号文木老人。
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代表作品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二、故事背景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设进士科,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更加严密,考试题目仅限于“四书”“五经”,必须写八股文,使广大知识分子变成思想僵化的“禄蠹”,受害更深。
他们一旦科举得中,或把持官府,或横行乡里,而科举落第者则伪装名士,争做统治阶级的帮闲或帮凶。
《儒林外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三、理解词义1.带挈:提携。
本文指“让你沾我的光,得到好运气”。
2.唯唯连声:连连答应。
唯唯,答应的声音。
3.体统:规矩。
4.见教:指教。
5.腆着:挺着。
6.摸门不着:意思是被骂晕了,不得要领,不知该怎么办。
7.火候: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
8.商酌:商量斟酌。
9.权变:随机应变。
10.桑梓:家乡。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②):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穷困潦倒、受尽侮辱。
第二部分(③—⑩):写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喜极而疯,众人请胡屠户出面打了范进一个耳光,范进因而得以清醒,然后和众人一同回家。
第三部分(11-12):写范进中举后张静斋闻讯即刻前来拜访,又是攀认世弟兄,又是送银子送房子,极尽恭维拉拢之能事,进一步展示出当时的社会风气。
五、问题解疑1. 第1段到第2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
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2.“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试简析。
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女婿中了秀才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
22 范进中举 要点归纳
![22 范进中举 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ca50b5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7.png)
22 范进中举要点归纳(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2 范进中举要点归纳主要人物范进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
范进中举课文精讲
![范进中举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c48c22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2.png)
范进中举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范进中举的章节划分大致如下:1. 第一部分(第1~2段):描述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
第1段写范进中了秀才,得到了丈人胡屠户的祝贺,但胡屠户同时也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训。
第2段则写范进向胡屠户借旅费去参加乡试,但被胡屠户痛骂和奚落。
2. 第二部分(第3~12段):描述范进中举后的情景。
第3~5段写范进中举后欢喜到发疯的情况。
第6~10段写胡屠户治疗范进发疯的过程和结果,范进最终恢复了正常。
第11~12段写范进恢复正常后,他的丈人和邻居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纷纷向他表示恭维和奉承,张乡绅也前来拜访并赠予他财物,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通过以上的章节划分,可以看出《范进中举》是一篇以范进中举为线索,描绘出一个热衷于仕途、崇尚权位和名利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二、文章赏析《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主要描写了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
以下是对该故事的赏析:一、对比手法的运用故事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
范进在中举前后,他的生活境遇、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举前,他贫困潦倒,受人轻视,连他的丈人都对他嗤之以鼻。
而中举后,他一夜之间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人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他的丈人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对他毕恭毕敬。
这种对比鲜明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的功利心态。
二、细节描写的生动性作者在故事中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
例如,范进在中举后发疯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的狂喜和失态。
又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作者通过他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他的市侩心理和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
三、讽刺艺术的巧妙性《范进中举》是一篇讽刺小说,作者通过范进中举这一事件,对当时社会的科举制度、官僚制度以及人们的功利心态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874ba0b9d528ea81c779f5.png)
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儒林外史》的突出成就在于对现实作喜剧性的讽刺揭示,表现假恶丑的可笑可鄙可悲。
《儒林外史》是一部喜剧交响乐,只要我们仔细品味、细心聆听,就可以听出“笑的多重奏”。
第三回《范进中举》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学课本里有,其中出现了三种不同音调的笑,组成了笑的三重奏。
第一重奏明朗的笑:势利而滑稽可笑的胡屠户胡屠户是非常成功的形象。
从喜剧艺术角度看,他是滑稽的典型;从精神气质角度看,他是势利的典型。
1、前倨后恭倨,傲慢。
前倨后恭,前面很傲慢,后面很恭敬,前后态度尖锐地不和谐,就显得滑稽。
而这也恰是最能凸现势利嘴脸的聚焦点。
胡屠户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中滑稽形象的典范。
吴敬梓抓住这个喜剧人物性格里不和谐的特征,当场尖锐地撕破给人看。
在范进中举前后,他对范进这个女婿的态度陡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中举前他骂范进说:人家中过举的张府、周府上老爷都是“方面大耳”,而你呢,“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举凡轻蔑人时,一般说:“你该拿镜子照照”,进一步或说:“你该找水面照照”,而胡屠户却说:“你该撒泡尿照照”,连在水面照都不够格,轻蔑至极,刻薄至极!奚落人时一般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胡屠户说:“想天鹅屁吃”,这又是极尽鄙薄挖苦之能事,癞蛤蟆还能想吃天鹅肉,而范进只能想吃天鹅屁,连癞蛤蟆的资格都没有,根本就不把范进当作人,有尊严的人。
中举后却说:“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同一个范进,中了举人就嘴也不尖了,腮也不像猴了,比“方面大耳”的张老爷、周老爷更有福相。
这就是一种尖锐的、鲜明的对照。
中举前他把范进当作辱骂的对象,动不动“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中举后“现世宝穷鬼”一下子变成“贤婿老爷”。
“贤婿”是老丈人称女婿,“老爷”是奴才对主子的称呼,把这两样不伦不类地加在一起,本身就极不和谐。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7df1aac5da50e2524d7fe5.png)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内容预览:1.作家作品:四文的对比表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风波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
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与白鹤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小说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页 1 第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聒燥恁地腌臢赊欠绽开绰号眼棱迸出揸开醋钵儿中举作揖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桑梓啐在嘴上星宿攥着腆着带挈绾了发酵气氛招徕贿赂忌讳巾帼忿忿然噩梦许诺诅咒泰然处之阿谀豢养倔强 2、多音字:喏rě叹词 zhe看着ruò偌大着 zháo着火诺言nuò zhāo高着chóng小种 chāo同焯页 2 第种 zhòng种地绰绰酒zh?ng种子 chuò阔绰3、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言而喻老态龙钟富丽堂皇了如指掌耿耿于怀心有余悸略胜一畴精疲力竭漫不经心茅塞顿开鬼使神差咄咄逼人三、单元解读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
范进中举知识点
![范进中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643ee77e21af45b307a8b7.png)
《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态度:前倨后恭钱: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嫌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性格。
乡人:考中前:对他漠不关心,家里饿了三天,无人问考中后:热情祝贺,有拿鸡蛋的,也有拿酒的,拿米到他家来,招呼报录的,找范进,找胡屠户,协助治疗疯了的范进等等。
性格:嫌贫爱富,趋炎附势。
社会现状:对有钱有势的巴结讨好,对穷困落魄者冷漠无情的社会现状,从他们身上看出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张乡绅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前,他不闻不问,并没有交往;但是就在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既送钱又送房,还和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
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形象。
社会现状: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以上都是范进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共同制造了范进式的人物悲剧。
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
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说“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
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
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
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
“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
范进形象: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
发疯、被骂他还偷偷参加乡试,家里饿了三天,(对功名的极度热衷)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千恩万谢,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范进中举复习笔记
![范进中举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1df33ac240c844768eaee3c.png)
一、人物:范进热衷功名(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
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懦弱迂腐(受到胡屠户的辱骂,他听了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
)、圆滑世故(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
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说他“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
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天了——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有上门来给他用”。
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道貌岸然,老奸巨滑,范进中举前,他不闻不问,并没有交往:但是就在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既送钱又送房,还和范进称兄道弟。
他构建了一张庞大的官僚网络,网罗着每一个靠近官位的人,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张乡绅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关心,中举前,他家断粮了两三天,没有一位乡邻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情祝贺:有拿鸡蛋的,也有拿酒、拿米的到他家来,反映了他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性格。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者巴结讨好,对贫穷落魄者冷漠无情的社会现状,从他们身上可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1)夸张手法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
(2)对比手法写胡屠户前后变化有什么作用?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写法,通过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丑恶灵魂。
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知识点整理(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知识点整理(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24a8e5941ea76e58fa04ff.png)
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知识点整理(语文版)第14《范进中举》一、字音带挈(qiè)行(hánɡ)事踹(huài)兀(ù)自绾(ǎn)腼腆(iǎntiǎn)啐(uì)星宿(xiù)嗑(hé)西北风避讳(huì)二、词语解释无名业火:佛教用语:指怒火。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形容十分恭顺。
三、文学常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长篇讽刺章回小说。
这部小说的语言有着典型的讽刺艺术特点。
四、主题: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相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
五、结构第一部分(1--2段):写范进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范进发疯。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第二层(6--9):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张静斋拜会范进。
第四层(12):范进赏银给胡屠户。
六、人物形象1.范进: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中举前穷困潦倒,地位卑微,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文刻画范进中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2.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一个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
七、艺术特色1.作者善于使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作者善于抓住特定环境中的某个细节,发掘其典型意义,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小说的主题。
如范进把两锭银子送给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可是范进说“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他就“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初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
![初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b447f12cc58bd63086bd17.png)
初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学生们在享受学习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一、重点字词1.注音。
带挈(qi) 醺(xūn) 腆(tiǎn)着啐(cu) 紧攥(zun)桑梓(zǐ) 商酌(zhu) 锭(dng)子瘟(wēn)2.解释下面的词。
(1)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见教:指教。
(2)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把与:拿给。
(3)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央及:恳请,请托。
(4)范进道是哄他。
道是:以为是。
(5)这自然,何消吩咐。
何消:不必,不用。
(6)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相与:结交。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
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2.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总结,大家一定要仔细琢磨,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哦!。
范进中举知识点
![范进中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71a8b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1.png)
范进中举知识点注音:1、商酌(zhuó)2、星宿(xiù)宿舍(sù)住一宿(xiǔ)3、狗血喷头(pēn)4、带挈(qiè)5、长亲(zhǎng)6、行事(háng)7、腆着(tiǎn)8、兀自(wù)9、绾(wuǎn)10、轩敞(xuān chuǎng)范进中举知识点:1、赏析“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免得别人笑话。
”表现了胡屠户世俗、势利的丑恶嘴脸,“烂忠厚没用”写出了胡屠户对范进极端鄙弃的态度,与他后来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2、赏析“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可怜!可怜!”运用夸张的修辞,有意夸大事实,生动地写出了胡屠户对范进的傲慢之态和嘲讽之意。
3、第一次来贺喜时,贺礼、称呼、态度、动作分别是什么?原因:范进考中了秀才;贺礼:一副大肠一瓶酒;对范进称呼: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相公);对范进的态度:教训;动作: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4、第二次来贺喜时,贺礼、称呼、态度、动作分别是什么?原因:范进考中了举人;贺礼: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对范进的称呼:贤婿天上的文曲星(贤婿老爷);对范进的态度:赞不绝口;动作: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5、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有哪些?中举前:对胡屠户的称呼:岳父;对胡屠户的态度:唯唯诺诺;向胡屠户借钱: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神智正常中举后:对胡屠户的称呼:老爹;对胡屠户的态度:不再唯唯诺诺;给胡屠户拿钱: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中举发疯6、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却又发疯了?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癫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八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长春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长春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04674aa98271fe910ef934.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长春版)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
范进中举前,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
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原文:“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
”)。
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
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
(长期的被人蔑视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经历把他弄得十分脆弱,无论是巨大的欢乐或悲哀都已经承受不住了。
“好”,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结束了!“中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到手了)
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
正好体现了范进“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悲剧性格和各名流趋炎附势的嘴脸。
范进中举后,因丁母忧过了三年才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
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
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6-2017学年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各版本、各单元)
长春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章知识要点(汇总)。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范进中举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范进中举](https://img.taocdn.com/s3/m/3b77463a9ec3d5bbfc0a746a.png)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范进中举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立足必须学会立志,勤奋才能达到攀登之目标。
下面本文库为您推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范进中举。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醺x n:酒醉。
攥zu n:握。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不省x ng人事:指失去了知觉,陷入昏迷状态。
也指不懂得人情事理。
作揖: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
倒运:倒霉。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地上爬着的癞蛤蟆,想吃天上飞翔的天鹅。
比喻痴心妄想。
现世宝:丢脸的家伙。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形容十分恭顺。
摸门不着:摸不着门路,意思是不知从何说起。
兀w 自:仍旧,还是。
桑梓z :家乡。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他家自其曾祖起一直科第不绝,官也做得相当发达,有过五十年"家门鼎盛"(吴敬梓《移家赋》)的时期,但到了他父亲时已经衰败。
他少年时代生活还颇优裕,随父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这种教育并不局限于八股文训练,还涉及到经史、诗赋。
二十岁时考上了秀才,这也是他一生所取得的最高功名。
三年后父亲亡故,他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族人欺他这一房势单力孤,蓄意加以侵夺,这使他看到人情世态的凉薄,并由此产生了对家族的厌恶和反抗的情绪,祖传遗产也在短短几年内随着这种情绪的增长而加速散尽:他一面往来于家乡与南京,涉足花柳风月之地,肆意挥霍;一面随意散发钱财给向他求助的人。
而且他几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也遭到族人和亲友的歧视,感到在家乡很难居住下去,便在三十三岁时把家搬到了他所喜爱的有着名山胜水的南京。
到南京以后,家境虽已很困窘,但他仍过着豪放倜傥的生活,他对仕途也失去了兴趣。
虽然他性格豪爽,但内心的辛酸还是难免的。
吴敬梓是旧时代一种很特别的人物。
但生活的理想究竟在哪里,这对吴敬梓仍然是艰难的课题。
他看到"衣冠人物"的堕落,想到的是原始儒学以人格修养为先的原则,觉得讲求礼乐仁政和君子式的"文行出处",才是挽救士风的途径。
【语文知识点】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知识点】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df11f810a6f524cdbf8510.png)
【语文知识点】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人物形象分析《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
接下来分享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人物形象分析,供参考。
范进中秀才后回了家,他的母亲和妻子都很高兴。
正准备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夫,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
范进向他作了揖,坐下来。
胡屠夫说:“我自己运气不好,把女儿嫁给了你这个丢脸的家伙,这些年来,不知道给我带了多少拖累。
现在不知道因为我积了什么德,让你沾我的光,运气好中了个秀才,因此我带了瓶酒来祝贺你。
“范进连连答应,叫妻子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母亲亲自和媳妇在厨房里做饭。
胡屠夫又吩咐范进说:“你现在既然考中了秀才,凡事都要竖起一个规矩来。
比如我的行业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辈,你就不能在我们面前摆架子;如果是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普通百姓,你要是跟他们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没有光了。
你是个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进说:“岳父指教的是。
“胡屠夫又说:“亲家母也来这边坐着吃饭吧。
老人家每天都吃些小菜小饭,想必也过得很艰难。
我的女儿也过来吃些。
自从进了你的家门,这十多年,猪油都不知道有没有吃过两三回呢!可怜!可怜!”说完,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
吃喝到黄昏时分,胡屠夫喝得醉醺醺的。
范进母子两个,千恩万谢。
屠夫横披了衣服,挺着肚子走了。
第二天,范进免不了要拜访拜访同乡邻里。
魏好古又约了一群同届的秀才朋友,彼此来往。
因为是乡试年,参加了几个文会。
不知不觉到了六月底,这些同届秀才都约范进去参加乡试。
范进因为没有盘缠,就去同丈人商量,被胡屠夫一口唾沫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说:“不要再耽误你的时间了!你自己早知道中了一个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起来!我听说,你中秀才的时候,也不是因为你的文章写得好,而是学官觉得你太老了,心里过不去,施舍给你的。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文档资料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74396a2b160b4e767fcf56.png)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1、侧面烘托的作用:侧面烘托的作用是很显然的。
倘若只作孤立的人物描写,那韵味可就寡淡了;有了侧面烘托,那场景就够热闹,够可笑的了。
侧面描写的有范进的家人,又有报录人和邻居,场面不小,气氛浓烈。
侧面烘托又分两种,一种是零星的穿插在范进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一种是集中的安排在正面描写之后。
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一处处衬笔都突现了中心人物。
后半段集中的侧面描写依次写众人、老太太、娘子胡氏。
众邻居的对话,错落有序。
众人与家人心情不同。
众人比较冷静理智,能判断事实,帮想办法;家人则是担忧恐惧。
老太太和胡氏的表情语言描写,又有差异。
作者把握了年龄和身份,写老太太是“哭道”,而胡氏在众人面前则比较克制。
话的内容也有不同,老太太只是悲叹命苦,而胡氏考虑的是怎样治病。
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掌握得十分精细。
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趋势附炎的心态已经显露。
2、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自身言行的对照,揭露人物虚伪丑恶的嘴脸,是这篇小说讽刺艺术的一个显著特色。
胡屠户这个形象,作者就是通过他在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嘴脸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
在范进中举之前,什么“穷鬼”、“现世宝”、“尖嘴猴腮”,把范进一骂一个狗血喷头;中举之后,胡屠户一口一个“贤婿老爷”,恭维范进是“天上的星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原先说自己“倒运”,错把女儿嫁给了范进;如今又吹嘘“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当初在范进一家面前骄横至极,“横披着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现在则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胡屠户这些截然矛盾的言行,说来和做来是那样的自然和自得,这正好表现了一个市侩的性格特征。
通过这种对比描写,胡屠户的庸俗势利面目得到了最辛辣的揭露和讽刺。
八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7278b4e3240c844769eaee4b.png)
八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语文出版社【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范进中举》二. 重点、难点:1、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范进中举》一、作者与《儒林外史》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
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
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
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
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人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
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
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
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
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4aadf78762caaedc33d431.png)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1、侧面烘托的作用:侧面烘托的作用是很显然的。
倘若只作孤立的人物描写,那韵味可就寡淡了;有了侧面烘托,那场景就够热闹,够可笑的了。
侧面描写的有范进的家人,又有报录人和邻居,场面不小,气氛浓烈。
侧面烘托又分两种,一种是零星的穿插在范进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一种是集中的安排在正面描写之后。
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一处处衬笔都突现了中心人物。
后半段集中的侧面描写依次写众人、老太太、娘子胡氏。
众邻居的对话,错落有序。
众人与家人心情不同。
众人比较冷静理智,能判断事实,帮想办法;家人则是担忧恐惧。
老太太和胡氏的表情语言描写,又有差异。
作者把握了年龄和身份,写老太太是“哭道”,而胡氏在众人面前则比较克制。
话的内容也有不同,老太太只是悲叹命苦,而胡氏考虑的是怎样治病。
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掌握得十分精细。
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趋势附炎的心态已经显露。
2、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自身言行的对照,揭露人物虚伪丑恶的嘴脸,是这篇小说讽刺艺术的一个显著特色。
胡屠户这个形象,作者就是通过他在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嘴脸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
在范进中举之前,什么“穷鬼”、“现世宝”、“尖嘴猴腮”,把范进一骂一个狗血喷头;中举之后,胡屠户一口一个“贤婿老爷”,恭维范进是“天上的星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原先说自己“倒运”,错把女儿嫁给了范进;如今又吹嘘“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当初在范进一家面前骄横至极,“横披着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现在则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胡屠户这些截然矛盾的言行,说来和做来是那样的自然和自得,这正好表现了一个市侩的性格特征。
通过这种对比描写,胡屠户的庸俗势利面目得到了最辛辣的揭露和讽刺。
范进中举课文笔记
![范进中举课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b9fd26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5.png)
范进中举课文笔记
知识点框架:
- 故事背景
- 范进中举前的状况
- 中举时的经过
- 中举后的变化
- 周围人的态度变化
思维:
- 分析作者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展现社会风貌的思路- 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和意义
重难点:
- 重点理解范进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 科举制度对人的影响是难点
易错点:对一些细节描写的理解容易出错
补充点:
- 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拓展
- 同时代其他文学作品中对类似现象的描写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 总结科举制度的利弊
- 思考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8 范进中举》 (2)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8 范进中举》 (2)](https://img.taocdn.com/s3/m/93a1139476a20029bd642d63.png)
典型细节
下列加点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 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 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 子拳头,缩若了用特回完写去了镜,,头往再写腰来出里问其揣老见…爹财…讨心来喜而用又。假”意屠退户推连让忙的把
漠不关心
千种夸赞 万般讨好 阿谀奉承 奔走效力
热心帮助
趋炎附势 嫌贫爱富
张乡绅 不屑一顾 登门拜访 老奸巨滑
百般拉拢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 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 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 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 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 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思考:
除上述对比外,人物本身 “言”与“行”、“言”与 “言”、“言”与“意”的 对比
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他
中举后都送了东西来。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 来帮忙。众邻居对权势 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 冷酷无情。这表现了封建社 会的世态炎凉。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众乡邻拿蛋 送酒
吃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背米 捉鸡
饿得看不见
住
茅草棚
胡屠户送肉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用
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
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地位
无人理会
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胡张屠乡户绅奉送承纹恭银维50两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中举前 中举后
范进
家境贫寒 忍气吞声 地位卑微
中举发病 地位顿变 谦卑恭敬
热衷功名
范 进 中 举
胡屠户 众乡邻
卑随怯意畏辱缩骂 粗俗势利 厉声训斥 蛮视横而倨不傲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知识点整理(语
文版)
第14课《范进中举》
一、
字音
带挈(qiè)行(hánɡ)事
踹(chuài)
兀(wù)自
绾(wǎn)
腼腆(miǎntiǎn)啐(cuì)
星宿(xiù)
嗑(hé)西北风
避讳(huì)
二、词语解释
无名业火:佛教用语:指怒火。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形容十分恭顺。
三、文学常识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长篇讽刺章回小说。
这部小说的语言有着典型的讽刺艺术特点。
四、
主题: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
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相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
五、结构
第一部分(1--2段):写范进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范进发疯。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第二层(6--9):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张静斋拜会范进。
第四层(12):范进赏银给胡屠户。
六、人物形象
1.范进: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中举前穷困潦倒,地位卑微,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课文刻画范进中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2.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一个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
七、艺术特色
1.作者善于使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生动而准确地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作者善于抓住特定环境中的某个细节,发掘其典型意义,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小说的主题。
如范进把两锭银子送给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可是范进说“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他就“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这拳头一伸一缩,一揣,及胡屠户跟在范进后边低着头扯衣服皱的细节,活灵活现地画出了一副溜须拍马的奴才相。
3.鲜明的对比与夸张,使小说具有极强的讽刺效果。
小说围绕范进中举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了多角度的对比。
范进中举前生活窘迫,以至无米下锅,到街上去卖鸡;中举后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又训又骂;中举后对范进又敬又畏,阿谀奉承令人肉麻。
中举前,邻人们对范进的困窘不闻不问,甚至百般奚落嘲讽;中举后又拿鸡蛋又拿白酒,“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通过这些鲜明对比,无情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揭示了科举制度扭曲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本质。
在现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艺术的重要手段。
课文成功地运用了夸张这一手法。
范进因中举而发疯,就是通过合理夸张而设置的情节。
在现实生活中,因中举而发疯的事未必多见,但热衷
科举、醉心功名利禄的封建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有的甚至是读到须发皆白,中了举欣喜若狂,落了榜痛不欲生乃普遍现象。
小说在此基础上合理夸张,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更典型,更能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4.课文的语言通俗、洗练、富有表现力。
如写范进卖鸡:“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卖。
”寥寥数语,写出了范进的穷困潦倒和迂腐可笑。
写报录人送喜报:“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进来……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连邻居也“飞奔到集上”去找范进。
为找胡屠户为范进治疯,另一个也是“飞奔去迎”,这一片欣喜若狂的景象,都是因为范进中了举!
小说中还使用了很多群众的口头语言、谚语和俗语,如“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撒泡尿自己照照”等等,这些语言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了很好的作用。
八、
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作一个总体比较
1.人物和主题思想。
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没有功名,潦倒而死。
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
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不知因谁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
因此,这两篇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摧残他们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
2.作者的态度和讽刺手法。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又有区别。
前者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的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着草标”的形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态,刻画着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的嘲讽,严厉而冷峻,却并不显露,那又脏又破的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绘得那样淋漓尽致。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吴敬梓对笔下的人物是尖锐的嘲笑,无情的鞭挞,因为他痛恨封建科举制度;鲁迅对他笔下的人物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作者希望能从麻木中觉醒,以便拯救中华民族。
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对形象的态度所决定。
3.表现手法。
《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则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的片断,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九、思考与练习重点:
(一)
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胡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2.范进中举后,周围人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评价范进这个人物?
(答案见“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二)
仔细阅读课文第五到第八段,说说其中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各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范进的,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这几段写的是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治疯。
主要写的是范进。
正面写了范进的语言、动作,如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简直不敢相信,惟恐是梦)“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得到确认后,极度兴奋,一拍,一笑,意味深长)忽然一跤跌倒,不省人事。
醒过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长期的被人蔑视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经历把他弄得十分脆弱,无论是巨大的欢乐或悲哀都已经受不住了。
“好”,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结束了!“中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到手了!)他往门外飞跑,“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真是丑态百出,可悲可叹!)。
作者通过对范进
丑态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这部分还写了众邻居及范进家人、胡屠户的反应。
从邻居送来米酒,极度献殷勤,飞奔着去找范进,去迎接胡屠户,报录人的想出治疯的“妙”计,老太太哭,娘子愁,众人劝胡屠户为范进治疯等,这些都是为烘托这场闹剧,是侧面描写,突出了范进身份的变化,反映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强化了课文的讽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