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三法论文】浅析国际境况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doc
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
保护。
在环境法律中,风险预防原则被广泛采用,以防止环境灾难和
保障人类生存。
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是一种相对谨慎的环
境保护策略,其基本的思想是,在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时,应该采取
谨慎行动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指导下,环保决
策应该考虑低碳经济、创新技术和环境法规等多种因素。
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多类环境问题,例如,化学物质、基因修改
生物、气候变化等。
以化学物质为例,风险预防原则要求在生产和使
用化学品时,必须优先考虑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而不是考虑企业利
益或其他经济利益。
此外,风险预防原则还要求政府对不确定的风险
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潜在的危险。
在实施风险预防原则时,需要考虑国际合作和科学发展。
国际社
会应该共同努力,制定一些能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环
保政策和法规。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寻找更环保、更有效的技术手段,并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更多的研究。
总之,风险预防原则是一种旨在防范环境灾难、保护人类健康和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策略。
它对环保决策、企业行为和国际合作都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
风险预防原则的应用,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清洁、绿色和美丽的地球家园。
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论文
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论文在一些国际环境条约中,虽然没有出现“风险预防”这一用语,但却有类似的规定或措施。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与参考:【摘要】目前,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问题,国际社会尚未达成共识,分歧主要集中在风险预防原则是否已形成为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
从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条约中的不同表现形态来看,现阶段关于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它已获得软法的地位,但尚未成为习惯国际法。
尽管如此,风险预防原则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对欠缺科学确定性的环境风险进行决策时所依据的一项标准。
风险预防原则不仅具有国际标准的内涵,更具备一项标准应当具备的构成要素,即风险评估、成本效益分析以及科学研究的继续和制度的适时调整。
[ 关键词 ] 风险预防原则; 国际环境条约; 习惯国际法; 国际标准。
【论文正文】起源于德国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 ,自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入国际法领域以来,目前已被适用到许多环境保护领域,在众多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得到直接援引或间接体现①。
该原则的精髓在于强调当有环境风险发生或发生之虞时,我们不应以缺乏科学确定性为由而限制必要措施的施行。
风险预防原则具有有效应对欠缺科学确定性的环境风险的重要功能。
然而,从产生之日起,风险预防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大争议性,不论其具体内涵、适用要件,乃至法律地位为何,皆仍欠缺国际共识。
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其法律效力问题或者说其在法律中的有效性问题,[ 1 ]即风险预防原则是否具有真正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得以贯彻和执行的问题。
因而,准确界定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问题,域外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风险预防原则已经由国家实践而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或者至少是一项正在形成的习惯国际法; 持相反观点者则否认风险预防原则是习惯国际法。
最新-国际环境法中危机预防原则运用 精品
国际环境法中危机预防原则运用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日益腾飞,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是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我们每天处在一个无法衡量风险系数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
从非典到11,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风险是时刻存在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大自然的无情和新技术的适用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
如何应对各种天灾或者人祸造成的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到区域环境条约中,如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发表的《伦敦宣言》就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
《伦敦宣言》也就因此而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
但是诸多学者均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即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能力将风险预防方法广泛运用。
只要存在严重的威胁或者不可逆转的损害,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就不能被作为一个原因来推迟采取阻止环境退化的成本—效益措施[1]。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其来自998年《温斯布莱德共同宣言》当一项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或者环境产生危害的威胁时,即使有些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科学上的充分确定,也应当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活动的支持者而非公众承担证明责任。
[2]在其他国际条约中也还有诸多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例如《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中规定当潜在的不利影响为充分了解时,活动不应进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前言部分论述到当存在着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威胁时,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应被用来当作阻止‘采取措施来避免或最小化这种威胁’的理由……[3];其他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赫尔辛基公约》等等,数不胜数。
浅析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适用
浅析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适用作者:李腾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7期【摘要】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让我们明白风险预防的重要性。
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虽然对这一原则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空白和争议,确切地说,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法原则。
本文试图主要以温室效应为例,从该原则的适用及国际法地位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及中国的国情,对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温室效应;碳排放;国际环境法人生如大海行船,途中充满各种未知的暴风和闪电,防患于未然,才是智者应对风险的选择。
如何应对各种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使得各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整个地球村。
环境污染的跨国影响,让我们无法忽视这种蝴蝶效应引起的内在联系。
近些年变得愈加严重的温室效应,更是让全球知道了预防的必要性。
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并逐渐发展到区域海洋环境保护领域。
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向国际北海部长会议提议采纳该原则,最终在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得到采纳,会后发表的《伦敦宣言》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1]随后,风险预防原则在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得到了体现,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立法更是全面体现了风险预防原则。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包含了风险预防的思想。
风险预防原则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
诸多学者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
笔者较为赞同的定义是“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
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摘要】在国际法律体系中,风险预防原则作为重要的法律原则,旨在减少和防止潜在的危险和损害。
本文通过对国际法律框架、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性、国际法律条约与风险预防原则的关系、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律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国际法庭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解释进行分析和探讨。
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国际法律实践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国际法庭也在不断解释和细化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内涵,以保障全球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律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国际法律、国际法律地位、国际法律框架、重要性、国际法律条约、国际法律实践、国际法庭、解释、总结1. 引言1.1 概述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国际法律领域中的重要原则,在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合作日益频繁,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风险预防原则要求各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开展国际合作时,应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可能的风险和损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认识不断加深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框架和条约也开始重视和强调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推动国际社会在各领域更好地遵守和贯彻风险预防原则。
本文将从国际法律框架、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性、国际法律条约与风险预防原则的关系、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律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国际法庭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解释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2. 正文2.1 国际法律框架国际法律框架是指国际社会在处理风险预防原则方面所遵循的法律体系和规范。
在国际法的框架下,风险预防原则被认为是确保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之一,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联合国是国际法律框架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其成立宪章赋予了联合国安理会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和权力。
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环
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摘要]风险预防原则是环境法中用以预防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保护人类和环境的重要原则,其产生以来在许多国际环境公约中得以运用,同时也被许多国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加以采纳。
为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我国应适时在国内立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完善相关立法。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环境风险;环境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
一般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最早源于联邦德国Vorsorge法则①,该法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环境破坏。
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的空气清洁法就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纳入其中,它赋予德国政策的制定者在缺乏科学确定性,但又担心出现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时,可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权利。
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变暖和北海污染的问题上就经常引用该原则以证明其所采取的强硬政策的合法性,并在当时大大地促进了德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确立和发展。
风险预防原则被提出后,首先在国际环境法逐渐得到了肯定和采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预防原则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协议和宣言中。
较早使用风险预防原则表述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宪章》,而在1987年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中则明确提出了风险预防原则,即:“为了防止北海遭受危险的物质可能带来的损害,预防的方法是必要的,它可以要求即使在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也要采取行动控制这一类物质的排放。
”[1] 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确立和传播风险预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该议定书在当时对于氟氯氢化物与臭氧层破坏的关联上并没有确切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规定:缔约方“决定为保护臭氧层,采取预先防范性措施,平衡地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释放总JS. ”o20世纪90年代是风险预防原则全面发展和落实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被更多的国家理解并接受,其适用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并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法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研究3200字
环境法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研究3200字摘要:作为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 风险预防原则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
而我们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的研究, 则是为了将它纳入国内环境法中, 以更好地发挥其对环境风险的作用。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 适用;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概述(一) 风险预防原则的概念许多环境相关条约或文件中都有出现过风险预防原则, 但从其总体情况来看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并没有明确的含义。
学者大都"为了保护环境, 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
遇到严重的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 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的证据为理由, 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这一定义作为风险预防原则最为明确的解释。
(二) 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 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其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使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根据当前的国际条约和文件规定, 适用条件主要有三:一是环境风险程度重大;二是科学论证的进行;三是不应造成不该有的损害。
环境风险程度重大。
风险预防原则并不能规制所有环境问题, 唯有环境风险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能运用。
所以临界点的确定具有决定性意义, 它可以解决适用依据问题, 同时也能使风险预防原则得到合理适用。
不同的国际条约或文件对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临界点的规定是不同的, 概括起来有高、低两种, 当环境风险可能导致重大损害, 即临界较高的节点, 才能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 反之则让环境风险继续存在。
而设定合理的程度来预测环境损害就可以采取措施, 即较低的节点。
科学论证的进行。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不确定性风险增多。
全面地分析和论证现存的环境风险有利于人类合理有效地适用该原则。
解决风险不确定性要靠临界点的确定, 因此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科学地界定各类环境风险的危害程度。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摘要: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在有关的环境危害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预防环境损害发生的义务的指导思想,由于其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预防原则在具体指导及使用过程中面临时效性启动问题,政府机构启动救济措施缺乏法律依据,风险预防原则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弊端等问题,而如有迟延那么造成的环境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巨大且不可逆转的。
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首先在立法上对风险预防原则有所规范,其次应引进一些基本方法来解决风险的不确定性,并且应该注意到风险预防原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明确风险预防原则有限适用的领域。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科学不确定性,有限适用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更大的环境污染,引发了更大的环境风险。
而由于环境风险具有未知性,人们往往对环境风险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途径、范围充满着不确定性,从而造成对环境风险产生的救济决策也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
而且环境风险的危害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人们对于危害的产生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而后果一旦产生,已无法救治。
所以我们更应该适时要转变思维重新审视以前的法律制度和价值追求,发展出一种新的环境法指导思想——风险预防原则。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概念学者大多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十五视为是对风险预防原则最准确的表述:“为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他们的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性措施。
凡有可能造成严重或不可挽回损害之处,不能将缺乏充分的科学肯定性作为推迟采取防止环境退化的费用低廉的措施的理由。
”由此可见,风险预防原则的重点有以下几点:第一点:一定的风险存在。
凡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或者不可挽回的损害的都是存在环境风险的情况。
并且风险因素是造成严重损失的或者是不可挽回的损害的。
例如生物多样性减损,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一旦发生就一般会出现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只是这些后果一般都会潜藏起来,表现周期很长,所以我们在利用风险预防原则的时候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考虑,结合长远的发展需求来看风险的威胁严重性。
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论文
从国际环境条约和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来看,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对于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损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与参考:[摘要] 风险预防原则是环境法中用以预防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保护人类和环境的重要原则,其产生以来在许多国际环境公约中得以运用,同时也被许多国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加以采纳。
为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我国应适时在国内立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完善相关立法。
[关键词] 风险预防原则;环境风险;环境法。
【论文正文】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
一般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最早源于联邦德国法则①,该法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环境破坏。
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的空气清洁法就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纳入其中,它赋予德国政策的制定者在缺乏科学确定性,但又担心出现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时,可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权利。
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变暖和北海污染的问题上就经常引用该原则以证明其所采取的强硬政策的合法性,并在当时大大地促进了德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确立和发展。
风险预防原则被提出后,首先在国际环境法逐渐得到了肯定和采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预防原则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协议和宣言中。
较早使用风险预防原则表述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宪章》,而在1987年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中则明确提出了风险预防原则,即:“为了防止北海遭受危险的物质可能带来的损害,预防的方法是必要的,它可以要求即使在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也要采取行动控制这一类物质的排放。
”[1]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确立和传播风险预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该议定书在当时对于氟氯氢化物与臭氧层破坏的关联上并没有确切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规定:缔约方“决定为保护臭氧层,采取预先防范性措施,平衡地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释放总量”。
从WTO争端解决实践看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
从WTO争端解决实践看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摘要:风险预防原则的精髓在于强调当有环境风险发生或发生之虞时,不应以缺乏科学确定性为由而限制必要措施的实施。
根据WTO争端解决实践,为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贸易争端,我国在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对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进行防范时应考虑以下因素:风险阀值,相关科学证据的充分性,成本与效益,所采取措施的非歧视性与一致性,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防范措施的定期审查与适时调整。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WTO争端解决机构;SPS协定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被认为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已被众多的国际环境法文件如《越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与利用公约》、《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直接援引或间接体现。
风险预防原则在WTO法中也得到了反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以下简称SPS协定)。
我国是WTO的成员国及许多国际环境协定的缔约国,如何依据风险预防原则对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进行管理而又不与WTO相关规范相抵触,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贸易争端?本文以风险预防原则的基本概念为起点,以WTO争端解决实践中关于SPS协定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争议为主线,对此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1984年的《伦敦宣言》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性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
”《伦敦宣言》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性文件。
在此后论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文献中,1992年“地球峰会”(Earth Summit)上发表的《里约宣言》(Rio Declaration)最具代表性。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在各种环境问题中,采取措施预防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发生的原则。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进行浅析。
首先,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
大量的环境问题已经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如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土地退化等。
在这些情况下,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主要体现在减少损害程度和防止进一步的环境破坏。
国际环境法中的一系列法律工具和机制,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都旨在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的发生。
其次,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尚未发生的情况下。
在环境问题尚处于潜在风险状态时,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主要体现在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
例如,当研究发现其中一地区存在潜在污染风险时,国际环境法要求相关各方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监测、采用先进清洁技术等,以防止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的发生。
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适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需要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环境法中,涉及到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预防的措施常常会对其他方面的利益产生影响,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
因此,国际环境法需要在风险预防的过程中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福祉。
例如,制定环境标准和法规时,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还需要考虑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国际环境法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学和技术发展。
例如,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国际环境法鼓励各方采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已经发生和尚未发生的情况下。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根据环境资源的特点和环境质量的需要,通过采取预防性措施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生。
这一原则的适用对于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在国际环境法中涵盖了多个领域。
例如,北京儿童发展标准项目的数据显示,以中国为例,大气、水源、土壤和噪声等多个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风险预防原则提出了预防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限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建立更严格的环境标准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确保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健康。
其次,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还涉及到国际环境治理的问题。
国际环境法中存在一些国际公约,如《巴塞尔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温室气体协定》等,这些公约要求各国根据预防性原则采取措施,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例如,《巴塞尔公约》规定了有机氯农药和氯化苯酚等环境污染物的国际贸易和管理办法,旨在减少这些物质的使用和排放,以预防和减少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此外,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环境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和执行环境法律和政策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方面,发达国家应该发挥先发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环境管理手段,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
最后,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还需要考虑到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进行解决。
在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过程中,各国可以通过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国际合作来分享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共同应对环境风险。
这样可以加强国际环境法的实施,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总之,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环境法发展问题对策原则分析论文(共6篇)
国际环境法发展问题对策原则分析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论生态女性主义与国际环境法美国哲学家斯普瑞特奈克(一)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認为“生态女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
[1]总而言之就表现为父权制世界观也就是男权主义,其最突出的三个主要观点为:一、男性统治的逻辑,强调男性排他性的广泛统治,其中包括对自然、女性以及有色人种等。
二、严格的等级差别观念,该观念强调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
三、单一的二元思维方式,以对立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女性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各种社会运动中,生态女性主义者意识到在父权制统治和二元式思维方式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各种压迫,倡导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一种新型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学理论流派开始被人们所广泛关注。
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思考,我们应该关注到地球环境恶化与女性歧视的联系。
女性主义者德奥博妮呼吁要重新审视西方的男权世界(theMaleSystem),男权世界的盛行已经触及到人类的生存问题了,只有改变当时的父权统治、二元思维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短缺问题。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作为生育母亲的女性和地球母亲(物理环境)是具有统一性的,生态女权主义者打响了向开始向男权世界提起了挑战。
德奥博妮宣称之所以有必要进行生态女权主义革命是因为:“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所谓的更美好和更公平的社会,而是生存,让历史得以继续,而不是让我们像大洪水前的动物和鸟类那样消失,这些物种的生育能力也因为人类过剩的人口而持续降低。
”[2]在生态女性主义的启示下,引发了我们对于环境正义的新思考,同时也给我们在研究当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与突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对于生态女性主义,许多国际法学者对其还是持怀疑态度,然而面对如今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的灾难和危机却是不争的事实。
试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 !" !
环境保护 !""!・#
#$%&’ ()*+$, &-. /&-&%$,$-+
法制与管理
措施, 线下则适用于不作为。这根标志线在不同的环境问题上 的‘ 海拔 ’ 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以上所列举的关于风险预防原则 的不同阐释,也导致了在确定风险程度临界问题上的观点相 反。 高风险低收益的活动, 例如废物的排放, 标志线的 ‘ 海拔 ’ 肯 《 定较低, 这也意味着采取预防措施的可能性较大。例如, 巴马 科公约 》 将标志线定于 “ 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活动 ” , 《 有充足证据引起关注的活动 ” , "#$%& 公约 》将标志线定为 “ 《 跨界水道公约 》 将标志线定为 “ 对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活 动” 。《 生态安全公约 》 将标志线定为 “ 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活 动” 。 同以上公约低 ‘ 海拔 ’ 标志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还有另外 一些公约, 在涉及到风险和利益并存的活动时, 风险程度临界 的制定标准明显比较严格, 标志线 ‘ 海拔 ’ 也相应地较高。英国 白皮书指出 “ 对环境的严重威胁 ” 的存在是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 的前提条件。 与此类似的是, 生物多样性公约 》 也将 “ 当存在生 物多样性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威胁时 ” 定为采取预防措施的标志 《 线。同样,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和《 里约宣言 》 也将标志线定为 “ 存在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危害的威胁 ” 。 欧洲议会的报告没有 制定一个风险程度临界的标志线, 因为所针对的并不是哪一个 具体的事件。但是,报告提出了一个风险预防原则的实施机 制。 报告指出, 基于各项具体活动的不同, 风险的程度也相应的 不同, 采取预防措施的目标是 “ 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程度 ” 而不 是“ 达到零风险 ” 。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风险预防原则的风险程度的临界确 定在不同的公约中有着不同的表述。那些风险大于收益的活 动, 例如废物排放, 风险程度临界的标志线较低, 而那些收益和 风险并存且不相上下的活动, 例如温室气体排放, 风险程度临 界的标志线较高。 !" ! 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所应采取的适当预防措施 在各种公约中, 当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得到确认后, 采 取何种预防措施也有不同的表述。但从实质来看, 各种预防措 施的实际力度还是相当接近的。 较有力度的当属 《 巴马科公约 》 公约, 这两个都是关于废物处理问题的, 用词都是 和《 "#$%&》 “ ” 制止 ( 结果的发生; 而《 跨界水道公约 》 则是 “ 采取行 ’()*)+,) 动避免 ” 负面的结果。 这三个公约的表述都很严厉, 因为所针对 的都是那些风险明显远远大于收益的人类活动。 《 同以上三个公约相类似, 生物多样性公约 》 也建议采取预 防措施来 “ 避免或最小化 ” 风险活动的不利影响。 而针对那些收 益和风险并存且不相上下的活动的公约, 预防措施显得相对缓 和一些。 例如 《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规定 “ 采取预防措施来预测、 制止或尽量控制气候变化并缓和它的负面影响 ” 。《 里约宣言 》 ” 措施, 英国白皮书鼓励 规定 “ 符合成本效益的 ( -./, ! )00)-,1*)) “ 采取预防措施以限制危险污染物的使用 ” 。 相比较而言, 《 生物安全公约 》 所规定的预防措施最为激 烈。公约规定, 一旦风险程度突破临界标志线, 缔约方有权 “ 就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一、论述风险预防原则的意义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在面临潜在风险时,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此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国际金融体系、医疗卫生体系、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
不论是金融风险还是环境风险,都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预防措施不仅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以减轻风险造成的损失,对于保障公众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不确定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有利于保护个人权益。
在各种风险事件中,个人的利益往往处于脆弱的地位,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个人的权益,降低风险事件对个人造成的损失。
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问题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风险预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在风险预防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尽管我国有关风险预防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整体来看,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环境保护领域,虽然我国有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但在风险预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这就导致了一些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公众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国在风险预防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加强。
尽管我国在风险预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但整体来看,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金融风险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国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一些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
我国在风险预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等方面。
国际法上的风险预防原则
文章编号:1001-2397(2007)05-0113-09部门法研究收稿日期:2007-04-13基金项目: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06220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维春(1964-),男,安徽省舒城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国际法上的风险预防原则陈维春(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2206)摘 要:风险预防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该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任何的经济活动之前就对该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风险预测,并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但如何将该原则运用到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领域,仍然有待我们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应加强对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中运用该原则等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风险预防;风险预防原则;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中图分类号:DF969 文献标识码:A一、风险预防原则的含义及其确立标准所谓风险,一般而言就是指由某种化学的、物理的或者生物的作用引起人员或环境的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它也可以用以下概念间的关系表示:R isk=[f (I) f(P)]-f(D)。
在这个公式里f(I)代表 内在的风险 因素,它体现该自然力本质特点或物质的危险特性的功能;f(P)代表 存在 因素,它体现的是泄漏进入环境的物质量和产品的物理和化学参数有关的累积方法和转移方法的功能,以及具体地点的典型环境参数的功能;f(D)代表 防护 因素,它体现的是社会可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将问题物质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功能。
在这个等式中f(D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既包括了一般的减少危害的防护措施,也包括了解释诸如有助于将与运输有关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运输条件等因素的立法措施[1]。
风险预防是预测和控制人类活动的未来结果,是一种拓殖未来(制度化)的企图,一种认识的图谱[2]。
风险需要以决策为先决条件,而这些决策又需要依靠将手段和目标,或者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的可以计算的标准。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
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_国际法论文_法律论文_【论文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国际环境法国际习惯法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摘要】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虽然对这一原则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所以更加确切地说,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法原则。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讨论日趋白热化,主要表现为其适用的规则以及其国际法地位。
本文试图从这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以及中国的国情,对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日益腾飞,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是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我们每天处在一个无法衡量风险系数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
从非典到H1N1,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风险是时刻存在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大自然的无情和新技术的适用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
如何应对各种天灾或者人祸造成的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vorsorgepnnzip”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到区域环境条约中,如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发表的《伦敦宣言》就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
《伦敦宣言》也就因此而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
但是诸多学者均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即“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能力将风险预防方法广泛运用。
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
论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风险预防原则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法律原则,其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遵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国际环境法是维护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风险预防原则是其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宣言》(1992年里约宣言)第15条,各国应当根据负责原则,以防止和减少环境中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严重有害事件为目标,制定和实施适当的国内环境政策。
这一原则旨在强调预防事故和灾难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和损害。
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纲要》(2020-2030)更是将风险预防原则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国际文书的确立和普遍遵守,使得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其次,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海洋法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国际海洋法是维护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框架,风险预防原则在其中也被广泛应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第194条指出,各国在海上活动中应当预防有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伤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和减少由这些活动引起的污染。
该公约还规定了各国就海洋保护和环境管理事项开展合作的义务。
此外,各个区域性海洋公约和多边海洋保护协议也纷纷酝酿和推出,其中大多数都包含风险预防原则的内容。
通过这些国际条约和协议的制定和执行,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地位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确立。
第三,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上得到了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法律机构的认可和应用。
国际法院作为国际法的最高司法机构,多次在判决中引用和适用风险预防原则。
例如,在《不丹玛查玛管辖权案》中,国际法院认定不丹河流的跨界污染问题是违反风险预防原则的。
此外,各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在各自的领域中广泛应用风险预防原则。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应对全球疫情和传染病爆发时,会根据风险预防原则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
这些国际法律机构的认可和应用,进一步加强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三法论文】浅析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
预防原则的适用
【海归招聘会】HR谈有效面试的方法1
有话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将60%以上的精力放在面试上,如果招到的是企鹅,不用说,个个是游泳冠军,但是招到一群公鸡回来,就是再多的培训,再多的福利也是枉然。
我注意到平时各企业面试时,一是例行公事样的求证证件的真假,再对着简历找不着边际的问一些问题,面试者无意间的一些举动和言词几可定“终身”,面试结果存在巨大的偶然性,对被面试者不公平,面试主考人也找不着有效的方法,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同时,与真正的人才擦身而过。
本人曾在某知名企业任过一段时间的行政经理职务,有一次,公司要招一批储备干部,要求不太高,来的人很多,我要大家站在操场上,对大家说:“我希望进来的人能长期做下去,不要仅作为一个跳板,被录用者是作为备用干部来培养,并且被传授一技之长,但目前工资不高,学历和经验不太重要,要求心态端正,觉得不适合者,现在可以出列。
”
没有一个人出列。
我不太喜欢看他们的证件学历证等,我觉得这是次要的,一是证件可作假,二是目前社会上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
我先要他们全部作一个笔试,在笔试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一些缺乏基本形象,衣冠不整的面试者,做好记号,在面试结束后,由文员通知其等通知。
收到笔试卷后,笔迹太草,基本的常识性题目做不会者,得分太低者出局。
再一步骤,公司广场边上有一片蒿草地,我叫他们拔草,这并不是要剥削他们的劳动,这草拔不拔也无所谓,但我要看他们愿不愿拔草,且草拔得好不好,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如何。
在交待完后,我躲在三楼窗户后面观察他们,结果发现,十人中,只有四人较认真,其余的人很不情愿的模样,且东张西张望看是否有人在监督。
四人留了下来,其余全部回去等通知,四人留下来后,每人分得一块抹布,清洁机器,吩咐完后,我说半小时后我来检查。
半小时我来后,二个人的机器擦得非常仔细干净,留了下来,其余淘汰。
这两个人留了下来,证明我是对的,他们为人诚恳,团结同事,做事踏实,肯学习,求进步,不好高骛远,老员工很欢迎他们,他们也在公司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且后来成为了公司的得力干部,多年后,即使我离开了原来的公司,他们一直对我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而我并未特别照顾他们,他们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老乡,学历并不高,经验也不足,我说,是你们自已良好的态度得到录用。
一个公司的持续成功依靠人才,而人才如何寻找和鉴别?有些人会说不会做,有些人会写不会做,有些人会做但不会表现,通过事实、事例和工作实践是最好的鉴别方法,能有效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才。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