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是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6.综合性学习。
为培养同学们对诗歌 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碣石(jig)枯藤(kū) 断肠人(cáng)
C.萧瑟(sè) 天涯(yá) 夜郎西(láng)
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C项正确。ABD三项修改为:A. 子规啼(tí);B.断肠人(cháng);D.潮平(cháo)。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观沧海》一、常识填空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练习(共6题;共28分)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pāo()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chà()那间僵直了,随既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扑撒________ 模________ 样(2)根据拼音写汉字。

pāo________ 举chà________ 那(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4.选词填空。

(1)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________ (A.攀附 B.依附 C.附着)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________ (A.举起 B.掀起 C.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uái shù________上的葡萄wàn________再也pān fù________不住了,才松了一下quán qū________的手脚。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liāo________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填空(1)水何澹澹,。

(2) ,洪波涌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 ,,”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方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答案】(1)山岛竦峙(2)秋风萧瑟(3)随君直到夜郎西(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答案】A【解析】B.作者曹操,字孟德。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七言绝句。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

3.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的“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________天【答案】谈【解析】对仗的要求: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_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_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一、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诗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2.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

3.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4. 对《观沧海》简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附答案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jié)澹澹( dàn)..竦峙( sǒng zhì)萧瑟(s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东临碣石临:到达,登上.(2)水何澹澹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3)山岛竦峙竦峙:耸立..(4)幸甚至哉至:达到极点.(5)XXX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降职..(6)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柳絮..(7)次北固山下次:停宿.(8)客路青山外客路:旅人前行的路..(9)天净沙·秋思.(10)枯藤老树昏鸦昏鸦:傍晚时将要回巢的乌鸦..(11)断肠人在天涯断肠:形容悲戚到极点..3.文学知识填空。

(1)XXX,字XXX,东汉末(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墨客。

代表诗歌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2)XXX,字太白,号XXX居士,唐朝浪漫主义墨客,被先人誉为“XXX”。

其人爽朗风雅,爱饮酒作诗,喜结交。

我们学过他的诗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3)XXX,字少伯,唐朝有名边塞(诗派)墨客。

(4)XXX,号XXX,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思:思绪4.理解型默写。

(1)《观沧海》中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对景物做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的诗句是: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无依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落日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写毫无生气的风景,表现暮秋傍晚典范特点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观沧海》同步练习1.本诗作者___________,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_____________、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_______,次写海面上的________,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____。

4.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5.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___________的气势。

“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_______,树木的________,波浪的_________。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_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_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一、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诗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2.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

3.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4. 对《观沧海》简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统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

统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下图古诗不相同的一项是()A.《黄鹤楼》(崔颢)B.《泊秦淮》(杜牧)C.《天净沙·秋思》(马致远)D.《次北固山下》(王湾)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B.《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共写了九种秋天特有的景象来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从全诗来看,切合当时情事,从而融情入景。

D.《观沧海》一诗,作者运用四言短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6.把下面这些句子重新排列,意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杨花落尽、杜鹃啼声声的时节②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③李白十分担忧④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⑤李白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⑥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A.①④⑤②③⑥B.⑤④③①②⑥C.①⑤④③②⑥D.⑤③④②①⑥二、填空题三、句子默写四、情景默写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xiē) 山岛竦峙.(zhì)B.水何澹.澹(dàn) 海日生残.夜(cán)C.秋风萧瑟.(sè) 枯藤.老树昏鸦(téng)D.幸甚至哉.(zāi) 杨花落尽子规啼.(tí)2.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 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 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心情5.根据要求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展现大海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

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根据提示填空。

(1)曹操在《观沧海》中用“,;,”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2)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牵挂、关心、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3)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路经碣石山时所作,用语精当,诗歌以“”字统领全篇;“涌”字生动地展现了大海的气势。

3.请对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请简要分析。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诗人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6.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

下面对诗歌第一句呈现的意境氛围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雄伟壮阔B.迷蒙凄凉C.恬静优美D.虚幻缥缈7.诗歌的后两句与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表达的情感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答案:课后知能演练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观磅礴3.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时同步练》(部编版)一、字词书写(共5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澹.澹(_________)子规.(________)天崖.(__________)龙标.(________)归雁.(__________)客.路(_________)【答案】(1). dàn(2). guī(3). yá(4). biāo(5). yàn(6). kè【详解】考查注音。

“澹”不要只读“詹”的音。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崖”不要读成“yái”。

客路,kè lù,是指外乡的路。

注意识记。

二、语言表达(共5 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幸甚至.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耸立(2). 达到极点(3). 旅人前行的路(4).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诗句,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至”在这里是“达到极点”的意思,“残夜”指的是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三、句子默写(共10 分)3.默写。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

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

5。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6。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竦.峙( ) 萧瑟.( )枯藤.( )灿.烂( ) 残.夜( )2.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二、选择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

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4.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能融情入景。

B.【乙】诗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C.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

D.两首诗的结尾句都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意,表达了对朋友、故乡的怀念惜别之情。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升起)杨花..落尽(杨树开的花)B.老树昏.鸦(黄昏)古道西风..(秋风)C.歌以咏.志(咏叹)风正一帆悬.(挂)D.星汉..灿烂(银河)次.北固山下(停宿)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次北固山下》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天净沙秋思》
一、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四、探究提高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
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课后完成)
深秋,夕阳西下。

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秋词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3分)
8、诗歌的一、二两句用到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表达作者的乐观开阔心情(2分)
《夜雨寄北》阅读练习及答案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2、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3、3、“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4、“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