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大纲
一、全面强化民族海洋战略意识
1.“宽视野”的海洋意识
2.“大时空”的海洋意识
3.“高目标”的海洋意识
4.“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二、制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战略1.“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2.“高效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3.“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三、确立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坚持和平协商的基本方针
3.运用海洋法律法规等手段
4.采取“先易后难,分区解决”的战略步骤
四、全面实施海洋防卫战略
1.加强海上防卫力量建设
2.扩大海洋防卫纵深
知识点汇总
原理
K01:对中国海洋权益现状的反思
K02:民族海洋战略意识
K03: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战略
K04: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
K05:海上防卫力量建设
K06:如何扩大海洋防卫纵深
信息
I01: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柬埔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正文
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着既复杂又严峻的形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一贯缺乏海洋战略思维;二是“重陆轻海”曾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意识;三是中国的国土思维始终停留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定势上,但中国是海洋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四是中国曾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朝实施禁海令长达400年,错失了发展中国海洋事业的良机;五是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较低,还没有全面认识海洋,对海洋研究投入的力量比较薄弱。
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海上安全维系着国家未来重大的生存和发展利益,没有海上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近年来,中国开始重视海上利益的拓展。从2008年12月起到2011年5月,中国海军执行护航行动2年半,已成功护航3000多艘商船,其中有1400艘外国商船;另外还有“撤侨行动”,2011年1月,中国从埃及撤侨1800人,2011年3月从利比亚撤侨3.3万人。
一、全面强化民族海洋战略意识
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在其所著《海权论》中提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1.“宽视野”的海洋意识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海洋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中国的战略利益,牵动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影响着中国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国际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维护周边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时俱进的海洋强国意识、海洋可持续利用意识、海洋权益和安全意识。
2.“大时空”的海洋意识
中华民族应确立一种“大时空”的海洋意识,包括“时域”意识和“空域”意识两个方面。在“时域”意识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跨世纪的海洋事业,尤其是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空域”意识方面,中国应根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确立经略全球海洋的战略意识,向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等各个领域进军。
3.“高目标”的海洋意识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规划中国“四化”建设蓝图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曾具体提出过新时期中国海洋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构想、思路和目标。在这一基础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建设“海洋大国”、“海洋强国”作为中国跨世纪海洋发展战略的奋斗目标,下定决心奋战几十年,使中国在经略海洋的各个主要领域,特别是海洋经济领域力争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4.“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要实现新世纪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在国家干部、大中学生、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海洋和国防教育,快速扭转目前大部分人员不熟悉、不了解中国海洋现状的局面,在全国营造起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关注国家海洋安全的良好民族氛围。
二、制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战略
中国颁布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中国应该实行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的海洋战略”,在国家战略的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军事、海洋科技等领域内,“必须坚持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的原则。
1.“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中国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海洋弱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中国的人均海域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占有面积排在世界第122位,海洋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30,人均大陆架盆地的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1/40,大陆架油气资源人均不足世界的1/2。
2010年,中国进口原油总量达2.39亿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5%。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预测: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2020年将达到65%。这些信息都表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贫乏问题。
2.“高效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中国对海洋科技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综合效益的提高极为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中长期海洋科技发展纲要》、《海洋技术政策(蓝皮书)》、《“九五”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实施纲要》和多项海洋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是中国海
洋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值得我们深思。
3.“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根据对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占矿产消耗量的9O%以上)的分析,今后1O年约有1/4不能满足需要,20年以后约有1/2不能满足需要,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有些资源还会面临枯竭的局面。从总量上看,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从“十五”末期的1.77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85万亿元;从对区域经济贡献方面看,海洋生产总值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十五”末期的15%,增长到2010年的近16%;从年均增长速度上看,“十一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3.5%;从拉动就业看,“十一五”期间,涉海就业人员达到3350万人,其中,新增涉海就业570万人,也就是说沿海地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涉海就业人员。
因此,要把这一宏伟“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变成现实,就必须使国防建设与国家海洋经济同步发展。
三、确立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
目前,中国海洋国土管理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海上划界、近海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利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与俄罗斯、印度、越南等邻国先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基本上解除了陆地方向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基本上摆脱了中国面临陆上强国与海上强国两面夹击的战略困境,这使中国终于有时机和实力从大国土、大资源的角度来运筹出战略。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海洋权益之争是濒海国家间海洋政治斗争中最重要的方面。目前,有些国家企图利用国际“先占”原则,通过实际控制来取得这些岛屿的主权;有些国家自行宣布主权管辖范围;有些国家加强同美、日、印等国的合作来抗衡中国等。这种不待协商、单方面划界、强行占领、强行开发的行径,实际上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严重侵犯。
2.坚持和平协商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坚持主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基本原理的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新思路。
江泽民同志也曾强调指出,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对中国同邻国之间存在的争议问题,应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