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床单位工作规范
床单位管理
![床单位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529b0f650e52ea55189826.png)
晨晚间护理
1、定义:
根据病情需要,为危重昏迷截瘫高热大手术后或年老体弱的
病人,在晨间及晚间所进行的生活护理,称为晨晚间护理.轻病人 的晨晚间护理,可在护士指导与必要的协助下进行. 2、目的: (1)使病人清洁舒适,预防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保持病室的整
洁。
(2)观察和了解病情,为诊断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3)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保持病室整洁.
晨晚间护理的内容
晨晚间护理的内容
6、最佳的工作程序 (1)问(2)看(3)做(4)教
问候:床旁问候病人,自我介绍并告知责任护士。负责医生护士长 了解病人病情,向患者解释基础护理及床位整理的目的和意义。了 解患者的心理状,适当实施心理护理。 查看:病人病情有无异常,衣服头发皮肤会阴指甲是否清洁,卧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 嗽
(四)卧位护理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五)排泄护理 (六)协助沐浴或擦浴 1.协助更衣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1次/2小时 必要时 需要时 需要时 2次 /日 1次/2-3日
(七)其他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2.协助洗头
3.协助指/趾甲护理
需要时
II级护理
B.患者生活完全自理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一)整理床单位
1次 /日
(二)患者安全管理
(四)Ⅲ级护理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一)整理床单位
1次 /日
(二)患者安全管理
1:整理床单位
1目的: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2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接力安全的原则。 (2)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 (4)采取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 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意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护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7)使用橡胶单或防水布时.避免其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a1f9320740be1e650e9ad4.png)
卫生部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我部组织制定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doc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doc3.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doc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医院床单位管理制度
![医院床单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e919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f.png)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床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床单位设置1. 医院床单位设置应遵循合理布局、方便患者、节约资源的原则。
2. 病床间距应满足以下要求:(1)普通病床:平行排列的病床净距不应小于1.2m,有吊帘分隔时不应小于1.4m,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m。
(2)重症监护病房:床间净距不应小于 1.20m,重症监护单床间不应小于12m。
(3)急诊科抢救监护室:平行排列的观察床净距不应小于1.2m,有吊帘分隔时不应小于1.4m,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m。
(4)血液透析室:治疗床(椅)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2m,通道净距不宜小于1.3m。
3. 感染性疾病病区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并符合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要求。
4. 重症监护病房应至少配备1个单间病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8m。
三、床单位使用1. 医院床位实行预约管理制度,患者入院前需进行床位预约。
2. 床位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优先安排病情危重、病情复杂、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
3.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床位使用情况,包括床位号、床单位设施、注意事项等。
4. 患者离开床位时,应将床位清理干净,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5. 医院床位实行一床一医一护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四、床单位维护1. 医院应定期对床单位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床单位设施完好。
2. 床单位设施损坏时,应及时更换或维修,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3. 床单位清洁工作由医院负责,每日进行两次清洁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消毒。
4. 床单位清洁消毒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消毒效果。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设立床位管理小组,负责床单位的日常管理、监督与考核。
2. 床位管理小组定期对床单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铺床消毒工作制度
![医院铺床消毒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45868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1.png)
医院铺床消毒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交叉感染,医院制定铺床消毒工作制度,规范铺床消毒工作流程,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病房、检查室、治疗室等场所的铺床消毒工作。
三、铺床消毒工作流程1. 准备工作:铺床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床单位:确保床单位整洁、无破损、无污渍,床垫、床褥、床单等床上用品齐全。
(2)备齐消毒物品:消毒液、消毒剂、毛巾、手套等。
(3)个人防护: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2. 消毒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铺床消毒:(1)清洁床单位:用清水擦拭床架、床头柜、床尾等部位,确保清洁。
(2)消毒床垫:使用消毒液浸泡床垫,消毒时间为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3)消毒床褥:用消毒液浸泡床褥,消毒时间为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4)消毒床单:用消毒液浸泡床单,消毒时间为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5)消毒床头柜、床尾:用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床尾等部位,确保消毒到位。
3. 铺床:铺床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铺设床垫保护套:将床垫保护套铺在床垫上,确保密封。
(2)铺设床单:将床单平铺在床垫上,四周塞入床垫下方。
(3)铺设床褥:将床褥铺在床单上,确保平整。
(4)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头柜、床尾,摆放好床上用品。
4.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或转科后,进行终末消毒:(1)拆除床上用品:将床垫保护套、床单、床褥等床上用品拆除,放入污物袋。
(2)消毒床垫:使用消毒液浸泡床垫,消毒时间为6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3)消毒床褥、床单:用消毒液浸泡床褥、床单,消毒时间为6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4)消毒床头柜、床尾:用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床尾等部位,确保消毒到位。
5. 记录:记录铺床消毒时间、消毒液种类、消毒人数等信息,以便追溯。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铺床消毒工作流程,确保消毒效果。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72b95c13cc17552707220859.png)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一、特级护理二、一级护理三、二级护理四、三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三、口腔护理(一)工作目标。
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血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bc90a6bb84ae45c3b358ce6.png)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三、口腔护理四、会阴护理五、足部清洁六、协助患者进食/水七、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八、协助患者床上移动九、压疮预防及护理十、失禁护理十一、床上使用便器十二、留置尿管的护理十三、温水擦浴十四、协助更衣十五、床上洗头十六、指/趾甲护理十七、安全管理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口腔护理一、工作目标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护士常用护理规范手册
![护士常用护理规范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d2e9b1c7375a417866f8f4c.png)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三、口腔护理(一)工作目标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血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
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提高患者床单位整洁度措施落实情况记录
![提高患者床单位整洁度措施落实情况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a9486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9.png)
提高患者床单位整洁度措施落实情况记录一、引言患者床单位的整洁度对于病患的康复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医疗环境中,保持患者床单位的整洁度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患者床单位整洁度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和监测,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治疗质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探讨患者床单位整洁度措施的落实情况记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整洁度措施现状分析2.1 整洁度措施的重要性患者床单位的整洁度与患者的健康直接相关。
卫生条件差的床位容易滋生病菌和传播疾病,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因此,落实整洁度措施对于改善医疗环境、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2.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患者床单位的整洁度措施落实情况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规范操作流程:许多医院缺乏具体的整洁度操作规范,导致相关措施的落实不到位。
2.人员不足:由于工作压力和人员不足,床位整洁工作无法得到充分重视和落实。
3.缺乏培训和宣传:部分医护人员对于整洁度措施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缺乏足够的了解。
4.监测和考核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考核机制,导致整洁度措施的执行情况无人可知。
三、改进措施3.1 规范操作流程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整洁度操作规范,并向医护人员推广。
这些规范应包括床单更换、床位清洁、床边用品消毒等具体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 加强人员培训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整洁度措施的培训,向医护人员普及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应及时进行培训考核,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正确、规范地操作整洁度措施。
3.3 增加人员配备医院应根据床位数量和工作量,增加整洁度工作人员的配备。
只有人力资源充足,才能确保整洁度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3.4 强化监测和考核医院管理部门应建立整洁度措施的监测和考核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抽查、日常检查、匿名投诉等方式,对整洁度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整改和处罚。
四、改进方案实施情况记录4.1 规范操作流程的制定与推广在改进方案实施前,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整洁度操作规范,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推广活动。
儿科床单位管理制度
![儿科床单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3bfd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a.png)
儿科床单位管理制度一、床位管理的原则1. 患者至上: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2. 公平公正: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床位安排公平合理;3. 优质高效: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医疗服务制度,提高工作效率;4. 合理使用资源: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 科学管理:按照科学规范进行管理,做到规范、标准、透明。
二、床位管理的范围1. 儿科急诊病床:用于急诊患者的短期观察和治疗;2. 儿科住院病床:用于需要长期治疗和观察的患者;3. 儿科特需病床:用于特殊病情需要特殊管理的患者。
三、床位管理的流程1. 床位申请:家属或患者到达医院后,需填写床位申请表,交给护士站进行审核;2. 床位安排:按照床位管理制度规定的优先级和治疗需求,护士站进行床位安排;3. 床位入住:患者经过审核后,由护士引导入住指定床位,并进行初步检查和记录;4. 床位转移:若患者病情变化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护士站可以进行床位转移;5. 床位出院:患者治疗结束或痊愈后,由医生出具出院证明,经过审核后,患者可以出院。
四、床位管理的原则1. 急危重症优先: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安排床位;2. 病情轻重优先:病情轻重程度优先安排床位;3. 尊重患者选择:尊重患者和家属对床位选择的意见;4. 合理调度:合理利用床位资源,避免床位空置或资源浪费。
五、床位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 医务人员责任: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床位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并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2. 患者家属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保护儿童患者的安全和隐私;3. 医院管理层责任:制定和完善床位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床位管理工作,确保床位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床位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监督机制:建立床位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床位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解决;2. 评估制度:定期对床位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医院护理床单位的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床单位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b4c4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7.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护理床单位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保证床单位整洁、舒适、安全,满足患者需求。
2. 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健康。
3.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促进护理团队和谐。
三、管理职责1. 护理部负责制定床单位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床单位管理制度,并对护士进行培训。
3. 护士负责床单位的日常管理,确保床单位整洁、舒适、安全。
四、床单位管理要求1. 床单位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
2. 床单位物品应分类存放,摆放整齐,便于取用。
3. 床单位设施(如床、床垫、床头柜等)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4. 床单位被褥、床单、枕套等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柔软、舒适。
5. 床单位消毒液、清洁剂等物品应妥善保管,定期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6. 床单位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减少噪音干扰。
五、床单位清洁消毒1. 床单位清洁消毒应由护士负责,每日至少进行一次。
2. 清洁消毒时,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3. 清洁消毒后,应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
六、床单位物品管理1. 床单位物品应分类存放,如:床上用品、洗漱用品、护理用品等。
2. 床上用品应定期清洗、晾晒,保持干净、整洁。
3. 洗漱用品应每日更换,保证患者使用卫生。
4. 护理用品应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七、床单位安全检查1. 护士长应定期对床单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护士在交接班时,应检查床单位安全,确保患者安全。
八、培训与考核1. 护理部应定期对护士进行床单位管理培训,提高护士的床单位管理能力。
2. 护理部应定期对护士进行床单位管理考核,确保护士掌握床单位管理知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护理床单位的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90c202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c.png)
1次/2小时 必要时
需要时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 需要时 1次/周 需要时
• 二、一级护理
A.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项目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一)晨间护理
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
(二)晚间护理
3.口腔护理
4.会阴护理
第十一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住院患者根底护理 效 劳工程
〔试行〕 卫生部 2021年1月22日
• 一,特级护理
项目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 进食/水
项目内涵 备注
1.整理床单位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1次/日
1.协助面部清洁
(二)晚间护理
2.协助会阴护理
1次/日
3.协助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 进食/水
(四)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 咳嗽
1次/2小时
2.协助床上移动
必要时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五)排泄护理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入量、自行进食能力,有无偏瘫、吞咽困难、视力减退等。 • 3.评估患者有无餐前、餐中用药,保证治疗效果。 • 4.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护士应注意食物温度、软硬度及患者
的咀嚼能力,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 •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给予饮食指导,如有治疗饮食、特
殊饮食按医嘱给予指导。 • 6.进餐完毕,清洁并检查口腔,及时清理用物及整理床单位,
养老护理员初级 操作步骤
![养老护理员初级 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f0a70f3524de518964b7de4.png)
基础护理的规范一、床单整理(一)工作目标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尿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及时处理。
三、协助患者进食(一)工作目标协助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患者进食,保证进食及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的病情、饮食种类、自行进食能力,有无偏瘫、吞咽困难、视力减退等。
3.评估患者有无餐前、餐中用药,保证治疗效果。
4.患者进食过程中,护士应注意食物温度、软硬度及患者的咀嚼能力,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要求规范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cd9857a32d7375a5178048.png)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三、口腔护理四、会阴护理五、足部清洁六、协助患者进食/水七、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八、协助患者床上移动九、压疮预防及护理十、失禁护理十一、床上使用便器十二、留置尿管的护理十三、温水擦浴十四、协助更衣十五、床上洗头十六、指/趾甲护理十七、安全管理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口腔护理一、工作目标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全文)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3fbfda43323968001c92b1.png)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全文)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卫生部(现“国家卫健委”)制定《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整理床单位01 工作目标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02 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03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面部清洁和梳头01 工作目标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02 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03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口腔护理01 工作目标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02 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护士床单位整改措施
![护士床单位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cbe75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d.png)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护士的 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障患者的安
全。
07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效果评价指标设定
整改完成率 护士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整改质量评分
统计整改床单位的数量与总床位数的比例,反映整改工作的进 度和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整改后床单位的满意度,反映整改工 作的实际效果。
培训参与度
将护士参加培训的次数、学 习时长等作为考核指标,以 促进学习积极性。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
定期反馈
定期向护士反馈考核结果,指出不足,提出 改进意见。
经验分享
组织护士定期分享工作经验和技巧,促进团 队学习和进步。
定期评估与调整
对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定期评估,根据 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激励措施
。
整改效果评估
患者满意度调查
收集患者对床单位整改后的满意度,以便进 一步完善。
安全事故发生率统计
统计整改后床单位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确保患者安全。
护士工作效率评估
对比整改前后护士完成相同任务所需时间, 评估整改效果。
定期检查与维护
制定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确保床单位持续 处于良好状态。
02
整改背景与目的
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有助于医护人员高效工作。
增强医院形象
整洁、舒适的床单位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整改意义与价值
保障医疗安全
床单位设施的完善有助于 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 的风险。
提高患者满意度
舒适的住院环境有助于提 升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 口碑。
促进医院发展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流程教材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流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98f59881ed9ad51f11df2ad.png)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与流程2021年目录第一章住院患者根底护理效劳项 (1)第二章根底护理效劳工作标准、流程 (4)1.整理床单位 (4)2.面部清洁和梳头 (6)3.口腔护理 (8)4.会阴护理 (12)5.足部清洁 (15)6.协助患者进食/水 (17)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 (19)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23)9.压疮预防及护理 (27)10.失禁护理 (29)11.床上使用便器 (32)12.留置尿管的护理 (34)13.温水擦浴 (37)14.协助更衣 (40)15.床上洗头 (42)16.指/趾甲护理 (44)17.平安管理 (46)第三章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效劳标准 (47)1.患者入院护理 (47)2.患者出院护理 (49)3.手卫生 (51)4.无菌技术 (56)5.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1)6.口腔护理技术 (66)7.导尿技术 (69)8.胃肠减压技术 (73)9.鼻饲技术 (77)10.灌肠技术 (81)11.氧气吸入技术 (87)12.雾化吸入疗法 (90)13.血糖监测 (95)14.口服给药技术 (98)15.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101)16.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04)17.静脉留置针技术 (108)18.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11)19.静脉注射技术 (114)20.肌内注射技术 (117)21.皮内注射技术 (120)22.皮下注射技术 (123)23.物理降温法 (126)24.经鼻/口腔吸痰法 (129)25.心电监测技术 (132)26.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135)27.心肺复苏根底生命支持术 (140)第一章住院患者根底护理效劳工程一、特级护理二、一级护理三、二级护理四、三级护理第二章根底护理效劳工作标准、流程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标准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平安的原那么。
产房产床单位不整洁整改措施
![产房产床单位不整洁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6929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7e.png)
产房产床单位不整洁整改措施
一、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医院卫生感染防控意识,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学习。
二、科室负责人切实履行医院卫生感染管理职责,每两月组织学习一次,落实产房产床卫生感染报告、监测制度。
三、督促产房产床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记录产房空气、环境及各项物品的消毒方式、时间、剂量,落实签字制度。
四、接生时充分利用一次性产包,使用防渗透的无菌单,保持手术衣的干燥。
五、严格执行于卫生规范,按生时严格刷手,按规定戴口罩、帽子。
六、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
七、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掌握无菌技术。
八、产房灭菌物品储存符合要求。
九、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细菌学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病房床铺管理制度范本
![病房床铺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c3d2c2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病房床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绪论为加强病房床铺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病房床铺管理的任务与原则第一条病房床铺管理的任务是加强对床铺的使用、清洁、消毒、整理和维护,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卫生。
第二条病房床铺管理的原则是科学、严格、规范、专业、便捷、经济。
第三条床铺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操作。
第四条病房床铺管理应加强对床铺清洁、消毒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病房床铺管理的责任第五条病房床铺管理工作由医院床铺管理人员负责。
第六条医院床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床铺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负责对病房床铺进行清洁、消毒、整理和维护。
(三)负责床单、被褥、枕头套等物品的清洗和更换。
(四)负责检查床铺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病房床铺管理的责任流程:(一)医院床铺管理人员负责床铺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护士负责对病房床铺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查,及时向床铺管理人员报告。
(三)医生负责对患者床铺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第四章病房床铺管理的内容第八条病房床铺管理的内容包括:(一)床单、被褥、枕头套等物品的清洗和更换要求。
(二)床铺的日常清洁要求。
(三)床铺的定期消毒要求。
第九条床单、被褥、枕头套等物品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制作,定期更换并进行清洗消毒。
第十条床铺的日常清洁应保持床铺整洁干净,定期清洁打扫。
第十一条床铺的定期消毒应根据医院规定,按时进行床铺的消毒工作。
第五章病房床铺管理的保障措施第十二条医院应向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床铺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床铺管理工作的重视和专业水平。
第十三条医院应配备必要的床铺管理设备和消毒用品,确保床铺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病房床铺管理的监督与考核第十四条医院床铺管理人员对床铺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并定期对工作进行考核。
第十五条医院要建立床铺管理责任制,对床铺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确保工作的规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床单位工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