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D 69800a(整理).pptx

合集下载

ASTM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D a

ASTM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D a

Designation: D 698—OOaε1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1、范围1、1这些试验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击实方法,以确定土得含水率与干重度之间得关系(击实曲线),在直径为4或6in、(101.6或152。

4-mm)模子里,重为5、5—lbf(24。

4-N)得重锤从12in.(305mm)得高度掉落,产生12,400(600)得击实作用力。

注释1—注释2-1.2这些试验方法仅应用于含30%或更少质量得保留在—in。

(19.0—mm)筛上得土(材料)。

注释3—1。

3 提供三种供选择得方法。

使用得方法应按规范说明得,规范为试验材料得说明。

如果没有指定方法,方法得选择应基于材料等级、1。

3、1 方法A:1、3.1。

1模子-直径4in。

(101、6-mm)。

1.3.1.2材料—通过No.4(4。

75—mm)号筛。

1.3.1、3 分层—三层。

1、3。

1。

4每层击数-25、1、3。

1、5用料-如果保留在No.4(4、75—mm)号筛得质量含量为20%或就是更少得材料可使用。

1。

3。

1.6 其它用料-如果方法没有明确指定,符合等级要求得材料都可能被方法B或C使用。

1。

3.2 方法B:1、3、2。

1模子-直径4in。

(101、6—mm)。

1、3、2。

2材料—通过-in。

(9.5-mm)筛。

1.3。

2、3分层-三层、1.3.2.4每层击数—25击。

1、3、2、5用料-如果保留在No.4(4、75-mm)号筛得质量含量超过20%得材料与保留在-in、(9.5-mm)筛得质量含量为20%或更少得材料可使用。

1、3。

2、6 其它用料—如果该方法中没有明确指定,符合等级要求得材料可能被试验方法C使用。

1。

3、3 方法C:1。

3。

3。

1模子-直径6-in.(152。

4-mm)、1、3、3、2材料-通过-inch(19、0-mm)筛。

1。

3.3.3层数—三层。

1。

3。

3、4 每层击数-56击、1.3.3.5用料—如果保留在—in。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幻灯片PPT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幻灯片PPT

为最佳含水率
0
ωop
ω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佳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2.当含水率较低时击数的影 响较显著。当含水量较高时, 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趋 ω 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 功能是无效的
❖ 1、影响压实的因素
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能、 土的种类和级配等
1.含水率的影响
ρd
ρdmax
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 的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 而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大 到某一值后,含水率的继
续增加反招致干密度的减
小。干密度的这一最大值
称为该击数下的最大干密
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
2、试样击实
(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 (2)小试桶按三层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3)
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5) (3)每层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层拉毛,小
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6mm 。 (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下套筒,称
(2)重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4.5kg,落距为45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m3;II-1 分5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I-2分3层夯实,每 层98击,最大粒径40mm。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 供重要依据。

试验培训课件-施工试验与实体检测操作

试验培训课件-施工试验与实体检测操作

a.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试样最大粒径
试坑尺寸(mm)
直径
深度
5(20)
150
200
40
200
250
60
250
300
b.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c.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 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 10g,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d.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 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e.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 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 5)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③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
(一)依据标准和规范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二)混凝土取样规定
1、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 1.1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2 每组试件应从同一盘拌合物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 1.3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 一车混凝土中的约 1/4 处、1/2 处和 3/4 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 宜超过 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取样量应多于混凝土强度检验项目所需量的 1.5 倍,且 宜不少于 20L。 2、预拌混凝土 2.1 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并在 40min 内完成。混凝土 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 1/4~3/4 之间采取。取样量应满足混凝土强度检验项目所需用 量的 1.5 倍,且宜不少于 20L。

20 击实试验

20  击实试验

20 击实试验20.0.1 击实试验是测定试样在标准击实功作用下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该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0.0.2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600kJ/m3,重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2700kJ/m3。

20.0.3 本试验类型和方法列于表20.0.3,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试样最大粒径选用。

注:1.Q1、Q2、Z1、Z2、Z3分别称:轻1、轻2、重1、重2、重3;2.Q2、Z2、Z3筒高为筒内净高。

20.0.4 当试样中粒径大于各方法相应最大粒径5mm、20mm或4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

20.0.5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 击实筒:钢制圆柱形筒,尺寸应符合表20.0.3规定。

该筒配有钢护筒、底板和垫块,见图20.0.5-1。

154图20.0.5-1击实筒(mm)1-护筒;2-击实筒;3-底板;4-垫块155156图20.0.5-2 击锤与导筒(mm) 1-提手;2-导筒;3-硬橡皮垫;4-击锤3 推土器:螺旋式推土器或其他适用设备。

4 天平:称量200 g ,分度值0.01 g 。

5 台秤:称量15 kg ,分度值5 g 。

6 标准筛:孔径为5 mm 、20 mm 、40 mm 。

7 其他:碾土设备、喷水设备、切土刀、称量盒、烘箱等。

20.0.6 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代表性试样风干或在低于50 ℃温度下进行烘干。

烘干后以不破坏试样的基本颗粒为准。

将土碾碎,过5 mm 、20 mm 或40mm 筛,拌和均匀备用。

试样数量,小直径击实筒最少20 kg ,大直径击实筒最少50 kg 。

2)按本规程第4.2节烘干法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率。

按试样的塑限估计最优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选择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试样至少5个,其中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 个接近塑限。

ASTM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

ASTM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

Designation: D 698 - OOaε1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1. 范围这些试验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击实方法,以确定土的含水率和干重度之间的关系(击实曲线),在直径为4或6in.(或)模子里,重为的重锤从12in.(305mm)的高度掉落,产生12,4003ft-(6003lbf/ftkN-)的击实作用力。

m/m注释1-注释2-这些试验方法仅应用于含30%或更少质量的保留在3-in.筛上的土(材料)。

4注释3-提供三种供选择的方法。

使用的方法应按规范说明的,规范为试验材料的说明。

如果没有指定方法,方法的选择应基于材料等级。

1.3.1 方法A:1.3.1.1 模子-直径4in.。

1.3.1.2 材料-通过号筛。

1.3.1.3 分层-三层。

1.3.1.4 每层击数-25。

1.3.1.5 用料-如果保留在号筛的质量含量为20%或是更少的材料可使用。

1.3.1.6 其它用料-如果方法没有明确指定,符合等级要求的材料都可能被方法B或C使用。

1.3.2 方法B:1.3.2.1 模子-直径4in.。

1.3.2.2 材料-通过3-in.筛。

81.3.2.3 分层-三层。

1.3.2.4 每层击数-25击。

1.3.2.5 用料-如果保留在号筛的质量含量超过20%的材料和保留在3-in.8筛的质量含量为20%或更少的材料可使用。

1.3.2.6 其它用料-如果该方法中没有明确指定,符合等级要求的材料可能被试验方法C使用。

1.3.3 方法C:1.3.3.1 模子-直径6-in.。

1.3.3.2 材料-通过3-inch筛。

41.3.3.3 层数-三层。

1.3.3.4 每层击数-56击。

1.3.3.5 用料-如果保留在3-in.筛的质量含量超过20%的材料和保留在83-inch筛的质量含量超过30%的材料可使用。

41.3.4 直径6-in.的模子不能用在试验方法A或是B。

注释4-如果试验含有超过质量百分数超过5%的超粒径部分(粗粒),则该材料在该试验中,必须对单位质量和试样含水率或是合适的野外原位测试试样密度采用操作规程D 4718修正。

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击实仪校验方法

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击实仪校验方法

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击实仪校验方法
本检验方法,实用于击实仪的检定。

一、概述
击实仪是试验室专用设备,夯锤的选用与土壤含水量有关。

适用于水利、公路、铁路、机场及建筑地基的填土工程作击实试验(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本标准击实功能下测点的含水量和干容重之间的关系,从而检定土样的最佳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容重。

二、检验项目和检验条件、工具
三、校验要求和校验方法
1、外观
(1)要求:各部位不应有伤痕、锈迹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仪器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使用维修后的仪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质量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校验方法:目力观察
2、绝缘强度
(1)要求:仪器的电器部分、电源线,应绝缘良好,线路绝缘层不应有外观的老化损坏,踊裂现象,机器接地良好、动力线与仪器外壳绝缘值应在5MN以上(20±1℃)。

(2)校验方法:用目力观察和50V欧表检查。

3、夯锤工作高度
(1)要求:夯锤高度应符合轻型305mm、重型457mm。

(2)检验方法:将仪器电源断开拆开电机后盖,用手转
动叶轮直至夯锤升到最高度,最后测夯锤高度。

4、夯锤重量(包括齿条)
(1)要求:夯锤重量应符合轻型2.5kg、重型4.5kg。

(2)将仪器夯锤撤卸,包括固定螺母齿条重量分别为3kg 和5kg案称称重。

5、工作台转动状况
(1)要求:转动一圈沿圆周击8次,然后工作台移动击圆心。

(2)检验方法:目力观察。

四、校验记录见下表:
校验:复核:审核:。

ASTMD标准中文版

ASTMD标准中文版

ASTMD标准中文版ASTM D412 DIEC标准中文版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拉伸试验方法1 简述1.1 本试验方法包括了硫化热固性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拉伸性能的评定方法。

本试验方法不能用来试验硬质胶和高硬度、低伸长的材料。

试验方法如下:方法A——直条和哑铃试样方法B——环形试样注1——这两种试验的结果不可比。

1.2 基于SI或非SI的单位制均视为本标准的标准单位。

由于使用不同单位制的结果数值可能不同,因此不同单位应单独使用,不能混用。

1.3 安全性2 引用文献D 1349 橡胶规范——试验标准温度D 1566 橡胶相关术语D 3182 橡胶规范——制取标准混炼胶和标准硫化试片的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步骤D 3183 橡胶规范——从成品上制备试片D 4483 橡胶与碳黑工业种标准试验方法的测量精度规范2.2 ASTM 附件环形试样的制取,方法B2.3 ISO 标准ISO 37 硫化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方法3 术语3.1 定义3.1.1 拉伸永久变形——试样在因一定作用下伸长后,在作用力解除的情况下其残余的变形,以原始长度的百分数表示。

3.1.2 扯断永久变形——将拉断后的哑铃试样以断面紧贴,测得的永久变形。

3.1.3 拉伸力——试样拉断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力。

3.1.4 拉伸强度——拉伸试样时使用的应力3.1.5 定伸应力——规则截面的试样,拉伸到特定长度时产生的应力。

3.1.6 热塑性弹性体——一种类似与橡胶的材料,但与普通的硫化胶不同,他可象塑料一样的被加工和回收。

3.1.7 断裂伸长——在连续的拉伸过程中,试样发生断裂时的伸长率。

3.1.8 屈服点——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在试样最终的破坏前,关于应变的应力变化的速度变为0并且相反的点。

3.1.9 屈服应变——屈服点的应变的水平3.1.10 屈服应力——屈服点的应力的水平4 方法描述4.1 测定拉伸性能的试验,首先从样品材料上裁取试样,包括制样和试验两部分。

路基路面工程现场检测PPT课件

路基路面工程现场检测PPT课件

评定要点
路基、底基层、基层:
1、k>K0: (1)单点大于极值:
① 单点大于标准值:100 分
② 单点小于标准值: 减 分
(2)单点小于极值: 0 分
2、k<K0
: 0分
沥青面层:
• 1、k≥K0 • (1)单点大于规定
值-1%,100分
(2)单点小于规定 值-1%,扣分。
2、 k≤K0 : 0分
(g) 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
的质 量(g) 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γs= ma/V
试验步骤
选一块平坦表面,将其打扫干净,面积不小于基 板面积。
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把灌砂筒放在中间的圆 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中心 孔内,直至不流动,取下灌砂筒,称其质量。
第二节 回弹弯沉测试方法
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测来表示路基路面的 承载能力,回弹弯沉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 则越大。
1、定义:
弯沉:在标准汽车荷载作用下路面表面产生的垂 直变形值—总弯沉
回弹弯沉:在标准汽车荷载作用下路面表面产生 的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
回弹弯沉值:标准后轴载双轮组,轮隙中心处的 最大回弹弯沉值。
2、试验方法与步骤
(2)测定试件密度:
将钻取出的芯样清除干净,风干(风干不 少于24h,直至恒重。取出试件应风干,而不 能烘干。试件取芯应一次完成,不能中途停 机)。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试验规程》(JTJ052-93)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密度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密 度。当试件的吸水率大于2%时,用蜡封法测 定,对空隙率很大透水性混合料及开级配混 合料用体积法测定。
(一)灌砂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 砂土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 前最通用的方法。该方法用于 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

ASTM布氏硬度试验标准简介

ASTM布氏硬度试验标准简介

共 25 种 , 比 GB/ T 231. 1 增 加 了 1177N , 392. 3N ,196. 1N ,76. 61N , 39. 23N ,12. 26N ① 选择标准布氏硬度试验条件 ②非标准布氏硬度试验时 ,应按压痕相似原 理使 0. 102 F/ D2 与标准布氏硬度试验相同
共 19 种
Key words : ASTM ; Brinell hardness ; Standard
布氏硬度试验是瑞典冶金工程师 Johan August Brinell 于 1900 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首次提出 ,是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最常见的硬度试验方法之 一 。我国现行有效的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是 GB/ T 231. 1 - 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一部分 :试验方 法》,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6506. 1∶1999《金 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一部分 : 试验方法》,与最 新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 E10 - 01《金属 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相比 ,在技术内容上基本相 同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便于理化试验人员能正 确掌握和使用 ASTM E10 标准 ,现将该标准做一简 单介绍并与 GB/ T 231. 1 - 2002 进行了比较 。
硬度符号
球直径 D/ mm
试验力2压头球直径 平方的比率 0. 102 ×F/ D2
试验力 F/ N
HBW10/ 3000
10
30
29 420
HBW10/ 1500
10
15
14 710
HBW10/ 1000
10
10
9 807
HBW10/ 500
10
5
4 903
HBW10/ 250

击实试验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击实试验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6241 击实试验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击实试验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将具有代表性试样风干、碾散、过筛,按四分法取土。

(二)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三)小试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

(四)大试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1700g,按五层法时,每次约900g(细粒土)~1100g(粗粒土)。

(五)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按规定击数进行击实,不高出顶面5~6mm。

削平试样,擦净外壁,称重。

(六)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并从试样中心处测其含水量。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ASTM硬度测试方法

ASTM硬度测试方法

List of ASTM Hardness Standards (Test Methods)ASTM 硬度标准(测试方法)的列表∙ASTM E10-07a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Brinell Hardness of Metallic Materials∙金属材料布氏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8-0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oc kw ell Hardness and Rockw ell Superficial Hardness of Meta llic Materials∙洛氏硬度和金属材料的洛氏表面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92-82(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Vickers Hardness of Metallic Mater ials∙维氏硬度金属材料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03-84(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apid Indentation Hardness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 s∙金属材料的快速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10-82(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P ortable H ardness Testers∙通过便携式硬度测试仪测量金属材料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40-05 Standard Hardness Conversion Tables for Metals∙金属标准硬度转换表∙ASTM E384-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crohardness of Materials∙显微硬度材料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448-82(2002)e1 Standard Practice for Scleroscope Hardness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的标准操作规程∙ASTM E1842-9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acro-Roc kw ell Hardness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金属材料宏观洛氏硬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A833-84(2001) Standard Practice for Indentation Har dne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omparison H ardness Testers∙用比较硬度测试仪测量金属材料压痕硬度的标准操作规程∙ASTM A623-06a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Tin Mill P roducts, Gener al Requirements∙锡轧制产品,一般要求的标准规范∙ASTM A956-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 quotip Hardness Testing of Steel Products∙钢材 Equotip硬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 (Leeb 里氏硬度)∙ASTM B277-95(200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ardness of E lectr ical Contact Materials∙电接触材料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294-92(199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ardness Testing of Cemented Carbides∙硬质合金强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578-87(199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crohardness of Electroplated Coatings∙电镀涂层的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647-84(200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Aluminum Alloys by Means of a Webster Hardness Gage∙用韋伯斯特硬度计测量铝合金的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648-78(200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Aluminum Alloys by Means of a Barcol Impressor∙用巴科压痕器硬度计测量铝合金的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721-91(199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crohardness and Case Depth of P ow der Metallurgy (P/M) Parts∙粉末冶金(P/M)零件的显微硬度和案例深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724-00(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Aluminum Alloys by Means of a New age Portable Non-Caliper-Type Instrument∙用新式轻便非钳式仪器测量铝合金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B934-04a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 ffective Case Depth of Ferrous Pow der Metallurgy (P/M) Pa rts Using Microindentation Hardness Measurements∙基于微压痕硬度测量的铁基粉末冶金 (P/M) 零件有效案例深度的试验方法∙ASTM C661-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Elastomeric-Type Sealants by Means of a Durometer∙用硬度计测量弹性型密封剂的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730-98(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Knoop Indentation Har dness of Glass∙玻璃的努氏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748-98(2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c kw ell Hardness of Fine-Grained Graphite Materials ∙细粒度石墨材料的洛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C849-88(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Knoop Indentation Har dness of Ceramic Whitew ares ∙卫生陶瓷的努氏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886-98(2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c leroscope Hardness Testing of Fine-Grained Carbon and Graphite Materials∙细粒碳和石墨材料肖氏强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1326-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Knoop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Advanced Ceramics∙高级陶瓷的努氏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1327-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Vickers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Advanced Ceramics∙高级陶瓷维氏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785-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ckw ell Hardness of Plastics and Electr ical Insulating Materi als∙塑料及电绝缘材料的洛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D1415-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ubber P roperty-International Hardness∙橡胶特性-国际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474-98(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Organic Coatings∙有机涂层的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2240-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ubber P roperty-Durometer Har dness∙橡胶特性-计示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2583-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entation Hardness of Rigid Plastics by Means of a Barcol I mpressor∙用巴科压痕器硬度计测量硬质塑料的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1957-99(200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mpos ite Foam Hardness-Durometer Hardness∙复合泡沫硬度-计示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击实试验是用扰动样做的试验,在工程上运用于控制填土地基及夯实效果,提供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20mm粘性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40mm。

要准备:1)天平:称重200g、0.01g;2)台秤:称重10kg、5g;3)标准筛:孔径20mm、40mm和5mm;4)试样推土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备土量>20kg(2200g×6(>50kg重型5300g×6),风干过筛5mm(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拌均匀(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测定风干土含水量、塑性指数(Ip)。

根据塑限(Wp)预估最优含水量,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量的一组试样,例:假定Wp=20%,备16%、18%、20%、22%、24%,但Ip>20%,则应按15%、18%、20%、22%、25%;根据试验所需要的土量与含水量,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按下式计算:mω=(m0/(1+0.01ω))×0.01(ω1-ω0) 式中mω——制备样所需要的含水量(g);m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ω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ω1——制样要求的含水量(%),例:Wp=20%,风干含水量=4.2%,要制ω=16%,轻型击实,击实筒容积947.4立方厘米。

求预加含水量?mω=(2200/(1+0.01×4.2))×0.01(16-4.2)=249.1(g),五个点一组这是其中一个点的加水量。

备好样用手捏一下,中间点是否捏的最紧,有时塑限不一定准,能有一点捏的最紧,试验结束就有最有点出现,否则要调整加水量,静止一昼夜,备样是击实试验结果好坏的重要一环,备不好样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峰值不明显。

标准击实实验之欧阳家百创编

标准击实实验之欧阳家百创编

标准击实实验(轻击)中的击实功是怎样确定的?我真的具体的值,现要具体的计算公式。

谢谢。

欧阳家百(2021.03.07)是不是75mgh/v?式中m位击锤质量,h为落高, g为重力加速度,v为筒体积。

第六章土的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1mm,击锤质量为2.5kg,落距为305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1.6kJ/m3;分3层夯实,每层25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击实筒内径为152mm,筒高116mm,击锤质量为4.5kg,落距为457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3m(其他与轻型击实相同);分5层击实,每层56击。

三、仪器设备(1)击实仪(图6-1):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天平:称量为200g,感量为0.01g;称量为2kg,感量为1g;(3)台秤:称量为l0kg,感量为5g;(4)推土器;(5)筛:孔径为5mm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修土刀、小量筒、盛土盘、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20kg ,对于重型击实试验为50kg 。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5mm 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20mm 的筛(重型击实试验),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3、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加水湿润制备不少于5个含水率的试样,含水率一次相差为2%,且其中有两个含水率大于塑限,两个含水率小于塑限,一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按式(6-1)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1(000w w w m m w -⨯+=(6-1)式中,w m 为所需的加水量(g);0m 为风干土样质量(g);0w 为风干土样含水率,按小数计;w 为要求达到的含水率,按小数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或更少的材料可使用。
6. 其它用料-如果该方法中没有明确指定,符合等级要求的材料可能被试 验方
法 C 使用。
3. 方法 C: 1.3.3.1 模子-直径 6-in.(152.4-mm)。
2. 材料-通过 34 -inch(19.0-mm)筛。
3. 层数-三层。 4. 每层击数-56 击。
5. 用料-如果保留在 38 -in.(9.5-mm)筛的质量含量超过 20%的材料和保留
Designation: D 698 - OOaε1
学海无 涯
击实试验标准试验方法
1. 范围 1. 这些试验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击实方法,以确定土的含水率和干重度之间 的 关系(击实曲线),在直径为 4 或 6in.(101.6 或 152.4-mm)模子里,重为 5.5-lbf(24.4-N) 的 重 锤 从 12in. ( 305mm ) 的 高 度 掉 落 , 产 生
2. 参考文件
3
学海无 涯
3. 术语
4
学海无涯
1. 定义:一般定义见术语 D 653。 2. 该标准特定的术语描述:
1. 超尺寸部分(粗粒),PCin%-总试样中的该部分不能用于击实试验;可 能为总试样保留在 No.4(4.75-mm), 38 -in.(9.5-mm)或是 34 -in.(19.0-mm)筛上的部 分。
5.意义和作用 1. 土放置作为工程填土(堤坝,基础垫层,路基)被击实直密实状态,以 获 得满意的工程性质,如剪切强度,可压缩性或是渗透性。同样,地基土常压实 以改善它们的工程性质。试验室击实试验提供决定击实百分度和需要的含水率的 依据以达到需要的工程性质,用于施工控制以确保达到需要的压实度和含水率。
1
学海无涯
1. 方法 A: 1.3.1.1 模子-直径 4in.(101.6-mm)。 2. 材料-通过 No.4(4.75-mm)号筛。 3. 分层-三层。 4. 每层击数-25。 5. 用料-如果保留在No.4(4.75-mm)号筛的质量含量为 20%或是更少的材 料可使 用。
6. 其它用料-如果方法没有明确指定,符合等级要求的材料都可能被方法 B 或 C 使用。
在 34 -inch(19.0-mm)筛的质量含量超过 30%的材料可使用。 1.3.4 直径 6-in.(152.4-mm)的模子不能用在试验方法 A 或是 B。 注释 4-
2
学海无 涯
4. 如果试验含有超过质量百分数超过 5%的超粒径部分(粗粒),则该材料 在该试验中,必须对单位质量和试样含水率或是合适的野外原位测试试样密度采 用操作规程 D 4718 修正。 5. 该测试方法对于不能自由排水的土通常会产生一个已定义好的最大干重 度 。如果该测试方法用于自由排水土,最大重度可能不能定义好,可能小于试验 方法 D 4253 取得的值。 6. 用英寸- 英镑单位表示的值被认为是标准值。用 SI 单位表示的值仅作为 信 息提供。 1. 在工程领域实践习惯单位同时用质量和力,两种单位可交换使用,除非 包含动力计算( F Ma )。这就暗中结合了两种单位系统,也就是,绝对体系和 重力体系。在同一标准里结合了两种独立的单位系统按科学方法来说是不希望 的。该标准已经使用英寸-英镑(重力体系)单位,英镑(lbf)表示单位力。使 用质量(lbm)是为了单位使用的方便,并不是想传达使用这样使用在科学方法 上是正确的。值都按照 IEEE/ASTM SI 10 转换成 SI 系统。使用天平或是台秤记 录质量英镑(lbf)或是记录密度用 lbm/f t 3 不能认为是违反该标准。 7. 该标准试验方法没有包含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便要,也应联系实际需要。 在 试验前确定合适的安全、健康守则和决定其规章制度适用的局限性是试验者的 责任。
2. 方法 B: 1.3.2.1 模子-直径 4in.(101.6-mm)。
1.3.2.2
材料-通过
3 8
-in.(9.5-mm)筛。
3. 分层-三层。 4. 每层击数-25 击。 5. 用料-如果保留在No.4(4.75-mm)号筛的质量含量超过 20%的材料和保
留在
3 8
-in.(9.5-mm)筛的质量含量为
2. 在设计工程填方、剪切、固结、可渗性或其它试验要求期间,通过击实
5
学海无涯
准备在某些含水率的测试试样,达到某些重度。通常操作是先确定最优含水率
( wo )和最大干重度( d max ),通过击实试验。测试试样在一选定的含水率( w ),
2. 标 准 力 - 应 用 该 试 验 的 仪 器 和 方 法 产 生 的
12,400 ft lbf / ft3 (600 kN m/ m3 )的作用力。
3. 标准最大干重度, d max , lbf
/
ft

3
kN
/
m
)-对于用标准作用力的击
3
实试验,由击实曲线定义的最大值。 4.标准最优含水率,w ,in%-用标准作用力,土能被压实到最大干重度时 的含 水率。
12,400 ft lbf / ft3 (600 kN m/ m3 )的击实作用力。 注释 1-
注释 2-
1.2 这些试验方法仅应用于含 30%或更少质量的保留在 34 -in.(19.0-mm)筛上 的土(材料)。
注释 3-
1.3 提供三种供选择的方法。使用的方法应按规范说明的,规范为试验材料 的说明。如果没有指定方法,方法的选择应基于材料等级。
5. 试验部分(细粒),PFin%-总试样中用于击实试样的部分;在方法 A 中
是通过
No.4(4.75-mm9.5-mm)筛,在
方法 C 中是小于 34 -in.(19.0-mm)筛。
4. 试验方法概要 1.将选定含水率的土分三层放入给定尺寸的模子里,每层用 5.5-lbf(24.4-N) 的 撞锤从 12-in.(305-mm)的高度掉落击实 25 击或是 56 击,使土遭受大约 12,400 ft-lbt/ft3(600kN-m/m3)的击实作用力。结果确定干重度。对足够数量不同含水率 的土试样重复上述步骤以确定干重度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当绘图时,该数据代 表曲线的关系,众所周知的击实曲线。最优含水率值和标准最大干密度都是从击 实曲线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