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含义2.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3.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灵活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从而引出数对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座位,发现位置的表示方法,引出数对的含义。
(2)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数对的理解和应用。
4.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发现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坐标、棋盘上的位置等。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6. 课后作业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是学生理解数对含义的关键,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座位来引入数对的表示方法。
第八单元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第八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数对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电影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在场景中的位置。
2. 新课导入(1)讲解数对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要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列和行。
这两个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个数对。
(2)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以教室座位为例,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
例如,第一列第三行的位置可以表示为(1,3)。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教室座位图,并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对,并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 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场景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其中的位置。
(2)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某个位置的数对,或根据数对找出位置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用,并举例说明。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用数对表示其中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给予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3. 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数对概念理解和应用的重要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对的概念;
2.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数对的概念;
2.学会将图形通过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将两个坐标轴上的数对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测。
2.概念讲解
教师出示已经画好的图形,介绍数对在确定位置上的作用。
3.数对练习
让学生尝试画出图形来,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不同的数对,学生根据数对画图。
老师可逐步加大难度,例如给出不同的起点,让学生自己确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4.巩固练习
老师出示一幅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
5.拓展练习
老师出示另外一些图形,让学生画出来并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数对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对来确定图形的位置。
教师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画图的时候出现了偏差,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增加练习。
同时,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教材。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座位表,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你是怎么找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用数对可以表示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2. 探究数对的含义(1)教师出示一个座位表,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小红和小明的位置。
(2)学生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一个数字无法表示位置,需要两个数字。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4)师生共同总结:数对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3. 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教师出示一个座位表,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小红和小明的位置。
(2)学生尝试表示,教师指导并强调:数对中的两个数字要用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3)教师出示多个座位表,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出不同物体的位置。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实践活动:用数对表示位置(1)教师出示一个地图,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各个景点的位置。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表示位置的数对。
(3)教师请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家里的房间布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含义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3.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从而引出数对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座位,发现位置的表示方法,引出数对的含义。
(2)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家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2)小组合作,完成教室座位分布图,用数对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数对表示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概念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数对表示方法的讲解1. 引入数对概念:- 以学生座位为例,解释在数学中如何准确地描述一个位置。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感知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以及函数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兴趣,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感知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明确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不同,所表示的位置也不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教室的第几列第几个。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如电影院、公交车等。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黑板上学生的位置。
(2)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更简洁、更清楚。
(3)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4)讲解数对的含义: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5)让学生找出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不同,所表示的位置也不同的例子。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教室里其他同学的位置。
(2)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电影票上的座位号。
(3)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公交车上的座位号。
4. 总结反思(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家里人的位置。
2.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公园里的景点位置。
3.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图书馆里的书架位置。
五、板书设计1. 数对的含义: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列在前,行在后。
3. 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不同,所表示的位置也不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对的概念。
2.能够灵活地使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3.能够根据数对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4.能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简单地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对的概念。
2.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解决几何问题。
三、教学难点1.使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解决几何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展示平面上三个点的位置,让学生感受到用勾股定理等方法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不便。
•引入数对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数对来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2. 讲解数对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什么是数对,在数对中第一个数叫做x,第二个数叫做y,在数对中用小括号括起来,如(2,3)等。
•通过平面上的点把数对的概念与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图中看到数对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两个点的位置,然后让其通过数对来表述这两个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3. 正确使用数对来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通过实践来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数对来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让学生自行在坐标系中表示出自己心中想象的图形。
•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运用数对描述两个点,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画出两个点来。
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如x轴,y轴,原点等。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个简单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表示自己关注的点。
•参照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和基本概念,让学生熟练地画出有序数对表示的点。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解决几何问题•引导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解决几何问题的例子,如连接两个点的线段的长度,中点等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所描述的图形的理解。
五、教学总结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对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表示的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初学者而言,稍加训练和实践,就能熟练地描述平面上图形的位置;进而通过更多实际的研究问题,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位置的感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一些卡片或者小物品,用于表示物体位置的实践操作。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比如在教室里的一个图书角,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书的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对表示位置需要两个数,一个表示列,一个表示行。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指出物体的位置。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卡片或者小物品,尝试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室里找一个物品的位置,或者在公园里找一个景点的位置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表示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个地点的位置。
2. 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对吗?数对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顾数对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新课学习(1)数对的表示方法a. 请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
b. 引导学生发现,用两个数字(一个表示列,一个表示行)可以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c.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如:(3,5)表示第3列第5行的位置。
(2)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 出示一些实际场景,如电影院、停车场等,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b. 引导学生发现,数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用来表示各种位置。
4.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数对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家里的房间位置。
2.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学校里的各个功能室位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数对。
注意:本教案为简化版,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对的概念虽然抽象,但其应用却非常广泛和具体。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和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列和行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位置1.师生互动,体验“一维”师:请这一横排的同学起立,说说这位同学的位置:请这一竖排的同学起立,说说那位同学的位置生……2、观看图片,激发情趣师:看了阅兵场景,你有什么感受?生:好看、壮观……师:知道他们怎么练出来的吗,学了这节课,你就知道其中的奥妙。
二、学习新知,认识数对(课件出示例题情景图)1.学生自己描述小军的位置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军的位置?试试看。
生尝试后汇报……师:小军的位置只有一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述方式?生:因为站的角度不同!师:是啊,角度不同,表述就不一样,那么交流起来就困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生:统一一个标准。
板书:统一2.揭示课题,生成问题1.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解决什么问题?生:什么是数对?板书:数对?生: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表示?生:学习数对确定位置有什么用?运用?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研究吧!3.自学,理解“列”和“行”(1)学生自学课本第98页内容,师巡视指导自学方法)(2)反馈师:通过自学你们有什么收获,谁来介绍你的收获?生:我知道了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生:我要补充,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师:你们表达的这么清晰流畅,说明很会自学!谁能对照例图具体的说一说?(生边说边比划,行和列)师:真了不起,不仅自己学会的,还能讲给大家听,真是名副其实的小老师!小军的位置是第()列第()行,小军左边同学的位置是第()列第()行4.认识数对谁能很快说出屏幕上点子的位置?师:我们用第几列和第几行确定位置,这是语言叙述的,简洁吗?那怎么简洁的表示小军的位置?是老师直接告诉你还是自己从书中找答案呢?生自学生上台汇报师:想想,要表示小军的位置,一个数4能行吗?一个数3能行吗?所以要用几个数?生:两个数师:为了表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外面又加了----小括号,小军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在本上写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坐标系和位置概念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理解并熟练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坐标系和位置的表示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理解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小卡片或者小玩具,用于表示物体位置的演示。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情境图片、实例和相关的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情境图片,如教室、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图片中的物体位置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介绍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含义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定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数对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个同学的位置。
然后引出数对的定义:数对是由两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通常表示为 (a, b),其中 a 表示列,b 表示行。
(2)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如 (3, 4) 表示第3列第4行的位置。
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加深对数对的理解。
(3)实际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如地图上的城市、棋盘上的棋子等。
引导学生发现数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巩固所学知识。
如:(1)在教室里,小红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小红的位置。
(2)在地图上,A城市位于第4列第2行,B城市位于第6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两个城市的位置。
4. 总结提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家里的房间位置。
2.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学校里的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位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年级:四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
3. 能够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位置变换。
教学重点:1. 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根据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用书和练习本。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定位知识,如地图上的经纬度等。
2. 提问:你们知道数对吗?数对是用来表示什么的?二、新课讲解1. 讲解数对的含义:数对是由两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有序对。
2.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数对通常用括号括起来,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3,4)。
3. 讲解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
4. 举例说明:在教室里,可以用数对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如(2,3)表示第二列第三行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
2. 让学生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位置变换。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强调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让学生用数对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并画出简单的位置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对的含义、表示方法和与位置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的概念。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对进行位置描述和变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数对概念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解释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
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吗?”引导学生回顾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座位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描述图中一个同学的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来描述位置的不便,引出数对的概念。
(3)教师讲解数对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对的特点,发现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实践操作(1)教师让学生在座位图中找出几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
(2)教师出示一个数对,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位置。
4.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数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板书设计1. 数对的概念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课后评价1. 学生对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 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数对应用的了解程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2023秋)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发展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他们的引导和启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认为,在这个环节中,我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讨论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课后,我还需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巩固情况。我会通过布置适量的作业和进行课后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
4.举例说明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棋盘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数对的学习,使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提升空间感知能力。
2.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探索数对与物体位置关系中,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思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能找到小军坐在哪里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军坐在第 4 列,第 3 行,我是从左边数到第 4 列,从前面数到第 3 行找到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小军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教师追问:在数对(4,3)中,4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4 表示列,3 表示行。
教师总结: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 新课讲授(1)教师出示例 1,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松坐在哪里?怎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学生观察后可能会回答:小松坐在第 2 列,第 3 行,所以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
教师追问:在数对(2,3)中,2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2 表示列,3 表示行。
(2)教师出示例 2,提问:小芳坐在哪里?怎样用数对表示她的位置?学生观察后可能会回答:小芳坐在第 5 列,第 1 行,所以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1)。
教师追问:在数对(5,1)中,5 表示什么?1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5 表示列,1 表示行。
(3)教师出示“试一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提问:小强坐在哪里?怎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学生完成后可能会回答:小强坐在第 1 列,第 4 行,所以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4)。
教师追问:在数对(1,4)中,1 表示什么?4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1 表示列,4 表示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用数对表示位置3. 数对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顺序和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位置信息,如座位、停车场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位置。
2. 探究新知- 讲解数对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
-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 引导学生观察数对的顺序,理解数对的排列规律。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如:小明坐在教室的第3排第4列,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
-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实践题目。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请用数对表示自己在家中的座位位置。
2. 请用数对表示自己学校的位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对的顺序,理解数对的排列规律。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对的顺序和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数对的顺序数对是由两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通常表示为 (a, b),其中 a 是第一个数,称为“第一元素”,b 是第二个数,称为“第二元素”。
在数学中,数对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顺序通常表示不同的意义。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教学中,数对的顺序尤其重要。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数对 (x, y) 通常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其中 x 表示横坐标,y 表示纵坐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2.通过实例练习,掌握用数对确定对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方法;3.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2.掌握用数对确定对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方法。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2.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概念1.老师拿出一个地图,询问学生如何表达地图上的一个点在平面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我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3.引入新概念:数对。
数对指由两个数所组成的有序序列,用小括号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数对的第一个数代表横坐标,第二个数代表纵坐标。
示例练习1.老师出示一个房间平面图,让学生根据房间平面图上的物品、家具等,编写数对描述其位置。
2.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在纸上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对应物品填写数对。
3.学生通过对已知位置物品的描绘,合理确定其他物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拓展练习1.请同学们找到自己家中的一张地图并解释如何用数对表示地图上某个物品的位置。
2.若规定房间的左下角为原点(0,0),右上角为(8,6),请编写数对,表示物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3.加深巩固:请同学们回家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编写自己房间物品位置的数对,并在教室上坐标轴上展示。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对数对概念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使用方法的介绍和示例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数对来确定一个点在平面中的位置。
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用数对描述自己房间中一些家具的位置;2.完成练习册P20页的1-3题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二节的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第二部分是“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数对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将数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灵活运用数对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对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坐标纸、小木偶、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引导他们发现座位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2.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接着,我会用PPT展示数对的表示方法,并解释数对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们通过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通过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数对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数对来表示你座位的位置,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是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你的位置的。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们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数对的理解程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探索数对的应用,尝试用数对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让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来引出数对的概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用数对确定位置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能正确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数对表示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定位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数对的概念- 通过实例讲解数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对是由两个数组成的有序对。
3.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即用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4. 练习数对的表示-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对的表示方法。
5. 讲解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讲解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坐标、座位号等。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7.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了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运用数对表示位置。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对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家庭住址的位置。
2.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学校的位置。
七、教学延伸1.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数对进行图形的绘制。
2. 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对在地图上的应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对的概念虽然抽象,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数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对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运用数对来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数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几个例子:1. 地图上的坐标地图是数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
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
(3)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②“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③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教学例题2。
(1)认识方格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红山公园平面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
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1”的交叉位置上,
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
(4)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
(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
(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99页“练一练”。
这道题练习了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描出方格纸上的点。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3.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