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清虚热药汇总
清热药归纳总结 第二章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1.功效方面归纳:(1)清热泻火:①力强:石膏、栀子;②次之:知母;③平和(弱)芦根、天花粉、竹叶。
从性味上分,辛寒清气者石膏,甘寒清气者知母,苦寒清气者栀子。
(2)清肝热:①代表药:夏枯草、栀子②明目: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
(3)清肺胃热: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
(4)清心热:栀子仁,竹叶卷心、连翘心、水牛角(5)清胃生津:知母、芦根、天花粉。
(6)清热除烦:石膏、栀子、芦根、竹叶、淡竹叶。
(7)解暑:鲜荷叶、西瓜翠衣、绿豆、金银花霜。
(8)抗肿瘤:夏枯草、天花粉。
2.常用要药1清解阳明经气分实热之要药:石膏、知母。
2)清热除烦之要药:栀子3)疗瘿瘤瘰疬之要药:夏枯草4)清肝明目,疗目珠疼痛之要药,夏枯草、决明子。
(3)常用配伍药对清热泻火:石膏与知母; 芦根与天花粉栀子与黄芪。
2)清热除烦:栀子与淡豆鼓。
3)清泻肾火:知母与黄柏4)清肺止咳平嘴喘:石膏与杏仁。
5)利湿退黄:栀子与大黄、茵陈。
6)肝火目赤肿痛:夏枯草与栀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1)从功效方面归纳l)代表药:黄芩、黄连、黄柏。
2)清肝胆湿热,泻肝胆实火:龙胆。
3)祛风燥湿止痒:苦参、白鲜皮、( 三黄)。
4)既燥湿收敛,标本兼治,又无留邪之弊:秦皮、椿皮。
5)降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黄芩、龙胆。
(2)常用要药1)清热燥湿,湿热诸证要药:黄芩、黄连、黄柏。
其中: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为泻肺火要药; 黄连既清中焦湿热,又泻心胃二经实火,治湿热泻痢,呕吐痞满之要药;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为泻肾中相火之要药。
2)泻肝胆湿热实火,清肝胆湿热要药;龙胆。
(3)常用配伍药对1)湿热诸证,泻痢,温病火热毒证:黄芩、黄连与黄柏。
2)邪伏少阳黄芩与柴胡。
3)安胎:黄芩与白术。
4)燥湿止痢,治泻痢后重:黄连与木香。
他让5)泻相火,清虚热: 黄柏与知母。
6)肝胆实火、湿热黄疽: 黄芩与龙胆; 栀子与龙胆。
7)湿疮湿疹: 苦参与白鲜皮; 黄柏与苍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清热解毒、清虚热)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1、牛黄除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外,还能A、利咽消肿B、凉血止痢C、化痰开窍D、利尿通淋E、解毒透疹2、属于连翘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消肿利咽B、疏散风热,消肿散结C、消肿散结,利尿止血D、疏散风热,湿热泻痢E、凉血消斑,利咽消肿3、鸦胆子治疟疾的使用量为A、10~15粒B、10~20粒C、10~25粒D、10~30粒E、10~35粒4、善治肠痈,肝痈,肺痈的药物是A、土茯苓B、败酱草C、青黛D、牛黄E、白薇5、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的药物是A、蒲公英B、鱼腥草C、板蓝根D、连翘E、芦根6、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A、连翘B、板蓝根C、大青叶D、大血藤E、白头翁7、金银花与连翘均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凉血散结B、清热解毒,化痰开窍C、清热解毒,利湿通淋D、清热解毒,凉肝定惊E、清热解毒,疏散风热8、山豆根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利湿B、清热解毒,利尿C、清热解毒,利咽D、清热解毒,利关节E、清热解毒,活血9、山豆根的用量是A、0.25~0.5gB、0.5~1gC、5~10gD、3~6gE、1~2g10、青黛入丸散剂的用量是A、0.25~0.5gB、1.5~3gC、5~10gD、0.5~1gE、1~5g11、既清热解毒,又凉肝定惊的药是A、红藤B、马勃C、蚤休D、半边莲E、穿心莲12、金银花的适应证是A、风湿痹痛B、呕吐吞酸C、阴虚发热D、胎动不安E、热毒泻痢13、治各种内痈,又治湿热黄疸宜选A、大青叶B、蒲公英C、黄连D、牛黄E、土茯苓14、治痰多咳喘和热结痰盛咽喉肿痛宜选A、板蓝根B、金银花C、蒲公英D、射干E、牛黄15、善治乳痈肿痛的药物是A、芦根B、蒲公英C、败酱草D、紫花地丁E、鱼腥草16、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A、蒲公英B、射干C、大血藤D、白头翁E、鱼腥草17、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A、紫花地丁、野菊花B、败酱草、大血藤C、金银花、连翘D、鱼腥草、重楼E、蒲公英、鱼腥草18、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A、急性中毒B、缓泻C、便秘D、先兆流产E、血压降低19、大青叶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止带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清热解毒,凉血消斑E、清热解毒,利尿消肿20、治肺热咳喘,热淋涩痛宜选A、重楼B、半边莲C、萹蓄D、穿心莲E、海金沙21、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功效的药是A、山豆根B、穿心莲C、青黛D、龙胆草E、败酱草22、能清热解毒、燥湿的药是A、连翘B、玄参C、穿心莲D、夏枯草E、射干23、白鲜皮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祛风化痰止咳B、祛风燥湿止痒C、祛风定惊止痉D、祛风活血止痛E、祛风解毒止痢24、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凉血C、清热解毒,利湿D、清热解毒,利水消肿E、清热解毒,活血止痛25、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止血B、清热解毒、利湿C、清热解毒、止痢D、清热解毒、活血E、清热解毒、凉血26、半边莲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通利关节B、消肿利咽C、利水消肿D、祛风通络E、明目止痉27、地锦草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通利关节,生津B、除烦利尿C、利水消肿,清肝明目D、祛风通络E、活血止血,利湿退黄28、野菊花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疏风平肝B、消肿利咽C、利水消肿D、祛风通络E、明目止痉29、具有腐蚀赘疣的药物是A、地锦草B、马齿苋C、拳参D、鸦胆子E、蚤休30、治疗大腹水肿的药物是A、半边莲B、土茯苓C、紫花地丁D、野菊花E、马勃31、可以用于治疗热毒泻痢,毒蛇咬伤,湿热黄疸的药物是A、连翘B、牛黄C、重楼D、穿心莲E、地锦草32、大血藤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活血止血,利尿通淋B、祛痰利咽,消肿排脓C、消肿散结,凉血止痢D、凉血止血,止痉E、活血止痛,祛风通络33、垂盆草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截疟B、祛风止痒C、利咽D、活血化瘀E、利湿退黄34、善治热结痰瘀之痰饮咳喘、喉中辘辘如水鸡声的药对是A、射干配麻黄B、桑叶配苦杏仁C、麻黄配苦杏仁D、麻黄配石膏E、苦杏仁配紫苏35、苦燥泄,寒清解,为“诸黄风痹之要药。
中药学图表-清热药
1.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A.清泻肺、胃气分实热的要药肺热喘咳证B.胃火牙痛;煅石膏外用可清热、收湿敛疮。
2.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阴虚火旺及阴虚消渴证。
3.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清泻心、肺、胃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肝胆湿热黄疸;血热吐衄4.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痰火郁结的瘰疬瘿瘤5.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
6.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消渴证;肺热咳嗽,燥咳;痈肿疮疡。
此外用于中期引产。
7.淡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热病烦渴,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疮,热淋及心火移热小肠的小便淋痛。
(二)清热燥湿药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温病气分实热证,少阳证;肺热咳嗽;血热出血证;胎热不安,与白术、当归配伍,当归散。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胃肠湿热的泻痢呕吐(为治湿热泻痢要药);泻火解毒力强,可用治多种热毒病症;痈疽疮毒,耳目肿痛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用于下焦湿热证;疮疡肿痛,湿疹湿疮;阴虚发热:本品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肝经热盛,热极生风的高热惊厥、手足抽搐;肝胆实热的头痛、胁痛、目赤、耳聋。
5.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湿热黄疸、泻痢、带下、阴痒,皮肤瘙痒、疮疡、疥癣、麻风,热淋。
1.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A.用于温病热人营血证(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要药)B.用于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常与犀角、赤芍、丹皮同用,即犀角地黄汤。
)C.用于热病伤阴证及消渴。
2.玄参: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A. B.用于温病血热壅盛的发斑。
本品滋阴降火,解毒消斑,可与犀角等同用。
C.用于瘰疬痰核,痈肿疮毒,咽喉肿痛。
3.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A.温病热入血分的斑疹吐衄。
第二章清热药总结
第二章清热药总结第二章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除烦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利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生津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明目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其他: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2.清热燥湿药泻火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其他: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3.清热凉血药养阴润肠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活血散瘀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解毒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4.清热解毒药疏散风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菊花)凉血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利咽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利水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配伍其他药物,增强 疗效
清热药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清 热解毒药常与活血化瘀药、利湿排脓 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03
注意配伍禁忌,避免 不良反应
清热药应避免与寒凉药物、滋补药物 等配伍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
避免与寒凉药物配伍
清热药本身具有寒凉性质,若与寒凉药物配伍使用,易导致脾胃 虚寒,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孕妇服用清热药易导致子宫收缩,出现流产或早产 等不良后果。
小儿用量宜轻
小儿脏腑娇嫩,对清热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用量 宜轻。
05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
煎煮方法
煎药器具
使用砂锅、瓦煲等非金属器皿,避免 使用铁、铜等金属器皿,以免发生化
学反应影响药效。
火候和时间
先武火煮沸,再文火慢炖,一般煮 15-20分钟,根据不同药物和病情可
丝瓜鸡蛋汤
总结词
清热解毒、养血润燥
详细描述
丝瓜鸡蛋汤是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汤品,它以丝 瓜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养血润燥 的功效。丝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免 疫力,对于夏季常见的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 作用。
苦瓜排骨汤
总结词
清热解暑、滋阴润燥
详细描述
苦瓜排骨汤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清香的汤品,它以 苦瓜和猪排骨为主要原料,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滋 阴润燥的功效。苦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有效地调 节人体内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对于夏季常见的口干舌 燥、皮肤干燥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猪排 骨中的蛋白质和钙质也可以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补 充作用。
清热解暑药
藿香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恶 心呕吐等。
中药学笔记 4 清热药
第二章:清热药1.含义:清解里热为主,治里热证的药物。
2、四性:多寒凉 3. 五味:苦、甘、咸。
4.主:多沉降 5.治则:热者寒之,疗热以寒药。
6.功效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
7.主治:气分实热证、湿热证、血分实热证、热毒证、虚热证(阴虚内热在)、脏腑热证。
8:使用注意:脾胃气虚、虚寒、食少便溏者、阴虚内热慎用;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者忌用;中病即止。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主治:1.温热病气分热实证(温病热入气分证)。
2.脏腑热证(肺、胃、心、肝)一.善清肺胃之热: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鸭跖草。
石膏1.性味归经:大寒、甘、辛。
肺、胃经2.性能特点:重在清解,清热泻火要药,治疗气分实热证(阴阳经热)及肺胃火热诸证要药.3.功效应用:(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实热诸证①气分实热证:(邪在气分、高热、烦渴、脉洪大)——白虎(四大)证——知母相须为用——白虎汤。
②肺热咳嗽(肺热证)——麻杏石甘汤③胃火、牙、头痛(胃热证)。
胃火上亢——清胃散; 胃热阴虚——玉女煎;火热上炎头痛——石膏散。
④内热消渴(2)煅:敛疮、收湿、止血、生肌①疮疡不敛——升药配伍——九一丹②湿热侵淫湿疹、水火烫伤(3)止血:外伤出血(外用)4.注意:脾胃虚寒、阴虚内热忌用。
知母1.性味归经:寒、甘、苦。
肺、胃、肾经2.性能特点:重在清润,为虚实两清之品;既清肺胃泻火又善除骨蒸而退虚热;火热内盛津已伤者尤宜。
3.功效应用:(1)清热泻火——实热诸证①气分实热证:(邪在气分、高热、烦渴、脉洪大)——白虎(四大)证——知母相须为用——白虎汤。
②肺热咳嗽(肺热证)——二母宁嗽丸③阴虚燥咳(肺阴虚证)——二冬二母汤(2)生津润燥——(脏腑)阴虚津亏诸证(尤善滋肺、胃、肾阴)①阴虚消渴(消渴病)——玉液汤②骨蒸潮热(阴虚内热证、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③肠燥便秘——配地黄、玄参等4.注意:滑肠之弊,脾虚便溏慎用。
中药学各论重点:清热药
[内容] 1、清热泻火药: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天花粉、决明子熟悉:芦根、竹叶、淡竹叶、寒水石、鸭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2、清热燥湿药:掌握: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熟悉:秦皮、白鲜皮、椿皮 3、清热解毒药掌握: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白花蛇舌草、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红藤、漏芦熟悉:青黛、贯众、野菊花、山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马勃、马齿苋、白蔹、山慈姑、忍冬藤了解:鸦胆子、秦皮、四季青、金荞麦、地锦草、半边莲、绿豆、墓头回、引流熊胆粉、绿豆衣 4、清热凉血药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熟悉:水牛角、水牛角浓缩粉 5、清虚热药掌握: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熟悉:白薇 [要求] 1、掌握清热药概念、功效、主治、配伍方法及其特点。
2、掌握药物34味;熟悉药物26味;了解药物10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掌握治疗同一类疾病的药物。
5、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的副作用。
中药学-清热药
第二章清热药概念: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之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泻:主要指由上至下的;泄:由里至外的)清热药都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痢疾、痈肿疮毒、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呈现各种里热证候、即是《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义。
为了方便掌握本章各种清热药的特点,现根据各药的专长,再分为下列六小类:一、分类(相对的):共同都有清热效果,都是苦寒药。
1.清热泻火药(有甘味):气分实热证: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胃火、肺热、肝热、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如:肝胆湿热,脾胃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肌肤湿热,湿温病。
3.清热解毒药:主治内脏热毒,外邪热毒,毒蛇咬伤。
4.清热凉血药:主治温病热入营血,内伤血热证。
5.清虚热药:阴虚内热,温病后期,热伤真阴。
6.清肝明目药:能清肝火而明目,常用于肝火亢盛、目赤肿痛等症。
二、使用注意:清热药性属寒凉,多服久服能损伤阳气,故对于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弱者须慎用,如遇真寒假热的证候,当忌用。
1.因证选药:本类药为苦寒之品,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慎用;2.中病即止:易化燥伤阴,阴虚慎用,中病即止。
3.不能用于虚寒证。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能清解气分实热,清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高热烦渴、神昏、脉洪实有力、苔黄或燥等里热炽盛的症候。
一、主治:1.温热病的气分热症: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有力;2.内科杂病的脏腑热症1)肺热证:咳嗽咳痰比较黄稠;2)胃热证:口渴,肠燥便秘等;3)肝热证: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眩晕;4)心烦证:心烦不安、烦躁不眠为主)。
二、兼有功效:生津止渴。
三、性味:甘(生津)苦寒;归经:肺胃(气分药)脏腑(能清哪里热就归哪个经);四、配伍:益气生津配合适当的清热解毒药;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伐太过,必要时可与扶正药物配伍应用。
歌诀:石知栀子天花粉,竹叶荷叶与芦根,清热泻火西瓜皮,鸭跖寒水莲子心。
清虚热药的分类
清虚热药的分类
清虚热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体内的虚热症状。
根据其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机制,可以将清虚热药分为以下几类: 1. 清热解毒类药物:包括黄连、黄芩、连翘等,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口干、咽喉肿痛、疮疖等。
2. 滋阴清热类药物:包括生地黄、玄参、天花粉等,主要用于治疗由虚热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口干、口渴、身热、心烦等。
3. 清虚火类药物:包括白芍、阿胶、龙骨等,主要用于治疗由虚火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口干、舌红、心烦、失眠等。
4. 清虚热类药物:包括杏仁、知母、石斛等,主要用于治疗由虚热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口干、口渴、大便干燥等。
以上是清虚热药的分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用药过程中,应按照医师的建议进行规范用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 1 -。
中药学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处方用名 水牛角 性味归经 咸、寒。 功效应用 清热凉血--热入营血 解毒--痈肿疮疡、 咽喉肿痛 定惊--惊风、癫痫 用法用量 可煎服(先煎),可打末冲服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主入阴分,以退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
青蒿
类 别 植物
药 材 干燥地上部分
处方用名 青蒿
处方用名 牡丹皮、丹皮、粉丹皮 性味归经 苦、微寒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 --热入营血 2活血祛瘀--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 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赤芍
类 别 植物 药材根
处方用名 赤芍 性味归经 苦、微寒。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热入营血 2散瘀止痛--血瘀经闭、肝郁胁痛、跌打损伤
青蒿与地骨皮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青蒿 地骨皮
清虚热, 退骨蒸
并能解暑,截疟 并能清泻肺热,止血,养阴
银柴胡
类别 植物 药材 干燥根
处方用名 银柴胡
性味归经 甘,微寒
功效应用
清虚热--阴虚发热 除疳热--疳积发热
柴胡与银柴胡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柴胡 银柴胡
退热
退少阳证寒热往来 清疳热要药,并退虚热
胡黄连
类别 植物 药材 干燥根茎
处方用名 胡黄连
性味归经 苦、寒
功效应用
退虚热--骨蒸潮热 除疳热--小儿疳热 清湿热--湿热泻痢
黄连与胡黄连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黄连 清热燥湿胡黄连Fra bibliotek不同点 长于泻实火 长于退虚热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凡能清热凉血,以治疗营血分热,称为清热凉 血药。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咸寒。
第二章清热药
咽喉肿痛配银花、牛蒡子、玄参等; 少阳寒热往来症配柴胡(小柴胡汤); 火毒、疮疡配黄连、银花、连翘。 3、止血(炒炭):用于热迫血溢 吐血、衄血等配大黄、栀子。 4、安胎:用于怀胎蕴热、胎动不 安。配白术、当归。(当归散)
黄 芩
黄 芩
黄芩原植物
性能特点
味苦,气寒。归肺、胆、胃、 大肠经。功在清燥,长于泻肺火, 清上焦湿热,是为治湿温暑湿及 肺热咳嗽的要药。
效
用
1、清热燥湿:湿温发热、胸脘痞闷、 苔黄腻。配滑石(黄芩滑石汤); 湿热 下痢配白头翁、秦皮等;湿热黄疸配茵 陈、栀子;湿热带下。配车前子、白果。 2、泻火解毒:肺热咳嗽。(首选药) 配白皮、知母等(清肺汤);外感热病 邪郁上焦,高热烦渴。配连翘、栀子等 (凉膈散);上焦火盛,
上清肺热,祛痰止咳。 下清肾火,可治劳热。
石膏与知母的比较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用治气分实热证的要药
石膏 重在清解, 解热力强,只 宜实证。煅用 收敛生肌。
知母
重在清润, 兼能滋阴,虚 实均宜。
芦 根
芦 根
芦苇原植物
天花粉
栝 楼
括楼原植物
共同点(性能特点)
味甘,气寒。归肺、胃经。清热之 力较弱,功在清养,是气分实热轻证 的常用药。
谷精草不同点
尚入胃经。本品轻浮升散,善疏风 清热,明目退翳而治头面诸疾。因此 主用于风热或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 泪、目生翳膜。还可用于风热头痛、 牙痛、喉痹咽痛。 用量用法 6~15g,煎服。 使用注意 阴虚血亏目疾者不宜用。
密蒙花不同点
本品专入肝经,既能清肝火,又能 养肝润燥,故长于清肝养肝,明目退 翳。治目赤翳障无论虚实皆可应用。
现代报导
本品含栀子素、栀子苷、去羟栀子苷、藏红花 素、藏红花酸、熊果酸等。栀子煎剂及醇提取液 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 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对溶血性 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 镇静、降压及止血作用。能抑制发热中枢,作用 略似黄芩、黄连,但效力较弱,对于由热性病引 起的脑部充血和神经兴奋而引起的心烦、失眠有 镇静作用。 药性歌括: 栀子苦寒,泻火除烦。
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清虚热药
抗肿瘤作用
部分清虚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 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对于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研究
1 2 3
病毒感染性疾病
清虚热药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如感冒、流感等,能够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清虚热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能够调 节免疫功能,缓解病情。
主要功效与适用症状
主要功效
清虚热、养阴、凉血、润燥等。
适用症状
骨蒸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内热症状。
分类与代表药物
分类
根据药物功效和作用特点,清虚热药可分为养阴药和清热药两类。
代表药物
养阴药的代表药物有生地黄、熟地黄、黄精等;清热药的代表药物有青蒿、地骨皮、白薇等。
02
清虚热药的性能特点
养阴透热有助于改善因阴虚导致的低热、咳嗽等 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
养阴透热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 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清虚热药的应用
阴虚发热
总结词
阴虚发热是指由于体内阴液不足,导致虚火内生,出现持续低热的症状。
详细描述
阴虚发热常表现为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 疗阴虚发热的关键是滋阴清热,常用的清虚热药如知母、黄柏等,可配伍养阴药如生地黄、麦冬等使 用。
寒凉药性
01
多数清虚热药具有寒凉药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虚热,缓解热证。
02
寒凉药性有助于降低体温,改善发热、潮热等症状,使身体感
到舒适。
寒凉药性还能抑制炎症和感染,减轻红肿、疼痛等症状。
03
滋阴补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清虚热,退骨蒸,善清 肺中伏火,治有汗之骨蒸;
兼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 喘。
1.阴虚骨蒸潮热 2.血热出血证
牡丹皮苦辛微寒
心肝肾
偏清热凉血,善清血中伏 火,治无汗之骨蒸;
兼活血化瘀,消痈,用于 血瘀及肠痈腹痛等。
银柴胡
一、药用来源
三、性能特点
二、处方用名
四、临床应用
【药用来源】
银柴胡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处方用名】
银柴胡
银柴胡
【性能特点】
甘,微寒。入肝经。
功效
清虚热 除疳热
银柴胡
胡黄连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五、相似药物对比
【药用来源】
胡黄连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与根。
【处方用名】
胡黄连
胡黄连
【性能特点】
胡黄连
苦,寒。入肝、胃、大肠经。
功效
清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清虚热
功效
除骨蒸 解暑热
截疟
青蒿
【临床应用】
青蒿
• 1. 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
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 暑截 疟
– ~秦艽、鳖甲、地骨皮等同用。(青蒿 鳖甲汤)
【临床应用】
青蒿
• 2. 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
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 暑截 疟
– ~银柴胡、胡黄连、知母、鳖甲等同用。(清 骨散)
【用量用法】
用量:6~12g。 用法:煎服。
青蒿
地骨皮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地骨皮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及枸杞的干燥根皮。
【处方用名】
地骨皮
地骨皮
【性能特点】
甘,寒。入肺、肝、肾经。
地骨皮
功效
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
青蒿
【临床应用】
• 3. 用于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
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 暑截 疟
– ~藿香、佩兰、滑石等 。
【临床应用】
• 4. 用于疟疾寒热 。
青蒿
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 暑截 疟
– 1)疟疾寒热:单用捣汁服或~黄芩、滑 石、青黛、通草
– 2)湿热郁遏少阳三焦,气机不利,寒热 如疟:~黄芩、滑石、半夏 (蒿芩清胆 汤)
【相似药物比较】
银柴胡甘微寒
肝胃
清虚热 除疳热
清疳热力量较强,为 清疳热要药。
1.阴虚发热 2.小儿疳积发热
胡黄连苦寒
肝胃大 肠
又清湿热,用于湿热 泻痢,痔疮肿痛。
清虚热学习结束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清虚热药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A) 地骨皮(A) 银柴胡(B) 胡黄连(B)
青蒿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青蒿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份。
【处方用名】
青蒿 香青蒿
青蒿
【性能特点】
苦,辛,寒。入肝、胆经。
【临床应用】
地骨皮 凉血退蒸 清肺降火
•1. 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
– ~青蒿、鳖甲、白薇等(地骨皮汤)
•2. 用于肺热咳嗽。
– ~与桑白皮等(泻白散)
•3. 用于血热出血。
– ~白茅根、侧柏叶等。
【用量用法】
用量:9~15g。 用法:煎服。
地骨皮
【相似药物比较】蒸 凉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