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

《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二.设计目的1.了解现浇混凝土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过程;2.通过单向板肋梁板、次梁的设计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3.通过双向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4.熟悉现浇梁、板的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6.学习绘制钢筋材料表。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制依据有关规范、文献,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进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主、次梁布置;2.楼板、主梁及次梁截面尺寸的确定;3.混凝土、钢筋强度等级的选择;4.确定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5.计算永久荷载(恒荷载)及可变荷载(活荷载);6.不同荷载下的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内力计算:单向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双向板及其主、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7.选取板、次梁及主梁控制截面内力,分别进行配筋设计及构造设计,并进行裂缝及变形验算。

(二)绘制结构施工图及钢筋材料表:(1)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次梁、主梁布置);(2)楼板配筋图及钢筋表;(3)次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4)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及钢筋表。

(三)完成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一份。

(2)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A1号图纸,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

四.设计原始资料1.学生分组及设计参数见表1。

每组3-5人,其他参数由指导教师确定。

2.楼面做法:工业仓库:20-25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15-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

百货商场、百货商场楼盖:大理石地面,可根据相关图集由学生自己确定构造做法。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指导教师:张蕾春班级: 11土木(2)班学生姓名:施迎宁学号: Xf11220222设计时间: 2014.5.7-6.5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筑系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目的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结构方案布置、荷载分析、框架结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框架梁、柱和节点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知识,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共三层,层高 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距离0.5m。

框架平面柱网布置见图1所示,选择典型一榀框架进行计算。

框架梁、柱、屋面板、楼面板全部现浇。

2. 设计资料(1)气压条件基本雪压0.3 kN/m2,基本风压0.4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0.5kN/m2。

(2)抗震设防:不考虑抗震设防。

(3)主要建筑做法:构件尺寸:梁:250X550;柱:600X600屋面做法:20mm 厚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板厚90mm ,120mm 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找坡,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4mm 厚SBS 卷材防水层。

楼面做法:20mm 厚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板厚90mm ,30mm 厚水磨石面层。

梁柱表面采用20mm 厚抹灰。

(4)荷载取值:钢筋砼容重25 kN /m 3,水泥膨胀珍珠岩砂浆15 kN /m 3,水泥砂浆容重20kN /m 3,石灰砂浆容重17kN /m 3,SBS 卷材防水层0.30kN/m 2,水磨石自重0.65kN/m 2。

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3.5 kN/m 3,分项系数1.4。

(5)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离外地面为500mm ,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55m 。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中。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群共享)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群共享)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任务:某民用建筑楼盖设计2.设计条件: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如下图所示,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

墙厚37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2。

350350mm楼盖面层具体做法:A类, 20mm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面层;混凝土板底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B类, 20mm水泥砂浆找平面层;混凝土板底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材料选用:I类, C25混凝土,梁内受力纵向钢筋为HRB335级,板筋、箍筋采用HPB235级。

II类, C30混凝土,梁内受力纵向钢筋为HRB400级,板筋、箍筋采用HPB235级。

III类, C35混凝土,梁内受力纵向钢筋为HRB335级,板筋、箍筋采用HPB235级。

(见分组要求)。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kNQ/(2mk框架主梁跨度l(见分组要求)。

条件图:(仅供参考)3 .设计分组要求:要求一人一题,上述条件图为纵向轴间尺寸为(边6.7)6.9的情况,没位同学按分组给定的纵向轴间尺寸、活荷载标准值和楼面/材料等条件进行设计。

4.设计要求:1/.设计应按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有关统一格式进行,封面按附1。

2/.计算书应有具体设计过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3/.设计施工图纸统一要求用A3纸打印。

4/.板和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按弹性方法设计主梁。

5/.计算书中必须有主梁的内力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图。

6/.施工图必须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次梁和板的配筋图。

5.设计成绩评定按平时(设计进度等)、计算书和施工图内容质量评定成绩。

附1 :封面内容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设计者:XXX学号:XXXXXXXXXX班级:土木XXX宁波大学建筑工程环境学院2010年月日。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背景•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设计目标•详细说明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确定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和限制条件结构设计综合布置方案•描述整体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列举各楼层的主要布置要点和特点结构计算与分析•介绍结构计算的目的和方法•列出设计所需的荷载和相关参数•展示结构的静力分析结果和安全性评估数据设计细节•分模块介绍各个部分的设计细节•包括梁、柱、楼板等的详细设计要点和尺寸计算结果与讨论结构性能评估•根据设计结果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讨论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过程分析•分析结构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探讨施工过程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设计改进思考•提出对设计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意见•探讨可能的改进方向和效果结论•总结设计报告的目标、内容和结果•概括本次课程设计的收获和经验以上是本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大纲。

详细内容请参考正式报告文档。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优秀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多种工程要求。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套符合规范要求且经济合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

•要求考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结构设计综合布置方案•通过对场地和材料条件的分析,确定最佳的结构布置方案。

•提出各楼层的主要布置要点,包括梁柱布置、楼板形式等。

结构计算与分析•根据规范和荷载要求,进行结构的荷载计算和静力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细节•分别对梁、柱、楼板等进行详细的设计。

•根据静力分析结果,计算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要求。

结果与讨论结构性能评估•根据设计结果,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分析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12级班次 2班姓名:吴浩指导教师:鲍安红完成时间: 2015.1.8 成绩: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某多层厂房楼盖设计1、建筑方案某四层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尺寸为L1×L2=24×2、设计资料(1)楼面活荷载:9KN/m2。

(2)楼面做法:20mm水泥砂浆面层,密度ρ=20 KN/m3。

楼板自重:ρ=25 KN/m3。

(3)楼板底面采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密度ρ=17KN/m3。

(4)混凝土C30,梁内纵筋用Ⅱ级钢筋,梁内其他钢筋和板内钢筋采用Ⅰ级钢筋3、梁格布置(1)按照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楼盖设计:主梁支承在柱上梁格布置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原则:①承重需要;②刚度需要(舒适度);③支点避开洞口;④经济跨度。

(2)主梁方向确定:次梁经济跨度4——6米图2 主梁布置图(3)次梁布置:单向板经济跨度1.5——3米。

图3 次梁布置图图4 梁格布置图(3)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初步确定(表14-1)板:按照新规范要求(上表),板跨2200mm,板厚h应≥72mm,取h=100(10mm倍数)次梁:按照上表,次梁跨度6000mm,次梁高度应在350~500之间,取次梁高度h c=400mm,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宽度,取高度的1/2为次梁宽度b c=200mm(次梁高和宽均为50mm倍数)主梁:按照上表,主梁跨度6600mm,主梁高度应在400~550之间,取主梁高度h z=500mm(主梁高度应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一般大于次梁高度),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宽度,主梁宽度b z=250mm(次梁高和宽均为50mm 倍数)4、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1)单向板的计算简图:单向板取单位板宽为计算单元,按连续板计算内力。

板的计算跨度取值按:净跨l n+支座计算长度;其中当支撑在梁上,支座计算长度=0;当支撑在墙上,支座计算长度=墙厚/2;边跨计算跨度≤1.1l n,中间跨计算跨度≤1.05l n。

土木工程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土木工程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二、基本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二层楼面结构布置如下图所示,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楼面面层为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板底及梁侧用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q k=3.0+0.1n(n:学号)。

柱网尺寸为l1×l2, l1= l2=6+0.3m,其中m取值为:当学号n=1~10时,m=3;当学号n=11~20时,m=2;当学号n=21~30时,m=1;当学号n=31~40时,m=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主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其余钢筋均采用HPB235。

三、基本任务及成果要求(一)撰写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说明书1.设计资料2.板的设计(按可塑性内力重颁布理论进行设计)3.次梁的设计(按可塑性内力重颁布理论进行设计)4.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进行设计,要求满足承载力及裂缝宽度条件)5.设计总结(对设计的合理性方面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二)绘制楼面结构施工图(2#图纸2张)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图中需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建议代号:板—Bn,次梁—CLn,主梁—ZLn)。

2.板的配筋图(可直接绘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图中需标明板厚、钢筋直径、间距及其长度定位尺寸。

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1:50,1:20)图中需标注次梁截面尺寸,箍筋形式、直径及间距,纵向钢筋直径、根数、编号及纵向长度定位尺寸。

4.主当模板及配筋图(1:30,1:20)包括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弯矩图。

图中需标注主梁截面尺寸、箍筋形式、直径及间距,纵向钢筋直径、根数、编号及纵向长度定位尺寸,其中纵筋的纵向长度定位应依据材料抵抗弯矩图进行。

5.结构施工图说明主要说明构件的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代号与级别的对应(如Φ代表HPB235等)、保护层厚度,尺寸单位以及楼面荷载值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自己)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自己)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本科)使用班级:2010级建筑1、2、3班设计时间:2013年5月长沙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教研室《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设计目的《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育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 •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 •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1) 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2) 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3 )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4 )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 )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6 )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7 )学习运用规范。

三、设计资料1、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 ,按不同用途的车间工业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柱网尺寸见表二。

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活荷载标准值表12、楼面构造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面层),自重为0.65kN/m 顶棚为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

3、材料①混凝土:采用C25的混凝土。

②钢筋:主、次梁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他钢筋均用HPB300级钢筋。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1 .结构布置柱网尺寸给定,要求了解确定的原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1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混凝土,一般是指由胶凝材料(如水泥),粗、细骨料(如石子、沙粒),水及其他材料,按适当比例配置,拌合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简称为“砼”(tóng,Concrete)。

像这种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素混凝土。

其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

因此,就有在其中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

另外,还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种类的混凝土结构。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2.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是当今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它的发明者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建筑材料专家,而是一位法国名叫莫尼尔的园艺师。

莫尼尔有个很大的花园,一年四季开着美丽的鲜花,但是花坛经常被游客踏碎。

为此,莫尼尔常想:“有什么办法可使人们既能踏上花坛,又不容易踩碎呢?”有一天,莫尼尔移栽花时,不小心打碎了一盆花,花盆摔成了碎片,花根四周的土却仅仅包成一团。

“噢!花木的根系纵横交错,把松软的泥土牢牢地连在了一起!”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将铁丝仿照花木根系编成网状,然后和水泥、砂石一起搅拌,做成花坛,果然十分牢固。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为人认为发明于1848年。

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

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DOC)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DOC)

×6×6=15.69
(17.86+0.2 × 15.59)
=20.10
(15.59+0.2 × 17.86)
=20.10
(0. × 6.5)
×5.94×5.94=18.77
(0.0194
×
11.59+0.0364 × 6.5)
×5.94×5.94=16.28
(18.77+0.2 × 16.28)
2.3.2 计算简图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线刚度大得多,故主梁中间支座按铰支座支 承考虑,主梁端部搁置在壁柱上,其支撑长度为 370mm,柱的截面尺寸为 400mm ×400mmm。计算跨度计算如下。 2.3.2.1 纵向支承梁
中间跨度: l0 lc =6.3m>1.05×(6.3-0.4)=6.195m 取 l 0 =6.195m。 边跨:
954
8
C
D
A-A A-B A-C 支 座 B-B B-D C-D
方 向
l0y

110

l0x

120

l0y

110

l0x

120

l0y

110

20.03 22.48 19.18 23.63 21.67
120 34.39×0.8
120
38.15
120
35.43
120
38.94
120
41.75
6
按可变荷载满布时求得,即内支座为固定,求 g+g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边缘
支座均视为铰支支座。对中间支座,由相邻两个区格求出的支座弯矩值不相等

2024版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

2024版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

首先进行荷载统计和内力分析, 确定梁板截面尺寸和配筋。然 后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和优化, 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 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细节处理。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掌握 梁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 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某商住楼框架结构设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设计背景
本案例以某商住楼为设 计对象,探讨框架结构 的设计方法。商住楼通 常采用框架结构,以满 足建筑功能和空间灵活 性需求。
2024年《钢筋混 凝土结构课程设 计》完整版x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钢筋混凝土 结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能力,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包括抗压、抗拉、抗折、弹性模量等 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 态下的性能表现。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分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滑 移等性能,以及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
钢筋的力学性能
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 率、冷弯性能等指标,以及钢筋在反 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
合。
荷载传递路径
03
荷载通过楼板传递给梁,再通过梁传递给柱,最后传递给基础。
框架结构截面设计与配筋
截面设计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和形状,满足承载力和 变形要求。
配筋设计
根据截面设计结果,进行配筋计算,确定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 量,满足抗震、抗裂和耐久性要求。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国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掌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识读,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工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构件的设计。

2. 提高学生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对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软件(如AutoCAD、PKPM等)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绘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未来从事相关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2. 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梁、板、柱等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 受弯、受剪、受压构件的计算方法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的组成及表达方法- 施工图的识读技巧4. 混凝土结构施工基本工艺-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AutoCAD绘图基本操作- 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6. 实践项目- 简单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关联课本相应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前言二、设计任务及要求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2.材料性能3.受力分析4.截面设计5.构造措施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2.截面性能计算3.结构性能评价五、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前言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旨在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独立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遵循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保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栋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Ⅱ类。

要求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

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根据建筑功能和面积要求,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如下:柱间距为6米,梁高为2.4米,板厚为0.2米。

2.材料性能结构材料采用C30混凝土,抗压强度fc=30MPa;钢筋采用HRB400,抗拉强度fy=400MPa,屈服强度fy0.8=360MPa。

3.受力分析根据建筑荷载和结构尺寸,计算框架结构的荷载效应和内力。

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和地震载。

4.截面设计根据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进行框架结构的截面设计。

包括:柱截面、梁截面和板截面。

5.构造措施根据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设置箍筋、弯起钢筋、纵筋连接器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通过计算,得到柱、梁、板等构件的内力值。

2.截面性能计算根据内力值和材料性能,计算截面性能,包括:抗弯性能、剪切性能、挠曲性能等。

3.结构性能评价对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包括:结构刚度、变形、承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符合任务要求,结构安全、经济、合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书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2m;设计时取楼面活荷载、横向及纵向的柱网尺寸为设计参数,其中:根据该工厂的使用要求,楼面活荷为4.0kN/2m,横向柱网尺寸取为:6.6m,纵向柱网尺寸与横向柱网相同。

1.2设计条件:1.2.1结构类型:砌体结构1.2.2建筑材料:1.2.2.1屋面做法:〔自上而下1:2.5水泥砂浆砌膨胀珍珠岩单拱隔热板40mm厚〔重度不大于14kN/3mm;粒混凝土找坡〔坡度2%,最薄处20mm厚、重度不大于14kN/2mm 1:2.5水凝砂浆找平20mm厚〔重度20kN/3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底抹灰15mm厚〔重度17kN/3m1.2.2.2楼面做法:〔自上而下10mm厚耐磨地砖〔重度22kN/3m;1:3水泥砂浆找平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底混合砂浆抹灰20mm厚楼盖建筑平面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2o l /1o l =6.6/2.2=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70mm,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8~o l /12=6600/18~6600/12=367~550mm 。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

截面宽度取b=200mm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5~o l /10=6600/15~6600/10=440~650mm 。

截面宽度为b=300mm楼盖板结构平面布置图3.板的设计3.1楼盖板的设计已如前述,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3.1.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10mm 厚耐磨地砖 0.01×22=0.22kN/2m 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2m 20mm1:3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4kN/2m 20mm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 0.02×17=0.34kN/2m 小计 2.96kN/2m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 4kN/2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或1.35,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4.0kN/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是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的详细报告。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易于加工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计算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等。

二、材料选择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

在选择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强度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配合比为1:2:3的混凝土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项目的需求。

2.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选择钢筋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等因素。

3. 其他材料除了水泥、砂子、骨料和钢筋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材料,如添加剂和防水剂等。

三、结构计算1.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

荷载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种。

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梁、柱和板等部分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勘察、材料采购和人员调配等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施工过程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如材料不合格、设备故障等。

3. 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同时还需要做好现场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总结本次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涉及到了材料选择、结构计算和施工过程等多个环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提升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成果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成果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成果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受力性能及耐久性;3. 引导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让学生熟悉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结构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及施工工艺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树立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职业道德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项目实施中承担责任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4.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掌握混凝土结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分类、组成、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参考教材第一章;2. 混凝土材料性质:介绍混凝土的组成、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参考教材第二章;3. 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包括受弯、受剪、受压等性能,参考教材第三章;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阐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相关规范,参考教材第四章;5.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参考教材第五章;6. 混凝土结构计算与优化: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和优化,参考教材第六章;7.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全过程,参考教材第七章;8.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绪言 (1)1 现浇楼盖尺寸及梁板布置 (2)2 梁板尺寸确定 (2)3 板的计算 (2)3.1 荷载计算 (2)3.2 计算简图 (3)3.3 力计算 (3)3.4 正截面强度计算 (4)4 次梁的计算 (5)4.1 荷载计算 (5)4.2 计算简图 (5)4.3 力计算 (5)4.4 承载力计算 (7)4.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7)4.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04.5 次梁构造125 主梁设计125.1 荷载计算125.2 计算简图135.3 力计算135.3.1 弯矩设计值135.3.2 剪力设计值135.3.3 弯矩包络图135.4 承载力计算155.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55.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85.5 次梁两侧附加的横向钢筋的计算 (19)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绪言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是我们以后学习专业知识的根底,通过这门课我们学会了最根底的梁、板、柱的根本受力和如设计。

这门课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而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就是对这门课的一次应用与复习总结。

为了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必须反反复复的看混凝土构造和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这两本书,这使得我们对这两本书的知识从新学习稳固了一遍。

本次课程设计还用到了101图集的知识,让我们学会如识图如画图。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梁的设计计算。

我设计的是双向板楼盖通过从混凝土构造书中的例题来设计。

梁我是通过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这本书中的配筋设计来配筋的。

板的配筋是用101图集的平标法来表示的,梁也是运用101图集的平标法制图的。

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教育方案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根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构造工作情况的认识和稳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根底。

2.复习稳固加深所学的根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1: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档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旨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

二:背景在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它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本次课程设计将以某建筑工程为背景,对其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

三:本次课程设计的是对某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

具体细节包括:1. 结构需求分析2. 静力分析3. 结构设计4. 结构施工图设计5. 结构性能验证6. 结构运行与维护方案四:结构需求分析本阶段主要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荷载、抗震要求等进行分析,确定设计准则和使用规范。

1. 使用功能分析2. 荷载分析3. 抗震要求五:静力分析本阶段主要对建筑工程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状态。

1. 结构分析方法2. 轴力、弯矩和剪力计算3. 桁架分析六:结构设计本阶段主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结构设计,确定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布置方式。

1. 梁的设计2. 柱的设计3. 基础设计七:结构施工图设计本阶段主要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细化,绘制出施工所需的结构施工图纸。

1. 梁的施工图设计2. 柱的施工图设计3. 基础施工图设计八:结构性能验证本阶段主要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等方式,验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构件配筋验算2. 结构的抗震性能验证九:结构运行与维护方案本阶段主要制定建筑工程的结构运行与维护方案,确保结构的长期可靠运行。

1. 结构的日常运行管理2. 检测与维护计划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设计图纸、计算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结构设计规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2: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档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报告,旨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与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后,先进行楼层间荷载代表值得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力(弯矩和剪力)。

完成了板,次梁和主梁等构件的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与主梁的配筋计算。

2012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容,为今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3)掌握力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6)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7)学习运用规。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混合结构轻工仓库,其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请进行梁、柱的布置并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梁板的承载力计算及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其平面图如附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①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②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围C20~C35,梁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注: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每位同学以学号末两位数作为题号:建筑10(1)班同学楼面做法按类型①;建筑10(2)班、管理10班按类型②。

(三)设计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以及材料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板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4)梁材料图、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四)设计要求1、计算书格式及书写步骤可参阅教材中的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2、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

要求概念清楚,计算完整、准确,成果尽量表格化,并装订成册。

(A4纸型打印,正文采用五号仿宋字,)3、楼盖施工图二。

采用2#图纸,选择适当比例。

要求容完整,表达规,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要求手工绘制)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成绩评定。

(五)参考文献[1](GB50010-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S]. :中国建筑工业[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S]. :中国建筑工业[3](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S]. :中国建筑工业[4](GB50068-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 :中国建筑工业[5] 立新.叶燕华.混凝土结构原理[M]. :理工大学2012.7 第二版[6] 白国良.王毅红.混凝土结构设计[M]. :理工大学2011.11 新一版课程设计计算书(一)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

(2)板厚的确定楼板按高跨比条件,板厚时,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h=80mm满足要求。

(3)次梁尺寸的确定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取h=450mm,截面宽度,取b=200mm。

(4)主梁尺寸的确定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取h=700mm,则,取b=300mm。

(5)柱尺寸的确定柱的截面尺寸选400mm400mm。

(6)楼盖结构布置楼盖结构布置如下图所示:(二)(1)荷载计算楼盖做法如右图所示: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8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恒载标准值活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应比较以下两种组合,并取较大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因此取(2)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得实际结构如上图所示,次梁截面宽度b=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120mm,按塑性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按一下两项较小值确定:所以边跨的计算跨度取250 120 200 2002180 2200 22002400 2400 2400A80450板的实际结构图中间跨度的计算跨度取板的计算简图下如图所示:(3)弯矩设计值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附表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板的弯矩设计过程如下表: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1B2C弯矩系数a计算长度5.61-5.613.79-4.33(4)配筋计算板厚h=80mm ,,b=1000mm.C25混凝土,,,。

板的受力钢筋选用HPB300级钢筋。

对于轴线②~⑤之间的板带,考虑到起拱作用,其中间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以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

板配筋过程见下表:截面 边跨中 第一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在平面图上的位置①~②⑤~⑥ ②~⑤①~②⑤~⑥②~⑤5.61 -5.61 3.79 0.83.79 -4.33 -0.84.330.1310.1310.0890.071 0.1010.0812220 2200 220022002220A BCC B A11 2 2 22/525.12m kN q0.930 0.930 0.954 0.963 0.947 0.958372.4 372.4 245.2 194.4 282.2 223.2 选用钢筋Ф10200 Ф10200 Ф8150 Ф8200 Ф8150 Ф8200 实际配筋面积()393 393 335 251 335 251经验算,配筋率,也大于0.2%,满足要求。

(5) 板的配筋分布筋选用φ6200嵌入墙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φ8200。

a=/7=314mm,取350mm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φ8200。

a=/4=550mm板角构造钢筋:选用φ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a=/4=550mm由计算结果及板的构造要求,绘制板的配筋图,见图1.1(三)次梁的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板传来的荷载次梁自重次梁粉刷抹灰恒载标准值活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应比较以下两种组合,并取较大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因此取(2)计算简图由次梁的实际结构图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40mm,主梁的宽度为b=300mm。

次梁的边跨计算跨度按以下两项较小值确定:所以次梁边跨的计算跨度取中间跨度的计算跨度取(3)力计算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①次梁的弯矩计算如下表:截面位置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1B2C弯矩系数a计算长度121.55-121.5579.73-96.48②次梁的剪力计算如下表:64506300 630063006450ABCC B A1 12 22250120 30030063306300 6300 66006600660080450120 ① ② ③q = 32.14 kN/m次梁的计算简图次梁的实际结构图次梁的剪力计算截面位置边支座离端第二支座左离端第二支座右中间支座A B(左) B(右) C剪力系数计算长度93.30 124.39 111.36 111.36(4)正截面强度计算①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边跨取小值中间跨取小值②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判断截面类型C25混凝土,,,。

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因此,边跨中和中间跨中截面都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截面边跨中第一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125.55 -125.55 79.73 -96.482150 200 2100 2000.028 0.304 0.019 0.2410.986 0.813 0.990 0.860 0.028<0.518 0.374<0.518 0.019<0.518 0.280<0.518835 1013 546 760选用钢筋218(直)216(弯)218(直)218(直)218(直)112(弯)218(直)214(直)实际配筋面积()911 1018 640 817也大于0.2%,符合要求。

(5)斜截面强度计算,次梁斜截面强度计算如下表:截面位置边支座离端第二支座左离端第二支座右中间支座A B(左) B(右) C93.30 124.39 111.36 111.36截面满座要求按计算配筋箍筋直径和肢数Ф6双支56.6307.1 121.7 162.9 162.9实配间距(mm)100 100 100 100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实际配筋率为:满足要求(6)次梁的配筋根据计算结果及次梁的构造要求,绘制次梁的配筋图,见图1.2(四)主梁的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1)荷载计算次梁传来的荷载主梁自重梁侧抹灰恒载标准值:活载标准值:恒载设计值:活载设计值:(2)设计简图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主梁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主梁的端部支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40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按以下方法确定:边跨的计算跨度因为所以边跨的计算跨度取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取2400 2400 2400 2400 24006880 68004007200 7200120250600A B主梁的实际结构图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3)力计算①弯矩计算边跨:中间跨:主梁弯矩计算如下表:项次荷载简图①恒载②活载③活载④活载⑤活载QA B C DQ QA B C DQA B C DQ Q1A B C DG G1 12a abA B C D2452 2400A CB D1 12245272522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72527200主梁的计算简图Q= 144.14 kNG= 82.08 kN力组合①+②447.3 347.4 -296.8 -98.4 -98.4 -296.8①+③99.2 -0.7 -296.8 247.2 247.2 -296.8①+④384.6 223 -482.1 139.2 216 -250.9①+⑤113.8 30.6 -250.9 216 139.2 -482.1最不利力组合项次①+③①+③①+④①+②①+②①+⑤组合值99.2 -0.7 -482.1 -98.4 -98.4 -482.1组合项次①+②①+②①+⑤①+③①+③①+④组合值447.3 347.4 -250.9 247.2 247.2 -250.9 ②剪力计算主梁剪力计算项次荷载简图①恒载②活载③活载④活载⑤活载力组合①+②185.00 -267.50 82.08①+③41.00 -123.20 164.16①+④159.50 -293.00 258.18①+⑤47.40 -116.80 194.18QA B C DQ QA B C DQA B C DQ Q1A B C DG G1 12a abA B C D最不利力组合项次①+③①+④①+②组合值41.00 -293.00 82.08组合项次①+②①+⑤①+④组合值185.00 -116.80 258.20 (4)主梁弯矩包络图主梁弯矩包络图见图1.4(5)正截面强度计算①确定翼缘宽度边跨取小值中间跨取小值支座截面仍然按矩形截面计算②判断截面类型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