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导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教材分析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
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
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
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
589年,隋文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
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一般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因此南北之间的交通甚为不便。
秦朝时期修筑灵渠,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联系起来,而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连在一起。
这样,中国长城以南几大水系全部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广泛搜罗人才,汉朝通过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以门第家世来选官,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导学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隋朝的统一1、建立: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
2、统一:年,隋朝灭,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巩固统治的措施:编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提高行政效率。
4、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从年起,下令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三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②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
③五河:连接、、、、。
3、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但也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1、创立:①尝试:时,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诞生标志:时期,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1)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2)推动了_______的发展。
(3)对世界其他地区的____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屡次发动战争,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朝暴政)2、灭亡: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二世而亡。
【问题探究】1.隋朝繁盛的原因有哪些?2.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有哪些?3.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有何影响?4、秦朝、隋朝有何相似之处?【当堂达标】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B.长安 C.涿郡 D.江都2、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隋朝统一③隋朝灭亡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隋朝灭亡C.①隋朝灭亡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隋朝灭亡③灭亡陈朝3、“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导学案: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 掌握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治国思想和措施;3.了解隋朝统治者的错误决策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4.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 掌握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治国思想和措施;3.了解隋朝统治者的错误决策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隋朝统治者的错误决策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教学过程】一、热身启动请学生们回答下列问题,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1.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2. 隋朝是如何统一北方和南方的?二、新课呈现1. 讲述隋朝的统一过程: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北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朝代,它的统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北方统一和南方统一。
a) 北方统一: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北方统一,例如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地方行政体制、设立三省六部等。
b) 南方统一:隋炀帝杨广即位后,继续推行隋文帝的政策,不断征伐南方诸侯国,最终于589年统一南方,建立了隋朝。
2. 介绍隋朝的社会政治状况:a) 迅速恢复经济:隋朝统一后,通过减轻农民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 改革地方行政体制:隋朝统一后,建立了府、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管理国家财政:隋朝设置了太府、度支两个部门,分管财政和军事,加强了财政管理和军队建设。
3. 隋朝统治者的错误决策:a) 大规模的修建工程:隋朝统治者修建大运河和市舶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百姓负担,引发了社会动荡。
b) 高压统治政策:隋炀帝杨广采取了严苛的政治措施,如大兴土木、不断征发苛捐杂税,使百姓生活困难,社会安定不下来。
c) 亲近佛教、迫害道教:隋炀帝杨广虽然在位期间信仰佛教,但迫害了道教,并限制了佛教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当时隋朝为什么修筑运河?当时具备哪些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 隋朝大运河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隋朝大运河简图2. 隋文帝.了解他统治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 体会我国封建社会的治世评价标准.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投影魏晋南北朝简表(二).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引导学生学与交流:(我的课堂,自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北年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在今陕西西安);年,隋灭掉,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名叫)(1)措施:改革,发展,注重,减轻;(2)表现:国家,繁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1)开凿目的:加强,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无答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既影响等基本史实。
2、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二、预习感知知识点一1.581年,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统一全国。
2.隋统一后,统一南北和制度。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3.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为中心。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5.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6.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的正式确立。
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制度的一大变革。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8.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
618年,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三、检查反馈: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歌谣中的“汝”指()A.西晋B.北周C.隋朝D.梁朝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赞颂中国古代哪项伟大工程?()A.长城B.都江堰C.大运河D.赵州桥4.隋朝灭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 B.暴虐无道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5.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坚强了南北交流6.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无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
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二.学习重点隋的统一与覆灭;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
三、学习难点隋朝统一中国的条件与覆灭的原因;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来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581年,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定都;589年,隋灭掉陈朝,结束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由北向南依次为、通济渠、邗沟、;连接五大水系,由北向南依次为海河、、淮河、、钱塘江,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文帝开始建立通过______的制度,至隋炀帝时设置_______,正式确立______。
此后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4)年,_______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合作探究】1、唐朝诗人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此河”指什么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短暂却光芒四射”,对此,你怎么理解?3、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你得到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哪些历史信息?【当堂检测】1、下列王朝的统治,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材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3、隋朝的贡献主要有()①创立三省六部制②统一中国③开凿大运河④创立科举制度A、①②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阅读单元引言,思考: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我们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亚非殖民地人民的普遍抗争。
在亚洲,被称为“英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的印度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英民族大起义。
在拉丁美洲,为反抗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压迫和统治,人民也掀起了独立斗争的风暴。
今天我们就来看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了解拉丁美洲、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阅读2-3页,回答相关问题)1、拉丁美洲指哪些地区?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处于谁的统治之下?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葡萄牙(巴西)和西班牙2、16-19世纪,拉美形成了一个按照血统划分的等级社会,结合下图和相关史事了解:(1)简述殖民者是怎样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的?经济掠夺;屠杀;强迫劳动(2)处于社会底层的是哪些人?反抗殖民运动的领导人是从哪一阶层中产生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土生白人。
3、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文内容可以看出,拉丁美洲人民为什么要争取独立?(原因(背景))(1)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西班牙和葡萄牙)(2)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3)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4、简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概况。
(1)原因(背景):(上面已经提到,这里就先不提了)(2)时间: 19世纪初(3)目的: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5)领导人: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南部地区:圣马丁。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以及隋朝的灭亡。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相对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结合已有知识,全面了解隋朝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认识隋朝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历史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隋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隋朝的建立、统一历程及其灭亡原因,让学生对隋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朝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科举制度的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大运河的关系三、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学习内容:1、自主学习:(1)年,北周大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朝统一全国。
(2)开通了一条纵横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到,南达,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由等四段渠道组成。
它连接了等五大水系。
(4)科举制度在时,正式形成。
(5)隋朝在公元年灭亡。
2、探究学习: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是何意思?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了吗?五、学习反思1、隋朝是谁建立的()A 、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修建的()A 、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洛阳B、涿郡C、余杭D、长安4、科举制度在谁在位时正式创立() A 、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4、分析:“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材料中的渠是指哪条河?它是谁在位时修建的?(2)、修建此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为什么能修建此河?(3)、此河修建后有何作用?教学后记: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绩2、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三:学习方法:讲授法比较法四:、学习内容:自主学习:(1)年,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三)、材料解析题
8、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
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出
现的原因。
(四)思维拓展
9、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问: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0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我的收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导学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知道科举制产生的史实,分析科举制产生的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重点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与科举制的创立。
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导入新课】古代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科举制度【自主学习】一.隋的建立________年;建立者:________;都城:________。
二.统一全国______年,隋灭陈,统一了全国。
意义:结束了的局面,顺应了大趋势。
三、开创制度1.出现:隋文帝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抗选拔人才的制度。
2.正式诞生:隋炀帝创立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的正式确立。
3.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四.国力强盛----开凿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 ,巩固 。
2.概况:涿郡(今北京)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概况3.作用: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 五.隋朝灭亡1.__________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_______年,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合作交流】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增阅读材料,请回答: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达标训练】选择题1.学习中国古代史,读懂朝代演变示意图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如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2.“自西晋永嘉之乱,中国境内的分裂战乱达三百年之久,至此□□□再造统一之局,并下开李唐的盛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于灭亡 导学案

2.阅读课文“开通大运河”,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阅读课本找出谁组织开通大运河?什么时间?
(3)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介绍一下大运河的概况?
(4)评价一下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三、分析探究 1. P3“问题思考”: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隋文帝实行新的选官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科举制的确立对当 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P5“课后活动 2”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 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 换雷塘数亩田。”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 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四、课后小结
(1)建立
1.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2)统一 (3)历史意义
隋 朝 的 统 - 一 与 灭 亡
隋 文 帝
(1)经济
繁 盛 一 时
2.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政治 (3)意义
1.开凿运河,贯通南北
隋 炀 帝
(1)目的 (2)时间 (3)皇帝 (3)概况 (4)地位和作用 (1)原因 (2)初步建立 (3)创立 (4)评价 (5)影响
(1)这是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请你说出他开通大运 河的目的。 (2)有人把大运河概括为“三点、四段、五河”,“三点” 即一个中心,南北两至点;“四段”指运河的四段;“五河” 指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请你分别指出它们具体指什么。 “三点” “四段” “五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重要作用?
5.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6.1300 多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 万。宋、明、清时期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 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科举制( ) A.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C.为历朝发掘培养了人才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7.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 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 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唐玄宗 8.618 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 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 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 9.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观察下 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隋朝的历史贡献;
技能目标:知道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隋朝的建立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隋文帝杨坚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隋朝的统一:
师:课件出示隋王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隋朝是何时统一的?隋朝是由谁统一的?隋朝建立后都有哪些历史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学案(有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列表对比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隋朝大运河科举制的创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
通过这些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度。
难点:科举制,开通大运河的意义,隋亡的启示。
情景导入播放央《人文地理》栏目《大运河》第一集千年水道剪辑视频。
师:……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这话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大运河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如何评价隋文帝?今天我们学习下册书的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回顾上学期所学朝代的更替: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秦-楚汉之争-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1、建立北周末年,杨坚掌握大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导学案编号 (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重点) 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难点)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重点)【预习案】【自学导航】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建立者是( ),都城是( )。
2、( )年,隋灭( )(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3、( )皇帝时,隋朝出现了盛世的局面。
4、大运河开通的目的( );时间是( ),( )在位时;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至( ),南到( ),全长( )千米。
作用是( )。
分为( )、( )、( )、( )四段;连接了( )五大水系。
5、科举制度产生于( )朝,隋文帝时用( )方法选拔官员。
(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6、隋朝灭亡的时间是( )年(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探究一】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3、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二】材料一“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材料二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学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也应运而生。
材料三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成为中国历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目标】①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②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③明白隋朝灭亡带来的启示。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一、隋的统一你知道右图是哪位皇帝吗?他建立了什么朝代?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治国措施?成效如何?1.建立:581年,________建立隋朝,以________为都城,________就是隋文帝。
2.统一: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巩固(1)措施:①经济上:编订____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上:加强__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____________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___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________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概况三点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中心是________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全长________多千米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立(1)创建:________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确立: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_______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1.背景(1)________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灭亡:__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开通大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关系:605年,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但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两位皇帝:隋文帝,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残暴统治导致隋朝灭亡。
三个时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
三大成就:统一全国;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示例科举取士制度: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训练古代选官制度关键词:禅让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开通大运河史料在线史料一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史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史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论从史出阅读史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感悟提升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1)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
(2)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改革,如秦朝建立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如秦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而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如陈胜、吴广起义和隋末农民起义。
(5)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探究点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史料在线史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史料二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才德突出的人),咸出于是。
——《选举志》论从史出(1)读史料一,唐太宗为什么会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2)史料二中“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分别说明了什么?(3)结合上述史料,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知识延伸对科举制的认识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为想要入仕为官的学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课堂小结课外链接科举考试的步骤【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的第一章的标题是:百年乱世出新朝。
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A.王莽 B.杨坚 C.杨广 D.李渊2.山西省实验中学期中测试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分别是( )A.581年隋灭北周B.589年隋灭陈C.605年隋灭北周D.605年隋灭陈3.《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4.山西农大附属中学期末检测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使两大流域逐渐融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
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巩固隋朝的统一5.有人这样赞美隋朝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来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6.隋朝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边疆经济的开发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速了沿岸城市的发展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7.山西省太原五中统考科举制始于隋朝,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下列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③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8.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
它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9.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治(盛)世。
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某校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C.丙同学:宦官专权外戚临朝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二、非选择题10.“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富甲天下】材料一材料二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1)阅读材料一,将A、B、C的相应内容写在下面。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原因。
【贯通南北】(3)阅读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它的四段: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起止点与中心点:E.________。
G.________。
F.________。
(4)如果你是隋朝的民工、商人,对隋朝开凿的这条运河你分别会有什么感想?教师详解详析【自主学习】一 1.杨坚长安杨坚2.5893.长期分裂4.户籍中央集权人口数量二 1.南北交通2.隋炀帝3.涿郡余杭洛阳27004.南北地区三 1.隋文帝进士科2.选官教育选拔官吏四 1.隋炀帝2.618【要点探究】探究点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不恤民力,是其暴政的表现。
探究点二(1)唐太宗认为通过科举制,天下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能够入仕为官,人才都能被收罗进来。
(2)“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说明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读书风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说明许多人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场,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课时作业】1.B [解析]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故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2.B3.A [解析] 由题干材料“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可知,隋文帝崇尚节俭。
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他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崇尚节俭,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4.C 5.D6.B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故选B。
7.B8.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 秦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隋炀帝的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最后隋朝灭亡。
10.(1)A.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
B.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C.粮仓愈加丰实。
(2)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涿郡余杭洛阳(4)民工:徭役负担过重。
商人:外出经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