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及角计数的技巧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认识线段 名师教学课件PPT(4)

课题:认识线段
难点名称:.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尺子画线段和量出指定线段的
长度.建立线段的表象,会分辨线段.
参赛教师:吕霞 时间:2020年5月24日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
CON目T E录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
一、导入.
1、课前复习,我最棒.
1 米 =( 100)厘米 100 厘米 =( 1 )米 6 米 =( 600 )厘米 500 厘米 =( 5 )米 4 米 =( 400)厘米 300 厘米 =( 3 )米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2
三、课堂练习
1.下面哪些是线段,在( )里画 “√”.
√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3
三、课堂练习
2.你能看出下面哪条线长吗?在长的线段后 打“√”.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4
三、课堂练习
3.填一填. (1)线段是(
直 )的,有(
两)个端点.
(2)两点之间可以画( 一 )条线段.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5
三、课堂练习
4、做一做.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 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 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习 天天向上
16
三、课堂练习
5.数一数,图中有( 1)0 条线段.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7
四、课堂小结
认识线段
认识 线段
1.线段是直的. 2.有 2 个端点.
3.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量画 线段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8
你知道吗?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同学们还 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角的认识及画法

画角要记住:先画 顶点再画边。
别忘了让我 来帮助你呀!
三、巩固认识,深化理解
教材P39 做一做
1.你周围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中有角吗? 2.按照例2的方法,自己画出一个角。
三、巩固认识,深化理解
3. 指一指哪里有角。 教材P43 练习八 第1题
三、巩固认识,深化理解
4.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教材P43 练习八 第2题
( 2 )条线段 ( 1 )个角
七、巩固练习
3. 数一数,填一填。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 3 )条线段 ( 2 )个角
( 6 )个角
七、巩固练习
4.填空。 (1)一个角有( 1 )个顶点,( 2 )条边。 (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边 顶点
边
顶点
边
边
七、巩固练习
(3)三角形有( 3 )个顶点,( 3 )条边。 (4)正方形有( 4 )个顶点,( 4 )个角, ( 4 )条边。 (5)从( 1 )个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 2 ) 条直线,就画成一个( 角 )。 (6)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 大 )。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用下面的圆形纸片折角。
角有大小 这两个角,哪个角大一些?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我发现角的两边张开 得越大,角就越大。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用纸片可以折出怎样大小的角呢?并比一比。
我折的角比你折的小。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先画一个点,再以这个点为顶点,借助尺子向 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出一个角。
七、巩固练习
5. 打开折扇,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教材P43 练习八 第4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十六讲,简单图形计数进阶,无答案全国通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十六讲,简单图形计数进阶,无答案全国通用第十六讲简单图形计数进阶【知识要点】数线段规律:一条直线上如果有n个点,那么线段总数为1+2+3+⋯+(n−1).数角规律:角的个数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之和,这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大的数是射线的条数减1,同时也是基本角的个数。
数三角形规律:数三角形时,可以简化成数有共同顶点的角的个数,或是数公共底边上线段的条数。
数长方形规律: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图形(由m行、n列构成),它的长方形总数为(1+2+3+⋯+m)×(1+2+3+⋯+n).数正方形规律:对于n行n列(n×n)的大正方形来说,正方形的总数为1×1+2×2+3×3+⋯+n×n. 例题1、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练习1、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角?练习2、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角?例题3、数一数,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练习3、数一数,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练习4、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例题5、含有☆的正方形有()个。
练习5、含有☆的正方形有()个。
例题6、在一块画有2×3方格网的木板上钉了12颗钉子,以钉子为顶点,用橡皮筋能围成()个正方形。
练习6、下面有20个点,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距离都相等,将四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用这样的方法,你可以得到()个正方形。
例题7、右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练习7、右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课堂练习】 1、下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2、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4、在下图中,带“★”的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 5、下面有16个点,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距离都相等,将四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用这样的方法,你可以得到多少个正方形? 6、在下图中,长方形的个数有多少个?反复拜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巧数线段(4)-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巧数线段(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段的特征,能够识别并正确数出给定图形中线段的数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段的特征2. 线段的计数方法3. 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及计数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线段的计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线段,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线段的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段的特征: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2. 探究新知(1)认识线段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段的定义。
(2)线段的计数方法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数一数其中的线段数量。
学生尝试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计数方法:可以从一个端点开始,数到另一个端点,每数到一个端点就计数一次。
3. 实践应用(1)出示一些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分组合作,数一数其中的线段数量。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线段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测量课桌的长度、计算操场跑道的周长等。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教师点评并总结。
6. 作业布置(1)课后自主练习:完成教材P27页的练习题。
(2)拓展练习: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并数一数它们的数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线段的特征及计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线段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讲 角的认识-教师版

3、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四、画角: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例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① ② ③ ④
【答案】①③
【解析】请小朋友根据角的概念,找出上面图形中的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深入理解角的定义,并且会正确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角:① ③ 不是角的:② ④。
知识点四:角的计数妙用
一 、从基本角数起,再数由2个、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最后把所有的角加起来
1+2=3 1+2+3=6 1+2+3+4=10
二、在不同的位置添线,增加的直角的个数可能会不一样
例1.数一数,填一填
( )个锐角 ( )个钝角 ( )个直角 ( )个角
【答案】3,1,2,6
【解析】根据角的定义不重不漏分类数
三、折直角:
四、画直角
1、画一个点
2、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3、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4、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5、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例1.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A B C D
【答案】BD
【解析】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练习1. 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在括号里画“√”
练习1. ( )个锐角 ( )个钝角 ( )个直角
【答案】8,0,8
【解析】根据角的定义不重不漏分类数
根据角的定义不重不漏分类数
例2.按要求画一条线段
增加2个直角。 增加3个直角。
【答案】
【解析】在不同的位置添线,增加的直角的个数可能会不一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线段》同步讲解教案

线段(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构建线段模型。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会画线段(限整厘米)。
3.培养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
难点:画线段的方法。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一】线段的特征及测量(掌握)问题导入线段有哪些特征?(教材5页例6)过程讲解1.直观感知线段拿一根线,用手捏住线的两端,用力拉紧,这时这根线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2.列举实物感知线段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3.认识线段像这样直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线就是线段4.观察图形,总结线段的特征(1)线段都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5.探索量线段长度的方法量线段长度的方法同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相同。
这条线段长2厘米。
归纳总结1.线段的特征:(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2.量线段长度的方法:线段一端与直尺的刻度0对齐,另一端对着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知识点二】画线段(掌握运用)问题导入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教材6页例7)方法讲解画法一(1)先确定一个端点;(2)再把尺子的刻度0与端点对齐;(3)从刻度0开始沿尺子画到刻度3的地方,标出右侧端点。
如下图:画法二先在纸上对应刻度0和刻度3各画一个点,再沿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归纳总结画线段时,通常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误区警示【误区一】填空:下图中是线段的有(①③)。
①②③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
线段的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三是可以量出长度。
①和③不是直的,所以符合条件的答案只有②。
错解改正②温馨提示在判断是不是线段时,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误区二】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画出的线段没有标出左右两端的端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一)、感受线段的“直”1、(课件出示鸟巢图)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是啊,这是鸟巢,今年暑假,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
看!100米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奋力拼搏。
2、(课件出示跑道图)这是100米跑道,这两条分道线有什么不一样呢?是啊,这条是直的。
(板书:直)3、(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
(指名前)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4、(课件出示拉线图)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1、(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摸)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也叫两端,(出示端点)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板书:端点)读两遍。
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板书:2个)(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
(师画线段图)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直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二年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知道哪一些知识点是重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如何学好数学对今后的能力养成十分重要,。
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第一单元{米和厘米角和直角}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8、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1、几个相同数连加。
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线段》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线段的定义,了解线段的性质,能够进行线段的测量,掌握线段的图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耐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掌握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测量给定线段的长度。
3.熟练运用线段的图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线段的抽象概念。
2.掌握线段长度的测量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授课计划、教学反思及备课记录。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生活中的线段图像,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的概念。
2.讲授–介绍线段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
–演示线段长度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测量线段长度的技巧。
3.实践操作–给学生自主探究线段性质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线段长度的测量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展示不同测量方法的异同点。
5.概括总结–总结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线段认识的掌握。
六、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线段的性质,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2.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线段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课后作业1.回顾今日学习内容,复习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完成《认识线段》相关练习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掌握线段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毛线拉紧后,两手之间的直直的线可以看作一 条线段。
黑板边、桌子边、书边 都可以看成线段。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有哪些特征呢?
①线段是直的, ②有两个端点。 ③可以量出长度。
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不是
是
是 不是
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 想一想,还可以从 哪里画到哪里?
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握笔。
左手按尺右握笔 点对0,向右画 画到几就是几厘米 两个端点不能少 标出长度不能忘
画一条5 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你知道吗?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同学们 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测量轮
测量腰围
可卷起来携带
测量投掷的距离 钢卷尺
测量长距离及弯道
计数器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 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 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 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三、巩固提高 1.下面哪些是线段,在( )里画 “√”。 √
√
2.填一填。 (1)线段是( 直 )的,有 ( 两 )个端点。 (2)三角形由( 三 )条线段 围成。
3.数一数,图中有( 10 )条线段。
四、课堂小结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1.线段是直的。
认识 线段
2.有 2 个端点。
3.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量画 线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计数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计数的基本规则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能在小于100的数段内准确、快速地数数。
2. 掌握数的名称及数的大小关系。
3. 掌握数学中计数方法、计算方法的基本规则。
二、教学内容1. 数字0~100的认识。
通过贴图、卡片、数轴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0~100,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数数和计数法的认识。
通过实物、卡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数的数量,掌握数的名称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通过反复训练,并结合游戏等实践活动,掌握数数和计数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 数的加减法的认识。
通过实物、卡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规则,并通过实践活动巩固。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0~100的大小关系和数的名称。
2. 学生掌握数数和计数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 让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加减法。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游戏来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关系,数数和计数法的基本规则。
2. 记忆法:通过反复练习来让学生掌握数的名称和数的大小关系。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数字的认识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数字0~100,如贴图、数轴等。
2. 数数和计数法的认识2.1 让学生用实物数一数,通过讲解、示范给予他们指导。
2.2 通过数轴、数线等形式来让学生掌握计数法的基本规则。
3. 数的加减法的认识3.1 让学生通过实物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规则。
3.2 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加减法的基本规则。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数字0~100的大小关系和数的名称,学习了数数和计数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将会更加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使数学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笔记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笔记整理,!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二年级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剪角和数角(活动课)》设计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剪角和数角(活动课)》设计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活动名称:剪角和数角活动目标:1. 认识角的概念;2. 学习使用剪纸制作角;3. 通过数角游戏巩固对角的认识。
活动材料:1. 彩色纸张;2. 剪刀;3. 角模板(可以手绘或打印);4. 直尺;5. 计数卡片;6. 活动卡片(包含角的问题、角的图片等);7. 彩色笔;8. 黑板或白板。
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一些日常中的角的图片(例如:门把手的角、画框的角等),引导学生观察角形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解释他们所看到的角。
2. 角的定义: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线段或射线共同端点组成的部分。
3. 角的制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剪纸做角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然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彩色纸和一个剪刀,让学生自己制作角。
教师可以提供角模板帮助学生制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角的形状。
4. 角的命名:教师用直尺教学生如何用线段来表示角的度数,并给每个学生发放计数卡片。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计数卡片摆放成不同的角度,然后用直尺测量角的度数,并写在对应的计数卡片上。
5. 角的数目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活动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角的问题或角的图片。
教师将卡片洗匀,然后让学生轮流从牌堆中抓一张卡片,回答问题或数出卡片上的角数。
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分。
游戏结束后,学生将自己的得分写在一张纸上,比较并宣布最高得分的学生。
6. 总结:教师向学生复习角的定义和制作方法,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角,并尝试用直尺测量角的度数。
活动延伸:1. 让学生观察环境中更多的角,并记录下来;2. 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角形状,并尝试测量角的度数;3. 给学生更多的数角游戏,以巩固对角的认识;4. 教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下册重难点解读

实际应用
学习习惯
• 学会读题、 审题、会找 关键字
• 会把分步算 式合并成一 个综合算式。
• 体会学习数 学的乐趣
• 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 良好习惯
• 会做两步算 式的应用题
规划引领学习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 重难点及考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钟面大格、小格之间关系 3.简单换算
·易错点: 1.钟面大格、小格之间关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目标
• 1、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 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 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 •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 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 线段、角和直角。 •
•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 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经历从生活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重难点解读 二年级(上)
目录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观察物体(一) 6、 表内乘法(二)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一) 9、总复习
二年级 数学 人教版 《认识线段》 教学设计

小结:现在你对线段有什么新的认识了吗?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它的样子。
(二)画线段
活动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既然已经认识了新朋友,我们就动手画一画它。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预设:1.不是直直的。
2.长度不够的。
3.没有问题的。
评价并交流线段的画法。
游戏:火眼金睛
看看哪条线段长?
②①
预设:2号线段长。
1号线段长。
到底哪个长呢?动手量一量吧!怎么样?
小结:一样长!有时我们会因为它的摆放而产生视觉的错误,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哦,还要实际地测量一下,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很有意思吧!
最后送给大家一本数学小百科。快打开看一看吧!
我们都知道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今天我们还用尺子测量了线段的长度。
3.在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学习难点:线段表征的建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分
8分
1分
3分
一、情境引入
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三、游戏闯关——巩固练习
四、你知道吗——数学文化
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吧?小朋友们都开始锻炼身体了。有跳绳的,舞彩带的,还有玩溜溜球的。
小结:同学们,你们的交流太精彩了,看来画线段的方法你们都找到了!我们可以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为止。
活动2:画一条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学会了吗?再来挑战一个?
请你画一条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预设:先测量,再画线段。
如果你用的其他方法,也可以再用这种方法验证一下,量一量,你画的线段是6厘米长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及角计数的技巧
一、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5
分,共30分)
1.左图一共有()条线段。
①5②8③10
2.时针与分针成钝角的是()。
①7时②9时③12时
3.钥匙约长()厘米。
①2 ②3③5
4.如图,连接两个点画线段,一共能画()条线段。
①4②5③6
5.右图所标的4个角中,有()个角是钝角。
①3②2③1
6.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如下图),两条折痕相交所成
的4个角都是( )角。
① 锐
② 钝
③ 直
二、算一算,各有多少个角?(每空1分,共14分) 1. ( )+( )=( )(个)
2. ( )+( )+( )=( )(个)
3.
( )+( )+( )+( )=( )(个)
我发现:数角时,先从单个的角数起,再数由2个、3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计数时,把这些角( )起来的( )就是要数的角的个数。
三、数一数,填一填。
(每空2分,共24分)
( )个锐角 ( )个锐角 ( )个锐角 ( )个钝角 ( )个钝角 ( )个钝角 ( )个直角
( )个直角
( )个直角
( )条线段
( )条线段
( )条线段
四、动手操作,我能行。
(共32分) 1.按要求画角。
(8分)
2.先量出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再在下面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
段。
(4分)
( )厘米
3.一块三角形纸板,切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画线表示。
(8分)
还剩( )个角
还剩( )个角
4.按要求画一条线段。
(每小题4分,共12分) (1)增加2个直角。
(2)增加3个直角。
(3)增加4个直角。
答案
一、1.③【点拨】一共有1+2+3+4=10(条)线段。
2.①3.②4.③5.②6.③
二、1.2+1=3(个)
2.3+2+1=6(个)
3.4+3+2+1=10(个)
加和
三、112620050 566
四、1.
(画法不唯一)
2.5
3.
还剩(4)个角
还剩(3)个角(画法不唯一)
4.(1)
(画法不唯一)
(2)
(3)
(画法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