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五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开元盛世]岳麓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五十篇第1题【单选题】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

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C、形成五代十国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唐朝时期发明的筒车的用途是( )A、犁地B、鼓风冶铁C、灌溉D、工艺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 )A、耧车B、筒车C、水排D、曲辕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她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重视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B、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C、统治残暴,荒淫无道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小邑犹藏万室”中描写的哪位皇帝的统治状况(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武则天【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开元盛世”第3课 “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开元盛世”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学习目标】1.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2.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开元时期农具的新发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开元之治(1)出现“开元之治”的原因(措施):(2)带来的后果:2.盛世经济的繁荣3.唐朝的衰亡(唐玄宗后期)原因:转折:瓦解:灭亡: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⑴材料中指的哪个朝代哪位皇帝当政时期?⑵根据材料分析此时国家繁荣的原因?⑶但是后来国家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客观评价这位皇帝?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四、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络)五、巩固练习1. 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A.唐玄宗B.唐太宗C.隋文帝D.武则天2.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6.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5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5

3、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经济的发展
1.农业出现新的生产工具
2.手工业发达 3.商业繁荣
新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筒车(模型)
手工业
唐画中身着丝绸服装 的妇女形象
花鸟纹锦
邢窑白瓷
越 窑 青 瓷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3.商业繁荣
韩愈的《出门》诗云: “长安百万家, 出门无所之”。
繁华的长安西市
唐诗中有很多描绘长安城的, 如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 诗云:“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 安 城 平 面 图
观察《长安城平图》,说一说长 安城布局的特点。
长安城布局独具特色: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 建筑规模宏伟,城内宫殿,衙署、坊、市分开,井然 有序。
小结
两个历史人物:武则天、唐玄宗 两个历史概念:“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三个方面成就:农业三新 新工具、新品种、
新技术
手工业二行 丝织 商业一市 长安
4、在旧金山、纽约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 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 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 称: A、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5、女皇帝武则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她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 经济不断发展。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 期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点是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罚 C、虚怀纳谏 D、重视人才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3课开元盛世》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14岁那年我进了后宫, 24岁那年我削发为尼, 30岁那年我失去亲生女儿, 32岁那年我成为大唐皇后, 61岁我失去二儿子流放了三儿子囚禁了四 儿子, 66岁那年我登上女皇大位, 82岁那年我准备一块无字碑。 偷得深宫一夜梦,任百般婢膝奴颜。 博得君王几日尊,似锦江山如花宫女。 转眼间大明宫词已成灰, 犹不如 轰轰烈烈, 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绝色何妨统江山。 舍我其谁,泽惠黎明,功罪毁誉终无悔。 我要的不多,给我一块无字碑。

七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2 岳麓版

七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2 岳麓版
第3课 开元盛世
1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 712 ~ 756年在位。
2
《资治通鉴》这样写道:姚崇善于应变,办理各种事 务;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场。两人都同心协力辅佐 玄宗,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的贤明宰相, 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其他人都不能同 他们比。 3
曲辕犁及各部名称图
犁耕图
4
筒车(模型)
5
唐 朝 手 工 业 分 布
6
花鸟纹锦
7
唐朝张萱的《捣练图》
8
唐画中身着丝绸 服装的妇女形象
9
邢窑白瓷
越 窑 青 瓷
唐பைடு நூலகம்彩(骆驼载乐俑)
10
繁华的长安西市
11
长 安 城 平 面 图
12
唐长安城明德门复原图
13
大明宫复原平面图
14
长安麟德殿
18
15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16
宠 妃 杨 玉 环
17
练习
• 1.唐玄宗任用——、富于——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 相,“——”;他尤其重视——,把中央优秀官吏下 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这些改革 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 •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还创制了新 的灌溉工具——,唐朝时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 3.唐朝手工业发达,———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 4唐朝商业繁荣,———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 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 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 上称为“————”。

【解析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材解析新人教版

【解析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材解析新人教版

第3课开元盛世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经济方面的繁荣。

古代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进等方面。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方面。

商业的繁荣则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体现。

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如下:(1)农业:修建了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大量栽培早稻,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已经出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那时人们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积极抗旱,治理蝗灾。

(2)手工业: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造型美观,是世界艺术的珍品。

(3)商业: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曲辕犁:晚唐时陆龟蒙的《耒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重大改进有三处:①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

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

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

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

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所以在江东地区得到推广。

②加装了犁评。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1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1

花鸟纹锦
黑釉三彩马
三彩骆驼载乐俑
繁华的长安西市
宠 妃 杨 玉 环
“红颜祸水”是导致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3课开元盛世》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即位前: 平定政局 2、唐玄宗前期统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盛世的表现 2、“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经济上: 发展生产,崇尚节俭 主要措施 政治上: 任用贤臣,重视吏治
“玄宗少历民间, 身经难, 故即பைடு நூலகம்之初, 知人间疾苦, 躬勤庶政。”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 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上有 何相同之处?


表 现
手工业 商 业
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 蔬菜品种 茶风盛行 生产工具改进 抗灾能力增强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坊和市 繁华的大都市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1 岳麓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1 岳麓

二 盛世经济繁荣
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的 繁荣。
请学生们分成三组,分别饰演农民、手 工业者、商人讲述各自经济的发展状 况。
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2、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面 新
3、蔬菜的新品种有了发展
气 象
4、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5、农耕技术有了改进 曲辕犁
筒车
6.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抗旱,治蝗)
()
花色品种多
二 1、丝织业

技术高




青瓷(越窑)
2、陶瓷业
白瓷(邢窑)
唐三彩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 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 上有粒痣,惊奇地问:“你胸前的痣, 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 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 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 了什么问题?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玄宗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史称“开元之治”,
这是唐朝全盛的时期。
一、 开元之治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 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唐 玄宗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1、 选贤任能(姚崇)
措 施
2、 重视地方吏治
3、销毁一批珠玉锦绣(提 倡节俭)
史书上称:“贞观之风,一时复 振”。
想一想:这个时期 的唐玄宗和他的祖 父唐太宗有哪些相 似之处?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课件 新人教版

唐朝是佛教和道教传播的重要时 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开元盛世的对外交往
1 对邻国的征服
唐朝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对周边国家进行了征服。
2 经济和文化交流
唐朝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3 丝绸之路
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进行贸易,带来了繁荣与发展。
开元盛世的衰落
内忧外患
唐朝后期,面临内忧外患的局 势,国家开始衰落。
宦官专权
宦官在朝廷中逐渐获得了很大 的权力,导致政治腐败。
安史之乱安Βιβλιοθήκη 之乱爆发后,唐朝陷入了 动荡和分裂。
开元盛世的政治体制
1
三省六部制度
唐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
2
科举制度
唐朝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3
长安城的规划
唐朝在长安城进行了宏伟的规划和建设。
开元盛世的文化繁荣
诗歌和绘画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的鼎 盛时期。
历史文献和《伏羲八卦图》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唐朝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 以及《伏羲八卦图》的绘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 元盛世课件 新人教版
唐朝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发 展最快的时期。
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
唐朝第二个皇帝
太宗李世民继位,开辟了盛世的序曲。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国内相对安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对外扩张的政策
唐朝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使国力更加强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__“开元盛世”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__“开元盛世”ppt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是我惹的祸
吗?





“红颜祸水”是导致唐
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三、课堂小结
一个历史人物: 唐玄宗
两个历史概念: “开元之治”、“开元盛世”
新品种
三个方面成就: 农业三新
新技术
新工具
手工业二行: 丝织 陶瓷
商业一市 : 长安
三个世界之最:曲辕犁 唐三彩 长安城
练一练
(2010·龙岩中考)1.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唐玄宗统治前期
2、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象。
唐玄宗
1、选贤任能(姚崇)




2、重视地方吏治。



3、销毁一批珠玉锦绣(提倡节俭)。
走 马
唐玄宗统治前

政治清明,经济空

繁荣,仓库充实,

口明显增加,唐朝
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右图,这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2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2岳麓版
影响: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 基础。武则天基本上继承了“贞观之治”的措施,发展了“贞 观之治”的局面,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3.重视酷吏,滥杀无辜; 4.崇尚佛教,广兴佛寺。
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葬墓
武则天 墓前无字碑
分析讨论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前期的用人有何共同点?
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都励精 图治,选贤任能,革新政治。
《资治通鉴》这样写道:姚崇善于应变,办理 各种事务;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场。两人都 同心协力辅佐玄宗,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 富庶。唐的贤明宰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 姚崇、宋璟,其他人都不能同他们比。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罚 C、虚怀纳谏 D、重视人才
能力 拓展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原因: 1、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2、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的结果; 3、官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的成果。
2、她统治期间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农业 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唐朝走 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 观遗风”。
3、过错:重视酷吏,滥杀无辜;崇尚佛 教,广兴佛寺。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①选拔人才,发展生产 ②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③精简机构,严格管理考核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 712 ~ 756年在位。
长 安 城 平 面 图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巩固辅导第七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巩固辅导第七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开元盛世岳麓版巩固辅导第七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诗歌能真实地反映时代。

下列诗歌能反映安史之乱影响的是( )A、“人烟断绝,千里萧条”B、“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气势恢宏的隆盛时代是对谁的统治之誉:(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郡县制D、册封制【答案】:第6题【单选题】下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县城)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腊粟米白,公私仓廪(仓库)俱丰实。

”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 )A、政治清明B、科举兴盛C、民族交融D、经济繁荣【答案】:第8题【单选题】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以下哪个诗人的诗可能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复习特训第三十八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开元盛世岳麓版复习特训第三十八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开元盛世岳麓版复习特训第三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

下面诗句体现唐朝文学主要成就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开元通宝”开始铸造时的最高统治者是( )A、唐高祖B、唐玄宗C、隋文帝D、元世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元盛世②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③贞观之治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B、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C、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D、五代十国虽然政权并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描写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治世的繁荣景象。

这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应该是( )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此诗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清明盛世的景象( )A、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这里的“上”指( )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图中“▲”处应该填写( )A、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③④①⑤D、②①③⑤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诸如长安等繁华的大都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解析】:
小明在学习古代都市时,收集到下边方框内的资料。与资料相关的都市是( )
A、长安城
B、东京城
C、临安城
D、大都城
【答案】:
【解析】: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杜甫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答案】:
【解析】:
筒车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答案】:
【解析】: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是( )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答案】:
【解析】: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都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答案】:
【解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富。”——摘自一首唐诗
请回答:
这是谁写的一首诗?开元是哪些皇帝的年号?
这首诗中的“小邑犹藏万家室”说明了什么?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答案】:无
【解析】: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开元盛世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五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安史之乱”
C、“太子之乱”
D、“平城之乱”
【答案】:
【解析】: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两例。
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隋朝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时期?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答案】:
【解析】: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权
【答案】:
【解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是( )
A、 水车
B、 秧马
C、 曲辕犁
D、 直辕犁
【答案】:
【解析】:
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答案】:
【解析】: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杜甫)
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答案】:
【解析】: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A、正确
B、错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答案】:
【解析】:
当今许多中小学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