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香教师招聘笔记之心理学(醉醉新)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现象:①正诱导—兴奋占主(失眠、闹觉)②负诱导—抑制占主(两耳不闻窗外事)
2.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亚里士多德《轮灵魂》
3.心理学诞生标志——1879,冯特,心理学实验室
①构造主义冯特研究意识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铁钦纳
詹姆士
②机能主义杜威意识流
安吉尔
③行为主义华生研究行为第一势力、第一次革命
威特海默
④格式塔心理学苛勒意识的整体
考夫卡
⑤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研究异常行为、无意识第二势利
⑥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信息加工 第二次革命
⑦人本主义 马斯洛 人的自我实现 第三势力、第三次革命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4.神经元的结构:树突(接受)、轴突(传出)、胞体(处理)。

5.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反应是脑作用的表现,脑是心里的器官。

6.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脑(高级) 脊髓(低级)
右半球(逻辑言语)左半球(艺术创新)
7.神经活动方式:
①反射:神经活动基本形式
②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8.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 :一种能力、灵敏度 感觉阈限 :具体的值 小 大
注:感受性强,感受与西安缓慢下降。

9.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视觉适应、嗅觉适应、肤觉适应。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

第二部分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毀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毀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总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木活动方式一一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爭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3人类特有的。

7.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徳国心理学家冯持。

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來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化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七。

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尤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由芙国心理学家华生干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

华生认为:总: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尤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大1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徳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

〃格式塔"是从徳文而來,总:思是完形或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爭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來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徳于1900年创立。

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來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处。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心理学》书本知识整理★一、心理学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形式以及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

心理学一般为了方便,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a.认识过程简称“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b.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伴随的情绪和情感,通称为情感过程,简称“情”。

c.面对困难,人们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简称为“意”。

(2)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a.个性倾向性表现为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b.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师密切联系的。

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着个性的色彩。

2、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4、心理内容:人的心理(意识)包括个体社会化过程心理过程1、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1)人的心理、意识是与动物反映形式根本不同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A.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a.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反映着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b.个人经验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根据下面的话画一个结构图)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3、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1、心理学的任务:A确定心理事实B揭示心理规律C揭示心理机制D揭示心理本质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879年,冯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知觉:社会刻板印象(群体特征归属每个人,无视个体差异) 晕轮效应(某人有某特征时,对其他特征相似判断;一白遮百丑) 首因效应(最初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信息影响最大;最近效应) 投射效应(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
错觉—概念: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知觉的特殊情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观,思,知,言,想)
1)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4.言语和思维
比 较 与 分 类 —比较: 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对象对比,确定异同点和关系。 分类: 思想上按事物异同,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2)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如灵感) (3)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 根据思维创作程度:再造性思维(常规习惯性)、创造性思维(人类思维高级形式) (5)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概念—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填) 属性:内涵(本质特征)、外延(范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所包括的外延就越小。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绝对强度、独特性,对象背景差别性、活动 性
(主观)知觉目的、已有体验,动机爱好、情绪 理解性:知识经验为基础,再加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整体性:根据知识经验,把各部分属性综合,整体把握事物;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简论)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人物,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 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4 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观察报告、日记、作文;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观察品质。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考试笔试【简答题】记忆口诀)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考试笔试【简答题】记忆口诀)

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教师,特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简答题】记忆口诀来啦1、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四观”简述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2.学生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做到乐观估计学生天性,多看优点多赞美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简述现代教师观1.角色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开放教师2.行为转变: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民主、互动和教学相长;教学上强调课程帮助引导启发;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强调合作简述现代创新观1.破除知识中心,敢质疑,培养创新意识2.破除教师权威,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3.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多赞赏4.破除智力中心的观念简述现代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科学2、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4、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5、怎样帮助学生?(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3.教育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3.教育心理学
1)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
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 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 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 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
环境等五种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 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d. 形式运算阶段 (11~成人 ) 。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A.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 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 展任务。 B. 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 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2) 关于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而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他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 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 0~1.5 岁 ) 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 2~3 岁 ) 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 4~5 岁 ) 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 6~11 岁 ) 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12~18 岁 ) 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 。 19. 学生的智力差异: 个体的智力在 13 岁以前直线上升,以后缓慢发展到 25 岁时达到最高峰, 26~35 岁保持高 原水平, 35 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人们的智力水平呈钟形曲线。 主要表现: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

山香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山香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山香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从而学习新的行为或改变原有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社会学习D. 行为学习答案:A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 尊重学生B. 公正无私C. 追求个人利益D. 终身学习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促进了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2. 描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首先,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其次,教授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识别论据和证据;再次,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和文化背景审视问题;最后,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实践批判性思维。

三、案例分析题某班级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普遍表现不佳,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首先,分析学生考试不佳的原因可能包括: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态度问题、课程难度超出学生能力、家庭环境影响等。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数学老师沟通,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合学生;开展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四、论述题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其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再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选择性学习内容;此外,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最后,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山香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山香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 心理学的探讨对象1.心理学定义:是探讨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心理现象及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特性心理两个方面。

①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心情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⑴认知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 思维, 想象, 记忆等。

⑵心情情感过程:宠爱, 欢乐, 满足, 忧愁, 悲伤, 憎恨等现象。

⑶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动机, 目的, 行动等)。

②特性心理:特性心理倾向性, 特性心理特征⑴特性心理倾向性:须要, 动机, 信念, 志向, 价值观世界观等⑶特性心理特征:实力, 气质, 性格二、心理学的体系儿童心理创始人:普莱尔《儿童心理》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论》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教化心理学探讨核心:学习过程(学习心理)教化心理学发展:1903 桑代克《教化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其命名著作“教化心理学之父”1877 卡普捷列夫《教化心理学》最早以其命名的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化教学心理学化”思想廖世承:1924我国第一本《教化心理学》教科书心里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活动基本形式:反射:无条件(先天)反射和条件反射巴普洛夫: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人类特有)都伴随着留意这种心理状态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生活实践对心理起确定作用心理发展:个体诞生成熟苍老直至死亡整个过程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学龄前期3-6, 7)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四年级11, 12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须要具体形象为支柱)少年期(学龄中期11, 12-14, 15)(心理断乳期危险期)青年期(学龄晚期14, 15-25)(抽象思维由阅历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成年期(25-65)老年期(65及以后)学习打算状态:遵循学习的打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时期(劳伦兹“印刻效应”提出)三,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心理学产生历史背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教师招聘心理学全重点考试内容

教师招聘心理学全重点考试内容

教师招聘心理学全重点考试内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4、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心理学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5、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步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7、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取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8、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意志是一种连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9、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10、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科勒、考卡夫)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11、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理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12、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以意志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母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13、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1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15、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6、注意的转移是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把自己的注意不断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也就是把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懂啊另一个事物上17、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18、知觉是指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19、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20、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2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山香教育)学习心理

(山香教育)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A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D )。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3.学生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更靠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C )。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C )。

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一般动机5.林林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C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6.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D )。

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的前途D.动力来源7.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B )。

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8.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 D )的动机。

A.追求利益B.追求刺激C.避免困难D.避免失败9.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B )。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读书是一种乐趣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 C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A.格式塔派B.认知派c.联结派D.建构派12.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名次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D )。

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13.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C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外部动机1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B.追求刺激的倾向c.追求成功的倾向D.回避困难的倾向15.维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 B )。

教师招聘学习理论四大流派记忆口诀+解析

教师招聘学习理论四大流派记忆口诀+解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应该研究行为,创始人华生。

(一)代表人物:巴浦洛夫的狗,斯金纳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宝打玩偶。

1.巴浦洛夫的狗(经典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把食物放进狗的嘴里,狗会分泌大量唾液,这是狗的本能反应,也是无条件反射,但随着行为的增加,狗见到餐盘也会分泌大量唾液。

结果:无条件反射:生理的,本能的。

例如:尝梅生津条件反射:(1)第一信号系统:五官能够感知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望梅生津(2)第二信号系统:抽象信号引起的,是人特有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红绿灯,前方慢行2.斯金纳的小白鼠小白鼠放进笼子里,压动杆子便可获得食物,若干次重复后,就获得了压杆取食的条件反射。

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1)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增加反应频率。

奖金,提升。

(2)负强化:消除厌恶刺激,增加反应频率。

批评,处分。

(3)正惩罚:呈现厌恶刺激,减少反应频率。

罚款。

(4)负惩罚:消除愉快刺激,减少反应频率。

没有完成作业,不允许玩(5)消退:无强化,降低反应频率。

故意捣乱,置之不理。

3.班杜拉的宝宝打玩偶两组实验对比,一组打玩偶,一组没有,发现儿童模仿成人行为。

观察学习(替代学习)(1)直接强化:观察者本身受到强化。

上课举手被表扬。

(2)替代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得到表扬,受到强化。

小明上课举手被表扬,小红也举手。

(3)自我强化1.观察自己的行为,由此对自己做出表扬和惩罚。

减肥成功,奖励自己大吃一顿。

2.桑代克的猫:桑代克的饿猫出笼实验,将饥饿的猫关进有三种开门机关的笼子里,让猫反复尝试,一开始猫很惊恐,但是经过反复尝试,猫对打开机关的动作越来越强烈,于是桑代克得出了学习上的尝试-错误理论,后来被称为试误说。

结论:(1)准备律:学习者提前做好准备,就会产生满足感,猫第一次被扔进笼子里,强制学习就会产生厌恶。

(2)练习律:练习的机会越多,学会的概率越大,猫在不断试误中,错误次数逐渐减少。

(3)效果律:行为效果直接影响着行为强弱,猫之所以不断出笼,是因为可以得到鱼。

(完整word版)2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_下)吐血整理.doc

(完整word版)2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_下)吐血整理.doc

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

A. 后脑B.骨髓C. 前脑D.延髓12.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A. 神经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 认识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3. 行为主义的观点是()。

A. 主张研究意识B.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C.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D.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行为24.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者,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A.行为主义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 现象学的观点D.认识心理学的观点25.看同一部电影或上同一堂课,不同的人感受却不同。

这说明人的心理具有()。

A. 客观性B. 主观性C. 现实性D. 能动性26. 主张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的心理学流是()。

A. 构造主义心理学B. 精神分析心理学C. 格式塔心理学D. 机能主义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 脑B. 脑神经C. 脊髓D. 脊神经E.神经元2.下列属于巴浦洛夫提出的概念的有()。

A. 操作性条件反射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C.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D. 动力定型E. 观察学习3.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心理学流派有()。

A. 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 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E.刺激—反应学派-第 1页 -4. 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

A. 感知 B. 记忆A. 兴趣B. 爱好C. 思维D. 情感C. 信念D. 理想17. 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是记忆的()品质。

E. 世界观 A. 敏捷性 B. 持久性7.“怒发冲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以上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有()。

C. 准确性 D. 准备性A. 认识过程B. 情感过程20. 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考点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考点汇总,推荐文档

第一部分:教育学部分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

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其特征1、人本主义;2、古典主义;3、世俗性;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选择)3、教育学的发展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b.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批判教育学c.当代教育学发展d..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专题二小学教育一、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山香心理学名词解释绝对经典

山香心理学名词解释绝对经典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条件反射的第一信号系统:(巴甫洛夫)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望梅生津”条件反射的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谈虎色变”5、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

抑制: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6、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及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代表人物是冯特与铁钦纳。

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

(德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与安吉尔。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代表人物是华生。

(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苛勒与考夫卡。

(德国)精神分析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与无意识的研究。

弗洛伊德(奥地利)人本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罗杰斯(美)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奈塞尔、皮亚杰(瑞士)第二章认知过程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020年特岗班教师招聘考试高频知识点梳理(一)

2020年特岗班教师招聘考试高频知识点梳理(一)
2020年(特岗班)教师招聘高频考点
——心理学01
主讲:蔡蔡
粉笔教师教育
说在课前
01 课程时间:6.27-6.28日、每节3小时 03 课程任务:高频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下载打印课件】 04 授课速度:照顾大多数学员 05 基础好的:有选择得听回放
上篇
高频考点梳理
1.【单选】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理论
原因
1. 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说)--巴甫洛夫 未受到强化
2. 干扰抑制说---詹金斯、达伦巴希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单一抑制、双重抑制
3. 同化说—奥苏贝尔
高级代替低级
4. 动机说(压抑说)--弗洛伊德
紧张
5. 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图尔文
缺乏提取线索
1.早晨起床记忆英语单词的效果比课间记忆英语单词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
8. 下列不属于形象记忆的是()。 A. 触觉记忆 B. 嗅觉记忆 C. 语义记忆 D. 视觉记忆
记忆类型
保持时间
记忆容量
基本特点
编码方式
瞬时记忆
一般是0.25~1秒,
(感觉记忆)
容量较大
最长不超过4~5秒
(感觉登记)
(1)时间极短 (2)容量较大 (3)信息原始 (4)形象鲜明
图像和声像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
2. 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钦佩感 D. 美感
关系
情绪
情感
影响因素
生理需要
社会性需要
对象
人+动物

区别 产生时间


特点

2017年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2017年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

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

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

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

“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

因而。

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

(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1. 学习过程的研究是开展最早、进行最多的研究;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P185)2.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的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与之相对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P186)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并于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成果进行总结,对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之父”。

(P186)4. 俄罗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但它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

(P186)5.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

(P188)6.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P188)7. 认知是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P190)8. 童年期(小学)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P191)9. 关键期指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关键期是不可逆转的时期。

(P192)10. 维果斯基的理论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研究表明,当每一个学生都分担任务,而且在所有人都完成任务之前,不允许任何人进行下面的活动时,合作小组是最有效的。

(P194)11. 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时,知识才有可能被最大化的同化。

(P194)12.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茨韦和麦金莱于1943年发表。

凡年满16周岁,具有小学文化水平,没有视觉和书写障碍等生理缺陷的人,均可以参加测量。

MM(P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精神分析是伤残心理学,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客观):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选择)2.心理学有时被称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判断)3.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选择)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单选)布洛卡运动性失语症(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选择)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优势: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中枢(理性脑),负责语言、阅读、书写、运算、推理等。

右半球: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直觉(艺术脑),负责处理信息、知觉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艺术、创造力等。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1.反射和反射弧(选择)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基本规律:A.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B.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同时和相继)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单选)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客观性“狼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主观性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地反映——能动性主动、预测、改造“改造世界”“出淤泥而不染”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选择)●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等。

●中国心理学的先驱者、奠基人——蔡元培。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1.主张研究意识的构成:感觉、意象、激情 2.主张用实验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观点:1.提出“意识流”——连续不断、川流不息元素流2.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和作用(三)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观点:1.反对研究意识的元素,主张研究意识的整体;2.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总和;3.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4.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代表人物: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观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二势力)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观点:1.起源于精神病人的研究,研究异常行为和无意识(潜意识、性本能),行为根源于某种欲望或动机。

2.意识的冰山理论: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来访者为中心治疗法”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

观点:1.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性本善2.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七)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奈塞尔、皮亚杰观点:1.诞生标志: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2.把心理活动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八)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第二章认知过程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属性1、属性2、属性3、、、=感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属性1+属性2+属性3...+知识经验=知觉(二)感觉的种类(了解)A.视觉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枕叶(视觉相应区)B.听觉内耳耳蜗是听觉得感觉器官。

颞叶(听觉中枢)C.嗅觉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D.味觉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E.肤觉(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F.机体觉(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胃塞、胸闷、饥饿、恶心、呕吐等感觉)G.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H.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例如:它传递了手臂与肩部或其他关节扭曲程度的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单选)1.似动知觉●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Eg:电影、霓虹灯、动画片、活动性商业广告●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Eg:月动云静、火车●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点燃一支熏香或香烟,并注视这个光点,就会看到这个光点在运动。

Eg:星星●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Eg:瀑布2.社会知觉(单选)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的几种偏差:●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只关注团体特征,忽略个体差异。

Eg:南方人精明、北方人好爽、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个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Eg: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情人眼里出西施、明星效应●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投射效应: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某些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Eg: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己度人3.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错觉所产生的的歪曲是无条件的×;错觉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客服×) 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单选)(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刚能够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异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4)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锻炼可以提高。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的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黑人白牙)和继时对比(夏天空调、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特别酸)● 感觉后效;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视觉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

)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了解) ● 感觉的补偿,Eg:盲人以耳代目●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Eg:红—热,黑—沉,花香—甜丝丝。

(二)知觉的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物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如:人们能够在嘈杂的人群中优先听到自己的名字。

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客观: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强度律)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差别律) 3)对象的活动性(活动律)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新奇律)2.知觉的理解性 :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Eg: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人的能力强调刺激量范围、数量 从无到有从有到有3.知觉的整体性: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如: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4.知觉的恒常性: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物不变,条件变。

三.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 (二)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1.观察的品质(多选):(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深刻性)2.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了解)3.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简答)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性;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观察、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小学时期是儿童知觉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第三节 记忆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及其品质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记忆的品质(了解)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二)记忆的分类:1.记忆保持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 ● 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形象Eg:游览万里长城● 情景记忆: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Eg:开会、看比赛、看演唱会● 语义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个体对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

Eg:概念、公式、法则、定理 ● 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运动记忆):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 真题: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

2.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动作记忆(也叫运动记忆)。

3.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音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对这种知识的记忆是(语义记忆;陈述记忆;长时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常识。

● 程序性记忆: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和内隐记忆(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真题: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二. 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一)识记 概念: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分类: 1)根据有无目的性,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