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提纲详细版
2018中国近代史提纲概况1. 三条线索(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①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双半社会开始形成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双半程度进一步的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双半程度大大加深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双半社会最终形成⑤1901-1949 中国双半社会性质不断深化(2)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②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④无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3)走进近代社会2. 分期:前期: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晚清:1840-1912 封建君主专制民国: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 (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官僚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3. 近代化内容①1840-1919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②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4. 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①民族独立——是前提和基础②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保障和目的5. 近代化特点①发展缓慢,艰难曲折(原因“两半”社会,受多种势力阻挠,三座大山为主要代表)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互交叉,同步进行③地区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城市④集中在工业领域——轻工业,农村农业没发生深刻变化,⑤欧风美雨的产物,受外来因素影响6.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条件①先天不利:资金不足——没有资本原始积累技术不足——缺乏科学技术人才不足——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培养封建官僚思想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②三大障碍: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③缺乏安定的环境(客观)7. 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阶段性特征及后果①1840以前特征:走私鸦片后果: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清政府腐败②1840-1895特征: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手段:开放通商口岸,控制中国海关后果: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1895-1931特征: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手段:设厂、开矿、筑路、向中国提供开款后果: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④1931-1945特征: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相结合手段:控制中国工矿业,掠夺中国劳动力,掠夺农产品,控制金融后果:使我国经济遭巨大灾难,破坏民族工业⑤1945-1949特征:美国对总过大肆商品输出后果:给民族工业以毁灭性打击8.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特征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孙中山辛亥革命开始)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器物——制度——思想)③向西方学习:以欧美为师到以俄为师④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9. 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影响①自然经济:近代占主导地位,但一直在瓦解 1840-1956年底②洋务经济:19C60—90年代③外资经济:1840-1949 新中国成立后,接收外国资本主义企业④民族资本主义:19C60.70年代-1956 新中国成立后对其进行赎买⑤官僚资本主义:1927-1949 新中国成立后对其没收⑥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56影响:①使中国社会社会性质复杂化,双半社会性质②使中国主要矛盾复杂化: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中国与外国)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1840-1949④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10. 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①早期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无实践②维新变法,康梁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失败③孙中山20C初提出三民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⑤1912《临时约法》提出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的组织原则⑥1912 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筹划国民党组阁限制袁世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后被刺杀⑦1914 袁世凯废《临时约法》立《约法》主张总统制,民国名存实亡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四、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五、义和团运动意义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敢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简答:1.简述洋务运动的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1)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3.简述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4.简述中国近代社会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守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简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出不切实际的革命纲领(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理论,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4)战略上的失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者缺乏理性的认识6.简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专题一近代列强四次侵华战争专题三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4、义和团奋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3、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视死如归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专题四近代化的阶段及其特征专题五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内容专题六戊戌变法(1898年6—9月)=维新运动=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改革、改良1、背景:_______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目的:拒绝签约,______________4、开始:颁布了“______________”诏书5、结果:失败,依靠了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利益6、无序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7、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
专题七辛亥革命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1、创办兴中会;2、创办同盟(1)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性质(地位):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___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专题八新文化运动专题九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专题式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等———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2、秋收起义:毛泽东(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毛泽东———是第一个______________———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4、井冈山会师:毛泽东、朱德等———毛泽东、朱德将军队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认识:中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最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虎门销烟1、鸦片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总述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以为起点,以1949年新中国成⽴为终点,以为分界线分为和两个时期。
2、社会性质:社会。
它的含义:政治上有主权但是主权不完整,经济上产⽣了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着⾃给⾃⾜的封建经济,思想⽅⾯存在封建思想的同时还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旧民主主义⾰命的⽐较:相同点:A、所处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处于;B、⾰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C、性质相同:都属于民主⾰命。
不同点:A、指导思想和奋⽃⽬标不同:旧民主主义⾰命以为指导,以建⽴资本主义制度为⽬标;新民主主义⾰命以为指导,以建⽴⽆产阶级政权为⽬标;B、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命主要是;新民主主义⾰命是;C、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命因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最终没有完成⾰命任务,新民主主义⾰命充分发动群众最终取得胜利;D、⾰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命的范围;新民主主义⾰命属于世界⽆产阶级⾰命的⼀部分。
⼆、旧民主主义⾰命时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民的抗争1、基本知识脉络本单元涉及到了⾃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系列⾏为,这些⾏为使中国2、相关知识要点:⑴《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战争的本质意图的内容是:。
⑵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第⼀批通商⼝岸中同时⼜是我国现代对外开放的第⼀批经济特区之⼀的是。
⑶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领⼟⾯积最⼤的是《》。
⑷《⾟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的内容是:。
⑸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岸与现代对外开放的不同点:⑴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岸是,现代的对外开放是主动进⾏的。
⑵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岸是对中国主权的破坏,现代的对外开放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进⾏的。
⑶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岸是为了满⾜列强侵华的需要,对中国的影响是弊⼤于利的,⽽现代的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是利⼤于弊的。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旧民主主义革命(8上1、2单元)1、事件顺序: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0--1842)(第1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856--1860);(第2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破产);(第6课)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70年代);(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894--1895);(第4课)戊戌变法(1898年)(第7课)义和团运动(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0--1901);(第5课)辛亥革命(1911--1912);(第8课)新文化运动(1915开始)(第9课)2、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4次侵略战争)(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上第1课。
2页)(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开端)(2)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8上2课,7页)(英法主谋,美俄帮凶;火烧圆明园;战争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战争前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战争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8上第4课,16页)(邓世昌的英勇作战;《马关条约》内容;影响)(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上第5课,20页)(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辛丑条约》)注: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签到一系列条约(书8页),其中割地面积最多的《瑷珲条约》4、中国人民的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英勇抗英(8上4)(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8上9)(3)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设立新疆行省(8上12)(4)邓世昌等爱国官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作战(8上16)(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8上20)认识: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的;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时间顺序:(1)开端:1919年7月,五四爱国运动(8上46)(2)1921年,上海,中国共产党建立(8上48)(3)1924—1927,国共一次合作。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上篇1、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㈠自身问题---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②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社会: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但后期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主张严刑峻法。
(二)外部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19世纪末20世纪初)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政治:半殖民地⏹经济:半封建⏹思想文化:多元化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1)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一、二章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怎么看待?①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②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③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④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互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对待: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一、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失败4.思想启蒙与维新运动的兴起5.甲午战争及戊戌变法的重要性二、洋务运动与变法1.洋务派与自强运动的背景2.光绪的目标与成果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与影响4.变法失败后的政治动荡与军阀混战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1.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推翻清朝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与宪政运动3.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4.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的局限5.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掌控与民主发展的矛盾四、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袁世凯的权力控制与帝制复辟2.护国战争与国际影响3.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与国共合作4.冯玉祥、张作霖等军阀的崛起与争斗五、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2.背景下的思想解放与文化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早期发展4.王明路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5.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支持六、南京国民政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北伐战争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诞生与发展3.长征与红军的战略转移与生存困境4.抗日战争爆发与国共军队的统一抗战七、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中的各个阶段与重要战役2.八路军、新四军与我军的战略部署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4.解放战争的发展与国共内战的形势1.新中国的建立与初期国内经济形势2.社会主义改造与土地3.三大改造与五年计划的实施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5.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与影响九、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开放的背景与目标2.经济体制与外资引进的推进3.国际援助与开放政策的成功4.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冲突问题的处理十、和谐社会与国际地位提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科学发展观2.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治理3.推进经济发展与深化4.参与国际事务与提升国际地位5.未来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以上提纲仅为复习中国近代史提供一个参考,具体内容与细节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补充和拓展。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整理完整版(含答案)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上篇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的贫困化;3.西方列强的侵略;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一、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课件版本】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4、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吏治更加腐败。
【课后答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
华版
一、晚清时期(1840-1911)
1. 鸦片战争(1840-1842)
- 内因和外因
- 结果和影响
2. 中外交往的逐步打开(1842-1894)
-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维新派的出现
3. 戊戌变法(1898)
- 自强运动和变法思潮
- 变法运动的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
- 各种反清起义
- 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1.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912-1927)- 袁世凯和袁世凯
- 国共合作和双十协定
2. 北伐战争(1926-1928)
- 国共联合抵抗北洋军阀
- 北伐战争的成果
3.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37)
- 南京政府的建立
- 南京政府的施政措施
4. 抗日战争(1937-1945)
- 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
- 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三、新中国的建立(1949-现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造和(1949-1966)-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 和人民公社
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 运动和造反派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影响
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的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
1.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推动因素
2. 近代史的启示与经验
- 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
-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上篇综述:1、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历史。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P114、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特点是什么?P6-75、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特点是什么?新兴的被压迫阶级,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几次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内容。
民族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侵略战争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22-24了解西方列勒索赔款情况。
P213、边疆危机?P32 瓜分狂潮: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P32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P32-334、义和团运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的评价。
P345、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后,开始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开始普遍觉醒。
P36代表人物: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郑观应(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严复(宣扬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孙中山(振兴中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的社会发展方案:《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天平天国的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带有空想色彩。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改革方案,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2、了解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P44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P45 失败的教训是什么?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即主要内容)。
(1)兴办近代企业。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世纪60年代初〖阶段特征〗鸦片战争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主要事件和问题〗鸦片战争(原因、禁烟、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沙俄侵占领土)、太平天国运动(洋枪队,失败原因)【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1901年〖阶段特征〗基本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完全形成〖主要事件与问题〗洋务运动(原因、代表、四个主要内容、结果、失败原因、评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初——1919年〖阶段特征〗1、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是历史主流。
2、辛亥革命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3、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主要事件和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1919年5月——1927年7月〖阶段特征〗1、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标志:五四运动)2、1924年1月——1924年7月,国民革命时期。
(突出特点——国共合作主要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主要事件和问题〗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国民革命的性质、特点、主要成果和失败的经验教训【5国共十年对峙】1927年8月——1937年7月〖阶段特征〗1、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是重要特征。
2、中共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探索,从幼稚走向成熟。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
近代史复习提纲(加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上编综述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开端:鸦片战争依据:社会性质发生变化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兴阶级或阶层有哪些?新兴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哪些方式的侵略?方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军事侵略:各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范围:德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沙俄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日本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
政治侵略:表现在哪些方面?表现: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侵略:厦门、台湾分别是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外国资本在华开设了哪些银行作为其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其中的第一家银行是?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厦门)《天津条约》(台湾)银行: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第一家银行: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什么?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最根本原因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的落后第二章1、洋务运动的时间、指导思想、口号(自强——重点发展军用企业;求富——开办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和内容(军用企业: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和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民用企业:李鸿章亲自筹办的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
B.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独立运动、政治革命、社会变革
二、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A.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A.戊戌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B.辛亥革命的发生和推动因素
C.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四、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A.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B.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C.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
五、北伐战争与国共内战
A.北伐战争的发动和胜利
B.国共内战的转折点和结果
六、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和成就
C.开放的背景和重要举措
七、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开放
A.中美关系的变化和中苏关系的破裂
B.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成果
八、文化大革命与开放后的中国
A.文化大革命的发起、进展和结束
B.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九、综合评价与展望
A.近代中国历史的成就和困难
B.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上仅为中国近代史复习的大纲提纲,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详细阐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晚清时期(19世纪晚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特点、结果
-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影响
-义和团运动:背景、原因、结果
二、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与原因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与军事局势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行动
三、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土地革命与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经过与结果
五、中华民国时期(1930年代至1949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过程
-重要抗战战役与抗战胜利的原因
-解放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六、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近代史的特点与意义
-近代史对中国的启示与反思
七、相关重要人物的思想与贡献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与骚乱廉使派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黄兴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胡适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与刘少奇
这个提纲仅是简单列举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复习的
时候可以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扩展。
在复习过程中,重要
的是掌握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思
想变革的大致过程。
此外,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贡献,从中领悟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中国近代史复习整理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侵略与反抗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制造大屠杀: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第一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和形成。
(一)概念: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特殊的,过渡性的半殖民地:从政治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形成的政权的性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实质上丧失独立,由西方列强实行间接统治。
半封建:从经济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形成的社会经济形太。
表面上,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概念的形成和提出P提出:《帝国主义论》——1905.列宁——半殖民地——》首次用其指称近代中国《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恩格斯——》半封建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做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证,标志其概念的正式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I四条绞索,五次斗争——概括四条绞索:(1)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5——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3)1894_1895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问题:1、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1)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①领土②司法③关税④贸易自主权⑤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允许传教士进人内地⑦允许外国公使驻扎北京。
2)清政府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①“北京政变”后,清政府开始与外国列强勾结②“总理各国事物衙门”成立2、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1)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基地2)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1、经营商业与轮船航运业。
2、开办工矿企业3、开设银行。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 中国农村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2 东南沿海一带开始畸形繁荣3 租界开始出现?U g m a _,E1k4)大批华工被虐卖出国。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和主要矛盾、(一)特征1939.12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实力日益衰败并通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住压迫,奴役中国的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种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
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
在某些时候,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二)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革命性质和任务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阶级构成鸦片战争前: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入京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革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的封建主义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帝国主义以封建主义为支柱,为社会基础。
3、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性质和任务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反帝——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反封——民主自由——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为了民主自由,人民解放4、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贯穿一个共同的主题——完成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第二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五次斗争1851、1.1——1864.7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1895.5——1898.9 戊戌变法1899——1901.9 义和团运动1894.11——1912.4 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农民斗争(一)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二)发展经过理论宣传——建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1851.1.11——永安建制1851.12——定都天京1853.3——北伐——天京事变(1856.9—11)——最后失败(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2)评价:进步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历史虽已经步入近代,但却没有新的生产关系之前农民战争中,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土地纲领。
适应了反封建的要求。
局限性——①提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违背了近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限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主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资政新篇》1)内容: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了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思想文化-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社会福利事业。
外交——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竟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一)太平天国农民斗争评析1、失败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主观: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1)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
(2)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3)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落后性,狭隘性,散漫性,自私性等固有的弱点,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政权模式的窠臼。
(4)洪秀全平均平等思想逐渐向皇权蜕变。
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的起步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近代化运动(一)洋务派及其阵营的构成1、洋务派的形成奕,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目的:靖内乱,御外敌2、构成-(1)清廷中央统治集团种分化出来的一批王公大臣,如奕,桂良,文祥(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汉族地方势力,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3)一批主张学习西方,具有改革倾向的官僚和知识分子(4)一批具有发展名族工商业愿望的买办商人和传统商人(5)由清流派转化而来的一部分人——张之洞,张佩伦?(6)西方在华人士(7)甲午战后,思想转向学习西方的封建士大夫(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含义:以中国的封建制度为根本利用西方的技术来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2)提出原因:①受洋务派,尤其是前期洋务派的价值观念,及对西方认识的水准所制约。
②出于策略上的考虑:顽固派的反对,西学中派说。
2、政治纲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作用:1、“和戎”变法提供前提,“变法”国内外安定稳固的环境——积极j2、李鸿章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妥协退让的多,据理力争的少,尤其在国外武装面前主和不主战——消极。
3、主要活动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总体来说:60、70年代以求强为主,即适应战争和军事。
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
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
具体:(1)开办军事工业以求强军事工业典型(共21个):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1865年上海金陵机器局——李鸿章1865年南京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866年福州天津机器局——崇厚1867年天津湖北枪炮厂——张之洞1890年汉阳军事工业的特点和性质:特点:A、采用机器生产,开启近代工业生产方式。
B、使用雇佣劳动力,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起点。
C、采用官办方式。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仍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组织体制:地方政府的分支机构经费来源:政府拨款产品:调拨使用,超级经济的封建压迫剥削比较严重。
(2)兴办民用企业以求富典型:轮船招商局(1872年,上海),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A、官办B、官督商办C、官商合办性质:A、具有资本主义性质B、采用雇佣劳动力"C、商股由资本家控制D、仍具有封建性作用:A、为中国近代化大型企业的肇端奠定基础B、压抑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创办近代陆军和海军。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集中力量有限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某些促进作用。
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2)开办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U/? h N-g N,v 3)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技术被视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这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变化。
%U ` P l3c(四)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标志: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
原因:客观:在于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清政府的掣肘。
主观: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派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为维护封建清朝而举办的洋务,从而决定了其知道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