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第一篇: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与表演的结晶,在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养成,、性格情操的熏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创设课堂氛围。

挖掘歌曲内涵,运用节奏游戏和运用视听效果催发学生合唱冲动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孩子体会合唱带来的快乐,从不同层面促进班级合唱团的建设,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合唱世界,陶冶情操,获得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艺术;教学策略
Abstract: choral ar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usic,literature and singing,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sentiment edification,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From the crea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classroom.The connotation of mining songs,using the rhythm game and use the audio-visual effect impels students chorus impulse which four aspects elaborated how to let children experience the joy of chorus,from different aspec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hoir,guide students into the chorus of rich and colorful world,edify sentiment,to obtain the development.Keywords: Primary School of music chorus.teaching strategies.前言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以及演唱共同作用的结晶,合唱需要合作、信任以及鼓励相互融合,是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及、无法取代的。

合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合唱训练中可以系统的解决学生们声音运用、合作意识等问题,可以训练学会们内心的听觉、自我控制能力等等,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对音乐的终身热爱之情。

下面我来浅谈一些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合唱工作的感受。

一、小学生合唱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团队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通过团队中每个人发挥能力,凝聚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一个小学合唱团队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演唱角色,而小学生本身的团队意识就比较弱,所以需要相互间形成一种配合的模式来清楚他们自己的定位,认识他们在合唱团队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悟性相对没有成年人强,所以需要教师去协助。

其次在团队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常分明的分工,讲求默契。

但是往往小学生她们比较自我,很难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协调,而通过合唱能力训练中,可以磨合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

3、了解和培养乐感
音乐就是要传达某种感觉,而乐感就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先天的遗传,也可以在后天得到培养。

大部分的小学生领悟能力较低,并不能清楚明确什么叫乐感,而在合唱中有针对节拍、音调、音高等具体训练,通过合唱教学可以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感知乐感。

小学生们毕竟是一个孩子群体,他们对行为上的认知比对字面上的解读会更有领会,所以合唱教学这个方法是最能够让他们领会到乐感是什么,并真正去掌握和运用。

以《在希望田野上》为例,曲子是xxxx x▕xxxx x▕特定节奏的重复,所以强调了音乐的律动性。

而要表现出来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合唱分工,要合理安排单音节及双音节的衬字衬词,才可以表现出热情明快的风格加强音乐的自律性特征,以及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欢乐的情感。

在分工以后,每个人的任务都不一样,为了避免出现出错这种现象所以要特征注意到这点,让他们尽快的把握好自己所负责的乐感。

我为什么提倡通过合唱教学来对孩子们实行乐感培养,因为合唱强调的是一个团体并非只是个人。

而且合唱更能显示出音乐乐感的层次分明,强弱之分。

如果只是一个个体来实行,他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去把握所有的乐感。

所以透过合唱这么一
个组合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培养是非常可行的。

二、优化小学生合唱的具体措施
1、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合唱效果的重要原因,课堂气氛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单一呆板的合唱教学模式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比如在《回声》这节课中,如果老师只是用单纯的理论来教学,学生学习兴趣肯定会比较低,掌握的效果也会不好。

但如果老师采用实战模拟的方式,效果则事半功倍,具体方式是让同学模仿回声的声音,一组用合唱模拟,一组是分别个体模拟,在这个模式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会发现,其中一组用合唱来模拟回声的效果,会让人有一种身处于大自然的感觉。

这时候,老师再加以理论引导,关于合唱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很容易的达到了。

2、进行系统训练,修正学生合唱的方式
合唱作为当下世界上最普遍、参与性最强的表演形式,特别要求演唱人员在各自曲调上演绎的高度配合、统一。

因此,只有通过训练小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合作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声、呼吸都进行严格训练,做好了这些合唱的基本练习,才能让小学生在合唱领域越发展越好。

合唱属于一种群体合作表演类的艺术演绎模式,相对于独立演唱的艺术演绎形式来说,对演唱者之间的合作要求比较高。

在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基础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提高的目的是为了表现。

所以就要运用系统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合唱技巧。

针对合唱中的发声、换气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唱歌时候的姿势
发声的关键在于呼吸,一个好的演唱姿势可以给演唱者提供通常的换气通道,所以一定要在演唱练习时注重姿势的练习。

一个好的姿势可以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默契配合,让嗓子、肺、小腹配合发声。

具体的姿势是要求学生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直立,重心要稳,双肩放松,面部自然,整个人处于积极状态。

(2)歌唱的呼吸
演唱时候的呼吸技巧和我们平时的呼吸不同,演唱是为了演绎自
己的内心,唤起他人的情感共鸣,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唱歌的基础。

所以在排练合唱中笔者也特别注重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呼吸状态。

首先是吸的状态,让学生感受打哈欠的状态,闻花香的状态,使他们能正确找到吸气的状态。

其次是呼气的状态,要求他们仍要保持吸气的状态,要努力控制气息徐徐的吐出,做到有控制的呼气。

(3)唱歌的发声要点
合唱训练的核心环节就是演唱之前的基础发声练习。

通过发声练习,可以让同学发出更加自然的嗓音。

当同学对常规练习感到枯燥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模声练习,激发同学的积极性。

(4)进行音准、节奏、乐谱的练习
根据作品做好音准和节奏的控制,也是合唱表演的重要因素,每次排练前经过20-25分钟进行一个和声的训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音准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还可以通过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视听影视作品和日常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音符在合唱中起到的作用。

(5)咬字的练习
咬字的练习笔者则采用大学老师,丰老师教过得阻气跟破阻的练习曲:北坡马夫低头南来,观葵花,叫秋雪,追春生,人自采桑。

效果特别好,小学生们特别喜欢,觉得很好玩,同时还起到练习的效果。

(6)培养良好日常习惯,帮助学生体验唱
很多日常动作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锻炼演唱时的呼吸技巧,像拉长叹息声、依靠打哈欠去感受演唱时的深呼吸;人受惊时的快速换气,就像演唱中快速换气的技巧一样,最普通的呼吸则是进行演唱呼吸柔和性训练的好方法。

像跑步、爬山、游泳这样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提高我们的肺活量。

二、小学生合唱具体排练过程
在小学生的合唱表演中,学生学习的效果受老师的影响比较大,老师应当在教学时做到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较为透彻的认识。

给合合唱的总体要求,给学生安排合适的角色,这样才能让教学有规范的秩序,让你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合唱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到乐感的重要性,
这对团队的组织性要求较高,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如果合唱氛围没有很好的组织性,那么它教学起来的效果不会很理想。

培养组织性是考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每个参与合唱的学生有个性化的练习方案,最终形成合唱时的完美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适合的角色有比较好的认识,这是实现理想的合唱教学效果的前提。

小学生的年龄有其特点,根绝其掌握的音乐水平和男生女生不同性别的声音特点,把合唱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两者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两个声部中要做到男女人数基本一致,在选择的合唱曲目中,要让适合小学生演唱的节目多样化。

此外,所选择的歌曲的音域要有所选择,一般高音部的音域固定在c1–d2,低音的音域固定在a-d2,这样的音域选择可以让高音显得明亮柔美,低音坚定丰满,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演唱水平。

在声部分完后,可以对分部进行合唱训练。

分声部合唱最简单的方式分为二声部合唱和间奏时跟前一句模唱。

如果分声部合唱的难度较大,可以采用先分开声部练习然后合并到一起的方式。

比如著名的美国民谣歌曲《故乡的亲人》,这是福斯特的名作。

在进行合唱排练时,成了为经过改编后的内涵饱满的无伴奏的合唱曲。

这首曲子代表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总体基调是略带忧伤和惆怅的。

所以该曲的热身不适合采用激烈欢快的形式。

此时,文中前面提到的全身松弛练习法就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可以先放一段柔和美妙的班得瑞轻音乐,让全身松弛下来,随后深呼吸,缓慢抬起手臂,随着音乐做手臂和手掌抬起落下的动作。

作为一首速度较慢的曲子,且各个乐句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晰,所以演唱时气息的均匀和稳定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歌唱的整体的效果。

此曲适合的呼吸方式是慢呼慢吸,要让气息自由流动。

慢速延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类似第四、第八小节的中长音容易在演唱时偏低,大家可以按照文章前面所述进行音高倾向练习,有助于音准保持持续性。

辅助声部在无伴奏合唱中起到了内在和声和乐器伴奏的双重功效,所以要想用辅助声部对主旋律声部进行支持,需要主要做好音量大小的控制。

其实,纵观全
曲可以发现,全曲的力度变化很有规律性,基本都是两句强弱对比的形式。

这种力度上的变化与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美好思念相吻合。

此曲是采用的同节奏织体,在练习时,用a母音替代歌词演唱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对呼吸技巧的训练效果是一种巩固,对和声的整体共鸣效果也是一种提升,为后面带词延长奠定了音色和音准上的良好基础。

结尾句是充满忧伤的“心中是多么悲伤”,此时应当把节奏放缓,最后一个字标注是任意延长,此时合唱队员们应当注意指挥的手势,及时声音最后消失了,但是气息不能断。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先分声部旋律一段一段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互相倾听,培养良好的听觉和乐感,以便于进行合起来的训练。

当学生们掌握了分声部演唱歌词时,可以再分声部歌词演唱,同样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唱一段和一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旋律和歌词合二为一的能力,对各声部进行音准、节奏和音色上的协调统一。

在排练中,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处理能力也尤为重要,要学生对音准和音色的变化要把握好,做到在完整演唱时也能音色优美,乐段和乐句层次清晰,音量强弱合适,情感表达到位。

此外,在合唱中,表演也很重要,是整个合唱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精神状态良好,表情富有感染力。

在整个演唱中,除了可以根据作品内容的实际需要采用钢琴伴奏外,还可以适当用打击乐和舞蹈动作来增强整个合唱表演的感染力,让指挥、伴奏、合唱能琴瑟和鸣,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合唱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排练时间要进行控制,不宜过长,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比较合理,同时,在合唱时学生不能饱腹或空腹,对学生不规范的演唱行为如滥喊滥唱进行禁止,对于一些体力不足或者身体有疾病的同学要督促他们加强锻炼或者休息,以避免由于身体的原因影响到整体的合唱效果。

要保持学生整体台风的和谐统一,让他们明白合唱是一个团体行为,个人的不良行为会影响整体的表演效果。

2、在合唱表演中,除了要求学生投入饱满的感情外,吐字清晰与
否也是判断演唱是否合格的硬性标准。

和通俗歌曲的演绎相比,合唱更加严谨,对整体的要求更高。

在演唱中,只有学生们吐字清晰,让听众能够明白歌词所表达的含义,才能帮助观众真正理解歌唱中的感情因素。

合唱表演中,当音乐配乐和演唱者清晰的歌声有机统一时,才能让合唱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以此来打动听众的耳朵和心灵。

合唱艺术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必须要在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上下功夫,才能保证在演唱中不出纰漏,实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结语
合唱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歌唱的快乐、体验合唱音乐的美,而且也对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着特殊的功能。

因此需要常常举行各种形式的合唱比赛来展示小学生学生的精神风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刘苏宁,何静.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2]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瞿晓勇.统一性原则在合唱实践中的运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葛绝.合唱的整齐训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2期 [5]沈金云.观摩“神户欢喜合唱团”排练及思考[J].人民音乐.2004年12期[6]周正松.关于中国合唱发展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05年07期
[7]阎宝林.从奥林匹克国际合唱节看国内合唱发展的潜性危机[J].人民音乐.2006年03期
[8]王在畅.论普通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9]阎宝林.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10]刘韧.陈开颖.中国合唱指挥教材、教学、作品收录状况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第二篇:课题《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结题报告
课题《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1、合唱艺术对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意义
合唱是儿童歌唱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开展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开展欣赏活动,激发合作的欲望;加强合唱训练,培养合作的默契;升华合唱训练,凸显合作的快乐;展示合唱效果,体验合作的成功。

2、学校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音乐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到:“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而良好的乐感是发展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前提和基础。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合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但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要“进入角色”,要设身处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

在歌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体验得越深刻、越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就与富有艺术感染力,歌唱者和听众也才真正获得艺术美的愉悦和熏陶。

只有启发学生深入到歌曲的内涵层面去领略情感,充分重视通过情感的体验来加深歌曲的理解,才能完成对歌曲教材从感性到理性全过程的认识与掌握,从而才能唱好歌。

我们的课题,以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其审美意识与表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高位置有一定头声色彩的童声。

3、训练学生提高听音、视唱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

4、启发学生学会用思维去控制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从而提高孩子对美的感悟和表现能力。

5、通过训练和演出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歌唱技能的研究
2、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内容的研究
3、启发学生能完美唱出歌曲的感情对于提高审美意识的研究
4、积极参加校内外合唱演出与比赛,增强表现能力和舞台经验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1.本课题以新课标为研究宗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以行动研究为研究方法,以合唱队为研究主体,以自编的校本课程研究内容,以校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主要研究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演绎水平为研究目标。

2.探讨总结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以多声部表现为载体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案例、论文等研究成果。

3.两年至少举行2次合唱比赛或表演,以活动促效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学员在一年来的学习中,有了明显的进步,音域也渐渐拉宽,听辨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也很默契,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1)推进备课改革
首先,学校作了两个层面的改革。

一是在全校推行了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

由教导处每周统一安排校级领导和中层分组听课,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

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

二是在课题组改进了备课的设计和过程。

首先是改变备课的格式,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这样两块,显然这是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

其次,以往的校内教研活动常常是执教者独立备课,呈现的是一种个人的努力。

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

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指导。

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

(2)改进研讨课为了使音乐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

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
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①主题研讨。

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

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

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学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歌曲与舞蹈的整合”、“音乐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等。

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

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②一课多教。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

如于媛媛老师执教的研讨课《红蜻蜓》试教了二次。

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③同课异教。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

如宋红丽老师和杨苗苗对《木瓜恰恰恰》异教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3)提倡互动评课
评课是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的体现,它需要教师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用内化的理论来阐述。

为了促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评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后撰写一份评课稿或提纲。

在评课中,我们除了先请执教者说课,还主张向执教者质疑,问他的设计思路、问他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

这种积极互动的评课氛围常常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1、学生间的识谱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歌唱基础、合作能力和发声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所造成的。

2、学生声部间的和谐与平衡还不够理想。

听觉的训练还比较欠缺,
学生对声音力度的控制还有待提高。

3、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很好的进入角色中,显得有些紧张胆怯。

4、教师还有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要不断的汲取新知识,拓宽眼界。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合唱训练
浅谈小学生合唱训练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不仅使音乐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更应该在小学课外音乐教育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

小学合唱教学一直是课外音乐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随着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唱的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老师所重视。

对于小学生合唱训练,强调训练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

即不能照搬成人合唱训练的那一套方法,也不能完全用中学生合唱的那套手段,成人合唱具有一种内在的成熟美,中学生合唱具有独特的青春活力美,而少儿合唱应具有一种清纯童趣之美。

所以教师及指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科学的方法进行排练。

一、声音训练
声音训练要有适当的方法。

为达到在用声上: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

合唱队员在发声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并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少年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姿势,要求他们做到:①身体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弛;②双脚稍稍分开可一前一后,重心要站稳;③头部端正,双眼平视,上胸畅开,小腹微微收拢;④面部表情要自然,还要根据所演唱的作品的内容而随时变换表情。

2.呼吸——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

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静坐练习。

指导学生会坐,不要坐满凳。

嘴轻轻闭上,两手贴在肋下(约2-3分钟)。

当他们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再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