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小学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刘志兰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2、课件出示小蝌蚪,揭晓谜底。
3、课件出示《寻人启事》,揭示课题。
3、板书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2、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阝辶女丁扌支夷可页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
(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一、导入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参考答案:1.两宽顶就肚孩跳2.口袋脑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3.迎上去——妈妈下班回来了,我高兴地迎上去,说:“妈妈,您可回来啦,我的肚子正咕咕叫呢!”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
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不足之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
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得不及时、不明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本课的巧妙在于将一个科学知识很自然地蕴涵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中,其特点如下:(1)思路清晰,主线分明。
(2)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3)情节生动,趣味性强。
(4)插图精美,有助教学。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青蛙繁殖季节,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随即排出精液。
精、卵在体外完成受精过程。
受精卵在膜内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
胚胎继续发育,形成蝌蚪从膜内孵化出来。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经过几天以后,长出了口,能够摄食水中的微生物。
再过些时候,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身体外面逐渐出现侧线,心脏发育成一心房一心室,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都很像鱼。
大约再过 40 天,蝌蚪又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先开始长出后肢,然后又长出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内鳃消失,肺形成;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变为二心房二心室;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不再像鱼,蝌蚪已变成了幼小的青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为成蛙。
部编小学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胡岑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授课教师:胡岑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生字,能正确书写“皮、哪”等生字。
2、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学会按顺序讲故事,学习创作童话诗。
教学重难点:1、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学会按顺序讲故事,学习创作童话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回顾第一课时)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还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吗?1、小蝌蚪的求助视频;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过渡:小蝌蚪最后找到了妈妈吗?他们的妈妈又是谁?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看小蝌蚪的愿望实现了吗?二、角色体验,指导朗读:师:请大家打开课文纸,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它们的妈妈是谁?1、PPT出示课文:①生自由读文;②(贴青蛙图)他们的妈妈是谁?那青蛙妈妈长什么样?③师相机板书:多么漂亮的青蛙妈妈,谁能看着图,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④闯关游戏一: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他们长着();他们的妈妈是青蛙,青蛙妈妈漂亮极了,()。
过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得到了谁的帮助?|2、重点学习课文二~四自然段:①根据学情理解“捕食”;②动作理解“迎上去”:面对面地靠近;“追上去”:从背后追上去;指导朗读:①师指导读好“游哇游”;②读好标点“妈妈,妈妈!”;③提示乌龟说话可是慢吞吞的;④PPT出示句式: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了()和()的帮助。
⑤闯关游戏二: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⑥师:可爱的小蝌蚪们有了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妈妈,你们现在还伤心吗?(指导读好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对话)6、创设情境,配音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三、了解生长过程,创作儿童诗歌过渡:小蝌蚪们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4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4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CAI课件、帖图、青蛙及蝌蚪头饰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小蝌蚪)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
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
三、学习课文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
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章,即《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小蝌蚪在池塘里生活,一天他们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妈妈。
在寻找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动物,如鱼、虾、乌龟等,但都不是他们的妈妈。
在小鸟的指引下,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青蛙。
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蝌蚪成长过程的描述以及相关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小蝌蚪、青蛙的图片,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池塘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蝌蚪,进而引入本课课题。
2. 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指导生字词的发音,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 内容理解(10分钟)4. 生字词学习(10分钟)通过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跟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5. 角色扮演(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设计:小蝌蚪> 鱼虾乌龟 > 青蛙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名。
2.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3遍。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复述和表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语文知识: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结构。
3. 语文能力:培养朗读、表达、理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 课文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所遇到的困难。
3. 生字词:展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并标注重点词语。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写作练习:仿写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它的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合适低年级同学的学习知道。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鉴戒,下面作者精心准备了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诵训练的好材料。
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根据低年级孩子独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摸索,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我在读课文前第一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
让他们在读书中寻觅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本课时,出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感想。
孩子们争先恐后表明之后,我顺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为何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忙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爱好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以爱好为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觅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成效非常明显。
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诵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鼓励的效用是无穷的。
在获得成功发觉的同时,孩子们常常又会发觉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诵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浏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讲授代替。
”在朗诵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知道,去感悟,去体会读。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02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023今天,我带领大家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观察和提问,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非常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观察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文插图、PPT、小蝌蚪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征,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PPT的节奏,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讲解课文:通过插图和实物展示,讲解课文中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口语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小蝌蚪的特征和成长过程。
5.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小蝌蚪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1. 出生2. 找妈妈3. 成长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字确认。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都表现得很好。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鼓励他们像小蝌蚪一样,用心去观察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导入环节的图片展示、朗读课文的节奏、讲解课文的过程、口语表达的引导以及写作练习的布置。
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 小蝌蚪成长过程:
- 孵化出壳
- 长出后腿
- 长
- 比喻:小蝌蚪像黑黑的逗号
- 拟人:小蝌蚪在水草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 排比:小蝌蚪游啊游,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妈妈
3. 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意义:
- 维护生态平衡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保障人类生存环境
10. 学生能够在课堂小结中,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强化重点和难点。
七、课后作业
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并说明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的原因。
2.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 请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如何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并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请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的实践活动或实验,并说明其目的和意义。
5.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小蝌蚪最终找到妈妈的情景,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
1. 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是:孵化出壳→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变成青蛙。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属于青蛙的幼体阶段,经过生长发育,最终会变成成体青蛙。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小蝌蚪找妈妈》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重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1.挂图2.幻灯片教学过程第一节一、揭示课题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布置作业: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网易娱乐新闻第二节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
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小蝌蚪找妈妈1.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正确书写"两"等10个字;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
2.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3.借助课文的短语了解"披"等四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说一句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好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叹号和问号。
重点1.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根据语境选择读音。
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写字姿势。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1.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角色对话。
2.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1.字词教学借助插图:"塘、脑袋、宽、肚皮"等字词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将识字与认识的事物联系起来。
归类识字:可以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
动作演示:"捕、迎、披、跳"这4个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后,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达到识记的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语气词"哇",应借助具体的句子认读,再在生活语境中运用识记。
书写生字:"两、皮"是独体字,"顶、跳、孩"等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基础上,教师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领。
2.角色朗读这篇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语言富有趣味性,有大量的角色对话,角色语言的朗读,可以借助提示语读出角色的语气、语调。
教学时,可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小蝌蚪,让学生辨析小蝌蚪三次对话的语气、语调,第一次是疑问,第二次是急切,第三次是惊喜,抓住问号与感叹号,指导读好语气,在情境体验中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部编小学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冯芳芳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则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席位吧。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学生自主朗读并猜出谜底是: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3、教师过渡:这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捧起书本认真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出绳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出词语“池塘脑袋黑灰色”,指名学生认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强调“脑袋”的“袋”在词语中读轻声。
正音后再请学生朗读该段。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出词语“游哇游两条捕食迎上去阿姨哪里宽嘴巴”,指名学生认读。
相机正音,强调“哇”读轻声;“两”和“迎”是后鼻音;“哪”是鼻音注意与“那”的区别;“教”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它的另一个读音是四声,可以组词为“教师”。
(3)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出词语“乌龟头顶披着”,指名学生认读。
相机正音,强调“顶”是后鼻音(4)指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出词语“肚皮鼓着”,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肚皮,并做一做有关“鼓”的动作。
(5)指名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出词语“好孩子”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6)指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并会写6个字:“有”、“在”、“什么”、“变”、“条”。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研究情绪。
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
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
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老师昨天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和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和乌龟。
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研究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
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公开课教案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辨“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象、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向学生提出以下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___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学生观看动画片。
2.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板书:迎追游,解释“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意思。
3.学生研究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带动作表演读第一段,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学生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例如: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阐述自己的特征)3.学生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学生指导写“披”字。
5.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带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研究第二、三、五段。
1)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7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学要求]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02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023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景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母爱,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与理解。
2. 词语的学习与积累。
3. 情感教育的渗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讨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4. 情景体验:让学生扮演小蝌蚪,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总结提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母爱,学会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 主要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母爱的伟大、关爱他人3. 关键词语:小蝌蚪、妈妈、找、爱、关心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词语。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3. 画一幅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在情景体验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投入,今后需加强引导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材解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
通过写小蝌料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自找到自己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塘、脑、袋、灰、哇、披、鼓”7个生字;认读多音字“教”。
2.会写“两、宽、眼、睛、肚、皮”6个字。
3.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借助课后习题第二题,按顺序排列图片,知道蝌虯长成青蛙的过程。
4.通过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短语,了解“披、鼓、露、甩"4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说话。
板块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
(1)听谜面: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
(小蝌蚪)(2)齐读词语“蝌蚪”、“小蝌蚪”,比较加上“小”字有什么不同。
(在称呼前面加上“小”,会让所说的事物感觉可爱。
)(3)玩游戏:我说事物,你换说法让事物变得可爱。
出示:猴子(小猴子)、狐狸(小狐狸)。
2.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师生齐写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利用谜语导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1)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3)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池塘脑袋灰色捕食迎上去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披着鼓着指导“袋”的读法:“脑袋”中的“袋”要读轻声dai开火车认读,齐读词语。
3.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观察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应该在哪里停顿呢?试着读读。
课件出示: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指名读,检查正音,指导读好停顿。
(1)小结读好长句子的方法:①注意在标点符号处稍停顿。
②使用内容分解法。
(2)同桌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词语教学给学生解释词语、品味词语、运用词语的机会,这既是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是学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板块三随文识字,整体感知(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了解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小蝌蚪生活在哪里?(池塘)(2)指导学习生字“塘”,交流识字方法。
借助图片:看看图中的池塘什么样?分析偏旁:“塘”,左边提土旁表示池塘里的水是被土围着的。
联系生活:(课件出示池塘的图片与词语)看,像这种比较小的小水池就叫“池塘”,如果在里面养鱼,我们就叫它“鱼塘”,要是里面长满了荷花,我们就叫它---“荷塘”。
(3)学生开火车读,教师指名读。
2.了解小蝌蚪可爱的样子。
(1)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2)交流读句子。
图片下出示短语: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3)齐读短语,连起来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句式如:多可爱的小蝌蚪啊----(4)指导学习生字“脑、袋、灰”。
出示词语卡片“脑袋”,交流识记方法。
分析偏旁:还有哪些“月”字旁的字,这个偏旁与什么有关。
组词识记:在生活中分别会和哪些字组成词语呢?脑:头脑、大脑、脑海、脑门儿、动脑....袋:口袋、纸袋、袋子、袋鼠、沙袋....提示:轻声词语“脑袋”。
(5)小蝌蚪的脑袋怎样?连用两个“大”给你什么感觉?怎样的身子?什么样的尾巴?连用两个“长”给你什么感觉?(6)指导朗读。
小蝌蚪这么可爱,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如果边读边做甩尾巴和游来游去的动作就更好了。
大家-起做做甩尾巴的动作,你们还可以用“甩"字说句子吗?如:小狗甩着尾巴朝我跑来。
柳树姑娘甩着长长的辫子。
老黄牛甩着长长的尾巴赶蚊虫。
3.齐读第1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把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记,把字的音形、又紧紧结合在一起去识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识学的兴趣,使化识字的效果。
板块四:了解形象,品读动词(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了解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明白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明白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2.指名说。
出示句子: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读读比比两句话中带点字的意思。
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
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1)比较句子读一读,同样是描写青蛙的样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学生交流,后句更好。
(“披、露、鼓“这3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
)(2)谁能演一演这几个动作?4.假如你现在就是青蛙妈妈,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提示(1)从外貌特征方面介绍: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2)从自己的本领方面介绍: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本领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
我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我。
(3)从我的家族成员和生活习性方面介绍: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
有成员三千多种。
我是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感受动词的表达效果,积累词语,激发喜爱青蛙妈妈的感情,唤起朗读的热情。
板块五:研读变化,感悟表达(一)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1.可爱的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读一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画出小蝌蚪的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学生交流)(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识记生字“哇”。
(换一换:娃-哇)3.指导读句子。
小蝌蚪为了找妈妈,“游哇游”,游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要读得很慢很慢。
听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再自由练读。
4.引导思考。
(1)观察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小蝌蚪一直在发生变化)。
(2)老师这里有小蝌蚪长成青蛙的5幅图片,你能按照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将图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贴完后,其他同学交流。
(两条后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5.儿歌朗读表演。
师生配合读演。
出示:小蝌蚪长成青蛙时,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变化,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妈妈啦!师:不好!生:(接)怪事发生了。
师:(惊奇地)怎么了?生:啥时长出后腿啦,接着长出前腿啦!身子天天在变化,我已长成青蛙啦!(呱呱呱)6.借助板书,引导交流。
你能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吗?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识记生字“宽”。
设计意图:运用播放动画、展示图片、出示练习、儿歌表演、使学生在看、听、说、练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课文内容,在调动感官功能的基础上熟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青蛙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六:指导书写,评价练习1.用自己的方法记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按笔顺书空“孩”的右边“亥”和“跳”的右边“兆”。
3.观察“就”“顶”“睛”“肚”“孩”“跳”字,谈谈你的发现。
“就、肚、孩、跳”左右高矮、长短都差不多;“顶”左低右高、左短右长比较明显。
记住“就、顶、孩、跳”中撇的穿插。
4.看教师范写“哪”和“宽”。
“哪”,要把中间部分放在竖中线上,每部分挨紧凑,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最后一笔悬针竖最长。
“宽”,每部分挨紧凑,宝盖头写宽,中间部分写窄,下面部分是“见”,竖起笔在竖中线,横折写窄,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
5.在书上练习照范字写字。
6.学生评议后修改、完成写字作业。
设计意图:二年级写字教学应该和一年级有所不同。
到了二年级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运用识字方法,按照记字步骤,独立记忆字的音形义,独立观察范字,去发现、去归类、找规律、找书写特点,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强化字词1.出示课后习题中小蝌虯长成青蛙的5幅图片请同学们排顺序,再连起来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出示生字词,复习认读。
池塘、脑袋、黑灰色、宽嘴巴、游哇游、头顶、披着、露着、鼓着、孩子、肚皮、眼睛3.自己再读一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一边读,一边记住小蝌蚪的样子,记住青蛙妈妈的样子,记住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4.借助板书中的图片和文字说-说小蝌蚪的样子,青蛙妈妈的样子。
板块二:研读课文,角色朗读(一)研读“找妈妈”的经过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明白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
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段特殊的经历。
请小朋友再去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1、学生自由读2--5自然段。
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忙下找到妈妈的?请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