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道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摘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教学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加持之下,走向了“德育并举”“以体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道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成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
文章整体概述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价值,分析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原则,结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探索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一直以来,体育都被冠以“拼搏向上”“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积极阳光”的面貌,集中展现了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体育精神内涵,体育教育过程开展德育教育具有先天优势。
素质教育深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必然也需要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体育技能传授等过程将体育精神内核和道德素养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做到知行合一,既能发展体育技能,又能实现身体素质提高,还能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所以,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成为小学体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也是农村小学体育赋能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和缩小城乡体育教学差距的最佳助力。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价值尽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城乡教育分化现象依然存在。
尤其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平时往往会参与农忙,所以教师片面认为开展体育教学的价值不大,将体育课程“移交”给语数外等主科的现象较多。
但是,小学体育不单单是体育运动教学,还涵盖了身体素质训练、心理健康发展、体育理论知识等,且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元素丰富,是推动农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助力[1]。
所以,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提高,赋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
而且,因为长期存在的教学重视程度不高,使得部分农村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降低。
浅谈农村家长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的对策
浅谈农村家长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的对策浅谈农村家长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及其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的对策吴丽近几年,随着独生子女潮的来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他们舍得为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升学目标位出发点,却忽视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农村来说,家长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问题,而农村学校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在农村小学生出现的问题,诸如学生损坏公物、赌博、打架、逃学,说谎骗人等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这些现象发生在位数不多的学生身上,但其对自身、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
一、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什么?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者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
‘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很难达到的,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就会成为你的信念。
人贵有志,志贵有恒,坚持去做,坚持去改变,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不作为”的习惯一样会影响我们各自的发展和教育人生质量,同时,也势必会阻碍各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是负面力量,或者被我们称为坏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还伴随着克服一个坏习惯而进行,或者说改掉一个坏习惯的同时往往会养成一个好习惯。
滴水穿石,铁棒成针,习惯就是一滴一滴,循环往复,多次重复的行为动作而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却天壤之别。
习惯影响着所有人,那么对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那么习惯又来自于什么呢?很多人都说社会上很多不懂道德的人或者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都归根与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培养好,我很想问一问,那么这个时候到底有没有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呢,当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的上级,我们的上司正在研究如何的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已经开始颁布着所谓的决策的时候,可是当决策公布的时候,不知道到底实施的是怎样的,不知道到底是否实施的到位,对于这群孩子从小教育,那么一个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但是现在有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也许是后代的后代,世世代代,为人父母时却没有真正做到一个父母的职责,为人父母却没有真正的做到一个父母应该做的事情,有的父母纯属放任孩子,有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对,有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所以导致在孩子幼年时期,家庭教育极差。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共5篇)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共5篇)第一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议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
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现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
现在德育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中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对于德育工作更加重视。
德育要求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德育是比较成熟的。
但是,在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并非易事,学校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够总结出最适合该学校的德育方法。
就现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
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
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对德育工作做到正确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
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
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并与之相辅相成。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人格素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虽然不少小学都开展了德育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所取得的实效。
文章结合实际,就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标签:小学;德育工作人人都说,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好做。
我想说,现在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不好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
如何帮助他们度过這个难关,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铺平道路1 找学生多谈心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他们难免犯些错误,如吵口、打架、破坏公物等。
而毕业班学生在这些方面尤其突出。
近年来,毕业班学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早恋、网恋、心理问题等。
如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实践证明,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找学生谈心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关爱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错误,改正小错误。
2 把德育工作的放在首位现代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
因此,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科教学提出德育要求,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如,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辨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能给学生以做人的熏陶。
同时,教师的品格及教学态度、教育方式等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还要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其德育意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有良好行为品质的基础。
它承载了对个体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教师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
首先,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遵守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未来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道德教育,小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守信用、乐于助人等,这些品质将在他们日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师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
除了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以身作则。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言传身教。
在与学生相处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同样重要的是,家长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培养他们道德素养的原始场所。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教会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
家长还应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道德教育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以及社区活动。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联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地进行。
为了有效地进行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还需要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游戏和故事是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游戏规则和故事情节的解读,小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道德原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关注他人情感、培养同理心,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此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观点、互相帮助与合作。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成才。
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较大。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性格影响较大。
农村的家庭环境相对简朴,家长们注重孩子的德性教育,教育孩子的勤俭节约、坚毅刻苦的品质。
在农村的家庭中,家长鼓励孩子勤劳致富、努力学习,这种教育理念塑造了农村小学生朴素、刻苦奋进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具备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业影响密切。
农村小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注重知识的学习,家长们非常重视孩子的功课。
他们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农村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实用性的知识,这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的影响。
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在家庭中生活的环境与农村的自然环境相似,这使得他们对大自然有着更多的认识和体验。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如集体劳动、家务劳动等。
这些习惯的养成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秉持着质朴的道德观念,家长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使他们具备诚实守信、友善乐意助人等美德。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塑造孩子的性格、提高学业成绩、培养生活习惯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农村家庭教育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只有坚持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以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坚持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逐步养成。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家长整体素质不高,有部分家长不识字,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在外打工,即使闲暇时也很少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
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
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就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
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
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根据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情况,具体落实良好的行为。
教师要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以及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注重亲自检查与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构建养成教育网络学校实施养成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养成教育任务。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道德知识上的教育和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指导并监督他待人接物的礼仪。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家庭相结合是最好的模式。
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我校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出生在农村的农民,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有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多或少给我们的小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
( 姚 市 牟 山镇 中 心小 学 ,浙江 余 姚 3 50 ) 余 140
摘
要 : 学 品德 课 程承 担 着 学 生 品德 形成 和 社 会 性 发 展 的 重要 任 务 , 程 资 源 不 限于 传 统 意 义 上 的教 材 , 小 课 必须 充
分 开发 、 利用 校 内外 的 各种 资源 , 以利 于课 程 目标 的 实现 。教 师应 通 过 善 于 捕捉 、 于挖 掘 、 于采 撷 、 于 张 扬 等途 径 , 善 善 善 使本 地 的人 文 、 生活 、 自然 、 物产 等 资 源 成 为 品德 教 学 的 丰 富 “ 源 ” 实现 品德 教 育 与 “ 资 , 乡土 ” 化 的 有机 融合 。 文
农村 的人 文资源 是相 当丰 富 的 , 乡村 里 的历史 、 传说 、 风土人 情 、 风俗 习惯 都是 品德课 程 的重要 资
收稿 E期 : 0 0 0 — 5 t 2 1— 9 2
一
、
善于 捕捉 , 凸现 乡土资 源 中的人文 “ 亮点”
苏霍姆 林斯 基 曾经说过 , 教育 的艺术 在 于使环 境 中的各种 因素都 能起 到教育 的作 用 。 农村 学生 生 活 的环境 并 不局 限 于学 校之 中 , 各种 活 动场 所 、 动设备 都 是学 生 生活 和学 习 的地 方 , 活 而且 学生 的生 活更 不是孤 立 的 , 他们 与身边 的人 、 、 土风俗 有着 割不 断 的情结 。因此 , 事 乡 教师 应该把 这些 教育 因 素 充分挖 掘 出来 , 自己的教育 教学 服务 。并 力求 把学 生熟 悉 的 、 为 又具 有 教育价 值 的素材 和教 材 内容进 行有 机地结合 , 助学 生感受 品德学 习与 日常生 活 的紧密 联系 , 而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与动 机 。 帮 从
浅谈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Ke r s c u t sd ;u i i e lgc la d mo a d c t n y wo d o nr ie p p l d oo ia n rle u ai ; y ; o
d i i , a s ne l e c d c o , e t e i e u ti n a d a l l e t ti, tl g n e e u tin a sh t d c o n y f h i i c
lb r e u tin T i a e , a e n t e c n r t o d t n f a o d c o . h sp p r s d o h o c ee c n i o s o b i
吃饱穿暖 ,另一方 面看管人缺 少文化知识 ,无法跟孩子 沟 通, 使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 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 , 无法 得到很好 的引导 。 13农村小学生 自身道德现状 . 由于个别学生受 “ 应试 教育 ” 的影 响 , 错误地认 为思想
Ed c t n i r l Ar a / u a i n Ru a e s /Ha e g u o oF nx e Ab t a t P i r c o l r l d c o sp p l i e lg c l sr c r may s h o mo a u ti n i u i ’ d oo i a e s
关键 词 农 村 小 学 生 思 想 道德 教 育 必 要 性
A Bre s u so o t e if Di s i n n h Ne e st o P p l M o a c c siy f u i s rl
农村联小德育教育
浅谈农村联小德育教育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对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但在边远偏僻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修养,本文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偏远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德育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可见,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如何,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学上”、“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及各民族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激荡中,小学德育教育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
特别是在边远偏僻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修养、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的现状仍然存在。
导致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如何做好偏远农村联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使他们迈好人生第一步,打下做人的良好基础,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农村联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由于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在有些学校,仍然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常被看做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把教书与育人机械区分对立起来,靠课堂教学实施教书,以品德课的方式实施德育,课堂上照本宣读,生搬硬套,走走过场,学生兴趣不浓,得不到预期效果,德育也不能很好的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造成了品德与知识的割裂。
在加上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严重,专业教师缺乏,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思维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跟不上小学新课程教材变化和时代要求;道德教育修养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甚至有的老师体罚,辱骂学生;不能做到言传身教,起不到表率作用,做不好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问题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问题作者:刘文学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10期摘要: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
德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及个性发展等多项基本素质的培养任务,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才能使国家昌盛,社会和谐。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006-01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必要工程,放松或削弱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就成为一句空话。
一、小学生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德育工作为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抓好了德育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其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才能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要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才能了解祖国的兴衰,才能增强其各种情感。
德育工作是维持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思想和纪律保证,放松了德育工作,就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对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具体现状分析近年来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现状总体上讲是好的,但是,深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发现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己方面,首先是农村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不足,独立性比较差;二是对事方面。
学生对公物,公德,公共卫生持放松、轻视的态度,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学习上自我满意度普遍不高;三是对人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家长的不孝敬,对教师、老人的不尊重,对同学的不团结,小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随年龄增长,关系逐渐趋于平淡。
浅谈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浅谈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泉州市上村小学钟琼霞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作为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中农村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尤为重要突出。
关键词:农村小学思想道德成因建设一、当前农村孩子存在的思想道德现状。
1,因本人所在学校也属农村学校,对于一些情况还是有比较深刻认识。
虽说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然而,随着打工潮的到来,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学生的品德日剧下降令人担忧。
原本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变成了学校的单方面教育了。
同事地处农村,部分家长祖辈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头,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念成书,以后能跳出农村,脱离农田活,所在学校就是好学校,所在班级就是好班级,所教教师就是好教师。
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老师也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文化课教好,提高升学率,就可以上下都有个交待,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甚至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别的方面可以不强求,偏心袒护他们,正好迎合了家长的这种思想.2,从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家长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些不良的思想也走进了学校。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学校蔓延,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学生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二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心理不良问题日益增多。
二、影响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不会科学育儿;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交予祖辈照料;父母思想保守,素质较差,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经常体罚孩子,甚至出现家庭暴力。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形成。
因此,开展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道德故事、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其中的道德价值观。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公平竞争和合作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公正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道德讲座、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身边的道德楷模,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三、社区互动社区互动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延伸。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义务劳动等活动,通过实践来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区的志愿者或者社会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包容和理解能力。
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石。
家长是孩子道德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讲座,向家长传授一些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应该从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区互动和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陈塘中学黄海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成因、其在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因素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例如我班的喻海灿同学,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识字不多的奶奶照管,由于奶奶的溺爱,从小就养成了说谎、不完成作业、不劳动、不尊敬长辈、甚至于有时还和奶奶对着干的坏习惯。
由一个人见人爱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嫌的孩子,就连老师的教育也当成了耳边风。
(2)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祖辈们灌输给学生的价值标准以及他们所提供给孩子的各种榜样,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注意讲究一些——寓德育于言行中。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摘要:小学是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开始,这个时期的儿童心智比较稚嫩,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对错观及价值体系,因此他们的可塑性很强。
所以,在这一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为了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环。
尽管在小学阶段开设了道德与社会的相关课程,但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其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最好效果。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关系引言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同时正处于他们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社会风气的冲击,这就要求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要强化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小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使他们能够健康地发展。
本文探讨了怎样提升小学生的品德,以及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内涵及要求德育并非现代教育的独特产物,而是经千年文化追本溯源仍有迹可循的道德血脉。
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塑造,到“修齐治平”“横渠四句”的家国情怀;从宋理新儒学下诞生的儿童启蒙《三字经》,到如今近现代教育内涵不断充盈的教育“五育”,德育为先。
思想教育与道德培养一脉相承,德育自始至终都与教育体系血脉相连。
在儿童教育启蒙阶段,德育承担着为学生思想境界、人格品质夯筑基础的重任,在当代小学教学过程中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将德育贯穿至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正确价值取向与良好品德,并初步了解自然与社会常识,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文明礼貌等基本行为习惯。
随着现代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交融,德育教育理论也在不断被注入新的理论支撑,教育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教学角度建议及部分心理学方法论,使得小学德育在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之中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教育心理分析,探寻更加深刻而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道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家庭是孩子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起到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首先,父母要注重自身修养,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要讲究言传身教,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其次,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
最后,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学校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要注重课堂教育,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渗透道德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要建立健全的道德教育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最后,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社会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撑。
社会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大舞台,社会的风气和氛围对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引导,倡导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资源。
最后,社会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引导他们走向阳光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
一、家庭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起到典范和引导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
小孩子天性善良,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言行一致,树立榜样。
其次,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和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孩子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父母还要教育孩子要有友善、守信、尊敬长辈等良好的品德。
二、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学校是小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也是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阵地。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首先,学校要注重开展课内外的道德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原则。
其次,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和回馈社会的快乐。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品德表现的奖惩机制,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社会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场所,也是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工具。
社会应该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引导。
首先,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宣传。
可以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渠道,向大众宣传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事项和品德培养要点。
其次,社会要加大对小学生的法律教育力度。
小学生应该了解社会的法律法规,并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此外,社会还应鼓励和表彰小学生的道德表现,为他们树立榜样。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庭应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引导。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很多农村小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农村小学生入学前就开始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自觉遵守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礼貌待人等。
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需要注重实践与示范。
在农村地区,很多孩子缺乏活动空间和机会,导致他们容易沉迷于电子产品和游戏。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手工制作、社区服务等,引导孩子参与实际行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自觉遵守纪律,注重礼仪待人,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
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
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很多孩子存在情绪不稳定、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应该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感状态。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很多农村小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和学业压力的限制,容易自卑和消极。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校可以设立“行为习惯之星”等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
甘 肃省 定西 市渭 源县三 河 回 民学校 贾宏平
【 摘 要】 五 育并举 , 德 育为首 。加 起来。此时的他们 犹如一张 白纸 , 在其
上面书写 或者绘 画的 内容就决 定 了他 的一生 。如果他们 在和谐 的家 庭 中长 大, 父母教 之有道 , 学校 和老师的教育 让他们形成 良好 的道德素养 , 社会又 能 我国地域广 阔 , 民族 众多 , 各地 的 生活 习俗迥异 ,人 民有宗教信仰 自由。 这 就要 求我们学 校德 育教育必 须和 当 地 的习俗及宗教信仰相结合 。 教 师首先 要充分 了解当地的风俗 习惯 , 充分 了解 当地宗教的教义教规及禁忌 。 一 方面在 教育学生时不要违背当地 的习俗 , 尊 重 他们 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 , 各地 的习 俗和宗教教义教规中都有惩恶扬善 、 尊 老爱幼 、 助人为乐 、 无私奉献等元 素 , 具 有 约 束 和 教 育 人 的特 点 。 教 师 可 以利 用 这些 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由于学 生对 当地的 习俗 和他 信仰 的宗 教都很 熟悉 , 所 以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 的效 果 很 好 。 四、 学 校 对 农 村 小 学 生进 行 德 育 教
育 1 . 校 园环境 及 校 风 、 学风 的 熏 陶
长 ,成为国家和社会 的栋梁 。反之 , 家 庭、 学校 和社会就有可能培养出道德败 坏 甚 至 是 违 法 犯罪 之徒 。 【 关键 词 】 农村 小 学 生; 德 育教 育 二、 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家庭教 家庭 教 育 : 学校教 育 育 相 结 合 加 强农 村 小 学生 德育 教 育 的 必 1 . 家 长对 学 生 的影 响 要 性 学 生 上学 前 在 家庭 中长 大 , 他 们 接 1 . 我 国社 会 主 义教 育 的 根 本 任 务 触 最 多 和 教育 他们 的人 首 先 是 父 母 , 因 决 定 的 此可以说父母 是学 生的启蒙老师 。 父母 我 国社会 主义教育 的根本任务 是 的言谈举 止 , 为人处 世等都会给学生潜 培养有理想 、 有道德 、 有文化 、 有纪律的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 社会主义合 格的建设 者和优秀 的接班 在农 村 , 有一部分学 生家长 的 自身 人。 这 里 把 有 理 想 和 有道 德 放 在 了我 国 素质低下 , 陋习满身。他们平 时对孩子 社会 主义教育的首位 , 这就从根本上要 不管不顾 , 放 任 自流 , 等到孩子 犯了大 求我们一线 的教师在教 书的 同时先 育 错误后用拳打脚踢 的方式去教育 , 为时 人。 已 晚 。 也 有一 些 家 长 经 常 牢 骚 满 腹 , 对 2 .未 成 年 人 犯 罪率 逐 年 上升 和 校 社 会 不满 , 对 学 校 和 老师 不 满 。在 家 长 园 中的道 德 缺 失 的 影 响下 , 孩 子 对社 会 以及 学 校 和 老 师 会 对 学 校 和 老 师 的教 近年 以来 , 我 国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 有 了错 误 的认 识 , 更 有一 些 家 长 把 孩 子 频 发 ,犯罪 的未成年人年 龄呈降低趋 育产 生 抵 触 心 理 。 势 。这些走上违 法犯罪道路 的未成年 儿时的小偷小摸行为给予褒 奖 , 夸孩子 人, 有许多就是在校 的小学生 。他们 之 有本事 , 鼓励孩子继续去偷 。殊不知他 所 以走上歧途 , 是 因为他们没有高 尚的 们平时 的所作 所为 已经给孩子 留下了 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 如果对他们进 抹 不 去 的记 忆 , 已经 给 孩 子 上 了负 的 德 行有效 的德育教育 , 他们的人 生也会变 育课 。对生活在这样的家庭 中的学生 , 学 校 和社 会 要 更 加 重 视 , 要 让 学 生 学 会 得更精彩。 仔细观察农村在校 的小学生 , 你会 明辨 是非 , 学会 区分好坏 , 尽量减少 家 发现他 们玩耍时会脱 口而 出许 多不堪 长 的不道德 因素 对 自己健康 成长 的影 入耳的语言 , 他们会做出家长 和老师意 响。老师要和这样 的家长常联系 , 在尊 用 恰 当 的方 式 , 让 家 想不到的卑劣行 为, 而他们对这些言行 重 家 长 的 前 提 下 , 早 已习以为常。如果深人观察 , 你还会 长 明白 自身 因素对 孩子健康成 长有举 发现在一个 班级或一个 群体 中有 某些 足 轻 重 的 影 响 ,要 时 刻 注 意 自 己 的 言 学生在称王称 霸, 他们敲诈勒索 自己的 行 , 给孩子做个道德榜样。 同学 , 对他人 随意施 加暴力 , 给同学的 2 . 家 长 不积 极 教 育 学 生 身体 和心理都造成 巨大的创 伤。 还有~ 有一些 家长 因溺爱 孩子而 不教育 些学生随意破坏课桌椅 , 在墙壁上涂鸦 孩子 , 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后 由着 自己的 或写上骂人 的脏话 , 他们把破坏公物的 性子 , 想干什 么就干什 么 , 把 老师 的教 行 为是为 自己很 了 , 随手攀折花草树 木的行 为视作 自己很 学生容易形成大把花钱 ,抽烟喝酒 , 甚 伟大 。走 出校 门, 有这些毛病的农 村小 至赌博 等坏毛病 。 开学回到学校后老师 学生 往往会抽烟 喝酒 , 聚众滋事 , 偷 盗 又得从头 教育 , 如此周而 复始 , 德育教 甚至抢夺他人财物。 而这些小学生对 自 育 的效果很低 。因此 , 家长不能过分娇 己 的不 良言 行 和 劣迹 没 有 正 确 的 认 识 , 宠孩 子 , 更不 能放 任 孩 子 自流 。 学 生 在 不思 悔改 ,反而会 向更恶劣 的方 向发 家时家长也要对孩子严格要求 , 让孩子 展。 养成 良好 的生活 习惯 ,让孩子 学会做 3 . 小 学 生的 可 塑 性较 强 人, 学会做事 , 培养孩子初 步形 成 良好 小学生年 龄小 , 认识肤浅 , 自控 能 的 道 德 品 质 。 力较差 。 其人生观 、 价值观、 世界观和基 三、 农村小学生德育教 育和 当地 习 本 的道德素养都很模糊 , 没有完全建立 俗及 宗教信仰相结合
浅谈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
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
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
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
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
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
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
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
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
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
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小学生开朗开朗,嗜好信手涂鸦,因此应当教育学生必须爱护公物,严禁乱涂、涂、画、镌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
进门、关门时必须重。
一旦不小心损毁东西,主动宣称,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了玻璃。
培育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就是相当关键的。
由于小学生都就是低头向父母借钱,不懂节约。
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育他们的节约意识。
生活简朴,不摆阔气、不乱花钱,无法向父母经常借钱去卖零食。
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采用的时候必须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小学生道德教育
发表时间:2012-07-18T11:38:07.260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伍国珍[导读]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老师不但不能歧视问题学生,而是应该用变化的眼光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挖掘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伍国珍(祥云县米甸镇克昌小学云南祥云672100)农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多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讨,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 1.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因为小学生有积极向上,愿意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
但是他们知识少、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而家长对孩子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又欠缺,有许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办法,也管不了。
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学生之间说脏话、骂人、打架、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事时有发生,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办呢?我首先问清原因,能明白谁是谁非、然后用举事例、讲道理的方法进行教育。
当然有些调皮的学生不能一下子接受,我就耐心的等待,允许他们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应该充分的
理解学生的心情,尊重他们的人格,要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2.不能歧视问题学生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老师不但不能歧视问题学生,而是应该用变化的眼光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挖掘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那些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问题学生,更应给予特殊的关爱,他们同样也有很多优点。
比如爱劳动、自立能力强、爱帮助别人、诚实勇敢等特点。
教师应有意识地去挖掘、去培养,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清除消极因素,敢于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加强“问题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绝不能“放弃”他们,不闻不问是极为错误的。
3.不可忽视的集体主义教育随着农村“打工”热潮的逐年高起,有的人为了私利,而置家利益、集体利益于不顾,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再说如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人溺爱,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因此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就更有必要了。
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集体是由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整体。
如学校、班级、小组等都可称为集体,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成长是和集体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从小要关心集体、爱护集体,为集体多做好事,要珍惜集体荣誉,并在集体中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老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帮助小同学,见到同学有进步不嫉妒,虚心向他学习;见到同学犯了错误、不包庇、不歧视、要热情地给予帮助,明白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不是好品质,是做不成“好孩子”的。
4.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多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去监督每一个学生的言行,学生有时不知道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就是知道往往又不会控制自己。
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务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并激起他们产生一种“我想试一试”“做一做”的自我教育愿望。
一种方法就是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他们多讲一些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激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培养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再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对比教育,教师设计一些如何对待集体、爱护公物、讲卫生、爱劳动等正反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学生判断、回答,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我还及时肯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听到和看到老师、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和评价。
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明辨是非,主动地接受教育。
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对他们今后思想道德的提高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当然,小学生德育工作博大精深,这只是我肤浅的认识,虽经过实践略有成效,但肯定不够成熟。
所以,有不足之处,望与广大同行们共同探讨。
为了使农村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更加适应新课程标准开展的需要,我将继续努力深入实践,力争把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