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洞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编制依据 (1)

2、编制目的 (1)

3、适用范围 (2)

二、工程概况 (2)

1、地形、地貌 (2)

2、地震 (2)

3、水文地质 (2)

4、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岩土 (3)

5、主要工程数量 (3)

三、施工准备 (4)

1、施工便道 (4)

2、施工用风及施工用电 (4)

3、弃碴 (4)

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4)

7、施工进度计划 (5)

四、施工方案、方法 (8)

1、施工方案 (8)

2、仰坡施工方法 (9)

3、套拱大管棚施工方法 (13)

4、搭设钻孔作业平台及安装钻机 (13)

5、钻孔 (14)

6、钢管加工及安装 (15)

7、注浆 (15)

8、开挖及初期支护 (16)

五、监控量测措施 (20)

1、监测点布置 (20)

2、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21)

3、监控量测频率及测点增减调整 (23)

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23)

1、组织保证措施 (23)

2、思想保证措施 (26)

3、管理措施 (26)

4、技术保证措施 (27)

5、安全保证措施 (33)

6、应急救援预案 (40)

七、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43)

1、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43)

2、水环境保护措施 (44)

3、土地资源保护 (44)

4、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 (44)

5、完工后场地清理及恢复平整的环保措施 (44)

八、文明施工措施 (45)

·2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公路工程验收试验规程》(JTGGE41-2005)

(7)《公路工程水泥基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8)《公路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爆破工程安全规范规程》(GB6722-2011)

(10)《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11)施工合同与风霜岭隧道总施组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4

(1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14)隧道国九条、省隧道十一项安全管理措施

(15)其他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16)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调查资料及拟投入的施工资源

(17)本公司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科技成果、工法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编制目的

风霜岭隧道右右洞出口段围岩为坡残积土,全、强风化石英闪长岩为主,岩土体结构松散,洞顶上部覆盖土层及风化层厚度较小,洞顶以上围岩稳定性较差,勘查期间YK68+030-YK68+075段地下水位位于洞顶以上,YK68+075-YK68+105段地下水位位于洞身处。正常涌水量为11.29m³/d,YK68+050右13米有一滑坡体,为浅层土质滑坡,长25m,宽30m,体积约750m³,主要为暴雨等不良因素作用下,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强度降低,只是坡面浅层土体发生溜塌滑动,滑面距隧道顶板厚度约20m,离隧道洞门水平距离大于40m。风霜岭隧道右右洞出口电力资源匮乏,施工材料进场便道需

穿越村道,交通不便。出口施工为保证A4合同段风霜岭隧道右右洞在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的前提下顺利出洞,有效指导现场洞口工程施工,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参照施工图纸、隧道工程方面规范标准、施工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同类工程经验等编制本方案。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风霜岭隧道右右洞出洞,如地质水文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方案修改按照相关程序执行。

二、工程概况

风霜岭隧道:右右洞起止里程YYK67+240~YYK68+105,全长865m,属中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隧道进口、出口分别处于半径为4300米的平曲线和直线上;纵坡为0.7%。

风霜岭隧道右右洞出口超前大管棚支护为40m。隧道地质:出口洞顶围岩为全风化石英闪长岩,洞身围岩为中风化岩为主。洞顶上部中风化层厚度约0-4m,全风化层土体结构较为松散。围岩呈碎、裂状松散结构。新建风霜岭隧道与原有风霜岭隧道距离为30m~40m,互为小净距隧道。

1、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呈波状起伏。丘陵地天然坡度一般约为25°-35°左右,植被较发育,地表表层覆盖2~4m残坡积粘性土,偶夹滚石,隧道出口均已开辟为香蕉园。距离右右洞出口右侧约37米有既有高速公路,洞口正前方100米有新建涵洞一座,洞口左侧有乡村机耕道一条,周边无其他建筑物,爆破施工条件较好。

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306-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7度,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3、水文地质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坡残积层、风化岩层的空隙裂隙水及洞身基岩裂隙水,水量较贫乏。施工中的右右洞正常涌水量取值320m³/d,未见地下热水发育。地表水对砼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