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复旦大学》图书情报硕士考研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复旦大学》图书情报硕士考研之路从2018年12月24日到2019年3月15日,整个考研从初试到复试完成,我始终处于惶惑混沌之中,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不过是一次颇为重要的考试罢了,但如我而言,可谓一场曲折的人生经历,我甚至想大哭一场以宣泄一切的委屈、苦痛、怀疑和不安。

其实,说来我并不算一个真正的成功者,顶多算个半成功者,我的考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一次次失败后才拥抱这次成功,也许正因为此,面对这个结果我没有了最初的欣喜若狂只是有着事后淡淡的欣慰。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回顾一下我的考研历程,同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2019年对我来说是失败的一年,我在投入无数精力和辛劳后血本无归,惨遭失败,考研分数很不理想,鉴于专硕考研人多分高和几乎没法调剂的特点,无奈之下我只能接受这次失败。现在我面临两条路可走:一是坚持下去,明年再考;二是彻底放弃,安心工作。我首先反思了失败的原因,找到自己的薄弱点,然后我问自己是否有勇气重来,你的梦想是否依旧如初,心底的答案告诉我,它不想放弃,所以我坚持了下来,哪怕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对,我仍旧不改初心。因此,各位学弟学妹们,无论你们是第一次考研还是经历过惨痛失败重新来过,我想告诉大家:跟着你的心走,它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应该坚持到底,相信我,终有一天你所有的付出都会开花结果。

好了,废话不再多说,现在我来说说自己初试的准备过程。

逻辑:相信大部分人在考研前都没有接触过逻辑学,那么何为逻辑?最通俗的来讲它是指你的理性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即你用它来衡量和判断生活中的事物,这决定了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迥异性,所以在学习逻辑时,应当找到一个好的逻辑老师,最好只跟一个人,否则你跟的越多,学的越乱,可能导致你的逻辑思维混乱。我之前并不懂这一点,在学习逻辑之后才慢慢领悟,不过幸运的是我第一次懵懵懂懂接触它时选择了一位不错的老师,吕建刚老师,记得当初只花了一块钱听了老吕教你一天学会形式逻辑,从而奠定了我的逻辑基础,之后结合《逻辑分册》和《逻辑精点》继续学习,后来有幸听了饶思中老师的课觉得很不错,跟我已建立起的逻辑体系很相符,那些形式逻辑技巧基本一样,所以初次听课的同学可以尝试跟着饶老师走,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建立自己的逻辑解题技巧和方

法。

数学:备受推崇的数学辅导书籍便是陈剑老师的《数学高分指南》,这本书知识点很全面,但我觉得后面提高篇难度偏大,真正考试时其实不会达到这个难度,仅仅极少数可能难点,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做时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做,如果后面的部分实在弄不懂可以放弃,重点掌握最基础的东西和它的考点,我一共刷了三遍,第一遍我是不在书上写答案的,都是在草稿纸上做题,然后标出错的和不熟练的,等到第二遍练习时我开始在书上作答,并且把出错两次的整理在错题本上,第二天在学习数学时抽五分钟左右复习一下,记住错误防止下次再犯同样的错。第三遍是查缺补漏,重点关注易错点,常错题和重点题型,结合错题本巩固知识点。在这期间我一直跟着陈建老师的幂学网课学习,所以大家如果觉得一直刷题或者看书效率下降可以选择一边看网课一边做题。在完成两遍的学习之后我就自己结合大纲整理了数学部分的知识点,这样在以后做题时遇到知识盲点我能很快的找出知识点所在而不用翻书找,既节省时间又梳理了思路。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将所有知识考点汇总整理下来,然后装订好,便于遇到问题时及时翻看查找。

中文写作:写作我主要用了两本书《写作分册》和《写作高分指南》,这两本书我认为各有优缺点,写作分册我重点学习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法,根据后面的范文和习题我尝试自己,写然后和范文与答案对照修改,写的熟练以后我就整理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模板,在以后写作时我都会套用这模板,从而形成习惯培养熟练度。高分指南我重点借鉴其论述文的写法,开始先熟读并摘抄一些不错的文章段落,然后自己尝试写每年的真题,再对照范文修改,重新整理下来。在最后整理阶段我都是严格按照考试要求来书写,并专门购买了方格纸,将改好的文章重新写在上面,时不时读一读。在写了许多之后我开始根据自己写文章擅长的形式整理论说文的格式,我比较擅长用三段论式,一是这样写主题突出,脉络清晰;二是在确定三个小标题之后文章思路就很容易确定下来,而且只要分论点不跑题一般整篇文章也不会走题。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三段论写法,所以除非自己其他方式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建议大家初次尝试尽量用三段论,逐渐形成习惯。此外,我担心没有素材可用,在准备期间一直读一些人物传记,南方周刊之类的积累好的素材,尤其是名人事迹,我在最后阶段自己整理了一张A4纸大小

的关于不同话题的名人事例素材,每个话题后面对应简单的人物事迹,让自己在平时模考中不断使用这些素材,提醒大家素材在精不在多,个人觉得十个素材就够用了,每个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写,就可以对应多个话题。譬如,俞敏洪这个例子,可以围绕他求学失败及之后创立新东方的成功的事情,写关于“失败、挫折、得失、心态、成功、奋斗、梦想、坚持、专注”等话题的论说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灵活运用实例,从不同角度谈就会有不同的写法。

英语阅读: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一点都不夸张,在总分100分的考试中英语阅读总共占据50分,整整半壁江山的分量,所以不用我多说各位应当清楚地意识到英语要取得高分必须把阅读拿下。我在学习阅读时基本就是两种参考资料一是真题,二是辅助的刷题阅读练习册。基于个人体会,我想说真题真的真的很重要。说实话英语二真题不像英语一那样多,这也就决定了英语二真题不能浪费每一篇,一定要真正融会贯通,嚼碎了领悟透了。可能很多人说我真题刷了不下于五遍,但是阅读还是一做就错,对此,我认为这些同学实际上并没又真正学会使用真题,只是追求数量了。在我看来,真题只要利用的好,一至二遍足矣。第一遍我先自己做,然后改答案,再反复通读文章,查出不会的单词;第二遍我开始细读,每篇文章每个题我都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和答案对照,写出二者的替换词,这一点很重要,在你熟练掌握英语二阅读之后,你会发现出题人的思路本身就是文章重点句型的重点词语的替换关系问题,遵循这个思路,你就会茅塞顿开,充分理解考题架构,而且即使文章中出现生僻词也不会妨碍你解题,一般他会在文章该词前后有提示语句,如果实在没有,这个词也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那么你也不必深究,因为这种词一般不会出现考点,只是用来干扰你的。对于第二遍的刷题,我归纳出了六种题型:细节题、主旨题、推理题、词义题、态度题以及例证题,将2007-2018年所有阅读题型分类整理,把每个题目及选项都摘抄下来,放在对应类别上,并分析每个题目,找出替换关系,整理重点句型和词组。这个过程很漫长,我用了近一个半月才整理完全部题目,一共整理了四个笔记本,这个过程完成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减少阅读时间,每两天做一篇练习,每天拿着笔记看,这让我对阅读非常熟悉,所以第一次考试我在综合一塌糊涂的情况下英语五篇阅读一个都没错,就是完形填空也仅仅是错了三个,差点的就是作文,准备的不太好。即使第二次考试,我也没在阅读上下太大功夫,那时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