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

【核心提示】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发区特别是各地的国家级高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是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孵化、辐射和引领带动的重要作用。另外,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较大影响,各项经济指标下滑。然而,高新区,尤其是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指标却呈现较高的增长。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得到一致认可,并能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的科技引擎。因此,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汉市高新区作为国家级“中国•广汉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中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重装基地三大主体园区之一,已建成的全国最大的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食用油加工基地西南最大、医药产业基地全省县级区域聚集度第一;而且广汉市高新区位于“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地带,拥有“南融成都、北接德阳”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如此优越的经济地位和区位优势,使得广汉市高新区具有了发展国家级高新区的良好基础。

一、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广汉市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开发区顺利完成26.65平方公里扩区调位工作,通过省级高新区评审认定。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户。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1.6亿元,同比增长25.0%,销售收入434.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亿企业87家,实现利润33亿元,实现利税47亿元。

(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开发区先后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0多亿元,完成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近20平方公里,动迁农户8000户,建成城市化道路100多公里,铺设雨、污水管道170多公里,供电、供水、供气、邮电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300多公里。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2万吨白荡污水处理厂1个,形成以大新科技园、阳山科技工业园、出口加工区、高新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商贸服务配套区、高新区报关报检中心等比较完善的配套服务网络。

(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齐头并进,成为拉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形成了精密机械、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

农业上,依托建设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启动区域生态种养殖业建设,实施西部沿山生态林果的规划种殖和林相改造,加快沿山宕口整治复垦,将光秃秃的山石变成绿油油的麦田和果林,同时,在森林公园规划中适度加入农业旅游项目,为开发区下一步走精品农业、旅游农业道路打下基础。

工业上,2009年引进外资项目25个,注册外资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45个,注册内资12亿元。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20个,注册外资25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88个,注册内资65亿元。进驻企业已逐步进入了产出期,年销售超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4家。

三产服务业上,大批内外资企业入驻开工投产,外来人口激增,为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以开源、宏丰、明德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以运河包装、三段包装等为代表的现代包装业;以东吴外运,万象运输等为代表的运输业,确立了开发区服务业的龙头位置,其中物流业的营业收入占开发区整个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0%。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现代商贸业的发展,商业街、大卖场、农贸市场、小区商业网点,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开发区的较完整的现代商贸网络。

二、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相对薄弱。开发区耕地面积不多,主要以阳山周边的苗木业和零星的养殖业为主,农业在开发区GDP所占比例非常低。随着阳东林场和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划归开发区管理,开发区在农业发展上加大了投入,也探索了一些新的发展路子,但要扭转开发区农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处境,尚需一段时间的发展。

(二)工业发展面临瓶颈。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归功于工业的强劲增势,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以及受土地、规划等“瓶颈”的制约,开发区工业发展显现出增长点缺乏、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企业竞争力不高。开发区工业企业总体上还是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规模偏小,大企业不多,产业集中度低,大都处于产业链低端,处于加工制造环节,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真正高科技、高附加值、对区域经济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优质企业还不多。

2.企业贡献率较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开发区在建设初期,启动资金不足、配套相对落后,对进区企业缺少有目的的选择,区域内存在部分贡献率极低的企业。这些企业或盈利水平较低,或全部退税,或出租厂房,或土地闲置,占用了大量土地,消耗了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解决居民就业、形成区域

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对国家和地方税收贡献都很少,造成开发区土地利用率和单位产出偏低。

3.土地存量不足。建区以来,开发区主要还是走土地招商、外延式和粗放式发展的路子,只重视产业规模体量的扩张而忽视内涵质量的提升。当前土地资源和土地指标紧缺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而企业扩建、项目新建、工业园建设等等,对土地指标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何解决项目用地需求和土地指标紧缺之间的矛盾,增强开发区发展后劲,也是开发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三产起步较晚。开发区建区于上个世纪90代初,近年来才抓住机遇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三产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以比较传统的物流、包装、批发零售业为主。房地产业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对整个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趋向紧缩,房地产业对开发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会逐步减小;而开发区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等发展仍不够迅速,科技、文化教育等产业更是发展缓慢,处在萌芽阶段,与开发区整体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

三、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开发区在转型升级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也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区划调整提升了开发区发展的空间。2009年,苏州高新区对开发区管理范围进行了调整,将浒关上塘片、阳西片区、大阳山森林公园划归开发区管理,面积近8.5平方公里,解决了开发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为开发区发展增强了后劲。

(二)省市的大交通建设增强了开发区的优势。开发区素有“吴中要冲地、江南活码头”之美誉,京杭大运河、312国道、沪宁铁路贯穿其间,距上海虹桥机场仅7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20公里、无锡苏南机场4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北环高架西延段、沪宁高铁等建成,未来沪宁城际铁路以及苏州地铁三号线也将相继投入使用,开发区至苏州市区仅需10分钟,至上海仅需半小时,至南京市区仅需一个半小时,开发区与苏州市区乃至整个长三角链接的更为紧密,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而给开发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

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发区加快实现赶超越位的最好机遇。当前,开发区已经具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但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尤其是面对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