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本化”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非物质文化

遗产天生依附于人,并且离开了人就不复存有;而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

后则不依附于人,以其有形的状态独立存有。从这个点来说,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天然的“以人为本”的属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点

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

化场所。照此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

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相关自然界和宇

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①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非物质文

化遗产下的权威定义中能够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生就是依附于人的,这种依附不但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创作出来的,而且还

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人就不再是其本身,因为绝绝大多数时

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产活动,存有于生产者实行的生产劳动中,是以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形态而存有的,这也是“非物质”的含义

所在。比如,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经常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

手工艺品或民族歌舞表演,仅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载体,真正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种知识、技能或节庆,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存有于人们眼睛能看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态载体之中。再如,

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所见到

的颜真卿、柳宗元写下的一个个漂亮的毛笔字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颜真卿和柳宗元高超的书法写作技能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

能隐藏在他们书法作品的中,并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

自身独特体系的写作技能———中国书法。在这个案例中还有一点特

别值得注意,流传下来的颜真卿和柳宗元书法作品真迹是珍贵文物,

是物质文化遗产,而隐藏其中的书法技能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

看来,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这样的一体两面性,比如歌舞和乐器演奏技巧、民族医药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的确值得探讨。由上述例子能够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脱离人而独自存有,它往往是一种生产技能,像知识一般只存有于人的脑海里。正因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性不亚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土壤,传承人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强弱,而且像颜真卿、柳宗元这样的传承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传承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危机

201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能够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理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三)积极展开传承活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理应参照执行本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展开传承、传播活动:(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展开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四)支持其展开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第三十一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理应履行下列义务:(一)展开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能够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

传承水平的,文化主管部门能够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

人。”①能够看出,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着明确的定义,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资金和政策扶植措施,也明确规定了传承人需要履

行的义务。但是,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依然存有传承人紧

缺的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作者于2014年12月初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分别采访了两位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位于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的黔东南州民族医

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该院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和侗

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作者采访了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资深研

究员袁涛忠医生。在谈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有何值得改

进之处时,袁医生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政策不好,而是少数民族医

药传承人的思想还跟不上政策的步伐。苗族和侗族因为身处交通相对

落后的山区,与外界交流偏少,长久以来形成了保守顽固的思想。苗

族与侗族都属于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所以苗医药和侗医

药的传承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口口相传。而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民族医

药传承人因为觉得仅靠给乡亲看病而象征性地收取微薄的医药费不能

致富,也开始陆续外出打工,这样造成了很多珍贵的药方现在实际上

已经失传。吴培焕是黔东南州民族歌舞团资深侗族大歌演员,侗族大

歌作为贵州省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的项目,在省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采访中,她谈起了侗

族大歌传承人面临的危机。年近五十岁的吴培焕是黔东南州黎平县口

江乡人,她的母亲是一名侗族大歌歌师,从小耳濡目染,吴培焕也逐

渐喜欢并学唱侗族大歌,并于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黔东南州民族歌舞团,从此当上了一名侗族大歌演员。1986年和1988年,吴培焕作为中国文化访问代表团的一员,以前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

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马来西亚表演侗族大歌。回忆起在法国巴黎的

表演经历,吴培焕激动地说:“当时那些专家真的是喜欢得不得了,

演出大厅内全部坐满,连过道上也坐着人。我们一口气唱了36首侗歌,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的侗族大歌歌曲,有琵琶歌、牛腿情歌、笛子歌、玩山歌、河边歌等等,表演完所有歌曲后,在场观众还意犹未尽、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