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华大学“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为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并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制定学校“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五年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现状与基础
“十五”期间,学校处于合并初期,学科(专业)建设是在合并中发展,在调整中建设。

经过“十五”时期建设,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明确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
1、学科(专业)体系与布局。

通过调整、重组、增设和构建等方式不断整合原四校教育资源,将原四所单科类院校建设成为一所多科性大学。

本科专业总数由合校之初的25个发展到现在的58个,是合校前的2.3倍,学科(专业)涵盖了10个学科门类(除哲学和军事学外)。

硕士学位点由合校之初的一个学科门类5个学科(专业)增加到现在的9个学科门类38个学科(专业),是合校前的7.6倍。

硕士研究生规模由52人增加到629人,是合校前的12倍,具有了一定规模。

从学校本科专业体系与结构状况来看,工学、文学、理学、医学和管理学已成为学校主要的专业。

从学科(专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与布局。

2、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在整合与发展过程中,部分学科形成了省内同类高校的比较优势。

医学学科是学校较强的
学科,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形成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所辖的二级学科群。

其中,临床检验诊断学为省重点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检验诊断标准与技术始终位于国内较先进行列。

林学学科是吉林省唯一的涉林重点学科,也是吉林省开展林业与生态环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优势学科和依托性学科。

在长白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三北”防护林的营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专门史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在东北地方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以及东北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是吉林省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工学学科适应行业需要,在合校后呈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学校今后重点发展的应用学科。

3、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通过四次院系调整以及教育资源整合,基本上构建了传统优势专业、高新技术专业、应用型专业和支撑省(校)级重点学科、硕士点专业四个层次专业体系与布局,并形成了以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学、林学和自动化为优势特色的主体专业。

4、学科发展定位。

学校按照“以医学、林学、历史学学科为重点,突出工学学科应用性和文学、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师教育特色,加强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科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完善学科结构及建设布局,把学科建设逐步引向深入。

5、专业发展定位。

学校按照“以提升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巩固主体专业建设(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以加强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加快高新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促进新兴交叉专业建设为生长点”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学科学术梯队初步形成,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首席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主讲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12人;共享3名两院院士和30名高级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有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65人,中青年骨干教师97人;博士66人,硕士586人,在读博士91人,在读硕士74人,出国留学人员52人。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省级以上课题近400项,横向课题达200多项;67篇学术论文被收入SCI、EI、ISTP等检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7项;承担了2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7项国务院各部委项目,1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研究项目,1项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教材41部,专利授权5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立项1362项;学校有95门校级优秀课程,其中,省优课程47门,省精品课程7门。

(三)学科(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在新校区建设及老校区改造过程中,注重教学及科研整体功能建设。

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与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尤其是通过“迎评促建”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校、院两级实验室体系格局,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

校内外实习基地、科研基地的数量与水平不断提高,功能日趋完善,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较充分的支撑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还处于初步整合和自发式生成阶段,还没有形成竞争式的良好发展局面,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

在科学研究方面,缺少高层次的项目和课题、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高级别的科研奖项;在队伍方面,缺乏整体优势,尤其是缺乏在学科(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在研究方向方面,缺乏有实力的特色方向;在条件方面,新增设的本科专业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充实;在作用方面,缺乏对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在办学层次和目标方面,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尚未取得突破;学科(专业)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学科(专业)体系结构不尽合理,优势特色学科与主体专业不相匹配;缺乏学科(专业)整体基础性结构的支撑体系,尚未搭建学科群建设基础平台;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带动力的强势学科和示范专业;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密切的、特别是在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相对应的有突出影响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教育资源配置过于分散,重复建设、学科壁垒严重,不利于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院、所(中心)分离,不利于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阻碍了学科(专业)群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要求,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专业设置为基础,以学位点和学科点建设发展需要为方向,以学校各教学、科研单位、科研基地为依托,整合全校资源,全面提升学科(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通过发挥重点学科和主体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梯队,努力提高学校学术地位、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二)总体目标
重点建设一批省内领先、国内知名、优势与特色鲜明,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内起示范作用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学科(专业)整体布局和结构趋于相对合理,学术队伍精良,实验设备先进,能高度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色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及工程;培养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根据学科(专业)体系结构布局调整的需要,加强学科群建设,重点发展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申博学科和主体专业;在学科点和学位点建设中产生一流学科和强势专业。

到2010年实现如下建设目标:
1、学科点和学位点。

争取8-10个校级重点学科达到省(部)级重点学科水平,优势特色学科接近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建设60个左右校级重点学科,并使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有一个大幅度提升;重点建设5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支撑并实现1-2个学科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3-5个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3-5个学科获得专业硕士授予权,硕士点达到50个左右,并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在校研究生达到1500人左右。

2、专业。

本科专业达到60个,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2500人,建成10个校级示范专业。

巩固和提高与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学科相匹配的主体专业,重点建设8-10个强势专业;加快发展信息科学、生命与环境科学、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扶持新兴、交叉专业建设,改革和调整传统老专业,积极培植新专业生长点。

3、研究基地与科学研究。

力争建设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2个省示范教学实验中心,争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个以上;建设若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力争1-2个基地接近或达到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水平;建设跨学院、全校共用的若干大型高
水平实验中心;建设1个省级工程训练中心和在科技成果转让上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按照一级学科(或学科群)建设若干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为学科群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搭建基础平台。

努力实现纵向课题科研经费达5000万元,争取实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较大突破。

发表学术论文1000篇以上,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达20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50部。

4、学科(专业)梯队。

力争学校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660人,其中,共享5-10名两院院士,培养和引进10-20名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学科带头人,50名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后备带头人,200人学科中青年骨干。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从目前的43%提高到6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现在的4.4%提高到10%以上,教授总数达到350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300人,副教授700人。

5、学科(专业)发展条件。

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关键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信息化建设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各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实验室、研究室、工作室等)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6、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

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根本标志。

要积极改革现行的行政化学术管理体制,探索和建立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并富有活力的学术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的作用,逐步实现“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目标。

四、具体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构建符合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布局
1、学科体系与布局。

一是完善学科门类体系,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经济学门类硕士点学科授权,使硕士授权学科门类达到10个;二是完善同一学科门类内部结构体系,根据需要与可能,
扩大同一学科门类所属一级学科覆盖面,尤其要扩大一级学科所辖二级学科覆盖面,以支撑一级主干学科,为学科群建设搭建基础平台。

2、学科群。

为了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新兴学科的生长营造良好氛围,在更宽学科领域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学校现有学科结构与布局为基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建设需要为方向,坚持“突出重点,以人为本,扶持交叉,强化创新”的原则,构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农林、理学、生命科学、工学、电子信息、人文、社会科学等九大学科群。

近期,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重点建设力度,努力做大做强临床医学、农林学科群和工学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优势特色学科,建成有我校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实现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的突破。

3、一级学科。

坚持“以需要为方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主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两个主战场。

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现实基础,在现有21个一级学科基础上,再涉及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作物学、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14个一级学科。

4、二级学科。

依据学校学科点及学位点建设规划,二级学科要以本科专业设置为支撑进行拓展与增设。

逐步形成专业、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专业)体系与结构支撑。

通过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争取17个非硕士点校重点扶持学科均获得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5、专业群。

构建与重点学科、学科群相匹配的以主体专业为龙头的专业体系。

稳定现有专业,结合社会需求及学校实际,
适度增加新专业,使招生专业总数达到60个。

新增专业主要分布于应用型专业,并注重对学科群的整体支撑作用。

6、教学资源配置。

学院、研究所一般应按学科群或至少应按学科门类组建,实现院、所(中心)合一。

搭建校级(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学院、学科三级教学科研硬件支撑体系。

改变目前教学科研力量分散,院、所(中心)分离等不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状况。

将系、教研室设置改变为按学科设置,学科做为教学基本单位,既抓学科建设,还要抓好专业建设,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使教学科研人员人人都有学科归属,人人都有研究领域,人人都有学科方向,人人都有专业职责。

(二)加强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生前期按学科门类设置公共基础课、中期按二级专业类设置专业基础课,后期按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

每一个专业必须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

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缩减课内总学时,加强基础和前沿,增加专题讲座和选修课。

研究生的培养要坚持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

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来确定课程结构,应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同时要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

要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各学科门类多数专业都有精品课程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

(三)加强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坚持“以培养和选拔为主,引进和兼聘为辅”的原则,采取预留流动编制(岗位)和“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好”等措施和办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
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队伍和科研创新团队。

设立“学科特区”,制定学科带头人“休假制度”,为拨尖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2、围绕专业建设,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调整并充实培训内容,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并使用外语进行“双语”教学;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使用。

3、围绕学科建设,组建学科创新团队,提高学科队伍整体水平。

围绕学科群、重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的需要,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术创新团队。

设立重点学科特聘岗位,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大师级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层次设置岗位,学科带头人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流动。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科带头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学术活动,加强博士群体培养,加速提高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水平。

(四)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专业)整体实力的提高
1、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一些高层次的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立项研究。

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层次,在研究内容与水平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2、认真抓好国家、省(部)级各类纵向课题及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立项数量和项目档次有较大幅度提升。

继续做好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励的组织工作,争取在获奖数量与等级上有新的提高。

3、加速推进与地方有关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形
成以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争取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共建学科基地平台。

4、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吸收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的经验;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如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联合承担科研项目、互派访问学者等;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学校学科建设。

通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知名度。

(五)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基础设施和基地的建设
1、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学科(专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题目。

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与要求,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设30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17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以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以基地为载体,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实验(中心)室和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加大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紧密结合九大学科群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个开放式实验(中心)室。

同时,为了支撑历史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建设,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建设力度。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学科(专业)建设投入力度
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各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及时到位并逐年有所提高。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

组织一批有良好发展前景、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学科(专业)与社会、企业进行联合建设,
进一步优化经费投资渠道,加大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学科(专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学科(专业)建设要按“项目”进行管理,使之进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淘汰运行机制,改变身份(岗位)终身制。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学科组织的作用。

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的培养体系和严密的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加强“成本”意识,提高效益与效率,强化秩序和规范。

构建不同层次的学科组织,发展学科组织文化,培育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文化精神。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学科和专业设置及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水平,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全校上下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纵向行政畅通,横向学术活动活跃”的学科(专业)建设良好局面,努力把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