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ET)超声操作技巧

合集下载

心脏超声仪器调节和参数设置(上)

心脏超声仪器调节和参数设置(上)

心脏超声仪器调节和参数设置(上)学习笔记灰阶&伪彩1灰阶:- 超声系统处理增强或抑制信号,以由白至黑不同等级显示超声心脏图像,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视的图像。

- 高振幅信号被描述为亮白色信号,低振幅信号为深灰色信号,没有信号是黑色。

- 信号处理以一系列灰度图的形式呈现给操作者,使操作者选择并设置一种能为特定类型的病人最好的图像显示。

伪彩:- 灰度图像不是唯一选择,可转换成不同的颜色范围(例如:棕褐色,淡红色)而不是灰色。

彩色双模可以是实验室偏好,也可以是读图医师偏好。

- 一些临床医生认为彩色图像比灰度图像对他们眼睛来说更能显示某些病理。

- 颜色不会改变所显示信息的数量或类型,只会改变观众的感知。

* 记得点击下方视频观看如何使用Vivid E95操作哦!动态范围(压缩)2- 调整图像灰度阴影呈现的一个重要灰度参数是动态范围设置。

在一些超声系统中,这种控制被称为“压缩”。

这种设置改变了图像中接收到的最高和最低回波振幅之间的比率。

- 一个低动态范围设置产生了一幅非常黑白(高对比度)的图像。

这可能有利于图像质量临界的比较难读图像的研究。

- 高动态范围设置产生的图像具有更多的灰度,这意味着一个较小的幅度范围被分配到一个特定的灰度组成的图像。

- 太少的灰阶可能会导致细微的、低振幅的结构(如薄的室壁节段、血栓或赘生物)的显示不足或缺失,而过多的灰色可能会使图像看起来“洗脱”,有时会消除致密心肌和非致密心肌之间的精确鉴别。

- 对于心脏成像,应该设置足够动态范围,以提供足够的灰度以识别致密和非致密的心肌。

* 记得点击下方视频观看如何使用Vivid E95操作哦!探头频率&谐波成像3探头频率:- 发射频率是指成像探头的工作频率。

成人超声心动图的典型频率范围为2.0-5.0 MHz。

较高的频率能产生更好的图像分辨率,但无法像低频那样深入人体。

- 操作者应以较高的发射频率开始,如果需要额外的声波穿透,则应调整到较低的频率。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要求规范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一、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前准备】患者无需作特殊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

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检查容及适应症】1.判定心脏的位置以及心脏与脏的位置关系。

2.检出心脏结构异常。

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等。

3.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

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

4.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

5.检出心包疾病。

定量和半定量评价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价药物疗效。

判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

6.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

7.评价心脏功能。

常规应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定心脏收缩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功能。

【检查程序】1.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2.启动仪器,调节仪器的分辨力,以保持显像清晰。

在仪器基本具备M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波多普勒及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成人或儿童的探头。

3.操作者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取得医师执照。

4.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区(第二到第四肋骨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骨上窝。

特殊情况探头应置于胸骨右缘,如右位心等。

5.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基本方法的常规步骤:(1)用M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尖波群、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完整庄医院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及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囊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 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前准备】患者无需作特别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裸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边卧位和(或)平卧位。

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可以检查,应待寂静后在检查,必需时赐予冷静剂。

【检查内容及适应症】1.判安心脏的地点以及心脏与内脏的地点关系。

2.检出心脏构造异样。

判安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样构造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等。

3.检出心脏构造关系的异样。

判安心房摆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结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发源异样。

4.评论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多普勒惯例丈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安心血管内异样血流部位和发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小、瓣膜狭小和反流等异样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

5.检出心包疾病。

定量和半定量评论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论药物疗效。

判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

6.评论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构造的恢复状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

7.评论心脏功能。

惯例应用二维和(或)M 型超声测安心脏缩短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论心脏的缩短和舒张功能。

【检查程序】1.检查室应寂静、整齐、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2.启动仪器,调理仪器的分辨力,以保持显像清楚。

在仪器基本具备M 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波多普勒及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成人或小孩的探头。

3.操作者应拥有起码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获得医师执照。

4.惯例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区(第二到第四肋骨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骨上窝。

特别状况探头应置于胸骨右缘,如右位心等。

5.不论先本性或后本性心脏病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基本方法的惯例步骤:( 1)用 M 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达故意尖波群、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步骤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步骤

步骤一:校准(显示区只显示A扫图像)(1)声速校准(可同时计算出楔块延时和前沿距离)1 、直探头(以厚度校准为例)①范围:根据工件的厚度确定。

将一起检测范围调节到大于工件厚度的2倍。

②声速:5950m/s。

③探头角度:0度。

④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

⑤输入参考点1和参考点2的值。

(如下图,参考点1的值为100,参考点2的值为200)⑥移动闸门A,套住第一次底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1已校准。

⑦移动闸门A,套住第二次底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2已校准。

(计算公式:v=(s2−s1)t)同时可计算出楔块延时:t delay=s2v −2(s2−s1)v2、斜探头(以半径校准为例)①范围:根据工件的厚度确定。

如上图,将扫描范围调节到大于100mm。

②声速:5950m/s。

(是否按横波和纵波)③探头角度:先输入角度参考值,稍后在校正,角度在这里没有影响。

④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

⑤移动探头,找到R100圆弧面的最高反射波,输入参考点1和参考点2的值。

(如上图,参考点1的值为50,参考点2的值为100)。

平移探头到试块带R50圆弧面的一侧,使得R50圆弧面的反射波具有一定高度。

移动闸门A,选中R50圆弧面回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1已校准。

移动闸门A,选中R100圆弧面回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2已校准。

(计算公式:v=(s2−s1)t)同时可计算出楔块延时:t delay=s2v −2(s2−s1)v找到R100圆弧面的最高反射波,则前沿距离x=100-L。

(2)斜探头角度(K值)校准现在范围已调整好,声速及楔块延时已校准。

①进入K值校准菜单②输入孔深:(如下图,30mm)③输入孔径:(如下图,50mm)④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

⑤移动探头,找到ϕ50mm圆孔最高反射波。

⑥输入试块上入射点与试块上对齐的K值,按校准键确认。

(孔深d、孔径D,角度θ=arccos ds+D2⁄,K=tanθ)(3)编码器校准①将编码器移动到标记点A,记下该数值(手工记录位置),按键参考点1,编码器记录相应数值。

心脏超声仪器使用指南

心脏超声仪器使用指南

心脏超声仪器使用指南一、简介心脏超声仪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检测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工具。

本指南旨在提供心脏超声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准确且安全地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二、准备工作1. 设备检查:在开始使用心脏超声仪器之前,请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检查超声探头是否完好无损,连接是否牢固,并检查设备的电源和控制面板是否正常。

2. 无菌操作: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前,请确保仪器的超声探头及其周围环境是清洁无菌的。

可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探头进行消毒,并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消毒手套。

3. 患者准备: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被告知相关细节,如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患者通常需要解开上身衣物,并采取适当的体位以便于操作。

三、操作步骤1. 选择适当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式。

常见的模式包括M模式、B模式和彩色多普勒模式。

在选择模式时,应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

2. 设置超声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设置合适的超声参数。

包括超声波频率、增益、深度等参数,这些参数的设定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3. 将超声探头置于适当位置:根据医生的指示,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胸部适当位置,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并避免压迫患者不适。

4. 操作超声仪器:在正确放置超声探头后,操作仪器进行扫描。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扫描角度和深度,以获得所需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图像。

5. 显示和记录图像:仔细观察超声图像,确保图像质量符合要求。

如有需要,可进行图像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包括图像和相关数据。

四、注意事项1. 熟悉仪器操作:使用前请详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掌握超声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实践,确保熟练掌握操作要点。

2. 尊重患者隐私: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请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避免做出令患者不适的行为。

3. 安全使用:在操作超声仪器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超声操作手法基础

超声操作手法基础

超声操作手法基础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腹部脏器超声扫查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SASET)超声操作技巧

(SASET)超声操作技巧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肝脏 全面 盲区 管状结构 分叶分段 胆囊 多切面判断 变换体位 底部及颈管 胰腺 必要时座位 饮水 探头尾端上或下翘 脾脏 测量准确 认真 肾脏 无- 有 有- 无 被膜外占位勿漏诊 输尿管 扫查变换体位 膀胱 全面 占位小结合临床 妇科 右—左侧卵巢 左—右侧卵巢 前列腺 纵切测量 结石钙化鉴别
体位呼吸不能配合
二维超声局限性(3)
操作者主观因素限制
超声工作熟练程度 局部解剖结构的了解 对伪像的敏锐识别 工作中积累经验
二维超声局限性(4)
病灶本身的因素限制
病灶较小 病灶位置过深 在含气空腔脏器内 易受气体干扰(腹膜后 右肝近膈顶)
病灶位于相邻脏器之间 解剖关系难以分辨 实性病灶分布均匀或回声极低---似囊性病变 囊性病变内含不均质成分---似实性病变
密 级:机 密 (谨慎传播)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声泰特(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Zuoxiaohui 2008-10-10
超声医生的准备
检查环境 安静 室温适宜 适度遮光 操作前应阅读病例 了解病人情况 询问病史 随扫查进行 要把图像信息和患者体内的状态在
头 脑中结合 构筑诊断思路 检查部位 亦应检查相关部位 条件允许检查结束前尽量给与患者说明
内部回声 活动度 周围组织关系 判断其物理性质 以了解病灶的性质
随访药物治疗后病灶的动态变化
超声诊断常用术语
回声强度特征描述
强回声 高回声 等回声 弱回声 低回声 无回声
回声形态特征描述
点状 团块状 斑片状 带状 线状 环状 2~3mm—点状 1cm—团块状 0.5cm—斑片状
超声扫查技术
连续滑行 缓慢 匀速 不间断 扇形扫查 无 — 有 有 — 无 确定方位十字交叉扫查 加压扫查 对比扫查 呼吸运动配合 体位变换 必要时饮水 拍击

新手实用超声手法操作教程

新手实用超声手法操作教程

新手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超声工作小技巧

超声工作小技巧

超声工作中(de)注意事项:1、首先从思想上或者工作态度上必须端正.这是实实在在(de),不是讲空话,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2、解剖为重中之重,为影像学之本,要通过横、纵或者冠状二维平面获取(de)信息利用我们自己(de)头脑重建三维(而不是靠机器简单(de)电脑).3、关于具体超声检查操作中谈几点:a、超声检查不同于CT、MRI等,因为它们只要操作程序预置后是由机器本身就可以完成(de)固定切面,剩下(de)就是看片子了,而我们则是要靠自己去获取最佳信息.同一患者,同一仪器,有(de)医生打出(de)图像就比较漂亮、清晰;有(de)不要说漂亮了,就是有病变你也根本没有扫查到,这就需要硬功夫.为什么临床对超声科(de)医生(de)个人认同非常强,应该也与此相关吧b、手持探头体会是要尽量往下抓,降低重心或者手指在允许(de)情况下与患者体表接触起一支撑作用.即便如此遇上疑难病例,操作时间过久手腕及胳膊感觉酸困,一些女士本身力量就小,比较讲究卫生,手持探头偏高,重心不稳,容易疲劳,影响扫查.尽管检查时涂有导声剂,偶感觉还是探头要稍加用力,将探头与皮肤间(de)空气排出(de)更彻底些,图像会更好.c、建立良好声窗:超声扫查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定式可言,不管在哪一点只要建立好声窗将所要扫查(de)部位全面扫查,没有遗漏就可以了.所以在一些腹部气体过多,或者外伤、术后扫查点受限及肝脾膈顶部时,常规凸阵探头扫描不满意时换用扇扫探头会好些.d、当扫查过程中发现疑难病变时要不断利用基波及谐波扫描方式,仪器没有谐波功能可以有一个简单办法,比如用仪器内置(de)不同条件检查,如心脏条件检查病变轮廓相对清楚,腹部条件灰度好,比较细腻仪器可调节(de)参数每台机器不一,大多数人还是了解(de)比较少),要是位置相对表浅不要忘了高频探头(de)优势,试试看有什么新(de)信息可获取.e、在扫查胆囊时左侧卧位是一定要做(de),即便这样还是不够(de),偶一般在胆囊颈部有可疑病变,都需要在左侧卧位(de)情况下,将手掌贴于探头外侧,用探头内侧晃动患者腹壁,以利于胆囊内游离物活动移位.4、结合临床随访,有机会去手术室亲自观看病变(de)部位、形态、内部结构、与其它组织(de)相互关系,最后要了解病理结果.心脏方面心超时打左室长轴切面在3、4肋间左腰右肩,病人左侧卧30度,再把探头上移一肋间,然后顺时针转动90度,主动脉短轴就出来啦最后把探头向内侧倾一下,左、右肺动脉就显现了扩心是大心腔小开口,心肌普遍运动减弱,而心梗是节段性运动减弱;扩张型心肌病(de)超声征象,说说我记(de)顺口溜:“一大、二小、三薄、四弱”;一大:心脏各房室普遍性扩大;二小:二、三尖瓣口开放幅度相对偏小;三薄:心室壁变薄;四弱: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在判断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可以采用病人左侧卧位,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通过E及A比值来判断,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让病人平卧位后再测量,两者比值就可能逆转过来,从而可以判断舒张功能消化系肝左叶纵切面时,其后方可以显示胃贲门回声,若双层粘膜厚大于1cm,可要高度怀疑有胃贲门占位可能.当肝肾矢状切面,肝脏不比肾脏长,若肝脏肿大,肝脏比肾脏长;把探头在右锁骨中线肋下垂直皮肤,这个切面观有无肝脏,平静呼吸正常没有,若有就是肝大了,这与用手做体检是一个道理.如果在肋弓下看到肝脏(de)回声,不要盲目(de)诊断为肝脏增大,一定要看肝(de)上界是不是下移,比如肺气肿(de)病人因膈肌下移,导致肝脏受压下移,但肝并没有增大,瘦长型(de)人也容易肝界下移.肝硬化常常伴有右肝萎缩,测量多少是萎缩多少是不萎缩定量不太容易,告你个小技巧,很准(de),当右肾在切面上能被右肝包被,就是正常(de),如果右肾裸露较多,右肝(特别是右肝后叶)一定萎缩了.胆囊底裸露,与腹壁密切有接触时,肝萎缩就较严重了.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在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时,通常做(de)是左侧卧位.我在实践中增加(1)右侧卧位检查,(2)坐位检查,(3)在探头接近病灶时振动探头,观察病灶情况.很管用,有好几次我左侧卧位移动不明显,而用上述三种方法后可以观察到明显(de)位置改变.在探查胆囊内微小病变时,有时常规探头不能看清局部情总,可以换一下高频试试,很管用,能看清病灶和胆囊壁(de)关系,CDFI也能更敏感地显示血流信号,但前提是,腹壁不能太厚,胖者就不一定适用了对于胆囊紧邻(de)肝内低回声结节或囊肿不能完全排除胆囊壁占位或胆囊憩室时,脂餐试验可屡试不爽.胆囊结石与胆囊癌(de)鉴别:结石一般很简单,但是如果满足胆结石(de)诊断,就容易漏诊.声像图特点:年龄较大;结石随体位改变活动不明显;结石处胆囊壁偏厚,甚至粘膜层连续性不完整;结石病史多年,特别是结石较大、较多伴萎缩性胆囊炎(de)患者.口头建议其手术治疗,对患者说要重视,不能完全排除大病.显示胆总管下段,可以胆囊为声窗,特别是胆道梗阻,胆囊肿大(de)情况下更容易显示.具体方法:患者左侧卧位,显示胆囊后,探头前端压紧,然后往患者左下方胆总管下段(de)方向偏,可以显示常规无法显示(de)胆总管下段.下段胆总管及乳头部(de)显示法:A、纵旋转搜查法:沿肝门部胆管追踪至胰头,显示其背侧胆管长轴,将探头足端作顺时针旋转,显示末段胆总管及乳头部.B、横旋转搜查法,为利用胰头作为超声窗作横切面扫查,显示胰腺段胆总管,将探头右侧端作逆时针旋转,显示胰头段胆总管横段,并追踪显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乳头部.还可以试试喝水500ml后检查,有条件(de)话还可以喝充盈造影剂,效果更好.胰腺(de)小窍门对新手可能会有用(de),先在剑突下纵切,看到胰头后原位旋转探头就很容易看到胰腺了.脾肿大:发现脾肿大,不要轻易放过,要找原因.如果排除肝硬化,血液病等.要重点检查左侧门脉高压疾病引起(de)脾肿大.如:胃间质瘤、胰腺尾部肿瘤等,还要鉴别布加综合征.做腹部B超时,多是肝胆脾,做完了,顺手对右半结肠,腹主动脉,左半结肠进行三纵,再对盆腔一横切,不需太仔细,以防明显结肠肿瘤,肠系膜瘤或大(de)淋巴结肿大,以及盆腔大(de)肿块漏掉,大(de)明显(de)病灶漏掉,病人会很快出现症状,此时反过来会说刚做了检查没问题,于情理上说不过去.看多8:两肾纵轴呈八字形排列,两肾上端中正中线,肾皮质肾长轴长度不小于8cm;肾下垂80%发生在右侧,肾肿瘤80%以上是恶性,高血压病人看病时80%临床医生要你看肾上腺泌尿系检查输尿管结石(de)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1、典型症状:突发性肾区痛,或中下腹痛,向肾区放射,痛(de)恶心呕吐.多伴有尿急尿频(de)病人,首先考虑输尿管结石.2、不论现在病人痛还是不痛,只要最近几天有过典型症状.同样考虑输尿管结石.3、若病人有肾积水,上段结石憋不憋尿一般都能看到,方法是让病人趴下,腰部垫两个或三个枕头(de)高度,胸趴下去,顺扩张(de)肾盂、输尿管向下找,一般都能找到.若病人没有肾积水,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先看看能不能找到.若不能找到再等病人充盈膀胱后查找,肥胖病人,让病人侧卧位,下面不垫高,从前外侧顺扩张(de)肾盂及输尿管寻找.4、输尿管末端(de)结石,有少量至中量(de)尿就能看到,过分充盈膀胱,有时反而不易查出.有一部分输尿管末端结石不伴肾积水,症状也较轻.多有膀胱剌激征,下腹痛等,当仔细查找.5、输尿管膀胱后段结石,要很好(de)充盈膀胱,先找到输尿管末端逆行扩张(de)输尿管,然后向上顺扩张(de)输尿管向上找,到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处.一般也能找到.6、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要先很好(de)充盈膀胱,沿扩张(de)输尿管先从上向下找,看能不能找到,若找不到,再沿扩张(de)输尿管从下向上找,看看能不能找到.若还找不到.让病人完全排尿后,再从上面向下找.这样一般情况下都能找到.若还不能找到,让病人第二天早上不吃饭,排大便,充盈膀胱后再查.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说99%以上(de)输尿管结石都能找到.再重复4点 1、检查输尿管上段要让病人趴下,垫高腰部.2、肥胖病人要充分充盈膀胱,从侧面检查.3、中段输尿管结石充盈膀胱后再排空会有新发现.4、最后一点,没有肾积水(de)输尿管结石,结石常在输尿管末端.诊断泌尿系结石(de)另外一些经验:1.问病史很重要,说明一点,结石越小症状越典型呕吐(de)很厉害(de)基本上是下段或中下段(de)3~4mm(de)小结石.2.节约时间(de)扫查顺序为:肾积水->膀胱开口处->上段->中段->中下段.3.中下段结石最好排空小便,可以使腹壁柔软,便于用手法拨开气体4.不疼了≠没有结石,回到第一点,病史很重要,最近痛过,用过解痉药输尿管可能不扩张,要仔细沿着输尿管走形方向找.一般多在几个狭窄处看看.把漏诊减小到最低.5.多次震波碎石后,有些结石在输尿管内呈粉末状,2D不易发现,可加CDFI看到明显快闪伪像.6.初发病人看看有无包膜下积液,有就更支持输尿管结石.77.最后实在找不到,没办法了,最后一招,把可能有(de)地方都上个彩看看,或许会有新发现.8.还有一个,肥胖病人发现中下段结石,要立马存图,要不......胡桃夹现像CDFI左肾跨越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A之间PW测得加速血流信号;经直肠做前列腺内,病人要膝胸侧卧,左手抱膝右扒肛门同时哈气,探头要轻轻地进入了,先横切再纵切,横切时别望看精囊腺纵切时打出尿道口,最好放一点轻音乐让病人缓解紧张(de)情绪尿潴留.呵呵,不要笑这个问题简单.有些战友经常听说误诊(de)例子,总结原因如下.患者年龄大、小或者身体虚弱,如重病、产后等.自己无力排尿并表述不请.发现下腹部包块就诊.这时需要与妇科囊性肿瘤鉴别.嘱患者排尿往往不能鉴别.我(de)鉴别方法是首先询问病史,患者往往有较长时间未排尿病史,其次,肿块出现时间短,与其大小不相符.其三,自己检查下腹部包块固定,不易推动,边界不明显.超声检查,不能发现膀胱.(一般人留尿都可探及膀胱声像),无回声区透声好,其内不能探及分隔、固定(de)团块等回声,无回声下方被耻骨声影遮盖.表浅定位:在浅表器官(de)肿瘤定位时,有时肿瘤非常小,只有几个毫米,准确快速(de)定位不容易吧,下例方法又准、又快.用一根圆珠笔心,垂直于探头,放在皮肤与探头之间(图面有声缺损形成(de)无回声区),旋转滚动,达肿瘤处后,交点就是定位点,这种方法还可用来观察小肿瘤(de)活动度,观察其周有无粘连.有些战友是用卫生纸揉成条状,尽量长一点,放在探头上,两端用手指捏着放在探头侧面,而且还可以用于胸水定位.还有些战友用一根细皮筋也能很好(de)固定.妇产科扩大扫查范围这一点在妇产科超声中相当重要一般两侧扫查到平脐(de)位置.还有探头先横切,然后下压上翘,冠状面可以增大扫查范围,其实检查肝胆时也可以这样用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漏诊(de)发生,有次我在扫查盆腔时范围小了一些,先开始漏掉了一侧(de)畸胎瘤,后来重新检查才发现这个畸胎瘤位置平脐.子宫附件(de)扫查范围:不仅局限于下腹部,一般扫查范围包括脐平面以下到两髂窝(de)广大区域,可防止漏诊畸胎瘤、附件包块,浆膜下肌瘤等活动度大(de)包块,也只需你20秒钟,但要记住每人次收工时一定要看一下.因为阴超扫查(de)范围有限,所以有些较大肿瘤或者很多肌瘤(de)病人需要从腹部再检查一次,最好充盈膀胱扫查.这样减少漏诊(de)可能.在查早孕时,如果患者无尿或者子宫微小病变用低频探头显示不清时,可改用高频探头,会很容易发现宫腔内无回声区.还有很多往往是宫外孕,但是从腹部超声看不到,一定要让病人做阴超,如果阴超没看到,才能让病人追踪观察.经腹超声看卵巢时如显示不大清,可用探头从对侧打图像.在妇科急诊超声中,有时碰到下腹部疼痛剧烈,临床怀疑盆腔炎时,但经阴道超声并未发现明显附件区异常,会突然发现输尿管下段入膀胱壁处(de)结石,(此时膀胱是排空状态)非常(de)清晰,且上段输尿管扩张,再去扫查对应(de)肾,都可发现肾积水(de)声像图.反过来讲,临床怀疑女患者输尿管结石时,又没膀胱充盈,可用腔内探头检查胎儿看胎儿(de)顺序是,胎头一定要打圆,放在图像中央,病人多时通常做三个切面,丘脑标准面,小脑横切面,侧脑室面,找到胎头额面旋转探头90度再倾斜,就得到胎儿面部口、鼻冠状面,再顺着脊柱做纵切一直划到尾骨.左枕前位,看胎儿唇部显示不清,可以让孕妇左侧卧位,同理,右枕前位,让孕妇右侧卧位,或者在孕妇体表抖动探头,让胎儿转换体位.在看胎儿脊柱时,孕周在20周左右,脊柱(de)冠状面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效率,而且也很准确.25周以上,脊柱就不大能冠状切面了.黑白超胎儿脐带绕颈:1:先经颈背部正中纵切面观察颈背部皮肤有无压迹及压迹形状U、UU形等,2.如果发现有压迹,需要进一步证实,即可旋转探头横切颈部,以便显示胎儿颈部脐带长轴,此时需要把增益加到足够大,才能显示脐带管状结构,如果怀疑两周或以上,需要平行移动探头,显示颈周两个脐带管状结构.3:如果缺乏羊水对比或者与胎盘紧贴,头位时往往很难观察.可以充分利用体位,如左、右侧卧位,甚至膝胸卧位,必要时用手法推移胎头,在羊水衬托下多能显示.胎儿孕周(de)简洁粗略算法:中晚孕(de)孕妇,胎儿双顶径是多少厘米,那么它大概就是多少月,例如,双顶径.我一般直接就问,是不是6个半月左右.双顶径,一般直接估计是不是刚到7个月左右.双顶径9cm,那就问是不是9个月左右啦.用这个方法快速判断胎儿大小是否符合孕周.胎儿FL长度也可以用类似(de)方法.中晚孕(de)胎儿股骨长度大概和孕月减去2差不多,比如7个月胎儿,FL应该大概是7减2等于5cm左右.9个月胎儿应该是9-2=7cm左右.用上面两个方法大概判断胎儿发育情况.非常快.呵呵.几乎一秒就可以得出结论.当然,具体精确(de)孕周判断大家还是去计算公式把.呵呵,不过好象公式也是一个概率问题.对阑尾炎(de)诊断:首先询问病史很重要,阑尾梗阻和细菌感染是急性阑尾炎(de)发病(de)重要因素.临床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主要特点.主要体征为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然后先用腹部探头在右下腹髂血管前方(一般阑尾都位于该附近)探察有无肿大(de)阑尾,超声表现为条索状低回声,一端为盲端.盲肠,腰大肌对寻找阑尾也很有帮助.在静止(de)阑尾周围可见蠕动(de)肠管(动中取静).阑尾周围局限性积液时称此征象为“咖啡豆”征,是超声诊断阑尾周围脓肿(de)重要指征.再用高频探头(我们多选用腔内探头,扫查(de)范围广,而且紧贴皮肤)仔细观察,可以清晰查见肿大(de)阑尾(de)低回声增厚(de)管壁,扩张(de)管腔以及管腔内强回声(de)阑尾粪石等.如果髂血管前方未发现肿大(de)阑尾,要警惕异位阑尾.局部明显(de)探头压痛及反跳痛就很重要.如果阑尾位置偏后一些,可以让病人左侧卧位,加压探头,更容易找到阑尾.探头应该从右上腹到盆腔逐一扫查,不要漏诊.阑尾炎诊断(de)补充:1.右下腹痛(de)病人一般做阑尾区(de)时候,先找有没有腹膜反应,再在增强(de)腹膜处找阑尾,这样范围小多了.应常规用高频探头扫查,幅度要尽量(de)小,如发现异常包块,即应固定探头,看有没有变化,一般来说,阑尾(de)管径较小,容易和小肠混淆,但小肠在固定探头观察是都有蠕动,而发炎(de)阑尾一般不会变化;2.小肠(de)肠壁柔软,而发炎(de)阑尾壁僵硬;3.发现类似发炎(de)阑尾声像后,可让病人下床活动5--10分钟,如无明显变化,阑尾炎可能性很大;4.疑似发炎(de)阑尾声像部位如果是压痛最明显部位,阑尾炎可能性很大;5.包裹性阑尾炎同样如此.做乳腺超声时你拿探头得像拿毛笔一样轻,以乳头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扫描;在区别甲旁腺肿瘤还是甲状腺肿瘤时,让患者多作吞咽动作,观察肿瘤(de)细微状况,如果是甲旁腺肿瘤,肿瘤与甲状腺之间有不同步运动,也就是我们超声常常形容(de)"越峰运动"切面要采取纵切图面来观察,很有帮助(de).血管检查下肢血管时,有时患者肌肉发达,很厚,用高频(de)看不清深部(de)血管情况,可以换上低频(de)试一下,很管用,显示很清晰,而且能全面显示血管.有位战友写到二个血管检查方面(de)细节问题.1. 测量肾动脉频谱时,侧卧位测量速度低于仰卧位测量速度,这是为什么呢我分析认为是仰卧位对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压力大(探头造成(de)压力),造成血流速度加快.对于偏高(de)情况,一定要测量腹主动脉血流速度,看他们(de)比例是否大于.在书写报告时,最好写侧卧位测量结果.(不知道对不对)2. 对于肾功能不全(de)病人,测量动静脉瘘血流量时,要自己对机器校正,利用输液管在水槽中测量血流量.我是用百胜、GE及ATL 5000机器设定(de)测量软件测量出(de)血流量,误差均较大.不知道各位同仁是否有这样(de)感觉.3. 检查静脉比动脉容易.如果你一压就看不清楚,那说明是好(de),诊断中,有一条就是随压力改变管腔内径随之改变啊.下肢静脉病变:主要是血栓.急性期血栓管腔扩张,容易发现,不容易压扁.慢性期管腔不易压扁,二维容易发现并进行观察,并可观察到再通(de)血流.认为检查难度大(de)朋友可能是想看动脉那样看静脉壁吧.利用彩色引导很容易看到静脉血流(de).下肢静脉病变除了血栓,还有就是动静脉瘘和瓣膜功能不全.利用彩色及频谱测量即可.。

超声诊疗操作规程

超声诊疗操作规程

超声诊疗操作规程超声诊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为了确保超声诊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下面将介绍超声诊疗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检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供应、探头连接、图像显示等。

2.确认设备的校准和标定状态,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3.调节图像设置,包括亮度、对比度、深度等,以满足不同检查需求。

4.保证检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状态,特别是探头表面。

二、患者准备:1.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和目的,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提供适当的隐私保护,确保患者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检查。

3.根据不同检查部位的特点,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如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等)。

4.清晰标记检查部位,以便在图像诊断中进行准确的定位。

三、探头操作:1.使用适当的探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和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探头。

2.确认探头与设备的连接稳固,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3.正确放置探头,保持良好的接触,避免空气和液体的干扰。

4.根据检查需要,调整探头的角度、旋转、深度等参数,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四、操作流程:1.选择适当的模式(B超、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等)和扫描方式(平扫、动态扫描、螺旋扫描等)。

2.根据医生的要求,按照预定的探头移动路径进行扫描,保持匀速和连续性。

3.在扫描过程中,通过观察图像实时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确保检查区域得到全面覆盖。

4.辅助操作技巧,如压迹、补充液体等操作,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5.详细记录检查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包括图像特点、异常表现等,以便后续的诊断和评估。

五、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遵循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包括切勿将剂量超标的放射性物质进行超声检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和设备故障。

4.检查结束后,及时关闭设备,确保设备正常维护和保养。

超声仪器使用及调节

超声仪器使用及调节

调整多普 勒增益
噪声 频窗
频谱混叠
基线
• Dmax*Vmax=c2/(8f0)
28
调整探头与声束之间的夹角
29
Steer 偏转
彩色多普勒显示方法
1. 显示清晰的B图像 2. 在彩色检测部位放置合适大小的彩色取样框 3. 根据彩色图像和血流动力学调整彩色多普勒参数,能量
多普勒一般只需要调整增益就可以
常用彩色多普勒图像参数
彩色取样框(合适大小,以保证帧率) 彩色增益(血流清晰显示,又不出现明显的噪声) 彩色滤波(滤除呼吸、心跳,探头运动等非血流运动产生
的干扰) 速度范围(依据检查部位不同选择正确的血流速度范围) Steer方向(线阵):尽量减小与声束方向之间的夹角
32
彩色优先度: Color Map:
4. 基线调节: 利用基线移位功 能可以增大单向 血流的量程,克 服折返现象(如 左图左侧两条彩 条图所示)。
6. 增益(彩色灵敏度):增益调节到刚刚没有出现彩色干扰 时,彩色灵敏度最高为好。
7. 频率选择
二维用高频,彩超用低频,现代高档彩超均已设定。
8. 消除彩色信号的闪烁
适当选用滤波条件、速度标尺、缩小取样框、受检者 屏住呼吸。
噪声 速度范围(PRF):依据检查部位不同选择正确的血流速
度范围 基线的位置:
25
频谱多普勒图像参数
多普勒滤波:(滤除呼吸、心跳,探头运动等非血流运动 产生的干扰)
Steer方向(线阵):尽量减小与声束方向之间的夹角 达到的目标:清晰显示频谱,频谱完整,没有明显的噪声,
层流血流可以显示清晰的频窗。
Focus-聚焦(彩色聚焦位置)
达到的目标:清晰显示血流,充盈良好,没有溢出。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一、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前准备】患者无需作特殊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

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检查容】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血管径:主动脉、肺动脉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心功能:EF、FS、E/A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心室与心房的识别、房室间隔的连续性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心分流:房室间隔、动脉导管、其它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检查方法】心脏超声基本切面与测量1、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左室测量在心室舒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膜面至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室壁:在心脏舒末期腱索水平测量;左室流出道:在心脏收缩期测量;主动脉测量:在心脏舒末期分别测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根部前后壁的垂直距离。

2、胸骨左缘大动脉短轴切面:二维观察左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的中段有无运动异常。

M型超声观察左室前壁及后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较为直观。

CDFI可观察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费东门及其分支、主动脉瓣血流,室间隔有无异常分流。

3、四腔心切面:室间隔与房间隔呈一直线,两组房室瓣几乎在同一水平开放与关闭。

右房:心脏收缩期测量右房最大径;右室:心脏舒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膜面与左室后壁的距离。

二维超声观察二、三尖瓣口活动情况,房、室间隔有无回声中断,左室侧壁及前室间隔心尖段、中段、基底段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

CDFI 观察二、三尖瓣口血流,房室间隔有无过隔血流、肺静脉开口位置是否正常。

PW及CW观察二尖瓣、三尖瓣瓣口血流,通过二尖瓣瓣口血流频谱测E峰、A峰、E/A比值来评价左室舒功能。

4、剑下四腔心切面:检查房间隔完整性的重要切面。

[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参考与标准]男左房<30mm 右房<30mm左室<55mm 右室<35mm女左房<30mm 右房<30mm左室<50mm 右室<35mm左室后壁<12mm 室间隔<12mm右室前壁<5mm 主动脉径<30mm肺动脉径<30mm,当主动脉径正常时,肺动脉径小于主动脉径下腔静脉径16—20mm二、常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肝脏【检查容】1、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整理一些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手法,希望对新手有用

整理一些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手法,希望对新手有用

整理一些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手法,希望对新手有用肝脏超声检查方法超声检查不同于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经验、手法、检查细致程度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肝脏有很多检查死角,成为超声检查的盲区,如肺和骨所掩盖处,肝右前上段及右后上段的膈顶部,左外叶外侧角区,沿肝脏表面的肋骨下区等等部位,只有极其细致的检查陪上精巧的手法才能尽可能的显示清楚这些部位。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网站扫查肝脏的每个角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再厉害的专家,如果没有发现问题,更无从谈如何诊断了。

如果我们能够细致的检查每个病人,所谓的肝脏死角能够尽可能的探测到,我认为,肝脏的死角只有膈顶部,其他的部位如果能细致检查都可以探测到。

肝左叶扫查时,瞩患者深吸气,可以尽量使肝下移,更接近体表,显示清楚,扫查至外侧角肝脏消失的位置。

然后探头连续滑动,沿肋缘下斜切,瞩患者深吸气,探头做扇形扫查,尽可能侧动探头至与皮肤平行,肝脏的绝大部分病变不会被遗漏。

对于肥胖体型或腹腔脏器明显的,这种方法就不合适,可以采取肋间斜切的方法,自下而上逐个肋间连续扫查,注意不要做跳跃式扫查,这样容易眼花也容易遗漏病变。

扫查肝脏膈顶部时,我的体会是:(1)一般是让患者深吸气,让肝脏下移,然后探头尽量上翘;(2)当然很多患者因肥胖或肺气的干扰会显示更差,这时我就让患者深呼气,把气全部吐干净,然后屏气扫查;(3)还有就是不要沿着肋间隙扫查,而是和肋间隙成一定的角度缓慢向右上方腋前线扫查;(4)在平卧位扫查时,在横切肾脏时探头尽量上翘,甚至与腹壁平行,当然在右侧肋缘下也行;(5)变换体位扫查,肝脏因重力作用产生移位。

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种斜位、还有站立位等等。

扫查肝脏时要配合患者的呼吸运动,采取你动我静,你静我动的扫查方法,并最大限度的侧动探头,最大角度的显示肝脏。

发现肝脏病变时要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可以了解病变的解剖位置并排除假阳性。

胆囊超声检查方法1.胆囊的长轴切面再右侧肋缘下斜切面和右侧肋间斜切面显示最清楚,清晰显示胆囊长轴切面后应90度转动探头,从胆囊底连续扫查至胆囊颈,显示一系列短轴切面。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篇: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1.病人身份识别:至少有2种方法进行病人身份识别,询问病人“你叫什么名字?”,并进行腕带识别。

2.认真查看申请单,了解病人的一般信息、检查项目及目的、病史、主诉、体征、历史检查,手术史等内容。

3.检查前:询问病人检查的准备情况,如是否空腹、憋尿等;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拉好围帘,做到“一医一患”;清理检查床,保持干净整洁;4.检查时:嘱病人暴露检查部位;涂抹超声耦合剂;按检查技术规范操作,保存图像规范,必要时,行体格检查。

5.检查后:嘱病人清洁皮肤,医生清洁探头,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6.报告书写实事求是,科学规范。

审核签名后,门急诊病人将报告发送给病人或家属;住院病人发送到病区。

7.检查过程服务态度优良,检查认真负责,注重与病人沟通交流。

第二篇:江苏省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规范(试行)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江苏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江苏省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规范(试行)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影像学诊断,为妇产科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依据之一,更好地进行出生缺陷干预。

近年来,产前超声检查已经普及,超声仪器不断改进,检查技术日益提高,超声队伍不断壮大。

在实际工作中,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为临床诊断胎儿畸形和确定中止妊娠提供了证据。

但是,社会对优生优育的要求几近完美,超声检查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

因为围生医学明确胎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胎儿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特点,而且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因此,超声检查不可能发现所有畸形。

为进一步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提高畸形的检出率,更好地为妇产科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有必要加强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质量控制。

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特组织我省产科超声领域的知名超声专家,研究制定《江苏省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规范(试行)》。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潘庄医院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及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囊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内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超声操作规范

超声操作规范

超声操作规范超声操作规范一、腹部超声(一)、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对于空腔脏器〔例如胃,膀胱〕,检查前通常需要使其充盈液体并排除内部气体。

2.对胆囊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时要求空腹,以减少胃肠内容物的干扰。

3.对子宫,前列腺等盆腔深在脏器或痛变检查时,需使膀胱充盈,作为透声窗。

4.对胆道系统检查时,需要先禁食,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5.在需要评价胆囊功能或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时,则要准备脂餐。

(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方法:1、消化系统(肝,胆,脾,胰)使用B型超声诊断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

采取常规平卧位,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平静均匀呼吸,必要时让患者做呼吸运动的配合。

(1)肝脏的扫查方法:①自右侧第五肋间隙开始,测量肝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

胆囊,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干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

②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

③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位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

④剑突下横切或半横位切面,探头前后转动显示第一肝门,门静脉及其左干分支,肝圆韧带,静脉韧带,三支肝静脉。

(2)第二肝门与部分下腔静脉:①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挤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②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

③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膈肌斜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拌行的左右肝胆管。

④患者取由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一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样容积 置于管腔中央尽量设置宽些 角度校正 血管长轴上取样 夹角尽量小 <60度 度 基线移动 与彩色零线移动相同 频谱滤波 同彩色滤波 频谱多普勒增益 曲线清晰 边缘锐利 背景干净
二维超声局限性(1) )
仪器及相关因素限制
超声本身性质 仪器性能 检查操作等造成伪像 超声显示为二维切面 而对空间结构 位置关系描绘不满意 切面范围及探查深度有限 声窗较小 对比邻结构显示不完全
超声机器的操作规范
B 超仪操作
灰阶总增益 分段增益(STC) 分段增益(STC)/(TGC) 动态聚焦 深度范围 帧数回放 左右反转 双幅
超声机器的操作规范
彩超仪器的操作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的调节 频谱(脉冲 多普勒的调节 频谱 脉冲)多普勒的调节 脉冲 多普勒的调节(PW)
超声机器的操作规范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的调节
二维超声局限性 (2) )
病人个体因素限制
体型过于肥胖 影响观察深部组织 胸廓 脊柱 皮肤瘢痕影响探头与皮肤的接触 患者未按要求做好检查前的准备 体位呼吸不能配合
二维超声局限性(3) )
操作者主观因素限制
超声工作熟练程度 局部解剖结构的了解 对伪像的敏锐识别 伪像的敏锐识别 工作中积累经验
二维超声局限性(4) )
密 级:机 密 谨慎传播) (谨慎传播)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声泰特(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声泰特(成都) 2008-10Zuoxiaohui 2008-10-10
超声医生的准备
检查环境 安静 室温适宜 适度遮光 操作前应阅读病例 了解病人情况 询问病史 随扫查进行 要把图像信息和患者体内的状态在 头 脑中结合 构筑诊断思路 检查部位 亦应检查相关部位 条件允许检查结束前尽量给与患者说明
病灶本身的因素限制
病灶较小 病灶位置过深 在含气空腔脏器内 易受气体干扰(腹膜后 右肝近膈顶) 右肝近膈顶) 易受气体干扰( 病灶位于相邻脏器之间 解剖关系难以分辨 实性病灶分布均匀或回声极低---似囊性病变 实性病灶分布均匀或回声极低 似囊性病变 囊性病变内含不均质成分---似实性病变 囊性病变内含不均质成分 似实性病变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肝脏 胆囊 胰腺 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妇科 前列腺 全面 盲区 管状结构 分叶分段 多切面判断 变换体位 底部及颈管 必要时座位 饮水 探头尾端上或下翘 测量准确 认真 无- 有 有- 无 被膜外占位勿漏诊 扫查变换体位 全面 占位小结合临床 右—左侧卵巢 左—右侧卵巢 左侧卵巢 右侧卵巢 纵切测量 结石钙化鉴别
随访
了解最后病理诊断 提高诊断水平
患者的准备
消化系统检查需禁食空腹 盆腔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 妊娠三个月无需充盈膀胱 后腹膜病变 腹部血管需要空腹 胃肠透视 CT 内窥镜应在超声检查之后
声像图方位的识别
国际规定的方向 纵切 腹侧 右—头侧 头侧 前—腹侧 腹侧 —头侧 背侧 右—头侧 前—背侧 背侧 横切 腹侧 右—右侧 右侧 前—腹侧 腹侧 背侧 右—左侧 左侧 前—背侧 背侧 左—足侧 足侧 后—背侧 背侧 —足侧 左—足侧 后—腹侧 腹侧 左—左侧 左侧 后—背侧 背侧 左—右侧 右侧 后—腹侧 腹侧
超声诊断常用术语
回声强度特征描述
强回声 高回声 等回声 弱回声 低回声 无回声
回声形态特征描述
点状 团块状 斑片状 带状 线状 环状 2~3mm—点状 点状 1cm—团块状 团块状 0.5cm—斑片状 斑片状
超声扫查技术
连续滑行 缓慢 匀速 不间断 扇形扫查 无 — 有 有—无 确定方位十字交叉扫查 加压扫查 对比扫查 呼吸运动配合 体位变换 必要时饮水 拍击
产科羊水四象限的测量与病人的体位一致
二维超声应用价值(1) )
直观显示 脏器大小 形态 内部结构 包括管道系统分布 走行 管腔内情况 实时动态观察 心脏血管 胎儿等运动或搏动 胃肠蠕动 脏器或病变随呼吸和体位改变的变化
二维超声应用价值(2) )
区分实质性 液性 含气性组织 了解病变位置 大小 数目 形态 边界 内部回声 活动度 周围组织关系 判断其物理性质 以了解病灶的性质 随访药物治疗后病灶的动态变化
彩色增益 彩色杂波刚消失为度. 彩色杂波刚消失为度 速度范围(量程) 最大限度显示低速血流 速度范围(量程) 血流充盈良好 彩色零线移动 扩大无倒错色彩的显示范围 滤波 只让回声强度低频移高血流信号 进入信号处理器 提高PRF 帧频 缩小二维扫查宽度和彩色取样框 提高PRF
超声机器的操作规范
频谱多普勒的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