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要点二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 和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要点三
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指南更新反映了肠外肠内营养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对推动相 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医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和临床技能水平。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特殊人群肠外肠内营养治疗 • 指南实施与质量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肠外肠内营养发展现状
肠外肠内营养应用广泛
随着医学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 用。
02 03
更新内容概述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支 持途径选择、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重点强调了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肠内 营养的优先地位。
更新内容亮点
本次指南更新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明确了营养 风险筛查的时机和工具,细化了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提供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详细建议等。这些亮点使得指 南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营养风险筛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时发现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不良事件监测
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机制,对肠外肠内营养 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采
取改进措施。
营养效果评估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
BEE=基本能量消耗(kcal)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
公式计算法
因素
体温升高(>37℃,每1℃)
增加量
12%
严重感染/败血症
大手术(近期) 烧伤 ARDS
10%~30%
10%~30% 50%~150% 20%
简易估计法
主要估计能量和氨基酸的需求 与体重和应激状态有关
20%力能 MCT
500
1000 460
1000 18
100
11.4%乐凡 1000 命
50%葡萄糖
水乐维他 维他利匹特 安达美 格利福斯 力肽
500
10 10 10 10 100
1000
1000
250
1439
5.6
总量
2140
2460
2000
18
250
100
1)-14
卡文、卡全配方表
卡文1440ml 卡文1920ml 卡全2053ml 卡全1026ml
经皮内窥镜留置胃管,空肠管
EPJ
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
鼻胃管
鼻空肠管
胃减压空肠管
营养输注方式选择
推注 重力滴注
连续泵喂养
小肠内喂养: 始终采用泵喂养方式 !!
管饲营养的投给方式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患者耐受 程度
难以耐受
优点
缺点
一次投给
每次200ml,每日 6 ~ 8次
鼻胃管饲 胃造口管 饲
危重病人, 耐受性好 空肠造口 管

减少肠道营养并发症
厕所使用中
腹泻的原因及处理
开始喂养速度太快
无论什么时候,喂养速度应缓慢增加! 对长期未实施口服或肠内营养的患者,起始喂养 速度应更慢 应采用喂养泵持续喂养!

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02
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应鼓励其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活动,以促进 肠道蠕动和营养吸收。
04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01
02
03
04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 信息。
护理方案
采取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如 喂养方式、营养液选择、输注
速度等。
护理效果
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护理后的 恢复情况,如体重、营养状况
定期更换管道,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监测患者的体重、身高等指标,评估患 者的营养状况。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如白蛋 白、前白蛋白等,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
态。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的方 案。
注意患者的体位与活动
01
在喂养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舒 适体位,避免扭曲或过度伸展。
展方向
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对ICU患者的肠内营 养需求进行精准评估,提 供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新型肠内营养制剂
研发更符合患者生理需求、 易于消化吸收的新型肠内 营养制剂,提高营养支持 效果。
智能喂养设备
推广使用智能喂养设备, 实现自动控制喂养量、温 度和速度,提高喂养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培训与进修
加强对ICU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和进修,提高其在肠内营养护理
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定期考核与评价
建立定期考核与评价体系,对护 理人员的肠内营养护理能力进行
评估,激励其不断进步。
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先进 的肠内营养护理经验和研究成果,
促进护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肠外营养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来说,肠外营养是一种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概念、适应症、实施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重要挑战。

一、概述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

它通常适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功能障碍、管路阻塞、严重腹泻等情况。

ICU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疾病状态,其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较高,因此肠外营养对于维持其营养平衡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二、适应症1. 消化道功能障碍:包括肠梗阻、肠瘘、胃肠瘘等情况,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摄取足够营养的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是必需的。

2. 重大手术或创伤:手术后的恢复期以及严重创伤后,患者往往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素。

3.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在MODS患者中,晚期肠功能障碍常常出现,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态的稳定。

4. 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道静脉营养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胰腺负担。

5. 严重腹泻:长时间的严重腹泻导致体液和营养的大量丧失,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三、实施方法1. 营养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肠外营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营养状况以及预测能量和营养需求等方面。

2. 静脉通路插管:在选择静脉通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常见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导管。

3. 营养配方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营养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营养配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营养输注控制:在开始肠外营养支持之前,需要明确输注的速度、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监控相关的指标,如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重症病人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重症病人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肠外营养支持适用范围
适用于消化系统完全丧失或极度虚弱的患者,如严重烧伤、短肠综合征、胰腺 炎等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完全的营养物质,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 求。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缺点
肠内营养支持优点
可以刺激胃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和黏膜修复;营养物 质在肠道内被吸收,有助于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操作简 单方便,费用较低。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
定期监测
预防感染
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包括生命体征、血 糖、电解质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 反应。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导管和 敷料,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保持通畅
控制并发症
确保导管固定良好,避免导管移位、打折 或堵塞,确保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通畅。
处理方法
对于吸入性肺炎,应重新评估喂养管 位置,调整喂养速度和体位。
对于胃肠道并发症,可调整营养液的 配方、温度和喂养量,必要时使用药 物治疗。
肠外营养支持并发症及处理
肠外营养支持并发症
01
02
导管相关感染:如导管入口处红肿、疼痛等 。
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 紊乱等。
03
04
处理方法
对于导管相关感染,应定期更换导管,保 持导管入口处清洁干燥。
05
06
对于代谢并发症,应监测血糖、电解质等 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
并发症预防措施
定期评估病人情况, 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和 输注速度。
加强病人护理,注意 观察病人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 更换导管。
THANKS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选择依据
肠道功能状况
对于肠道功能尚可的重症病人,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肠道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食的重症病人,选择肠外 营养支持。

ICU的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呼吸)PPT课件

ICU的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呼吸)PPT课件

病例数 相关并发症:
低血糖 有症状低血糖 死亡率: ICU死亡(全部病人) ICU死亡(住ICU >5d) 医院死亡(全部病人) 医院死亡(住ICU >5d) 死于MOF与Sepsis, 并发症发生: 住ICU天(中位数,住ICU >5d ) 呼吸支持时间(中位数,>5d of 住ICU) 需要肾替代治疗 合并高胆红素血症 在ICU发生Sepsis
损伤中性粒细 胞与巨噬细胞 的杀伤能力及
补体功能
细胞因子 释放↑
诱导单核 细胞炎症
因子表达
18 .
应激性高血糖与预后
➢ 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 增加冠脉手术后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发生率 ➢ 增加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率与创伤烧伤后感染率 ➢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 ➢ 影响代谢与内环境平衡 ➢ 影响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因子的治疗的效果
传统血糖 控制
783
0.8% 0.0%
8.0% 20.2% 10.9% 26.3% 4.2%
15 day 12 day 8.2% 26.7% 7.8%
严格血糖 控制
765
5.0% 0.3%
4.6% 10.6% 7.2% 16.8% 1.0%
12 day 10.0 day 4.8% 22.4% 4.2%
0
RQ=Vco2/Vo2
1
0.7
糖类
脂肪
0.8
蛋白质
10 .
➢近来研究表明,降低膳食中糖类的比例, 可减少机械通气病人CO2的产生,而脂肪 具有较低的RQ,对RF病人更为有利
➢糖类供给量与Vco2及MV呈显著正相关
1.杨勤兵,林江涛. 稳定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11(2): 85-87 2.Juliet M, Liposky, Loren D, et al. Ventilatory response to high caloric load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 Care Med, 1994,22(5):796-802 3.聂秀红,林英翔,张洪玉,等. 碳水化合物热卡摄入比例变化对重症慢性肺疾病患者通气和代谢的影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1998,6(4):165-168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q4h回抽喂养管最大胃残留量50150ml喂养前需确认喂养管道的位置18胃肠道并发症腹泻腹泻常见原因和措施1原因措施输入速度过快减少或控制输入速速输入总量过多每小时增加20ml每天增加20mlh浓度过高稀释后输注温度过低调节房间温度或使用加热器营养液污染每天更换营养泵管营养液打开8h内用完冰箱内保存不超24h喂养前后冲洗管道营养液渗透压过合理渗透压为300500mosmoll膳食纤维缺乏增加膳食纤维含量监测患者每天钠的出入保持体液平衡19低蛋白血症纠正低蛋白后或配合pn抗生素菌落失调时家用肠道益生菌乳糖不耐受选用低乳糖成分的营养液消化吸收不良选用短肽类或氨基酸类肠内营养制胃肠道炎症治疗感染恢复肠道功能高血糖检查代谢情况强化胰岛素治疗腹泻原因及措施220粘膜损伤
合理渗透压为300-500mosmol/l
膳食纤维缺乏
低钠
增加膳食纤维含量
监测患者每天钠的出入,保持体液平衡 .
19
腹泻原因及措施2
低蛋白血症 抗生素 乳糖不耐受 消化吸收不良 胃肠道炎症 高血糖 纠正低蛋白后或配合PN 菌落失调时家用肠道益生菌 选用低乳糖成分的营养液 选用短肽类或氨基酸类肠内营养制 剂 治疗感染恢复肠道功能 检查代谢情况,强化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
常见于长期应用肠内营养而突然停止时
. 25
. 18
胃肠道并发症(腹泻)
腹泻常见原因和措施1
原因 输入速度过快 输入总量过多 措施 减少或控制输入速速 每小时增加20ml,每天增加20ml/h
浓度过高
温度过低
稀释后输注
调节房间温度或使用加热器
营养液污染
营养液渗透压过 高
每天更换营养泵管、营养液打开8h内用完,冰箱内保 存不超24h、喂养前后冲洗管道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指南提出的问题及推荐意见问题1: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推荐意见1:住院患者均应进行营养筛查;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营养评估。

门诊有明显摄入不足和体重下降等情况者,也应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证据B,强推荐,100.0%)。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能量或营养素缺乏的状态,进而导致人体组分改变,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下降,有可能导致不良临床结局。

住院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近年来国内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67%~31.02%,其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手术因素等有关;营养不良也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等。

通过对近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9.11%,合并营养不良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是营养良好患者的10倍。

多项研究证实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如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等。

首次营养筛查应当在患者入院后24 h内与问诊、体格检查等同时进行。

经筛查存在营养风险的应及时进行营养评估。

营养筛查和评估应由有相关执业资质并经过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完成,并及时将结果规范记录在病案首页上;经筛查暂无营养风险者,若住院时间较长,建议1周后再次筛查。

对于门诊患者,若伴有严重疾病或存在明显摄入不足或体重下降者,也应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

尽管已有多种营养筛查工具应用于临床和医疗机构,但其各有所长,其筛查的信度和效度受人种、生活习惯、身体组成、年龄及合并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尚无适合所有患者的营养筛查工具。

问题2:何种营养筛查方法适用于成人患者?推荐意见2: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可用于成人患者;住院、门诊、社区居家及医养机构的成人群体可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及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等进行营养筛查(证据A,弱推荐,99.3%)。

中国老年病患肠外肠内营养操作指南(2023)

中国老年病患肠外肠内营养操作指南(2023)

中国老年病患肠外肠内营养操作指南
(2023)
一、引言
本指南旨在为中国老年病患提供肠外肠内营养操作的指导,以帮助他们获得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

以下是操作指南的要点。

二、肠外营养操作
1.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 消化道功能丧失
- 营养不良或无法正常进食
- 重大手术后的短期营养补充
- 具有高代谢疾病的患者
2. 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
- 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
-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程度调整营养摄入量
- 确保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和速率正确
-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营养计划
3.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预防
- 注射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肝功能损害的预防和监测
- 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 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三、肠内营养操作
1.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 能够进食但无法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
- 消化道功能部分丧失但仍可利用的患者
- 必须经过消化道进食的患者
2.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 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配方
-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程度调整营养摄入量
- 确保肠内营养的给予方式正确
-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营养计划
3.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预防
- 便秘的预防和处理
- 营养不良的预防和监测
- 肠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营养不耐受症状的处理
四、结论
本操作指南提供了中国老年病患肠外肠内营养操作的指导。

希望通过合理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老年病患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操作。

*。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流程(五步法)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流程(五步法)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流程(五步法)目前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缺乏一个较为规范的流程,很多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不规范、效果不理想,甚至影响预后。

因此,制定并推广一个相对规范的流程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步ICU内预计3d以上不能经口进食及存在高营养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营养风险评估推荐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或危重症营养风险(NUTRIC)评分,NRS或NUTRIC超过5分的患者视为高营养风险。

第二步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等血流动力学稳定[推荐使用平均动脉压>65 mmHg(1mmHg=0.133 kPa),血乳酸<4 mmol/L且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至去甲肾上腺素<0.2 μg·min-1·kg-1的标准后再行营养支持。

第三步开始营养支持前,先对患者进行胃肠功能评估,推荐使用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胃肠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患者,采用初始25 ml/h整蛋白肠内营养配方;胃肠功能重度损害的患者,采用10~15 ml/h预消化肠内营养配方;对于胃肠功能重度受损患者暂缓肠内营养,其中高营养风险患者3~5 d内从小剂量开始启用肠外营养,低营养风险的患者7~10 d后启用肠外营养。

第四步对于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应进行误吸风险评估,低风险患者肠内营养从鼻胃管入,而高风险患者则从鼻肠管入。

第五步肠内营养实施后,每4~6 h进行耐受性评分或监测胃残留量(GRV),至少2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0~1分的患者加量,1~2分的患者维持原速度,3~4分或者GRV>500 ml 的患者需减慢速度,评分超过5分或GRV>500ml 3次的患者则需暂停或更换营养途径。

肠内营养实施期间需每天评估耐受性,逐渐增量至目标热量;7~10 d后如果实际热量摄入仍不能达到目标量,则需添加肠外营养渐至目标热量,同时每天继续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肠内营养,具体流程见图1。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引言: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管理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肠内及肠外营养是常用的方法。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鼻饲管、胃管、肠造瘘管等途径,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肠道,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将营养物质输入血液,供给患者全身所需的营养。

一、适应证:1.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包括口服困难、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瘘口、肠损伤等病情。

2.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包括胃肠道完全性功能失调、吸收不良、重大手术后等病情。

二、操作步骤:1.肠内营养操作步骤:(1)选择适当的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等进行选择。

(2)准备好营养配方,按照医嘱进行浓度调整和温度调节。

(3)选择合适的营养导管,根据口腔、食管、胃、肠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导管。

(4)准备好导管,插入导管到合适的位置,固定好导管。

(5)将营养配方逐渐注入导管,注意调整注入速度和容量。

(6)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反应,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和操作方式。

2.肠外营养操作步骤:(1)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等进行选择。

(2)准备好肠外营养配方,按照医嘱进行浓度调整和温度调节。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途径。

(4)准备好静脉输液装置,将肠外营养配方连接到输液装置。

(5)将输液装置连接到静脉途径,按照医嘱调整输液速度。

(6)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肠外营养的耐受性反应,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和操作方式。

三、操作注意事项:1.营养物质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配方。

2.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导管或途径的通畅性和完整性,并消毒操作区域,避免感染的发生。

3.操作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温度应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对肠道或血管造成不良刺激。

4.营养物质的注入速度要缓慢逐渐增加,避免急性肠道反应的发生。

5.患者在接受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以调整营养配方和操作方式。

[医药]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

[医药]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

ICU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 )1表:CSPEN-ICU否否否ICU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 )2表:CSPEN-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ICU -营养制剂的选择是是是是是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3表:CSPEN-ICU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4表:CSPEN-ICU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肠外肠内营养与危重病学协作组 CSPEN-ICU】A. 临床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的时间(早期或晚期)1.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稳定-包括药物、呼吸机等治疗措施控制下)情况下才能进行。

(A)2.危重病患者APACHII>10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

(A)3.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A);危重病患者在入ICU后24小时~72小时开始。

(C)B、营养支持途径(肠外营养支持PN或肠内营养支持EN)4.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

(A级)5.经胃肠道不能到达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患者,应考虑PN支持,或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

(A级)C、营养支持部位(胃、肠道)、能量6.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首选经胃途径。

(C);对胃内营养具有高风险的危重病患者可选择空肠营养。

(A级)7.存在严重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可尝试应用辅助胃动力药物(胃复安等)改善胃肠道动力。

(C)8.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建议经周围静脉输注(B);PN支持时间预计>10~14天,建议采用CVC或PICC置管(B);中心静脉导管头部应位于上腔静脉内(A);中心静脉穿刺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可能较佳(C)。

―――证据及参考文献(参见导管组指南)9.危重病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原那么(20 - 25 kcal/kg•day);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25-30)。

(C 级)本部分编写人员:石俊;江华;何振扬;陶晔璇;王新颖;李元忠。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肠梗阻
肠道缺血 严重腹胀或 腹腔间室综合征
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 甚至肠坏死、肠穿孔
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返流及吸入 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循环功能 进一步恶化
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 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实施时机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患 者 类 型
肝功能不全及 肝移植围手术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慢性呼吸衰竭 心功能不全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常见
营养摄入障碍
入住前已有营养不良
重症患者营养不良
≈ 50%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营养需求改变 营养丢失增加
Kim H, et al. J Crit Care 2012;27:702-13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肠外营养 vs. 肠内营养:感染并发症
P=0.0001
早期肠内营养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目的
维持全身与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
手段
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手段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脓毒症和MODS 创伤 急性肾功能衰竭 高代谢状态且途径异常;对外源性营养 底物利用率低,对蛋白消耗增幅增大 胃肠屏障功能损害严重 肾脏排泄功能的可逆性急剧恶化,发展 过程中出现多种代谢改变 (机体容量、 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蛋白质与能量)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逐渐加重 高分解代谢,很快出现严重负氮平衡和 低蛋白血症,糖利用率及糖耐量降低 代谢率高,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低蛋 白血症等心脏恶病质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ICU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 )1表:CSPEN-ICU



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2表:CSPEN-ICU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ICU-营养制剂的选择
2
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3表:CSPEN-ICU
3
ICU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流程图(EN)4表:CSPEN-ICU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肠外肠内营养与危重病学协作组 CSPEN-ICU】
A. 临床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的时间(早期或晚期)
1.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稳定-包括药物、呼吸机等治疗措施控制下)情况下才能进行。

(A)
2.危重病患者APACHII>10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

(A)
3.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A);危重病患者在入ICU后24小时~72小时开始。

(C)
B、营养支持途径(肠外营养支持PN或肠内营养支持EN)
4.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

(A级)
5.经胃肠道不能到达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患者,应考虑PN支持,或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

(A级)
C、营养支持部位(胃、肠道)、能量
6.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首选经胃途径。

(C);对胃内营养具有高风险的危重病患者可选择空肠营养。

(A级)
7.存在严重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可尝试应用辅助胃动力药物(胃复安等)改善胃肠道动力。

(C)
8.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建议经周围静脉输注(B);PN支持时间预计>10~14天,建议采用CVC或PICC置管(B);中心静脉导管头部应位于上腔静脉内(A);中心静脉穿刺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可能较佳(C)。

―――证据及参考文献(参见导管组指南)
9.危重病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原则(20 - 25 kcal/kg•day);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25-30)。

(C级)本部分编写人员:石俊;江华;何振扬;陶晔璇;王新颖;李元忠。

修改稿:2006年9月2日北京CSPEN常委会讨论通过。

2006年9月14日天津全国指南工作会上:发布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