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非 之 道 德 观

合集下载

《老子韩非列传》(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老子韩非列传》(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老子韩非列传》(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展开全文老子韩非列传原文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老子与《道德经》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出处解释及赏析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出处解释及赏析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摘自:《说苑·杂言》解释: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杂言: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

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

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大夫种存亡越而霸,句践赐死于前;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

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

故箕子去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

夫暴乱之君,孰能离絷以役其身,而与于患乎哉?故贤者非畏死避害而已也,为杀身无益而明主之暴也。

比干死纣而不能正其行,子胥死吴而不能存其国;二子者强谏而死,适足明主之暴耳,未始有益如秋毫之端也。

是以贤人闭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后合;故言无不听,行无见疑,君臣两与,终身无患。

今非得其时,又无其人,直私意不能已,闵世之乱,忧主之危;以无赀之身,涉蔽塞之路;经乎谗人之前,造无量之主,犯不测之罪;伤其天性,岂不惑哉?故文信侯、李斯,天下所谓贤也,为国计揣微射隐,所谓无过策也;战胜攻取,所谓无强敌也。

积功甚大,势利甚高。

贤人不用,谗人用事,自知不用,其仁不能去;制敌积功,不失秋毫;避患去害,不见丘山。

积其所欲,以至其所恶,岂不为势利惑哉?诗云:“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此之谓也。

子石登吴山而四望,喟然而叹息曰:“呜呼悲哉!世有明于事情,不合于人心者;有合于人心,不明于事情者。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1、四维:礼、仪、廉、耻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

《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不蔽恶,则行自全。

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2、五常:仁、义、礼、智、信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

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

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

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

“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

”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

”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子曰:仁者,爱人。

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

“刚、毅、木、讷,近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原文及翻译一、原文经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

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

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尸桥>。

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夫少室周。

经二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

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

故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虽有驳行,必得所利。

简主之相阳虎,哀公问“一足“。

经三失臣主之理,则文王自履而矜。

不易朝燕之处,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

经四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

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

夫为门而不使入委利而不使进,乱之所以产也。

齐侯不听左右,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群臣,则钜不费金钱,孱不用璧。

西门豹请复治邺,足以知之。

犹盗婴儿之矜裘与跀危子荣衣。

子绰左右画,去蚁驱蝇。

安得无桓公之忧索官与宣主之患臞马也?经五臣以卑俭为行,则爵不足以观赏;宠光无节,则臣下侵逼。

说在苗贲皇非献伯,孔子议晏婴。

故仲尼论管仲与孙叔敖。

而出入之容变,阳虎之言见其臣。

而简主之应人臣也失主术。

朋党相和,臣下得欲,则人主孤;群臣功成名就举,下不相和,则人主明。

阳虎将为赵武之贤、解狐之公,而简主以为枳棘,非所以教国也。

经六公室卑则忌直言,私行胜则少公功。

说在文子之直言,武子之用杖;子产忠谏,子国谯怒;梁车用法而成侯收玺;管仲以公而国人谤怨。

说一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所跀者守门。

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

”卫君欲执孔子。

孔子走,弟子皆逃。

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

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

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

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孔子曰:“善为利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通关宝典(新高考版)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导学案班级:姓名:【真题演练】(2023新高考卷Ⅰ)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2022新高考卷Ⅰ)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方法指导】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雅、达;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补、删、换、调、贯一、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⒉庐陵文天祥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点小练: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二程语录——精选推荐

二程语录——精选推荐

卷一论道篇子曰:道外无物,物外无道。

在父子则亲,在君臣则敬。

有适有莫于道,已为有间,又况夫毁发而弃人伦者乎?子曰:立言所以明道也。

言之而知德者厌之,不知德者惑之,何也?由涉道不深,素无涵蓄尔。

子曰:传道为难,续之亦不易。

有一字之差,则失其本旨矣。

或谓惟太虚为虚。

子曰:无非理也。

惟理为实。

或曰:莫大于太虚。

曰:有形则有小大,太虚何小大之可言?子曰:有者不可谓之无。

犹人知识闻见数十年之后,一旦念之,昭昭然于心,谓之无者,非也。

谓之有者,果安在哉?或问:诚者,专意之谓乎?子曰:诚者,实理也,专意何足以尽之?吕大临曰:信哉!实有是理,故实有是物。

实有是物,故实有是用。

实有是用,故实有是心。

实有是心,故实有是事。

故曰:诚者,实理也。

或问:介甫有言:尽人道,谓之仁;尽天道,谓之圣。

子曰:言乎一事,必分为二,介甫之学也。

道一也。

未有尽人而不尽天者也。

以天人为二,非道也。

子云谓: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亦犹是也。

或曰:干,天道也;坤,地道也。

论其体则天尊地卑,其道则无二也。

岂有通天地而不通人?如止云通天文地理,虽不能之,何害为儒?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之可闻。

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命在人则谓之性,其用无穷则谓之神。

一而已矣。

子曰:阴之道,非小人也。

其害阳,则小人也;其助阳成物,则君子也。

利非不善也,其害义则不善也,其和义则非不善也。

子曰:诚则无不敬。

未至于诚,则敬然后诚。

子曰:诚无不动者。

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

或问:子所定昏礼,有婿往谢之仪,何谓也?子曰:是时也。

以今视古,气之淳漓不同矣。

今人之寿夭貌象,与古亦异,而冕服俎豆未必可称也。

圣人之主化,犹禹之治水耳,顺之而不逆,宜遵之而不违。

随时之义,亦因有此焉。

子曰:天下之害,皆以远本而末胜也。

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淫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伐。

先王治其本者,天理也。

后王流于末者,人欲也。

损人欲以复天理,圣人之教也。

2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2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暑期必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道德词源

道德词源

道德词源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中国传统道德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

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

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

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

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

《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

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

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

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

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

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

盐铁论——精选推荐

盐铁论——精选推荐

盐铁论国学> 子部> 儒家> 盐铁论> 正文《盐铁论》卷一本议第一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

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

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

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

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

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

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

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

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

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

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

故以罢之为便也。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

《孟子》原文翻译大全

《孟子》原文翻译大全

《孟子》原文翻译大全《孟子》原文翻译大全《孟子》四书之一。

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

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

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主要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的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子思门人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实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个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个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称“巨(钜)子”。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出处、解释及赏析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出处、解释及赏析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出自:唐代韩愈的《原道》解释:就是博爱即称之为仁,合乎仁的行为即称为义。

原文:《原道》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

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入于彼,必出于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

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

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

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

为之君,为之师。

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

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

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

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

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

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

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的主要资料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的主要资料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的主要资料2021年08月24日礼拜五09:13 P.M.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

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

教材取前一种说法。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他以为"道"就是"无"。

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成心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

"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猜想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两边彼此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两边会彼此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可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点,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做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

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

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趋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

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答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期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初期奴隶社会。

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道德经》《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亦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大体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

道德经二章心得感悟(精选10篇)

道德经二章心得感悟(精选10篇)

道德经二章心得感悟(精选10篇)道德经二章心得感悟(篇1)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

比起像大众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在一个惬意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略。

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

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

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浮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吸收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

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

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里。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

”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光便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

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

现在,我依然带着年轻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

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浮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

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道家的政治思想

道家的政治思想

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一、道家概述“道家”并非是后人想象中的一个如同“儒家”“墨家”“法家”那样的一个学术和思想流派,先秦没有“道家”之称。

“道家”之称是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始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其实,司马谈在这里所说的“道家”,更象是汉初的黄老之术,或汉初的道教。

如果说,儒、墨两家在战国初期都已成显学的话,那么道家在当时却未必是一个传承脉络明确的流派,甚至思想也不那么一致和清晰。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儒者以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墨者以严密的组织关系,两者均可以在历史上理出他们思想传承延续的轨迹,而道家则很难确立其起源和传续的痕迹,只能说当时有一批知识人有一种大体一致的思想倾向,成为了一种思潮。

例如,孔子的生卒及传承都有详细的记载,而老子则不同,其生活的年代及传承,很早就搞不清楚了。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最早记载了老子,其中提到的“老子”“李耳”“老聃”“老莱子”“太史儋”,是不是一个人,司马迁也搞不清楚,还说老子活了160岁或200余岁,但很慎重,没有说肯定。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只能大体说,老子与孔子大体同时,他有感于礼教对人性的桎梏(gu),决意弃世,西出函谷关,西出函谷关后,不知到那里去了。

《老子》的成书年代也成问题,现在认为是老子后学根据老子言论记述而成,约在战国初期。

道家的自我意识与儒家和墨家有明显的不同。

儒家有宗师、有师承,墨家有组织,道家在这方面是欠缺的。

但道家也有自己微弱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道家有树立旗帜和宗师的倾向。

道家的旗帜和宗师就是老子和黄帝。

后人成道家为“黄老之言”或“黄老之术”,就是树黄帝和老子为宗师。

在先秦道家著作中,《庄子》对黄帝有褒有贬,一派是贬斥黄帝,认为在黄帝之前,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天性自然,悠然自得,但这种自然的生活被黄帝搅乱了,他发明了仁义,搅得人心不安,人类失去了自然状态,离道越来越远,每况愈下,如《至乐》《缮性》《天运》《秋水》《在宥》《天地》《盗跖》篇;另一派是褒扬黄帝,认为黄帝是道的体现,是大彻大悟的“至人”,如《大宗师》《齐物论》《天道》《知北游》《天道》《山木》《徐无鬼》篇。

德道经

德道经

《德道经》全文:第一章:论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其至之也。

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贱之为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

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

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觐殷死,议而教人。

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七章:立戒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八章:请靓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如绌。

躁胜寒,靓胜炅。

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第九章:知足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

文言文:贾谊《过秦论》原文译文

文言文:贾谊《过秦论》原文译文

【导语】《过秦论》是汉代名⼠贾谊政论散⽂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这篇⽂章总结了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是见解深刻⽽⼜极富艺术感染⼒的⽂章。

下⾯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过秦论》原⽂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荒之⼼。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诸侯。

于是秦⼈拱⼿⽽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合从缔交,相与为⼀。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忠信,宽厚⽽爱⼈,尊贤⽽重⼠,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之众。

于是六国之⼠,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攻秦。

秦⼈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秦⽆亡⽮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

秦有余⼒⽽制其弊,追亡逐北,伏⼫百万,流⾎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

强国请服,弱国⼊朝。

延及孝⽂王、庄襄王,享国之⽇浅,国家⽆事。

及⾄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御宇内,吞⼆周⽽亡诸侯,履⽽制六合,执敲扑⽽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

胡⼈不敢南下⽽牧马,⼠不敢弯⼸⽽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以愚黔⾸;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精卒陈利兵⽽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以为关中之固,⾦城千⾥,⼦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古诗原道翻译赏析

古诗原道翻译赏析

古诗原道翻译赏析《原道》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

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原文】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2〕,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彼以煦煦为仁〔3〕,孑孑为义〔4〕,其小之也则宜。

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

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5〕,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6〕;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入于彼,必出于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7〕。

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8〕,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9〕。

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10〕,今之为民者六〔11〕。

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12〕。

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

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

为之君,为之师。

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

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13〕。

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14〕,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15〕。

老子道德经第1---81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1---81章原文及译文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道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道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其的著作和思想分别为什么?道家代表人物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说法,道家学者有两个来源:一是如司马谈一类的史官,他们带给道家的,是经世致用的传统,《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道家书籍,绝大多数也是讲述历史上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二是如庄子一般的放者,他们带给道家的,按古人的说法,是隐逸和出世的传统;按西方人的说法,是个人主义和政治不合作的传统。

下面是道家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

1、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公认的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司马迁语),代表作是《道德经》。

其身世没有确定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三种观点:一说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

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二说老子是老莱子;三说太史儋即老子。

后人对这几种说法有不同的观点,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2、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文哲大家,宋国蒙人,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重要开创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

主张尊重天性,逍遥处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睥睨于万物”,代表作品为《庄子》。

3、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生卒年不详,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老,主张“秉要执本,清虚无为”(汉朝学者刘向语)、“贵虚”、“贵正”。

现存《列子》八篇,是东晋张湛所辑。

4、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是老子之后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贵生”、“重己”、“为我”,其名言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5、文子:老子的弟子,与卜商子夏同时,而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

现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认为是汉以后的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所以确证是先秦著作无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之道德观
来源:光明日报
韩非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

有些论者据此便认为,他唯法为务,完全否认道德的作用。

其实,韩非在主张以法治国的同时,认为道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是从他那个时代的治国原则和方略上说的。

道德不作为治国的原则,但可以作为治国的辅助。

韩非说:“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五蠹》)显然,这既突出地反映了韩非的法制思想,也体现出他对道德在治国作用中的认知。

韩非在强调厚赏重罚、信赏必罚的同时,主张用“誉”、“毁”来辅助赏罚,即是用道德的力量来促进法制的施行。

韩非的根据是:其一,毁誉与赏罚合则赏罚更有效。

他强调:“明主之道,赏必出乎公利,名必在乎为上。

”(《八经》)奖赏的目的是鼓励民众和官吏去做事,因此一定要给予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荣誉也一定要给予替君主效劳的人。

另一方面,“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八经》),即赞誉和奖赏一致,贬斥和处罚同行。

对奖励的行为以荣誉相辅,以示肯定和提倡;对惩罚的行为以恶名相加,以示否定和杜绝。

在韩非看来,如果法律支持的得不到道德上的称誉,那么奖赏将起不到鼓励人们守法的作用,如果法律反对的得不到道德的谴责,那么惩罚将起不到禁止犯罪的作用。

“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


其二,毁誉与赏罚相悖则乱。

“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

今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

……夫吏之所税,耕者也;而上之所养,学士也。

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可得也。

……夫斩首之劳不赏,而家斗之勇尊显,而索民之疾战距敌而无私斗,不可得也。

国平,则养儒、侠;难之,则用介士。

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

……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乱王之道也。

”(《显学》)在韩非看来,受到奖赏却得不到舆论的赞誉,而得到赞誉的又不是为国家出力的人,那就会发生混乱。

在《六反》篇中,韩非列举了对国家无益却反而受到社会舆论赞赏的六种人: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学道立方, 离法之民也,游居厚养, 牟食之民也,语曲牟知, 伪诈之民也,行剑攻杀, 暴憿之民也,活贼匿奸,当死之民也。

而真正对国家有利的六种人则是:赴险殉诚,死节之民也;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嘉厚纯粹,整谷之民也,重命畏事,尊上之民也,挫贼遏奸,明上之民也。

这种“赏者有诽,不足以劝,罚者有誉,不足以禁”(《八经》)的状况,起不到鼓励和震慑的作用。

韩非对君主的道德是非常重视的。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君主起码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
要圣明,要作“明主”。

在韩非看来,能真正实行法制的君主只能是有德行的君主。

他希望有像尧舜那样的贤明的君主:“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

”(《安危》)第二,要重视民心。

在韩非的心目中,民心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天时”。

他说:“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

”(《功名》)禁令能先治本的才有效,用兵能服民心的才能胜,圣人治理民众,因为先治本,所以能强大;因为先服心,所以能取胜。

第三,立信立德。

韩非强调“信”为君主必具之德,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

在韩非看来,君主是政令的发布者,君主守信,才能树立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君主对人民诚信无欺诈,是安定国家、实现富国强兵的关键之一。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安术:……七曰有信而无诈。

”(《安危》)韩非认为,君主的信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外储说左上》)。

韩非认为,官吏是君主的帮手,在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韩非看来,臣子应具备如下之德:其一,公正廉明。

韩非指出:“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

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外储说左下》)要求官吏严以律己、正直无私,不避权贵、严格执法,尽臣子应尽本分。

韩非提出大臣应秉公荐才,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外储说左下》)。

韩非认为,如果官吏都能公正廉明,那么国家就能呈现出清明盛世的情景:“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利,货赂不行,是境内之事尽如衡石也。

”(《八说》)其二,要有所长。

韩非盼望有贤臣,认为没有贤臣就治理不好国家。

他心目中的贤才是指有能力的法术之士。

其人格素质:在价值目标上,以“公义”为宗旨,“去私心行公义”;(《饰邪》)“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饰邪》)。

在处世态度上,既有变故革新之精神,又有刚毅正直之品质。

在办事作风上,能明察与实干,反对华而不实、言行不一,“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孤愤》)。

其三,忠诚务实。

在韩非看来,为人臣必须具备“忠”的品质,并且应当把为君主“尽忠”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

“忠”的内涵:一是绝对的忠,不允许有丝毫的犯主。

“忠臣之事君也”,“所谓忠臣,不危其君。

”(《忠孝》)为臣应当“北面委质, 无有二心。

”(《有度》)二是臣对君之“忠”是“公忠”,是天下“公义”,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三是“忠”应当符合“法”的要求,“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

”(《南面》),“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者为忠臣。

”(《忠孝》)由此,韩非把尊君事主的主张发展到了极致,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忠孝》)。

这一思想后被发展为“三纲”, 使“忠”的思想成为封建道德的重要内容,成为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政治伦理原则。

(廖海花作者单位:福建三明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