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五年级科学《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实验教案
五年级科学《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1. 铁钉生锈的原因。
2. 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铁钉生锈条件的理解。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 铁钉、砂纸、水、植物油、容器、试管架等实验器材。
2.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铁钉,引导学生观察铁钉的表面。
2. 提问:你们知道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吗?3. 学生分享已知知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实验器材。
3.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三、交流与分享(5分钟)1. 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铁钉生锈的原因。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2. 学生观察生活中铁制品的生锈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铁钉生锈的原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交流与分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拓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铁锈的组成和性质。
2. 学生了解铁锈对铁制品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1. 教师提出实验拓展问题:铁钉在不同的液体中是否会生锈?2.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拓展实验。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地球与月亮实验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地球与月亮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月亮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理解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包括引力、自转和公转。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地球和月亮的运动特点。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小球(代表地球)、篮球(代表月亮)、绳子、地图。
2. PPT或黑板、粉笔。
3. 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特点,并问一些问题,如地球有什么形状?地球上有哪些地理特点?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所学的知识来回答。
二、新知呈现(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简单介绍地球和月亮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
2. 解释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引力关系,并用示意图进行说明。
3.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用地图示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
同时,提问学生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按照实验准备中的材料,将小球用绳子吊起,代表地球。
将篮球放在一定距离的桌面上,代表月亮。
2.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实验组。
3. 老师指导学生们进行实验。
每个实验组成员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一个同学拿着绳子转动代表地球的小球,另一个同学观察代表月亮的篮球的运动变化。
4. 实验完毕后,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总结实验结果,并观察和记录下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
四、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们展示实验记录,并邀请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描述代表地球的小球在自转和公转时,代表月亮的篮球的运动变化,以及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引力关系。
2. 学生们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月亮是如何影响地球的?五、知识总结(10分钟)1. 老师总结刚才的讨论,并归纳出地球和月亮的运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笔记记录,梳理所学的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核心素养目标)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案设计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科学聚焦1.回顾:研究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2.思考:观察、比较实验中的种子发芽情况,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二.科学探索不同实验小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
1.分析整理数据(1)【小组汇报交流】①我们小组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的实验。
②我们小组的绿豆种子发芽情况是……(2)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统计表。
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童我们的解释第一组实验组对照组第二组实验组对照组(3)集体思考:a.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b.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是否一致?说明了什么?c.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4)实验2号组■有土壤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1号组•无土壤1212O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2号组■有土壤1212O1号组■无土壤件绿豆种子发芽的:厂」7~l温度、水分和空气中■1tt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分2.阅读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
C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o C,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移植绿豆芽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以后会怎么样?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到花盆里,放到合适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移植步骤①准备好移植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一个带有排水孔的花盆2个,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个勺、一些水。
②把土壤填至花盆的1/3处,用工具把发芽的绿豆从种植盒(杯)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
③轻轻地疏松一下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两三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土壤。
④给花盆彻底浇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
三.科学研讨根据全班的汇报和分享,我们可以得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教案(精品)
给试管里的水加热
实验材料:火柴1盒、酒精灯1个、试管1支、烧杯1个、试管夹1个、试管架1个、水等
适用学生:五年级(下)
实验步骤:
1.用烧杯取水,用烧杯往试管中倒水,倒入的
水不要超过试管容量的 1/3。
2.从试管底部套入试管夹,试管夹夹持的位臵
在距离试管口 1/3 处。
手拿试管夹的长木柄处,不
要用大拇指按在试管的短柄上。
安装好试管放在试
管架上。
3.用一只手扶住灯身,另一只手拿下灯帽,把
灯帽倒扣在桌子上。
手持火柴棒,将火柴头沿火柴
盒侧面由内向外,用力将火柴划燃。
用火柴从灯芯
底部向上点燃酒精灯。
甩灭火柴,火柴梗放在污物
桶中。
4.先检查试管外壁,如果有水珠用干抹布去掉水珠。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加热时要一直上下来回晃动使试管
里的水受热均匀。
试管要倾斜 45°。
试管口勿朝向有
人的地方。
观察加热过程中的现象。
5.加热完毕,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一手扶住灯体,一手拿着灯帽从侧面快速盖灭酒精灯火焰。
火焰熄灭
后再盖一次。
试管冷却后要把试管夹从试管底部撤
出并清洗试管。
实验结论:加热一会儿会看到试管内壁有小水珠,试管内水先冒小泡泡后冒大泡泡,水中的泡泡越冒越大,同时上升,当上升到水面时破裂。
试管内壁的小水珠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
水沸腾后有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说明水沸腾会快速的把水变成水蒸气。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七单元实验报告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七单元实验报
告教案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物体燃
烧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材料
- 蜡烛
- 火柴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场地,确保安全。
2. 每个小组领取一支蜡烛和适量的火柴。
3. 小组成员围坐在桌子前,保持安静。
4. 老师在黑板上提问:要点燃蜡烛,我们需要哪些条件?
5.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条件:蜡烛、火柴。
6. 老师向学生解释:蜡烛是物体燃烧的原料,火柴是引燃蜡烛
的工具。
7. 老师点燃一支蜡烛,学生观察火焰的特点和变化。
8. 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如火焰的形状、颜色和燃烧情况等。
9.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
10. 整理实验材料,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学生深入了解了物体燃烧需要的条件,观察并记录了火焰的特点和变化,加深了对物质燃烧的认识。
实验拓展
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的物体进行燃烧实验,比较它们的燃烧特点和条件。
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火焰的结构和分类,扩展对燃烧现象的认知。
实验评价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体燃烧需要的条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浮力实验教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案是关于浮力和实验的,这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
这个教案将帮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作用,以及如何用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原理。
让我们一步一步地了解这个教案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作用;2. 学生能够知道通过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原理;3. 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合作,培养课堂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实验设置: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水槽,一块木板、石头和若干硬币;2. 教学材料: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3. 教学工具:计算器、笔记本电脑等。
三、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我们需要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浮力。
在讲解浮力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例如图片和视频,通过对有关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进行展示和解释。
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开放式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们思考和综合运用浮力的原理。
2. 实验操作在讲解完浮力的原理之后,我们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个透明的水槽和一块木板。
我们可以通过把石头放在水槽中,让学生们观察石头下沉的现象。
接着,我们再把木板放在水槽中,让学生们观察木板浮起来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向水中投入若干硬币,观察硬币的位置变化来进一步解释浮力的原理。
3.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学生们应该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在水上,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下沉。
这个结论也就是浮力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中,教师需要重点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疑问解答,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实验结果及其意义,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浮力的原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适当的知识回顾环节,让学生们可以巩固和加深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同时,在实验环节中,也需要设置适当的安全措施,保证学生们安全进行实验。
经过这个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什么是浮力、浮力的作用以及如何验证浮力的原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计制作水钟》教案(精品)
设计制作水钟
实验器材:饮料瓶2、剪刀1、笔1、电子停表1、水等
适用学生:五年级(下)实验
步骤:
1.讨论水钟设计方案(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是泄水
型还是受水型?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如何来划分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2.根据讨论结果制作一个滴漏,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记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 分钟和5 分钟时的
水位刻度。
3.依水位来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 分钟~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4.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检测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比较准确。
5.改进水钟。
实验结论:通过一定的装臵,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较清晰准确地描述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记录有关研究结论。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3、能将鱼类特点与池塘环境相联系,知道鱼的外形及行为特点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通过探究,讨论归纳鱼类共同特点。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鱼类及相关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重点: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池塘鱼类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玻璃鱼缸)、瓷盘、镊子、纱布条、塑料绳、木片、滴管、水、家乡池塘中的典型鱼类(如鲫鱼)、毛巾或卫生纸。
3、各种水生动物(不一定是鱼类)的图片或课件。
4、家乡池塘中的小型鱼类活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搜集信息资料(1)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的池塘中生活的几种鱼,谁知道这是几种什么鱼?(2)在我们家乡的池塘中,还生活着哪些鱼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争议的动物板书在黑板一侧,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归类)。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2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和实验设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核心素养目标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2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并从中总结规律。
2.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实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条件变化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光照、水分、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来观察这些因素。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种子发芽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种子在家庭菜园的发芽率?”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种子发芽实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种子是如何发芽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种子发芽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种子发芽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种子发芽的基本原理,并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
五年级下《激光》科学实验教案探究
五年级下《激光》科学实验教案探究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科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科学实验教案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本文就五年级下《激光》科学实验教案进行探究,并以探究方法为串联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教学目的与教材分析本次实验以五年级下《激光》为教材,旨在通过实验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激光并重点了解激光光线的直线特性。
本次实验将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实验的教学重点是激光光线的直线特性,也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线,与普通的光线不同之处在于激光光线有较强的直线特性。
教学难点是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计量。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一)引入教师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激光与普通光线的区别,并由此展开激光课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用到激光的地方,通过引出问题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和好奇心,加深他们对“激光”的认识和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生活中已经广泛应用了激光,例如光盘的读取、商场的安全检测等。
(二)实验探究实验器材:纸箱、玻璃杯、手电筒、合适长度的直尺、一支激光笔、一张白纸实验过程:1、制作光路将手电筒放入纸箱中,上下向侧面开一小口,从中传出的光线进行透过玻璃杯并激光按照直线传导的过程。
实验还需用到直尺以测定光线的直线传导长度。
2、实验步骤①用铅笔在玻璃杯上勾勒出激光照射出来的轮廓,再把玻璃杯拿掉。
②让一名同学握住激光笔,在玻璃杯照射出的点处向纸上按压激光笔,记录下激光笔的位置。
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和照射角度,重新进行实验,记录下所有测量数据。
3、实验记录根据不同的组合测量,记录下激光光路的长度数据,并分析光线走向是否符合直线光传导的特性。
(三)实验讨论将孩子刚刚记录下的数据放到白纸上进行图形展示和讨论,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直线光传导的特性。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5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5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1有趣的蜗牛活动目标:1、能大胆观察蜗牛,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观察。
2、敢于探索,发展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组观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2、记录纸笔若干活动过程:1、谈话:春天的小动物――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对春天的动物的认识2、户外:找蜗牛3、观察蜗牛A:引导孩子们观察蜗牛。
――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各种工具来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
B:分享个自的经验4、介绍“我知道的关于蜗牛的知识”5、讲讲“我对蜗牛一些的问题”6、小结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2帮小金鱼换水【活动目标】1、透过动手操作、探索等方式来了解虹吸原理,尝试利用虹吸原理帮鱼缸换水。
2、尝试根据猜测和实践填写记录表,学习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3、乐意参与实验,对虹吸原理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吸管,酸奶勺子,一次性盒子,金鱼缸,针筒一次性杯子,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教师拿好吸管两头,放进鱼缸里,开始往下流水)师:小朋友,我们人类生存都离不开呼吸,那小金鱼是怎样在水里是怎样呼吸的呢?师:小金鱼在水里是靠腮呼吸的。
二、视频停止(小金鱼生活在很脏的水里)师:看这画面上的小金鱼怎样了?(水很脏,需要换水)师:那你有什么办法帮小金鱼换水,能够让小金鱼不从鱼缸里出来?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那我们来看看视频里的老师是怎样帮小金鱼换水的?幼儿观看视频,教师捏住吸管两头,一头先放进鱼缸里,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水开始流动。
三、探索让吸管满水的方法。
师: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换水的?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师:为什么视频中的老师和你用同样的材料,她能够让鱼缸的水流下来,你不能够呢?小结:让我们一齐来看看老师的吸管中有什么秘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实验第1课《观察与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讲述科学家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实验要遵循科学原理。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2课《观察与实验的应用》教学过程:(1)讲解观察与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长度、温度等。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3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1)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4课《认识动物》教学过程:(1)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动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第5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过程:(1)讲解地球的形状:通过地球仪介绍地球的形状。
(2)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地球的形状对人类的影响。
第6课《太阳与月亮》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与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光和热、月亮的相位变化等。
(2)观察太阳与月亮: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月亮,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太阳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
4.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7课《环保意识》教学过程:(1)讲解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必要性。
科学探究之摆实验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背景摆实验是五年级下册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实验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判断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进行摆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更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请注意在本节课中,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到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培养出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教学目标1.了解摆的物理规律,理解什么是单摆、什么是简谐运动。
2.掌握测量摆的周期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3.掌握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1.掌握测量摆的周期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2.掌握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1.理解什么是单摆、什么是简谐运动。
2.对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摆线、重物、计时器等。
2.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3.纸张、笔、尺子等。
课前准备1.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教学用品。
2.准备好课件和黑板材料。
3.提前进行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的了解和研究。
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展示PPT,介绍单摆的概念,给学生讲解单摆的作用和式子。
同时,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单摆的运动是什么样的,与什么有关。
2.示范实验与讲解老师示范实验,讲解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逐渐明确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3.实验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不断调整变量,测定摆的周期,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实验结果,指出误差并提出改进方法,深入剖析实验的原理和规律。
4.整合性环节结合实验成果,让学生讨论并分享,理清摆实验中的物理规律和相关知识,发现实验中的科学奥秘。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实验与自然现象有何联系,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5.总结环节总结摆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帮助学生梳理上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1.启发性问题引导式授课,引导学生参与营造课堂氛围。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
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在水中,砖块沉入水底,木块则浮在水面上。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砖块会沉入水底,而木块会浮在水面上呢?这和物体的什么性质有关?4、教师给出“密度”的概念,并解释密度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学生根据所学概念,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二、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1、教师演示实验:在水槽中放入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改变,它的沉浮状态会发生变化吗?3、小组实验一:学生在水槽中放入不同的物体,记录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然后,学生通过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改变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4、小组实验二:学生在水槽中放入萝卜和橡皮,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然后,学生用小刀将萝卜切成小块,将橡皮切成小片,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再次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掌握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时沉浮状态不改变的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介绍了一堂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实验课。
首先,教师将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并出示砖块和木块,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板书了“沉”和“浮”两个字。
然后,教师出示塑料块,让学生猜测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再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它的沉浮情况,并板书了“浮”字。
在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面,教师从小袋子里取出了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和橡皮。
教师以小石块为例,让学生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两行“预测”和“理由”的填写,并建议用箭头符号表示沉浮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表格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滴漏实验》教案(精品)
滴漏实验
实验器材:盖上有小孔的饮料瓶1、量筒1、铁架台1、电子停表1
适用学生:五年级(下)
实验步骤:
1.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慢流出。
2.在瓶子里装300 毫升的水,下面用量筒接住从瓶子中漏出的水。
3.观察记录从瓶中漏出100 毫升的水需要的时间,重复两次。
4.观察记录量筒的水积聚到10 毫升和50 毫升时,分别需要的时间。
5.观察记录漏完全部300 毫升的水需要的时间。
6.分析实验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从瓶中漏出100 毫升的水需要的时间基本相同。
量筒的水积聚到50 毫升的时间比积聚到10 毫升所需的时间的5 倍还要多。
漏完300 毫升的水的时间比漏完100 毫升水的时间的3 倍还要多。
水滴漏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越来越慢。
实验记录
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教案(精品)
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实验器材:铁架台1、酒精灯1、火柴1、金属圆片2、
蜡
适用学生:五年级(下)实验
步骤:
1.在两片金属圆片上涂上蜡,有蜡的一面朝上,并先后固定在
铁架台上。
2.用酒精灯在第一块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
3.在另一个金属圆片的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
实验结论:在金属圆片中心加热时蜡从中心开始先融化,然
后逐渐向边缘融化。
在金属圆片的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时蜡从加热
点先开始融化,然后呈扇形状向金属圆片的另一侧逐渐融化。
热都
是从较热的部分传递到较冷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研究杠杆
教学容:教科书第4~5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2、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铁架台、木棍、线绳、杠杆尺、钩码、重物
实验过程:
1、认识杠杆尺(确定支点位置,动力点和阻力点的方位)
2、学生动手实验三次
通过实验明白,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
3、汇报实验结果
4、实践应用,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
教学容:教科书第6~8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2、能够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木板2块、木板(与木板宽相同)圆木(长与木板宽相同)测力计、斜面3快(高15、20、30cm各一块)重物一个。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1)使用斜面省不省力?(2)不同的斜面省力相同吗?
2、实验:(1)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总结、汇报。
(2)实验:不同的斜面省力不同的实验。
学生总结、汇报。
(3)通过实验总结:
斜面的坡度不同,所用的力不同,坡度越小(即斜面越长)越省力。
教学容: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不同轮轴的省力情况。
2、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省力的工具。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轮轴2个(轴相同,一个轮大,一个轮小),固定支架、线2根、钩码一盒、弹簧秤一个。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使用轮轴省不省力?不同的轮轴省的力一样吗?
2、实验过程:
(1)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总结、汇报。
(2)不同的斜面轮轴省力不同的实验。
学生总结、汇报。
实验结论:在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教学容:教科书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是一个等臂杠杆,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固定支架、定滑轮、钩码1盒、弹簧秤1个
实验过程:
1、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通过实验并认真观察,你的结论是:。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教学容:教科书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固定支架、动滑轮、钩码1盒、弹簧秤1个
实验过程:
1、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通过实验并认真观察,你的结论是:。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但是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名称: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教学容:教科书16-18页
教学目标:
1、探究用一纸不同形状托起一个重物的方法。
2、体会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实验准备:
A4纸、砖块、厚书
实验过程:
1、实验说明
2、把A4纸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
3、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实验结论:折叠或弯曲纸的不同形状,承受力也不同,圆柱体形状承受力比较大
实验名称:研究那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实验容:教科书19-2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
2、知道三角形支架最不易变最稳固
实验准备:
搭支架的不同材料(自选),重物(自选)
实验过程:
1、明确实验要求
2、要求学生分组做实验
3、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4、对比不同支架的承受力
通过实验,我认为: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实验结论:三角形支架最不易变形、最稳固。
实验容:教科书38-39页
实验目标:
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的特征
实验准备:
各种岩石标本
实验过程:
1、发给学生岩石标本、请同学仔细观察,找出每种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2、在每组汇报岩石的特征后,其他组可以补充完善。
3、强调稀盐酸是化学药品,有腐蚀性,要小心使用。
实验结论:
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是不同的。
实验容:教科书44-48页
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认识矿物要从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来认识矿物的特征。
2、能知道一些特殊的矿物。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各种特殊的矿物、放大镜、水果刀、铜钥匙、玻璃、
实验过程:
1、从颜色上认识矿物的特征: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就能看到矿物的颜色。
2、从透明度来认识矿物的特征:分成三类秀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3、从光泽和形状来认识矿物的特征:某一种矿物,它的光泽和形状都是一定的。
4、从硬度来认识矿物的特征:分为四个等次:硬、较硬、较软和软。
实验结论:某一种矿物,它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和形状都是一定的。
实验名称:测试神经的敏感性
实验容:教科书第58页。
实验目标:
1、认识神经就像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2、认识支皮肤里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
实验准备:
同桌学生准备两支削好的铅笔(有要太尖也不能太钝)
实验过程:
1、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你身体的手指、肘部、手背、膝盖等部位。
2、说说哪个部位可以感到有两个笔尖,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个笔尖。
论:身体
的不同
部位感觉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
有些部位分
布多,有些部位分布少。
实验名称: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尖的快慢
实验容:教科书第59页
实验目标:
了解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的快慢是不同的
实验准备:同桌同学准备1块比较大的橡皮,老师准备计时秒表。
实验过程:
1、橡皮从相同高度落下,砸到手背和脚背上时,你的反应是否一样?
2、实验记录:
我觉得我的身体最敏感的部位是:
实验结论: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是不同的。
...。